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字彦直,是衡山人。他爸爸赵棠,年轻的时候跟着胡宏学习,为人慷慨,很有抱负。有一次,赵棠在督府见到了张浚,张浚很欣赏他的才能,想给他安排个不错的官职,但是赵棠没答应。后来赵棠几次上书,谈论兵事,张浚觉得他很有见识,就让他儿子张栻和赵棠交往,这样赵方就跟着张栻学习了。

淳熙八年,赵方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蒲圻县尉,他处理了很多疑难案件,都能做出公正的判决。后来,他被任命为大宁监的教授。那地方民风很闭塞,赵方就挑选那些可以教导的人,亲自教导他们,大家都受到了鼓舞,从那以后,大宁监才开始有人考上进士。 他当上青阳县令后,对上司史弥远说:“催收赋税不能扰民,这才是真正的催税;执行刑罚要公平公正,这才是真正的教化。” 这句话后来被人们奉为名言。

赵方后来主管江西安抚司的文书工作,京湖地区的统帅李大性又把他请去当随州知州。当时南北刚刚讲和,又遇上了旱灾和蝗灾,赵方亲自到城郊去祈祷,结果一夜之间下了一场大雨,蝗虫都死了,那一年五谷丰登。正赶上和议达成,很多郡县都放松了警惕,唯独赵方招兵买马,挑选将领,还提拔了孟宗政等地方豪强担任官职。 之后,他又担任了京西常平提举兼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当时刘光祖以老资格担任统帅,赵方对他非常尊敬,就像对待老师一样,还自己说:“我的性子太刚烈了,每次见到刘公,都能让我变得温和一些。”他还特意请刘光祖给他写了“勤谨和缓”四个字,贴在座位旁边提醒自己。

后来,赵方被朝廷召为金部员外郎,不久又升任直秘阁,接着改任湖北转运判官兼知鄂州。之后又升任直焕章阁兼权江陵府,他还增修了三海八匮,以增强江陵府的防御力量。最后,他官至秘阁修撰、知江陵府、主管湖北要抚司事兼权荆湖置司。

当时金兵逼近,我估计他们一定会南下,所以日夜准备着。荆门有东西两山,地势险要,我正让人在那里修筑堡垒,增加驻军来阻止他们进攻。 后来我升任了右文殿修撰。金国的樊快明想投降宋朝,结果被追兵追到襄阳,我立刻派孟宗政、扈再兴率领一百骑兵去拦截,杀死了金兵一千多人,金兵这才逃跑了。 之后我又担任了工部侍郎、宝谟阁待制、京湖制置使,还兼任襄阳府知府。

探子打探到金兵铁了心要入侵,我就下令加强边防。金国的相高琪和枢密使乌古伦庆寿率兵攻打陈州、光化军、随州、枣阳、信阳、均州,那真是来势汹汹啊!半夜里,我叫醒我的儿子范、葵,说:“朝廷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和谈,我看这情况只会更加混乱,我已经决定了,只有带兵到边境决战,才能报效国家!” 于是,我上书力主抗战,并亲自前往襄阳。

金兵围攻枣阳很紧,我派宗政、再兴等人去救援枣阳,同时又增加了光化、信阳、均州的驻军,以壮声势。后来枣阳守将赵观在城外打败了金兵,再兴、宗政赶到后,和赵观一起夹击金兵,再次打败了他们,枣阳之围终于解除了。我严厉地训斥各路将领,一定要在边境上阻止他们,不能让他们进入境内,再在城下抵抗。 那时候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我派兵保护老百姓收割麦子,命令实行“清野”策略,以等待时机。我又连续上书,列举了七条不能和谈的理由,最终战争的决定正式敲定。

话说金国的将军完颜赛不带兵十万入侵咱们的地界。当时咱们这边呢,把将领们都分派好了,金兵要是敢犯枣阳,就由宗政将军去收拾他们;要是敢犯随州,就由刘世兴将军去对付。双方僵持了一年多,这才调动刘世兴将军带兵,和许国、再兴两位将军一起救援枣阳;同时张兴、李雄韬两位将军去支援随州。

