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木头啊,本来就弯弯曲曲的,这是它的本性。可要是这木头不按常理出牌,就容易出现一些妖魔鬼怪的征兆了。古书上说的那些什么狂咎、木冰、恒雨、服妖、龟孽、鸡祸、青眚、青祥之类的怪事,都跟木头有关,咱就按古书上说的来。
太平兴国六年正月,瑞安县有个老百姓叫张度,挖到五块木头,上面都刻着“天下太平”四个字。这可是好兆头啊!
到了至道六年,修建昭应宫的时候,砍到一棵树,树干上的纹理像用墨汁点上去的一样,从上到下贯穿整个树干,看着就像梵文似的。同一年十一月,襄州有个叫刘士的人家,自家地里长出一棵树,树干上居然有龙、鱼、凤、鹤的形状!真是神奇!七年五月,抚州修建天庆观的时候,砍树发现树干上的纹理,像水墨画一样,画着云气、山峰、人物和衣服!七月,彰明县崇仙观的柱子上,居然出现了道士的形象和北斗七星!
大中祥符八年,晋州庆唐观里,一棵老柏树上竟然长出一棵槐树,足有一丈多长!
天圣元年二月,河阳的柳树有两棵连在一起了。六月,河阳的樝树和枣树也连在了一起。五年正月,绵谷县的松树和柏树,虽然是两棵树,但根却长在一起。九年十月,公井县的冬青树也连在了一起。
明道元年八月,黄州的橘树和柿树枝丫连在了一起。
康定元年十月,始兴县的两棵柑橘树连在了一起。
庆历三年十二月,澧州献上了一块瑞木,上面写着“太平之道”四个字。六年九月甲辰,登州海里漂来三千多棵大树!
治平四年六月,汀州进贡了两块桐木板,上面写着“天下太平”四个字。
熙宁元年三月,简州的树木连在了一起。这一年,英州因为雷击,一座山上的梓树都枯死了,却变成了龙脑香,价格一下子跌了下来,运到京城,一两才值一千四百文钱。第二年,建州有个叫杨纬的人说:“元年三月,下了一场大雷雨,我家西边出现了一条黄龙,然后我就得到了一块像龙一样的木头,但是形状还不完整。七月,又下了一场大雷雨,又有一条龙飞到那儿。雨停了以后,木龙的尾巴、翅膀、脚都长出来了,跟原来的木头合在一起,就像一个整体一样。”他还画了图进贡给皇上。十年八月乙巳,惠州的柚子树上出现了“王帝万年,天下太平”八个字。
1078年5月,剑州出现了连理木。三年后的6月己未日,饶州长山长出了好几亩像山芋一样的木子,闻起来又香又辣,当地人把它当桂子,也叫它“菩提子”,明道年间也出现过这种东西。这一年,五谷丰登。12月,泌阳县也出现了连理木。1081年5月,卫真县洞霄宫里枯死的槐树又长出了枝叶。
1086年8月己丑日,杭州人俞举庆家七世同堂,他们家的园子里也出现了连理木。1090年4月,德州也出现了连理木。
1098年8月,施州出现了连理木。两年后的9月,眉山县有两棵桤木,根是分开的,但树干连在一起,枝条互相缠绕。
1101年1月,襄城县的李树和梨树长成了连理树。
1107年3月,湟州的栏木长出了叶子。8月,瑞州和永兴军都出现了连理木。1108年12月,岢岚军园子里长出了瑞木。
1115年7月,玉华殿的万年枝长成了连理木;南雄州也出现了连理木。10月,武义县的树根上出现了“万宋年岁”四个字。1116年,建州出现了连理木。6月,沅陵县江水上涨,冲出了27棵楠木,足够做明堂的梁柱,蔡京等人还为此上表祝贺。9月丙申日,彭城县的柏树开了花。12月辛丑日,元氏县人王寘家屋柱上的槐树又长出了枝叶,高有四十多尺。这一年,邵州的海棠树、泽州和台州的槐树、荆门军的紫薇树都长成了连理树。1118年,坊州、兖州、洪州、明州、夔州、徐州、新州、全州、隰州、太平州都出现了连理木。梅州的枯树又长出了枝叶。
1120年4月,永州人刘思砍柴时,在柴堆里发现了“天下太平”四个字。
绍兴十四年四月,虔州老百姓拆了间破房子,结果在木头里发现刻着“天下太平”几个字。当时的知州薛弼把这事儿报上去了。当时正乱得很呢,这明显就是妖邪作祟嘛!后来,二十年八月,福州冲虚观里皂荚树的叶子又长出来了,还结了果子。第二年,建德县定林寺的桑树上结了李子,栗树上结了桃子,有人说这是不祥之兆,预示着皇帝要倒霉。二十五年十月,赣州又献上了一棵所谓的“太平树”。那会儿秦桧当权,最喜欢搞这些太平盛世的样子,所以各地都献上一些奇奇怪怪的树木来讨好他。绍兴年间,汉阳军那边,有人把石榴枝插进石头缝里,没想到竟然长得很茂盛,年年都开花结果。早些年,郡里有个孝顺媳妇被冤枉杀害婆婆,她喊冤没处说,就让行刑的人把她的发簪插到石头缝里,说:“要是我冤枉,这发簪就能活!”行刑的人照做了,结果还真活了!
