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国元年正月癸亥这天,晚上,天上出现一颗流星,形状像个盆子一样。
这颗流星从西南方向飞出来,速度飞快地往东北方向冲去,然后消失在尾宿和箕宿之间的星空中。 它颜色青黑,没有留下任何尾巴,亮得像蜡烛照亮了地面一样。
崇宁元年,也就是公元1102年,三月庚辰那天,天上出现了一颗星星,像金星一样亮,从西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浊气之中,颜色是赤黄色的,后面还拖着一条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
五月丁卯那天,又出现了一颗星,形状像个杯子,从西南方向缓慢移动,然后消失在浊气之中,颜色是青白色的,同样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闰六月癸酉那天,星星出现在斗宿附近,向西南缓慢移动,然后消失在建星附近,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跟着几颗小星星。
八月己未那天,星星出现在羽林军(星宿名)附近,形状像个杯子,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浊气之中,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十月壬子那天,星星出现在天船(星宿名)附近,形状像个盂(古代盛食器),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五车(星宿名)附近,颜色是青黑色的,后面拖着尾巴,还能听到隆隆的响声。
十二月己卯那天,星星出现在娄宿附近,像金星一样亮,从西南方向缓慢移动,然后消失在外屏(星宿名)附近,颜色是赤黄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
到了二年正月戊申那天,星星出现在未宿附近,像金星一样亮,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北河(星宿名)附近,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六月戊午那天,星星出现在亢宿附近,像金星一样亮,从西南方向快速移动,消失在浊气之中,颜色是赤黄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九月辛巳那天,星星出现在牛宿附近,形状像个杯子,从西南方向缓慢移动,然后消失在狗国(星宿名)附近,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
十一月甲辰那天,星星出现在参宿附近,像金星一样亮,从西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浊气之中,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十二月丁未那天,星星出现在大陵(星宿名)附近,像金星一样亮,然后消失在腾蛇(星宿名)附近,颜色是赤黄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
三年四月戊申那天,星星出现在轸宿附近,形状像个杯子,从西北方向缓慢移动,进入太微垣内屏星附近消失,颜色是赤黄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它又进入太微垣,又进入屏星附近。六月丙午那天,星星出现在氐宿附近,像金星一样亮,从东北方向缓慢移动,进入天市垣消失,颜色是赤黄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八月己酉那天,星星出现在建星附近,形状像个杯子,从西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鳖(星宿名)附近,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十二月甲子那天,星星出现在天大将军(星宿名)附近,形状像个盂,从西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王良(星宿名)附近,颜色是赤黄色的,没有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
四年正月甲申那天,星星出现在角宿附近,形状像个盂,从西南方向缓慢移动,然后消失在浊气之中,颜色是青白色的,没有尾巴。闰二月壬申那天,星星出现在井宿附近,像金星一样亮,从西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五车(星宿名)附近,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三月庚子那天,星星出现在紫微垣华盖附近,形状像个杯子,然后消失在钩陈大星附近,颜色是赤黄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五月庚申那天,星星出现在河鼓(星宿名)附近,形状像个盂,从西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浊气之中,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十二月甲午那天,星星出现在参宿附近,形状像个杯子,从东南方向缓慢移动,然后消失在军市(星宿名)附近,颜色是赤黄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
五年六月庚午那天,星星出现在西咸(星宿名)附近,像金星一样亮,从东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天市垣内,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六月乙酉那天,星星出现在库楼(星宿名)附近,形状像个杯子,向西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浊气之中,颜色是赤黄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九月癸卯那天,星星出现在天船(星宿名)附近,形状像个杯子,缓慢移动,然后消失在诸王(星宿名)附近,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拖着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十二月壬戌那天,星星出现在奎宿附近,向南快速移动,然后消失在天仓(星宿名)附近,颜色是青白色的,后面拖着长达三丈的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声音像撕裂的布帛一样。
公元1107年(宋徽宗大观元年)二月十四日,晚上天上出现一颗星星,形状像个酒杯,快速地从西南方向划过,落入云层消失了,颜色是赤黄色的,没有留下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
