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名字叫赵昚,字元永,是宋太祖的七世孙。一开始啊,宋太祖最小的儿子秦王赵德芳,生了英国公赵惟宪;赵惟宪生了新兴侯赵从郁;赵从郁生了华阴侯赵世将;赵世将生了庆国公赵令譮;赵令譮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孝宗,那时候他叫赵偁,是秀王。他母亲张夫人曾经梦见有人送给她一只羊,说:“这是个记号。” 之后她就怀孕了,在建炎元年十月戊寅这天,在秀州青杉闸的官舍里生下了他。当时屋里红光满屋,就像太阳当空照一样。
长大后,给他取名叫赵伯琮。
宋高宗的元懿太子去世了,高宗自己还没有儿子。这时,昭慈圣献皇后从江西回到京城,她做了个奇怪的梦,悄悄地告诉了高宗,高宗听了之后非常震惊。正好,右仆射范宗尹也来劝谏高宗,说应该考虑立个继承人。高宗感叹道:“太祖皇帝凭借神勇武力统一了天下,他的子孙却没能享受到太平盛世,反而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真是令人惋惜啊!如果我不效仿仁宗皇帝的做法,为天下着想,怎么对得起在天之灵呢!” 于是,高宗下令在太祖的后代中挑选继承人。
枢密院同知李回说:“太祖皇帝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这完全是出于至诚之心。陛下现在为天下着想,这和太祖皇帝的做法是一致的,这样才能得到上天的保佑。” 参知政事张守则说:“太祖皇帝的儿子们,没有听说谁有过什么过错,但他却把皇位传给了太宗皇帝,这比尧舜的禅让还要好得多。” 高宗说:“这件事并不难办,我就在太祖皇帝‘伯’字辈的后代中选择,这样就能遵循祖宗的顺序。” 上虞县丞娄寅亮也上书说:“太祖皇帝的后代,现在默默无闻,跟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太祖皇帝在天之灵,肯定不会高兴看到这种情况,这也是金人至今没有放弃侵略的原因。希望陛下从‘伯’字辈的太祖子孙中,选择一位贤德的人。” 高宗看完奏章,感慨万千。
绍兴二年五月,高宗在宫中选中了一个孩子。绍兴三年二月,这个孩子被任命为和州防御使,赐名赵瑗。不久,又改任贵州防御使。绍兴五年五月,根据左仆射赵鼎的建议,在宫中为他设立书院教他学习,建成后命名为资善堂。这孩子学习能力强,记忆力好,天资聪颖。绍兴己亥年,他被任命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绍兴六年六月,允许他在资善堂读书,还让徽猷阁待制范冲和起居郎朱震担任他的老师,高宗还让孩子向两位老师行拜师礼。绍兴十二年正月,他又被加封为检校少保,封普安郡王。
三月,我出嫁了,去了夫家。十三年九月,秀王在秀州去世了。十四年正月,朝廷大臣们商量后,允许我解除官职,回家守孝。十六年四月,守孝期满,我回到了原来的官位。十七年六月,我被任命为常德军节度使。
二十四年的时候,衢州发生了盗匪作乱的事儿,秦桧派殿前司的将官辛立带了一千人去抓捕,但是这件事他没上报皇帝。后来皇帝偶然知道了这件事,高宗皇帝一听就吓了一跳。第二天,高宗问秦桧怎么回事,秦桧说这事儿不值得惊动圣上,所以就没汇报,等盗匪平息了再奏报。秦桧走后,心里明白是皇帝告的状,心里很忌惮。等秦桧病重的时候,他家里人偷偷瞒着没告诉皇帝,还打算让他的儿子秦熺接替他的相位。皇帝又偷偷地告诉了高宗,揭穿了他们的阴谋。
三十年二月,我被立为皇子,改名为玮。当天就下了诏书,还被授予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并且被封为建王。诏书一下,全国上下都很高兴。四月,皇帝赐给我字“元瑰”。三十一年十月,因为明堂的恩典,我又改任镇南军节度使。之前,金兵入侵边境,高宗皇帝下令亲征,结果两淮地区失守了,朝中大臣大多主张撤退,我很生气,请求率领军队冲锋陷阵。直讲史浩因为生病告假在家,听说这事儿后赶紧进宫,劝我说太子不应该带兵打仗,还起草了一份奏章,通过皇后递交给了皇帝,请求派卫队保护我,让我专心处理太子事务。高宗皇帝也希望我认识一下各路将领,所以十二月,我就跟着皇帝一起去了金陵。
三十二年五月,我被立为皇太子,改名为昚。其实,高宗皇帝早就想禅位给我了,曾经还暗示过我,我当时哭着坚决拒绝了,后来因为边境战事,这事儿就搁置了。从金陵回来后,陈康伯请求辞职,高宗皇帝又因为年老体衰想把皇位传给我。中书舍人唐文若听说后,进言说这事儿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先下诏书册立太子。于是,就先下了立储的诏书,赐名“烨”。监察御史周必大私下里跟陈康伯说,这个名字跟唐昭宗的名字读音相同,不好。于是又重新拟定,最后才确定了我的名字。接着,又让学士承旨洪遵帮我选字,洪遵拟了四个字呈给皇帝,但皇帝都不满意。六月,皇帝御笔亲赐我字“元永”。
乙亥年,皇宫里下达了圣旨:“皇太子可以继承皇位,朕称太上皇,搬到德寿宫去住;皇后称太上皇后。”
