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皇帝,名惇,是孝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母亲是成穆皇后郭氏。他出生于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在藩邸(皇子居住的地方)。二十年的时候,皇帝赐给他现在的名字,还让他当了右监门卫率府副率,后来又升任荣州刺史。
孝宗皇帝登基后,光宗被封为恭王,并担任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当时庄文太子去世了,孝宗觉得光宗英武,像他年轻的时候,想立他为太子,但是因为光宗不是嫡子,所以犹豫了。乾道六年七月,太史官说木星和火星相合,是册立太子的好兆头,应该大赦天下。当时虞允文当宰相,就建议赶紧立太子。孝宗说:“我早就想这么做了,这事也早就决定了。但我怕他一旦当了太子,人容易骄傲,就放纵自己,不努力学习,慢慢地就会失去德行。所以我一直没立他,是想让他多历练一些事情,多了解一些历史,这样才不会后悔。”
乾道七年正月,孝宗给皇太后和太上皇加尊号,并举行册封大典。丞相虞允文再次建议立太子,孝宗说:“我既然要立太子了,就要让其他的亲王去外地做官,这件事你应该去查查以前的典礼规制。”虞允文随后把这件事上报了。二月,孝宗正式立光宗为皇太子,同时把庆王赵恺封为魏王,并让他担任雄武、保宁军节度使,兼任宁国府知府。三月,光宗接受了皇太子的册封。四月,他被任命为临安府判官,不久又兼任临安府尹。
光宗当恭王的时候,就和讲官们一起讨论历史,经常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见解,让那些讲官自叹不如。等到他当了临安府尹,就认真钻研民政,了解百姓的真实情况。孝宗多次称赞他,还对宰相赵雄说:“太子资质很好,每次派人来问安,我都叮嘱他要认真学习。”
淳熙十四年十月,高宗皇帝去世。十一月,百官祭奠高宗的仪式结束,孝宗下诏书说:“皇太子可以参与处理政务,把内东门司作为议事堂。”十五年二月,光宗开始到议事堂处理政务,从此以后,他隔天就和大臣们见面商议政事,朝廷的任免官员,从馆职、部刺史以上都要向他汇报。九月,孝宗又下诏,让皇太子每天上朝时侍立在旁边。十一月,宰相周必大请求辞职,孝宗说:“我这些年身体不好,想把皇位传给太子,你得再留一段时间。”
这时,陈康伯家拿出了绍兴年间关于皇位继承的诏书。十二月,孝宗派使者秘密地把诏书交给周必大,让他研究一下相关的典礼,又秘密地把禅位的意图告诉了参知政事留正。十六年正月,两府官员向孝宗汇报工作,孝宗说自己年老体弱,想把皇位禅让给太子,自己退下来好好休息,完成高宗皇帝生前三年守孝的遗愿,并让周必大呈上禅位诏书。
二月壬戌这天,孝宗皇帝穿着隆重的吉服在紫宸殿举行禅让仪式。官员们依次上前祝贺。内侍们再三请皇帝坐下,皇帝再三推辞。内侍们扶着皇帝,扶了七八次,皇帝才稍微坐了一小会儿,又站了起来。接下来,丞相率领百官上前祝贺,仪式结束后,枢密院的官员上殿奏事,皇帝站着听。百官退朝后,孝宗皇帝换下丧服,到后殿,新皇帝侍立在旁,随后皇帝上了轿辇,两人一起前往重华宫。皇帝回到内宫后,就立刻被尊为“至尊寿皇圣帝”,皇后被尊为“寿成皇后”。寿皇圣帝还下诏,册立皇帝的元妃李氏为皇后。
甲子日,皇帝率领群臣到重华宫朝拜。当天大赦天下,百官都升一级,军队也得到优厚的赏赐,还免除了公私欠款以及淳熙十四年以前的赋税。丙寅日,皇帝又率领群臣前往重华宫,接受尊号的册宝。同时,任命谯熙载和姜特立二人为阁门事。庚午日,下诏规定以后每五日一次朝见于重华宫。辛未日,尊皇太后为“寿圣皇太后”。壬申日,下诏允许内外臣僚上奏时政的缺失之处,同时禁止各地进献歌颂的物品。还派遣罗点等人出使金国,通报即位的消息。
