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赵桓,咱们都叫他钦宗皇帝,是徽宗皇帝的亲儿子,他妈是恭显皇后王氏。他出生在元符三年四月乙酉这天,地点是坤宁殿。一开始他叫赵亶,被封为韩国公,第二年六月又升了爵位,成了京兆郡王。到了崇宁元年二月甲午,他改名叫赵烜,同年十一月丁亥,他又改名叫赵桓,就是咱们现在知道的这个名字。大观二年正月,他又升了爵位,成了定王。政和元年三月,他在资善堂学习。三年正月,被加封为太保。四年二月癸酉,他在文德殿行了冠礼。五年二月乙巳,他被立为皇太子,全国大赦!当天丁巳,他还去太庙祭拜祖先。朝廷下令让他乘坐金辂,排场跟至道、天禧年间一样隆重,文武百官都得向他称臣。不过,他都谦让回绝了。政和六年六月癸未,他娶了朱氏为妃。

就这样,赵桓一步步走向了皇位。从出生到加封太子,他经历了各种仪式和庆典,展现了皇室的威仪和隆重。 他拒绝百官称臣的举动,也体现了他谦逊的品格,至少在成为皇帝之前是这样。

公元1125年12月某一天,我被任命为开封知府。没几天,徽宗皇帝就下诏让太子继承皇位,自己称作“道君皇帝”,然后赶紧把太子叫进宫,给他穿上皇帝的衣服。太子哭着死活不肯,结果还因此病了。可徽宗皇帝就是不答应,硬要他登基。第二天,太子被迫登基,在垂拱殿接见群臣。那天,天上出现了五彩祥云,还夹杂着红黄色的光晕,好几个太阳互相摩擦碰撞,持续了好久。然后,徽宗皇帝就被安排去了龙德宫,皇后则去了撷景园。李邦彦被任命为龙德宫的负责人,蔡攸和吴敏协助他。这时候,金兵已经分兵入侵我国边境了。

接下来的一天,皇帝下令大赦天下,所有犯了罪的人,除了谋反的大罪,其他的都赦免了。同时,所有官员都升一级,军队也得到了赏赐。 他还把朱氏立为皇后,并且让耿南仲负责枢密院的事务。又过了几天,皇帝下令燕王和越王进宫朝见时可以不用行跪拜礼,也不用称呼他们的名字。 还规定,如果不是三省和枢密院发出的命令,其他部门一律不准执行。 金兵攻陷了信德府,粘罕则包围了太原。 皇帝下令在京东、淮西、浙江等地招募军队进京保卫朝廷。 这时候,太学生陈东等人上书,弹劾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这六个人,称他们是“六贼”,要求处死他们。 之后,徽宗皇帝被尊称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皇后则被尊称为“道君太上皇后”。最后,皇帝还下令改元。

1127年正月初一,那天是丁卯,宋徽宗接受了群臣的朝贺,然后去了龙德宫,向道君皇帝(也就是他自己)拜贺。他下令让全国上下老百姓都能实实在在地说说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提提建议。 与此同时,金兵攻破了相州,接着又攻破了濬州。威武军节度使梁方平的军队溃败了,河北、河东路制置副使何灌退守滑州。第二天,何灌又逃跑了,金兵渡过黄河,宋徽宗下令御驾亲征。道君皇帝东巡,任命蔡攸为行宫使,宇文粹中当副手。 徽宗还下令,以后所有官员的任免、升降和赏赐,都要参考祖宗的旧制度。他还裁撤了一百五十个官署机构,只留下后苑,供奉龙德宫。吴敏接替枢密院事,李棁当副手。 王黼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发配到永州;李彦被赐死,抄家;朱勔被允许回家养老。

徽宗要亲征,留下李纲留守京城,李棁当副手。给事中王寓劝谏他别亲征,结果被罢官了。正月初五,道君皇帝到了亳州,很多官员偷偷逃跑了。宰相们想护送皇帝去襄阳、邓州,李纲极力阻止。 李纲被升为尚书右丞。第二天,李纲被任命为亲征行营使,曹曚当副手。白时中被罢免,李邦彦当了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当了少宰兼中书侍郎,赵野当了门下侍郎,王孝迪当了中书侍郎,蔡懋当了尚书左丞。正月初七,金兵渡过黄河,派人催促各路军队前来救援。正月初八,徽宗下令,两省和枢密院的官制都恢复元丰年间的旧制。