淳熙十六年三月,扬州的桑树上结了瓜,樱桃树上结了茄子,这都是树木成精的怪事啊!七月,晋陵县有人劈柴,柴火里居然出现了“绍熙五年”四个字,而且还出现了两次!当时绍熙年号还没改呢,结果这年号只用了五年就结束了,这又是妖邪作祟!
绍熙四年,富阳县栗树上结了鸟蛋。五年,行都下起了木头雨,跟《唐书》里记载的贞元年的陈留木头雨一样,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木头,预示着天下要大乱。
嘉定六年五月己巳日,严州的淳安、遂安、桐庐三县,好多大树自己从土里拔出来了,有人说这是天下要乱的征兆。
景定四年五月,成都太祖庙旁边的一棵大树倒了,结果又自己站起来了,还长出了三个新芽。
德祐二年正月戊辰日,宝应县有人劈柴,柴火里出现了“天太下赵”四个字,他把这事儿报给了朝廷,制置使李庭芝赏了他五千钱。
咸平六年十一月庚戌日,下起了木头雨和冰雹。
大中祥符五年正月戊寅日,京城下起了木头雨和冰雹。
天禧五年正月戊寅日,京城下起了木头雨和冰雹。
庆历三年十二月丁巳日,下起了木头雨和冰雹,有人说这是要打仗的预兆。
嘉祐元年正月,下起了木头雨和冰雹。
治平二年十月乙巳日,下起了木头雨和冰雹。
熙宁三年十月、八年正月、九年正月,京城下起了木头雨和冰雹。
北宋元祐八年二月,那可是真冷啊,京城下起了冰粒夹杂着雪和雨,冻得树木都结冰了。
后来,宣和五年十月乙酉,又下起了雨夹冰。靖康元年十月乙卯,还是雨夹冰。第二年正月丁酉,又是雨夹冰!绍熙五年十一月辛亥,这雨夹冰,真是没完没了。
宣和六年,皇帝在御楼上看灯会。开封府尹在西观下面维持秩序,皇帝和后宫嫔妃则在上面看热闹,看开封府怎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当时帘幕重重,下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上面发生了什么。突然,人群中窜出一个穿着黑色布衣的人,看起来像个寺庙里的僧童,他竟然伸手去掀帘子,还大声喊叫指责皇帝。 卫兵把他抓到下面,皇帝大怒,命令内侍传旨严惩。 一顿毒打之后,又用火烙,问他是谁,他一句话不说,脸上也没有痛苦的表情。 接着又砍断了他的脚筋,然后凌迟处死,血肉模糊一片。皇帝很不高兴,美好的夜晚也被破坏了,最后也没查出他是谁,就把他扔进监狱,最终处死了。
过了几年,宣和七年八月,都城东门外一个卖菜的,走到宣德门下,突然像疯了一样,把担子扔在地上,对着门上的戟比划着,还骂骂咧咧的,说:“太祖皇帝、神宗皇帝让我来传话,你们应该赶紧改过自新!”卫兵把他抓起来,关进开封府监狱。 结果,过了一晚上,他就什么都不记得了,最后也在监狱里被处死了。
南宋建炎二年十一月,高宗皇帝在扬州,郊祀大典结束后几天,有个疯子穿着整齐的衣服,拿着香炉,带着红色的香囊,在行宫门口拜祭,自称是“上天派我来当官家(皇帝)的孩子”。 他在香囊里的纸上写了这些话,还在自己的右胳膊上刻了这些话。 审问他,他也不说自己是谁,高宗皇帝觉得他疯了,就把他放了,没再追究。 没想到,第二年二月,金兵就攻打维扬。三月,就发生了明受之变。
