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丢了政权,金兵趁机入侵,抓走了百姓,抢走了宝物,学着辽国的做法,立宋朝的臣子当皇帝,主仆易位,没有比这更严重的时刻了。高宗南逃,国家实力没恢复,那些凶狠的奴才,欺凌衰败的皇帝,很容易就做出坏事。军队虽然是凶器,更忌讳残忍,要使用军队,首先得有仁慈之心,把背叛君主和父母亲看得像翻个手掌一样容易,那还得了?世家子弟掌握重兵,驻扎在险要的地方,这不是自找麻烦吗?正义昭然若揭,邪恶很快就会被消灭,这就是天理啊!为了维护纲常,阻止叛乱,我写了这本《叛臣传》。
张邦昌,字子能,是永静军东光人。他考中了进士,官位做到大司成,因为教学失职被贬到崇福宫做提举,后来又担任光州和汝州知州。政和年间快结束的时候,他从洪州知州升任礼部侍郎。他第一个提议,把崇宁、大观年间那些特别稀奇的祥瑞都做成旗帜和饰物,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宣和元年,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丞,然后升任左丞,最后做到中书侍郎。钦宗皇帝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少宰。
金兵攻打京城,朝廷商议割让三镇,让康王和张邦昌去金国当人质以求和。恰逢姚平仲夜里袭击金兵营地,金将斡离不生气地责问张邦昌,张邦昌回答说这不是朝廷的意思。没多久,张邦昌升任太宰兼门下侍郎。后来康王回朝了,金兵又要求宋朝送肃王去当人质,并且再次任命张邦昌为河北路割地使。
一开始,张邦昌大力主张议和,没想到自己却成了人质,等到他出发去金国的时候,他要求钦宗皇帝签署御批,保证割地的事情不会改变,但皇帝没答应;他又请求用皇帝的诏书交给河北方面,皇帝还是没答应。这时粘罕的军队又来入侵了,朝中有人上书攻击张邦昌,说他是私心作祟,是国家的罪人。于是,张邦昌被贬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割地计划也被取消了。那年冬天,金兵攻陷了京城,皇帝两次出城祭天,最后留在了青城。
第二年春天,吴开、莫俦从金营带来文书,命令我们推举一个非赵氏宗亲的人当皇帝,好让他们在军前册封。留守孙傅等人不服从命令,上表请求拥立赵氏宗室。金人很生气,又派吴开、莫俦来催促,甚至威胁孙傅等人,把百官召集起来商议。大家谁也不敢说话,互相看着,半天想不出办法,最后只好说:“今天只能勉强应付金人的命令,就选一个现在在军营里的人吧。”恰好尚书员外郎宋齐愈从外面回来,大家问他金人想立谁,宋齐愈写了“张邦昌”三个字给他们看,于是就决定了,让张邦昌处理国事。孙傅、张叔夜不肯签署奏章,被金人抓起来关在军营里。
王时雍当时是留守,他又召集百官到秘书省,到了之后立刻关上省门,用兵包围起来,让范琼晓之以理,劝说大家拥立张邦昌。大家虽然心里不乐意,但表面上都答应了。有个太学生出来反对,范琼怕影响大局,大声呵斥了他,把他打发回学舍去了。王时雍第一个签署了奏章,以此来带动其他百官。御史中丞秦桧不肯签字,坚决主张拥立赵氏宗室,并且说张邦昌在当今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只顾着吃喝玩乐,结党营私,祸乱朝政,国家危亡都是张邦昌造成的。金人一听勃然大怒,把秦桧抓了起来。吴开、莫俦拿着奏章去了军营。
张邦昌住进了尚书省,金人催促他登基,张邦昌起初想自杀,有人劝他说:“您要是死了,城外的人怎么办?现在您还想让全城的人跟着一起遭殃吗?”这时金人送来了册宝,张邦昌朝北拜了拜,接受了册封,于是就做了伪帝,僭号大楚,打算把都城迁到金陵。他登上了文德殿,在御床西边设了座位接受朝贺,还派人传令说百官不必下拜,王时雍却带领百官赶紧下拜,张邦昌只是朝东站着拱手。
外统制官、宣赞舍人吴革觉得屈辱,不愿事奉非赵氏宗亲,带头率领几百名内亲事官,先杀了自己的妻儿老小,烧了自己的房子,计划在金水门外起义。范琼假装跟他合谋,让他把武器都扔掉,然后从背后袭击,杀死了百余人,逮捕了吴革及其儿子,全部处死,又抓捕斩杀了十多人。
今天,天气阴霾,太阳周围还有光圈,一点儿都不明亮。朝中大臣们个个愁眉苦脸,皇帝邦昌也脸色难看。只有时雍、张幵、李俦、吕琼几个人却兴高采烈,好像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立功一样。于是,时雍就代理枢密院事兼尚书省的事务,张幵代理枢密院同知,李俦代理枢密院签书,吕好问代理门下省,徐秉哲代理中书省。皇帝下令说:“这段时间朝廷发生很多事情,很多官员都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从现在开始,大家都要遵守法度,御史台要认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大家发现皇帝自称“予”,手诏上也写着“手书”。 只有时雍每次在皇帝邦昌面前说话,都自称“臣”,还说“启奏陛下”,邦昌很生气,批评了他;时雍还劝邦昌去紫宸殿、垂拱殿坐坐,吕好问还为此和他争论,最后才作罢。邦昌觉得既然自己刚继位,应该恩泽四方,于是先赦免了京城,还挑选郎官作为秘密使者,去各地传达旨意。
金兵快要撤退了,邦昌亲自去金营告别,穿着黄褐色的袍子,撑着红色的伞,所到之处都设香案,仪仗和礼仪都跟平时一样,时雍、徐秉哲、张幵、李俦都跟着去了,老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非常感动,心里酸酸的。 后来,二帝北迁,邦昌率领百官在南薰门送别,大家哭成一片,甚至有人哭晕了过去。