金兵攻打京城,徽宗派郑望之、高世则率军抵抗。他下令,从全国官员中选拔有胆有识的文武官员担任将帅。当天晚上,金兵攻打宣泽门,李纲亲自指挥抵抗,斩杀金兵一百多人,直到天亮金兵才撤退。正月初九,金兵派吴孝民来议和,宋朝派李棁前往金营。金兵又派萧三宝奴、耶律忠、张愿恭前来。唐恪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正月初十,金兵攻打通津门、景阳门等城门,李纲督战,从早上到晚上,斩杀金兵数千人,何灌战死。李棁与萧三宝奴、耶律忠、王汭索要数千万金帛,并要求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及以宰相、亲王为质,才肯退兵。正月十二,宋徽宗避开正殿,减少膳食,并向全国借贷金银,抄没倡优的家产。正月十六,张邦昌被派去协助康王与金军谈判,宋朝的诏书上开始称金国为“大金”。正月十七,徽宗逃到镇江。路允迪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金兵攻陷阳武,知县蒋兴祖战死。正月十九,刮起了大风,卷起沙石,持续了一整天。宋徽宗封子谌为大宁郡王。正月二十一,裁撤廉访使者,停止钞旁定贴钱及各州免行钱,将各路赡学户的田产归还常平司。马忠率领从京西招募的军队来到京城,在顺天门外击溃金兵。正月二十二,路允迪前往河东与粘罕谈判。平阳府将刘嗣初叛变。正月二十四,种师道率领泾原、秦凤的军队前来救援,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兼任京畿、河北、河东宣抚使,统领全国勤王军队。正月二十七,王黼在雍丘被杀。正月三十,大雾弥漫。二月初二,梁师成被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在八角镇被赐死。

二月初一那天下午,皇上命令都统制姚平仲带兵夜袭金兵,结果没成功,还败退回来了。第二天,皇上罢免了李纲,算是向金人表示歉意,同时取消了亲征行营司。金人又来求和了。两天后,皇上派驸马都尉曹晟去金营。第二天,又派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和知东上阁门事王球去跟金人谈,答应割让三镇的土地。

这时候,太学的学生陈东等人,还有好几万老百姓,都跑到皇宫门口上书,请求皇上重新启用李纲和种师道,还说李邦彦等人故意打压李纲,怕李纲成功,罢免李纲完全是中了金人的计策。正好李邦彦上朝了,大家就数落他的罪状,还骂他。吴敏来传皇上的旨意,可大家都不肯走,还敲响了登闻鼓,山呼海啸的,震天动地。殿帅王宗濋怕出乱子,就奏请皇上答应他们的要求。然后派耿南仲去跟大家说:“已经接到圣旨了,要重新启用李纲!”内侍朱拱之去宣旨说李纲要晚点回来,结果被大家给杀了,还有几十个内侍也被杀。最后,李纲又当上了右丞,还兼任京城防御使。

过了几天,皇上追封范仲淹为魏国公,追赠司马光为太师,张商英为太保,还取消了元祐党人的名号和学术禁令。皇上还下令要处罚那些杀害内侍的人,禁止老百姓上书,把那些可以给老百姓用的宫苑都给废了。金人派王汭来了。第二天,皇上派肃王去金营。又任命观文殿学士、大名府尹徐处仁为中书侍郎,宇文虚中为签书枢密院事,蔡懋被罢免了。两天后,宇文虚中和王球再次出使金营。康王从金营回来了。金人派韩光裔来告辞,然后就撤兵了,京城也解除了戒严。

第二天,康王被封为太傅、静江奉宁军节度使。明堂班朔布政官也被裁撤了。第二天,太阳有两个光圈。又过了两天,皇上大赦天下。皇上还下诏告诫老百姓,以后所有事情都要按照祖宗的规矩来办,那些损害国家、危害百姓的事情,一律取消。过了几天,皇上罢免了那些兼任神霄玉清万寿宫使、殿中监、符宝郎的宰执。皇上还下诏,要按照祖宗的规矩,选择那些深受士兵爱戴的武臣担任同知、签书枢密院,那些在边疆有威望的将领担任三衙。因为金人求和,皇上还下诏,那些以前投降金人,后来又回到朝廷的人,都可以回老家了。

又过了几天,李邦彦被罢免了,张邦昌当上了太宰兼门下侍郎,吴敏当上了少宰兼中书侍郎,李纲当上了枢密院事,耿南仲当上了尚书左丞,李棁当上了尚书右丞。第二天,皇上下诏,监察御史要像祖宗时代那样,可以直言进谏。宇文粹中被罢免了江宁府知府的职务。两天后,种师道被罢免,改任中太一宫使。追赠右正言陈瓘为右谏议大夫。第二天,贬太师致仕蔡京为秘书监,分司南京;贬太师、广阳郡王童贯为左卫上将军;贬太保、领枢密院事蔡攸为太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在此之前,粘罕派人来索要贿赂,大臣们因为勤王军队集结了很多,就把粘罕的使者扣留了,还跟余睹结盟,想对付粘罕。

