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次郊祀大典,真是盛况空前啊!皇帝亲自巡视,队伍浩浩荡荡地停驻在江南一带,这可是十代帝王才能积累出的盛世景象啊!边境安宁,刀兵都收起来了,文治盛世,恩泽普照天下。祭祀完毕,皇宫里都弥漫着喜庆祥和的气氛,连空气中都感觉到了喜悦。皇上回宫后,马上就下达了赦免令,全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导引》
这郊祀大典选址真是极好!双凤飞落,祥瑞之气笼罩着龙山。左边是澄澈的江水,右边是清秀的湖泊,日夜都能听到海潮翻涌的声音。选址如此吉利,于是就在这里建造了圆形的祭坛。祭坛宏伟壮观,台阶高耸,神位环绕四周。边境平静无事,士兵们卸下兵器,安枕无忧。皇上连续三年亲自祭祀,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之际,虔诚地进行着隆重的祭祀仪式,紫色的烟雾缭绕在高高的祭坛上。你看,仪仗队整齐列队,肃穆庄严,在寒风中缓缓移动。悠扬的乐声,从竹管和瑟中传出,直达天际。丰盛的祭品摆放在祭坛上,玉器和珍宝闪闪发光。皇上虔诚地祭祀,表达着对神明的敬意。九天之上,祥瑞之气升腾而起,如同奔腾的骏马,又迅速消散,留下的是无穷的福祉。皇上乘坐龙车,返回宫殿,皇恩浩荡,普照人间,到处都是春意盎然。
《六州》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阴霾逐渐散去,天空充满了祥瑞之气。边境一片宁静,夜间的警报声也消失了,国家的教化遍及各地。皇上兴办太学,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新修建的宗庙,御笔亲题,祭祀活动也在郊外举行。全国上下都仰慕着皇上,祝愿他万寿无疆。男女老少都喜气洋洋,唱着《桃夭》来庆祝丰收。年年丰收,粮船首尾相接,粮仓都堆满了粮食。朝廷栋梁之才,功勋堪比汉朝的萧何。无数的能工巧匠齐心协力,招揽了众多优秀人才。吉祥的景象,美好的祝福都汇聚在一起,调和着四季的运行。三年一次的郊祀大典,演奏着《咸》《韶》等六种乐曲。仰望天空,祈求上天赐福,如同上古时期的尧帝一般。
《十二时》
《奉禋歌》 (此诗句无需翻译)
哎,这天色到底是不是正常的啊?看着这景象,我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跟平时一样了。天地元气啊,公平地覆盖着一切,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万物生长繁衍,这造化之功,谁能说得清呢?隆重地祭祀神灵,这可是要追本溯源的大事。乐器奏响,黄钟之音响起,阳气回升,白天变长了。皇帝的车驾浩浩荡荡,仪仗队举着黄色的旗帜,皇帝虔诚地祭祀着。天空晴朗,霜花轻薄,星星闪耀。祥瑞之气升腾,皇帝的衮冕华丽,各种乐器演奏,祭祀的玉帛交错。宫里的漏壶滴答作响,文武百官仪容整齐。众神欢庆,神车神马,来来往往,降下祥瑞。接受了上天的旨意,万世太平,大家一起唱着《昊天成命》这首诗歌。
《降仙台》这首诗写的是:香火散尽,夜还没亮,皇帝就下到神丘了。玉佩叮当作响,金色的莲花闪闪发光,云雾缭绕着皇帝的衣服。彩色的仪仗队开始转动,龙车回转,旗帜飘飘。星星稀疏地闪烁,好像在和天河一起流动,漏壶漏尽了,五更时分。东方天亮了,太阳从东海升起。阳光灿烂,照耀着旗帜上的流苏。通往宫殿的路已经修好了,祥瑞的光芒笼罩着一切。皇帝回到宫殿,看着御楼,有一只仙鹤衔着赦免囚犯的诏书呢!天下百姓都喜气洋洋,到处都是祥和的景象,人们载歌载舞。