金国军队撤走了,伪齐皇帝张邦昌收到金国的赦书,天下得以赦免。吕好问就对张邦昌说:“现在大家归顺您,不过是被金国的威势吓唬住的,金兵一走,他们还能像今天这样拥戴您吗?康王在外面待了这么久,大家都拥护他,您为什么不拥戴他呢?”他又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迎接元祐皇后,请康王尽快登基,这样才能保全大家。”监察御史马伸也建议迎接康王。张邦昌同意了。王时雍这时说:“骑虎难下啊!这件事应该好好考虑,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徐秉哲也在一旁附和,但张邦昌没听,他册封元祐皇后为宋太后,让她入住延福宫。然后派蒋师愈带着书信去见康王,解释说:“我之所以勉强接受金人的册封,是为了权宜之计,暂时缓解一下国难,绝对没有别的意思!”康王询问蒋师愈等人,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就回信给张邦昌。
张邦昌随后派谢克家献上大宋受命宝,又写信请求元祐皇后垂帘听政,等待时机复辟。这封信一下达,朝野上下都非常高兴。太后开始在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张邦昌以太宰的身份退居内东门资善堂。不久,张邦昌又派人把皇帝的仪仗、服饰和器物送到南京,之后他自己也到了南京,伏地痛哭请求处死自己,康王安慰了他。康王登基做了皇帝,任命李纲为宰相,把张邦昌封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并封为同安郡王。李纲上书强烈批评张邦昌:“张邦昌长期掌握国家政权,位居宰相之首。国家灭亡了他却从中渔利,君主受辱了他却以此为荣。一个异姓人称帝四十多天,等到金兵撤了,才下赦书来邀功请赏。应该把他处死在闹市,以此警戒那些乱臣贼子!”当时黄潜善还在左右劝谏。李纲又极力主张:“张邦昌已经犯了谋逆的大罪,怎么能让他留在朝廷,让百姓都把他当成过去的皇帝呢?”高宗皇帝最终下旨:“张邦昌的罪行,理应处死,但考虑到他起初是被逼无奈,可以特赦他,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潭州。”
一开始,邦昌那个家伙偷偷摸摸地住在宫里。靖恭夫人李氏经常给他送水果,邦昌也给了她不少好处。有一天晚上,邦昌喝醉了酒,李氏扶着他,说:“哎,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然后,她把一件赭红色的半臂披在邦昌身上,把他带进了福宁殿,晚上还打扮了她养女陈氏去侍奉邦昌。等邦昌回到东府,李氏又偷偷地送他离开,还骂了他一顿,说他丢人现眼。皇上知道了这件事,把李氏关进监狱,李氏认罪了。皇上列举了邦昌的罪状,判他死刑,并在潭州处决。李氏则被判杖刑后发配到车营服役。当时,雍、秉哲、幵、俦这些人早就逃跑了,到这时候,一起把雍给杀了。
刘豫,字彦游,是景州阜城人。他家世代务农,到了刘豫才考中了进士,元符年间高中。刘豫年轻的时候品行不好,曾经偷过同宿舍同学的白瓷碗和纱衣。政和二年,他被召为殿中侍御史,但是遭到言官的弹劾。皇帝不想揭露他过去的丑事,下令不予追究。没过多久,刘豫又多次上书谈论礼制局的事务,皇帝说:“刘豫你一个河北种田的老农,懂什么礼制?”于是把他贬到两浙做察访使。宣和六年,他担任国子监判官,后来又升任河北提刑按察使。
金兵南下入侵,刘豫丢下官职,逃到仪真避难。刘豫和中书侍郎张悫关系很好,建炎二年正月,因为张悫的推荐,他被任命为济南府知府。当时山东盗贼四起,刘豫不愿意去,请求换个东南的郡做官,朝廷执政大臣讨厌他这样,没答应。刘豫很生气,就走了。那年冬天,金兵攻打济南,刘豫派他儿子刘麟去作战,金兵调集兵力重重包围了他们。济南府的郡丞张柬带兵来救援,金兵才撤兵。后来金兵派人用好处引诱刘豫,刘豫因为之前受的气,就起了反叛之心,杀了他的将领关胜,率领百姓投降金兵。百姓不愿意投降,刘豫就从城墙上用绳子滑下去投降了。建炎三年三月,完颜兀术听说高宗皇帝渡过长江,就调刘豫去担任东平府知府,兼任京东西、淮南等路安抚使,节制大名、开德府、濮州、滨州、博州、棣州、德州、沧州等地,并让他儿子刘麟担任济南府知府,管辖旧河以南的地区,都归刘豫统辖。
公元1128年7月某日,金国派大同尹高庆裔和知制诰韩昉去给张邦昌册封他当皇帝,国号大齐,定都大名府。在此之前,北京顺义门出现祥瑞禾苗,济南有个渔民打捞到一条大鳣鱼,张邦昌觉得这是上天让他当皇帝的吉兆,就派他儿子张麟拿着贵重的礼物去贿赂金国的左监军挞辣,想让他帮忙称帝。挞辣答应了,还派人去张邦昌的部队里问问大家愿不愿意拥立他,结果大家还没来得及表态,张邦昌的老乡张浃就抢先一步上奏,强烈要求拥立张邦昌。就这样,事情定下来了,金国就派高庆裔和韩昉带着皇帝的印玺、绶带和册书去正式册封他。
9月某日,张邦昌正式登基称帝,大赦天下,沿用金国的年号天会八年。他任命张孝纯为丞相,李孝扬为左丞相,张柬为右丞相,李俦为监察御史,郑亿年为工部侍郎,王琼为汴京留守,他儿子张麟当上了太中大夫,还兼任各路兵马提领和济南府知府。张孝纯之前在太原死守,表现得还算忠义,宋高宗还送给他华丽的衣服想招揽他,结果粘罕派人把他从云中送回张邦昌身边,他就叛变了。
张邦昌回到东平府,又升格为东京。然后把东京改名叫汴京,把南京降级为归德府。他让弟弟张益当北京留守,后来又改任汴京留守。他还把淮宁府、颍昌府、顺昌府、兴仁府都降级为州。因为他自己是从景州出来,在济南当过官,又控制过东平府,最后在在大名府称帝,所以他就从这四个地方征召了几千青壮年,组成了军队,叫“云从子弟”。他还下诏书,鼓励大家直言进谏。10月份,他册封他母亲翟氏为皇太后,妾室钱氏为皇后。这个钱氏是宣和年间宫里的女人,熟悉宫廷事务,张邦昌想学习一下宫廷的规矩,所以才立她为皇后。11月份,他把第二年的年号改为了元阜昌。
话说方腊还没称帝的时候,就几次派人去跟东京副留守上官悟说好话,还贿赂上官悟身边的亲信乔思恭,一起劝上官悟投降,结果上官悟把他们俩都杀了。 他又拉拢楚州知州赵立,赵立根本不理他,还把方腊派来的使者给杀了。方腊不死心,又派赵立的朋友刘偲去,用旗帜招揽赵立,还说:“我们是老朋友了!”赵立说:“我知道有君父,不知道有老朋友!”然后把刘偲给烧死了。博州判官刘长孺写信劝方腊回头是岸,方腊把他关了十天,刘长孺就是不屈服;方腊想给他官做,刘长孺也不接受。