随州的包围解除了,再兴他们又转战到枣阳。这时候宗政将军正在守城,他在城东埋伏好了兵,金兵一撞上埋伏,就被打得落荒而逃。没过多久,金兵又杀回来了,再兴将军又把他们打败了,从那以后,每天都在打仗。金兵从三面包围过来猛攻,宗政将军从东门杀出去,再兴将军从南门杀出去,刘世兴将军从北门杀出去,咱们这边大军会合,狠狠地打败了他们。

金兵是早上进攻,晚上也不撤退,咱们实在是抵挡不住了。这时,各路将领商量好了对策,许国将军从南山方向进攻,张威将军从瀼河方向进攻,刘世兴、李琪两位将军出城和许国将军会合,再兴将军出城和张威将军会合,咱们这边前后夹击,金兵彻底溃败了。光化守将潘景伯也在赵家桥设下埋伏,打败了金兵,孟宗德将军又在随州鸭儿山打败了金兵,还活捉了完颜赛不的妻弟王丑汉。金兵最后把完颜赛不给杀了。

方将军因为立下大功,被提升为龙图阁待制,封为长沙县男,还赏赐了食邑。

金兵又来大举进攻,讹可率军包围了枣阳,在枣阳城外挖壕沟,还筑起了土城。我们分析敌人是来打空城计的,如果我们反过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枣阳之围自然就能解除了。于是,我命令国公率军东进唐州,再兴率军西进邓州,还让范子监军,在后方殿后。当时宗政在城里,日夜奋战,烧毁敌人的攻城器械,金兵都不敢靠近城墙。西路军从光化出发,在三尖山筑垒,攻克了顺阳县,金兵倾巢而出反攻,结果被我们打得大败。再兴和国公两路大军同时推进,洗劫了唐州、邓州一带,烧毁了他们的城池、栅栏和粮草。枣阳城池坚固,金兵围困了八十多天,才发现我们的士气正盛,于是就召回了国公和再兴,把东路军也归到再兴麾下,约定时间会合作战。再兴在瀼河打败了金兵,又在城南再次击败他们,宗政从城里杀出夹击,杀了金兵三万人,金兵大溃,讹可只身逃跑了,我们缴获了无数的金兵财物、粮食和兵器。 后来我被提升为焕章阁直学士。我上奏请求平均分配官兵和民兵的粮饷,自己备马的士兵要加倍发放。我还上奏说:“让民兵夏天回家,减少夏天的粮饷,秋天再回来驻守。”皇上批准了我的奏请。

我预料金兵在枣阳受挫后,一定会同时进攻其他城池,所以我们必须先发制人。我命令国公和宗政带兵攻打唐州,再兴攻打邓州,并告诫他们:“不要深入敌境,不要强攻城池,只需要打垮他们的保甲组织,破坏他们的城寨,抢夺他们的财物和粮草就行了。”宗政攻破了湖阳县,活捉了他们的千户赵兴儿;国公派部将耶律均在比阳与金兵作战,杀死了金兵将领李提控;再兴攻破了高头城,大败金兵,随后逼近邓州。唐州的援兵赶来,却被我们打败,投降的人络绎不绝。后来金兵到了樊城,我命令再兴摆开阵势等待,观察敌情;金兵三天都不敢轻举妄动,最后灰溜溜地逃跑了。

话说金国的驸马阿海在淮西作乱,咱们大宋的枢密使完颜小驴则在唐州屯兵,准备接应阿海。宋朝大将方某首先出兵攻打唐州,打乱了阿海的计划。他还派再兴率领枣阳的军队从西面进攻,又调动桐柏的军队从东面夹击。结果再兴在唐城大败金兵,完颜小驴也被斩首,金兵被围困在城里,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

正巧这时候,蕲州和黄州也相继失守,朝廷赶紧下令让方某去救援。方某立刻命令国保守卫鄂州,自己则带着再兴去支援淮西。国保回到鄂州坚守长江防线;再兴的军队到达蕲州的灵山,等金兵回撤时再进行伏击。这时,当地豪强祝文蔚也率兵杀入敌阵,金兵彻底溃败。随后,国保又派张宝率军前来支援,李全等部也赶到了战场,金兵彻底崩溃,再兴一路追击六十里,活捉了金军的监军合答。方某因此被提升为显谟阁直学士、太中大夫、权刑部尚书。