四月二十二日,又出现一颗星,形状像个盆子,缓慢地从南边移动,然后消失在云层里,颜色是青白色的,这次留下了尾巴,光芒也照亮了地面。六月初八,星星出现在尾宿的西南方,形状像个酒杯,缓慢地从西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在云层里,颜色是青白色的,留下了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七月二十二日,星星出现在箕宿,形状像个酒杯,快速地从西南方向划过,落入云层消失了,颜色是赤黄色的,没有留下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到了第二年(110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星星出现在奎宿,形状像个盆子,快速地从西北方向划过,消失在造父星附近,颜色是青白色的,留下了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并且还发出了声音。
公元1111年(宋徽宗政和元年)四月十八日,一颗星星出现在亢宿,形状像个盆子,快速地从西北方向划过,到达右摄提星附近消失,颜色是赤黄色的,留下了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五月二十三日,还没到中午,一颗星星就坠落在东南方向。第二年(1112年)九月初七,星星出现在斗宿,形状像个酒杯,快速地从西南方向划过,落入云层消失了,颜色是赤黄色的,留下了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第三年(1113年)四月十八日,星星出现在心宿,形状像个盆子,快速地从西南方向划过,到达积卒星附近消失,颜色是青白色的,留下了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第四年(1114年)九月二十二日,星星出现在坟墓宿,形状像个盆子,快速地从东南方向划过,到达羽林军星附近消失,颜色是青白色的,留下了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第七年(1117年)十二月二日,星星出现在胃宿的东南方向,形状像个盆子,快速地从西北方向划过,到达天大将军星附近消失,颜色是赤黄色的,留下了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
公元1118年(宋徽宗重和元年)九月二十二日,一颗星星出现在斗宿魁星的南边,形状像个盆子,快速地从东南方向划过,到达天渊星附近消失,颜色是赤黄色的,留下了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
宣和元年三月丁卯那天,天上出现一颗星星,形状像个盆子,从东北方向快速移动,冲进太微垣,颜色是赤黄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
十月戊子那天,又出现一颗星星,形状也是像个盆子,这次是从西南方向缓慢移动,进入羽林军的位置后消失不见了,颜色是青白色,同样亮得能照亮地面。
宣和二年六月庚寅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氐宿的南边,亮度像太白星一样。它从东北方向快速移动,进入天市垣,这次没有尾巴。十二月辛巳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奎宿的西南方向,形状像个杯子,从西南方向缓慢移动,最后在北方消失,颜色是赤黄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
宣和三年七月癸未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斗宿,亮度像太白星一样,从东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不见了,颜色是青白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宣和四年十一月丙寅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王良星的北边,形状像个杯子,快速移动到紫微垣内上辅星的北边消失,颜色是赤黄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
宣和五年二月丙午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北河的东北方向,形状像个杯子,从东南方向缓慢移动,最后在轸宿消失,颜色是赤黄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宣和六年七月丁酉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太阳守的位置,形状像个盆子,从东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不见了,颜色是赤黄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宣和七年十一月戊子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王良星的北边,形状像个杯子,快速移动进入紫微垣上辅星的北边,颜色是赤黄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
靖康元年二月丙辰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张宿,亮度像太白星一样,从东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不见了,颜色是青白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 另外,还有一颗星星出现在北河,亮度也像太白星一样,从东南方向缓慢移动,最后在轸宿的东边消失,颜色是赤黄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三月壬辰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紫微垣内的钩陈星的东南方向,亮度像金星一样,从东北方向缓慢移动,然后消失不见了,颜色是赤黄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五月乙未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权宿的东北方向,形状像个桃子,从西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不见了,颜色是青白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六月癸丑那天,一颗流星,巨大无比,像五个斗那样大,周围带着很多光芒,明亮地照亮地面,从东南方向出现,坠落在西北方向,发出像雷一样的响声。庚申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紫微垣内华盖星的东南方向,亮度像金星一样,向北快速移动,最后在左枢星消失。靖康二年正月乙未那天,一颗大星星出现在建星,向西南方向快速移动,然后消失不见了,颜色是赤黄色,带着尾巴,亮得能照亮地面。