【孝宗郊祀大礼五首】里,《导引》这首诗写的是:伟大的皇帝,在冬至这天祭祀神灵,九种乐器在轩朱殿奏响。东方天空星光灿烂,云彩润泽,皇帝在竹宫拜祭。祭祀完毕,千乘万骑护送皇帝回宫,祥瑞的光景聚集在金色的宫殿。鸡竿高唱,恩诏颁布,皇恩泽被天下。
《六州》这首诗没有内容,无法翻译。
哎,严更永,今天到底是哪一年啊?你看,玉衡星正亮,钩陈星也闪闪发光,天上都冒着祥瑞之气呢!这风调雨顺的,江海也平静得很。 皇上再次遵循古制,励精图治,真是圣明之主啊!想当年舜帝把帝位传给禹,那盛世景象至今还让人称颂呢!你看这玉卮边上,都写满了祝寿的字样。三年来,皇上亲自祭祀,春天来了,八方百姓都来朝拜,紫色的祭坛上,仪式庄重隆重。皇上仰望着天,斋戒沐浴,诚心诚意,礼仪规范。钟声敲响,仪仗队簇拥着皇上,五辆车排成一列,浩浩荡荡。 金钥声声,虎贲军整夜守护,文武百官都整齐列队,等待着祭祀的开始,就等着看皇上那庄严的祭祀仪式了。皇上一个人节俭就能感动上天,连国库的钱都省下来了。上天显灵,保佑皇室,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绵延不断。
《十二时》
院子里火把熊熊燃烧,擂鼓声震耳欲聋,再问现在是几点?你看,那星宿排列整齐,天象景象壮观极了!虞舜、夏禹都在宫殿里举行祭祀,清庙里酒浆满溢,祭祀的仪式隆重而庄严,歌颂声此起彼伏。无数百姓簇拥着皇上,场面盛大。皇上连续三天斋戒沐浴,泰畤的祭祀仪式繁复而隆重,山川河流都仿佛在回应着天帝的旨意。神光普照,云车风马,芝草作盖,玉为车轮,景象神奇无比。祭祀大典完成,燔柴仪式结束,祥瑞之气弥漫,皇恩浩荡。大家都祈祷天下太平,边疆不再有战争。愿我们的国土辽阔如瀚海,洗刷战争的耻辱,如同涤荡天河。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盼望着龙车再次驾临。奏响乐曲,献上嘉禾,祈求丰收。
《奉禋歌》
吹着芦苇和竹管,一股神秘的气息弥漫开来,云彩绚丽,仿佛上天赐予的珍宝。日子一天天变长了,阳气初生,一年四季如同玉烛般和谐均衡,万物欣欣向荣,都在天地洪钧的运转中变化发展。郊祭开始了,用孤竹管演奏着祭祀的乐曲,跳着《云门》舞。自古以来,隆重的祭祀仪式,祭品齐全,祭祀的谷物和酒水洁净,豆和盛器井然有序地摆放着。皇帝穿着绣有龙纹的衮服,来来往往,玉帛纷飞,一直到高高的宫门。神灵的旗帜飘扬,神灵的力量无比强大,仿佛贯穿了昆仑山。祭祀完毕,人们仰望着祭祀的柴火熊熊燃烧,北斗星转动,参星横斜,将要天明,天地开辟,如同春天般美好。皇帝的车驾缓缓移动,鼓乐声震耳欲聋。祥瑞的云彩缭绕,文武百官在八阶上欢呼,感谢上天保佑,驱除灾难。我们的皇帝多么圣明!祝愿皇上万寿无疆,宫中多子多孙,天下太平。
漏刻已尽,梆子声静了,只有鸡鸣声从远处传来,高高的祭祀柴火直冲云霄。皇帝穿着绣有祥瑞图案的云纹裘衣,缓缓步下祭坛,旗帜飘扬。身穿黄色战袍的士兵列队整齐,气势如同江潮般汹涌澎湃。文武百官在前呼后拥,玉佩和金貂闪闪发光。看啊,太阳渐渐升起,阴霾、霜雪,还有什么地方躲藏得住呢?祥瑞的微风吹拂着皇帝的绛纱袍。云端宫殿巍峨壮丽,普降甘霖,百姓欢欣鼓舞。祭祀大典圆满结束,皇帝三次击掌欢庆,接受了早朝的朝拜。
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德行贯穿天地乾坤。就像明亮的星星一样,排列整齐,卿云灿烂,辉映着紫微垣。为了报答上天的恩赐,皇上下诏令祭祀官员,按照古代的典章制度,在紫色的祭坛上举行祭祀。皇上亲自驾临,穿着华丽的朝服,玉佩叮当作响。祭祀仪式庄严肃穆,香火缭绕,黄色的祭品汤汁清澈,百草散发着兰花的芬芳。叩拜天门,迎接皇帝的驾临,仿佛神灵降临人间。神光聚集,上天给予了美好的回应,无数官员衣冠整齐。祭祀仪式顺利完成,清晨略带寒意。大家尽情观赏,穿着华美的衣裳,如同云雾般飘渺。天地都赐福给皇上,祝愿皇上万寿无疆,我们翘首期盼皇恩浩荡。遵循皇上的圣旨,普施恩泽,上天保佑皇上,使龟鼎永世安宁。