绍兴元年四月庚辰,阆州有个疯和尚穿着丧服,在郡府谯门哭喊:“今天佛祖下世了!”一边哭一边说,说的是隆祐太后去世的日子。 阆州离行都(临安)可是万里之遥,一个月后,隆祐太后的遗诏才到。
1177年正月,绍兴府有个疯子闯进了恩平郡王府,跑到正厅,一屁股坐在郡王的座位上,大喊:“我是太上皇的孙子,来赴宴的!”郡王府的人审问他,但他一句话也不说,最后只能判定他是疯子。同年冬天,高宗皇帝驾崩了。第二年八月,恩平郡王也死了。
1191年12月某天拂晓,成都府有个穿孝服的人闯进了京镗(时任四川宣抚使)的营帐,大声喊着京镗的名字,也是个疯子。
960年10月,蔡州下了很大的雨,到处都是水,连路都淹了,只能坐船出行。
969年8月,皇帝在潞州,连续下了好几天雨没停。9月,京城也下了很大的雨。972年,京城下了好长时间的雨,十多天没停。河南、河北好多地方也都下了大雨。976年秋天,又下了很大的雨。
977年,道州春夏两季雨下个不停,平地积水都超过两丈深了!980年5月,京城连续下了十多天雨。982年6月,齐州抓了临邑县尉王坦等六个人。还没来得及审问,一夜之间,大风大雨把监狱冲垮了,王坦他们六个都被压死了。
986年8月,京城下了很大的雨。
988年6月,陇城县下了暴雨,把官府和老百姓的房子几乎都冲坏了,淹死了一百三十七个人。990年9月,京城又下了大雨。991年7月,京城下了十天十夜的大雨,朱雀门、崇明门外积水尤其严重,很多军营和房子都被冲坏了。那年秋天,陈州、颍州、宋州、亳州、许州、蔡州、徐州、濮州、澶州、博州等地都下了大雨,庄稼大多都涝坏了。992年秋天,开封府、宋州、亳州、陈州、颍州、泗州、寿州、邓州、蔡州、润州等地雨水成灾,庄稼受损严重。
998年5月,昭州下了很大的雨,庄稼被淹,淹死了一百五十七个人。
1006年8月,青州下了大雨,把鼓角楼的门冲坏了,压死了四个人。
大中祥符二年八月,那场大风雨啊,真是厉害,树都刮断了,城门、军营、民房都倒塌了,被压死淹死的人超过一千!十月,兖州又下个不停的雨,庄稼都毁了。三年四月,升州也是大雨不断。五月辛丑,连京城都下大雨,平地积水好几尺深,军营民房倒了一大片,压死很多人,京畿地区到处都是积水。五年九月,建安军也下了场大暴雨,农事全遭了殃。
天禧四年七月,京城连着一个月都在下雨,没完没了的。甲子夜,下了一场特大的雨,到处都是洪水,民房军营塌了一大半,被压死的也很多。从那以后雨就一直下个不停,直到冬天才算停。
乾兴元年二月,苏、湖、秀州那块儿下雨,田地都毁了。
天圣四年六月戊寅,莫州下了一场大暴雨,城墙都给冲坏了。七年,从春天到夏天,雨就没停过。
明道二年六月癸丑,京城下雨,军营和府库都给冲坏了。
景祐三年七月庚子,下大雨,还打雷闪电。
庆历六年七月丁亥,河东地区下大雨,忻州、代州等地的城墙都坏了。
皇祐二年八月,深州下大雨,民房都倒了。四年八月癸未,京城又刮大风下大雨,民房倒塌,还压死了人。
嘉祐二年八月,河北沿边地区下了很久的雨,靠近河边的人家都搬走了。五月丁未,白天黑夜地下雨。六月乙亥,雨水把太社、太稷坛都冲坏了。三年八月,大雨成灾,庄稼颗粒无收。六年七月,河北、京西、淮南、两浙、江南东西到处都是雨,灾情严重。闰八月,京城也下了很久的雨。那一年雨水特别多,直到冬天才停。
治平元年,京城从夏天到秋天,雨下个不停,连真宗皇帝和穆、献、懿三位皇后的陵墓都给冲坏了!