建炎四年六月乙酉,星出紫微垣钩陈。十月辛未,星出壁。
绍兴元年四月,某一天早上,天上出现了一颗星星,居然是白天就掉下来了!这也太奇怪了!七月初一,又看到一颗星星出现在河鼓星附近。八月某天,这颗星星又出现在羽林军方向。十一月某天,它跑到娄宿的西南方去了。再过几天,又跑到天枪星的北边。十二月初一,这回它跑到大陵星的西北边了。
第二年三月,这颗星星出现在紫微垣华盖星的西南方。第二天,它又跑到角宿附近。再过几天,它又跑到紫微垣右枢星附近。又过了一天,它出现在轩辕大星的西南方。闰四月,它跑到太微垣西右执法星的北边。五月某天,它又回到河鼓星附近了。
五年十月,这颗星星出现在室宿的东南方,这次它又大又红,颜色是赤黄色的!六年十月,它又跑到壁宿的西北边。七年八月,这颗星星在汴京(开封)上空消失了,陨落了!八年十一月,它又出现了,这次在在天囷星的东北方。九年五月,它出现在房宿的东南方。
十七年八月,这颗星星出现在危宿,慢慢地移动到贯索星那里消失不见了。这回它是青白色的,后面还拖着一条尾巴,光芒四射,照亮了大地,跟金星一样大!二十六年六月,这颗星星出现在东北方,光芒万丈,照亮了大地。二十八年六月,这颗星星白天就掉下来了,尾巴足有三丈长,最后消失在西北方向。
二十九年八月,这颗星星出现在紫微垣的西南方,大概有三尺长,赤黄色,快速地向西南方向移动,最后在钩陈大星的东北方消失了。三十一年六月,这颗星星出现在右摄提星附近,赤白色,快速地向东南方向移动,后面拖着尾巴,跟岁星一样大!同一天的几天后,又出现一颗星星,青白色,从东北方向快速地向东南方向移动,后面也拖着尾巴,跟碗口一样大。又过几天,一颗星星出现在氐宿,赤黄色,慢慢地移动到角宿天田星那里消失,开始的时候很小,后来越来越大,跟金星一样大,后面还跟着一颗小星星。九月某天,这颗星星白天又掉下来了,大概有三丈长。
隆兴元年六月丁丑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尾宿,颜色青白,慢慢地往东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了。
七月壬寅,这颗星出现在天市垣内,颜色变红了,慢慢地往西北方向移动,到了右摄提的西南方就消失了,还炸出了二十多颗小星星,当时还有声音,它的尾巴又大又亮,像太白星一样。丙午那天,它又出现在天市垣,慢慢地移动到氐宿消失,颜色是青白色,尾巴很小,像填星一样。癸丑那天,这颗星出现在织女星附近,快速地朝贯索的西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颜色是青白色,又亮又大,像土星一样,甚至照亮了地面。丙辰那天,它出现在辇道,快速地移动到天棓的西南方消失,颜色是赤黄色,尾巴像土星一样小。
八月庚申,这颗星出现在羽林军附近,颜色是赤黄色,快速地往东南方向移动,然后在浊星附近消失了。戊辰那天,它出现在虚宿,颜色是赤黄色,快速地移动到牛宿的西南方消失。壬申,它出现在天市垣,颜色是赤青色,慢慢地移动到西咸的西北方向消失。癸酉,它出现在壁宿,颜色是赤黄色,快速地移动,撞上了王良星后消失,亮度如同太白星。丙子,它出现在羽林军门附近,颜色是青白色,慢慢地弯弯曲曲地移动,最后在东南方向的浊星附近消失了。辛巳,它出现在南斗,颜色是赤黄色,慢慢地移动到羽林军附近消失,尾巴很大,像金星一样;紧接着,又出现一颗星,也是赤黄色,尾巴也像金星一样大,它从云雨星附近出现,慢慢地往西南方移动,在女宿的下方消失了。戊子,一颗星出现在羽林军门东南方向,慢慢地移动到浊星附近消失,颜色是青白色,尾巴像土星一样大。还有一颗星,颜色是青白色,出现在天仓,快速地往东南方向移动,尾巴像木星一样小,最后在浊星附近消失了。
九月庚戌,这颗星出现在紫微垣外坐,颜色是赤黄色,快速地往西北方向移动,最后在紫微垣内坐尚书星附近消失了。十一月庚寅,这颗星出现在轸宿,快速地往东南方向移动,在骑官星附近消失了,颜色是赤黄色,尾巴像木星一样大。丁未,一颗飞星出现在天船,快速地往紫微垣外坐内厨的西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炸出了两颗小星星,颜色是青白色,有尾巴,照亮了地面,大小像木星。
二年二月辛酉,飞星出现在权星,慢慢地移动到太微垣内五帝坐大星的西南方消失,颜色是青白色,尾巴很小,大小像岁星。六月丁丑,这颗星出现在王良星附近,颜色是青白色,快速地移动,撞上天津的西南方后消失了。己卯,飞星出现在造父,快速地移动到紫微垣内钩陈大星的东南方消失,颜色是青白色,大小像填星。辛亥,这颗星出现在天关,快速地穿过毕宿,在毕宿口的西北方向消失,有尾巴,非常明亮,像太白星一样,颜色是赤黄色。十月丙辰,这颗星出现在赵国星附近,慢慢地往西南方移动,撞上赵东星后消失,尾巴像填星一样大,颜色是赤黄色。十一月壬午朔,这颗星出现在卯位,慢慢地往西南方移动然后消失,有尾巴,非常明亮,像太白星一样,颜色是青白色。癸未,这颗星出现后,撞上弧矢,快速地移动到天庙的东南方消失,有尾巴,像太白星一样明亮,颜色是青白色。丁亥,这颗星出现在天苑,慢慢地往西南方移动,在浊星附近消失,尾巴很小,像太白星一样大,颜色是赤黄色。癸卯,这颗星出现在羽林军,慢慢地往西南方移动,在浊星附近消失,像太白星一样大,颜色是赤黄色。辛亥,这颗星出现在南河,慢慢地往东南方向移动,在翼宿附近消失,尾巴很小,像太白星一样大,颜色是赤黄色。十二月壬午,这颗星出现在弧矢,往东南方向移动,在浊星附近消失,有尾巴,非常明亮,像太白星一样大,颜色是青白色。
1168年(乾道元年)三月丙辰这天,天上出现一颗星星,从周国方向飞速划过,在天鸡星附近消失,留下一条淡淡的尾巴,大小跟岁星差不多,颜色是黄白的。 过了几天,甲子日,这颗星又出现在张宿,缓慢地向西南方向移动,最后在浊星附近消失,这次留下的尾巴很明显,光芒照亮了地面,大小跟太白星一样,颜色是赤黄色的。
五月丁丑,这颗星出现在河鼓星附近,是白色的,缓慢地向东北方向移动,最后在浊星附近消失,留下一条明亮的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大小跟太白星一样。六月甲辰,这颗星出现在东北方向,缓慢地向西南方向移动消失,留下了尾巴,还有声音,大小跟太白星一样,颜色是赤黄色的。七月壬戌,这颗星出现在西南方向,缓慢地移动到东南方向消失,大小跟岁星差不多,颜色是赤黄色的。庚午日,这颗星出现在代国方向,缓慢地移动到赵国方向消失,大小跟岁星差不多,颜色是青白的。九月戊申,这颗星出现在王良星附近,缓慢地移动到尾宿消失。十月癸未,这颗星出现在权星的东南方向,飞速地移动到太微垣消失,留下一条明亮的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大小跟太白星一样,颜色是青白的。
1169年(乾道二年)二月庚子,这颗星出现在西北方向,飞速地移动到浊星附近消失,亮度跟岁星差不多,颜色是青白的。六月丙子,这颗星出现在角宿,飞速地移动到轸宿消失,留下一条尾巴,大小跟太白星一样,颜色是赤黄色的。七月己巳,这颗星出现在织女星附近,飞速地移动到天市垣内宗星附近消失,留下一条尾巴,大小跟岁星差不多,颜色是青白色的。十一月己未,这颗星出现后,飞速地移动到东南方向的乌黑云层中消失,大小跟岁星差不多,颜色是青白的。十二月,这颗星出现在天关星附近,飞速地移动到外屏星附近消失,还有两颗小星星跟着它一起消失,颜色是赤黄色的,尾巴很短,大小跟岁星差不多。