癸酉日,下诏告诫将帅们。同时赐诏给前任宰执和从官们,询问他们对朝政得失的看法。乙亥日,下诏命令两省官员仔细审定内外奏章,将重要的紧急事项及时报告。又派遣诸葛廷瑞等人出使金国吊祭。丙子日,下诏告诫官吏们。己卯日,下诏对那些贪污受贿罪行明显的官员要严惩不贷。辛巳日,将皇帝的生日定为“重明节”。丁亥日,下诏百官轮流上殿议事。己丑日,下诏编撰《寿皇圣政》。
庾寅日,下诏让中书舍人罗点推荐一些可以担任台谏官的人才,罗点推荐了叶适、吴镒、孙逢吉、张体仁、冯震武、郑湜、刘崇之、沈清臣八个人,并将他们的名字上奏皇帝。
三月初几,周必大升官了,当上了少保;留正也升职,成了正奉大夫。同月某天,咱们派沈揆他们去金国祝贺金主即位。皇帝下令让侍从、两省官员和台谏官员,每人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去担任湖广和四川的总领。再过几天,皇帝把皇子赵扩封为嘉王。之后,金国派王元德他们来报丧。又过几天,因为皇帝要休息五天,所以下令从这个月开始,每月初四上朝都在重华宫举行。之后,史浩被任命为太师,伯圭为少师,土歆为少傅,士岘为少保。金国又派张万公他们来送一些东西。再之后,薛叔似被任命为将作监,许及之被任命为军器监。从此,拾遗和补阙这两个官职就取消了。皇帝把东宫的书籍都赏赐给了嘉王。
四月初几,皇帝去太庙祭祀。第二天,四川的应起经和总制钱的三年税款可以缓交,但要多交一些盐酒税来抵。过几天,皇帝把侄子赵抦封为许国公。再过几天,把两浙犒赏酒库的管理权下放给各州,每年收入能有六十五万,后来又减了三十万。金国又派徒单镒他们来报金主即位的喜讯。何澹升任右谏议大夫。同月某天,皇帝去景灵宫祭祀。
五月初几,王蔺被任命为枢密院事,还兼任参知政事。几天后,周必大被免职,改任观文殿大学士,去潭州做官。常德府、辰州、沅州、靖州发了大水,水都漫进了城里。皇帝下令,从丞相以下的官员,每月初一都要去重华宫上朝。后来又取消了周必大去潭州的任命,让他担任醴泉观使。同月某天,黄氏被封为贵妃。右丞相留正弹劾了姜特立,把他免职了。
公元某年闰月,庚申日,是月初一。皇上命令内侍陈源,允许他在外地任职期间可以住在自己家里。免除淳熙十四年以前各郡县百姓私自欠下的债务,十五年以后欠下的本息也一并免除。
壬戌日,皇上任命赵雄为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晋封卫国公,同时让他兼任江陵府知府。庚午日,皇上发布诏令,停止出售浙西常平官田。癸酉日,皇上发布诏令,说要在季秋时节在明堂举行祭祀活动,并追尊高宗皇帝一起祭祀。丙子日,赵雄病情严重,皇上改任命他为资州知州。戊寅日,皇上免除各郡县第五等户的丁钱和临安府第五等户的和买绢,每户免除一年,同时拿出二十三万缗钱赈济临安贫民。己卯日,阶州发生大水,水淹城内。壬午日,大理寺的案件全部审理完毕。乙酉日,皇上在后宫处理囚犯的案件。
六月庚寅日,镇江发生大水,水淹城内。癸卯日,皇上发布诏令,从今以后,大臣们上奏涉及更改法令的事,都要先由三省和枢密院详细审核后才能呈报。
七月辛酉日,儒林郎倪恕等人上奏的封事被采纳,他们因此升官或免除罪责,各有不同。戊辰日,皇上派遣谢深甫等人去金国祝贺金国皇帝生日。庚辰日,皇上发布诏令,大赦天下。
八月甲午日,升恭州为重庆府。丙申日,减少两浙地区每年月桩等钱二十五万五千缗。己亥日,王淮去世。癸丑日,金国派温迪罕肃等人来祝贺宋朝皇帝即位。
九月癸亥日,金国派完颜守真等人来祝贺宋朝皇帝重明节。减少绍兴年间的和买绢岁额四万四千余匹。乙丑日,皇上告诫执政大臣、侍从官员和台谏官员,不要互相写信推荐或请求办事。南剑州发生火灾,皇上降了当地守臣的官职一级,同时命令要大力赈济灾民。戊辰日,皇上命令侍从官员每人举荐一位公正强干、办事敏捷,曾经担任过地方官或职事官,并且有能力担任御史的人。甲戌日,皇上命令监司、帅守官员,任期满回朝后,要推荐他们管辖地区内一到两位清廉的官员。皇上派遣郭德麟等人出使金国祝贺新年。
十月庚子日,皇上取消了枢密院审查各军队的制度。壬寅日,皇上免除楚州、高邮、盱眙三地军民欠下的常平米一万四千余石。甲寅日,皇上举行大阅兵。