熙宁元年八月,冀州下大雨,官府和百姓的房屋、城墙都倒塌了。七年六月,陕州下大雨,陕州、平陆两县好多人被淹死了。
元丰四年七月,泰州那边海风刮得厉害,还下大雨,州城都被淹了,倒塌的房屋数不胜数。
元祐二年七月丁卯,因为下雨,集英殿的宴会取消了。
元符二年九月,因为雨下太久,秋宴取消了。三年七月,雨下个不停,哲宗皇帝坐轿子出行,结果轿子陷泥里了!
公元1101年二月,下了好长时间的雨,当时正在修建钦圣宪肃皇后和钦慈皇后的陵墓,皇帝下令在京城西边举行祈晴仪式。
公元1102年七月,又是大雨,把京城里的房子都冲坏了,好多老百姓被压死、淹死了。1104年六月,还是大雨。1105年五月,京城又是久雨不断。从七月到九月,到处都下大雨,庄稼都受灾了,一直到十月才放晴。
公元1126年四月,京城下了一场大雨,天气还特别冷。从五月初七到六月,一直暴雨不断,麦子都受损了,夏天却像秋天一样冷。
公元1128年春天,雨水太多了,下个没完。1129年二月二十九,高宗皇帝刚到杭州,就一直下大雨,有人占卜说:“阴气太盛,下面有阴谋。” 当时苗傅、刘正彦正在造反。五月,又是连绵大雨,夏天还特别冷。
公元1131年,行都(临安)下大雨,冲垮了三百八十丈的城墙。那一年,婺州也下大雨,城墙也垮了。1133年,雨从正月初一一直下到二月。七月,四川下大雨,一直下到第二年正月。1134年六月,雨水太多,庄稼受灾,苏、湖两州受灾最严重。九月,又是久雨不断,当时刘豫联合金兵入侵;十月,高宗皇帝亲自带兵出征,雨才停了。1135年三月,大雨,蚕和麦子都受损了,行都雨下得特别大。九月,雨一直下到第二年正月。1136年五月,雨一直不停。1137年十月,高宗皇帝去建康,又是久雨不断。1138年三月,雨一直下到四月,蚕和麦子受损,庄稼也受灾。1151年夏天,襄阳府下了十多天的大雨。1153年六月,大雨,冲垮了军营和老百姓的田地。1160年五月,久雨不断,蚕和麦子受损,庄稼也受灾。八月,施州下了大风大雨。1162年六月,浙西下了很大的雨。
公元1165年三月,大雨,行都城墙又垮了三百三十多丈。1166年六月,阴雨连绵。七月,浙西、江东大雨,庄稼受灾。八月,风雨下了个把月。
1127年,也就是南宋乾道元年二月,行都(临安)以及越州、湖州、常州、润州、温州、台州、明州、处州这九个郡,天气特别冷,庄稼歉收,蚕丝和麦子都减产了。哎,这年头真是不容易啊!
第二年,也就是乾道二年正月,就开始下个不停的雨,一直到四月才停。夏天也冷得厉害,江浙一带的庄稼受损严重,蚕丝和麦子更是颗粒无收。这简直是雪上加霜!
乾道三年五月丙午这天,泉州下起了大雨,整整十天十夜没停,那叫一个厉害!到了八月,又是淫雨霏霏,江浙、淮南、福建地区的稻子、麻、豆子、麦子、小米,好多都烂在地里了。老天爷这是怎么了?
乾道四年四月,阴雨连绵了一个月,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到了乾道六年五月,连续下了六十多天雨,这简直是让人绝望!到了十一月,又开始下不停的雨。记得那年辛巳日,皇上在郊外祭祀,神奇的是,就在圜丘上空云开日出,可是一百步以外的地方,却还在下着雨。
乾道八年四月,四川也下了七十多天雨,这雨水也太多了吧!六月壬寅这天,大雨从白天一直下到黑夜,一直到己酉日才停。乾道九年闰正月,又是淫雨不断。这几年,老天爷真是太不让人省心了!