1170年(乾道三年)九月甲午,这颗星出现在卷舌星附近,飞速地移动到娄宿消失,留下一条尾巴,大小跟岁星差不多,颜色是黄白的。同时,还有一颗青白色的星星,出现在北斗星附近,飞速地移动到少宰星西北方向消失,大小跟岁星差不多。1172年(乾道五年)七月甲子,这颗星出现在宗正星附近,是红色的,缓慢地移动到女宿消失,留下一条明亮的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大小跟岁星差不多。九月丙辰,这颗星出现,颜色是赤黄色的,像条蛇一样,最后在天棓星附近消失。
1173年(乾道六年)九月辛巳,这颗星出现在狼星附近,进入弧矢星区域,最后在浊星附近消失,留下一条淡淡的尾巴,大小跟填星差不多,颜色是赤黄色的。十月庚戌,这颗星出现在天囷星附近,飞速地移动到浊星附近消失,留下一条尾巴,大小跟岁星差不多,颜色是赤黄色的。1174年(乾道七年)七月戊戌,这颗星很大,像拳头一样大,飞速地向西北方向移动,最后在浊星附近消失,留下一条尾巴,光芒像闪电一样照亮了地面。九月甲午,一颗穿透云层的星星出现,飞速地向西南方向移动,最后在浊星附近消失,高度大约一丈多,留下一条明亮的尾巴,光芒照亮了地面,大小跟太白星一样,颜色是青白的。
1176年(淳熙三年)正月辛未那天,天上出现一颗星星,从狼星的位置飞速划过,迅速坠落消失不见,它的尾巴在地面上留下了明亮的光迹,大小跟金星差不多。到了四月戊戌,又一颗星星出现在角宿,颜色是青白色。1178年(淳熙五年)八月乙巳,一颗星星从狼星的位置出现,快速地朝东南方向飞去,消失不见,尾巴的光迹比较微弱,大小跟金星差不多,颜色是青白色。1179年(淳熙六年)八月壬辰,一颗星星出现在紫微垣的钩陈大星附近,缓慢地移动,然后坠落,留下了尾巴的光迹,大小像个碗口那么大,颜色是青白色。1180年(淳熙七年)五月乙亥,一颗星星出现在天市垣内的东海星附近,缓慢移动,然后爆炸成三颗小星星,留下了尾巴的光迹,照亮了地面,大小像个碗口那么大,颜色是青白色。同年的八月丁未,一颗星星出现在贯索大星的西北方向,快速地坠落,留下了明亮的尾巴光迹,大小跟金星差不多,颜色是青白色。1184年(淳熙十一年)四月乙丑,一颗星星从天空中出现,缓慢地朝东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尾巴的光迹比较微弱,爆炸成许多小星星,同时还伴有声音,亮度跟金星差不多,颜色是青白色。1188年(淳熙十五年)二月辛未,一颗星星出现在太尊星附近,大小像个碗口那么大,快速地坠落,颜色是青白色。
1196年(庆元二年)九月甲午和1198年(庆元四年)六月甲午,这两天都出现了白天坠落的星星。1198年(庆元四年)七月壬寅,一颗星星出现在羽林军(星宿名)附近,颜色是青白色,大小像个碗那么大。同年的九月丁巳,一颗星星出现在奎宿,朝壁垒阵(星宿名)的方向坠落,颜色是赤白色,大小跟金星差不多。1199年(庆元五年)六月丁丑,一颗星星从东北方向出现,缓慢地朝西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大小跟岁星(木星)差不多,颜色是青白色。同年的九月壬子,一颗星星从西南方向出现,缓慢地朝东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大小跟金星差不多,颜色是青白色。
1202年(嘉泰二年)四月辛巳,一颗星星从西北方向出现,快速地朝东北方向移动,然后坠落,颜色是赤红色。十月乙酉,一颗星星出现在五车(星宿名),大小跟岁星(木星)差不多。1204年(嘉泰四年)十一月庚午,一颗星星出现在天津(星宿名),快速地进入天市垣后消失。
1205年(开禧元年)正月庚子,一颗星星从天空中出现,颜色是赤红色,大小跟金星差不多,然后坠落。七月癸亥,一颗星星出现在天津(星宿名),进入斗宿东南方向后消失,颜色是赤红色,大小跟金星差不多。1206年(开禧二年)六月癸丑,一颗星星出现在招摇(星宿名),进入库楼(星宿名)后消失,颜色是赤红色,大小跟金星差不多。
嘉定元年六月辛未那天,一颗星星出现在天津星的东北方向,慢慢地朝着天市垣的方向移动,然后消失了。
第二年六月壬午那天,星星出现在织女星的东南方向,慢慢地移动进入天市垣然后消失,颜色是红色的,带着尾巴,非常明亮,看起来跟金星一样大。庚寅日,星星出现在中天,快速地朝着东北方向移动,最后消失在浊气中。第三年九月己酉,这颗星星晚上坠落了。
第五年七月乙巳,星星出现在中天,慢慢地朝着西南方移动,最后消失在浊气中。第六年五月癸亥,这颗星星白天坠落了。九月癸卯,这颗星星晚上坠落了。丁巳日,这颗星星白天坠落了。十月戊戌,星星出现在昴宿的西南方,慢慢地朝着天廪的东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了。壬戌日,星星出现在西南方,慢慢地移动到浊气中消失,呈现青白色。十二月壬寅,这颗星星白天坠落了。
第七年三月壬午,星星出现在轸宿距星的东南方向,慢慢地移动到浊气中消失。五月辛卯,星星出现在天津星的西南方,慢慢地朝着心宿的西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了。第八年七月癸未,星星出现在室宿距星的东北方向,快速地朝着天仓星的西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了。乙酉日,星星出现在织女星的东南方向,慢慢地朝着牛宿的西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了,带着尾巴,非常明亮,看起来跟金星一样大,颜色是青白色的。八月甲辰,星星出现在天津星的西南方,慢慢地朝着河鼓的东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了。十二月丙申,星星出现在五诸侯的东北方向,慢慢地朝着天关的西南方移动,然后消失了,同时伴随着声音和尾巴,非常明亮,颜色是赤黄色的。
第九年六月乙巳,星星出现在牛宿距星的东北方向,慢慢地移动到浊气中消失。第十年五月壬申,星星出现在尾宿距星的西北方向,慢慢地朝着牛宿距星的东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了。第十一年六月乙卯,星星出现在河鼓距星的西南方,快速地朝着正西方向移动,最后消失在浊气中。第十二年十一月己亥,星星出现在昴宿的东南方向,快速地移动到浊气中消失。
第十三年十二月丁巳,星星出现在轸旗的东北方向,慢慢地移动到浊气中消失,颜色是赤黄色的。第十四年二月壬午,星星出现在南河距星的东南方向,慢慢地朝着西南方移动,最后消失在浊气中,颜色是赤黄色的。八月戊午,星星出现在房宿距星,快速地移动到浊气中消失,带着尾巴,非常明亮,看起来跟金星一样大,颜色是赤黄色的。十一月甲申,星星出现在天仓距星的西北方向,慢慢地朝着东南方移动,最后消失在浊气中,颜色是赤黄色的。第十六年十一月壬戌,星星出现在五诸侯的东北方向,快速地朝着西北方向移动,最后消失在浊气中,颜色是赤黄色,发出隆隆的声音,带着尾巴,非常明亮,看起来像个盏子那么大。
1226年4月某一天晚上,天上出现一颗星星,又大又亮,跟金星似的。
1234年6月某天白天,这颗星掉下来了。1235年1月和9月,这颗星又出现了,还是跟金星一样大。1236年11月,它又白天掉下来了。1237年7月,这颗星再次出现,跟金星一样大,9月又掉下来了。1238年8月晚上,它掉下来了。闰9月,这颗星又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