到了这个时候,粘罕很生气,加上攻打太原没成功,就分兵直奔京城,攻破了南关、北关,权威胜军李植用城池投降了。第二天,金兵攻陷了隆德府,知府张确、通判赵伯臻、司录张彦遹都战死了。第二天晚上,出现了两颗流星,一颗从张宿星宿落入浊星宿,一颗从北河星宿落入轸星宿。过了几天,皇上下诏,那些在边远地区有功劳的承宣使,可以提升为正任刺史。又过了几天,梁方平因为放弃河津被处死了,王孝迪被罢免了。皇上任命给事中王云、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曹曚出使金国,任命镇洮军节度使、中太一宫使种师道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任命保静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姚古为制置使。

过了几天,皇上在御殿恢复了膳食。又过了天,皇上向陕西、河东两地发布了哀痛的诏书。这个月,金兵进攻泽州的高平,知州高世由去犒劳他们,金兵就撤兵了。

三月初一,派宋焕去给道君皇帝的行宫送表章。皇帝下令,让侍从官员可以直言进谏。 还下令说,除了三省和枢密院直接受命的事,其他部门都不许执行。 那些每年派往川路的使者,也都被撤回了。 然后开始招募人员,掩埋那些战乱中死去的军民遗骸,还派人分头到城郊各地祭祀。

第二天,李棁被免职,调到鸿庆宫当差。 后天,张邦昌也被免职,去中太乙宫。 徐处仁升任太宰兼门下侍郎,唐恪当了中书侍郎,何为做了尚书右丞,许翰则兼任御史中丞和枢密院同知。 再然后,宇文虚中被免去青州知州的职务。 过了几天,皇帝去景灵东宫行祭祀礼,感谢上天保佑。 之后又任命赵野为道君皇帝行宫的迎送使者。 接下来几天,皇帝又分别去景灵西宫、建隆观、阳德观、凝祥池、中太乙宫、佑神观和相国寺祭祀。 然后把撷景园改名为宁德宫。 还追赠了司马光。

之后燕王俣和越王偲被封为太师。 皇帝下令,因为金人背盟入侵,所以和议的那些人,李邦彦、李棁、李邺、郑望之,都被罢免了官职。 同时又下令让种师道、姚古、种师中带兵去支援三镇,保护边关和陵寝的安全,并且誓死坚守。 然后派李纲去南京迎接道君皇帝,同时任命徐处仁为礼仪使。 殿中侍御史李擢和左司谏李会也被罢免了。

皇帝在宜春苑被迎接回来,太后则搬进了宁德宫。 詹度被任命为资政殿大学士,张孝纯、陈遘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高世由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都是为了奖励他们守城有功。 皇帝在宁德宫上朝,下令说,那些跟随皇帝去行宫的官员,等回京后都会得到优厚的赏赐,除了那些因为犯了罪,已经被处理掉的人,其他的那些以前被台谏官员弹劾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肃王枢被封为太傅。 姚古又回到了隆德府。 威胜军也被恢复了。 景王杞和济王栩被封为太傅。 那天晚上,天上还出现了一颗流星,从紫微垣划过。

康王构被任命为集庆、建雄军节度使,钱盖被任命为陕西制置使。 陈东被授予从五品官职,赐予同进士出身,但他拒绝了。 朱勔的家产被抄没。 皇帝下令,那些金国送回的官员和百姓,暂时不要遣散。 蔡京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 那年春天,西夏人攻占了天德、云内、武州以及河东的八个馆驿。

四月戊戌那一天,夏军攻陷了震威城,负责震威城事务的朱昭战死了。第二天,己亥,太上皇回到了京城。壬寅,皇上在龙德宫接见群臣。癸卯,立子谌为皇太子。耿南仲被任命为门下侍郎。乙巳,设立了专门研究《春秋》的博士官。戊申,在尚书省设立了详议司,专门讨论祖宗的法度。己酉是乾龙节,群臣在紫宸殿给皇上祝寿。庚戌,赵野被罢官了。壬子,金国的使臣贾霆和冉企弓来了。癸丑,封太师、沂国公郑绅为乐平郡王。童贯被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安置在郴州。宰执们的俸禄减少三分之一,赏赐也减半。皇上还下令开设经筵。

吏部被命令要仔细审查所有官员,凡是那些因为杨戬、李彦的公田,王黼、朱勔的应奉,童贯西北的战事,孟昌龄的河防工作,夔州、蜀州、湖南的开疆拓土,关中、河东的货币改革,以及那些近臣引荐,献上歌颂文章而被特别安排殿试,获得爵位和赏赐的人,全部都要收回他们的爵位和赏赐!甲寅,种师道被加封为太尉,兼任同知枢密院事、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乙卯,皇上诏令,以后放假的时候,官员们也要在衙门值班,各部门都不能休息。平凉军节度使范讷被任命为右金吾卫上将军。丙辰,皇上发布诏令,凡是有人散布谣言,说金人又要打来了,以此来恐吓百姓的,重重有赏!