公元1175年夏天,建康府(今南京)下大雨,把城墙都给冲坏了。
第二年五月,淮河、浙江地区连日下雨,庄稼都受损了。八月,浙江东部、西部和江东地区一直下雨没停。 那年癸未日和甲申日(具体日期),行都(临安,今杭州)更是刮起了大风,下了暴雨。九月,雨一直下个不停。十月癸酉日,孝宗皇帝亲自下诏处理积压的案件,他一拿起笔写字,风就停了,雨也停了,天放晴了。
公元1177年九月丁酉日和戊戌日,绍兴府的余姚县和上虞县遭遇了大风大雨。公元1178年闰六月己亥日,阶州(今四川广元)暴雨成灾,一直下了好几天,到戊申日才停。乙巳日,兴化军(今福建莆田)和福州福清县晚上遭遇了暴风雨。公元1179年四月,衢州(今浙江衢州)下大雨。九月,又是连日阴雨,一直到己巳日才放晴。公元1181年四月,雨水把庄稼都泡坏了。五月,雨下个不停,刚播下的种子都烂掉了。公元1183年五月,信州(今江西上饶)下大雨,从甲戌日一直下到辛巳日。八月,福州下了很大的雨,从己未日一直下到九月乙丑日,吉州(今江西吉安)也一样。公元1184年四月,雨水很多。戊寅日,建康府和太平州(今安徽当涂)下了很大的雨。六月甲申日,处州龙泉县遭遇暴雨。公元1185年五月、六月,都是大雨连绵。公元1186年秋天,利州路(今四川广元)下大雨,庄稼都毁了,金州、洋州、阶州、成州、岷州、凤州六州也一样遭殃。公元1188年五月,荆州、淮南地区连日下雨。戊午日,祁门县下大雨。公元1189年四月,西和州(今甘肃西和)下大雨,庄稼受损。五月,浙江西部、湖北、福建、淮东、利州西部等地区都下大雨。
绍熙元年春天,雨下个没完没了,一直下到三月。夏天,阶州、成州、岷州、凤州这四个州,雨水多得把麦子都给毁了。到了第二年二月,赣州也下大雨,从春天一直下到夏天,没个停的,城墙倒塌了四百九十丈,城楼和敌楼一共十五座都塌了。四月,福建路也下大雨,一直下到五月。七月,利州下了很久的雨,麦子都种不上了。癸亥年(具体日期),兴州下了好几天的暴雨。八月,行都也下了很久的雨。到了第三年五月,江东、湖北路连着下大雨。常德府更是下了好几天几夜的大雨,从壬辰日一直下到庚子日。宁国府、池州、广德军从己亥日一直下到六月辛丑朔(初一),雨下得特别厉害,祁门县一直下到庚戌日。七月壬申日,天台、仙居两县下了十多天的大雨。淮西路、镇江、襄阳府的禾苗麦子都受灾了。八月,普州也因为雨水受灾了。第四年四月,又是连绵不断的雨,一直下到五月,浙江东西两路、江东、湖北的很多县,田埂都垮了,蚕、麦、蔬菜、稻子都受了灾,绍兴、宁国府受灾尤其严重。镇江府下了好几天的大雨,从辛未日下到丙子日,淮西的各县从丙子日下到戊寅日。到了第五年八月,又是连绵不断的雨,京畿地区和浙江东西两路都受灾了。九月开始下雨,一直下到十月癸巳日,下了整整三天三夜的大雨,江东西两路、福建的很多县都受了很大的雨灾。
庆元元年正月,下起了连绵不断的雨。甲辰日,皇帝吃素菜露宿祈祷,到了丙午日雨才停了。二月,又开始下雨,一直下到三月,麦子受灾了。五月,又是连绵不断的雨。七月,下雨,一直下到八月。第二年六月壬申日,台州发生了暴风雨,连着下了好几天。八月,行都下了五十多天的连绵不断的雨。第三年七月,雨下了整整一个月。第四年八月,下了很久的雨。第五年五月,行都下雨,城墙倒塌了,晚上城墙压塌了很多百姓的房子,死了很多人。六月,浙江东西两路下了连绵不断的雨,一直下到八月。第六年五月庚午日,严州下了连绵不断的雨,下了五天五夜没停。
嘉泰二年六月,福建路连着下雨,一直下到七月丁未日,大风大雨造成了灾害。三年八月,下了很久的雨。
开禧元年七月,利路郡县下着大雨,庄稼都涝坏了。到了闰月,盱眙军也阴雨连绵,一直下到九月,庄稼都烂掉了。十月,行都(临安)也开始下大雨,一直下到第二年春天。第二年春天,雨还是不停地下,一直下到三月。
唉,这雨真是没完没了!从开禧年一直下到第二年,庄稼肯定都歉收了。想想那些农民,真是不容易啊!