夜幕降临,天空澄澈,银河清晰可见,正是举行盛大典礼的好时候。大家一起参与祭祀,孝道盛行,其乐融融。祭品摆放在宫殿里,在太室殿举杯共饮,奏响天乐,乘坐华丽的御驾,前往祭祀台。祭祀台上的装饰精美绝伦,华美的乐器奏响,雅致的乐曲从宫殿飘荡而出。神灵降临,乘坐云车风马,祥瑞之气弥漫,场面庄严而盛大。祭祀完毕,焚香礼成,大家依次拜别,皇帝在宣室殿接受朝贺。皇帝举行盛大祭祀,并非为了个人享乐,而是为了祈福百姓。上天的恩泽普降,雨露滋润着大地。君王欢欣鼓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祝愿国泰民安,江山永固。
《奉禋歌》
葭飞璇籥初阳,云绝清台荐景祥。风应律,日重光。岁功顺,底金穰。寿而康,庭壸乐无疆。皇展报,新礼乐,觚陛咏宾乡,珠幄熉黄。登瑞纟巢,陈俎豆,澹嘉觞。衮衣煇焕,宝珮琳琅,奠椒浆。庆阴阴,神来下,凤翥龙骧。灵燕喜,锡符仍降嘏,镛管琳琅欢亮。神之出,祓兰堂。辇路天香,轻烟半袭旂常,祉滂洋。受厘宣室,返驭斋房,恩与风翔。华封祝,皇来有庆,八荒同寿,宝历无疆。
天亮了,星星的光芒渐渐隐去,云彩散开,太阳冉冉升起。祭祀活动圆满结束,微风轻拂着皇帝的衣袍,銮驾的车辙上尘土已消散。甘泉宫的仪仗队威严肃穆,车驾缓缓返回。文武百官身着盛装,列队迎接,奏响着《韶》、《英》等乐曲。大家来到龙门,靠近凤城,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声雷动,场面盛大隆重。皇帝举起玉杯,庆祝典礼的成功,琼楼玉宇之间回荡着一片祥和的乐声。春天的恩泽普施大地,遍及寰宇。人们高呼万岁,欢庆太平盛世。
《降仙台》
星芒收采,云容放晓,羲驭渐扬明。觚坛竣事霁,风袭衮衣轻,銮路尘清。甘泉卤簿祲威肃,回轸旋衡。千官导从粲簪缨,钧奏间《韶》《英》。瞻龙闱,近凤城。都人云会,芬茀夹道欢迎。宸极尊荣。卮玉庆熙成,琼楼天上起和声。布春泽,洪畅寰瀛。嵩呼万岁鳌三抃,颂升平。
皇上登基那会儿,正值秋高气爽,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祭祀的是仁祖皇帝。祭祀场所规模宏大,布置得庄严肃穆,皇上亲自斋戒沐浴,以示虔诚。祭祀用的牲畜丰盛,祭品摆放也按照古礼。天空中露水清凉,月光洒落在金色的殿宇上,祭祀的烟火缭绕,香气四溢,伴随着《云门》舞乐的演奏,场面庄严而祥和。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愉悦。群星闪耀,光芒照耀着祭祀用的珍珠,格外璀璨。
清早,皇上穿着盛装,恩泽遍及天下,欢呼声震耳欲聋,如同山岳在呼喊。皇上乘坐御驾,万马奔腾,鲜花簇拥,场面壮观。百姓们纷纷祝愿皇上寿比天齐,功业超过尧舜。从此,边疆安宁,天下太平,皇上将致力于发展文化,减少战争,等待着诸侯们再次回到都城朝见。
秋高气爽,吉日良辰,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皇上精心准备,虔诚祭祀,圣德昭彰。皇上满怀虔诚,尽心尽力地完成祭祀仪式。仪仗队锦绣辉煌,羽林军威风凛凛。皇上祭祀完毕,返回宫中,接受神明的庇佑。天下太平,万物繁荣昌盛,空气中弥漫着祥和的气息。皇上恭敬地祭祀,祈求上天保佑。献上美酒和祭品,心中充满了虔诚。遥望昆仑山,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皇上竭尽全力完成祭祀,祈求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宫门大开,臣民们纷纷前来祝贺,祝愿皇上万寿无疆。
