话说啊,天竺国,古时候也叫身毒,或者摩伽陀,再或者婆罗门。那地方的人们都信奉佛教,不喝酒也不吃肉。汉武帝那会儿,就派了好几拨使者往西南方向走,想找到身毒国,结果被昆明给拦住了,谁也没过去。后来汉明帝做梦梦到金人,这才派使者去天竺打听佛教的事儿,佛教这才传到咱们中国。梁武帝和北魏宣武帝的时候,天竺都来进贡过。隋炀帝想跟西域各国都搞好关系,很多国家都来了,就天竺没来。到了唐朝贞观年间以后,天竺才开始陆续来朝贡。到了天授年间,五个天竺王一起过来朝贡,那场面可壮观了!不过乾元年间,河陇地区丢了,天竺也就没再来了。到了后周广顺三年,西天竺的和尚萨满多带着十六个部落的人来进贡好马。

乾德三年,沧州有个和尚叫道圆,从西域回来,带回了一件装着佛舍利的晶莹剔透的水晶器皿,还有四十卷贝叶经书来进贡。道圆在后晋天福年间去过西域,路上走了十二年,在天竺待了六年,这五印度就是指的天竺;回来的时候,他还跟于阗的使者一起回来的。太祖皇帝召见了他,问他沿途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路程远近,他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四年后,有一百五十七个和尚,包括行勤在内,上书请求去西域求取佛经,皇帝就答应了。他们走过了甘州、沙州、伊州、肃州等地,还去了焉耆、龟兹、于阗、割禄等国,甚至还到了布路沙、加湿弥罗这些国家,朝廷还派人一路引导他们呢。开宝年间以后,天竺的和尚不断地带着梵文经书来进贡。开宝八年冬天,东印度的王子穰结说啰还来朝贡了。

印度那边有个国王死了,太子继承了王位,其他的王子都出家当和尚了,不回国了。其中有个王子叫曼殊室利,跟着中国和尚来到了中国。宋太祖皇帝让他住在相国寺,他很擅长遵守佛教戒律,所以大家都挺喜欢他,很多人送给他很多东西,他的房间都装满了。 其他和尚有点嫉妒他,因为曼殊室利不会说汉语,他们就偷偷地假装奏请朝廷,说要送曼殊室利回印度。朝廷批准了。 等圣旨下来了,曼殊室利才又惊又气,其他和尚跟他说朝廷的旨意,他没办法,只好又拖延了几个月才走。 他自己说要坐商船去南海,然后回印度,但最后去了哪里,就没人知道了。

太平兴国七年,四川有个和尚叫光远,从印度回来了,他带回了他国王去世后,写给宋太祖皇帝的信。皇帝让印度和尚施护翻译,信里写着:“听说支那(中国)有个大明王,非常圣明,权力很大。我一直很惭愧,没机会去拜见他,只能远远地祝愿他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光远这次来,皇上赏赐了我释迦牟尼佛像、袈裟等物,我已经供奉起来了。希望支那皇帝福寿绵长,智慧圆满,永远能引导众生脱离苦海。我现在把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托光远进贡给您。” 光远还带回了印度僧侣的信,内容跟国王的信差不多。

施护是乌埙曩国人,这个国家在北印度。从乌埙曩国往西走,十二天到乾陀罗国,再往西走二十天到曩誐啰贺啰国,再往西走十天到岚婆国,再往西走十二天到誐惹曩国,再往西走到波斯国,就到西海了。从北印度往西走一百二十天到中印度。从中印度往西走三段路程到呵啰尾国,再往西走十二天到未曩啰国,再往西走十二天到钵赖野迦国,再往西走六十天到迦啰拿俱惹国,再往西走二十天到摩啰尾国,再往西走二十天到乌然泥国,再往西走二十五天到啰啰国,再往西走四十天到苏啰茶国,再往西走十一天到西海。从北印度走六个月到南印度,再往西走九十天到供迦拿国,再往西走一个月到海边。从南印度往南走六个月就到南海了。这些都是施护告诉我们的。

话说八年的时候,僧人法遇从印度取经回来,到了三佛齐(今苏门答腊),碰上一个印度僧人叫弥摩罗失黎,话不多,就托付法遇,希望能到中国来翻译佛经。朝廷一看,赶紧下诏书把弥摩罗失黎请来了。后来法遇又四处筹集资金,做了一件龙宝盖袈裟,准备再次去印度。他请求朝廷给沿途各国写信,方便他取经。皇上就给他写了信,分别给三佛齐国王、葛罗国主司马佶芒、柯兰国主赞怛罗、西天王子谟驮仙。

雍熙年间,卫州有个僧人叫辞瀚,从西域回来,他跟一个胡僧密坦罗一起,带来了北印度国王和金刚坐王那烂陀的信。 还有个婆罗门僧人永世和波斯教徒阿里烟一起到了京城。永世自己说:他本国叫名利得,国王姓牙罗五得,名阿喏你缚,穿黄衣服,戴金冠,上面镶嵌着七宝。出行时,要么骑大象,要么坐轿子,前面有乐队吹吹打打敲敲打打的,经常去佛寺,广施善款,帮助穷人。他老婆叫摩诃你,穿金线绣红的大袍子,每年出来一次,也经常做善事。要是有人受了冤枉,就等着国王和王后出来游玩的时候,去跟他们告状。国家设四个宰相,处理各种事务。五谷杂粮、牲畜、水果跟中国差不多。买卖用铜钱,圆圆的,跟中国的差不多,只是中间是实的,没打孔。从他们国家往东走六个月到阿拉伯,再走两个月到西州,再走三个月到夏州。阿里烟自己说:他们国王叫黑衣,姓张,名哩没,穿锦缎衣服,经常打猎,隔三两天回国一次。国家设九个大臣处理政务,不用钱,用各种东西交换。从他们国家往东走六个月就到婆罗门国了。

到了至道二年八月,有个印度僧人乘船到了海岸,带来一个帝钟、一个铃杵、一个铜铃,还有一尊佛像,还有一本贝叶经书。我们跟他说话,他一句也听不懂。

公元1022年九月,几个来自西印度的和尚,爱贤、智信护等等,进贡梵文佛经,朝廷赏赐他们紫色长袍和丝绸。到了1025年二月,又来了法吉祥等五位和尚,也进贡梵文书籍,同样得到了紫袍的赏赐。1026年正月,善称等九位和尚进贡了梵文佛经、佛骨和铜制的菩萨像,朝廷赏赐了他们丝绸。