1238年6月,这颗星出现在西南方,跟金星一样大,后面还拖着尾巴,亮得能照到地上。1239年4月,这颗星又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6月白天,它又掉下来了。7月,它又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没几天白天又掉下来了。10月,它又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1240年5月,这颗星出现在心宿附近,跟金星一样大,6月晚上掉下来了。
1241年1月,这颗星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2月晚上掉下来了。9月,它出现在七公星的西边,然后就消失了。10月,它又出现了,这次跟桃子一样大。1242年4月、7月、9月,它都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6月和8月白天,它都掉下来了。1243年3月,它白天掉下来了。8月,它又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1244年1月和6月,它都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2月和3月白天,它都掉下来了。
公元1241年6月某一天,晚上出现一颗星星,跟金星一样大。过了几天,这颗星白天就掉下来了。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1243年6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氐宿附近,跟金星一样大。到了8月某天,这颗星白天也掉下来了。
公元1244年4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尾宿附近,跟金星一样大;6月某天,又一颗星星出现在毕宿,同样跟金星一样大。公元1246年7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室宿,跟金星一样大;9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斗宿,它的尾巴又青又白,照亮了地面,大小也跟金星一样。公元1247年9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室宿。公元1248年6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河鼓星附近,跟金星一样大;10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角宿附近。公元1249年6月某天,一颗星星从南方快速飞过,然后坠落到污浊的水中,颜色是赤黄色的,跟金星一样大。10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织女星附近。公元1250年4月某天晚上,一颗星星坠落了。公元1251年7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毕宿附近,颜色是赤黄色的,跟金星一样大;8月某天晚上,一颗星星坠落了。公元1252年4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角宿和亢宿附近,跟金星一样大;8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角宿,红色的光芒照亮了地面。
公元1253年4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公元1254年7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公元1255年7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了,跟金星一样大;10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毕宿附近。公元1257年7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了,跟桃子一样大。公元1258年9月某天,一颗星星穿过云霞出现。
公元1261年6月某天,一颗星星出现在斗宿和河鼓星附近,快速地向东南方向飞去,然后坠落到污浊的水中,颜色是赤黄色的,发出声音,尾巴照亮了地面,跟金星一样大。
景定元年七月丙子那天,天上出现一颗星星,从东南方向升起,个头跟太白星一样大。十月乙卯那天,星星又出现了,这次是从东北方向出现,快速地朝着月亮的方向飞奔而去,还伴随着声音,它的尾巴拖在地面上,亮得像白天一样,个头像个桃子那么大。三年四月甲辰,星星再次出现,这次跟盏子一样大。六月己酉,星星出现,个头跟火星一样大。九月丙子,星星出现,跟太白星一样大。闰九月丙戌,星星冲破云霞出现,跟太白星一样大。庚子那天,星星出现,也跟太白星一样大。四年五月戊戌,星星出现在角宿距星附近。六月丁卯,星星出现在河鼓星附近。八月乙卯,星星出现在天仓星附近。五年二月壬戌,星星出现在毕宿附近。五月甲午,星星出现在河鼓大星东南方向,快速地朝着西北方向飞奔而去,最后坠落消失,颜色是赤黄色的,留下了明亮的尾巴,跟太白星一样大。七月己卯,星星出现在右摄提星附近。
咸淳二年六月甲戌,星星出现在左摄提星附近。三年七月庚寅,星星从昴宿东南方向出现,快速地飞奔,最后坠落消失,颜色是赤黄色的,留下了明亮的尾巴,跟太白星一样大。四年七月戊午,星星出现在氐宿距星西北方向,快速地飞奔进入骑官星区域后消失,颜色是赤黄色的,留下了明亮的尾巴,个头像个桃子那么大。五年五月庚申,星星从斗宿距星东北方向出现,快速地朝着牛宿方向飞奔,最后坠落消失。六月庚寅,星星出现在斗宿附近。七月壬戌,星星从东南方向的河鼓距星西北方向出现,快速地飞奔,最后坠落消失。
德祐元年四月癸亥,一颗很大的星星从心宿东北方向飞奔,最后坠落消失。
妖星记录:
建隆二年五月己丑,天狗坠落到西南方向。
绍兴十七年正月乙亥,妖星出现在东北方向的女宿内,个头跟岁星差不多小,光芒有五丈长,到了二月丙寅才消失。
淳熙十三年九月辛亥,星星出现,跟太白星一样大,颜色先是红色,后来变成黄白色,尾巴大约两尺长,弯弯曲曲像蛇一样爬行,像歪斜的箭一样。十四年五月,一颗星星出现在天边,跟太阳一样大,跟太阳互相碰撞摩擦后消失了。
嘉定十一年五月癸未,蚩尤旗出现在天上。
端平二年春天,天狗坠落在怀安金堂县,声音像雷一样,三个州的人都听到了,最后变成了碎石,颜色是红色的。
咸淳十年九月壬寅,西方出现一颗星星,弯弯曲曲像蚯蚓一样。
1275年(德祐元年)二月丁亥日,天上出现了两颗像斗一样的星星,不一会儿,其中一颗就掉下来了!这可是个不祥之兆啊!
接下来记录了一些奇异的天象,比如:1131年(绍兴三十一年)六月戊午日,大角星的东北方向出现了一颗新星;1166年(隆兴二年)九月戊戌日,大角星的光芒闪烁不定,十月丙子日,弧矢九星中的其中一颗星偏离了原来的位置,没有指向狼星;1167年(乾道元年)八月乙巳日,大角星的光芒再次闪烁;1174年(淳熙元年)七月辛亥日,奎宿出现了光芒。
这些都是星象异变,接下来是关于云气的记录:965年(乾德三年)七月己卯夜,西方出现了一股苍白色的气体,长达五十丈,穿过天船、五车星宿,一直延伸到井宿;973年(开宝元年)十月乙未日清晨,西北方向出现了三道苍白色的气体,每道长二十丈,向东飘散;978年(太平兴国四年)四月己巳夜,西北方向出现了一股白色的气体,压在了北斗星上;983年(雍熙三年)正月己未夜,出现了像城墙一样的赤色气体;984年(雍熙四年)正月癸酉夜,白色的气体从角宿、亢宿升起,经过太微垣,穿过轩辕大星,最后在月亮附近散去。