第二天,丙子日,皇帝派人去请太子进宫,当面告诉他这个消息。太子却推辞不肯接受,转身就要往东宫跑。高宗皇帝再三劝说,他才停下来。然后高宗皇帝去了紫宸殿,大臣们奏事完毕,高宗皇帝回宫。百官在殿门外列队,朝拜完毕后,又回到殿内。过了一会儿,内侍把太子领到御榻前,太子站着没坐,内侍扶了好几次,他才勉强坐下。宰相和百官都来祝贺,太子立刻站了起来。大臣们上殿极力请求他接受皇位,太子一脸愁容地说:“父皇的命令,是他的决定。但是这个皇位,我怕自己担当不起啊!”大臣们退下后,太上皇就去了德寿宫。新皇帝穿着袍子鞋子,走出祥曦殿,冒雨坐轿子去德寿宫,到了宫门口也不停下。太上皇一再摆手谢绝,还让侍卫扶他回去,回头说:“我把江山托付给了一个合适的人,我没什么遗憾了。”周围的人都高呼万岁。当天,皇帝下令让有关部门商议太上皇和太上皇后的尊号,宫里负责日常事务的官员都要侍奉德寿宫,还增加了德寿宫的管理人员和办事人员,德寿宫的守卫也和皇城和宫门一样严格。
丁丑日,皇帝去德寿宫朝见太上皇。戊寅日,大赦天下。皇帝下令宰相和百官每月两次去德寿宫朝见太上皇。己卯日,皇帝向天地、宗庙、社稷祭告即位。庚辰日,皇帝下令改为五天一次去德寿宫朝见太上皇。任命龙大渊为枢密副都承旨,曾觌负责保管御用器械。癸未日,皇帝才开始在后殿办公。甲申日,皇帝下令允许全国百姓上奏时政的不足之处。丙戌日,皇帝下令提升宰执官员的级别。丁亥日,皇帝下令太上皇不必五天一次朝见,一个月四次就可以了。同时恢复了胡铨的官职,让他去饶州任职。己丑日,皇帝下令每月给德寿宫拨款十万钱。辛卯日,皇帝下令取消四川的马市。壬辰日,皇帝下令百官每天派一人进宫面见。癸巳日,发生蝗灾。甲午日,皇帝尊太上皇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尊太上皇后为寿圣太上皇后。乙未月最后一天,金兵屠杀了原州。
七月份戊戌日,兴州的中军统制吴挺收复了巩州。庚子日,建康府的判官张浚来见皇上。因为当时正遭受雨水和蝗灾的侵害,皇上就命令侍从和台谏官员上报民间遭受的灾害和损失情况。
壬寅日,皇上发布诏令,告诫各郡的太守们要认真负责。癸卯日,皇上任命张浚为少傅兼江淮宣抚使,并封他为魏国公。甲辰日,皇上派参知政事汪澈去视察湖北和京西的军队情况。同时,还派遣刘珙等人出使金国,通报宋高宗即位的消息。戊申日,皇上任命四川宣抚使吴璘兼任陕西河东路的宣抚使和招讨使。 并且追复了岳飞原来的官职,并以礼仪重新安葬了他。当天晚上,发生了地震,大风还把很多树木都刮倒了。
己酉日,皇上在太庙和其他的庙宇里进行了祭祀活动。癸丑日,马军司中军统制赵撙和忠义军统领皇甫倜收复了光州。甲寅日,朝廷在景灵宫举行了祭祀活动。皇上发布诏令,命令淮南各州要妥善安置从淮北逃难过来的百姓,暂时免除他们的赋税和徭役。丙辰日,皇上任命少保、保康军节度使吴益为少傅,任命太尉、宁武军节度使吴盖为开府仪同三司。丁巳日,皇上罢免了李宝负责海路的职务。
戊午日,恩平郡王璩来见皇上。庚申日,皇上命令御前军器所继续隶属于工部。辛酉日,皇上发布诏令,命令后宫仔细审查内外官员上奏的奏章,如果其中有值得采纳的建议,就及时向皇上禀报。壬戌日,皇上任命黄祖舜兼任权参知政事。同时,取消了各地进贡节日的礼物。皇上还下令,让李显忠的军队听从张浚的节制。癸亥日,皇上增加了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优待。最后,皇上发布诏令,免除了四川多年积欠的赋税。
八月初一,那天是乙丑日,四川马军统制高师中跟金兵在摧沙打仗,结果战死了。第二天,丙寅日,吴璘跟金兵在德顺军交战。再接下来,己巳日,朝廷任命翰林学士史浩当参知政事。戊寅日,皇上带着一大帮大臣去德寿宫,给太上皇和太上皇太后上尊号,还送上了册宝。丁亥日,朝廷发布了十八条抚恤将士的命令。起居舍人洪迈和知阁门事张抡因为办事不利,被免职了。甲申日,吴璘在北山打败了金兵,算是出了一口恶气。戊子日,朝廷恢复了李光资政殿学士的官职,还把赵鼎和范冲之前的待遇都恢复了。庚寅日,皇上过生日,大办庆祝活动,还追封故去的郭妃为皇后。
九月初五,那天是甲午日,皇上把自己的儿子赵愭封为少保、永兴军节度使,还晋封他为邓王;把儿子赵恺封为雄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晋封为庆王;把儿子赵惇封为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晋封为恭王。这天,金兵又来攻打德顺军东山堡,结果中军将领李庠战死了。丁酉日,皇上下了道旨,说以后开讲的日子要召集大臣们一起听讲。川陕宣谕使虞允文因为对边境战事的看法跟朝廷不合,被罢免了。己亥日,皇上让侍从和台谏官员推荐一些了解四川情况,能胜任都转运使的人才。庚子日,金兵又来要挟,想恢复以前的旧礼,皇上让宰相、侍从和台谏官员都说说自己的看法,怎么应对金兵。辛丑日,皇上命令吴璘要好好想办法,保住川蜀地区。乙巳日,朝廷开始整理记录那些有功之臣的名单。丙午日,朝廷给朱震和范冲的子孙们安排了官职。庚戌日,追封郭皇后谥号为恭怀皇后。辛亥日,朝廷招募淮东地区的义兵,还有那些愿意归顺朝廷的人。朝廷任命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的王之望为户部侍郎兼川陕宣谕使,还让他带兵去兴州川口防守。乙卯日,皇上命令虞允文去吴璘的军队商议军务。辛酉日,吴璘被晋升为少师。
十一月份的丙寅日(具体日期),皇上发布圣旨,让朝臣们推荐合适担任监察御史和郡守的人选。戊辰日(具体日期),任命岳阳军节度使,兼任广开府仪同三司的史浩,同时代理枢密院的事务。己巳日(具体日期),叶义问被罢免了。皇上还下令,登闻鼓院(负责处理百姓上诉的机构)不得阻拦百姓上奏的状子。庚午日(具体日期),封恩平郡王璩为少保。皇上还下令,庆节(节日)期间暂时免去上寿的仪式。戊寅日(具体日期),皇上命令张浚和陈俊卿审查各将领上报的功劳和赏赐情况。 同时,追谥郭皇后为安穆皇后。