没过多久,方某就生病了,朝廷又将他提升为徽猷阁学士、京湖制置大使。 他回朝后,尽管身患重病,仍然坚持犒赏将士,并将他们的功劳上报朝廷。临终之际,他说:“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要维护一天的纪纲。” 他把再兴叫到床边,鼓励他齐心协力,报效国家。他还给宰相写信,陈述边疆的重大战略。不久后,方某就去世了。那天晚上,一颗很大的星星坠落在襄阳。朝廷追赠他端明殿学士、正议大夫的官职,又追赠银青光禄大夫、太师,谥号忠肃。

方某出身寒门,从一个读书人做起,在边疆带兵十年,他以战养战,将官兵和百姓拧成一股绳,把军队管理得井井有条。他治军非常严格,经常告诫将领们喝酒不要喝醉,要保证每天都能打仗。淮河、蜀地等边境地区经常遭受金兵的侵扰,唯独京西地区在他的保护下安然无恙。他曾经向刘清之请教治国之道,刘清之告诉他应该重视人才。所以,像陈晐、游九功这样的知名人士都被他提拔为高官,许多名将都效力于他的麾下。像扈再兴、孟宗政这样的人,原本都是地方上的豪强,被他真诚地提拔重用,他们也为方某卖命效力,保卫一方,让朝廷免除了北方的后顾之忧。所以,方某死后,大家都非常惋惜。他留下了董、薿、范、葵四个儿子,其中范、葵都有记载。

贾涉,字济川,是天台人。从小就喜欢读古书,胸怀大志,很有抱负。他父亲担任高邮县尉,后来贾涉就改任万安县丞。后来宝应县要选县令,上面派贾涉去宝应县,他请求修筑城墙。工程刚开始,他就因为忧虑而辞官了。金兵入侵光州,贾涉又站出来,参与抗金的军事行动。之后,他担任真州通判,又升任大理司直,最后做了盱眙军知军。

淮南人季先和沈铎劝说楚州知州应纯之招降山东义军。应纯之就让沈铎派周用和去游说杨友、刘全、李全等人,让他们带着军队前来投降。季先则先招降了石珪、葛平、杨德广等人,他们合称“忠义军”。结果石珪等人反叛,在涟水杀了沈铎,应纯之也被罢官。接替他的通判梁丙,想着减少他们的粮草,想让他们自己垮掉。石珪、杨德广等人率领涟水各路军队渡过淮河,在南渡门附近驻扎下来,烧杀抢掠,几乎把一切都毁了。他们说:“朝廷想要跟残余的金兵议和,那我们这些军队算什么?”梁丙就派李全、季先去抵抗他们,但没起作用,情况非常危急。

这时贾涉正在宝应,他上书朝廷说:“降兵接踵而至,金兵却请求议和,这正是用高澄离间侯景的计策,恐怕山东的祸乱很快就会波及两淮地区。况且金兵最缺的就是钱财和粮食,如果我们拿出几年的岁币给他们,那无异于用肉喂养饿虎,喂饱了它,它还会反过来咬你。至于那些源源不断投降的忠义之士,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定编制,让他们自成一支军队,驻扎在淮河北岸,那么我们拿什么有限的财物去满足他们无穷无尽的需求呢?他们饿了就会咬人,吃饱了才会听话,这是必然的规律啊!” 朝廷任命贾涉为淮东提点刑狱兼楚州节制本路京东忠义人兵。贾涉立刻派傅翼去劝说石珪等人,告诉他们顺逆之间的祸福,他自己则轻车简从赶到山阳,杨德广等人出城迎接,跪地请罪,发誓痛改前非。

话说金国的太子带着仆散万忠、卢国瑞他们,率领几十万大军南下,还用计策诱骗着张邦昌他们。张邦昌他们很可能投靠金国,这就让韩世忠急急忙忙派陈孝忠去滁州,张邦昌和夏全、时青则去濠州,刘锜、岳飞、张德广则赶往滁州、濠州,李全、李福则堵住他们的后路,以傅翼监军。没几天,陈孝忠就打了胜仗赶到了,张邦昌多次打败金兵,于是他和刘锜以及李全一起攻打安丰。当时金兵在安丰周围设置了一百多个营寨,攻城器械刚刚准备好,张邦昌他们就解了安丰之围,李全还抓了仆散万忠回来。这事儿《李全传》里都写着呢!金国从此好几年都不敢再来窥伺淮东地区了。