988年(端拱元年)十月壬申日黎明时分,东南方向出现了一团云,穿过中天,一直延伸到地面,又浓又润,前面是赤黄色,后面是黑青色,开始比较窄,后来越来越大,移动的样子像被砍断一样。同年的十一月戊午夜,西北方向出现了一团像太阳光一样的气体,高约两丈。996年(至道二年)二月丙子夜,西方出现了八道长短不一的苍白色气体,像扫帚一样,稍微经过天河,交错在一起,像互相缠绕的蛇一样。
1000年(咸平三年)十月辛亥日,黑色的气体穿过了北斗星;同年十二月庚午日,黑色的气体长达三丈多,穿过心宿,进入天市垣,到达帝座星,过了一会儿才散去。1001年(咸平四年)三月丙申日,出现了两道白色的气体,横贯天空;同年十月辛亥日,黑色的气体再次穿过北斗星;1002年(咸平五年)正月,白色的气体像彩虹一样穿过太阳,过了一会儿才散去;七月戊戌日,白色的气体像军队一样穿过东井星;1003年(咸平六年)四月己巳日,白色的气体东西方向横贯天空;丁丑日,白色的气体穿过太阳;五月辛亥日,白色的气体从昴宿出现,到达东壁星后消失;六月辛未日,赤色的气体出现并穿过天空;丙子日,白色的气体从河鼓星左右的旗帜星出现,分成几道消失;七月癸卯日,白色的气体像彗星一样,从西南方向出现。
景德元年三月,哎,那会儿天上出现了好多白气,像布一样铺满了天空,足足有十几道呢!五月又看到了,这次白气像扫帚一样,好几道,每道都有七尺长。七月,墙上冒出了黄气,足足五丈多长!十一月,哇,十几道黑气直冲着太阳去了!到了第二年正月,月亮上出现了黄白两色的气,黑气还围着它转呢!二月,五道白气直冲北斗七星!十月,阁道东西两边冒出了白气,闪闪发光!第三年三月,北方出现了红色的气,一直延伸到天边,同时还有白气穿过了月亮。四月,黄气像柱子一样穿过月亮。十月,黑气直冲北斗七星的魁星!第四年三月,白气横贯东西天空。同年的庚申日,南方出现了白气,一丈多长,好久都没散去。四月,白气又穿过北斗七星,这次足足十丈长!同月庚寅日,白气像布一样笼罩着月亮,大概有三丈长。甲午日,南方出现了黑气,穿过心宿,大概五丈长。十一月,天上出现红色的气,像扫帚一样,长七尺,在舆鬼星的南边。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初一,黄气从艮位出现。丁丑日,出现了两道白气,横贯东西天空。七月,西北方出现了像扫帚一样的白云气,足足有三十多条!第二年九月,东南方出现了一道像柱子一样的黄气,大概五丈长。第三年四月,中天出现了黑气,横贯东西天空。十二月,青红色的气穿过了太微垣。第五年二月,一道五丈长的白气从东井星出现,穿过北斗七星的魁星和轩辕十四星。第七年五月,紫微垣附近出现了气体,形状像宫殿一样,光芒照耀大地。
天禧二年四月,黄气像柱子一样穿过月亮。
天圣七年二月己卯夜,黑色的云,足足三十丈长,穿过弧矢、翼、轸三星。
明道元年十月庚子夜,五道黄白气穿过了紫微垣。十二月,西北方向出现了苍白色的气,横贯天空。
景祐元年八月,青黄白气的混合物,像扫帚一样,长七尺多,出现在张宿、翼宿之上,足足三十三天都没消失。第四年七月,黑气一丈多长,出现在毕宿的下方。
宝元二年正月壬子夜,哎,那天晚上,西北方向突然出现了一团乌黑乌黑的云,足足有三十尺长,慢慢地飘向东南,依次经过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还有心宿和木星,最后在天空正中央散开了。三月甲寅夜,又来!还是西北方向,这次出现的是一条细长的黑云,三十丈长,直接穿过王良星和营室星。
康定元年三月丙子夜,东南方靠近地平线的地方,出现了一团黑色的东西,横着,几丈长,一尺多宽,过了一会儿就消失了。六月壬子夜,心宿的西边,冒出来一股黑气,五十丈长,两头都接触到地平线,过很久才散去。
庆历元年八月庚辰夜,东方出现了一股白气,大概十尺长,在星宿的度数里,过了十天,长到了丈余,冲着天相星,在星宿中最亮的那颗星的南边待了九十多天才消失。壬午夜,西南方向又出现黑气,七丈长,穿过危宿和羽林星,一直延伸到地平线,最后到达天津四,过很久才散去。癸卯夜,西北方向出现了一团青白色的云,大概两尺宽,两头都接触到地平线,过了一会儿就消失了。二年十一月壬申夜,黑气直接穿过北斗星的柄。八月甲申夜,白云穿过北斗星。三年正月戊戌夜,天空正中央出现了一股白气,二十丈长,朝西南方向飘去,还穿过太阳!
四月癸卯夜,这次出现了两股白气,从西北角冒出来,到达天空正中央,两头都接触到地平线,朝东南方向飘去,过了一会儿就散了。七月戊辰夜,西南方向出现黑气,大概三丈长,穿过天空就散了。八月壬子夜,白气穿过北斗星的魁。四年五月甲子夜,东北方向出现黑气,靠近地平线,大概五丈长,过了一会儿就散了。九月辛巳夜,天空正中央出现了一股大概两丈长的气,穿过卷舌星和南河的东北部,很快就散了。十一月甲子夜,青白色的云出现,靠近南边地平线,过很久才散去。八年正月丁酉夜,黑气出现,两头都接触到地平线,慢慢向东飘去,过很久才散去。二月辛卯夜,西方靠近地平线的地方出现黑气,三丈长,过了一会儿就散了。
皇祐四年十一月壬寅夜,东方出现黑气,南北都接触到地平线,穿过参宿和轩辕十四。辛酉夜,北方出现白气,靠近地平线,大概五丈长,穿过北斗星,过很久才散去。
公元1064年6月某天半夜,东北方向突然出现了一团苍白色的云,大概有一丈长,一直延伸到毕宿(毕宿是二十八宿之一)。
两年后的二月某天半夜,西北方出现了一团苍黑色的云,这次长约五丈,穿过东井宿和北斗星,过了很久才散去。四月某天半夜,西北方又出现了一团苍黑色的云,这次只有三十尺长,西边延伸到轩辕十四(轩辕十四也是二十八宿之一),北边到达钩陈(钩陈也是星官名)。同年的丙午日半夜,西北方出现白气,慢慢向东南移动,云气两端都比较模糊,穿过角宿(角宿也是二十八宿之一),后来又移向西北,过很久才消散。九月某天半夜,西北方向出现一团三丈长的苍黑色云,穿过营室、壁垒、阵星和天河(天河指银河)。
公元1065年六月某天半夜,东方出现了一团一丈长的苍白色云,一直延伸到毕宿。1066年二月某天半夜,南方出现了一团三丈长、一尺宽的苍白色云,穿过南门二星。三月某天半夜,西南方出现了两团三丈长、一尺宽的苍白色云,两团云相距两尺,穿过东井宿和南河(南河是星官名),过了一段时间才散去。闰三月某天半夜,南方出现了一团苍黑色的云,两端都比较模糊,一尺宽,穿过尾宿、箕宿、斗宿、牛宿、库楼(库楼是星官名)和骑官(骑官是星官名)。五月某天半夜,北方出现了一团三丈长、一尺宽的苍黑色云,穿过紫微垣和王良(王良是星官名)。同月另一天半夜,北方又出现了一团三丈长、一尺宽的苍黑色云,也穿过紫微垣。甲辰日半夜,东方出现一丈长、一尺宽的苍黑色云,穿过天苑、五车和参旗(天苑、五车、参旗都是星官名)。六月某天半夜,东北方向出现一团五丈长的白色云,上宽下窄,穿过天船、阁道、传舍、紫微垣和天棓(天船、阁道、传舍、天棓都是星官名)。同月另一天半夜,北方出现了一团三丈长、一尺宽的黑色云,穿过北斗、紫微垣和王良。八月某天半夜,西北方出现一丈长、一尺宽的黑气,穿过北斗。十月某天半夜,出现了一道黄色的气体,从上到下穿过月亮。十一月某天半夜,南方出现了一团五丈长、二尺宽的苍黑色气体,东边延伸到库楼,北边延伸到南河,横穿过翼宿(翼宿是二十八宿之一)。十二月某天半夜,南方出现了一团三丈长、二尺宽的苍黑色云,穿过五车、东井和五诸侯(五诸侯是星官名)。
熙宁元年,也就是公元1068年,正月初几晚上,西南方出现了一道长四丈、宽一尺的苍白色云彩,它穿过月亮,一直延伸到南河、舆鬼、轩辕星宿。这场景,想想就挺壮观的!