壬午日(具体日期),皇上给岳飞的六个孙子都安排了官职。甲申日(具体日期),契丹招讨使萧鹧巴前来投奔。金兵攻打德顺城,吴璘率军击退了他们,还派兵追击,结果反被金兵打败了。乙酉日(具体日期),升建州为建宁府。戊子日(具体日期),任命资政殿学士张焘为枢密院同知。己丑日(具体日期),安南都护、南平王李天祚,阇婆国王悉里地茶兰固野,占城国王邹时巴兰都增加了食邑和封地。
十一月,庚子日,萧鹧巴被任命为忠州团练使。 然后乙巳日,金兵攻打水洛城,情况危急。丙午日,朝廷赏赐给忠义军统制皇甫倜五千匹布和一万两棉花,算是支援前线。戊申日,皇帝下诏,决定把明年改名为隆兴元年,开启新的纪元。辛亥日,免除了杨存中欠下的四十万缗酒坊欠款,算是给财政减轻点负担。甲寅日,朝廷确定了内侍官的人数,规范宫廷机构。辛酉日,史浩免去了枢密院事这个要职。同时,朝廷还对文武官员在宫观、岳庙的员额进行了调整,并设立了京西营田司,加强对京西地区的田地管理。十二月乙丑日,皇帝下令宰相们再次兼任枢密使,加强中央集权。
金兵又攻打陇城县,但被官军击退了。丙寅日,皇帝下诏,要求各路帅臣和监司官员,详细汇报所辖州县官员的政绩和德行,以便考核。同时,朝廷下令放弃德顺城,把城里的百姓和军队迁到秦州附近安置,以保证他们的安全。丁卯日,陈康伯被任命为兼任枢密使。朝廷还命令江淮宣抚司招募更多勇敢善战的士兵,加强军事力量。戊辰日,皇帝下令让侍从和台谏官员一起讨论当前的弊政,并要求他们及其下属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提出意见。辛未日,刘珙和张说从盱眙回来了。戊寅日,朝廷免除了四川在登极大赦之前欠下的白契税款,减轻百姓负担。丙戌日,皇帝下令各地的观察使以上官员,每人举荐三个贤能之士,三省和枢密院要认真审核,制定选拔人才的标准。庚寅日,朝廷裁撤了建康和镇江的营田官兵。辛卯日,广西的贼寇王宣攻破了藤州,守将廖颙丢下城池逃跑了。这一年,全国各地共处死了四十一人。
隆兴元年正月壬辰日,朔日,群臣在文德殿朝拜皇帝。皇帝则在德寿宫接受朝拜。朝廷还制定了武臣推荐的标准,规范人才选拔。甲午日,四川宣抚司奉诏班师回朝。庚子日,史浩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张浚升任枢密使,并统领江淮东西路军队。丙午日,朝廷处死了殿前司后军中参与谋反的人。戊申日,朝廷下令礼部贡院考试的名额增加一百人。丁巳日,朝廷下令吴璘的军队进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然而,吴璘已经放弃了德顺城,在撤退途中遭到金兵的袭击,将士死亡人数高达数万人。
二月初一,那天是壬戌日,皇上采纳了史浩的建议,直接任命平民李信为兵部员外郎,让他秘密地带着皇帝的亲笔信前往中原地区,去招揽那些占据州郡的英雄豪杰,许诺他们可以封王,而且爵位可以世袭。安庆军节度使士篯请求减少一半的供奉,用来补充军费。从这以后,皇室宗亲们提出的要求,皇上都答应了。戊辰日,宰相陈康伯等人又请求再次减少供奉,只保留原来的一半,皇上也同意了。己卯日,朝廷开始安置两淮流离失所的百姓,还有山东那些归顺朝廷的忠义军。癸未日,黄祖舜被罢免了职务。庚寅日,朝廷开始清除秦桧的党羽,并且禁止他们靠近行在(皇帝的行宫)。
三月初一,那天是壬辰日,金国的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来信要求归还侵占的土地。癸巳日,任命张焘为参知政事,御史中丞辛次膺为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则被贬为端明殿学士,让他去饶州居住。丙申日,下起了冰雹。丁酉日,朝廷下令户部设立专门机构,讨论如何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己亥日,杨存中等大臣也请求像宰相一样减少一半的供奉,皇上也同意了。庚子日,皇上又任命龙大渊为知阁门事,曾觌为同知阁门事。壬寅日,陈康伯建议给钦宗皇帝的陵墓命名为永献陵。“永献陵”三个字,就不用翻译了。乙巳日,朝廷下令搜寻遗失的典籍。丁未日,朝廷下令修撰《太上皇帝圣政》一书。龙大渊被罢免了职务,另有安排。曾觌又担任了御器械的职务。朝廷召见了张浚。己酉日,张焘被罢免了职务。朝廷规定,选拔人才的时候,要减少举荐人的权力。甲寅日,龙大渊再次被任命为知阁门事。曾觌继续担任同知阁门事,而给事中、中书舍人留黄则没有被启用。乙卯日,朝廷下令训诫各郡县的官员。庚申日,因为连日大雨,朝廷命令有关部门赈济灾民,并加强治安。
四月初几号,具体日子记不清了,反正那天朝廷决定要调整一下官员的选拔名额。 过了几天,张浚去见皇上,提议出兵渡过淮河,打金兵。 这可是个大事儿,结果三省和枢密院竟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真是够奇葩的。
又过了几天,皇上宣布,礼部考试及格的五百三十八位进士,都算正式官员了,从木待问开始,往下数。 再过几天,王之望被免职了。 皇上还下令,户部和谏官们得好好想想办法,省省那些没必要的开支。 紧接着,又下令拨款二十五万两白银,给江淮地区的都督府当军费。
张浚动作很快,马上就派邵宏渊带兵去盱眙驻扎,又派李显忠带兵去定远驻扎。 这个月,金兵攻陷了环州,守城的官员强霓和他的弟弟强震,都战死了。 唉,真是国难当头啊!