十一月庚午那天,皇帝下诏书,把明年改名为绍熙元年。然后又重新设立了嘉王府翊善的职位,任命秘书郎黄裳担任。乙亥日,皇帝下令陈源不得擅自进入国门。丁丑日,减少江浙地区的月桩钱额,一共是十六万五千多缗。十二月壬子日,金国派裴满余庆等人来祝贺明年的元旦。
绍熙元年正月初一丙辰日,皇帝率领群臣前往重华宫,向寿圣皇太后、至尊寿皇圣帝和寿成皇后奉上册宝。壬申日,再次免除临安府百姓三年的人丁税。壬午日,何澹建议设立《绍熙会计录》。皇帝下诏让何澹与户部官员一起,仔细核查财赋收支情况,然后上报。
二月丁酉日,下起了雨夹雹。辛亥日,殿中侍御史刘光祖上奏说:道学不是程颐个人的说法,请求皇帝裁决是非,区分正邪。皇帝准奏了。
三月丁卯日,皇帝下诏让秀王继承爵位,并建造园庙,追封安僖王,还追录了赵普的后代一人。庚午日,因为久雨不停,皇帝下令释放杖刑以下的囚犯。四月乙酉日,皇帝下诏处理淮河两岸的流民问题。己丑日,任命伯圭为太保,继承秀王的爵位。丁未日,殿中侍御史刘光祖因为弹劾掌管御器械的吴端而被罢免。戊申日,皇帝赐进士及第,共有五百三十七人,包括余复在内。
五月乙卯日,赵雄因为受贿被降职,降封为益川郡公,并削去一千户食邑。己未日,吴端被外放,担任浙西马步军副总管。丙寅日,修缮楚州城。丙子日,白天出现了太白星。
六月丁亥日,皇帝派遣丘崈等人去祝贺金国皇帝的生日。丙申日,用上供的钱款偿还广州免除的人丁税。甲午日,皇帝在后殿审理囚犯。
七月癸丑日,皇帝下诏,秀王的孙子们都授予南班的官职。甲寅日,任命葛邲为参知政事,胡晋臣为签书枢密院事。乙卯日,任命留正为左丞相,王蔺为枢密院使。癸酉日,在行在宫修建了秀王祠堂。
八月初八,我正式上任吏部,负责考试。同月十六号,皇上带着文武百官到重华宫去祭祀,献上《寿皇圣帝玉牒》和《日历》。十八号,皇上又下令编制新的历法。
九月初四,金国派王修等人来祝贺重阳节。初六,剑州升格为隆庆府。初八,打雷了。十一号,我们派苏山等人去金国祝贺新年。
十月十四号,皇上发布诏令,规定全国军队以后都不准再设置额外职务和下级官员。十六号,皇上又下令让各路军帅推荐他们手下有才能的将领。二十号,皇上告诫各地的官员要依法办事,爱护百姓。
十一月初一,安南进贡来了。十一月七号,潼川转运判官王溉精打细算,节省了十六万缗的漕运费用,皇上还专门下旨表扬了他。十二月初一,追赠左千牛卫大将军挺为保宁军节度使。初二,赐予王伦“节愍”的谥号。初六,罢免王蔺的枢密使职务。初八,任命葛邲为枢密院事,胡晋臣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三号,皇上决定每年减少广东官卖盐的数量。十六号,金国派把德固等人来祝贺我们明年的新年。十八号,浦城出了个盗贼张海造反,皇上命令提点刑狱丰谊去抓他。
第二年正月初八,皇上决定在两淮推行义仓制度。正月十号,皇上决定尊高宗为万世不祧之庙。正月十六号,开始修缮六合城。正月十七号,金国皇帝的母亲徒单氏去世了。正月二十二号,打雷下雨下冰雹。
二月初八,下大雪。二月十号,我们派宋之瑞等人去金国吊唁。二月十一号,给新历法取名叫《会元》。二月十二号,福建安抚使赵汝愚等人因为盗贼在他们管辖的地方作乱,被降了一级,相关的县令也被免职。二月十三号,皇上说因为阴阳失调,所以才下雷雨下冰雹,于是命令所有朝廷官员都来汇报一下最近的政务问题。同时,还发放五万石米粮赈济京城贫民,并且暂时停止修建皇后的家庙。二月十八号,一个叫余古的平民百姓上书直言进谏,皇上大怒,下令把他送到筠州学宫去读书。二月二十二号,金国派完颜回等人来报丧。
三月初三那天,皇上下了道旨,要监察御史和郡守之间互相举报贪污受贿的事情。第二天,又下旨说,以后边境上的事情,都要宰相和枢密院一起商量,并且共同签署文件。三月初八,皇上又下旨,让福建提点刑狱陈公亮和漳州知州朱熹一起处理漳州、泉州、汀州三州的边界问题。三月初九,广州摧锋军增加了三百人。三月十五,建宁府下起了冰雹,冰雹大的跟桃子李子似的,砸坏了五千多户人家的房子。温州那边也刮起了大风,下起了雷雨冰雹,田地里的庄稼和桑果都被毁掉了。三月十八,右司谏邓驲被罢免了。