国家兴盛,上天保佑,皇上的圣德日益彰显。皇上英明神武,睿智深远,勤俭节约,慈爱百姓。天下万国,和谐相处,欣欣向荣。按时祭祀神灵,接受四面八方的贡品。祭祀仪式庄严肃穆,百官都恭敬地参加。皇上虔诚地祭祀,献上珍贵的祭品。神灵安坐,天地祥和,光芒万丈。皇上吟诗奏乐,舞乐翩翩,祭祀仪式隆重而盛大。上天保佑,国运昌隆,一切顺利。皇上驾临宫殿,凤凰飞临天庭。天下太平,恩泽普降。皇上以德治国,江山永固。
(《导引》无正文,无需翻译)
整个皇宫都参与了这次盛大的庆典,天空中一片肃穆,这隆重的仪式仿佛与上天相通。皇上亲自临幸,谁来侍奉?当然是文祖和神功啊!承蒙皇恩,年年五谷丰登,教化遍及华夏和戎狄。两位至尊,福寿与日俱增,荣华富贵永世长存! 《乾道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导引》一首》
重华真主,每天早晚都在宫中侍奉,祭祀庆典之时,乾元坤载,如同美满的结合,宝册光辉灿烂。穿粗布麻衣哪能比得上穿赭黄色的龙袍?这样的盛事,古今罕见啊!京城百姓欢欣鼓舞,山呼海啸,震耳欲聋,祝颂圣寿与天齐!《淳熙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导引》一首》
新年伊始,喜庆的活动在宫廷举行,和乐之气充满整个吴京。阖家庆祝东皇(皇上)的寿辰,西母(皇后)也共祝长生。金色的书册,玉质的印章,上面刻着龙飞凤舞的文字,仪仗队一路欢呼雀跃。皇上福寿无疆,名声永垂不朽,一年比一年更加兴盛!《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导引》一首》
皇家喜事连连,皇上的寿诞与天同寿,德行光辉灿烂。辉煌的宝册来到宫中,玉质的印章映衬着金色的宝册。宫中尊奉的仪式盛大隆重,祥瑞之气充满宫廷内外。皇室的兴盛绵延不绝,子孙后代兴旺发达,万世流芳!《恭上寿圣皇太后、至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尊号册宝《导引》一首》
皇家盛事,三座宫殿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皇上对这次庆典极其重视。珍贵的册宝相互辉映,美好的祝愿无穷无尽。《钧韶》乐曲九遍奏响,春风送暖,彩色的仪仗队展现出盛大的场面。欢呼声和祥和之气遍布天下,皇上的寿辰如同天长地久!《加上寿圣皇太后尊号册宝《导引》一首》
庆祝皇太后万寿无疆,八种典籍记载着新的纪元,礼仪典范,后代子孙传承。温暖祥和的气氛迎接漫长的岁月,宝册光彩夺目。皇太后的美名自尧舜时代就已传扬,德行早已深入人心。希望皇室的兴盛如同箕子、翼的功业一样,绵延不绝,更加兴盛!《嘉泰二年加上寿成太皇太后册宝《导引》一首》
哎呀,这位文母啊,她的德行比姜后、任姒还要高尚,对皇帝的恩泽也深厚无比。汤王的子孙都称赞她贤德,这就像用玉雕刻,用金线缝制一样精细啊!虞舜时期,天下太平,文武百官都聚集在一起,场面庄严肃穆,就像上天降临一样。宫中一年年都举行隆重的庆典,她的美名流传千古。
【亲耕籍田四首】
《导引》
春天融融,阳光暖暖,田野里弥漫着祥瑞的烟雾,柳树枝条柔软,桑树枝叶也嫩绿。土地的肥力向上涌动,微风吹拂,融化的积雪滋润着田地。金色的车轮转动,声音如同雷鸣,仪仗队威风凛凛。老老少少都扶携着出来观看,个个都伸长脖子看着皇帝。斗转星移,一年又过去了,六部官员要及时修整田地。重视农业生产,大家都积极劝导,亲耕籍田的礼仪尤其重要。祭祀的坛场像山一样巍峨,是文明的象征,皇帝拿着黑色的犁,驾着青牛耕地。皇帝在南亩雍容地耕作三次,然后才慢慢地离开。