南渡时的“建炎之变”,刘锜、张德广他们实际上参与其中,韩世忠虽然接受了他们的投降,但也没追究。刘锜他们心里还是想着其他的事情,韩世忠就秘密派刘锜用计策把他们杀了,不过刘锜这时候也势单力孤了。忠义军在涟水、山阳的兵马很多,韩世忠担心他们会生出反叛之心,所以趁着滁州、濠州之战的机会,把张邦昌、陈孝忠、夏全分成两部分驻扎,李全的军队则分成五个营寨,他还效仿陕西义勇军的方法,给士兵们染指,一共淘汰了三万多名士兵,染指的士兵不到六万人,常备军保持在七万多人,这样就能保证以多胜少,朝廷每年还能省下很多军费,大概十三四万贯吧。

韩世忠又派李全带一万人去攻打海州,接着又收复了密州、潍州。王琳带着宁海州投降,于是韩世忠又收复了登州、莱州。青州守将张林带着滨州、棣州、淄州投降,韩世忠又收复了济州、沂州等地。从那以后,恩州、博州、景州、德州到邢州、洺州十几个州都相继请求投降。韩世忠下令中原地区:“凡是愿意归降,或者反戈一击效忠朝廷的,朝廷都会分封土地和爵位,绝不吝啬!”他还激励将士们,继续攻打还没有收复的州郡。朝廷还提升韩世忠为太府少卿、制置副使,兼任京东、河北的军事主帅。

十几万金兵打过来了,攻打黄州,淮西的最高长官赵善湘赶紧向朝廷求援。朝廷派李全他们先去支援,翟朝宗他们随后跟上。丞相史弥远想直接把李全升官,让他当留守。赵涉说:“李全一开始穷困潦倒,能把钱财分给士兵,和大家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卖命。可现在他当了主帅,做的事却完全变了,积怨很多,大家都对他很不满。前段时间他丢了西城,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要是现在无缘无故地升他官,反而会让他骄傲自满,这对李全没好处,对国家也没好处。不如等事情平息了,再和其他的将领一起升官吧。”

金兵攻破了黄州,又打下了蕲州,安庆也危在旦夕。李全火速赶到,最终稳定了局势。李全到了久长镇,和京湖制置使赵方两个儿子赵范、赵葵一起,互相配合,连续打胜仗。他还派彭义斌他们推进到下湾渡,把金兵全部堵在了淮河边。后来,李全被提升为权吏部侍郎。金兵又来攻打淮西。之前,蕲州被围困,徐晖去救援,结果半夜带着士兵偷偷跑了,金兵趁机攻上城墙,整个州城都成了人间地狱,之前的将领都不敢追究他的责任。赵涉把徐晖杀了,以儆效尤,其他的将领都害怕了,不敢违抗命令,淮西的局势一下就稳定多了。

一开始,翟朝宗得到玉玺献给了朝廷,现在赵拱又送回了玉印,玉印和玉玺差不多,只是更大一些。“山河拱璧归来”,朝廷非常高兴,准备重重赏赐。赵涉给史弥远写信说:“天意深奥难测,人事却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应该想想,现在的人事方面,还没有什么能回应天意的事情。以前我们担心的只是金兵入侵,现在还要担心山东的忠义军和北方的敌人,应该赶紧想办法解决。”史弥远很不高兴,李全最后因为献上玉玺而被封为节度使。赵涉又说:“现在这些盗贼们正气盛,官职给的太高,以后会有麻烦的。”史弥远根本不以为然。赵涉说:“朝廷只知道用官职爵位来收买人心,却不知道骄兵必败的道理啊!”

时间过得真快,我爹已经辞去了官职。可是偏偏赶上金兵大举入侵,我爹又不得不强撑着起来处理政务。金国的将领完颜时全、合连、孛术鲁答哥率领着精锐部队和主力部队,分三路渡过淮河。我爹觉得合连这个人作战能力很强,就派张惠去对付他。这个张惠啊,是金国的猛将,人们都说他“赛张飞”,后来投降了宋朝。金兵杀了他老婆,报复他投降。张惠手下的“花帽军”纪律严明,比其他部队强多了。张惠率领军队出战,从早上辰时打到傍晚酉时,金兵被打得大败,答哥还被淹死了,损失惨重,精锐部队死了将近两千人。