六月初几晚上,北方出现了一道长两丈、宽一尺的漆黑色云彩,它穿过北斗七星的魁星,一直延伸到文昌星宿。这黑云,感觉有点不祥啊!
十月初几晚上,北方又出现了一道漆黑色云彩,两头都特别模糊,它穿过织女星、天棓、紫微垣和北斗七星的魁星。这回黑云更厉害了,范围更广了!
到了熙宁二年,四月初几晚上,东南方出现了一道长三丈、宽一尺的苍白色云彩,穿过天市垣星宿。这颜色换了,但规模还是不小。
六月初几晚上,西南方出现了一道长四丈、宽两尺的漆黑色云彩,它穿过大角星、左右摄提星、天市垣、斗宿、女宿、牛宿。这黑云又来了,范围比之前更大更广了!七月初几,太阳底下还出现了五彩祥云! 十一月份,每天晚上西北角都能看到红色的气体,像火一样,一直到深夜才消失。
熙宁三年二月初几晚上,西北方出现了一道长三丈、宽两尺的漆黑色云彩,穿过王良星、扶箱星、天厨星。六月初几晚上,西北方又出现了一道长一丈、宽一尺的漆黑色云彩,穿过五车星。之后,西北方向又出现了一道长一丈多点的云彩,穿过北斗七星的魁星和文昌星。这黑云真是反复出现,让人心里不安啊!五年七月初几晚上,南方出现了一道长一丈的白色云彩,穿过氐宿、房宿、心宿。
熙宁六年五月初几晚上,东北方出现了一道长五丈、宽两尺的漆黑色云彩,穿过云雨星和阁道星。熙宁七年三月初几,西南方出现了一道长两丈、宽一尺的苍白色云彩,它竟然穿过太阳,像一条白色的带子一样横贯天空!四月初几晚上,北方出现了一道长五丈、宽两尺的苍白色云彩,它穿过北斗七星的魁星、钩陈星、王良星、阁道星,一直延伸到奎宿。同年的丙戌日晚上,西北方出现了一道长三丈、宽一尺的苍白色云彩,穿过东井星、紫微垣和钩陈星。六月初几晚上,天河中出现了一道长五丈的漆黑色云彩,两头都特别模糊,穿过尾宿和箕宿;同时,东方也出现了一道长五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羽林星和外屏星。甲戌日,西方出现了一道长三丈的苍白色云彩,穿过轸宿、角宿和太微垣。丙戌日晚上,南方出现了一道长两丈的苍白色云彩,穿过危宿、室宿、壁宿和八魁星。丁亥日晚上,东方出现了一道长两丈的苍白色云彩,穿过月亮以及毕宿、奎宿、娄宿和外屏星;同时,南方也出现了一道长两丈的苍白色云彩,穿过危宿、室宿、壁宿和八魁星。壬辰日晚上,西南方出现了一道长两丈的苍白色云彩,穿过天棓和紫微垣。癸巳日晚上,东方出现了一道长五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牛宿、天仓星、岁星、太白星和卷舌星。七月初几晚上,东方出现了一道长一丈多的苍白色云彩,穿过参旗和参宿。
熙宁八年二月初几晚上,西方出现了一道长一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轸宿和轩辕星。乙酉日晚上,东方出现了一道长三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心宿、天市垣列肆和宗人星。五月初几晚上,西南方出现了一道长两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氐宿、房宿和心宿。癸亥日,西方出现了一道长三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轩辕星和太微垣五帝坐。十月初几晚上,西北方出现了一道长三丈的黑色云彩,穿过毕宿、大陵星和钩星。
熙宁九年四月初几晚上,东北方天棓星附近出现了一道白色的气体,一直延伸到天市垣。辛亥日晚上,南方出现了一道长两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库楼星、骑官星、积卒星、心宿和尾宿。六月初几晚上,东北方出现了一道长四丈的苍白色云彩,穿过室宿、壁宿和阁道星。七月初几晚上,南方出现了一道长四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军市星和天园星。十月初几晚上,西北方出现了一道长四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北斗七星、钩陈星和车府星。
熙宁十年六月初几晚上,南方出现了一道长三丈、宽一尺的漆黑色云彩,穿过龟星、鳖星和天渊星。乙巳日晚上,东北方出现了一道长三丈、宽一尺的苍白色云彩,穿过五车星和毕宿。七月初几晚上,北方出现了一道长一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北斗七星的魁星。八月初几,东北方出现了一道长两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参宿、井宿、北河星和五诸侯星。九月初几晚上,北方出现了一道漆黑色云彩,从北斗七星的魁星和杓星穿过紫微垣,一直延伸到天棓星。十月初几晚上,南方出现了一道长两丈的漆黑色云彩,穿过斧钺星和鈇锧星。
1077年,也就是元丰二年四月戊申夜,南方出现了一道长达三丈的白云,穿过库楼、积卒、龙尾星宿。到了辛亥夜,南方又出现了一道同样长三丈的苍白云,穿过房宿。1078年四月壬申夜,北方出现一道长二丈的苍白云,从太微垣穿出,穿过五帝座和常陈星宿。1081年十月庚申夜,北方出现一道长三丈、宽一尺的苍黑云,穿过北斗、文昌、天枪星宿。