五月初几,朝廷下令禁止在神祠附近铺张浪费,大肆修饰。 过了几天,李显忠收复了灵壁县。邵宏渊去攻打虹县,结果被金兵挡住了。
接下来几天,李显忠率军向虹县进发。 最终,他收复了虹县,金国的泗州知州蒲察徒穆和大周仁都投降了。 之后,皇帝下令让左右史官每天轮流值班在殿前。张浚渡过长江去视察军队。
金国的右翼军都统萧琦也投降了李显忠。李显忠和邵宏渊在宿州打败了金兵。 史浩被免职了,司马康的右谏议大夫官职被恢复了。 宿州被收复,几千金兵被杀。建康前军统领王珙在巷战中牺牲了。
辛次膺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洪遵担任枢密院同知。 朝廷还下令各地开垦荒田。 皇帝还去了德寿宫庆祝天申节。 金国的纥石烈志宁从睢阳带兵来到宿州,被李显忠打退了。 这天,宋钦宗举行大祥祭祀,皇帝穿了丧服去祭奠,之后才换上祭祀的衣服,完成祭祀仪式。
晚上,李显忠在宿州和金兵作战,邵宏渊没来支援,结果李显忠战败了。 当天晚上,建康中军统制周宏,邵宏渊的儿子邵世雄,还有殿前司统制官左士渊都逃跑了。
第二天,李显忠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淮南京畿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被封为检校少保、宁远军节度使、招讨副使。金兵攻打宿州城,被李显忠打败了。 但是,殿前司统制官张训等七人和十二个统领官因为两位将领不和而逃跑了。
李显忠和邵宏渊的军队在符离大败。 皇帝下令御驾亲征。 朝廷召见了汪澈,同时任命张浚为荆襄地区的军事总督。李显忠和邵宏渊退到了濠州。张浚任命刘宝为镇江诸军的统制官。
蒲察徒穆、大周仁、萧琦都被封为节度使,分别镇守大同、彰国和威塞。 朝廷还派御前忠勇军前往都督府。 这个月,成都发生了三次地震。
六月初一,庚申日,天有日食。皇上立刻派内侍去催促淮东的将士们发放功赏。癸亥日,汪澈被罢免了。张浚请求退休,还请求跟金国议和,皇上都没答应。丁卯日,任命观文殿大学士汤思退为醴泉观使兼侍读。戊辰日,召见虞允文。任命兵部侍郎周葵为参知政事。汪澈被降职为资政殿学士,去台州养老。庚午日,张浚从盱眙回到扬州。辛未日,李显忠被免去军职。壬申日,任命太傅、同安郡王杨存中为御营使,节制殿前司的军队。癸酉日,皇上发布诏书,承认自己的过错。张浚被降职为特进,但仍然担任枢密使和江淮东西路宣抚使,他手下的官员都降了两级。邵宏渊被降职为武义大夫,但官职不变。皇上命令杨存中先去建康筹备营寨,检查沿江的防务。戊寅日,皇上推迟了巡幸的日期。辛次膺被罢免。己卯日,李显忠被责授清远军节度副使,发配到筠州。辛巳日,任命浙西副都总管李宝兼任御营统制官,负责浙西海道的防务。甲申日,右谏议大夫王大宝上朝面圣,建议皇上迁都。任命敷文阁学士虞允文为兵部尚书,兼任湖北、京西宣谕使。戊子日,释放了三十个宫女。任命萧琦为检校少保、河北招抚使。
七月初一,庚寅日,任命虞允文为湖北、京西制置使。癸巳日,任命汤思退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李显忠再次被责授果州团练副使,发配到潭州。乙未日,皇上下令,宿州那些放弃军队的将佐们,都要被降职,发配到不同的地方。丙申日,白天出现了太白星,横贯天空。皇上下令撤销江淮宣抚司的便宜行事权。乙巳日,因为旱灾、蝗灾和星象异变,皇上命令侍从、台谏和两省官员,列举当前政事上的不足之处。丁未日,皇上下令追查李显忠侵吞官府钱财金银的事,抄没他的家产。乙卯日,朝廷裁减了各省、部、寺、监的官员。戊午日,皇上把岳飞的田宅还给了他的家人。
八月初几,张浚又当上了江淮地区的军事主帅。过了几天,刘宝又兼任了淮东招抚使。再过几天,因为飞蝗和水灾,皇上减少了膳食,还取消了向各地借用职田的命令。金国的纥石烈志宁又来信要求割让海州、泗州、唐州、邓州四州以及减少岁币。 之后,龙大渊又当上了阁门事,曾觌也当上了阁门同知。接着,朝廷派淮西安抚司干办公事的卢仲贤等人带着信去金国元帅府,告诉他们坚决不能割让那四州,岁币也要少给点,同时命令各路将领不许派兵出境。
九月某天,杨存中被免职了。
十月初一,大臣们把金国元帅的来信内容禀报皇上,信里一共四件事。皇上说:“四州的地盘和岁币可以给他们,但是名分和归还正统这俩,坚决不行!” 过了几天,皇上恢复了正常的膳食。之后,朝廷派护圣军去江南驻防。 又下诏书,把太上皇后的教旨改称圣旨,并且立贤妃夏氏为皇后。 这天晚上还发生了地震。 后来,洪州升格为隆兴府。 皇上还下令说:江淮地区的军队调动和支援,都要听从都督府的命令,其他事情都要及时汇报。
十一月初几,卢仲贤从宿州带回了金国元帅仆散忠义写给三省和枢密院的信。 接着,朝廷又派王之望等人去金国进行和谈。 之后,皇上召集侍从和台谏官员在后宫开会,讨论讲和、遣使、礼仪和土贡这四件事,还让大家推荐合适的人选当小使者。 结果,卢仲贤擅自答应了割让四州的事,被送进了大理寺,还被撤了三个官职。 然后,皇上把张浚召了回来。 之后,胡昉和杨由义被任命为审核与金国和谈信件的官员。
十二月某天,陈康伯被免职了。 过了几天,张浚进宫面见皇上。 之后,汤思退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张浚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两人都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和枢密使,张浚还继续担任江淮东西路军马都督。 这年冬天,西南方出现了白色的气体。 这一年,因为浙江地区大水、旱灾和蝗灾,江东地区大水,朝廷都免除了这些地方的赋税。