方腊大规模搜捕宋朝宗室成员,承务郎阎琦把他们藏了起来,结果被方腊打死了。方腊又召见迪功郎王宠,王宠没去。文林郎李喆、尉氏令姚邦基都干脆辞官跑了。朝奉郎赵俊写公文的时候,用甲子纪年,根本不写方腊的年号,方腊拿他也没办法。洪皓在金国被俘很久了,金国的粘罕劝洪皓去投靠方腊,洪皓坚决不同意,结果被流放到冷山。隐士尹惇听说方腊要召见他,赶紧逃到山谷里,一直逃到了蜀地。国信副使宋汝为拿着吕颐浩的信劝方腊忠于朝廷,方腊说:“没看见张邦昌吗?事情都做出来了,还说什么呢!”沧州进士邢希载给方腊写信,请求方腊跟宋朝和好,结果方腊把邢希载杀了。
这个月,方腊在归德府给陈东、欧阳澈修建了庙宇,规格跟唐朝张巡、许远合祀的庙宇一样。
1131年5月,张俊去打李成,结果李成跑了,逃回了豫州。雄州有个大官叫王友直,曾经跑去豫州写信招降李成,还说刘光世、吕颐浩根本就不是什么中兴名将,结果被人告发了,朝廷下令审问,最后把他给杀了。六月,朝廷任命李成当兵马大总管兼尚书左丞相,厉害吧!还在宿州设立了一个招降司,专门用来诱降那些逃到金国的宋朝人。金国既然已经扶持李成当皇帝了,就把旧黄河定为边界,他们害怕两河地区逃到金国的百姓跑回宋朝,就下令大搜捕,有的被卖到其他国家,有的被押送到云中,其实就是防着李成。十月,李成开始入侵宋朝,派他的将领王世冲率领蕃兵和汉兵攻打庐州,庐州守将王亨用计杀了王世冲,大败李成军队。十一月,朝廷大员叶梦得成功招降了李成的将领王才。伪齐的秦凤路帅郭振也来入侵,结果被王彦和关师古打败了。伪齐的海州知州薛安靖和通判李汇带着海州投降了宋朝。
1132年二月,商州知州董先带着商州和虢州叛变投靠了李成。襄阳镇抚使桑仲上书请求朝廷严惩李成。朝廷马上任命桑仲兼任节制京城附近军队的指挥官,让他根据形势,收复李成占领的州郡。同时还命令河南的翟兴、荆南的解潜、金房的王彦、德安的陈规、蕲黄的孔彦舟、庐州寿州的王亨互相配合,支援桑仲,千万不能错过战机。三月,桑仲被自己的将领霍明给杀了,高宗皇帝听说后,给了桑仲的两个儿子将仕郎的官职。河南镇抚使翟兴驻扎在伊阳山,李成很担心,就派人去招降翟兴,许诺给他王爵。翟兴把李成的招降信烧了,还杀了李成的使者。李成于是暗中勾结翟兴手下的杨伟,想除掉翟兴。杨伟果然杀了翟兴,拿着翟兴的头去投降了李成。
四月初几号,皇帝赵豫迁都到汴京。然后呢,他在宋太庙祭拜祖先,追尊他爷爷为徽祖毅文皇帝,他爸爸为衍祖睿仁皇帝。之后还亲自去郊外祭祀天地。当天,突然刮起了大风,把旗子都卷起来了,屋顶瓦片都震得哗哗响,老百姓都吓坏了。赵豫赶紧下令大赦汴京的百姓,还跟大家约定说:“从今以后,我不随便大赦,不用宦官,也不滥封僧道。文武官员一起用,不限制资格。” 那个时候,黄河、淮河、陕西、山东到处都是北方的军队,还有十多万麟籍乡兵,编成了皇子府的十三支军队。他还分别在河南和汴京设立了淘沙的官署,两京的坟墓都被挖了个遍。各种赋税徭役特别重,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
五月,赵豫听说桑仲死了,就派人去招揽随州的李道和邓州的李横,结果这俩都不肯投降,赵豫还把派去的人抓起来,报告了这件事。六月,蕲州和黄州的镇抚使孔彦舟叛变投降了赵豫,他的部将陈彦明带着一千多人也一起投降了。之前在徽猷阁工作的凌唐佐,尚书郎李亘,还有国信副使宋汝为,他们留在伪朝廷里,一直暗中计划着写信把赵豫的情况报告给朝廷,结果事情败露了,赵豫把凌唐佐杀了,李亘也死了。赵豫还提拔东平府知府李邺当了尚书右丞,河南镇抚司都统制董先当了大总管府先锋将。十二月,襄阳镇抚使李横在扬石打败了赵豫的军队,乘胜追击到了汝州,汝州守将彭玘直接开城投降了。赵豫派刘夔和金国的元帅撒离曷一起攻打蜀地。有个进士叫薛筇,被抓来送给赵豫,薛筇劝赵豫说:“您赶紧想办法复辟吧,这样或许还能保住皇族,不然以后您和家人都会被杀头示众的!”赵豫一听这话就火了,想杀了他,多亏张孝纯求情才免了一死。
公元1127年正月庚申日(具体日期),李横攻破了颍顺军,伪齐的守将兰和投降了。壬戌日(具体日期),他又在长葛打败了豫兵。甲子日(具体日期),李横带兵来到了颍昌府,伪齐安抚使赵弼死守城池,结果被李横猛攻拿下,赵弼逃跑了,颍昌府重新回到了李横手中。
二月,河南镇抚司的统制官李吉在伊阳台打败了豫将梁进,梁进战死。三月,金军听说李横占领了颍昌府,伪齐向金人求救。金将粘罕派兀术前去支援,伪齐也派李成将军率领两万大军在京城西北的牟驼冈与李横对抗。结果李横打了败仗,颍昌府又丢了。李横的军队本来就是一群土匪,只知道蛮干,没有纪律,打胜仗就抢女人和金银财宝,所以才会失败。四月,李横攻陷了虢州。镇抚司的统制官谢皋指着自己的肚子对贼兵说:“这就是我的赤诚之心!”然后剖开自己的心,自杀了。谢皋是开封人。同一个月,明州守将徐文率领六十艘海船,四千多官兵乘船到达盐城,向伪齐进贡。徐文还告诉伪齐,沿海防备空虚,可以袭击两浙地区。伪齐非常高兴,任命徐文为莱州知州,又给了他二十艘战船,让他去骚扰通州和泰州。
五月,朝廷派韩肖胄和胡松年出使伪齐。伪齐想用臣子的礼仪来接待他们,韩肖胄不知道怎么应对,胡松年说:“我们都是宋朝的臣子。”于是他们就拱手行礼,没有下跪,伪齐皇帝也拿他们没办法。伪齐皇帝就问起宋朝皇帝的情况,胡松年说:“圣上万寿无疆!”又问宋朝皇帝的意图,胡松年说:“一定是想要收复故土!”伪齐皇帝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话说,朝廷早就知道那个叛贼占据了梁州和卫州的地盘。翟琮带着兵在伊阳的凤牛山扎营,孤军难支,只好突围逃到襄阳去了。九月,杨政派川陕的将领吴胜,在莲花城打败了豫州的军队。十月初六,贼将李成攻陷了邓州,安插了个齐安去守;十月初十,又攻下了襄阳,李横赶紧逃到荆南去了,随州知州李道也丢下城跑了。李成占领了襄阳后,就让王嵩去当随州知州。十月十二,郢州也被攻陷了,守城的李简跑了,朝廷就让荆超暂时代理郢州知州。贼将王彦先从亳州带兵到了寿春,眼瞅着就要打江南了。刘光世在建康驻军,把守着马家渡,还派郦琼率领部队驻扎在无为军,支援濠州和寿州,这才把贼军给吓跑了。
十二月,金国派李永寿和王翊来朝贡。这俩人态度傲慢得很,不仅要求放回被俘的豫州人以及西北流亡到那里的百姓,还狮子大开口,想让朝廷把长江以南的地盘划给他们豫州。负责监视广州盐税的吴伸上书建议朝廷讨伐豫州,他说:“金国虽然强大,但其实不足为虑,豫州这小叛贼才是真正的威胁!现在金国的使臣就在朝廷,咱们表面上答应他们的要求,暗地里却要好好计划,趁他们不防备,一举拿下他们!”