四月初二,皇上带着寿皇圣帝和寿成皇后去了聚景园游玩。四月初四,皇上下了道旨,让侍从、两省官员、台谏官以及在外地的侍从官员,每人举荐三个合适的人选,其中包括曾经担任过监察御史和郡守,可以担任郎官、卿监等职位的,以及资历尚浅但可以担任其他职务的人。四月七日,徽州发生火灾,烧了两天才把火扑灭。
五月初一,福州发大水。五月三日,皇上准许六院官员轮流上殿陈述政事,并且把他们的奏章也收录进去。五月七日,皇上又下旨说,侍从、经筵、翰林院的官员以后不用定期上殿陈述政事,这样可以广泛地听取大家的意见,更好地治理国家。五月九日,金州也发生了大火。五月十日,潼川府、崇庆府、大安军、石泉军、淮安军以及兴州、利州、果州、合州、绵州、汉州这几个地方都发大水了。
六月初五,皇上下了道旨,规定监察御史到任半年后,要上报一些有利于百姓的措施,就跟郡守一样。六月七日,皇上派赵廱等人去祝贺金国皇帝的生日。六月十日,任命伯圭担任大宗正卿。六月十六,皇上又下旨说,宰相和执政官员以后不用经常到内殿来汇报工作了。
七月初一,皇上下了道旨,恢复了以前被贬到容州的官员高登的官职,并且追赠他承务郎的官衔。七月三日,朝廷拿出百万贯钱,用来收缴两淮地区私铸的铁钱。七月七日,朝廷重新设立了太医局。七月十日,兴州发大水,淹没了数千户人家。
八月初五,何澹因为继母去世而辞官。八月七日,朝廷放宽了浙西地区铁矿的开采限制。
九月初九那一天,金国派完颜兖等人来祝贺宋朝皇帝的重阳节。皇上同时任命赵汝愚,之前他是福州知府,现在升他当吏部尚书。九月十三,朝廷下令禁止职田折变(具体指什么政策,这里保留原文)。九月十四,又派黄申等人出使金国,祝贺金国的元旦。九月十六,因为连日大雨,皇上命令大理寺、三衙门、临安府以及两浙地区,对关押的犯人进行审查,凡是杖刑以下的都给放了。九月二十,皇上发布诏令,让侍从官员在曾经担任过卿监、郎官的人员中,挑选一两个合适担任刑狱长官的人选来报。
冬天十月初一,皇上发布诏令,停止了全国范围的土地丈量工作。十月初二,开始修建福州的外城。十月初五,朝廷减少了百官大礼的赏赐物品,大概减少了三分之一吧。十月九日,恢复了吴端带御器械的职务。十月十六,皇上发布诏令,要求地方官不要向生病的百姓征收赋税。十月二十,朝廷下诏安抚因为水灾受灾的四川州县军队。
十一月初五,安定郡王王子肜去世了。十一月初六,追封高宗皇帝的徽号为“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十一月初八,皇上到太庙祭祀。皇后李氏杀死了黄贵妃,对外宣称是黄贵妃暴病而亡。十一月初九,在圜丘举行天地合祭,太祖和太宗也一同祭祀,结果那天大风大雨,仪式没完成就停止了。皇上本来就听说黄贵妃去世了,又碰上这件事,吓得病倒了,取消了庆贺活动,大赦天下,也不上御楼了。寿皇圣帝和寿成皇后来看望皇上,从那以后,皇上就不上朝了。十二月初五,开始修筑荆门军的城池。十二月十二,皇上才开始在内殿接见辅臣。十二月十九,增加了楚州更戍兵一千五百人。十二月二十四,朝廷再次发行一百万贯会子,同时收回两淮地区的铁钱。十二月二十五,金国派完颜宗璧等人来祝贺明年的元旦。十二月二十七,资州、简州、普州、荣州四个州和富顺监发生旱灾。十二月二十九,朝廷下令,将庆远军承宣使、内侍省都知杨皓因为奸诈凶残,判处刺面杖脊,流放到吉州;和州防御使、内侍省押班黄迈因为私下结党营私,判处杖刑,流放到抚州。后来又把杨皓送到抚州,黄迈送到常州居住。这一年,建宁府、汀州发生水灾,阶州、成州、西和州、凤州以及淮东地区发生旱灾,朝廷都进行了赈灾。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原文未给出)正月初一,那天是乙巳日,皇帝生病了,不上朝。过了几天,庚戌日,朝廷免除了秀州上缴的四万四千石贡米。同时,又免除了四川盐酒的额外税收,共计九十万缗钱。 还发放了两百张僧侣度牒,并且收回了淮东地区的铁钱。丁巳日,皇帝下令让夔州路的转运使想办法协调漕运,多买些粮食,以防万一发生灾荒。壬戌日,取消了文州老百姓的一些杂役。皇帝还让辅臣代替他去表达谢意。