我爹本来就生病了,打完仗后,就把缴获的金国京城和河间府的户籍档案,还有金银牌匾、铜印之类的战利品都送到了朝廷。后来我爹去世了,朝廷追赠他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的官职。我爹他老人家,年轻时就很有担当,他父亲伟曾经镇守开江,曾经写信给丞相赵雄,痛斥武兴守吴挺的蛮横霸道。后来我爹进京面见皇帝的时候,又请求皇帝削弱郭棣和郭杲的兵权。宋孝宗皇帝很欣赏他,采纳了他的建议。但后来我爹却被那些人挤兑排挤,最终郁郁而终。我爹去世后,我还年轻,为了替父亲申冤,不畏严寒酷暑,哭诉了十年,甚至把状子递到皇宫门口。我儿子似道,把这些事都记录了下来。 《涉时已疾,力辞事任。值金人大入,强起视事。》

扈再兴,字叔起,是淮南人。他力气很大,很擅长随机应变。每次打仗,他都披头散发,赤膊光脚,挥舞着两把刀,大声喊叫着冲进敌阵,敌人都被吓得四处逃散。

金兵入侵襄阳和枣阳,京西制置使赵方就下令让扈再兴他们去抵御。金兵是从团山过来的,来势汹汹,像风雨一样。扈再兴和孟宗政、陈祥三人分兵三路,设下埋伏等着他们。金兵来了以后,扈再兴故意用一路兵马出击,然后又撤退,金兵就追了上来。这时,孟宗政和陈祥从左右两翼夹击,金兵前后左右都被围住了,被打得大败,山谷里到处都是尸体。后来,扈再兴被授予神劲统制的官职。

金兵又攻打枣阳,扈再兴率领军队前去救援,金兵一听风声,晚上就逃跑了。可是没过多久,金兵又增兵几万,再次包围了枣阳城,双方僵持了九十天。扈再兴趁着夜里,在地面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铁蒺藜。第二天早上,他假装撤退,金兵追上来,很多人都踩到铁蒺藜,摔倒在地。敌人只好撤退,扈再兴追击了十五里。

后来,金兵攻打枣阳城的东面,逼近南门和北角,扈再兴、孟宗政、刘世兴分别负责一个方向,激战几十个回合,大败金兵。金军主帅完颜讹可率领几万步骑兵来到城下,扈再兴和孟宗政诱使他们渡过护城河,在半渡的时候攻击他们;同时又命令守坝的人假装逃跑,金兵争着抢坝子,扈再兴他们乘机猛攻,很多金兵都掉进了水里。金兵又制造了对楼、鹅车、革洞,想破坏护城河,还运土石填塞城下。扈再兴就招募敢死队,让他们戴上铁面具,披着毡子,列阵等待。金兵没办法,只好撤兵,丢弃了旗帜、盔甲和辎重,遍地都是。

在范家庄发生了一场大战,金兵战败,扈再兴追击到泊湖,俘虏了金军的巡检亢师礼酒和都监纳兰福昌,还有很多金兵投降,缴获了大量的牛马。

我和宗政、扈再兴几乎天天都在打仗。再兴又攻破了顺昌县,缴获了三千套盔甲战马,攻破了淅川镇,杀了三百金兵,追击到马磴砦,烧毁了他们的城寨。还在瀼河击败了他们的护驾骑兵。进入邓州,攻破高头,击败了他们五千步兵和五百骑兵,烧毁了他们的军需物资。于是就在高头安营扎寨,进攻唐州。到达三家河,两千金兵骑兵和七千步兵出城迎战,又被我们打败了,死了十七八,追到城下。金将从义带着三百残兵逃回城里,再兴堵在城门口抵抗,斩杀了从义。于是包围了唐州,分兵烧毁唐州境内的物资,切断他们的归路,在久长筑寨,严阵以待。搜剿残兵,抓获了他们的副统军广威将军衲挞达。金兵被消灭后,我们就收集他们的头骨,立起人头作为警示。后来,再兴因为生病去世了。他的儿子世达,也是有名的将领,官至都统制。