戊午,南康郡王栻被晋封为和王,平阳郡王榛被晋封为信王。己未,恢复用诗赋来选拔人才,并且禁止使用《庄子》、《老子》和王安石的《字说》。壬戌,皇上亲自挑选台谏官,宰相们不得推荐,并且把这个规定写成了法令。追封政和年间以来被封赠的道官、处士、先生等等,所有相关的诏书都得重新审核。甲子,命令京城的监察御史、外地的监司、郡守以及路分钤辖以上官员,都要推荐两名曾经在边疆任职,或者有军事才能,能够统领军队作战的人。东路兵将占沆在交城县与金人作战,战死了。乙丑,皇上诏令三衙门和各路帅司,都要推荐五名熟悉边境事务,智勇过人,而且是豪杰奇才,深受大家拥戴,能够担任统领将领的人。蔡攸被贬为节度副使,朱勔被安置在循州。

五月初一,那天是丙寅,皇上到龙德宫去上朝了,还吩咐官员们每天都要向他汇报太上皇的身体状况。第二天,也就是丁卯,皇上发布诏书,号召全国各地,凡是有能力捐献钱粮支援军队的,都可以向官府上报,朝廷会根据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任命余深为特进、观文殿大学士。

接下来戊辰日,皇上撤销了王安石在孔庙的配享资格。庚午日,钱景臻和刘宗元分别被任命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刘敷、刘敏、张楙、王舜臣、朱孝孙、钱忱也都被任命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对了,那天还挺冷的。辛未日,朝廷下令禁止铜的私铸。还发布了一道诏书,规定:那些没有出身待制以上,年龄达到三十岁,并且实际任职十年以上的官员,才能让他们的儿子继承官职。监察御史余应求因为迎合大臣而被罢免官职,发配到卫州去了。

甲戌日,朝廷大赦河北地区。乙亥日,又下令取消了金子的私铸禁令。丁丑日,皇上发布诏书,要求全国上下都要以节俭为先,整顿冗员,清除贪污,为百姓除害,还列举了十六项具体措施,让监司、郡县去执行。姚古的军队到达威胜,听说金兀术就要来了,士兵们都吓坏了,军队溃散了,河东地区因此大受震动。种师中在榆次和金军作战,壮烈牺牲了。

己卯日,朝廷允许外地官员暂时保留一年田地。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了。辛巳日,朝廷减少了太官每天的膳食供应,并且追夺了高俅的官职。甲申日,朝廷撤销了详议司。己丑日,张孝纯被任命为检校少保、武当军节度使。壬辰日,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选拔那些精通武艺和兵法的优秀人才。最后,乙未日,朝廷下令让姚古去救援太原。

六月初一,那天是丙申日,道君皇帝回朝了,在紫宸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皇帝下令让谏官们狠狠地批评朝廷的不足之处。戊戌日,皇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文武官员,挑选那些有能力担当将帅的人才。当时太原城被围困得非常紧急,很多大臣都建议割让三镇的土地来换取和平,李纲极力反对这个主意。于是,皇帝任命李纲代替种师道担任宣抚使,去救援太原。辛丑日,任命资政殿学士刘韐为宣抚副使,陕西制置司都统制解潜为制置副使。那天晚上,太白星犯了岁星。壬寅日,皇帝封郓国公楃为安康郡王,韩国公楗为广平郡王,两人都开府,享受三司的待遇。皇帝下诏说:“今天的各项政令,都要遵照上皇的诏书执行,恢复祖宗的旧制。所有文武百官和百姓也都应该学习孔孟的正道,仔细考察王安石旧政的错误之处,来辅助朕完成中兴的大业。”

癸卯日,任命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镇西军承宣使王禀为建武军节度使,这是表彰他坚守太原的功劳。甲辰日,路允迪被罢免官职,改任醴泉观使。乙巳日,左司谏陈公辅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官,去合州酒务监察。壬子日,天狗坠落地面,发出像雷声一样巨大的响声。癸丑日,皇帝考虑对囚犯进行处置。丙辰日,太白星、荧惑星、岁星、镇星这四颗星聚集在张宿。辛酉日,皇帝罢免了都水监和将作监的内侍官。熙河都统制焦安节因为违法乱纪被李纲处斩。壬戌日,姚古因为拥兵不前,被贬为节度副使,发配到广州。那天晚上,彗星出现在紫微垣。