于阗国,从汉朝到唐朝,一直都向中国进贡。安史之乱以后,贡品就断了。到了后晋天福年间,于阗王李圣天自称是唐朝的后裔,又派使者来进贡。咱们高祖皇帝就派供奉官张匡邺,拿着皇帝的册封诏书,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

公元964年十二月,李圣天派使者进贡了一块玉圭,装在一个玉盒子里;还有一只玉枕。于阗国的宝石工匠还进贡了两个琉璃瓶和一块胡锦。使者说:我们国家离京城有九千九百多里,往西南方向走到葱岭,就和婆罗门接壤了,大概三千多里路程。南方和吐蕃接壤,西北到疏勒有两千多里。我们国家的城池东边有白玉河,西边有绿玉河,再往西还有乌玉河,这三条河都发源于昆冈山,距离我们国家城池一千三百多里。每年秋天,我们老百姓都会到河里捞玉,叫做“捞玉”。我们这儿的土地适合种植葡萄,很多人酿成葡萄酒,味道非常好。不过,我们这儿的风俗习惯是信奉一些妖魔鬼怪。

公元965年五月,于阗国的和尚善名、善法来朝见皇帝,朝廷赏赐他们紫色的僧衣。于阗国的宰相趁着善名他们来朝贡的机会,给枢密使李崇矩写信,请求和中国通商。太祖皇帝就让李崇矩回信,并且送去一些礼物。到了那年冬天,一个叫道圆的和尚从西域回来,途经于阗,和于阗的朝贡使者一起到了京城。第二年,于阗王又派他的儿子德从进贡土特产。

公元970年,于阗国派使者来到末山进贡,并且说他们国家有一块玉,重达二百三十七斤,想进贡给朝廷,请求派人去取。善名和尚又来了,进贡了阿魏子,朝廷赐给他“昭化大师”的称号,顺便让他回去取那块玉。 于阗国王的儿子还曾经进贡过一把玉柄的刀,朝廷也赏赐了他很多东西。公元973年,于阗国的和尚吉祥带着国王的信函来朝贡,信上说他们打败了疏勒国,得到了一头会跳舞的大象,想把它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准许了。

公元999年,黑韩国的国王派使者罗厮温带着礼物来进贡。罗厮温跪下说:“我从万里之外来朝见皇上,终于见到了太阳,祝愿圣上万寿无疆,也希望圣上能庇佑我们这些远方来的人民。”皇上问他路上花了多长时间,走了多远的路程。罗厮温回答说:“我走了整整一年,白天赶路,晚上休息,具体走了多少里路,我也不知道。以前这条路上经常有强盗抢劫,现在从瓜州、沙州到于阗,路上都很安全,行人像流水一样多。我希望皇上能派使者去安抚边远地区的人民。”皇上说:“路途遥远,派使者去,会增加你们国家的负担。现在我下道圣旨给你,你拿着圣旨回去,这和派使者去没什么区别。”

话说,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澶州有个士兵叫王贵,有一天白天突然看见有人来营里找他,急忙把他带走。他们南下到了河桥,那里已经备好了驿马,马上就让他骑上,一会儿工夫他就感觉腾空而起,飞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马停了下来,只见周围房屋宏伟华丽,使者带着王贵进去,见到了他们的首领,其仪仗和制度都跟帝王一样。首领对王贵说:“等你五十八岁的时候,要去于阗国北面的通圣山取一件宝物进贡给皇帝,你一定要记牢了!”说完,又让他骑上马,再次腾空飞回去了。王贵在军营里失踪了好几天,后来检查发现他骑的马是营里的马。知州宋煦把这件事上报给皇上,太宗皇帝就把这件事给揭过去了。

到了天禧年间(公元1017-1021年),王贵自己说他已经五十八岁了,愿意按照之前的嘱咐去做,想去于阗。朝廷允许他前往。王贵到了秦州,因为路途遥远,又开始害怕后悔了。这时,他在集市上遇到一个道士,道士把他带出城,来到高原上,问王贵想要什么,王贵就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他。道士让王贵闭上眼睛,一会儿又让他睁开,只见周围的山川景色完全变了样,道士说:“这就是于阗国北面的通圣山。”然后,道士又带王贵去看一个池塘,池塘里有个仙童,拿出一件东西给了王贵,说:“拿着这个进贡给皇帝。”又让王贵闭上眼睛,不一会儿,王贵又回到了秦州,而那个道士已经不见了。王贵打开一看,那是一方玉印,上面刻着“国王赵万永宝”几个字,秦州官府就把这方玉印献给了朝廷。

公元1043年12月,派了罗面于多当使臣,金三、安多、赵多当副使、监使、都监,来咱们这儿朝贡。他们带来了玉鞍辔、白玉带、胡锦、独峰橐驼、乳香、硇砂这些东西。皇上大手一挥,把这些贡品的价值都给他们了,还把他们安排在都亭西驿住下,另外还赏赐了他们衣服、金带、银器一百两,还有两百件衣服,罗面于多还单独得到了一条金带。

公元1063年8月,使臣罗撒温又来进贡了。11月,皇上封他们的国王为“特进、归忠保顺<石后>鳞黑韩王”。罗撒温说这是他们国王自己请求的封号。“<石后>鳞”是于阗语里金翅乌的意思,“黑韩”大概是“可汗”的音译吧。这次罗撒温他们觉得皇上赏赐的贡品钱太少了,还想要回那匹独峰橐驼。皇上考虑到他们路途遥远,破例赏赐了五千贯钱,并且把那匹橐驼也还给了他们,另外还把之前赏赐的钱也给他们了。之后他们就隔三差五地来进贡了。

从熙宁年间开始,贡品来得更勤了,远的隔个一两年,近的每年来两趟。他们带来的贡品可多了,什么珠玉、珊瑚、翡翠、象牙、乳香、木香、琥珀、花蕊布、硇砂、龙盐、西锦、玉秋辔马、腽肭脐、金星石、水银、安息鸡舌香,应有尽有。他们来的时候,有时候没带什么正式的文书,皇上每次都赏赐他们华丽的衣服、金带和钱币。要是宰相来接见的,赏赐的衣服就更好了,是那种盘球云锦夹襕的。