二月初一,那天是甲戌日,朝廷又把两浙地区犒赏用的酒库划归户部管理。丁酉日,朝廷再次强调严禁钱银私自过淮河。闰月丙午日,朝廷下令禁止各州县新建寺庙道观。甲寅日,皇帝任命王蔺为端明殿学士兼四川安抚制置使,但王蔺推辞了,没接受这个任命。壬戌日,朝廷下令,各州县那些还没审理完毕的案件,监司不得随意转移监狱,谁要是违反了,允许直接向朝廷举报。甲子日,成都府路的转运判官王溉因为替老百姓筹集了三十三万缗的绢和钱,朝廷给他升了一级官,还让他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朝廷还下令拍卖各州县没收的田地房屋和营田。
三月初一,那天是甲戌日,朝廷下令修缮天长县的城墙。辛巳日,皇帝的病情好转了一些,开始在延和殿处理政务。皇帝还把他的儿子封为安定郡王。甲申日,朝廷取消了雅州五个税场。同时,又下令修筑峡州城。乙酉日,留正请求辞职,但皇帝没批准。庚寅日,宜州的蛮族造反了,朝廷就让郁林州知州沙世坚去宜州平叛。辛卯日,朝廷恢复了监司推荐人才的制度。丁酉日,朝廷取消了广东额外征收的盐税。己亥日,朝廷下令,那些靠技术特长获得官职的人,不得再通过奏请的方式升官,并把这条规定写进了法令。庚子日,监察御史郭德麟因为办事失当,被贬到湖北担任提举常平茶盐。
四月癸卯日,朝廷给童子吴钢安排了一个官职。甲寅日,朝廷赈济了四川受旱灾影响的州县。乙卯日,朝廷任命户部侍郎丘崈为焕章阁直学士兼四川安抚制置使。戊午日,皇帝到重华宫上朝。丁卯日,朝廷免除了临安百姓元年前两年拖欠的赋税。
五月,皇帝生病了,不上朝。五月十四日,命令汉阳、荆门和复州发行铁钱。五月十八日,免除四川水灾和旱灾地区赋税。同时,用两浙酒库的酒赏赐各州官吏,并由户部郎官负责管理,每年拨款四十五万缗作为预算。五月三十一日,常德府发生大水,水淹城池。
六月初一,皇帝下诏书整饬社会风气,禁止百姓奢侈浪费,禁止文人写浮夸靡丽的文章,禁止官员弄虚作假。任命陈骙为权礼部尚书,兼知枢密院事。六月十四日,派遣钱之望等人去祝贺金国皇帝生日。六月十七日,裁撤四川各军每年西征的军队。废除光州定城监。六月二十二日,审理囚犯案件。六月二十七日,任命伯圭为太师。六月三十日,增加对捕获私铸铜钱者的赏格。七月二日,任命太尉郭师禹为少保。
七月初七,招募一万沿边盗贼充实各州禁军。七月十日,监察御史常良孙因贪污受贿被发配到海外。益国公周必大因为错误推荐常良孙而被降爵为荥阳郡公。精简广西各郡县官员。七月十三日,台州发生水灾。七月十七日,泸州骑射兵张信等人叛乱,杀害了他们的上司张孝芳。七月十九日,军士卞进、张昌击杀了张信。增加嘉王府讲读官两人。七月二十六日,修缮扬州城。
八月初一,下诏令两淮发行铁钱交子。八月二十七日,主管四川财政的杨辅奏报:已经免除了东西两川零散的绢钱四十七万缗,奖励绢六万六千匹。皇帝下诏嘉奖了他,并把这件事定为以后每年的惯例。
九月初一,修缮德安府外城。九月二日,金国派仆散端等人来祝贺重阳节。九月五日,派遣郑汝谐等人出使金国祝贺新年。九月十七日,劝导两淮地区百姓种植桑树。
十月初九,修缮大禹陵庙。十月十三日,修缮潭州城。十月十八日,皇帝前往重华宫进香。十月二十七日,举行庆节,丞相率领百官前往重华宫朝拜皇帝,祝贺庆节。
十一月壬申那天,襄阳府因为发大水,很多穷人都受了灾。第二天,癸酉,朝廷减少了蕲州今年铸造的钱币,一共二十万缗。丙戌日,冬至到了,宰相带着百官去重华宫向皇帝祝贺。兵部尚书罗点、给事中尤袤、中书舍人黄裳都上书建议皇帝去重华宫接受朝贺,吏部尚书赵汝愚也跟着建议,皇帝同意了。辛卯日,皇帝去了重华宫,皇后随后也到了,老百姓都很高兴。癸巳日,朝廷免除了湖南、湖北、京西、江西各郡县今年的月桩钱和经总制钱,一共免除了二十三万多缗。戊戌日,皇帝下诏书,让李纯——皇后的亲侄子——直接担任阁门宣赞舍人。十二月癸卯日,皇帝带领群臣在重华宫向皇帝上呈《寿皇圣帝玉牒》《圣政》《会要》。丙午日,免除了归正人的赋税三年。辛亥日,任命留正为少保。乙丑日,金国派温敦忠等人来祝贺明年的元旦。这一年,江东、京西、湖北都发了大水。