到了四年正月,翰林学士綦崇礼上奏说:“豫州父子俩倚仗着金国,而且李永寿他们是从豫州来的,要求划江而治肯定也是豫州的主意。他们这是在耍阴谋诡计,想夺取我们的土地!恐怕一旦和金国通好,大家就会放松警惕,咱们更应该加强戒备,即使和谈成功了,也不能掉以轻心。”后来朝廷派章谊去金国议和,到了云中。完颜粘罕回信要求朝廷不要在淮南驻军,章谊不肯妥协,回汴京的路上,豫州想扣留他,结果章谊用计逃脱了。熙河路的马步军总管关师古跟豫州的军队在左要岭打了一仗,大败亏输,最后投降了叛贼。这下,洮州和岷州的地盘都落入豫州之手了。
二月,张邦昌考中了进士。五月,寿春府的罗兴叛变了,投降了张邦昌。岳飞收复了襄阳,李成逃跑了,后来襄阳又收复了唐州。六月,岳飞又收复了随州,把伪朝的守将王嵩在襄阳的闹市里给杀了。七月,岳飞又收复了邓州,这事儿《岳飞传》里都写着呢。张邦昌听说岳飞接连收复了襄阳和邓州,就赶紧向金国求援。伪朝的奉议郎罗诱献上了南征的计策,张邦昌一听可高兴坏了。
他强征了老百姓五百艘船,用来运送军械,派徐文当先锋,对外宣称要攻打定海。九月,张邦昌下达了伪造的诏书,里面还写着“混一六合”这种大话,派他儿子张麟带兵入侵,同时还勾结金国的宗辅、挞辣、兀术,让他们分头南下进攻。步兵从楚州、承州出发,骑兵则从泗州方向进攻滁州。他还派伪枢密院的卢纬去金国求援,金国皇帝召集将领们商议,粘罕、希尹都反对,只有宗辅觉得可以。
于是,金国就让宗辅担任左副元帅,挞辣担任右副元帅,调拨五万渤海汉军支援张邦昌。因为兀术以前渡过长江,熟悉地形,所以让他当先锋。张邦昌让张麟当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朝廷上下都吓坏了。有人劝皇帝赶紧逃走,赵鼎说:“打仗打输了再跑也不迟啊!”张俊说:“跑了又能到哪儿去呢?”于是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壬申日,张邦昌的军队和金兵分头渡过淮河,楚州的守将樊序丢下城池跑了,淮东宣抚使韩世忠从承州撤兵,退守镇江。
十月初一,皇上命令张俊去支援韩世忠,刘光世把军队调到建康。韩世忠又回到扬州。皇上提拔张浚当侍读。戊子日(十月初五),韩世忠在大仪打胜仗了;己丑日(十月初六),解元在承州也打胜仗了,都是大获全胜。丙申日(十月十三),有人探听到金军有窥探长江的意思。戊戌日(十月十五),皇上从临安出发了。
十一月初一,皇上正式下令讨伐金兀术,并且公开揭露金兀术的罪行,一下子士气高涨,大家都想渡过长江跟金军决战。赵鼎说:“退守肯定不行,渡江也不是好办法。金兀术到现在还没亲自来,皇上怎么能跟这小子硬碰硬呢?”淮西的将领王师晟、张琦一起收复了南寿春府,抓住了伪知州王靖。十二月初九,岳飞派将领牛皋、徐庆在庐州打败了金兵。十二月初十一,金兵撤退了,派使者去告诉金兀术,金兀术丢下辎重连夜逃跑,这事儿《韩世忠传》里都写着呢。
五年正月,淮西将领郦琼收复了光州,伪守将许约投降了。闰二月,金兀术的将领商元攻打信阳军,信阳军的知军事舒继明战死了。七月,金兀术把明堂拆了,改建成练兵场,那段时间暴风雨不断。八月,金兀术攻陷了光州。十月,金兀术强迫老百姓卖儿卖女,按照商税的法子收税。金兀术还献上了《海道图》和战船的木制模型给金主完颜亶。
六年正月,金兀术在淮阳集结军队,韩世忠带兵紧紧包围了他。金兀术的守将连续点燃了六个烽火台求援,兀术和刘猊带兵来救援,都被韩世忠打败了。六月,金兀术修建了刘龙城来窥探淮西,王师晟攻破了刘龙城,抓住了华知刚,俘虏了大批金兵。九月,金兀术取消了沿海互市贸易。张孝纯对金兀术说:“听说南方人擅长造船,万一哪天乘着风势渡江北上,对我们很不利啊。”金兀术害怕了,所以取消了互市。
金兀术听说皇上御驾亲征,赶紧向金主完颜亶告急。主管三省事务的宗磐说:“先帝让金兀术当宰相,是想让他守好边疆,让我们休养生息。现在金兀术既不能打胜仗,也不能守住地盘,战争不断,百姓苦不堪言,什么时候才能休养生息啊?如果答应他的请求,金兀术得到了好处,而我们却吃亏,这怎么行呢?”金主回复金兀术让他自己看着办,暂时派兀术带兵到黎阳观望形势。
话说,金国皇帝任命完颜宗弼(也就是那个“豫”)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让他带兵去打南宋。 手下还有李邺、冯长宁、许清臣等一帮将领,总共拉起了三十万大军,分三路进攻。完颜宗弼自己带中路军,从寿春打庐州;东路军由完颜猊带,计划从紫荆山翻过涡口打定远;西路军则去光州,攻打六安,由孔彦舟统领。
十月的时候,完颜猊的军队被韩世忠挡住了,没办法,只好退回顺昌。完颜宗弼的中路军呢,在淮西造了三座浮桥过河,十万大军在濠州、寿州一带扎营。南宋的江东安抚使张俊带兵抵抗,朝廷还把淮西地区交给了张俊管辖,又命令杨沂中去泗州和张俊会合。结果,等他们赶到濠州的时候,刘光世已经丢下合肥跑了。张俊赶紧派人快马加鞭跑到采石矶,给刘光世下命令说:“谁敢过河,就杀头!”刘光世没办法,只好回庐州,和杨沂中一起对付金军。 南宋的王德、郦琼带兵从安丰出击,结果碰上金军三个将军,都被打败了。
完颜猊带着几万兵马攻下定远,想直奔宣化,然后打建康(南京)。杨沂中在越家坊和藕塘两次跟完颜猊的军队遭遇,都把他们打败了。完颜猊逃跑了,完颜宗弼听说后也赶紧撤兵,甚至还有金兵写下自己的籍贯姓名后上吊自杀了,完颜宗弼因此失去了很多士兵的心。金国人听说完颜宗弼他们被打败了,就开始追究他的责任,这时候金国皇帝才动了废掉完颜宗弼的念头。完颜宗弼察觉到情况不妙,就请求立完颜猊为太子,想试探一下金国皇帝的态度。金国皇帝回答说:“过段时间会派人去河南问问老百姓的意见。”
第七年春天,完颜宗弼主持了科举考试。他还派人到淮甸放火,烧了刘光世的军需库;二月,又烧了镇江。自从完颜宗弼被打败后,他就灰心丧气了。中原的百姓们,天天盼着南宋军队来解救他们。三月,宋高宗到了建康。八月,南宋统制郦琼抓了吕祉,带着三万兵马投降了完颜宗弼,后来还杀了吕祉。完颜宗弼听说郦琼投降后非常高兴,在文德殿接见了他,还封他为静难军节度使,让他管拱州。郦琼劝完颜宗弼继续进攻,完颜宗弼又向金国求援,还说郦琼想为他效力。金国害怕完颜宗弼兵力太多难以控制,想找个办法除掉他,就假装说郦琼投降可能是诈降,命令把他的军队解散了。