七月初一,那天是乙丑日,皇上终于取消了元符年间禁止上书直言进谏的禁令。哎,想当年,宋朝昭宗年间,我因为上书劝谏朝廷不要攻打辽国,结果被贬到连州去了,后来庚午年才被召回京城。

乙亥日,蔡京被发配到儋州,攸州和雷州,童贯被发配到吉阳军。己卯日,皇上免除了河北、河东、陕西三路官田的借贷。乙酉日,皇上又下旨说,蔡京的二十三个子孙已经被流放到偏远地区了,就算以后大赦天下,也不许他们搬回京城。就在这一天,蔡京死在了潭州。

丁亥日,皇上命令侍从官员一起商议,要修改宣仁圣烈皇后的史书,把那些不好的记载都改掉。辛卯日,皇上派监察御史张澂去杀了童贯,又派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去杀了赵良嗣,还把他们的子孙都流放到海南岛去了。

壬辰日,侍御史李光因为直言进谏,被贬官到当地的监察机构当差。这个月,解潜将军在南关和金兵打了一仗,结果打输了;刘韐将军从辽州带兵去和金兵打仗,也打输了。

八月初一,是甲午日,记录一下陈瓘的事迹。丙申日,皇上又任命种师道为宣抚使,让他去边境巡视,同时召李纲回朝。庚子日,因为出现了彗星,皇上就下令避殿减膳,还让大臣们把老百姓的疾苦都汇报上来。河东察访使张灏在文水跟金兵打了一仗,结果输了。

辛丑日,皇上根据老百姓反映的十七件疾苦,都给解决了。丁未日,金兵斡离不攻打广信军和保州,没成功,于是就转去攻打真定府了。戊申日,都统制张思正他们晚上偷袭了文水县的金兵,打赢了。己酉日,双方又打了一仗,结果咱们的军队溃败了,死了好几万人,张思正逃到了汾州。都统制折可求的军队也在子夏山溃败了。威胜、隆德、汾州、晋州、泽州、绛州的老百姓都渡过黄河逃难去了,州县里都空了。金兵乘胜追击,攻打太原。记录一下张庭坚的事迹。

乙卯日,皇上派徽猷阁待制王云和阁门宣赞舍人马识远去金国当使者,还派秘书著作佐郎刘岑和太常博士李若水去金军那里议和。戊午日,许翰被免去亳州知州的职务。己未日,太宰徐处仁被免去东平知州的职务,少宰吴敏被免去扬州知州的职务。然后,任命唐恪为少宰兼中书侍郎,何[某人]为中书侍郎,礼部尚书陈过庭为尚书右丞,开封尹聂昌为同知枢密院事,御史中丞李回为签书枢密院事。庚申日,派王云去金军那里,答应给他们三镇的赋税。这个月,福州发生了兵变,杀了知州柳庭俊。

九月初几,金兵攻破了太原,抓走了安抚使张孝纯,副都总管王禀和通判方笈都战死了。哎,真是让人悲痛的消息。

过了几天,吴敏被贬到崇信军当个副使,发配到涪州去。蔡攸也被调到万安军,没多久,他和弟弟蔡翛还有朱勔都被赐死了。朝廷还下令,把靖康以前蔡京上奏的那些御笔手诏都找出来,看看有没有违反祖宗法度或者现在执行的政策的地方,然后把这些诏书整理成书。王宇升任礼部尚书,当上了尚书左丞。这天早上,还出现了赤色的气体,跟着太阳一起升起,不知道是不是什么不好的预兆。李纲被免去了扬州知州的职务。

童贯的头颅被砍下来,在城里示众,这下算是彻底报应了。尹焞被赐了布衣,封为和靖处士。这天,太阳出现了两个像耳环一样的光圈,背后还有奇怪的气象。为了加强军事防御,朝廷在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商丘)以及邓州设立了都总管府,分别负责指挥四路兵马。赵野被任命为北道都总管,王襄为西道都总管,张叔夜为南道都总管,胡直孺为东道都总管。李纲又再次被罢官,让他去提举洞霄宫养老去了。朝廷还派了黄锷去金国,走海路去谈判议和。这个月,夏金联军还攻陷了西安州,真是内忧外患啊!