孟宗政,字德夫,是绛州人。他父亲林,跟随岳飞到过随州,就在那里安家了。宗政从小就豪迈勇敢,有胆略,经常出入战场。开禧二年,金将完颜董侵犯襄阳、郢州,宗政率领义士占据险要地势进行游击战,夺取了他们的辎重。宣抚使吴猎很欣赏他,任命他为承节郎、枣阳令。京西路分帅赵方、吴柔胜都推荐他的才能,于是他升任秉义郎、京西钤辖,驻扎在襄阳。

嘉定十年,金兵侵犯襄阳、枣阳,赵方命令宗政统率神劲、报捷、忠义三军。宗政和统制扈再兴、陈祥分成三路大军,设下埋伏,浴血奋战,金兵大败而逃。很快传来枣阳被围困的消息,宗政中午从岘首出发,天亮时就赶到了枣阳,像神一样迅速地冲杀过去。金兵大惊失色,夜里就逃跑了。赵方这时调任京西路安抚使,听到捷报非常高兴,任命宗政为枣阳军知军。他刚上任,一个爱妾犯了新法,他就立刻斩杀了,军民都害怕了。于是他筑堤蓄水,修缮城墙,检阅军队。

话说十一年的时候,金国的帅哥完颜赛不,带着他的骑兵部队把城给围住了。咱们这边的宗政和再兴将军,他们俩联手出兵,跟金兵硬碰硬。这一打就是三个月,大小战斗加起来有七十多次,宗政将军每次都冲在最前面,亲身带兵作战。金兵每次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心里那个气啊,简直要爆炸了!于是他们就在城周围挖了一圈大壕沟,把兵都安排在壕沟外面,弓箭嗖嗖地飞,还用铃铛互相提醒,铃铛一响,狗就跟着狂叫。

宗政将军就重金悬赏,招募那些勇敢的壮士,瞅准机会就冲出去打金兵一个措手不及。金兵扛不住了,就集中兵力猛攻城池,宗政将军就根据情况,各个击破,顽强抵抗。就在这时候,从许国那边来的援军到了白水,远远地就能听到他们的鼓声。宗政将军立刻带着将士们冲出去迎战,金兵吓得四散而逃。皇上龙颜大悦,赏了他金腰带,还把他升官了,封他为武德郎。

话说十二年前,金帅完颜讹可带着他的军队气势汹汹地攻打城池。宗政囊糠,这可是个厉害人物,他先是用沙子盖住楼棚,再用瓮盛水来防止火灾,还招募了炮手,一炮下去就能杀死好几个人,那叫一个神勇!金兵也厉害,他们挑选了两千精锐骑兵,号称“弩子手”,架着云梯、天桥想要攻上城墙。同时,他们还招募了挖矿的工匠日夜不停地挖地道,运送茅草芦苇一直送到城楼下,企图放火烧城。

宗政早就料到金兵的计策,他先把城楼拆了,挖了很深的坑来防止金兵挖地道;又修建了坚固的战棚,防止城墙被破坏;一旦地道挖通,他就立刻用毒烟和烈火,用鼓风机把烟火往地道里灌。金兵用湿毡堵住地道,想方设法地挖地道,结果城墙倒塌,楼房也陷落了。宗政立刻拆掉城楼,加柴添火,架起“火山”来阻挡金兵前进的道路,同时安排勇士们用长枪劲弩严阵以待,准备迎击金兵的冲击。在城楼陷落的地方,他几丈远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偃月城,长一百多尺,像翅膀一样保护着主城,城墙下挖了很深的坑,深度超过了一仞。宗政亲自督促修建,仅仅五天就完成了。

金兵挑选了最精锐的士兵,穿着厚厚的铠甲、毡衫、铁面,冲锋陷阵。他们又用湿毡和湿皮革覆盖“火山”,上面再盖上冰雪,架着云梯直接攻向西北角的城楼,妄图登城。城里的士兵用长戈戳他们的喉咙,杀死了不少人;敢死队从下边夹击金兵,很多金兵掉下去被烧死了。金军主将从后面截断金兵的退路,挥舞着刀逼着他们向前冲。从早到晚,金兵死伤无数,云梯天桥都被毁掉了。金兵屡屡受挫,眼看就要失败了,突然乘着顺风,渡过护城河,用燃烧的油脂和皮革点燃了战棚。宗政激励将士们血战到底,双方一共进行了十五次激烈的战斗,箭矢和石头像雨点一样飞来飞去,金兵死了上千人,“弩子手”死了十七八个,甚至连他们的都统都被射死了。