金国已经废掉了豫王,但是豫王却一直在不停地请求增兵。于是,金国就派女真万户束拔担任元帅府左都监,驻守太原;又派渤海万户大挞不也担任右都监,驻守河间。后来,尚书省上奏说豫王治理国家不行,应该废掉他。十一月丙午日,豫王被废为蜀王。
一开始,金主先让挞辣和兀术假装南侵到达汴京,骗了豫王的儿子赵麟到武城,然后用军队包围他,抓住他,接着迅速冲进城里。豫王当时正在射箭场练习,兀术带着三骑兵从东华门冲进来,下马抓住豫王的手,把他带到宣德门,强迫他骑上一匹瘦马,刀剑相逼,把他囚禁在金明池。第二天,金国召集百官宣读诏书责备豫王,用几千铁骑包围皇宫大门,派小兵巡逻在街巷里,到处宣扬说:“从现在开始,我们不会再征你们当兵,也不会再收你们的免行钱,我们也不会再让你们为那些坏人敲诈勒索,我们会请你们的旧主少帝回来。” 这样一来,老百姓的心才稍微安定了一些。金国在汴京设立行台尚书省,任命张孝纯为行台左丞相代理政务。假丞相张昂被任命为孟州知州,李邺被任命为代州知州,李成、孔彦舟、郦琼、关师古分别被任命为其他州的知州。金国还任命女真人胡沙虎为汴京留守,李俦担任副职。所有军队都被命令返回务农,宫女们也被允许出嫁。金国从南宋抢到了金子一百二十多万两,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粮食九十多万斛,丝绸二百七十万匹,钱九千八百七十多万缗。
豫王请求宽恕,挞辣说:“以前赵氏少帝离开京城的时候,百姓都顶着锅,挽着胳膊,哭喊的声音传得很远。现在你被废了,却没有人可怜你,你自己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吗?”豫王说不出话来,被逼着离开,他请求住在相州韩琦的宅子里,金国答应了。后来,金国把豫王和他的儿子赵麟一起迁到临潢,封豫王为曹王,并赐给他田地居住。绍兴十三年六月,豫王去世,这一年是金皇统三年。豫王篡位称帝一共八年,被废的时候六十五岁。在此之前,齐地多次出现怪异现象,比如有枭鸟在后花园鸣叫,龙撞击宣德门,把“宣德”两个字撞没了,还有星星坠落在平原镇。一些有见识的人说,灾祸不会超过一百天,豫王生气地把这些人杀了。不久之后,豫王果然被废掉了。
一开始,伪齐的麟府路经略使折可求因为一些事情被派到云中去。左监军撒离曷私下里命令折可求代替豫王。后来,金国有了要撤兵回国的打算,担心折可求会从中作梗,于是毒死了他。
豫王造反的事儿,马定国上书《君臣名分论》,祝简献上《迁都》和《国马赋》,话里话外都在指责豫王;还有像许清臣毁了景灵宫,孟邦雄掘了永安陵,这就像狗咬尧一样,根本没道理可讲。
苗傅是上党人,他爷爷当过官,他爸爸也当过官。他爸爸在元丰年间做过殿前都指挥使。康王建立元帅府的时候,信德府守臣梁扬祖带着一万兵马前来,苗傅跟张俊、杨沂中、田师中都归他指挥。隆祐太后南渡的时候,苗傅当了统制官,带着八千人护卫太后,驻扎在杭州。
有个叫刘正彦的人,不知道是哪里人。他爸爸刘法,在政和年间做过熙河路经略使,死于战事。刘正彦从阁门祗候一步步升迁到朝奉大夫,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降职。正好他爸爸的部下王渊当了御营都统制,刘正彦就投奔了他。王渊因为刘法以前的功劳,向朝廷推荐了刘正彦,刘正彦又升任武德大夫、濠州知州,后来又升任御营右军副都统制,王渊还分给他三千精兵。因为平定丁进的功劳,他又升任武功大夫、威州刺史。一开始,刘正彦讨伐丁进的时候,请求刘晏一起行动。刘晏是严陵人,因为攻破辽国而登第,宣和年间率众归顺南宋。刘正彦用刘晏的计策,用疑兵之计改变旗帜,顺利地降服了丁进。刘晏从通直郎升迁到朝请郎,刘正彦觉得自己的赏赐太少,而刘晏却升迁很快,因此心怀不满,于是把朝廷赏赐的金银财物分给了将士们,不久后被命令护送后宫嫔妃和皇子到杭州。
建炎三年二月壬戌日,高宗皇帝听从王渊的建议,从镇江前往杭州。当时像刘光世、张俊、杨沂中、韩世忠这些大将分别镇守要害之地,只有苗傅负责护卫皇帝。
话说,王渊这家伙,弄了十多条大船,从扬州浩浩荡荡地开到杭州。杭州百姓私底下都在说:“这些船上装的,都是王渊在平定陈桥兵变时,抢来的富户家财吧!” 当时宫里有个内侍省押班叫康履,权势很大,说一不二;他手底下的人更是横行霸道,强抢民宅,无法无天。傅(傅宗寿)他们对此非常气愤,骂道:“皇上都落到这地步了,他居然还敢这么嚣张!” 他手下的人张逵更是煽动大家说:“只要能杀了王渊和那些内侍,咱们人人都有钱花,朝廷还能把大家都治罪不成?”
三月辛巳这天,王渊被任命为同签书枢密院事。其实啊,当初王渊能被皇上看中,去杭州,都是那些内侍在背后使劲儿。现在王渊一下子升官了,大家都觉得是他被内侍推荐上去的。傅宗寿自认为是老资格的将领,心里很不服王渊的飞黄腾达。就连正彦,也是王渊提拔起来的,可王渊后来又把正彦的兵给要了回去,正彦也对他怀恨在心。 于是傅宗寿越想越憋屈,就和王世修、张逵、王钧甫、马柔吉等人密谋造反。钧甫他们都是燕地人,带的兵叫“赤心军”。傅宗寿把计划都安排好了,就骗王渊说临安县有盗贼作乱,想把王渊的兵调到城外去。
康履得到了一张小小的黄卷文书,上面用两种字体写着“田”、“金”两个字,田指苗,金指刘。这泄露了造反的计划,康履赶紧把这事告诉了王渊。王渊立刻在城外天竺寺埋伏好了兵马。第二天,反贼们也在城北桥下埋伏好了,等着王渊上朝回来,他们就诬陷王渊和宦官勾结谋反。正彦亲手杀了王渊,然后带兵包围了康履的家,抓捕宫里的内侍,凡是不顺眼的,统统杀掉。他们还把王渊的人头挂起来示众,然后带兵冲向皇宫。中军统制吴湛守着宫门,暗中和傅宗寿里应外合,把反贼带进宫,高喊:“苗傅忠于国家,只是为了替天下除害!”