公元1163年正月辛卯日(具体日期),皇帝下令增加德寿宫的车辇和仪仗的规模。壬辰日(具体日期),在文德殿举行仪式,册立皇后。癸巳日(具体日期),修订三省的法令。乙未日(具体日期),皇帝和皇后一起前往德寿宫朝拜。丙申日(具体日期),皇帝命令虞允文调兵讨伐广西的盗贼。庚子日(具体日期),取消各州招募士兵的命令。丙午日(具体日期),金国的仆散忠义再次来信。庚戌日(具体日期),朝廷下令严格执行卿监、郎官轮流值班的制度。壬子日(具体日期),安置归降的义士。甲寅日(具体日期),天空中出现白色的气体,一直延伸到天边。这个月,福建各州发生地震。
二月辛未日(具体日期),朝廷免除了秀州贫民的欠税。壬申日(具体日期),容州的妖贼李云作乱。癸酉日(具体日期),朝廷恢复了王权武义大夫的官职,并任命他为广西路都钤辖,专门负责处理盗贼之事。丙子日(具体日期),朝廷下令将帅和文武官员以及百司吏员的郊赐减半。同时,罢免了浙西、福建、江西、湖南、夔州路的参议官。丁丑日(具体日期),下起了冰雹和雪。李云被捕,他的同伙也被全部平定。乙酉日(具体日期),胡昉从宿州返回。此前,金国的元帅因为胡昉等人不同意割让四郡,将他们囚禁起来,但胡昉等人始终不屈服,金主最终下令释放了他们。
三月丙戌日(具体日期),朝廷下令张浚前往淮河视察军队。同时,又下令王之望等人带着礼物返回。丁亥日(具体日期),朝廷下令荆襄、川陕的将帅加强边防,不要擅自行动。卢仲贤被除名,押送到郴州编管。壬寅日(具体日期),朝廷下令光州知州皇甫倜不要招纳归降的义士。丙午日(具体日期),王宣等人投降。朝廷下令三衙的戍兵返回军营,建康、镇江的大军轮流返回营寨。庚戌日(具体日期),德寿宫出现了祥瑞之兆——芝草。朝廷任命户部侍郎钱端礼为淮东宣谕使,吏部侍郎王之望为淮西宣谕使,并下令安抚两淮的军民。壬子日(具体日期),由于广西贼寇平定,朝廷下令减免高州、藤州、雷州、容州四州的杂犯死罪囚犯的刑罚,释放杖刑以下的罪犯,并免除夏秋两季的赋税。同时,将忠勇军划归步军司,神劲右军划归镇江都统司。癸丑日(具体日期),任命王彦为建康诸军都统制兼淮西招抚使。
四月庚申那一天,皇上把张浚召回朝廷。甲子日,皇上命令把李显忠侵吞官府钱财的事追究到底,把钱款发还给军队。丁卯日,把建康府归正的人编成忠毅军,镇江府归正的人编成忠顺军,然后任命萧琦和萧鹧巴分别统领这两支军队。戊辰日,皇上取消了江淮都督府。高丽国进贡来了。丁丑日,张浚被罢免了官职。癸未日,有人弹劾宰相和执政大臣徇私舞弊,皇上命令把这些奏章放到政事堂。
五月壬辰日,朝廷恢复了环卫官的设置。丙申日,皇上诏令吴璘不要招纳归正的人。辛丑日,皇上诏令刘宝调查泗州的轻重缓急,并把情况报告朝廷。江西总管邵宏渊被降职为靖州团练副使,发配到南安军安置,同时还要追究他盗用库银的责任。乙巳日,皇上率领群臣前往德寿宫祝贺天申节,这次终于奏乐了。丁未日,发生蝗灾。皇上诏令彻查内外官员贪污受贿的情况,让尚书省负责登记造册,进行调查核实。庚戌日,取消了招神劲效用军。辛亥日,朝廷拍卖了淮河两岸招募来的户口和马匹。
六月甲寅日是朔日,那天发生了日食。辛酉日,因为淫雨连绵,皇上诏令各州县处理积压的案件。戊辰日,白天出现了太白星。壬申日,皇上命令虞允文放弃唐州和邓州,但是虞允文没有遵照圣旨。丁丑日,朝廷赈济了江东和淮河两岸受水灾影响的贫困百姓。
七月乙酉日,皇上召见了虞允文。任命户部尚书韩仲通为湖北、京西制置使。丁亥日,洪遵被罢免。己丑日,任命周葵兼任枢密院事。派遣主管马军司公事的张守忠率领军队前往淮西,部署边防。庚子日,太白星横贯天空。皇上诏令内外文武官员年满七十岁,如果没有请求退休的,遇到祭祀郊庙的时候,不得荫补子孙。乙巳日,命令海州、泗州撤销驻军。丁未日,下起了雨雹。戊申日,免除了淮东地区内库和坊场的税款一年。庚戌日,洪遵被降职为端明殿学士。癸丑日,由于江东和浙西地区发生大水灾,皇上诏令侍从、台谏、卿监、郎官、馆职官员陈述朝廷的过失以及当前的急务。这个月,罢免了内侍押班梁珂,让他到宫观外面任职。把广西提刑司迁到了容州。
八月初一,那天是甲寅日,因为发生了灾异,皇帝减少了膳食,以示谨慎。到了戊午日,南丹州的莫延廪因为被蛮族赶走,逃到了朝廷,皇上就下令任命他为修武郎。同时,皇帝还命令江东和浙西的官员们想办法开垦荒地,解决粮食问题。甲子日,秦国大长公主去世了。因为连日大雨,朝廷决定释放一些关押的囚犯。庚辰日,贺允中被任命为资政殿大学士兼枢密院事和参知政事。辛巳日,朝廷下令赈济淮东地区被水灾袭击的州县。张浚去世了。壬午日,朝廷派遣魏杞等人作为使者前往金国进行沟通。
九月初一,那天是甲申日,朝廷罢免了内侍李珂的职务,并赐予谥号。甲午日,朝廷再次下令江东和浙西的监司和地方官员认真处理开垦田地的事情。乙未日,交趾进贡了。丁酉日,朝廷严厉打击贪污受贿的官员。辛丑日,王之望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吴芾被任命为给事中兼淮西宣谕使。金兵入侵边境。因为连日大雨,朝廷拿出内库四十万两白银,购买粮食赈济贫民。壬寅日,王彦率领军队渡过长江,驻扎在昭关。癸卯日,朝廷任命汤思退为江淮东西路军马都督,但他拒绝了。乙巳日,朝廷再次任命杨存中为同都督,任命钱端礼和吴芾为都督府参赞军事。宣谕司被撤销了。同时,朝廷更换了国书,交给魏杞。少保、崇信军节度使赵密落退休了,由他暂时代理殿前司职事。
十月初一,那天是甲寅日,魏杞到达盱眙,金国的元帅因为国书不合规格,拒绝接受,还要求割让商秦之地,以及俘虏,并且索要三十万岁币,魏杞没能顺利递交国书。丁卯日,贺允中被罢免资政殿大学士的职务,退休了。己巳日,周葵兼任权知枢密院事,王之望兼任同知枢密院事。庚午日,皇帝下令辅臣在便殿进行晚间奏对。丙子日,刮起了大风。庚辰日,朝廷免除了京西、湖北运粮经过的州县一半的秋税。李宝被任命为靖海军节度使兼沿海驻扎御前水军都统制。辛巳日,金兵分路渡过淮河,刘宝放弃楚州逃跑了。