十月初一,那天是癸巳日,皇上在御殿吃晚饭。然后呢,李钢被贬官了,降职到保静军节度副使,让他去建昌军待着。 丁酉日,金兵攻陷了真定府,都钤辖刘竧战死了。那天晚上,天上还出现了一颗像酒杯一样大的流星呢。

戊戌日,金国的使臣杨天吉和王汭来了。庚子日,太阳上出现了青、赤、黄三种颜色的光环。 金兵又攻陷了汾州,知州张克戬和兵马都监贾亶都战死了。他们还攻打平定军。辛丑日,皇上发了道悲伤的诏书,命令河北、河东各路的大臣们,根据情况自行处理军务。壬寅日,是天宁节,皇上我带着大臣们去龙德宫给他老人家祝寿。甲辰日,皇上决定启用蔡京、王黼、童贯推荐的人。

丙午日,皇上把官员们召集到尚书省,商量割让三镇的事情。 然后把种师道召回来了。丁未日,任命礼部尚书冯澥担任枢密院事。己酉日,皇上视察了炮飞山营。庚戌日,任命范讷为宁武军节度使兼河北河东路宣抚使。辽国的旧将小革胡、革录攻陷了麟州的建宁砦,守将杨震战死了。壬子日,皇上命令太常礼官们一起讨论金国皇帝的尊号。皇上还让尚书左丞王宇去协助康王出使斡离不,结果王宇拒绝了。

乙卯日,下起了冰雨。丙辰日,金兵攻陷了平阳府,还攻陷了威胜、隆德、泽州。丁巳日,高丽进贡了,皇上命令明州把贡品呈递上来,然后把高丽使臣送回去了。戊午日,王宇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冯澥代行他的职务。庚申日,太阳上出现了两个像耳环一样的日珥,还有背气。侍御史胡舜陟请求朝廷救援中山,但是没被批准。辛酉日,种师道去世了。

十一月丙寅那天,金兵攻陷了怀德军,负责军事的刘铨和通判杜翊世战死了。金兵还抄了谭稹的家。

戊辰日,康王还没到金军那里就撤兵回来了。冯澥也下岗了。己巳日,朝廷召集百官商议放弃三镇(河北、河东、京畿)。庚午日,朝廷下令河北、河东、京畿三地实行“清野政策”,让流民可以住进官府的房子和寺庙。辛未日,天上出现了一颗像酒杯一样大的流星。壬申日,朝廷禁止京城百姓传播谣言。癸酉日,右谏议大夫范宗尹因为首先提出放弃土地的建议而被罢免。金兵已经到了黄河以西,宣抚副使折彦质率领十二万大军抵抗。

甲戌日,折彦质的军队溃败了。金兵渡过黄河,河阳知州燕瑛和西京留守王襄丢下城池逃跑了。乙亥日,朝廷任命刑部尚书王云协助康王去跟斡离不谈判,答应割让三镇,并送去皇帝的衮冕、车辂,尊其主为皇叔,还要给他上尊号。丙子日,金兵渡过黄河,折彦质的军队全军覆没,提刑许高的军队也在洛口溃败。金兵说,他们想要得到整个河北地区。京城戒严,朝廷派资政殿学士冯澥和李若水去斡离不军营谈判。丁丑日,何[人名缺失]下岗了。朝廷任命尚书左丞陈过庭为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孙傅为尚书右丞。任命成忠郎郭京负责挑选精兵。签书枢密院事李回率领一万骑兵防守黄河,结果军队溃败,全军撤退了。当天,京城城门都关闭了。

戊寅日,晋封龙德宫婉容韦氏为贤妃,康王被任命为安国、安武军节度使。朝廷取消了“清野”政策。辛巳日,任命知怀州霍安国为徽猷阁待制,通判林渊为徽猷阁直学士,这是奖励他们守城有功。壬午日,斡离不派使者杨天吉、王汭、勃堇撒离栂前来。朝廷任命耿南仲出使斡离不军,聂昌出使粘罕军,同意以黄河为界。康王到达磁州,磁州百姓杀了王云,阻止王云继续前进,王云只好返回相州。甲申日,任命尚书右丞孙傅为同知枢密院事,御史中丞曹辅为签书枢密院事。任命京兆府路安抚使范致虚为陕西五路宣抚使,让他督促勤王军队前来救援。乙酉日,斡离不的军队到达城下。朝廷秘密派人出关召集军队,又约定康王和河北守军前来支援,但很多信使都被金军的侦察兵抓住了。丁亥日,刮起了大风,房屋倒塌,树木折断。李回下岗了。戊子日,金兵攻打通津门,范琼带兵烧毁了金军的营寨。己丑日,南道总管张叔夜率领军队勤王,到达玉津园,朝廷任命张叔夜为延康殿学士。斡离不派刘晏前来。庚寅日,皇帝到东壁慰劳军队。朝廷下令三省长官的官职名称都恢复元丰年间的旧制。任命开封府尹何[人名缺失]为门下侍郎。