听说杭州的康允出了事,傅选带着官员们去敲宫门,请求皇帝上御楼,所有官员都跟着去了。殿帅王元大声喊着“圣驾驾到”,傅选见了皇帝的黄屋车驾,像山呼海啸一样跪拜。皇帝靠着栏杆大声质问那两个贼子到底怎么回事,傅选大声说:“陛下您太信任那些宦官了,那些有功的士兵没赏赐,反而那些伺候您的内侍都能得到好官做。黄潜善、汪伯彦误国害民,到现在还没被发配到边远地区。王渊遇到敌人却不战,就因为和康履关系好,就被提拔为枢密使。我立了那么多功,却只被安排到偏远地区当个团练使。我已经把王渊的头砍了,还请求您把康履、蓝珪、曾择也杀了,好向军队交代。”皇帝说可以把他们流放到海岛,让他们和士兵一起回营,还说:“我已经把傅选升为承宣使、御营都统制,正彦升为观察使、御营副都统制。”
但是那些贼子还不退兵。皇帝问百官怎么办,浙江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时希孟说:“祸根在于那些宦官,不把他们全部清除掉,祸患就不会结束。”皇帝说:“我身边难道没有可以信任的侍卫吗?”军器监叶宗谔说:“陛下,您为什么还要留着康履呢?”于是皇帝命令吴湛去抓康履,最后在清漏阁的承尘里找到了他。傅选就在楼下把康履腰斩了。
傅选仍然恶狠狠地说话,说“皇帝您本来就不应该登基,王渊要是回来投降,您打算怎么处理他呢?”皇帝派朱胜非爬下楼去劝说傅选。傅选请求隆祐太后一起听政,并且派使者去和金国议和。皇帝答应了,马上就下诏请太后垂帘听政。那些贼子听到诏书却不跪拜,说:“我们自己有皇太子可以立。”张逵说:“今天的事,应该为百姓社稷着想。”时希孟说:“应该带领百官为社稷而死,否则就答应军队的请求。”杭州通判章谊呵斥他说:“怎么能答应军队的请求呢!”皇帝慢慢地对朱胜非说:“我应该退避一下,等太后的命令。”朱胜非说不行。颜岐说:“得到太后的亲口命令,那就没问题了。”
天气特别冷,宫门连个帘子都没有,皇帝就坐在一把竹椅上。太后来了,皇帝赶紧站起来,站在柱子旁边候着。太后坐着轿子出来,站在楼前,那两个贼人(傅、王)跪下说:“今天老百姓死伤惨重,都成了冤魂,希望太后您能主持公道!”太后说:“皇上重用蔡京、王黼,违背了祖宗的规矩;童贯又挑起边衅,所以才招来了金人的祸患。现在皇上孝顺圣明,并没有什么过错,只是被黄潜善、汪伯彦蒙蔽了,我已经把他们流放了,只有你们俩还不知道悔改吗?”傅说:“我们商量好了,一定要拥立皇子登基!”太后说:“现在强敌就在外面,让我一个妇人抱着三岁的孩子,怎么治理天下?” 傅、王等人哭着苦苦哀求,然后对着他们带来的人喊:“太后不同意,我们甘愿受死!”说着就要脱衣服自尽,太后才让他们住手。傅又说:“事情拖久了,恐怕军队会发生变故。”太后转头问王胜非:“相公您怎么不说话呢?”王胜非一时答不上来。这时,颜岐从皇帝那里回来,禀报说:“皇上让我告诉太后,他已经决定答应傅、王二人的请求了,请太后下旨。”太后还是不同意,傅、王等人说话越来越不客气了。
太后回到宫里,皇帝派人来宣布禅位。王胜非哭着说:“我应该为国家而死,请皇上严惩那两个奸贼!”皇帝屏退左右,小声说:“要为以后打算,事情不成,死也不晚。”王胜非说:“王钧甫是那两个贼人的心腹,他刚才对我说:‘那两个将领忠心有余,能力不足。’这可以作为以后的计划。”
当天,皇帝去了显忠寺。甲申日(第二天),太后垂帘听政,下诏大赦,尊皇帝为睿圣仁孝皇帝,并将显忠寺改名为睿圣宫,只留下十五个内侍,其余人都被遣散了。
丙戌日(第四天),大赦令传到了平江府,张浚知道发生了政变,拒绝接受大赦。丁亥日(第五天),大赦令传到了江宁,吕颐浩派人给张浚写信,详细地讲述了政变的经过。张浚于是起兵勤王。戊子日(第六天),御营前军统制张俊到了平江,张浚告诉他起兵勤王,张俊哭着接受了命令。
一开始,胜非上奏说,以前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允许两位大臣同时面见,现在时局艰难,请求单独面见。怕贼人起疑心,所以每天都带一个手下一起进去。胜非进去面见太后后,太后对他进行了鼓励。贼人很高兴,一点儿都没怀疑,所以朝中大臣才能顺利面见太后,商议恢复帝位的计划。
胜非和王世修关系密切,打算让他做个官,好让他和那两个贼人沟通。傅(傅亮)想改元号,正彦(秦桧)想迁都建康,太后对胜非说:“这两件事如果都不答应,恐怕贼人会有其他举动。” 己丑日,改元为“明受”。张浚给那两个贼人写信,称赞他们的忠义来安抚他们。庚寅日,百官在睿圣宫朝见。傅亮被任命为武当军节度使。
辛卯日,张浚派进士冯轓去行在,请求皇帝亲自处理政务。冯轓还带了给马柔吉、王钧甫的信,劝他们早日归顺朝廷,以消除天下的疑惑。张浚派冯轓去了之后,就马上给各路军队发文书,约定和吕颐浩、刘光世在平江会合。傅亮用堂帖催促张浚来秦州,并任命赵哲统领张浚的军队,赵哲不肯去;又改命陈思恭,陈思恭也不肯去。
壬辰日,任命谏议大夫郑瑴为御史中丞。贼人任命武功大夫王彦为御营司统制,郑瑴当面斥责那两个贼人,王彦假装发疯,当天就辞职了。癸巳日,韩世忠率兵到达常熟。辛道宗对张浚说:“万一贼人挟持皇上出海,怎么办?”张浚就声称要防范海寇,奏请立辛道宗为节制司参议官,并准备海船以防万一。
甲午日,贬曾择、蓝珪到岭南,傅亮后来下令追杀曾择。贼人想用自己的军队代替禁卫军守卫睿圣宫,还想邀请皇帝去徽州、越州,张澂、胜非暗中劝阻了他们。冯轓劝说那两个贼人归顺朝廷,傅亮拔剑怒视冯轓,正彦劝解说:“等张侍郎来了再说。”然后派朝官赵休和冯轓一起去请张浚。
乙未日,吕颐浩的勤王军队到达丹阳,刘光世也率领军队前来会合。丙申日,韩世忠的军队到达平江,马上就要进攻。张浚说:“我已经派冯轓去用好话劝说贼人了。就像捉老鼠怕伤了器物一样,不能操之过急。”
话说,贼人派张彦和王德去防备淮河,王德趁张彦喝醉了,把他的军队给抢了,自己从采石渡过长江投奔了刘光世,张彦后来被人杀了。戊戌日,岳飞觉得世忠的兵力太少,就分了张俊的两千兵给他加强实力,然后从平江出发。
冯轓到了平江,岳飞又派他去责备那些贼人,跟他们讲大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们就算死了也无怨无悔。傅、王等人一开始听说岳飞在集结军队,根本不信,等到收到岳飞的信,才明白要被讨伐了,于是上奏朝廷,请求诛杀岳飞,好杀鸡儆猴。朝廷下令把岳飞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发配到郴州安置。郑瑴上书说岳飞不应该被责罚,还偷偷派自己亲信谢向,改了名字去告诉岳飞要沉住气,慢慢来,贼人自己就会跑掉的,岳飞听了他的话。