十一月乙酉那天,楚州知州魏胜跟金兵打仗,战死了,楚州城破了,濠州也丢了。王彦丢下昭关跑了,滁州也沦陷了。丙戌这天,朝廷下令通知边关将士。丁亥这天,朝廷命令魏杞他们用准备好的礼物犒劳军队,结果魏杞不听,被命令留在镇江等候旨意。然后又命令王之望督促江淮地区的军队。戊子这天,因为金兵入侵,朝廷下令把郊祀改到明年。还下令安抚归顺的官员百姓和士兵,同时任命王之望为江淮地区的都督,汤思退被免职,朝廷召见了陈康伯。己丑这天,王之望也被免去了都督的职务。庚寅这天,杨存中被任命为江淮地区的都督。辛卯这天,汤思退被罢免,接着又因为尹穑、晁公武的事牵连到他,被降职为观文殿大学士,发配到永州居住,还没到永州就死了。甲午这天,朝廷张贴黄榜禁止太学生到阙下上书。同一天,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上书,请求处死汤思退、王之望、尹穑,流放他们的同党洪适、晁公武,启用陈康伯、胡铨等人来挽救危局。
丙申这天,朝廷派国信所大通事王抃拿着周葵写的信去金国元帅府,请求金国承认宋朝皇帝的称号,恢复叔侄关系;把岁贡改为岁币,减少到十万;割让商州、秦州;释放被俘的人,只有叛逃的人不放;大致上和绍兴和议的内容差不多。因为金兵入侵淮南,朝廷下令减少宫中膳食。丁酉这天,朝廷下令择日出兵。戊戌这天,陈康伯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庚子这天,朝廷派兵部侍郎胡铨、右谏议大夫尹穑分别前往两浙地区处理海防事务。追赠魏胜为宁国军节度使,谥号忠壮。辛丑这天,兵部尚书钱端礼被赐予出身,签署枢密院事,兼任提领德寿宫。壬寅这天,朝廷下令侍从、两省官员每天都要到都堂议事,有关台谏的官员也可以参加会议。虞允文被任命为同签书枢密院事。癸卯这天,朝廷派王之望慰劳江上的军队。甲辰这天,金兵入侵六合县,步军司统制崔皋击退了他们。乙巳这天,钱端礼兼任权参知政事。丁未这天,沈介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命令沿江各州调动保甲兵力,分守渡口。己酉这天,刘宝被免去节度使的职务,改任武泰军承宣使;王彦被免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的职务。
闰月,也就是农历的闰月,甲寅日,陈康伯去见皇帝了。皇上命令陈康伯隔一天上朝一次,坐着轿子到宫门口,然后有人扶着他进宫。丙辰日,周葵被免职了。王抃见了金国的两个将军,都拿到了他们的回信。戊午日,萧琦死了。壬戌日,皇上下了命令,罢免了胡铨和尹穑的官职。丙寅日,皇上召见了韩仲通。同时,任命沈介为兵部尚书兼湖北、京西制置使。戊辰日,因为金兵快要撤退了,皇上命令督府选择有利时机攻击他们,但是王之望坚决反对。乙亥日,王之望被免职了。丙子日,皇上任命王抃为奉使金国通问国信所参议官,让他带着陈康伯的回信出使金国。丁丑日,金国派张恭愈来迎接使者。皇上命令御史台、谏院、侍从人员以及两省官员举荐楚州、庐州、滁州、濠州四个州的州官。
十二月甲申日,陕西路转运司被撤销了。戊子日,魏杞才渡过淮河。皇上决定郊祀大礼按照至道年间的典故来举行,把时间改到明年正月初一上辛日。辛卯日,任命钱端礼为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虞允文为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礼部尚书王刚中为签书枢密院事。丙申日,皇上发布诏书说:“前些日子派王抃出使,到达颍州,取得了重要的协议。我们遵循澶渊之盟的信义,效仿辽国书写国书的礼仪,用‘皇帝’的称呼,以叔侄之国相称,每年减少十万的岁币,疆界恢复到绍兴年间的样子。考虑到双方百姓的无辜,约定不遣返叛逃的人,这样才能让归顺的大臣们安心。我们深切地记挂着几个州的百姓,他们遭受了暂时的灾难,老弱妇孺家破人亡,青壮年被俘虏受苦,所以应该给予宽大的赦免,稍微安慰一下他们受创的心灵。对于沿边受战乱影响的州县军队,除了逃亡的官员不赦免外,其他犯死罪但罪行较轻的减一等,其余的都释放。”皇上又派洪适等人去祝贺金国皇帝的生日。皇上命令吴挺采购战马,送到行在所在地。己亥日,下起了冰雹。壬寅日,撤销了三衙、江上、荆襄等地的招募军队。甲辰日,命令沿海海军返回驻地。己酉日,到景灵宫祭祀。庚戌日,到太庙祭祀。
1127年正月初一(辛亥朔),皇帝在圜丘举行祭祀天地的大典,然后下令大赦天下,并且改元。 正月初四(丁巳),淮西安抚使韩琎被罢免,贬为贺州编管。正月初七(庚申),钱端礼兼任德寿宫使。正月初八(辛酉),皇帝召见杨存中。 派出的使者魏杞到达燕山。正月十三(丁卯),因为王抃出使金国有功,被提升为五官。正月十六(庚午),西北方出现白气。皇帝下令让在朝廷供职的人员轮换到地方任职。正月十七(辛未),设立奖励两淮地区地方官吏鼓励百姓种植桑树的制度。正月十八(壬申),皇帝下令两浙地区赈济流民。 因为绍兴地区的流民死亡很多,所以罢免了当地官员徐嚞以及两县县令。正月十九(癸酉),免除边境地区残破州县官吏一年的赋税。正月二十(甲戌),刘宝被降职为果州团练副使,并被安置到琼州。正月廿一(乙亥),裁撤了淮西招抚司以及陕西、河东宣抚、招讨司。正月廿二(丙子),淮西守将孔福因为遇到敌人丢弃城池逃跑而被处死,他的同伙也被革职,刺面后发配到吉阳军牢城。