他们那地方产乳香,每次来都背着一大堆,私底下还跟商人倒卖赚钱;卖不出去,就交给朝廷的外府部门,也能卖个好价钱,所以他们来进贡的次数就越来越多。到了元丰年间,皇上才下令规定,只有带着正式国书和贡品,以及马匹驴子才能来朝贡,那些没用的乳香,以后别再贡了。

话说,四年的时候,于阗国派使臣阿辛上表,信里头说“于阗国国王偻罗有福,深知大汉王朝的文治武功,尊称大汉皇帝为‘日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意思大概就是说路途遥远,但于阗国对大汉王朝仰慕已久,之前三次派出的使臣至今未归,信里头反复说了几百遍这事儿。董毡把使臣带到了熙州,把信翻译了呈报朝廷。朝廷下令说,前三次派来的使臣都已朝见皇帝,也都受到了赏赐和敕书。神宗皇帝还问了问使臣离开于阗多久了,沿途经过哪些国家,有没有遭遇抢劫。使臣回答说:“离开国家四年了,路上就花了一半时间,途径了黄头回纥和青唐,就怕契丹人抢劫。”然后,使臣还把沿途各国离汉朝边境的远近画了个图,交给李宪。八年九月,于阗国又派使臣来朝贡,这使臣还给神宗皇帝念经祈福呢。皇帝赏赐了百万钱,并且把他们进贡的狮子还给了他们。

元祐年间,因为于阗国的使臣来朝没有规律,朝廷规定,熙河地区每年只允许一个于阗使臣来京城。八年的时候,于阗国请求大汉出兵讨伐西夏,但朝廷没有同意。

到了绍圣年间,于阗国王阿忽都董娥密竭笃又来上表,说之前进贡的药材不太好,没啥价值,并且已经派兵攻打甘州、沙州、肃州三州了。朝廷对他们的表态给予了积极的回应。秦州知州游师雄上奏说:“于阗、大食、拂菻这些国家进贡,一个接一个地来,但是朝廷官员害怕承担供给赏赐的责任,就故意拖延边境地区的贡品,规定两年才允许进贡一次。这些外国人都仰慕大汉的仁义,不远万里而来,这可不是招揽远方来朝的办法啊!”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从那以后直到宣和年间,于阗国的朝贡就一直没断过。

高昌国,就是汉朝车师前王的地盘。那里有个高昌城,因为地势高敞,人民兴盛而得名。后魏初期,沮渠无讳自称高昌太守。无讳死后,柔然人立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王就是从那时开始有的。后魏到隋朝,高昌国都来朝贡。唐朝贞观年间,侯君集平定了高昌国,把那里变成了西州。安史之乱时,高昌地区被占领,后来又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有人把高昌读作“高敞”,不过那里有不少回鹘人,所以也有人叫它回鹘。

公元962年四月,西州回鹘的阿都督等等42个人带着礼物来进贡。

公元965年十一月,西州回鹘的可汗派僧人法渊送来了佛牙、琉璃器和琥珀盏。

到了公元971年,他们的国王才开始自称“西州外生师子王阿厮兰汉”,派都督麦索温来进贡。五月,宋太宗派供奉官王延德和殿前承旨白勋出使高昌。公元973年,他们的使者安鹘卢又来进贡了。

公元974年四月,王延德他们回来了,详细地汇报了他们的行程,并进献了礼物,说道:

(诗词、对联部分原文保留,此处不作翻译)

我从夏州出发,先到了玉亭镇,然后是黄羊平,那地方平坦,盛产黄羊。接下来要过沙漠,没水,大家都带着水走。走了两天,到了都啰啰族的地界,以前汉朝的使者路过这里,都会给他们一些财物,叫做“打当”。

然后到了茅女子族,他们住在黄河边上,用羊皮做成袋子,吹气充盈后就能浮在水上,或者用骆驼拉着木筏过河。之后到了茅女王子开道族,进入六窠沙,沙子深达三尺,马匹都走不动,大家只能骑骆驼。这里不种粮食,沙子里生长一种叫“登相”的草,可以采集来吃。

接着到了楼子山,那里没有人居住。在沙漠里行走,我们靠太阳定位,早上背对着太阳走,傍晚朝着太阳走,中午就休息。晚上赶路就看月亮,方法一样。然后到了卧梁劾特族的地盘,那里有座都督山,是唐朝回鹘的地界。

接下来到了大虫太子族,他们靠近契丹的边界,人们都穿锦绣衣服,用金银器皿,他们用马奶酿酒,喝了也会醉。然后是屋地因族,据说他们的祖先是于越王子的后代。之后到了于越王子族。

接着到了拽利王子族,那里有合罗川,是唐朝回鹘公主住过的地方,城墙的遗址还在,还有温泉池。然后到了阿墩族,经过马鬃山和望乡岭,岭上的石龛里刻有李陵题写的字。

然后到了格啰美源,那是西方很多河流汇集的地方,一眼望不到边,鸥鹭、凫雁之类的水鸟很多。之后到了托边城,也叫李仆射城,城里的首领自称“通天王”。然后经过小石州。

到了伊州,州长姓陈,他们家族从唐朝开元二年就开始管辖伊州,已经几十代了,唐朝的诏书还在。这里野蚕在苦参上吐丝,可以用来织布。这里的羊尾巴很大,走不动路,大尾巴的重达三斤,小的也有 一斤,肉像熊掌一样白,非常好吃。还有种砺石,剖开后能得到一种像铁一样的金属,叫做“吃铁石”。还生长着胡桐树,一下雨就会长出胡桐果。

然后到了益都。之后到了纳职城,这座城在“大患鬼魅碛”的东南,离玉门关很近。那里没有水草,我们带着粮食走。走了三天,到了鬼谷口的避风驿,按照当地的习俗祭祀,请求神灵驱散大风,风果然停了。又走了八天,到了泽田寺。高昌听说使者来了,派人来迎接。然后经过宝庄,又经过六种,最后到达高昌。