《六州》
昭圣皇帝武功赫赫,不用打仗就让敌人臣服。刀兵都收起来了,烽火也熄灭了,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都在歌唱太平盛世。希望大家都回到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田地界限分明,春耕秋收都很顺利。皇帝关心农业生产,亲自拿着犁和耙耕地,还劝大家认真耕种。百姓们心里高兴,欢声雷动。皇帝乘坐华丽的马车,仪仗队鲜艳夺目。皇帝的车驾缓缓而行,缇骑护卫着走出城门。阳光照耀在皇帝的红绸帽带上,环佩叮当作响。百官们不辞辛劳,专心致志地参与祭祀活动,准备贡品。田地里庄稼茂盛,好风气传遍各地,家家户户都丰衣足食,大家一起庆祝丰收。
《十二时》 (此处缺失原文,无法翻译)
话说皇上啊,他勤政爱民,一心想着发展农业,造福百姓。他的德行超过了古代的尧舜,让社会风气淳朴美好。他开垦了上千亩良田,充实了国家的粮仓。举行祭祀仪式,在祭坛上祈祷农业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这祭祀仪式恰逢春天,大家穿着整齐庄重的祭服,献上馨香的祭品。皇宫里,嫔妃和宫女们也一起参与,献上丰收的谷物给皇上。后宫以身作则,教化天下,宫殿里一片祥和喜庆的景象,到处张灯结彩,庆云缭绕,酒宴盛大,乐声悠扬。上天保佑,年年五谷丰登,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出行都不用带干粮了。
这首《奉禋歌》真是写得好啊!皇上他稳固了太平盛世的基础,认真地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上天保佑。亲自下地耕种,哪里还顾得上那些繁琐的政务呢?他让史官查看日历,确定祭祀的吉日良辰。观测天象,发现天田星光更加明亮,预示着丰收在望。掌管仪式的官员们,按照典籍记载,隆重地举行仪式,颁布春令,发布圣旨,普天同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景象。皇上穿着便服,亲近百姓,祥瑞之气弥漫,预示着国泰民安。年年丰收,田里长出奇特的谷物,茁壮成长,九种谷物都丰收了,这都是上天赐予的祥瑞,预示着盛世昌隆。现在正是好年景,我们都盼望着能歌颂这盛世太平呢!皇上亲自耕种,辛勤劳作,以身作则,比古代的禹和稷还更勤劳,这功德都载入史册了。
哎,说起来真是让人伤感,显仁皇后仙逝了,送她上路的时候,宫里一片悲恸。傍晚时分,皇后穿着华丽的彩衣,突然就驾鹤西去,如同梦境一般。她去了遥远的仙境,嫔妃们哭得肝肠寸断,再也见不到她了,只留下无尽的悲伤。皇后乘着鸾鸟飞升,飘渺的仙境,烟雾缭绕的苍梧山,让人难以追寻她的身影。最让人心碎的,是送她过江的时候,滔滔江水,银色的浪花一层层叠起,不知道通往仙境的瑶池究竟在哪里呢。
(《导引》和《六州》诗词原文已引用,无需翻译。)
话说那中兴盛世,孝治天下,一片升平景象。皇帝回宫,放下凤辇,册宝刚刚加身,新皇登基,鸿名初显。龙楼里,他还在鸡鸣时分问候嫔妃,翻来覆去地玩弄着她们轻盈的彩衣。坤位星宿夜里照耀着老人星,金杯盛着寿酒,祝愿慈宁宫长久安宁。可如今,他乘云而去,不知身在何处,只留下紫箫声声,令人愁断肠。追忆起金殿椒壁丹楹的往昔,又有谁知道他勤俭仁明,他的风范化及宫廷呢?他庇佑着圣主,开创了明盛之世,他的阴德也暗中惠及黎民百姓。傍晚时分,他离开宫殿,花草树木都显得格外娇艳;甲观高耸,海潮汹涌澎湃。往事如烟,转眼间都已飘零,只留下嫔妃们掩面哭泣,遥望着皇帝的仪仗。会稽山依旧翠绿,永祐陵依然高耸,如今都已如同蓬莱仙岛一般遥不可及了。