二月初七(庚辰朔),皇帝去德寿宫朝见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并陪同他们前往四圣观游玩。二月十二(乙酉),裁撤了江淮都督府。 皇帝派官员去检查两淮州县的情况,并赈济饥民。二月十七(庚寅),下起了冰雹。二月二十(癸巳),把濠州的驻军迁移到藕塘。二月二十七(庚子),杨存中被任命为宁远、昭庆军节度使。三月初二(甲辰),因为久雨不停,皇帝减少了膳食,并且免除了两淮受灾州县的丁钱绢税,还释放了一批囚犯。三月初五(丁未),陈康伯去世,谥号文恭。
三月初八(甲寅),白天出现了太白星。三月十三(己未),皇帝恢复了正常的膳食。三月十四(庚申),虞允文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王刚中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皇帝下令淮西、湖北、荆襄地区的将领们着手安排屯田,并且恢复了榷场。三月十七(癸亥),黄祖舜去世。三月廿二(戊辰),白气直冲云霄。三月廿三(己巳),裁撤了各军额外设置的将佐。三月廿九(乙亥),太白星横贯天空。这年春天,湖南发生盗贼起义,他们进入广东,烧杀抢掠州县,后来被官军平定。四月二十七(庚子),金国的使者完颜仲等人来朝见。五月二日(乙巳),吴璘来朝见。
五月初几,吴璘被任命为太傅,封为新安郡王。同一天,皇帝下令修缮皇后的家庙。过了几天,皇帝又下令各级监司、州郡长官仔细调查并上报各种弊政。同时,把广南东路和西路的监察机构合并成一个。接着,皇帝下令总领、各路帅臣、漕运官员、各军都统制都兼管屯田,边境守将也兼管屯田事务。之后,又下令吴璘负责马匹和水路的运输安排。再然后,免除了四川各州县的冗余赋税。吴璘调任兴元府判官。皇帝还下令,没有参加考试的人不得直接授予官职。最后,派李若川等人出使金国,祝贺金国皇帝加尊号。同时,朝廷增设了各路钤辖和都监的职位。郴州的盗贼李金等人再次作乱,朝廷派兵前去讨伐。
六月某天,王刚中去世了。之后,皇帝下令,因为恭王府直讲王淮行为不正,违背礼法,让他去外地任职。接着,任命翰林学士洪适为枢密院签书枢密院事。步军司统制官崔皋因为夸大战功,被夺去升迁观察使的资格,只升了三个低级官职,并让他回原部队效力。同月,武经郎令德被封为安定郡王。淮南转运判官姚岳因为谎报境内蝗虫自死,被降职处罚。因为两淮地区的官员安抚百姓没有效果,皇帝下令警告他们,并重新设置了这些官员的治所。免除了广东受损州县的赋税。最后,撤销了湖北、京西的制置司。
秋七月某天,皇帝下令,七十岁以上的知州可以到宫观养老。之后,大臣们在德殿上朝,皇帝的座位后面有个大屏风,上面记录着各道监司、郡守的姓名,皇帝让宰相们查看这个名单。朝廷决定免除两年职田租税,以补充国库经费。又下令铸造当二钱(一种货币)。免除了关外四州百姓今年的租税,以及湖南被贼寇破坏的州县的夏税。
八月十五号那天,皇上把永丰圩的田地赏赐给了建康都统司。十九号,抓到了李金这个家伙。二十一号,皇上宣布立儿子赵愭为皇太子。二十三号,虞允文被免职了。二十四号,大赦天下。二十五号,洪适升任参知政事,还兼任枢密院的代理首脑,吏部侍郎叶颙则签署枢密院公文,同时代理参知政事。二十七号,规定知州、军州总管、都监这些官职必须亲自到朝廷辞行。三十号,钱端礼因为避嫌,怕和太子关系太近惹麻烦,被免职了,改任资政殿大学士,去万寿观养老去了。九月初五,吏部侍郎章服因为批评虞允文拍马屁而被罢官,发配到汀州去了。
九月初二,立广国夫人钱氏为太子妃。初四,皇上重新明确规定了百官出入宫廷的制度。初六,把鼎州升格为常德府。初九,汪澈升任端明殿学士,主管枢密院,洪适兼任枢密院副主管。初十,设立沿淮各州巡检机构,加强巡查。
十月初六,派方滋他们去金国祝贺新年。初五,增加了头子钱(一种税收)。有个叫刘蕴古的正人君子,因为军械方面的问题被送往北方边境,结果被杀了。十月十三,皇上在太庆殿册封太子。十四号,去德寿宫谢恩。十六号,皇上让侍从们推荐一些他们认识的宗室子弟,一人推荐一到两人。十八号,金国派高衎等人来祝贺会庆节。二十二号,淮北的红巾军越过淮河来抢劫,皇上立刻下令追捕,后来楚州知州胡明派人把他们的头领萧荣给杀了。
十一月辛亥那天,朝廷开始招募两淮地区流散的忠义之士。丙寅日,天空出现了大片的白气,景象奇异。辛未日,朝廷派遣龙大渊去两淮地区安抚百姓,安排屯田,并抓捕盗贼。十二月戊寅日,朝廷任命洪适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命汪澈为枢密使。同时,命令广东提刑司招安李金的余党。癸未日,朝廷派遣王曮等人去给金国皇帝祝寿。康寅日,任命叶颙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辛卯日,朝廷下诏令侍从、台谏、两省各推荐一人担任监司、郡守,三衙、知阁各推荐一人担任能征善战的边防将领。庚子日,朝廷罢免了淮两州所有权摄官员。壬寅日,金国派乌古论忠弼等人来祝贺明年的新年。癸卯日,朝廷下诏规定枢密院的文书要按照三省的格式,经中书门下审阅后,用黄色的笔墨书写,然后宣读。
第二年春天,正月辛酉日,朝廷裁撤了六合的戍兵,并将他们开垦的田地归还给恢复生产的百姓。辛未日,朝廷命令湖南监司体恤那些被寇盗破坏的郡县。二月丁丑日,朝廷停止了盱眙的屯田,用来救济两浙和江东地区的饥荒。戊寅日,皇帝到玉津园宴饮射猎,之后又去了龙井。三月乙巳日,朝廷禁止京西、利州路征收保胜义士的徭役。壬子日,朝廷下诏告诫刑狱官员要认真负责。戊午日,殿中侍御史王伯庠请求裁定奏荐之事,朝廷下诏令三省、台谏共同商议,制定具体的条例上报。朝廷还下令规定,除非做过两任县令,否则不能提拔为监察御史;除非做过任守臣,否则不能提拔为郎官。这条规定正式颁布成令。丁卯日,朝廷赐予礼部进士萧国梁以下四百九十三人及第、出身。戊辰日,朝廷再次增加了各州军队和离军补充人员的缺额。辛未日,朝廷罢免了洪适的右仆射职务。癸酉日,任命给事中、权吏部尚书魏杞为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丁丑日,朝廷停止了和籴(政府收购粮食)。