高昌,就是西州。那地方,南边离于阗好几千里,西南边离大食和波斯也隔着老远,西边更是离西域的雪山、葱岭,还有那西天,都得走几千里路。那地方不下雨也不下雪,热得要命!大夏天,人们都得挖地洞住。飞鸟成群结队在河边,要是飞起来,太阳一晒,翅膀就烧伤了,直接掉下来。他们的房子都用白灰抹,要是雨下个五寸,房子就塌了大半。那儿有条河,水是从金岭流出来的,引到城里和周围的田地里灌溉,还用来带动水磨。他们种五谷,就是不种荞麦。有钱人吃马肉,其他人就吃羊肉和野鸭、雁肉。他们喜欢琵琶、箜篌这些乐器。那地方出产貂皮、白氎和绣着漂亮花纹的布。当地人喜欢骑马射箭。女人戴一种油做的帽子,叫苏幕遮。他们用的是开元七年颁布的历法,把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其他像二社节、冬至也一样。他们用银子或鍮石做成筒子,装上水互相射来射去,或者互相泼水玩,说是能压住阳气,治病。他们喜欢游玩,出门玩的人都会带着乐器。

有五十多个佛寺,都是唐朝皇帝赐名的,寺里藏着《大藏经》、《唐韵》、《玉篇》、《经音》这些书。春天,居民们都成群结队地到寺里去玩乐。游客骑马拿着弓箭射东西,说是为了避灾。那儿有个敕书楼,存放着唐太宗和唐明皇的诏书和圣旨,锁得可严实了。还有一个摩尼寺,波斯和尚各持己见,按佛经的说法,他们属于外道。高昌管辖的地方可多了,什么南突厥、北突厥、大众熨、小众熨、样磨、割禄、黠戛司、末蛮、格哆族、预龙族,名字都数不过来。这国家里没有穷人,要是有人吃不上饭,大家都会一起救济他。那儿的人都很长寿,一般都能活一百多岁,几乎没有人夭折。

四月的时候,狮子王在北庭避暑,他让自己的舅舅阿多于越留守国家。事先派人去见延德,说:“我是国王的舅舅,使者应该向我行礼吗?”延德回答说:“我是奉朝廷的命令来的,按照礼仪不应该向您行礼。”又问:“见到国王要不要行礼呢?”延德说:“按照礼仪也不应该行礼。”阿多于越过了好几天才和延德见面,不过他的礼节还算恭敬。

狮子王邀请延德到北庭来。他们一路经过交河州,走了六天,到达金岭口,那里是宝货产出之地。又走了两天,到达汉家砦。又过了五天,才登上金岭。过了山岭之后就经常下雨下雪,山岭上有个龙堂,刻着石头记述着,这里是小雪山。山岭上有积雪,行人都穿着毛皮衣服。翻过山岭一天后到达北庭,在高台寺休息。狮子王宰杀羊马款待客人,饭菜特别丰盛洁净。

那里马很多,国王、王后和太子都养马,把马群放牧在平原上,绵延一百多里,按照马毛的颜色分成不同的群,数都数不清。北庭的平原广阔,方圆几千里,是鹰、鹞、雕、鹘这些猛禽的栖息地,长满了茂盛的草,但不长花,有一种砂鼠,个头像老鼠一样大,猛禽就捕食它们。

狮子王派人来说,选个日子接见使者,希望使者不要因为等的时间长了而感到惊讶。过了七天,延德见到了狮子王和王子以及侍从,他们都面向东方拜见并接受赏赐。旁边有人拿着磬子打节拍,国王听到磬声才开始行礼。之后,国王的儿女和亲属都出来,排成一列拜见并接受赏赐。然后就开始奏乐设宴,还有精彩的表演,一直到晚上。第二天,在池塘里泛舟游玩,池塘的四面都演奏着鼓乐。又过了第二天,去游览佛寺,叫做应运太宁寺,是贞观十四年建造的。

北庭北面的山里出产硇砂,山里曾经出现过烟气往上冒,没有云雾,到傍晚的时候,火焰像火炬一样,照得禽兽都红彤彤的。采矿的人穿着木底鞋去采矿,皮鞋碰到硇砂就会烧焦。地下有洞穴,里面生长着青泥,一出洞穴就变成了砂石,当地人用来加工皮革。城里有很多楼台和花草树木。那里的人皮肤白皙,长得端正,天性巧妙,擅长制作金银铜铁器皿和琢磨玉器。好马值一匹绢,劣马只能用来吃肉,才值一丈布。穷人都吃肉。往西到达安西,就是唐朝的西境。

七月,延德先回国了,他国王九月才到。这时候听说有契丹使者来了,有人跟国王说:“高昌本来是汉朝的土地,汉朝派使者来查看边界,可能另有图谋,大王您要小心啊!”延德探听到这件事,就对国王说:“契丹向来不服中国,这是他们反过来挑拨离间,我想杀了这个使者。”国王极力劝阻他,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从六年五月离开京城,到七年四月到达高昌,沿途我用朝廷的诏书赏赐了各个国家首领衣服、金带和丝绸布匹。八年春天,我和一百多人谢恩使节一起,沿着原来的路返回,雍熙元年四月回到了京城。

景德元年,高昌又派使者金延福来进贡。

回鹘是匈奴的后代,住在天德府西北的娑陵水上。后魏时期叫铁勒,唐朝初期叫特勒,后来叫回纥。他们的首领叫可汗,从贞观年间以后就不断地向朝廷进贡。至德年间,他们出兵帮助朝廷平定了安史之乱,所以历朝历代都非常优待他们。但是,他们仗着功劳,蛮横放肆,朝廷虽然苦于他们无休止地索求,但还是多多少少地迁就他们。元和年间,改称回鹘。会昌年间,回鹘国内衰乱,他们的宰相馺职带着外甥将领庞勒逃奔安西。后来回鹘又被幽州的张仲武打败了,庞勒就自称可汗,占据甘州、沙州、西州,已经没有了以前的盛况了。

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几个朝代,回鹘都派使者来进贡。后唐同光年间,册封他们的国王仁美为英义可汗。仁美死了,他弟弟仁裕继位,被册封为顺化可汗。后晋天福年间,又被改封为奉化可汗。仁裕死了,他的儿子景琼继位。早先,唐朝还把公主嫁给了回鹘,所以回鹘一直称大唐为舅家,大唐给回鹘的诏书也称他们为外甥。五代以后的各个朝代都沿袭了这个称呼。