《十二时》这首词写尽了往昔的繁华盛景,炎图景运正值昌盛之时,文思皇帝长居深宫,慈宁宫里喜事连连,奏报给皇帝听。皇龄永固,恩泽遍及天下。君王穿着彩服,嫔妃们敲响瑶钟。年年诞辰,都在吉月良辰举行庆典,祥瑞之气如虹霓般灿烂。欢洽融洽,气氛正浓烈之时,却突然仙游渺渺,只留下苍穹下无尽的哭泣。追慕念及皇帝的音容笑貌,诗书中记载着他慈俭的品德,堪与古人媲美。他躬行四德,谁知他竟能继承《诗经·二南》的优良传统呢?转眼间,一切成空,宝镜上脂粉也蒙上了尘埃。清都远在天边,帝乡更是遥不可及,难以到达。想来,他如今已乘云车返回蓬莱仙岛了吧。会稽山在哪里?当年大禹治水的地方,至今依然葱茏茂盛。最难以承受的,是那潮头汹涌,海波翻滚。
【显仁皇后神主祔太庙《导引》一首】
返回虞长乐宫,如同亿万宾客朝拜上天一般,何必驾仙车而去呢?箫笳乐声、仪仗队伍告别宫阙,缓缓移向云端。于皇清庙里摆开了盛大的筵席,昭穆有序地祭祀祖先。千秋万代都要奉行祭祀的孝道,永远享受着中兴的盛世。
【钦宗皇帝《导引》一首】
鼎湖龙神远去,九次祭祀完毕,举杯共饮,遥望白云之乡。箫笳声声凄咽,告别天阙,千军万马列队而行。圣神昭穆的列祖列宗威光赫赫,宝室里万年供奉。皇上的心追慕着先帝,思念之情无穷无尽,以孝心奉行祭祀。
凤箫声断,缥缈溯丹丘,犹是忆河洲。荧煌宝册来天上,何处访仙游?葱葱郁郁瑞光浮,嘉酌侑芳羞。琱舆绣幰归新庙,百世与千秋。
(安穆皇后这首诗写得真美!意思是说,凤箫声停了,缥缈的乐声仿佛还回荡在丹丘,让人想起那条河洲。辉煌的玉册是从天上来的,不知道她去哪里游仙了?葱茏茂盛的瑞光环绕着她,美酒佳肴陪伴着她。雕刻精美的车子,绣着华丽的帷幔,送她回到了新庙,她的功德将流芳百世。)
中兴复古,孝治日昭鸿,原庙饰瑰宫。金璧千门磻万磶,楹桷竞穹崇。亭童芝盖拥旌龙,列圣俨相从。共锡神孙千万寿,龟鼎亘衡、嵩。
(徽宗皇帝这首诗歌颂了先祖的功德,说的是中兴王朝恢复了古代的礼制,孝治之风日盛,先祖的庙宇装饰得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宫殿,屋梁高耸入云,仪仗队簇拥着龙旗,列祖列宗一起陪伴着。祝愿子孙万代,江山永固。)
坤仪厚载,遗德满寰中,归御广寒宫。玉容如在飚舆远,长乐起悲风。霓旌绛节下层空,云阙晓曈昽。真游千载安原庙,圣孝与天通。
(显仁皇后这首诗写得也很哀婉,意思是说,皇后厚德载物,她的恩德遍及天下,如今她回到了广寒宫。仿佛还能看到她乘坐车子远去的景象,长乐宫里充满了悲凉之风。彩旗和绛色的节杖垂落,云阙里晨曦微露。她的真灵将永远安息在原庙,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深仁厚德,流泽自无穷,仙驭倏宾空。衣冠未返苍梧远,遥望鼎湖龙。人间仿佛认天容,缥缈五云中。帝城犹有遗民在,垂泪向西风。
(钦宗皇帝的这首诗充满了悲凉,意思是说,先帝仁厚,恩泽无穷,如今仙驾已驾临虚空。衣冠尚未回归遥远的苍梧,只能遥望鼎湖龙。人间仿佛还能认出天子的容貌,在缥缈的五云之中。帝都还有遗民在,对着西风哭泣。)
金殿晚,愁结坤宁。天下母,忽仙升。云山浩浩归何处?但闻空际彩鸾声。紫箫断后无踪迹,烟霭夜澄澄。晓梦到瑶城,当时花木正冥冥。
(安恭皇后仙逝的挽诗,写得凄凉而庄重。意思是说,金殿黄昏,悲伤笼罩着坤宁宫。天下母亲,突然升仙。浩浩荡荡的云山,她去了哪里?只听到空中彩鸾的鸣叫声。紫箫声断,再也寻不到踪迹,夜色朦胧。清晨梦到瑶池,那时花木都还静静地生长着。)
寒日短,草露朝晞。仙鹤下,梦云归。大椿亭畔苍苍柳,怅无由挽住天衣。昭阳深,暝鸦飞。愁带箭,恋恩栖。笳箫三叠奏,都人悲泪袂成帷。