嘉定二年五月戊戌日,连州下了好几天几夜的大雨。六月,利州、阆州、成都府、西和州四个州都下了大雨。七月壬辰日,台州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三年三月,阴雨连绵六十多天。五月,又是大雨,一直下到六月,刚种的庄稼大多都烂掉了,蚕丝和麦子都没收成。四年八月,大雨一直下到九月。五年春天,雨又下了起来,一直下到三月,蚕丝和麦子都受了灾。十一月,雨雪不断,一直下到第二年春天。六年春天,雨一直下到二月,丁亥日,还下起了雨夹雪。五月,阴雨连绵好几天。辛酉日,严州下了大雨。六月戊子日,绍兴府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浙江东西两路都下雨,一直下到七月。七年九月,阴雨连绵,一直下到十月,禾苗和麦子都受了灾。九年四月和六月,又下了大暴雨,浙江东西两路受灾尤其严重。十年三月,雨一直下到四月。十月,大雨又来了,庄稼遭了殃。十一年六月,大雨,浙江西路受灾尤其严重。十二年六月,大雨下了整整一个月。十五年七月,浙江东西两路都下了大雨,造成了灾害。十六年五月,大雨,浙江西路、湖北、江东、淮东受灾尤其严重。八月,大风大雨,庄稼受损。十七年八月,又下了大雨。
这几年雨水也太多了吧,几乎年年都有水灾,各地受灾严重,百姓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乾德四年二月长春节,甘露降在江宁府报恩院。五年二月,甘露降在江陵府玉泉寺的松树上。
开宝元年十二月,甘露降在蔡州一座僧院的柏树上。
太平兴国三年正月,甘露降在寿州的官署。四年五月,甘露降在河东县官署的丛竹上,下了三天。七年四月丙戌日,汉州知州安守亮献上了一器柏叶上的甘露。九年三月丙子日,甘露降在西京南太一宫的新城上。
雍熙三年四月庚子日,甘露降在后院的草木上。四年十二月,甘露降在兴化军罗汉峰前的五棵松树上。
这甘露降下的地方,可真是不少啊!看来都是祥瑞之兆。
公元989年二月,甘露降落在了寿州官署的柏树和资圣寺的桧树上。 这可是件稀罕事!
公元991年十二月,资州官署、延寿观和德纯寺的松柏上也降下了甘露,足足下了六天! 这真是天降祥瑞啊! 第二年正月,舒州也下了;二月,衢州也下了;四月,舒州又下了;994年六月,舒州再次降甘露。 各地都纷纷出现这种神奇的现象。
公元997年四月,蕲州;五月,泉州;六月,苏州,都降下了甘露。这甘露雨,真是雨露均沾啊!
公元998年四月,平戎军官署的果树,足足九十多棵树都降下了甘露! 十一月,亳州真观灵宝宫的柏树也沾了光。 第二年五月,太平州和浔州;第三年二月,泉州;十一月,浔州;第四年二月,龚州;第五年正月,桂州;十一月,许州,这些地方都降下了甘露。 这甘露,好像在全国各地巡游似的!
公元999年,义宁县下了甘露;第二年正月,郁林州;二月,晋州和神山县;第三年正月,梓州;四月,遂州;十二月,荣州和怀安军,都降下了甘露。这几年,甘露降落得可真频繁啊!
公元1008年十二月,上饶县和信阳军;第二年正月,信阳军、陈州和鄂州;三月,陵州、升州和梓州;第三年二月,柳州和怀安军;闰二月,富顺监;五月,泽州、耀州、晋州和益州;第四年正月,梓州;三月,泽州;四月,常州;第五年四月,遂州;五月,无为军;六月,梓州;七月,真定府;十一月,荣州开元寺;第六年三月,梓州;六月,鄜州;八月,遂州;九月,信州;十月,亳州太清宫;十一月,浔州;十二月,荣州和南仪州;第七年二月,凤翔府天庆观;五月,郓州;十月,亳州太清宫;十一月,彭州天庆观;第八年正月,中江县;二月,果州;十月,衢州;第九年十一月,玉清昭应宫,这些地方都降下了甘露。 这甘露,真是走遍了大江南北啊!
公元1021年(天禧元年),正月,贵州的天庆观下起了甘露;二月,玉清昭应宫;三月,皇宫后苑;四月,会灵观;五月,庐州的通判衙门和后土祠;十二月,昭州的天庆观;公元1022年十二月,荣州的开元寺和怀安军的天庆观;公元1023年四月,舒州;五月,益州;公元1024年三月,邵武军;十二月,平泉县;公元1025年三月,泉州;十一月,韶州,这些地方都降下了甘露。
公元1021年到公元1025年这几年,好多地方都下了甘露雨,真是稀罕事儿!