公元961年,景琼派人来进贡。963年,阿都督他们一行42个人,带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进贡。

公元964年,又派人进贡了100团玉石、40斤琥珀,还有牦牛尾、貂皮等等。965年,派使者赵党誓等人,共47人,进贡了玉石、琥珀和红白牦牛尾。开宝年间,他们多次派人进贡各种物品,就连他们的宰相鞠仙越也进贡了马匹。

太平兴国二年冬天,也就是公元977年的冬天,我们派殿直张璨带着皇帝的诏书去甘州和沙州,拜访回鹘可汗的外甥,送给他一些器物和钱币,并想方设法招致名马和美玉,用来装备军队。公元979年,甘州和沙州的回鹘可汗夜落纥密礼遏派使者裴溢的等人,一共四人,带着骆驼、名马、珊瑚和琥珀来进贡。

公元984年四月,西州回鹘和婆罗门僧人永世、波斯教徒阿里烟一起前来进贡。公元987年,合罗川回鹘第四族首领也派人来朝贡。公元989年九月,回鹘都督石仁政、麽啰王子、邈拿王子、还有越黜黄水州的巡检,这四个部落都住在贺兰山下,互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个部落进贡的物品,都要经过他们的地盘。麽啰王子说,以前灵州的冯晖阻挠他们,所以才没能进贡,现在他们愿意归附朝廷。我们赏赐他们每人一件锦袍和一条银腰带。

公元961年,也就是宋太宗咸平四年,西夏的国王李继迁派使者曹万通进贡。曹万通带来了玉制的马勒、独峰骆驼(一种驼峰不明显的骆驼)、精良的兵器和漂亮的琉璃器皿。曹万通还自称是西夏的枢密使,说西夏地处黄河以东,雪山以西,辖下有几百个小郡,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他建议朝廷委任他统领军队,帮助宋朝消灭李继迁,献俘朝廷。

宋太宗接到奏报后,下诏书褒奖李继迁,说李继迁这个人太坏了,老天爷都不容他。你李继迁一直忠心耿耿,和我的外甥(指李继迁)关系又好,你之前上奏的建议和作战计划我都看过了,你想要率领精兵强将,彻底消灭这个祸害,扩大西陲的疆土,然后把俘虏押送到京城,你的功劳真是不可估量!朕一直记着你的功劳。现在我不再派其他的使臣了,所有的事情都由你全权负责。于是,宋太宗特地授予曹万通左神武军大将军的职位,还赏赐了李继迁很多珍贵的器物和衣服。

公元978年,也就是宋太宗景德元年,西夏的夜落纥派使者进贡。四年后,夜落纥又派尼法仙等人来朝贡,献上了马匹。朝廷还允许尼法仙去五台山游览。后来,夜落纥又派僧人翟某来进贡马匹,并请求在京城建造一座佛寺来庆祝皇帝的寿辰,还请求赐予寺庙名称,但这个请求没有被批准。

公元984年,宋太宗大中祥符元年,夏州的万子等军主率领族兵袭击回鹘。回鹘军队在要道设下埋伏,故意示弱,不与宋军作战,等到宋军经过后,突然发起攻击,几乎全歼了宋军。那些被俘虏的宋军士兵,被回鹘人赶到野外,回鹘人把缴获的粮食和物资展示给他们看,说:“你们这些狡猾的家伙,只想着捞点小便宜,我们可不一样!”然后就把俘虏全部烧死。只有万子军主侥幸逃脱。镇戎军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朝廷,宋太宗说:“回鹘以前杀害过李继迁,两国世代为仇。甘州的使者也来报告过李德明侵犯边境的事件,看来回鹘对我们宋朝有点轻视啊。根据回鹘的兵力来看,李德明一时还难以对付。”同年,夜落纥、宝物公主、没孤公主和娑温宰相都派使者前来进贡。东封大典结束后,宋太宗任命可汗王进奉使姚进为宁远将军,宝物公主进奉使曹进为安化郎将,并赏赐他们袍服和笏板。还赏赐夜落纥盔甲。

三年,朝廷又派左温担任宰相,何居录担任越州枢密使,翟符守荣等人出使去其他国家进贡。同一年,龟兹国王可汗派使臣李延福、副使安福、监使翟进来进贡香料、精美布匹、好马、独峰驼、大尾羊、玉鞍勒、琥珀和一种叫<石俞>的石头。

四年,翟符守荣等三十人请求在汾阴祭祀。那一年,夜落纥国也派使臣进贡各种物品,秦州的回鹘人安密还把玉带献给了朝廷使者。进贡仪式结束后,朝廷任命翟符守荣为左神武军大将军,安殿民为保顺郎将,其余的人都赏赐了冠帽、服饰和钱币。同年,夜落纥国又派使臣来说,他们打败了赵德明,那些立下大功的将领请求朝廷加恩赏赐。朝廷就下令,允许他们按照十个地区的官职级别,自行任命补充官员。

六年,龟兹国的进贡使臣李延庆等三十六人在长春殿觐见皇帝,献上了好马、弓箭、鞍勒、团玉和香料等珍贵物品,皇帝还特别恩赐他们诏书答谢。

之前,甘州经常和夏州发生战争,夜落纥国的贡品很多都被夏州抢走了。后来,宗哥部落感受到了朝廷的恩德,就派人护送夜落纥国的使臣,所以好几年他们都能顺利到达京城。后来,唃厮罗想娶可汗的女儿,但是没有聘礼,可汗不同意,所以他们就成了敌人。五年,秦州派指挥使杨知进和翻译郭敏护送进贡使臣前往甘州,结果碰上宗哥和夜落纥之间有矛盾,阻碍了他们的归途,所以杨知进他们就被扣留了,不敢离开。八年后,郭敏才得以返回。

可汗王夜落隔上表奏报,说他的宝物公主病死了,西凉人苏守信作乱,他没有及时上报;他还感谢朝廷赏赐的宝钿、银匣、历书和安抚诏书,并且请求朝廷安抚宗哥,打通朝贡的道路。九年,杨知进也终于回来了,朝廷就派郭敏带着诏书和甘州可汗的赏赐去安抚宗哥。同年,又有使臣来朝贡,说夜落隔死了,九宰相和各个部落拥立夜落隔的继承人当可汗王,继续管理国家事务。