风向突然变了,金兵更加愤怒,炮火更加猛烈。这时,王大任率领一千精锐士兵冒着重重包围,奋勇杀入城内,里应外合,士气大振。贾勇冲入金兵营地,从下午一直打到三更天,金兵横尸遍野,我军缴获了十六枚金兵的铜印。完颜讹可丢下营帐逃跑了,我军缴获了上万头牛马和大量的辎重。捷报传来,朝廷正在统计前线将士的守城功劳,于是提升宗政为武功大夫兼阁门宣赞舍人,并赏赐给他金带。

制置司觉得湖阳县离金兵太近了,就下令宗政图去打仗。宗政图带兵打了一仗就拿下湖阳县,烧了金兵的粮草辎重,摧毁了他们的营地,俘虏了一大批人带了回来。从那以后,金兵就不敢再打襄阳、汉阳和枣阳的主意了。许国调到金陵去了,宗政图接替他当了荆鄂都统制,还继续管着枣阳。

宗政图在靠近濠河的地方摆开阵势,就在濠河西北边挖了很多坑,蓄水弄成泥泞地,用来阻止金兵骑兵的进攻。中原流落到这里的百姓,多达上万人。宗政图打开粮仓接济他们,给他们分田地,盖房子让他们住,还把那些强壮的士兵编成一个队伍,叫做“忠顺军”,让他们在唐州、邓州一带活动,威名远扬,连金兵都叫他“孟爷爷”。可惜的是,他后来得了疽病去世了。死后追赠右武大夫、团练使、防御使。

宗政图这个人,对有功的人,即使有怨言也会重重有赏;对有罪的人,即使是亲戚也会严惩不贷。他喜欢贤人,乐于行善,这是他天生的性格。他从来没学过兵法,但却能灵活运用兵法打仗。他死的那天,边境城市都停止了买卖,人们痛哭流涕。他的儿子宗珙,也有记载。

张威,字德远,是成州人。他一开始是选拔出来的精锐骑兵。军队里马匹的饲料很多,一匹马一天能分到五石米,骑兵们就把剩下的米用来自己生活。总领核实后进行控制,张威就逃跑了。他的上司郭杲让他父亲把他劝回来,然后把他送到隆庆府的后军效力。张威很穷,靠卖药为生。有人说他很有才能和勇气,于是让他去守边疆。开禧年间打仗,张威和金兵作战总是能打胜仗,多次因为立功而升官。

吴曦被杀了以后,朝廷派兵收复失地。李贵收复了西和州,张威率领军队第一个冲上去,打败了金兵,在板桥打了一仗,最终拿下了西和州,被升为统制。从此张威的名声大振。天水县正好在金兵西进的路上,于是朝廷把天水县升格为军事重镇,任命张威为守将,他屡立奇功,被提升为利州副都统制。他父亲去世后,他回家守孝,服丧期满后,又担任了御器械的官职。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被调到荆鄂都统制、襄阳府驻扎,后来又改任沔州都统制。

公元1127年,金兵分成几路打进了四川,先攻打湫池堡,接着又攻打白环堡。四川宣抚使石宣和董炤率军打退了他们。后来金兵又攻打成州,宣抚使石威从西和撤退,退守仙人原。这时候,兴元都统制吴政在黄牛堡战死了,李贵接替了他的位置,急忙逃往武休,结果武休已经被金兵攻破了,兴元府和安州也相继失守。

早些时候,利州路安抚使丁焴听说金兵深入四川,赶紧派人给石威送信,让他带兵东进救援四川,又下令给忠义总管李好古,让他从北边抵御金兵。李好古在鱼关遇到了统领张彪,因为张彪丢了迷竹关,李好古就把他杀了。张彪是石威的弟弟。石威听说弟弟死了,就停止了进军。丁焴听说这事后,对他的下属说:“吴政战死了,李贵又打了败仗,金兵最害怕的就是石威。现在李好古擅自杀了石威的弟弟,伤了石威的心,这可怎么办?再说,金兵在东边,本来就不是石威管辖的区域,现在可以没有李好古,但不能没有石威啊!”于是,丁焴趁李好古来见他的机会,指责他擅杀张彪的罪行,把他杀了。然后,丁焴赶紧派人给石威送信,让他迅速进军救援四川,还派进士田遂去劝说他。石威很感动,半夜就调兵遣将,敲锣打鼓地出发了,在金斗镇打败了金兵。金兵虽然被打败了,但还没撤退,石威就让军队停下来不动,暗中派石宣等人去袭击大安军,结果大获全胜。金兵这次入侵,挑选了两齿马和精锐士兵一共三千人,结果全军覆没,金将巴土鲁被俘,大将包长寿听说后吓得连夜逃跑了。