公元1021年(天圣元年),正月,柳州;十一月,河南府;公元1022年五月,凤州;十月,泾州;公元1024年,荣州、怀安军;公元1026年,太平州;公元1027年正月,益州;公元1029年正月,荣州,这些地方也下了甘露。
天圣年间,甘露降下的地方也不少,跟天禧年间一样,老百姓都觉得很神奇。
公元1022年(明道元年)十一月,韶州、梓州也降甘露。公元1047年(景祐四年)十一月,成德军;公元1049年(庆历四年)正月,桂州;公元1067年(皇祐三年)十二月,吉州;公元1062年(嘉祐七年)三月,眉州、蓬州;九月,陵州,也都下了甘露。
这些年,甘露雨下的地方可真不少!
从熙宁元年到元丰八年,甘露降下的地方有二十多处。从元祐元年到元符三年,也是一样。
从熙宁到元符,这期间甘露降下的地方也很多,跟前面那些年差不多。
大观年间刚开始的时候,九成宫皇帝的寝宫里下了甘露;三年冬天,尚书省和六部也下了,皇帝还为此写了一首七言绝句的诗赏赐给大臣们。后来,从皇宫内院,到宣和殿、延福宫、神霄宫,再到三学、开封府、大理寺,甚至大臣的家里,都下了甘露,年年都要上表庆祝。
大观年间,甘露雨下得更频繁了,几乎到处都是,朝廷上下都非常重视。
建隆年间,也就是蜀国孟昶快要灭亡的时候,女人们都流行梳一种很高很高的发髻,叫做“朝天髻”。没过多久,孟昶就被带到京城去了。南唐李煜快要亡国的时候,有个卫兵秦友登坐在寿昌堂的床上,把鞋盖在腿上坐着,问他怎么了,他却疯疯癫癫的说不出话来。有人说:“鞋,就是履,李氏难道要被覆灭,而成为秦氏所有吗?‘履’和‘李’、‘友’和‘有’读音相同,赵氏和秦氏,都是同宗。”又说李煜宫里流行用浅碧色的雨水染布做衣服,叫做“天水碧”。没过多久,南唐就被北宋军队攻破了,即使到了京城,还有很多南唐的士女穿着这种衣服。“天水”,是国家的姓氏和声望啊。
后蜀和南唐灭亡前,都出现了一些奇异的现象,预示着国家的衰败。
公元992年,也就是淳化三年,京城里的大妈们都流行剪一些黑亮亮的纸片贴在脸上当装饰,还做成鱼骨头的样子,叫“鱼媚子”。黑色在北方代表阴气,鱼是水里的生物,也属阴性。脸可是六阳之首,阴气侵犯阳气,这预示着要发大水啊!果然,第二年秋冬,京城下了好长时间的雨,大街上积水好几尺深!
公元1007年,景德四年春天,京城的小孩子们都喜欢把衣服撕成条,做成小旗子,插在竿子上互相挥舞,跟打仗似的。这一年,宜州有个叫陈进的士兵造反了,朝廷派兵去平叛。
公元1161年,绍兴二十一年,京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家都流行用小青盖帽,帽顶还装饰着红色的火珠,出门在外,还让人吆喝着。火珠可是皇帝才能用的装饰品啊,老百姓也用,这也太僭越了,不吉利!二十三年,大家又流行用胎鹿皮做女帽,山里人把鹿胎都抓光了。这跟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服饰差不多,都是不吉利的征兆。到了二十七年,交趾国进贡了几百根翠鸟羽毛,朝廷下令在闹市里烧掉,还专门立了法禁止这种事情。
公元1195年,绍熙元年,京城妇女们流行用琉璃做首饰。《唐志》里说琉璃钗钏有流离失所的兆头,这又是种不吉利的服饰,后来果然连年都有百姓流离失所的灾难。
理宗时期,宫里的妃子们流行穿又长又拖地的裙子,叫“赶上裙”;梳高高的发髻,叫“不走落”;把脚缠得很小很细,叫“快上马”;在眼角点上粉,叫“泪妆”;小孩子剃头,都要在头顶左边留下一块像铜钱那么大的头发,叫“偏顶”,或者在头顶前面留一些头发,用彩带扎起来,像鸽子脖子上的羽毛一样,也叫“鹁角”。
公元1269年,咸淳五年,京城流行用碾碎的玉做首饰。那时候还有诗说:“京师禁珠翠,天下尽琉璃。”
公元976年,太平兴国三年二月,朝廷在开凿金明池的时候,挖出来好多好多乌龟,估计得有一万多只。