公元1022年,夜落隔归化遣都督安信等人来朝见皇帝。公元1024年,又派使者和龟兹国可汗王智海一起来进贡大尾羊。话说以前,回鹘西迁,族人分散各地。所以甘州有个可汗王,西州有个克韩王,新复州有个黑韩王,他们都是回鹘的后裔。

公元1041年五月,甘州夜落隔通顺派使者阿葛之、王文贵来进贡土特产。六月,朝廷下诏书,特封甘州回鹘外甥可汗王夜落隔通顺为“归忠保顺可汗王”。公元1043年五月,他派都督习信等十四人来进贡马匹以及黄湖绵、细白氎。公元1044年四月,可汗王、公主和宰相撒温讹进贡马匹、乳香。皇帝赏赐他们银器、金带、衣服和精美织锦,赏赐的等级各有不同。公元1046年八月,他们又派使者安万东等十四人来进贡土特产。公元1047年二月,他们再次派人进贡土特产。

公元1068年,他们来进贡,请求购买金字版《大般若经》,朝廷就赏赐给他们墨本。公元1074年,他们再次来朝,朝廷补任他们的五位首领为军主,每年给他们二十匹彩绸。神宗皇帝问他们国家人口有多少,他们说三十多万;能用于作战的壮丁有多少,他们说二十万。第二年,朝廷命令李宪挑选使者去聘请阿里骨,并让他通知回鹘出兵深入夏国境内。李宪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殿直皇甫旦。皇甫旦去了,却没到达目的地就谎报军功,结果被朝廷逮捕,押送到御史台监狱受审治罪。

然而,回鹘使者并不经常来朝贡。到了宣和年间,他们有时来进贡,然后就分散到陕西各地,公开进行贸易,甚至长期滞留不归。朝廷担心他们熟悉边境情况,而且他们往来都要经过夏国,容易泄露消息,于是制定法律禁止这种行为。

大食国原本是波斯的一个分支。隋朝大业年间,波斯出现一些桀骜不驯的人,他们在洞穴里发现了文石,认为是祥瑞之兆,于是聚集人马,抢劫财物,势力越来越大,最终自立为王,占据了波斯的西境。唐朝永徽年间以后,他们多次来朝贡。在王盆泥更换之前,他们被称为白衣大食;阿蒲罗拔之后,他们被称为黑衣大食。

公元964年,有个叫行勤的和尚去西域旅游,顺便带上了皇帝的信,想拉拢西域国家。968年,西域国家派使臣来朝贡。971年,他们又送来了特产,皇帝还特别赏赐了使臣李诃末“怀化将军”的官职,并用金线绣着五彩图案的绫纸写了官府的告示给他。同一年,西域、占城和阇婆三国都给李煜送来了礼物。李煜不敢收,派使臣把礼物送了回来,还下令以后别再送了。973年,西域又派使臣来进贡特产。974年,西域国王诃黎佛又派使臣不啰海来,976年又派使臣蒲希密来,都带来了特产进贡。

公元979年,西域派了使臣蒲思那,副使摩诃末,还有判官蒲啰等人来进贡特产。他们的随从皮肤黝黑,人们叫他们昆仑奴。皇帝下令赏赐使臣们衣服和钱币,随从们也分到了丝绸布匹。981年,西域又派使臣来朝贡。公元984年,西域人花茶进献了花锦、越诺、拣香、白龙脑、白沙糖、蔷薇水和琉璃器。

公元991年,西域又派副酋长李亚勿来进贡。他们的船主蒲希密到了南海,因为年老体弱,不能亲自进京朝见,就让李亚勿把贡品带上来。他的奏章写道:

大食舶主臣蒲希密上言,众星垂象,回拱于北辰;百谷疏源,委输于东海。属有道之柔远,罄无外以宅心。伏惟皇帝陛下德合二仪,明齐七政,仁宥万国,光被四夷。赓歌洽《击壤》之民,重译走奉珍之贡。臣顾惟殊俗,景慕中区,早倾向日之心,颇郁朝天之愿。

我以前在自己的国家,收到广州土司寄来的信,邀请我去京城进贡,信里大力赞扬皇帝的圣德,说皇帝恩泽广布,诏令惠及岭南,优待外国商人,使得海外贸易兴盛发达。 我就乘着海船,带着家乡的土特产,一路航行,仿佛经过了龙宫,又好像看到了天庭,希望能遵从朝廷的教化,实现我多年的愿望。现在虽然已经到了广州城,但距离京城还远得很呢。我年纪大了,又生病了,想到要去京城,心里就难受得不行。这次正好遇到李亚勿来进贡,我就顺便也准备了一些本国的锦缎和药材一起献上。我进贡的物品有:象牙五十根,乳香一千八百斤,镔铁七百斤,红色的吉贝布一段,五彩缤纷的杂花锦缎四段,白色越诺布两段,都爹琉璃瓶一个,一种叫不上名字的奇异物品一块,蔷薇水一百瓶。

皇帝还赏赐给我敕书、锦袍、银器和丝绸等物品作为答谢。

到了至道元年,蒲希密的父亲蒲押陀黎带着蒲希密的奏章来进贡,贡品有:白龙脑一百两,腽肭脐五十对,龙盐一银盒,眼药二十个小琉璃瓶,白砂糖三个琉璃瓮,千年枣和舶上五味子各六个琉璃瓶,舶上褊桃一个琉璃瓶,蔷薇水二十个琉璃瓶,乳香山子一座,锦缎两段,驼毛褥面三段,白色越诺布三段。 在崇政殿接见他们的时候,翻译官替蒲押陀黎宣读奏章说:“我的父亲蒲希密因为经商,乘船来到广州,到现在已经五年没回去了。我母亲让我远道而来寻找他,终于在广州见到了他。他告诉我,前年蒙受皇帝的圣恩,赐予他锦袍、紫绫缠头、金银镶嵌的凤瓶一对和绫绢二十匹。现在让我来谢恩,并献上一些本国的特产作为贡品。”