这些奇怪的天象接连出现,让人感觉很不寻常。1086年,也就是元祐三年七月戊辰夜,东北方天空近地处有些浑浊,天亮时照在地面上,就像月亮将要升起一样,只是在西北偏方有一道白气直冲云霄。九月己酉夜,北方出现赤色的气体,逐渐又生出几道白气。1089年十一月,桂阳监也观测到了庆云。
1092年九月戊辰夜,北方紫微垣北斗星东南方向出现了赤色气体,紧跟着出现了十道白气,每道长五尺。1101年十一月己酉,赤色气体随着太阳落下而消失。1102年五月戊子夜,东南方出现一道长三丈的苍白云,穿过尾宿、箕宿、斗宿。
1101年,也就是政和元年十一月甲戌夜,紫微垣出现苍白气体,穿过四辅星宿。1105年四月庚子,一道白云从北方直冲中天,逐渐变成五彩缤纷,如同华盖一般。1107年五月乙卯夜,东北方出现了赤云和白气。
1111年,宣和元年六月辛巳夜,北方出现赤色气体,半边天空如同燃烧的火焰。七月戊午夜,东北方出现赤云,穿过三十多道白气。1112年二月戊戌夜,东北方出现赤云,逐渐向西北移动,进入紫微垣。1113年九月壬午夜,一道长三丈的苍白气体穿过月亮。1114年九月丁丑,西方日落处出现了赤色气体。1117年四月壬子夜,赤云进入紫微垣。
1126年,靖康元年正月丁丑夜,西方出现赤白气体。九月戊寅,有赤色气体随着太阳升起出现。九月乙未,西方日落处出现赤色气体。十一月乙丑,日落处出现赤色气体。闰十一月丁酉,赤色气体横贯天空。1127年正月己亥夜,西北方的阴云中出现火光,长约二丈多,宽数尺,时隐时现。二月壬午夜,白气如同彩虹一般,从南方横贯到北方,逐渐移向西南,最终到达东北方。
三月戊子夜,那晚啊,天上出现了一道白气,直冲斗宿!
建炎元年八月壬申,东北方向出现了红色的气体。四年五月壬子,那天,红色的云气横贯天空,还有十多道白气,像丝带一样贯穿红色云气,从紫微垣升起,穿过北斗和文昌,最后从东南方向散去。这景象,想想都觉得壮观!
绍兴元年二月己巳,天上出现了一道横贯天空的白气。七年正月辛未夜,东北方向出现了像火一样的红色气体,从紫微宫冒出来;二月癸卯,又出现了同样的景象。十一月癸卯,又出现了一团像火的红色云气,跟着太阳一起落下。八年九月甲申朔夜,紫微垣内出现了一团像火的红色气体。十八年八月丁亥,西北方出现了像火的红色气体。二十七年二月乙酉,红色气体从紫微垣冒出来。十月壬寅,红色气体随着太阳升起。三十年正月壬申,东北方向出现了五处像火光一样的红色气体,连成一片。十一月甲午,西南方出现白气,从尾宿经过壁宿、娄宿、昴宿。十二月戊申,那天晚上,白气从尾宿出现,经过心宿、房宿、氐宿、亢宿、角宿,进入天市垣,贯穿太微垣,最后到达郎位才停止,看起来就像银河一样。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丑,那天晚上,白气从斗宿出现,经过牛宿、女宿、危宿,到达娄宿才停止,大概宽六丈,看起来也像银河一样,东西方向横贯天空。
隆兴元年十二月壬午,那天晚上,白气从危宿出现,经过室宿、壁宿、奎宿、胃宿、娄宿,到达昴宿才停止。二年十一月庚寅,那天,红色的云气布满了整个天空,跟着太阳一起落下。
乾道元年正月庚午,那天晚上,白气从奎宿出现,逐渐上升,经过娄宿、胃宿、昴宿,贯穿毕宿,最后进入参宿才停止。三月戊辰,那天晚上,白气从参宿一直到角宿才停止,和银河连接在一起,大概宽七丈。四月丁酉,那天晚上,灰白色的气体从西北方向逐渐上升,从东北方向进入天市垣;辛丑,进入北斗魁星和文昌星;乙巳,进入紫微垣内,到达北极和天枢星。 这些天象记录,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公元1178年10月某日,老天爷真是怪事不断,你看,一大片苍白的云气,足足有两丈长,直接穿过了翼宿星官。到了11月某日,这白气又跑到女宿星官那儿去了,一路从虚、危、室、壁、奎、娄、胃几个星宿划过去,最后停在了昴宿。
两年后的1180年12月某日,这白气直接横亘天空,遮天蔽日!到了1184年10月某日,又出现了一股赤色的气体,跟着太阳一起升起。11月某日,这赤气又跟着太阳一起落下。到了1185年7月某日,赤气还是跟着太阳落下,10月某日,它又跟着太阳升起。1186年10月某日,赤气跟着太阳落下;第二天,它又跟着太阳升起。1187年10月某日,天上出现了一种奇特的云彩,像彩霞一样。
公元1194年10月某日,东北方向出现了一道弯弯的彩虹。1196年8月某日,赤气跟着太阳落下;第二天,它又跟着太阳升起。1198年10月某日,又出现了一道弯弯的彩虹。1203年1月某日,西南方向出现了一股白气,亮得像银河一样,南北宽六丈,东西方向横贯天空。1208年11月某日,赤气跟着太阳落下。
公元1208年11月某日夜里,天上出现了赤色的云和白色的气体。1209年6月某日,一条白气像腰带一样横亘天空;过了几天,又出现了同样的景象。
公元1212年8月某日,一条白气像腰带一样横亘天空。1213年2月某日夜里,白气像腰带一样横亘天空,8月某日,又出现了同样的景象。
公元1214年2月某日,赤气横亘天空。11月某日,当天,一条白气像腰带一样横亘天空;第二天,出现了彩虹。
公元1220年10月某日,赤气跟着太阳升起;11月某日,它跟着太阳落下。
公元1224年2月某日,白气横亘天空。
公元1226年2月某日(正月初一),白气横亘天空。1234年11月某日,出现了彩虹。
公元1237年7月某日夜里,白气横亘天空,像一块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