公元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四月,好多黑乌龟顺着汴河往下游游去。
公元1008年,至和元年二月,信州进贡了一只绿毛龟。
大观元年闰十月丙戌那一天,负责治河的官员赵霆在河里捞到了两只龟,当成祥瑞上报。蔡京这老小子居然信了,还说:“这就像齐小白那样,见到祥瑞的征兆就称霸天下一样。”郑居中当时就说了:“龟哪能有两个脑袋?蔡京这么重视,心里打的什么算盘还真不好说。”最后皇帝下令把这两只龟扔到金明池里去了。
政和四年,瑞州进贡了一只六眼龟;五年,博州又进贡了一只白龟。这些奇奇怪怪的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绍兴八年五月,汴京太康县下了一场特大的雷雨,居然下起了冰雹,而且这些冰雹形状像龟,大小不一,都有头、脚和龟甲上的纹路,方圆几十里都是。
乾道五年,舒州有人献上了一只双头龟,两个脑袋都不能伸缩。郡守张栋把它放生到灊山去了,说是这龟不吉利。
嘉定十四年春天,楚州地界上死了好多龟,大小不一的,遍地都是。
咸平三年八月,黄州的鸡开始半夜打鸣,一直叫到冬天都不停。
绍兴初年,陈州老百姓家的鸡突然会说话了,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说是鸡要闹灾。松阳县还有人家养的鸡生了三条腿,县衙里养的鸡孵蛋,毛都长到蛋壳外面了,这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说是毛类作怪。
乾道六年,西安县官塘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生物,鸡脑袋人身子,一丈多高,大白天出现在野外。
庆元三年,饶州军营里鸡下的蛋孵出来是蛇,这被认为是鸡和蛇作祟。婺源县张村有人家的母鸡变成了公鸡,杀了吃了,结果发现它虽然长了鸡冠和鸡距,肚子里却还有蛋。同村洪家养的公鸡孵蛋,其中一只小鸡还长了三条腿。
咸淳五年,常州的鸡羽毛上长出了鸡距。
建隆元年夏天,相州、金州、均州、房州、商州这五个州的老鼠糟蹋庄稼;第二年五月,商州的老鼠又糟蹋庄稼。
乾德五年九月,金州的老鼠又糟蹋庄稼。
太平兴国七年十月,岳州的老鼠祸害庄稼。
绍兴十六年,清远、翁源、真阳三个县的老鼠成群结队地糟蹋庄稼,数量多到数不清,成千上万。当时广东很久没下雨了,各种飞禽走兽都变成了老鼠。有人在田里捉到老鼠,肚子上还有蛇一样的花纹;渔民晚上撒网,第二天一看,网里全是老鼠。从夏天到秋天,老鼠祸害了好几个月才消停,那一年闹饥荒,这被认为是老鼠成精作怪。
乾道九年,隆兴府的老鼠也成千上万,祸害庄稼。
1178年8月,淮东地区,包括通州、泰州、楚州、高邮等地,老鼠成灾,把庄稼都啃光了,那一年闹了大饥荒。当时江陵府城外,老鼠多得堵塞了道路,颜色五花八门,有黑的、白的、青的、黄的,被车马踩死的数都数不清,足足过了三个月才消停。
绍熙四年,饶州有人家养的两只小老鼠,竟然啃食牛角!牛换了三次牛棚,还是躲不过,最后牛角都被啃穿了,牛瘦得皮包骨头,活活饿死了。这简直就是妖怪啊!
1195年6月,番阳县有人家养的一只猫,带着几十只老鼠,一起行动,一起吃喝,就像母子一样互相照顾。后来,人们把猫杀了,老鼠们竟然还舔食猫的血。老鼠是偷东西的,猫是抓老鼠的,现在却住在一起,这简直是盗贼逍遥法外,官吏失职的预兆啊!这跟唐朝龙朔年间洛州发生的猫鼠同居事件一模一样!
1133年8月辛亥日,尚书省的后楼莫名其妙地自己塌了。
1195年夏天,建昌军有人家住的木柱里,发出像牛叫一样的响声,连续响了三天,才停下来。
1253年,丞相贾似道复职那天,他在越州的私人宅邸里,正要祭拜家庙,突然听到里面传来布匹撕裂的声音,宾客们都吓了一跳,悄悄问左右怎么回事,才知道是家庙的屋梁裂了,大家一听都赶紧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