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皇帝,原名赵曙,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個兒子,他母親是仙游县君任氏。他出生在宣平坊的府邸,那是明道元年正月初三。他出生的时候,他父亲做了个梦,梦见两条龙和太阳一起落下来,他用衣服接住了它们。而赵曙出生那天,屋里充满了红光,还有人看到黄龙在光中游动。

四岁的时候,仁宗皇帝把他接到宫里抚养。等到宝元二年,仁宗的儿子豫王出生了,赵曙才回到濮邸(濮安懿王的府邸)。他从小就孝顺,喜欢读书,从不沉迷玩乐,穿衣打扮也很朴素,就像个读书人一样。每次见老师,他都穿着朝服,说:“您是我的老师,我哪敢不恭敬呢?”那时候,吴王宫的老师吴充给他送了一本《宗室六箴》,仁宗皇帝把它交给宗正寺,赵曙则把它抄写下来,挂在屏风上提醒自己。

景祐三年,他被赐名赵宗实,被任命为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来又升迁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到了皇祐二年,他又升任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嘉祐年间,宰相韩琦等人建议立储君,仁宗皇帝说:“宗室里已经有贤能的人可以承担这个重任了,你们不用担心。”那时候,赵曙正在为濮王守丧。嘉祐六年十月辛卯,他被任命为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但他以守丧为由推辞了。他连续四次上奏推辞,仁宗才同意。

守丧结束后,他又被重新任命为之前的职位,但他再次推辞。嘉祐七年八月,朝廷允许他辞去宗正寺的职务,让他继续担任岳州团练使。戊寅日,他被立为皇子。癸未日,改名为赵曙。听到诏书后,他称病,更加坚决地推辞。皇帝就派安国公从古等人去劝说他,这才把他从家里请进宫来。甲辰日,他被接见于清居殿。从那天起,他每天都要朝见两次,有时还会侍奉在皇帝身边。九月,他又升迁为齐州防御使、钜鹿郡公。

仁宗皇帝驾崩了,这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四月初一,皇后发布遗诏,宣布皇帝继承皇位。所有官员都进宫了,哭得死去活来,场面非常悲痛。韩琦宣读了遗诏。新皇帝在东边屋檐下接见了百官。第二天,朝廷大赦天下,官员们都升了一级爵位,军队也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就跟乾兴年间一样。还派王道恭去契丹报丧。新皇帝想守孝三年,想让韩琦暂时代理宰相的职务,但是其他宰相们不同意,这事儿就算了。

两天后,皇帝身体不太舒服。于是派韩贽等人去契丹报信,说明新皇帝已经即位了。然后,尊皇后为皇太后。没几天,又下诏让皇太后一起参与政事。皇太后在小殿里垂帘听政,宰相们向她汇报工作。之后,又制作了皇帝的受命宝玺。然后,把皇子仲鍼封为安州观察使、光国公。对了,自从七年前八月以来,荧惑星就消失了,朝廷还让宰相们祈祷,直到这个月的己丑日,它才在东方出现。紧接着,立高氏为皇后。五月,富弼被任命为枢密使。这之后,皇帝第一次在延和殿上朝。因为皇帝身体还没完全康复,又让宰相们到天地、宗庙、社稷和寺观去祈福,还在名山大川祈祷。六月,契丹派萧福延等人来吊唁。

七月,皇帝第一次在紫宸殿上朝。从六月以来,皇帝就没上过朝,直到现在才再次接见百官。这天晚上,岁星竟然在白天出现了!之后几天,天上出现了好多大大小小的星星,向西飞去。百官们请求在南郊为仁宗皇帝上谥号。八月,皇帝过生日,定为寿圣节。九月,光国公仲鍼被封为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淮阳郡王,还改名为顼。之后,皇帝在福宁殿上接受了仁宗皇帝的谥号册文。十月,仁宗皇帝被葬在了永昭陵。十一月,仁宗皇帝的牌位被祔入太庙,那天刮着大风,还起了沙尘暴。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朝廷减轻了东西两京的罪犯刑罚,免除了山陵修建工程的徭役和灵驾经过地区的赋税。契丹又派萧素等人来祝贺新皇帝即位。

十二月某一天,皇帝第一次在迩英阁召见大臣们,让他们讲解经史典籍。过了几天,淮阳郡王赵顼离开了宫殿。这一年,于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都来朝贡了。