1126年闰月壬辰朔,金兵攻打善利门,姚仲友率军抵抗。结果军队内部发生叛乱,杀死了使臣,王宗濋杀了几十个人才平息叛乱。唐恪逃离京城,百姓想杀了他,但他请求离开,最后被免职,改任中太一宫使。何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刘韐因为放弃军队被降职,免去官职。癸巳日,京城极度寒冷,听信占卜之言,用土牛来迎接春天。朱伯友因放弃郑州被降三级官职,免去官职。西道总管王襄放弃西京逃跑了。泽州知州高世由投降金兵。燕瑛想放弃河阳,结果被叛军杀害。河东各郡,不是投降就是被攻破,几乎全完了。京城百姓杀了东壁统制官辛亢宗。取消了百姓守城的制度,改用保甲制度。金兵已经到达城下了。

甲午日,当时下着雨夹雪,皇帝亲自披甲上城御敌,把御膳赐给士兵,换上热饭给他们吃,士兵们都感动得流泪。金兵攻打通津门,几百名士兵用绳索下城抵抗,烧毁了金军的五架炮架和两辆鹅车。朝廷紧急召李纲回京,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兼领开封府。金兵攻陷怀州,霍安国、林渊以及他们的钤辖张彭年、都监赵士詝、张谌都战死了。乙未日,金兵进入青城,攻打朝阳门。冯澥与金将萧庆、杨真诰前来议和。丙申日,皇帝前往宣化门,骑着马在泥泞中行走,百姓们都感动得哭泣。张叔夜多次战斗都有功劳,皇帝在安上门召见他,任命他为资政殿学士。金兵俘虏了胡直孺,又攻陷了拱州。丁酉日,天空中出现赤红色的气体。冯澥被任命为尚书左丞。戊戌日,殿前副都指挥使王宗濋在城下与金兵作战,统制官高师旦战死。庚子日,任命资政殿学士张叔夜为签书枢密院事。金兵攻打宣化门,姚仲友抵御。辛丑日,金兵攻打南城墙,双方伤亡惨重。

壬寅日,朝廷下令河北的守臣率领所有军队和百姓,加倍速度前来救援。癸卯日,金兵再次攻打南城墙,张叔夜、范琼分兵袭击,但看到金兵后就逃跑了,互相践踏,掉进护城河淹死的人数以千计。甲辰日,大雪。金兵攻陷亳州。朝廷派遣使者召集各路军队勤王。乙巳日,天气极度寒冷,士兵们冻得僵硬,无法握住兵器,有人冻死在地上。皇帝在宫中赤脚祈求天晴。这时勤王军队还没到,城里能用的军队只有三万禁军,但其中也有五成左右的士兵战斗力不行。金兵攻城很猛烈。丙午日,下着雨夹冰雹。丁未日,皇帝开始避居正殿。己酉日,朝廷派遣冯澥、曹辅以及宗室仲温、士布前往金营议和。任命康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迅速率领军队前来护卫。辛亥日,金兵前来议和,要求亲王出城盟誓。壬子日,金兵攻打通津门和宣化门,范琼率领一千人出战,渡过河,结果冰面破裂,五百多人淹死,从此士气更加低落。甲寅日,一阵大风从北方刮来,接着下起了大雪,连续下了好几天几夜。乙卯日,金兵再次派刘晏前来,催促亲王和宰相出城盟誓。丙辰日,妖人郭京用六甲法,命令所有守城士兵下城,大开宣化门出城攻击金兵,结果军队大败。郭京谎称下城做法,带着残兵逃跑了。金兵攻上城墙,守军溃败。金兵烧毁了南薰等城门。姚仲友死于乱军之中,宦官黄经国投火自尽,统制官何庆言、陈克礼、中书舍人高振奋力抵抗,和他们的家人一起都被杀害。秦元率领保甲部队打开城门逃跑了,京城沦陷。禁军进入都亭驿,抓住刘晏并杀了他。丁巳日,上皇和宁德皇后迁居延福宫。朝廷任命何和济王栩前往金营。戊午日,何前往金营谈判,金兵要求上皇出城郊外。皇帝说:“上皇因为惊恐忧虑而生病,一定想让他出去,我应该亲自前往。”从乙卯日开始就一直下雪,这天雪停了。晚上太微宫出现白气,彗星出现。庚申日,太阳像火一样红,没有光亮。辛酉日,皇帝前往青城。