(高宗梓宫发引的挽诗,描写了送葬的场景。意思是说,寒日短暂,草上的露水早晨就干了。仙鹤飞下,仿佛是梦中云归。大椿亭边苍翠的柳树,令人惋惜无法挽留住天子的衣衫。昭阳宫深沉,暮鸦飞翔。悲伤如同利箭,恋恋不舍地停留在原地。笳箫声三遍奏响,百姓的悲伤泪水,如同帷幕一般。)
《六州》 (此句为诗词,无需翻译)
尧把帝位传给了舜,这盛世千秋万代也难再现啊!尧皇帝驾崩了,离开了皇宫,仿佛去了蓬莱仙境一般。他做了天子的父亲,名垂青史,享万年福寿,春秋史书上也不会说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他生前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宫殿里饮酒作乐,如今这些景象都看不到了,只有天边落霞依旧。 回想之前丁未年,京城被大雾笼罩,正赶上光武帝中兴的景象,尧皇帝独自一人撑起了天下,稳定了局势。他巩固了宗庙,保卫了山河,乾坤重新安定。功成名就后,他便辞去了荣华富贵,去崆峒山隐居,悠然自得,不问世事。皇上非常悲痛,泪洒神旌,肝肠寸断地送别他,渡过涛江,明天要去稽山,傍晚眺望元陵。
《十二时》这首诗词,描绘了盛大的祭祀场景,宫殿巍峨壮丽,天子亲祭天公,场面庄严而盛大,仙乐飘渺,热闹非凡。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回归自然。诗词最后表达了作者的感慨,盛世已过,唯有无尽的寂寥。
【虞主赴德寿宫《导引》一首】这首导引词,歌颂了上皇的功德,他的盛世如同尧舜时期一样辉煌,福泽绵延无尽。他驾鹤西去,只留下鼎湖云烟。稽山翠绿,浙江波涛汹涌,他的仪仗队卷起缤纷的旗帜,仙游在即,将要升入天堂,万世景仰他的功勋。
【祔庙《导引》一首】这首导引词,描写了祭祀的场景,虞主(指舜帝)的灵驾返回皇宫,祭祀仪式隆重庄严。云旗引路,清庙之中,龙管吹奏着悠扬的乐曲,尧帝的功德被歌颂,孝诚被追念。千秋万代,中兴的统治,宗庙祭祀与天地同在。
淳熙十六年,高宗皇帝驾崩,大家都很悲伤。这首《导引》诗写得真好,“中兴揖逊,功德仰兼隆,仁泽被华戎。鼎湖俄痛遗弓堕,如日想威容。柔仪懿范与尧同,飚驭俨相从。灵宫真馆偕来燕,垂裕永无穷。” 意思是说,高宗皇帝中兴社稷,功德无比,恩泽遍及华夏和戎狄。可惜他驾崩了,就像太阳陨落一样令人惋惜。他的仁慈和德行可以和尧帝相比,他的灵魂也升天了,永远享受着安宁。
绍熙五年,孝宗皇帝把高宗皇帝的灵柩送回宫中,又写了一首《导引》诗:“孝宗纯孝,前圣更何加!高蹈处重华。丹成仙去龙輴远,越岸暮山遐。波臣先为卷寒沙,来往护灵槎。九虞礼举神祗乐,万世佑皇家。” 这首诗歌颂了孝宗皇帝的孝心,说他比之前的圣君更孝顺,高宗皇帝如同神仙一样羽化登仙,他的灵柩被护送回宫,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保佑江山社稷万世永昌。
之后,又有一首祔庙的《导引》诗:“吾皇尽孝,宗庙务崇尊,钜典备弥文。巍巍东向开基主,七世祔神孙。追思九闰整乾坤,寰宇慕洪恩。从今密迩高宗室,千载事如存。” 这首诗歌颂了皇帝的孝心,强调了宗庙的尊崇和祭祀仪式的隆重,表达了对开国皇帝和历代祖先的敬仰之情,希望后世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德。
庆元六年,光宗皇帝驾崩,大家悲痛欲绝。这首《导引》诗写得凄凉悲壮:“笳鼓发,云惨寒空。丹旐去,卷悲风。忧勤六载亲几务,有巍巍圣德仁功。褰裳尊处大安宫,荆鼎就,遽遗弓。仙游攀不及,臣民号恸诉苍穹。” 意思是说,丧葬的乐声响起,天空阴沉,红旗飘扬,卷起悲风。光宗皇帝在位六年,勤政爱民,功德无量,可惜英年早逝,臣民悲痛欲绝,只能向苍天诉说心中的悲痛。