正月初一,改元,这一年是治平元年。正月某天,白天出现了太白星。皇帝过生日,百官和契丹使者都来紫宸殿祝寿。皇帝还奖励了唐州知州赵尚宽,因为他修建了沟渠,增加了人口,所以升官,还赏赐了二十万钱。

三月某天,皇帝下令修缮秦悼王的陵墓,并设置了守护陵墓的官员。又过了几天,皇帝大赦在押的囚犯。那天还下起了泥雨。

四月某天,皇帝释放了一百三十五名宫女。又过了几天,皇帝在相国天清寺和醴泉观祈雨,还给军队发放了不等额的钱。

五月某天,皇帝下令疏浚二股河。皇太后还政了。皇帝开始在前后殿处理政务。皇帝下诏书,说皇太后按照章献太后以前的规矩出行,需要什么东西,内侍记录后交给有关部门办理,然后向皇帝汇报。皇帝还给皇太后的宫殿命名为慈寿宫。那天晚上,荧惑星犯太微垣上将星。皇帝因为病愈,下令宰相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和宫观。

闰月某天,皇帝提升了辅臣的爵位。

六月某天,淮阳郡王赵顼被封为颍王,祁国公赵颢被任命为保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东阳郡王,鄠国公赵頵被任命为左卫上将军。皇帝还增加了宗室子弟的教习人员,又增设了一个同知大宗正事。那天,皇帝还下令建造睦亲宅和广亲宅。那天白天又出现了太白星,还有岁星。

八月某天,皇帝赦免了周世宗的后代。那天,太白星进入太微垣。过了几天,皇帝派兵部员外郎吕诲等人去契丹祝贺契丹太后生日和新年,又派刑部郎中章岷等人去祝贺契丹皇帝生日和新年。内侍都知任守忠因为违法被贬官。皇帝拿出三万石粮食赈济遭受水灾的宿州和亳州。

九月初九,我再次参加武举考试。庚午日,皇上下了圣旨,让夏国精挑细选使者来朝,并告诫他们一定要遵守礼仪制度,不能出差错。

接下来,十月丙申日,皇上又下令让全国各地靠近京城的官员和监察官推荐那些品行端正、可以提拔重用的官员,每地推荐两人。十一月乙亥日,朝廷从陕西户籍中抽取了三分之一的丁壮,编成义勇军,总共十三万八千四百六十五人,每人赏赐两千钱。谏官司马光为此多次上书劝谏,但皇上没采纳。戊寅日,皇上又恢复了内侍收养子女的制度。十二月乙巳日,下起了泥雨。丙辰日,契丹派耶律烈等人来祝贺皇上的寿诞,萧禧等人来祝贺明年的新年。这一年,京畿地区以及宋州、亳州、陈州、许州、汝州、蔡州、唐州、颍州、曹州、濮州、济州、单州、濠州、泗州、庐州、寿州、楚州、杭州、宣州、洪州、鄂州、施州、渝州、光化军、高邮军都发生了洪涝灾害,朝廷派人去查看灾情,疏通河道,赈济灾民,免除了他们的赋税。西蕃的瞎毡子和瞎欺米也向朝廷归附了。

第二年正月甲戌日,朝廷赈济了蔡州的灾民。二月甲辰日,刮起了大风,白天都黑乎乎的。丁未日,朝廷大赦在押犯人。这个月,朝廷还授予了三百六十一名通过礼部考试的进士、明经等科举及第出身的官员官职。三月己巳日,颁布了《明天历》新历法。

四月戊戌日,皇上下令讨论为濮安懿王举行祭祀典礼的事宜。辛丑日,皇上又下令各地的监察官和知州每年推荐官员的时候,不要为了凑数而随便推荐。丙午日,将仁宗皇帝的画像奉安到景灵宫。丁未日,西方出现白气。五月癸亥日,皇上下令要仔细核实官员的功过,以此来激励臣下。丙子日,皇上下令从今以后,皇子和宗室中地位较低的成员,不授予检校师、傅等官职。乙酉日,皇上又下令宗室中被封王的子孙可以世袭爵位。六月壬辰日,朝廷再次大赦在押犯人。己酉日,皇上下令尚书省会同三省和御史台共同商议为濮安懿王举行祭祀典礼的事宜。甲寅日,皇上取消了尚书省的集体商议,命令有关部门广泛搜集典故,务必使典礼符合礼制。同时,皇上还下令派官员与契丹商定边界。