四年春天,正月初一己巳日,皇帝去了重华宫。辛卯日,免除了临安府百姓三年的人丁税。二月初一戊戌日,皇帝下诏书,允许陈源特地在京城里的宫观居住。丙寅日,朝廷借钱给淮西地区的老百姓买牛。还拨出七万石粮食救济江陵府的饥民。甲戌日,皇孙出生了。三月丙子日,皇帝去了重华宫,皇后也跟着去了。辛巳日,任命葛邲为右丞相,胡晋臣为枢密院知院事,陈骙为参知政事,赵汝愚为同知枢密院事。甲申日,监察御史汪义端上奏章说:赵汝愚执政的做法,违背了祖宗的规矩,应该罢免他。他连续三次上奏,都没被采纳。辛卯日,汪义端被罢免了。癸巳日,皇帝带着寿皇圣帝和寿成皇后一起去了聚景园游玩。乙未日,朝廷下令修缮巢县的城墙。
四月己酉日,朝廷下令停止在四川边境郡县强行收购官田。
五月初一,那天是丙寅日,我重新回到永州担任义保官。过了几天,己巳日,皇上赐予礼部进士陈亮以下三百九十六人及第,授予官职。其中有个进士叫李侨,已经五十四岁了,被调到成都做司户参军,但他觉得自己的俸禄不够养活父母,就请求皇上把自己的官职赏赐给父母。皇上很欣赏他的孝心,就特别下诏让他以本官身份退休,并且同时追封他的父母为一品官员。哎,同一天丙子日,淮西发了大水;丙戌日,绍兴也发大水了。皇上紧急召见浙东总管姜特立。可是丞相留正觉得召见姜特立不妥,就请求皇上让自己辞职,但皇上没同意。壬辰日,太尉兼利州安抚使吴挺去世了。四川制置使丘崈就临时接管了财赋总管杨辅的安抚使职务,同时让统制官李世广暂时管理吴挺的军队。
六月初一,那天是丙申日,留正丞相出城谢罪去了,他要亲自去赈济因为水灾而受苦的浙江、两淮、荆湖地区的贫民百姓。戊戌日,秘书省著作郎沈有开,著作佐郎李唐卿,秘书郎范黼、彭龟年,校书郎王奭,正字蔡幼学、颜棫、吴猎、项安世这几位官员联名上书,请求皇上收回对姜特立的召见命令。己亥日,皇上派许及之等人去给金国皇帝祝寿。壬寅日,皇上下令购买淮地战马,补充沿江各军的骑兵。戊申日,胡晋臣去世了。己酉日,皇上在后宫审理囚犯。癸丑日,皇上免除了临安增收的民税,一共八万多缗。甲寅日,白天竟然出现了太白星!甲子日,下起了冰雹。
七月初一,那天是乙丑日,白天又出现了太白星!丙寅日,下起了大雨夹着冰雹。己巳日,留正再次上书批评姜特立,还把从入仕以来所有奏章都呈上,并在范村谢罪。丙子日,因为久旱无雨,皇上命令各路提刑官审查积压的案件。戊寅日,皇上命令临安府和三衙审理关押的囚犯,对那些受杖刑以下的罪犯予以释放。壬午日,任命赵汝愚为枢密院事,吏部尚书余端礼为枢密院同知,陈源为内侍省押班。癸未日,禁止邕州左右两江贩卖人口。乙酉日,叙州的夷族贼寇侵犯边境,皇上派兵将其平定。
八月十七号,免除了绍兴年间丁税、茶叶税,一共八万二千多贯钱。十八号,停止了各郡县拍卖没收的官田。二十二号,皇上让三省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救济各地水旱灾害受灾的百姓。二十六号,追封吴挺为少保;他儿子吴曦因为犯了错被降职,后来又重新被任命为濠州图练使,还兼管御器械。二十七号,开始救济江东、浙西、淮西地区受旱灾影响的贫困百姓。
九月初六,金国派董师中等官员来祝贺宋朝的重阳节。初七,重阳节,百官向皇上祝寿。侍从官员和两省官员请求皇上到重华宫去,皇上没同意。初十,皇上尊封圣皇太后为“寿圣隆慈备福皇太后”。十三号,派倪思等人出使金国,祝贺金国的元旦。十五号,皇上打算去重华宫,皇后拦着皇上,中书舍人陈傅良也极力劝谏,但皇上还是没听。十九号,著作郎沈有开、秘书郎彭龟年、礼部侍郎倪思等人一起上书,请求皇上到重华宫去。
十月十四号,皇上召集三衙门的所有军队训话。十七号,皇上到景灵宫去祭祀。晚上,地震了。十八号,皇上又到景灵宫去祭祀。晚上,又地震了。二十号,秘书省的官员请求皇上到重华宫去,三次上书,都没得到回应。二十二号,下土雨了。工部尚书赵彦逾等人上书,说重华宫那边也准备庆祝圣节了,请求皇上不要下旨免朝。寿皇说:“自从秋天变凉以来,我就想着和皇帝见见面,你们这些奏疏,我已经让人呈上去了。”第二天是庆典日,皇上以身体不适为由没去重华宫,丞相葛邲率领百官在重华宫向皇上祝贺。侍从官员上奏章,请求在家谢罪,皇上没准。嘉王府翊善黄裳上书,请求处死内侍杨舜卿。台谏官员张叔椿、章颖上书,请求罢免杨舜卿的职务。二十七号,太学生汪安仁等二百一十八人上书,请求皇上到重华宫,也都沒得到回应。二十八号,丞相以下的官员都在重华宫上奏。二十九号,皇上打算去重华宫,又因为身体不适没去成。丞相以下的官员上书自责,请求罢免他们的职务,彭龟年还请求罢免陈源来向天下谢罪,这些请求也都沒得到回应。