高宗皇帝的另一首《导引》诗:“龟书畀姒,历数在皇躬,揖逊仰高风。鼎湖龙去遗弓堕,冠剑锁深宫。涂山齐德翊成功,仙魄蚤宾空。珍台闲馆栖神地,献飨永无穷。” 这首诗歌颂了高宗皇帝的功德,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并祝愿他灵魂安息,永远享受祭祀。
宁宗皇帝驾崩时,有几首《导引》诗来悼念他,其中一首写道:“三弄晓,云黯天低。攀六引,转悲凄。俭慈孝哲钟天性,深仁厚泽遍群黎。东西南北傒商霓。功甫就,别宸闺。臣民千古恨,几时羽卫带潮归!” 这首诗描写了宁宗皇帝驾崩时悲凉的景象,歌颂了他的仁慈和功德,表达了臣民对他的思念和惋惜之情。 还有《六州》,诗词原文已给出,此处不再翻译。
明天子,也就是未来的皇帝,他继承了伟大的基业。他勤于修身,崇尚学问,认真研读古代典籍,广泛咨询儒家学者。他经常在宽敞的宫殿里讨论唐尧虞舜的治国之道,研究政治策略,和大臣们同心同德,彼此信任。边疆的少数民族都归顺了朝廷,甚至主动派人来进贡。他的仁德恩泽遍及四方,巩固了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千年社稷的兴盛,万岁的宏图伟业,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重新获得天命的皇帝,如今已经年老体衰,拄着拐杖,只希望看到他的德政遍及天下每一个角落。大家祈祷他能够长命百岁,就像嵩山一样高耸巍峨,万古长存。然而,他却突然驾崩了,升入云端,回到了龙的故乡,居住在幽静的紫云深处。他的圣旨和画像,将与日月星辰一样长存。龙旗凤帜已经启程,送他上路,却只能听到悲壮的乐声,令人心碎!
《十二时》
这位仁义贤明的皇帝,穿着简朴的衣服,生活节俭,亲自处理政务,勤劳地为国家操劳了三十多年。秋风瑟瑟,秋天渐老,他却积劳成疾。他诚恳地祭祀天地,哭诉上天,祈求上天保佑。他准备穿好衣服上朝,神态安详地坐在玉几上,一夜之间就驾鹤西去,弓箭掉落,消失在茫茫云烟之中。七月,他的灵柩被送回皇宫,一路哀乐声声,令人悲痛欲绝。百姓们痛哭流涕,哭声震天动地,《薤露》的哀乐声在城中回荡。东城外的道路上,人们难以忍受看到送灵的船只,山川也为之憔悴,箫鼓声声,更添悲凉。在山阴茂密的竹林深处,望陵宫应该不远了,就在金粟堆的前面。人们怀念他,百神为他护送,盘旋飞翔,引领他前往仙界。我们戴着他的恩泽,却只能空留悲伤,泪流不止。千秋万代,他的功德将载入史册。
【神主祔庙《导引》一首】
中兴四叶,休德继昭清,王度日熙平。气调玉烛金穰应,八表颂声腾。中原图籍入宸廷,列圣慰真灵。衮龙登庙游仙阙,亿万载尊承。
【宝庆三年奉上宁宗徽号《导引》一首】
中兴五叶,天子肇明禋,一德格高旻。宁皇至圣功超古,万国慕深仁。徽称显号又还新,功德粲雕珉。乾坤绘画终难尽,遗泽在斯民。
【庄文太子薨《导引》一首】
秋天的月亮好冷清,秋天的鹤儿一声不吭。清晨皇宫里静悄悄的,却触动了皇帝的伤心。玉笙声突然停止了,现在它在哪里呢?也不知道是谁来报告说玉楼已经建成了。七星授辔,驾着鸾鸟的车驾,如今人却不见了,这恨啊,难以平息!怎么才能回到那彩旗飘扬的队伍呢?这天地间的风露,都带着苦涩和凄凉。
【景献太子薨《导引》一首】
霜降的月亮真冷啊,宫里的鼓声沉闷地敲响着。彩旗招展的车队出发了,太子居住的宫殿却空空荡荡。洞箫声停了,也不知道它去了哪里,只依稀看到海山那边飘着五彩祥云。玉符龙节,参与了神灵的祭祀,昭示着圣上的恩宠,却也映衬着这惨痛的天地景象。这千古的恨啊,绵延无尽,遍山的松柏都在悲风中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