公元某年秋七月癸亥日,富弼被罢免了官职。丙寅日,皇上发布诏令,减少了皇家的车马和服饰用度。丙子日,宫里放出了180个宫女。丁丑日,白天竟然出现了太白星,这可是不祥之兆啊!己卯日,大臣们五次上奏,请求给皇上加尊号,但都被皇上拒绝了。庚辰日,张昪被罢免,文彦博被任命为枢密使。

八月庚寅日,京城下了一场大暴雨,到处都是水。癸巳日,皇上命令给受灾的军队发放粮食,还派官员去查看受灾情况,统计发现被水淹死的军民有一千五百八十人,皇上不仅赏赐了他们的家属钱财,还下令妥善安葬那些无人认领的死者。乙未日,因为这场大雨导致的灾害,皇上发布诏令,要求大家积极进言,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一开始,学士们起草的诏书里写着:“执政大臣们,应该警惕天降异象,认真反思自身。”皇上在后面批注道:“这场雨灾,主要是因为我自身德行不足,应该改成‘协德交修’(共同修德)。”己亥日,因为水灾,皇上取消了原定的宴会。壬子日,任命工部郎中蔡抗等人为出使契丹祝贺生日的使臣,任命侍御史赵鼎等人为出使契丹祝贺新年 的使臣。乙卯日,减少了衮冕(古代帝王祭祀时穿的礼服)的制作数量。丙辰日,在陕西设立了壮城兵。

九月壬戌日,又下雨了,皇上取消了大型宴会。己巳日,因为灾害频发,皇上决定用考察风俗和灾异的策论来选拔人才。壬午日,太白星犯了南斗星,这预示着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乙酉日,因为雨下得太久,皇上派人去名山大川祈求上天保佑。

十月乙巳日,下起了雨夹冰雹,这天气真是反常啊!

十一月庚午日,皇上在景灵宫举行祭祀仪式。辛未日,皇上在太庙举行祭祀仪式。壬申日,皇上在南郊举行祭祀仪式,并下令大赦天下。同时,还举行了上皇太后的册封仪式和皇后的册封仪式。齐州被改名为兴德军节度使。辛巳日,皇上对百官加恩。十二月辛亥日,白天又出现了太白星。这一年,蒋州、波州、绣州、云州、龙赐州等地都向朝廷进贡了。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原文没说)正月初一,是丙辰日,契丹派耶律仲达他们来祝贺新年。戊午日,也就是几天后,契丹又派萧惟辅他们来祝贺皇帝的生日。丙寅日,皇帝去降圣院,祭拜神灵。癸酉日,契丹改国号为辽。己卯日,温州发生大火,烧毁了一万四千间民房,死了五千人,真是惨剧啊!丁丑日,皇太后给中书门下省下了一道旨意,说要按照以前的规矩追封濮安懿王,并且要让濮安懿王的王氏、韩氏、任氏三位夫人,都得到皇帝的认可,尊称她们为后。皇帝遵从了皇太后的旨意。然后把濮安懿王的墓地改成了园林,派人看守,并在园林里建庙,让濮安懿王的子孙负责祭祀,一切按照皇太后的意思办。辛巳日,皇帝下令让百姓避濮安懿王的讳,同时把濮安懿王的儿子宗懿封为濮国公。壬午日,皇帝罢免了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

二月初一,是乙酉日,天上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天象。三月庚申日,早晨在室宿星附近看到了彗星。辛酉日,皇帝罢免了谏官傅尧俞、御史赵鼎、赵瞻。戊辰日,皇帝亲自审理囚犯。庚午日,因为彗星出现,皇帝避开了正殿,减少了膳食。辛未日,皇帝把罢免吕诲等人的诏书发布到全国。癸酉日,皇帝因为这些灾异而自责,下令让转运使调查官司和徭役的情况,把重要的信息汇报上来。辛巳日,彗星早晨出现在昴宿,像太白星一样,长达十五尺。壬午日,彗星出现在毕宿,像月亮一样。

四月丙午日,皇帝下令让有关部门调查各地左道旁门、淫祀邪教以及杀害好人、不服从命令的人,无论是谁,都严惩不贷。五月甲子日,皇帝罢免了知杂御史、观察使以上级别的官员的年度考核。乙丑日,彗星到达张宿后消失了。戊辰日,皇帝对宰相说:“我想和你们每天讨论治国之道,中书省日常事务中,已经制定了规章制度的,就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吧。”六月己酉日,皇帝又审理了囚犯。