十一月辛未那天,太阳上出现了黑子。第二天壬申,赵彦逾等十一人,就是那些侍从和两省官员,一起上朝办事。癸酉这天,白天出现了太白星,地上长出了毛茸茸的东西,晚上还有红色的云彩和白色的气体,怪事连连啊!戊寅那天,皇帝去重华宫上朝,老百姓可高兴坏了!皇上还派右司郎官徐谊去城外把留正叫进宫来。庚辰,留正进宫上朝,又去都堂上班。皇上还让姜特立回到原来的官位上。太阳上的黑子也消失了。癸未,皇帝带着一大帮大臣,到慈福宫去给上皇太后献上册宝。十二月戊戌,皇帝又去了重华宫上朝。壬寅,右司谏章颖因为地震的事,请求罢免葛邲,连续上书十多次,都没得到回应。甲辰,皇上决定让边关守将三年一任。己酉,皇上发布诏令,命令监司和帅守不要只推荐自己人。庚戌,赵雄去世了。甲寅,恢复了四川盐场合并的旧制度。丁巳,朝廷赈济了江浙地区的流民。己未,金国派完颜弼等人来祝贺明年的元旦。
五年正月癸亥,是朔日,皇帝在太庆殿接受群臣朝拜,然后去了重华宫,接着又去了慈福宫,举行庆寿仪式。这庆寿的规格,跟淳熙十年的时候一样。癸酉,寿皇圣帝(宋光宗)身体不舒服了。丙子,大理寺的监狱居然空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癸未,葛邲终于被罢免了。丙戌,朝廷减轻了绍兴地区的赋税。
二月乙未,赵汝愚和余端礼因为关于西线统帅的奏章没有被采纳,在家待罪。戊戌,荆鄂地区的军队都统制张诏被任命为成州团练使兼兴州军队都统制。庚戌,朝廷禁止湖南、江西地区囤积居奇,抬高粮价。
三月癸亥,朝廷把利州的东路和西路合并成一路。己巳,是寿成皇后的生日,皇上免去了她进宫祝寿的仪式。
四月初几号,皇帝去玉津园玩儿了,皇后和后宫的妃嫔都跟着去了。“夏四月甲午,帝幸玉津园,皇后及后宫皆从。” 第二天,皇帝又去了东园。“乙未,寿皇圣帝幸东园。” 然后,史浩死了。“丙申,史浩薨。” 再然后,朝廷去景灵宫祭祀。“己亥,朝献于景灵宫。”
因为一直不下雨,皇帝下令大理寺、三衙门、临安府和两浙地区把那些关着的犯人,只要是杖刑以下的,都给放了。“壬寅,以不雨,命大理、三衙、临安府及两浙决系囚,释杖以下。” 第二天,终于下雨了,还下了泥土。“癸卯,雨土。” 接着,皇帝的侍从们建议皇帝去重华宫上朝。
然后有个叫程肖说的太学生,带着一群人,因为皇帝老不上朝,就给大臣们写信抗议。“己酉,太学生程肖说等以帝未朝,移书大臣。” 这事儿皇帝知道了,就说癸丑日(某一天)上朝。“事闻,帝将以癸丑日朝。” 到了那一天,丞相以下的大臣都进宫等着,等到太阳都偏西了,皇帝又说自己病了,不上朝了。“至期,丞相以下入宫门以俟,日昃,帝复以疾不果出。” 侍从和那些教书的官员就上奏章,请求皇帝罢免他们的职务,回家反省。“侍从、馆学官上疏,乞罢黜,居家待罪。” 负责处理政务的官员们也请求皇帝把一百多位要回家反省的官员都免职,但皇帝没同意。“职事官请去待罪者百余人,诏不许。”
黄裳和孙逢吉这些官员又上奏章请求皇帝处理这件事。“丙辰,侍讲黄裳、秘书少监孙逢吉等再上疏以请。” 陈傅良也建议让一位亲王、大臣或者皇帝的近亲去重华宫当差。“丁巳,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陈傅良请以亲王、执政或近上宗戚一人充重华宫使。” 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们一起上奏章弹劾内侍陈源、杨舜卿、林亿年这几个人,说他们挑拨离间皇帝和皇后,请求皇帝把他们罢免。“台谏交章劾内侍陈源、杨舜卿、林亿年离间两宫,请罢逐之。”