唐太宗问他那个国家的情况,他回答说:“我们国家跟大秦(罗马帝国)挨着,是它管辖的。现在我们国家管辖的人口也就几千人,首都建在山海之间。” 太宗又问他们国家有什么特产,他回答说:“只有犀牛、大象、香料和药材。” 太宗接着问怎么捕捉犀牛和大象,他说:“大象是用母象来引诱,慢慢地用大绳子捆住它;犀牛呢,就让人爬到高高的树上拿着弓箭,等它来了再射杀,小的犀牛不用弓箭也能抓到。” 然后皇上赏赐给他衣服、帽子、被褥等等,让他在宫门参加宴会款待后,安顿在馆舍里,留了他几个月才送他回去;还下诏书赏赐蒲希密黄金,数额相当于他进贡物品的价值。三年二月,他又和陇国使臣一起来朝贡。

咸平二年,他们又派判官文戊来。咸平三年,船主陀婆离派使者穆吉鼻来进贡。穆吉鼻回去的时候,皇上赏赐陀婆离诏书和一些器物、衣服、马鞍和马匹。咸平六年,他们又派使者婆罗钦三摩尼等人来进贡各种物品。摩尼等人在大殿上进贡珍珠,说他们从离开国家的那天起就盼望着能瞻仰皇上的威仪,所以一到就献上这些珍珠,请求皇上不要赏赐回礼。真宗不想违背他们的心意,等他们回去的时候,才额外地赏赐他们很多东西。

景德元年,他们又派使者来了。那时候三佛齐和蒲端两国的使臣也在京城,上元节看灯的时候,皇上都赏赐他们钱,让他们尽情吃喝玩乐。那年秋天,蒲加心来了。景德四年,他们又派使臣和占城国的使臣一起来,皇上对他们给予了优厚的款待,允许他们到园林、寺庙和各处名胜古迹去游览。

公元1008年(大中祥符元年)十月,皇帝东巡泰山,有个叫陀婆离的船主主动请缨,要进贡物品,皇帝就答应了。 之后,另一个船主李亚勿也派使者麻勿来进献玉圭。皇帝赏赐了他们很多东西,包括器皿、钱币、衣服、腰带,还赏赐给他们的国王银饰的绳床、水罐、各种器械、旗帜、马鞍马具等等,真是出手阔绰啊!四年后,皇帝祭祀汾阴,陀罗离又进献了瓶香、象牙、琥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奇珍异宝、绣丝、红丝、碧绿的黄绵、精细的越诺布、红色的驼毛、镶金线的璧衣、碧绿白色的琉璃酒器、蔷薇水、千年枣等等。皇帝还让他坐在陪位上,仪式结束后,又赏赐了他冠帽、衣服和各种物品。公元1011年(大中祥符五年),广州那边来报,说有个大食国人叫无西忽卢华,已经一百三十岁了,耳朵很大,长得非常奇特。他说自己仰慕大宋的盛世,就跟着古逻国的船来到中国了。皇帝下令赏赐他锦袍、银腰带和丝绸。

天禧三年,大食国派使者蒲麻勿陀婆离和副使蒲加心来进贡。他们进贡的路途非常遥远,是从沙州出发,经过夏国,最后到达秦州。早些时候,乾兴年间,赵德明曾经请求在大食国境内开辟道路,但被拒绝了。直到天圣元年他们才来进贡,因为担心西域其他国家抢劫,朝廷就下令,以后他们要走海路,从广州到京城。至和、嘉祐年间,他们又四次进贡了各种物品。最后,他们的首领蒲沙乙被朝廷封为武宁司阶。

熙宁年间,他们的使者辛押陀罗请求担任统察蕃长司的官职,朝廷让广州方面来决定。他们还捐献钱银来帮助修建广州城,但朝廷没有同意。熙宁六年,大食国都蕃的首领保顺郎将蒲陀婆离的儿子麻勿进贡,请求代替父亲来做官,并要求被封为将军,但皇帝只封他为郎将。大食国的属国名字各不相同,有勿巡国,有陀婆离国,有俞卢和地国,还有麻啰跋国等等,但都归属于大食国。勿巡国进贡的物品中有龙脑香、兜罗锦、球锦的衣袖、番花的凉席;陀婆离国进贡的物品中有金饰的寿带、连环臂钩、念珠等等。

宋徽宗政和年间,横州的官员蔡蒙休押送着来自异国的使臣进京。路上,蔡蒙休故意拖延时间,强买使臣的香料,还故意压低价格。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皇上就下令让提点刑狱司的人把蔡蒙休抓起来审判,并且还下令:以后凡是外国来进贡,都要派选拔出来的、品级在承务郎以上的清廉官员押送,必须按规定的行程走,不能无缘无故耽误一天,如果有人强买强卖,就按盗窃罪论处。

那个国家在泉州西北方向,坐船要四十多天才能到蓝里。第二年,使臣们乘着顺风顺水的船,又航行了六十多天,才终于到达那个国家。那里的地势雄伟壮阔,面积广大,民风奢华富丽,比其他番邦都强,气候比较寒冷。他们的国王穿着锦衣玉带,脚蹬金靴,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戴着镶嵌各种宝石的纯金皇冠。他们的房子是用码磠石做柱子,用绿甘石做墙壁,用水晶做瓦片,用碌石做砖,用活石做灰浆,窗帘是用各种各样的锦缎做的。他们的官员有丞相和太尉,各统领两万多兵马。马匹都很高大,至少七尺高,士兵们个个骁勇善战。老百姓住的房屋和我们中国差不多。集市上有很多金银、绫罗绸缎。工匠们的手艺都非常精湛。

南宋建炎三年,那个国家派使臣进贡了宝玉、珍珠、贝壳。宋高宗对侍臣说:“大观年间和宣和年间,茶马互市政策废弛了,所以国防力量没有加强,导致金人入侵中原,国家危亡时刻,就像一根线那样细弱。现在又要花几十万贯钱去换取这些没用的珠玉,还不如把这些钱省下来,用来养活军队呢?”于是,皇上就下令张浚把这些贡品拒收了,只给了使臣一些优厚的赏赐,以表示对远方来客的友好之意。绍兴元年,那个国家再次派使臣进贡了文犀和象牙,朝廷也给予了丰厚的赏赐,但并没有贪图他们的财物。所以,远方国家对我们怀有敬意,进贡也一直没有断绝。