七月乙丑日,皇帝提升了濮安懿王的后代和鲁王的后代的爵位,各升一级。八月庚子日,皇帝派傅卞等人去祝贺辽国皇帝的生日,派张师颜等人去祝贺辽国的新年。

九月初一,那天是壬子日,发生了日食。第二天,癸亥日,朝廷确定了侍御史、谏官和一些朝官的升迁、补缺的年限和名额。庚辰日,皇帝下令禁止妃嫔、公主以下的人推荐自己亲属的丈夫做官。

冬天十月初一,那天是壬午日,皇帝把仙游县君任氏的墓地改建成了园林。乙酉日,皇帝下令规定自己每两天都要去迩英阁一趟。丁亥日,皇帝下令礼部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甲午日,皇帝下令宰相和参知政事每人推荐五位德才兼备、可以到馆职任职的人才。

十一月戊午日,皇帝身体不适,在太庆殿祈祷。己未日,宰相才开始上朝奏事。辛酉日,皇帝下令全国死刑犯减一等,流放以下的全部释放。十二月乙未日,宰相在天地、宗庙、社稷祭祀祈祷。壬寅日,立颍王赵顼为皇太子。癸卯日,朝廷大赦天下,并且赐予文武官员中,为已故父亲追赠官职的子孙,官阶升一级。辽国派萧靖等人来祝贺新年和皇帝的生日。这一年,朝廷还派使者去责备夏国多次违反盟约,侵略边境,夏主李谅祚献上礼物赔罪。

公元1141年正月初一,庚戌日,群臣给皇帝上尊号,叫他“体乾膺历文武圣孝皇帝”。然后呢,天下所有犯了罪的,都减轻一级刑罚,那些被判了徒刑以下的,都给放了。那天刮着大风,灰蒙蒙的。庚戌日的第二天,辛亥日,皇帝免除了京城欠税的钱。再然后,丁巳日,皇帝驾崩在福宁殿,享年三十六岁。死后,谥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

英宗皇帝在当皇子的时候,就住在睦亲宅,孝顺和有德行,大家都知道。濮安懿王去世了,把自己的衣物玩器分给了儿子们,英宗分到的东西,他都给了王府里那些已经辞官下葬的人。皇室里有人借了金腰带,还回来的是铜腰带,管事的人把这事儿告诉了英宗,英宗说:“这是我的腰带。”然后就收下了。 英宗还让宫里的人卖掉他的一条犀牛角腰带,卖了三十万钱,结果钱丢了,英宗也没追究。

刚开始当皇子的时候,他请求潭王宫的老师周孟阳给他写奏章,周孟阳在奏章里对他进行了一些劝诫,他就谢过并拜谢了周孟阳。他上奏十多次都没被批准,这才被召见。临走前,他还告诫自己的舍人说:“你们一定要看好我的房子,如果上面有了合适的继承人,我就回来了。”当皇子期间,他为人谨慎、安静、恭谨、沉默寡言,没什么特别的举动,但天下人都暗地里知道他将来会成为圣明的皇帝。

当上皇帝后,他每次吩咐近臣办事,都称呼他们的官职,而不是名字。大臣们觉得这样很合适,就和他说了。皇帝说:“朕在宫里吩咐小官的时候,也从来不直呼其名。”有一天,他对神宗皇帝说:“国家以前的制度,士大夫的儿子如果娶了公主,都要升辈分来避开岳父岳母的尊称,这道理很说不通。我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心里总觉得不合适,怎么能因为富贵,就改变人伦长幼的顺序呢?应该下令废除这个制度。”可惜他后来生病了,这件事也没能办成,神宗皇帝后来把这件事记述了下来。

话说古人就说过,老天爷安排的事,人拦不住啊,这话太对了!英宗皇帝啊,天生聪明睿智,继承皇位是天注定的。他一开始坚决推辞,好像真打算一辈子不当皇帝,结果最后还是做了皇帝,这不是天命是什么?

他当了皇帝以后,大臣们上奏章,他总是先问清楚朝廷以前的规矩和古代治国的道理,每次做决定,都出乎大臣们的意料。虽然因为身体不好,没法做太多大事,但后世的人们依然敬仰他的高尚品德,赞叹他的至高美德,这影响力得多大啊!反观隋朝的晋王杨广和唐朝的魏王李泰,他们觊觎皇位,耍手段争夺继承权,结果都酿成了大祸,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啊!真是让人感慨啊! “诚何心哉!诚何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