这天,贼人派苗瑀、马柔吉带着赤心队和王渊的旧部驻扎在临平,准备抵抗勤王军队。冯轓到了临平,见了马柔吉,两人一起偷偷溜进了城。第二天早上,冯轓跟傅、王等人商量,傅、王说:“你还敢来?”想抓冯轓。岳飞料到了这件事,就伪造了一封信给冯轓,说有个客人从杭州来,知道两位大人对朝廷本来就没有二心,非常后悔之前那封信写得太轻率了。贼人得到岳飞给冯轓的信,非常高兴,就把冯轓给放了。
壬寅日,岳飞收到了被贬谪的命令,担心将士们会人心涣散,就骗他们说:“这是朝廷急召我的命令!”同一天,吕颐浩到了平江,跟岳飞抱头痛哭,说:“事情要是办不成,咱们就一起死!”然后就让幕僚李承起草檄文,号召天下讨伐贼人。贼人听说勤王大军集结了,就赶紧叫冯轓、秦桧商量复辟的事。癸卯日,张俊从平江出发,刘光世紧随其后。贼人也派了三千兵马驻扎在湖州小林。丙午日,吕颐浩、岳飞率领大军从平江出发。朝廷任命岳飞为枢密院知事。
丁未日,秦桧把两个主谋叫到都堂商量复辟的事,还率领百官三次上表请求复辟。夏四月戊申朔日,皇帝回到了皇宫,京城百姓都非常高兴。皇帝在御前殿,下诏尊太后为隆祐皇太后,立嗣君为皇太子。辛酉日,朝廷把傅、王二人分别调任淮西制置使和副使。庚戌日,朝廷下诏恢复建炎年号。
这天,颐浩和浚军到达临平,苗翊和马柔吉带兵堵住河道。韩世忠带头冲锋陷阵,打得非常猛烈,俊、光世乘胜追击,苗翊被打败逃跑了。勤王军进驻北关。苗傅他们跑到都堂,赶紧拿到了皇帝赐给他们的铁券,带着两千精兵,趁着夜色打开了涌金门逃跑了。辛亥日,颐浩和浚率领勤王军进了城。韩世忠亲手抓住王世修,把他交给相关官员处理。
苗傅跑到富阳,统制官乔仲福带兵追击。癸丑日,苗傅又跑到桐庐。甲寅日,苗傅杀了吴湛。这时候希孟正在吉阳军被编管。丙辰日,苗傅等人到了白沙渡,他们所过之处都烧毁桥梁来阻挡官军。丁巳日,他们攻打寿昌县,还抓壮丁,在老百姓脸上刺字。庚申日,他们攻打衢州,守将胡唐老坚决抵抗。丙寅日,他们攻打常山。韩世忠请求让他去讨伐叛贼。丁卯日,韩世忠被任命为江浙制置使,从衢州、信州追击叛贼。戊辰日,叛贼攻打玉山县。辛未日,叛贼在沙溪镇驻扎下来。统制巨师古从江东讨伐叛贼回来,和乔仲福、王德在信州会合。叛贼听到这个消息,就退回衢州、信州之间。
五月初一(戊寅日),韩世忠从杭州出发。庚辰日,叛贼张翼杀了钧甫和马柔吉父子,然后投降,江浙制置使周望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朝廷。叛贼攻打浦城县,在溪边扎营,占据险要地势设下埋伏,准备袭击官军,统制官马彦溥战死了。叛贼乘胜进攻韩世忠的中军,韩世忠眼睛瞪得大大的,大声喊叫,挥舞着兵器冲了上去,直接抓住了王正彦,活捉了他。叛贼将领江池杀了孟皋,俘虏了苗翊,苗翊投降了,叛军都丢盔卸甲投降了。张逵带着残兵败将逃到崇安,乔仲福追杀他们。
苗傅丢下军队,改名换姓,夜里逃到了建阳,当地豪绅詹标发现了苗傅,把他抓起来送给了韩世忠,然后用囚车押解到行在(皇帝临时驻跸的地方)。壬寅日,朝廷下令军队班师回朝。
秋天七月辛巳日,韩世忠的军队回朝,俘虏了苗傅、王正彦献给朝廷,在建康城里把他们处死了。张逵、苗瑀和苗傅的两个儿子之前就已经死了。朝廷下令赦免了其他的叛贼党羽。
杜充这个人,字叫公美,是相州人。他特别想出人头地,性格残暴嗜杀,但是军事谋略很差。宋哲宗绍圣年间,他考中了进士,一路升迁,做到考功郎、光禄少卿,后来外放当了沧州知州。靖康初年,他又升任集英殿修撰,继续担任沧州知州。当时金兵南下,沧州有很多从燕地逃难来的百姓,杜充担心他们是金国的内应,就把他们全部杀光了,一点儿都没留活口。
后来,到了建炎元年,他升任天章阁待制、北京留守,又升迁为枢密直学士。有个叫郭永的提刑官曾经给他献上三条计策,但是杜充根本没理睬。郭永就讽刺他说:“有些人有雄心壮志却没有真才实学,好大喜功却缺乏实际能力,骄傲自负却能得到好名声,这样的人担当重任,很少能善终的。”第二年,宗泽去世了,杜充接替他当了留守兼开封尹。第三年,朝廷又召他回朝,任命他为户部尚书兼侍读,但他还没到任,就改任资政殿学士,负责节制淮南、京东西路,仍然兼任京城留守,不久又兼任宣武军节度使。
七月,朝廷又召他回朝,任命他为同知枢密院。他到任后,马上被提升为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御营使。一开始,宗泽想联合各路豪杰,计划迎接徽宗和钦宗回朝。宗泽死后,杜充治理军队和百姓的能力很差,人心涣散,两河地区的忠义之士纷纷离开,留守判官宗颖还上书批评了他的错误。朝廷觉得杜充有威望,可以委以重任,吕颐浩、张浚也推荐了他,所以才有了这些任命。当时各路军队都拥有重兵,而且骄横跋扈,不服管教。张俊当时正要上奏朝廷,还没进宫,张俊就急忙上前,杜充大怒,杀了张俊的使者,其他的将领这才稍微收敛了一些。
宋高宗准备逃往浙西,命令韩世忠驻守太平州,王燮驻守常州。又任命杜充为江淮宣抚使,让他留在建康,负责统领各路将领。韩世忠和岳飞都害怕杜充严厉急躁,不愿意听他的指挥。朝廷就下令调韩世忠去江州,岳飞去常州。当时江浙地区都依靠杜充,但是杜充整天就知道杀戮,没有一点制敌的策略,有识之士都为他感到寒心。
金兵在江边探探虚实,派了裨将王民和张超去各个渡口防守。他们占据地势高的地方,用神臂弓把金兵射退了。金兵又逼近石镜砂,用轻舟靠近南岸,官军奋起反击,甚至把他们的船都打沉了。有一天中午,金兵在江对面摆开阵势,然后假装撤退,大家都相信了,防守也松懈下来了。敌人的探子发现我们毫无防备,晚上就乘着几十艘船横渡长江,直接冲了过来。我们的人抵挡不住,敌人就登陆了。韩世忠赶紧命令统制官陈淬,带着岳飞等部将,一共两万人,去马家渡拦截敌人,还跟王燮约定一起进攻。可是敌人的气势很猛,陈淬战死了,王燮却带兵逃跑了,韩世忠的军队溃败了。
金兵攻陷了建康,韩世忠渡过长江,去保卫真州。韩世忠以前经常严厉地处罚将领们,将领们都记恨在心里,就等着他失败呢,这下子大家伙儿都乐意看到他失败。韩世忠不敢回朝,就向北联系了泗州的刘位和徐州的赵立,想合兵一处,在敌人的归路上拦截他们。朝廷派内侍任源送来圣旨和亲笔信,鼓励他,让他为朝廷以后做打算。任源到了常州,路上被阻拦,没能前进,就招募了一些身强力壮的士兵,先把圣旨送到韩世忠手里。韩世忠却编造借口敷衍了任源。
韩世忠住在真州的长芦寺,守臣向子忞劝他从通州、泰州进入浙江,想和他一起走。韩世忠另有打算,没听他的。一开始,京畿提刑凌唐佐在南京,守臣孟庾回朝了,就把府里的事情交给他管。凌唐佐后来投降了金国,被金国利用了。凌唐佐跟韩世忠关系很好,给他写信招降他。完颜宗弼又派人去劝韩世忠说:“你要是投降,我们就封你为中原王,就像张邦昌那样。”韩世忠最终叛变投降了金国。这件事传到高宗皇帝那里,高宗对大臣们说:“朕待韩世忠不薄,他怎么会这样呢?”皇帝下令削去韩世忠的爵位,把他的儿子韩嵩、韩岩、韩昆和女婿韩汝惟都流放到广州。