兴元府的叛军张福、莫简造反,他们用红帕子蒙着头,自称“红巾军”,烧了利州,杀了总领杨九鼎,攻破了阆州和果州,打进了遂宁,他们的骑兵还在潼川和汉中一带活动,眼看着就要打到成都了。四川制置司认为叛军的势力要向西发展,只有石威才能抵挡住他们。于是,他们派石威率领六千精兵,从剑州、绵州出发,前往广汉。正值盛夏,天气酷热,石威让士兵休息了三天。没过多久,安丙又命令石威东进。这时,叛军从遂宁进入普州的茗山,石威率军包围了他们,切断了他们的粮道,日夜紧逼。没过多久,就抓住了张福等十七个人,把他们杀了,莫简自杀了,叛乱平息了。

西夏想跟咱们一起打金国,皇上答应了。然后派王仕信去巩州跟西夏人会面,又命令程信、陈立他们带兵分头行动,张威要去秦州。一开始商量的时候,张威就说:“金国现在还很强大,西夏人又反复无常,咱们不能轻举妄动啊。”皇上不听,硬是派张威去了。张威虽然心里不愿意,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还特意嘱咐手下士兵,不许轻举妄动。结果,将士们到了城下,啥也没干就回来了。皇上大怒,就罢免了他的兵权。那一年,张威死在了利州,最后追封为扬州观察使。

张威一开始只是个普通士兵,因为他勇猛善战而出名,后来升了官,每次打仗都打胜仗,金国人一听他的名字就害怕。到了战场上,战况越激烈,他就越兴奋,眼睛都红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张红眼”,也叫他“张鹘眼”。他还专门弄了一面“净天鹘旗”作为自己的旗帜。他打仗从来不用别的武器,就用一根木头做的棍子,叫“紫大虫”,圆圆的,没有刀刃,也就不到六尺长,他挥舞着这根棍子冲锋陷阵,敌人就都溃败了。荆州、鄂州一带都是平原,张威说:“这是骑兵的优势啊,金国的铁骑一冲过来,咱们步兵就没办法了,在蜀地用的那些战术在这里不管用。”于是他就自己想了一种新的战术,叫“撒星陈”,兵力部署变化莫测,听到鼓声就集合,听到金锣声就分散。金国骑兵来了就敲金锣,张威的军队就分成几十个小队;金国人跟着分散兵力,张威就再打鼓把军队集合起来。一会儿分散,一会儿集合,变化好几次,金国人一下子就乱了阵脚,这时候张威就下令全军进攻,所以每次都能打胜仗。张威管兵很严格,军队行军的时候就像咬着牙一样安静,很少听到声音。每次军队经过百姓的地方,都会让百姓先走,买东西的时候也比市场价高出一倍,可是从来没有人敢抱怨。后来,因为张威生活放纵,所以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话说宋朝南迁之后,厉害的边疆将领怎么就那么少呢?有人说:“江南又不是打仗的地方”,可古代那些厉害的军事家,比如孙武,不也是吴国人吗?其实啊,以前那些帝王,文治武功看作一体,没分开;现在文武分家了,人才各有擅长,也就很正常了。

赵方年轻的时候跟着张栻学习,忠心耿耿,很有应对各种情况的策略,隐隐约约有文武兼备的风范。他手下的兵将,像扈再兴、孟宗政后来都成了名将,这都是赵方善于提拔和领导的结果。赵方的儿子赵范、赵葵,还有孟宗政的儿子孟珙,后来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点也不比他们老子差,都是值得称赞的人物。

贾涉在边疆当官,据说也很有才能,可是他那些子孙后代,最后却导致了国家的灭亡,真是令人惋惜啊!还有个叫张威的,很擅长管理士兵,所以走到哪里都能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