五月初一,那天是辛酉日,辰州那边来了土匪,打家劫舍,闹得边境不安宁。 第二天,也就是甲子日,我进宫想见皇上,结果没见着。大臣们去重华宫探望皇上的病情,也没能进去。陈傅良上书请求皇上处罚自己,然后就出城去等候处罚了。
再接下来,丁卯日,因为皇上病得厉害,朝廷下令让丞相以下的大臣们分别到天地、宗庙、社稷去祈祷。戊辰日,丞相留正他们请求皇上允许他们侍奉在皇上身边照顾病情,留正还拉着皇上的衣襟,跟着皇上到了福宁殿,好长时间,最后哭着出来了。辛未日,因为之前的请求没被采纳,丞相以下的大臣们请求辞职,皇上准了他们的请求,于是丞相以下的大臣们都出城去等候处罚了。 负责看守宫门的韩侂胄请求把他们召回宫里,皇上同意了。 对了,那天还追封史浩为会稽郡王。乙亥日,皇上本来打算去重华宫,结果又没去成。
戊寅日,因为皇上生病,朝廷大赦天下。刑部尚书京镗进宫面见皇上,请求皇上移驾重华宫。庚辰日,丞相以下的大臣们又去重华宫探望皇上的病情。癸未日,起居舍人彭龟年跪地请求奏事,皇上召见了他,彭龟年也请求皇上移驾重华宫。甲申日,很多官员都上奏请求皇上移驾重华宫,嘉王府的翊善黄裳、讲读官沈有开和彭龟年一起上奏,请求嘉王去重华宫探望皇上,皇上同意了。嘉王到了重华宫,皇上很感动。丙戌日,户部侍郎袁说友进宫面见皇上,也请求皇上移驾重华宫。
六月,派梁总他们去给金国的皇帝祝寿。结果,戊戌夜,皇帝驾崩了! 遗诏宣布把重华宫改名叫慈福宫,还在宫后建了寿成皇后的寝宫,方便皇帝的儿子去侍奉。同时,还把重华宫里的一百万贯钱赏赐给禁军和宫内侍卫。
之前啊,丞相留正、枢密院事赵汝愚、参知政事陈骙、还有同知枢密院事余端礼,听说皇帝病重了,就赶到后殿去看望,极力劝皇帝回重华宫休息。就连皇子嘉王也哭着求他,可皇帝就是不听。 等到皇帝驾崩的消息传来,丞相留正他们就带着百官去重华宫听遗诏。
第二天,己亥,丞相以下的官员都上奏章,请求到重华宫去举行丧礼。 庚子那天,又派薛叔似他们去金国报丧。 辛丑,丞相率领百官上表,请求按照丧葬的次序穿丧服。 壬寅,皇帝正式入殓了。 皇子嘉王又进宫奏事,皇帝下旨说等他病好了,再进宫行礼。 然后丞相他们又请求皇太后垂帘听政,这个没答应;请求皇太后代行祭奠的仪式,这个答应了。 还有圣旨下来:皇帝的儿子因为生病,允许在内宫里穿丧服。 那天晚上,天上出现了白气,一直连到天边。
过了几天,乙巳,尊寿圣隆慈备福皇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寿成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己酉,天上又出现了白气,一直连到天边。 乙卯,又派林湜他们去金国送去皇帝的遗物。
七月份某一天,丞相留正说自己生病了,请求辞官,然后就偷偷跑回家了。一开始,留正他们多次请求皇帝立嘉王为太子,皇帝也答应了。留正正准备着手安排这件事,结果皇帝突然给他写了封信,信里说:“我当官这么多年了,想退休休息了。”留正一看这信,吓坏了,赶紧想办法辞职。
过了几天,太皇太后说皇帝身体不好,不能亲自处理丧事,就下令让皇子嘉王在重华宫的简易帐篷里即位,尊皇帝为太上皇帝,皇后为寿仁太上皇后,皇帝则搬去了泰安宫。庆元元年十一月,皇帝的尊号被改为了圣安寿仁太上皇帝。六年后的八月,太上皇帝身体不适,第二天就驾崩在寿康宫,享年五十四岁。十一月,追谥他为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嘉泰三年十一月,又追加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人们评价说:光宗小时候就很有名声,为人儒雅。他即位后,整顿朝纲,摒弃奸佞,减轻赋税,缓和刑罚,这些在绍熙年间的初期政绩,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可是后来,因为后宫嫔妃妒忌争宠,他内宅不得安宁,忧虑成疾。从那以后,政治日渐昏暗,孝顺也日渐懈怠,乾、淳两朝积累下来的好局面也衰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