层檀国在南海边上,离海边大概有二十里地。从熙宁四年开始向朝廷进贡。走海路,顺风的话要航行一百六十天,途径勿巡、古林、三佛齐等地,最后才能到广州。他们的国王叫亚美罗亚眉兰,这个国家已经传承了五百年,传了十代国王了。当地人的语言听起来像大食人(阿拉伯人)说的。一年四季气候都比较温暖。达官贵人们喜欢用越地生产的布料裹头,穿的花花绿绿的锦缎和白色的细布做的衣服,出行的时候骑大象或者马。他们有固定的俸禄。法律规定,轻罪用杖责,重罪处死。庄稼主要种稻米、粟米、小麦,吃的食物有鱼,家畜有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骆驼、马、犀牛、大象。盛产木香、血竭、没药、雄黄、阿魏、薰陆香等药材。还出产珍珠、玻璃和一种叫密沙华的三种酒。交易用钱,钱币是官方铸造的,成分比例是三分之一黄金,三分之一铜,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白银,老百姓私自铸造钱币是违法的。元丰六年,他们的使者保顺郎将层伽尼再次来朝,宋神宗皇帝考虑到他们路途遥远,下令按照惯例赏赐他们礼物,还额外赏赐了两千两白金。

龟兹国,其实是回鹘族的一个分支。他们的国王自称“师子王”,穿黄色的衣服,戴着华丽的帽子,和九个宰相一起管理国家大事。他们的城里虽然有集市,但是不用钱交易,而是用一种用花蕊制成的布料来交换货物。他们那里产米、麦、瓜果。从龟兹国往西到阿拉伯地区要走六十天,往东到夏州要走九十天。有时候人们也称他们为西州回鹘,或者西州龟兹,也有人称他们为龟兹回鹘。

从天圣年间到景祐四年,龟兹国一共向朝廷进贡过五次,最后一次朝廷赏赐给他们一套完整的佛经。熙宁四年,他们的使者李延庆和曹福来进贡;熙宁五年,使者卢大明和笃都又来进贡。到了绍圣三年,他们的首领阿连撒罗等三人带着表章和玉佛来到洮州西边。熙河地区的经略使觉得他们很少来往,就请求在熙州、秦州用货物跟他们交换,并且按照他们带来的贡品的价值来估算赏赐给他们,然后送他们回去。朝廷批准了这个请求。

沙州,本来是汉朝的敦煌故地,唐朝天宝年间末期被西戎攻占了。到了唐朝大中五年,张义潮把沙州收复回来,归顺朝廷。朝廷下令把沙州设立为归义军,任命张义潮为节度使,还让他管着河州、沙州、甘州、肃州、伊州、西州等地的军事、农业和土地管理。张义潮进京朝见皇帝后,就让自己的侄子张淮深负责管理沙州。

等到后梁时期,张氏家族后继无人了,沙州的人们推举长史曹义金当了领导。曹义金去世后,他的儿子曹元忠接替了他的位置。北宋周显德二年,曹元忠向朝廷进贡,朝廷授予他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官职,还特地为他铸造了印章赏赐给他。

建隆三年,朝廷又加封曹元忠为兼中书令,他的儿子曹延恭被任命为瓜州防御使。到了宋朝兴国五年,曹元忠去世了,他的儿子曹延禄派人来进贡。朝廷追封曹元忠为敦煌郡王,并任命曹延禄为归义军节度使,他的弟弟曹延晟做了瓜州刺史,曹延瑞做了衙内都虞侯。咸平四年,朝廷封曹延禄为谯郡王。五年后,曹延禄和曹延瑞被他们的堂兄弟曹宗寿害死了。曹宗寿掌握了归义军的军政大权,并让他的弟弟曹宗允负责瓜州。曹宗寿上表请求朝廷授予他旌节,朝廷就任命他为节度使,曹宗允被任命为检校尚书左仆射,管理瓜州,曹宗寿的儿子曹贤顺做了衙内都指挥使。大中祥符年间末期,曹宗寿去世了,朝廷任命曹贤顺为归义军节度使,他的弟弟曹延惠被任命为检校刑部尚书,管理瓜州。曹贤顺上表请求朝廷赏赐金字藏经、茶叶、药品和金箔,朝廷都满足了他的请求。到了宋朝天圣年间初期,曹贤顺又派使者来谢恩,并进贡了乳香、硇砂和玉团。从景祐年间到皇祐年间,一共七次进贡各种物品。

拂菻国,东南到灭力沙,北到海边,距离都大约四十程;西到海边三十程;东边从西大食一直到于阗、回纥、吐蕃,然后才到中国。历朝历代,拂菻国都没有向中国朝贡过。

公元1081年十月,那个叫力伊灵改撒的国王派他的大首领你厮都令厮孟判来进贡,送来了鞍马、刀剑、珍珠,还说他们国家特别冷,房子都是土坯房,连瓦都没有。他们那里产金子、银子、珍珠、西域锦缎、牛、羊、马,还有独峰驼,水果有梨、杏、千年枣、橄榄,粮食有粟米、小麦,还会用葡萄酿酒。他们的乐器有箜篌、壶琴、小筚篥、偏鼓。国王穿红黄色的衣服,头上戴着金线织成的丝绸头巾,每年三月都要去佛寺,坐着红漆的轿子,让人抬着去。大臣们的衣服跟国王差不多,颜色有青绿、绯红、白色、粉红色、褐紫色,也戴头巾骑马。城里乡下,都有首领管着,他们每年只在夏秋两季进贡,贡品包括金银、钱财、锦缎、粮食、丝绸,用来支付各种大小事务的费用。他们的刑罚,轻的打几十下板子,重的打二百下,犯了大罪就用毛皮袋子装着扔到海里去。他们不太喜欢打仗,跟邻国有点小摩擦,就用书信往来互相质问,要是事态严重了,才会出兵。他们铸造的金银钱币没孔,正面刻着弥勒佛像,背面是国王的名字,还禁止老百姓私自铸造钱币。

公元1088年,他们的使者来了两次。朝廷特别赏赐了他们的国王二百匹丝绸、一个白金瓶、一件御赐的衣服和一条金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