四月初几号,下了好久的雨,皇上就下令让侍从、谏官们说说该怎么治理国家,整顿刑政。结果呢,大理寺、三衙门、临安府还有浙江各州县那些犯了罪的,死刑以下的减一等,杖刑以下的都给放了。过了几天,皇上又下旨,让负责两浙漕运的王炎,把平江、太湖、秀州那些围起来的田地给打开。 接着,皇上又连续几天减少了宫殿的用度,还自己少吃了几顿饭。 更神奇的是,有一天白天竟然看到了太白星!过几天皇上又恢复了正常的膳食。 这个月,汪澈被罢官了;李道仗着自己跟皇亲国戚有关系,胡作非为,也被免职了。
五月里,张焘死了。皇上又下令取消了那些借用官田的权力。叶颙也被罢官了。魏杞当上了参知政事,林安宅兼任枢密院事和参知政事,蒋芾签署枢密院事。 这期间,白天又看到了太白星,这次还横贯天空呢!皇上因此下令禁止浙江修建围田,还叫停了建康行宫的修建。最后,皇上还命令各地的监察官和地方长官做好应对水旱灾害的准备。
六月里,两浙路的提举市舶司被撤销了。皇上还下令让各地的监察官和地方长官考察属下官员的好坏,然后向朝廷汇报。刑部上交了《乾道新编特旨断例》。 皇上又下令暂时停止科举考试的注疏考试,地方官员也可以不再送考卷了。孙挻被封为福州观察使、荣国公,还当上了左千牛卫大将军。皇上还下令,大臣们不许奏请补授文职官员,那些靠关系得来的七品以上官员不许任用他们的子弟,堂吏升迁为朝议大夫的,名额限制在五人以内。 朝廷还整顿了各种公文文书的格式和数量。 永丰圩被废除了。 皇上还规定,官员必须担任知县一任之后,才能升迁,并且把这个规定立为制度。
七月里,从泉州调了两千左翼军到许浦镇驻扎。戚方被任命为武当军节度使。
八月初一,皇帝下令在淮河以南地区发行铁钱,铜钱不准运到长江以北。 过了几天,武锋军被划归到步军司管辖。 接着,又取消了三十岁以下免试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 再然后,免除了淮南地区一万名弩手两年的差役。 皇帝还下令各州长官兼任禁军的训练工作。 之后,会子、交子在镇江、建康的市场上进行兑换。林安宅弹劾叶颙的儿子受贿,结果叶颙的儿子被罢官。 林安宅被安排去筠州居住,与此同时,温州发生了大水灾。 魏杞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蒋芾代理参知政事。 皇帝召见了叶颙。 吴盖(少保、新兴郡王)去世了。 朝廷设立了自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的评定标准。 吴璘重新担任兴州知州。 宣州升格为宁国府。 户部停止了一年的各地岁粮征收。
九月初一,上元县知县李允升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杖责后刺面,流放到惠州牢城,没收全部财产。 建康知府王佐因为纵容李允升而被免职,降三级,发配到建昌军居住。 其他失职的官员和推荐官员也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朝廷派官员去温州视察水灾情况,救济灾民,并释放了一些被关押的犯人。 皇帝下令修订大历。 追封子恪为邵王,谥号悼肃。 皇帝下令监司各推荐本地区两三个知县和县令,州府长官各推荐一两个属县的官员。 魏杞等人向皇帝呈上了神宗、哲宗、徽宗三朝的《帝纪》和《太上皇圣政》。 这一天,太阳白昼可见。 这个月,朝廷下令举荐将帅,并设立了章奏簿。
十月癸酉那天,皇上在德寿宫上奏了《太上皇圣政》。第二天,乙亥,派薛良朋等人去金国祝贺新年。己卯,减少饶州上缴的金子三分之一,免除各路酒坊拖欠的赋税。戊子,峡州知州吕令问因为纵容贪污的官员夷陵县令韩贽,被罢官,降职两级,发配到鄂州居住。辛卯,下冰雹了。金国派魏子平等人来祝贺会庆节。
十一月丙午,杨存中去世了。己酉,把内库和南库所有的银子都拿出来换成会子,官府都用钱银发放俸禄,老百姓也可以随意兑换。两淮总领所被允许自行发行会子,并卖掉各路营田的土地。壬子,皇上下令修撰《祥曦殿记注》。乙卯,秘密下诏给四川制置使汪应辰:如果吴璘还不起来办事,就收了他的宣抚使印信,由汪应辰暂时代理宣抚使的职务。甲子,进行了一次大阅兵。戊辰,开始修筑郢州城。这个月,朝廷下令裁减冗兵。
十二月庚午,初一,天上出现了白茫茫一片气体。癸酉,皇上诏令三省、侍从、台谏、两淮漕运官员、各州郡太守,都要详细列举两淮铁钱和交子的利弊,然后上报朝廷。乙亥,派梁克家等人去金国祝贺金主生日。己卯,任命资政殿学士叶颙为枢密院事。辛巳,皇上下令免去进呈《钦宗日历》的仪式,把它送到国史院去编修实录。壬午,追封杨存中为和王。甲申,任命叶颙为尚书左仆射,魏杞为尚书右仆射,两人都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蒋芾任参知政事,吏部尚书陈俊卿兼任同知枢密院事和权参知政事。庚寅,皇上诏令宰相兼领制国用使,参知政事兼领同知国用事。癸巳,皇上诏令监司和各州守臣举荐廉洁的官员。丙申,金国派乌古论元忠等人来祝贺明年的新年。任命江东兵马钤辖王抃为带御器械官。这一年,朝廷对内外军队编制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