十二月第一天,是壬戌日,皇帝在青城。萧庆开始在尚书省上班。同一天,康王在相州设立了大元帅府。第二天,癸亥日,皇帝从青城回来了。甲子日,开始大规模搜刮金银财物。丙寅日,派陈过庭和刘韐去两河地区割地赔款。辛未日,朝廷规定了京城的米价,并鼓励大家把米卖出来,救济百姓。癸酉日,杀了行门指挥使蒋宣和李福。乙亥日,康王去了北京。丙子日,尚书省着火了。庚辰日,下起了冰雹。癸未日,下大雪,天气非常寒冷,于是允许老百姓砍伐紫筠馆的花木当柴烧。庚寅日,康王去了东平。

第二年春天正月初一,是辛卯日,皇帝下令让济王和景王去金军那里祝贺新年,金人也派使者来祝贺。壬辰日,金人催促康王回去。朝廷派聂昌、耿南仲、陈过庭去两河地区割地,但是当地老百姓坚决抵抗,不肯听从命令,拖了好几个月,只拿下了石州。甲午日,朝廷下令让两河地区的老百姓打开城门投降。乙未日,天上出现一颗很大的星星,从建星的位置往西南方向移动,然后消失了。丁酉日,下起了冻雨。己亥日,天气阴沉,风刮得特别猛。晚上,西北方向的乌云里出现了像火光一样的东西。庚子日,金人急着要金银财物。何[人名缺失]和李若水劝皇帝亲自去军营,皇帝同意了,留下太子监国,自己就去了。乙巳日,抄了梁师成的家。丙午日,刘韐在金军那里自杀了。太学生徐揆上书,请求守在宫门口,请皇帝回来。金人把他抓到军营里,徐揆据理力争,结果被金人杀害了。当天晚上,金人抢劫了神卫营。丁未日,大雾弥漫。金人攻破含辉门,到处抢劫,还烧了五岳观。

二月初一,那天是辛酉日,皇帝在青城,金兵就像潮水一样涌来,城里的人都出来迎接皇帝。到了丙寅日,金兵在南薰门前挖壕沟,老百姓都吓坏了,人心惶惶。后来金兵要大家推举一个非赵氏的皇帝,孙傅当时就哭喊着请求拥立赵氏皇族,但金兵根本不答应。丁卯日,金兵强迫太上皇也去青城。金兵把所有皇室宗亲的名字都记下来,一个一个抓进军营里。到了辛未日,金兵又逼着太上皇把皇后和太子也叫到青城来。庚辰日,康王逃到了济州。癸未日,观文殿大学士唐恪服毒自杀了。乙酉日,金兵觉得抢到的金银还不够,又杀害了户部尚书梅执礼、侍郎陈知质、刑部侍郎程振和给事中安扶。

三月初一,那天是辛卯日,皇帝还在青城。丁酉日,金兵扶持张邦昌做了楚帝。庚子日,金兵来抓皇室宗亲,开封尹徐秉哲命令老百姓互相担保,不许藏匿皇室人员。丁巳日,金兵挟持着太上皇北上。

四月初一,那天是庚申日,刮起了大风,风力很大,把石头都吹碎了,树木都被吹断了。金兵把皇帝、皇后和太子都押解北上了。皇家的仪仗、车驾、皇后以下所有人的车马仪仗、衣服、礼器、法器、各种乐器、祭祀用的器物、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还有各种古董、景灵宫的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的书籍、全国各州府的地图,以及所有的官员、宫女、太监、技艺人员、工匠、戏子,府库里的所有财物,都被金兵洗劫一空,什么都没剩下。辛酉日,刮起了北风,天气非常寒冷。

五月初一,那天是庚寅日,康王在南京登基,尊已故的宋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绍兴三十一年五月辛卯日,宋钦宗驾崩的消息传来。七月己丑日,追谥宋钦宗为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戊寅日,宋钦宗的灵位被祔入太庙。

话说宋钦宗赵桓,在当太子的时候,还真没看出什么过错来。可是一当上皇帝,对那些声乐歌舞啊,一点兴趣都没有。刚开始当皇帝那几年,还算不错,把王黼、朱勔这些坏蛋的罪行都查清楚了,狠狠地治了他们的罪,把他们给赶走了。所以金国人听说他当了皇帝,心里还琢磨着要不要收兵回北方呢。

可惜啊,当时局势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根本没法挽救了。皇帝和大臣们互相看看,谁也拿不出好办法来,更别说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了。一个个都吓得要死,只想赶紧跟金国求和,哪还有心思管别的。最后,父子俩都被金人俘虏了,国家也彻底完蛋了。说到这儿,赵桓皇帝,是不是也太胆小怕事,不懂得什么叫大义了呢?当皇帝的时间那么短,却遭受了这么大的灾难,想想他走过的路,真是让人惋惜啊!真是让人惋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