那是冬天,张充被派到云中,粘罕对他不太重视,过了一段时间,又任命他为相州知州。张充为人猜忌,作风强硬,跟同事们相处得很不好。绍兴二年,他的孙子从被流放的地方偷偷跑回来投奔他,他的副手胡景山诬告张充暗中勾结朝廷。粘罕把张充抓起来严刑拷打,张充始终不承认,最后被放了。粘罕问他:“你想回去南朝吗?”张充说:“元帅您要是敢回去,我也不敢不回去。”粘罕听了哈哈大笑。绍兴七年,粘罕任命张充为燕京三司使。八年,又让他兼任燕京行台尚书省签书事。九年,升迁为行台右丞相。绍兴十一年,和议达成,张充也死了。
吴曦是信王璘的孙子,节度使吴挺的儿子。凭借祖上的功劳,他被补任为右承奉郎。淳熙五年,他被调任武德郎,又升任中郎将,后来有人说他升迁太快了,于是改任武翼郎。他后来一路升迁,做到高州刺史。绍熙四年,他父亲吴挺去世,吴曦被起复为濠州团练使。庆元元年冬天,他从建康军马都统制升任兴州知州,兼任利西路安抚使。庆元四年,宪圣园陵建成,他因为有功劳而升任武宁军承宣使。庆元六年,光宗攒陵建成,他又升任太尉。
这时候,韩侂胄计划开战,吴曦暗中怀有异心,他依附韩侂胄请求回蜀地。枢密使何澹看出了他的心思,极力阻止。陈自强收受了吴曦大量的贿赂,暗中支持韩侂胄,于是韩侂胄任命吴曦为兴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兼任兴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抚使。从政郎朱不弃给韩侂胄写信,说吴曦不能担任西线主帅,但韩侂胄没理他。吴曦到达驻地后,诬陷副都统制王大节,把他罢免了,却没任命新的副帅,这样一来,所有的兵权都落到了吴曦手里。开禧二年,朝廷决定出兵,任命吴曦为四川宣抚副使,仍然兼任兴州知州,让他可以便宜行事。从绍兴末年开始,四川的赋税由王人负责征收,并上报宣抚司,双方实力相当,礼仪也对等。而韩侂胄把总账归入宣抚司管理,副使有权监督和弹劾,但财政大权却掌握在吴曦手中。没过多久,吴曦又兼任陕西、河东招抚使。
话说,韩侂胄一心想让韩侘胄出兵,韩侘胄表面上装作犹豫不决,实际上却暗中勾结金人,打算把金国当枪使,以此来削弱朝廷的兵力。他暗中派人姚淮源去金国,把关外的阶州、成州、和州、凤州四州献给金国,请求金国封他为蜀王。韩侘胄表面上按兵不动,在河池观望,实际上却在暗中拖延时间,让金兵攻打王师,韩侂胄对此全然不知。
后来,朝廷派正使程松前来,韩侘胄连见都不见,程松也不敢多问。韩侘胄还借故扣押了程松的卫兵,程松依然没有察觉到他的异样。金兵攻打西和,王喜和鲁翼奋力抵抗。战斗正激烈的时候,韩侘胄却下令撤退到黑谷,军队因此溃败。他下令烧毁河池,退到青野原。这时候,韩侘胄已经彻底投靠金国了,但是他的将士们还不知道,依然奋勇作战,金兵却在暗中嘲笑他们。韩侘胄退到鱼关,开始笼络那些忠义之士,用重金收买人心。兴元都统制毋思率领重兵坚守大散关,韩侘胄却趁机撤走了蓦关的守军。结果,金兵绕过毋思,从版闸谷杀出,毋思被迫逃走。大散关失守,韩侘胄退到罝口。当时有个举人陈国饰上书告发韩侘胄叛国,但是韩侂胄根本没在意。
十二月,兴州出现了日晕奇观,两日相摩。金国派吴端带着诏书和金印来到罝口,正式册封韩侘胄为蜀王,韩侘胄暗中接受了封号。李好义在七方关打败了金兵,韩侘胄却对这场胜利只字不提,反而返回兴州。那天晚上,天空血红一片,如同白昼一般。第二天,韩侘胄召集幕僚们宣布了他的计划,说东南方向已经失守,朝廷要逃往四明,现在必须权宜行事。王翼和杨骙之极力反对,说:“这样一来,相公祖上八十年忠孝门第的名声,就要毁于一旦了!”韩侘胄说:“我已经决定了。”然后,他来到甲仗库,召集兵将们说明情况,禄禧、褚青、王喜、王大中等人都表示祝贺并听从他的命令。韩侘胄面向北方,接受了金国的印信。他任命徐景望为四川都转运使,褚青为左右军统制,率领军队前往益昌,夺取总领府的仓库。程松听到消息后,丢下兴元逃跑了。
话说三年正月,那个叫张曦的,派将领利吉带着金兵进了凤州,把四个郡都交给了金兵,以铁山作为边界。张曦自己呢,就弄了个黄屋左纛,在兴州称王,把治所当成了行宫,还把这个月定为元年。他还派人告诉他伯母赵氏,赵氏一听,气得不行,直接和他断绝关系了。他叔母刘氏更是昼夜哭泣,骂个不停,张曦没办法,只好把她扶出去。他族子张僎在兴元当统制,看到张曦的伪造诏书,脸色非常不好看,心里很不痛快。
张曦称王以后,就开始琢磨着要推行削发左衽的政策,还派董镇去成都修建宫殿,准备搬过去住。张曦手底下有七万大军,加上程松的三万兵马,一共十个统帅分别统领。他还派禄祁和房大勋去万州驻守,准备乘船沿嘉陵江而下,对外宣称要和金人一起攻打襄阳。禄祁到了夔州以后,就派兵占领了巫山地区的得胜、罗护等几个据点,来阻挡朝廷的军队。朝廷的侂胄听说张曦造反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人建议干脆封他个官算了,侂胄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张曦的谋士吴晛建议他应该笼络蜀中的名士,来稳定民心。结果呢,陈咸自己剃了头发,史次秦挖了眼睛,杨震仲喝药自杀了,王翊、家拱辰等人都不接受张曦的任命,杨修年、詹久中、家大酉、李道传、邓性善、杨泰之也都纷纷辞官而去。薛九龄更是暗中策划起兵反抗。
兴州合江仓的官员杨巨源率先举起了义旗讨伐张曦,但是一时之间还没找到合适的时机动手。于是他就和随军转运使安丙一起密谋诛杀张曦。这时候,李好义和他哥哥李好古、李贵等人也都有着同样的想法,大家互相联系,一起策划。二月甲戌夜,夜深人静,漏壶里的水快漏完了,杨巨源和李好义带头,率领七十多个勇敢的士兵,用斧头砍开了大门冲了进去。李贵直接冲进张曦的卧室,砍下了他的头,还把他的尸体给肢解了。安丙则派兵抓捕了张曦的两个儿子,以及他的叔父张柄、弟弟张晫、弟弟张晛,还有那些参与叛乱的姚淮源、李珪、郭仲、米修之、郭澄等人,全部都被处死了。当时吴端还在后阁睡觉,也被杀了。徐景望、赵富、吴晓、董镇、郭荣、禄禧等人都在外面,也都被派人追杀掉了。最后,张曦的头被送到了朝廷。
皇上下了命令,要处死张浚的妻子,他的亲兄弟也被除名,并且停止他们的官职。吴璘的子孙全部都被赶出了四川。而吴玠的子孙则免于牵连,皇上还下令追封吴璘为神。张浚战败的时候,才四十六岁。
张浚的老婆要被杀头,他亲兄弟都被开除了,还停职了。吴璘一家子都被发配到四川以外的地方去了,吴玠的子孙却没事儿,皇上还给吴璘立了庙呢!张浚失败的时候,才46岁,真是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