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塔海,是逊都思人,他老爸塔海拔都儿,那可是个厉害角色,骁勇善战,据说还跟太祖一起在黑河边喝过水呢!凭着军功,他爹当上了千户。后来他爹去世了,阿塔海就继承了他爹的职位。阿塔海长得高大威猛,气度不凡,很有才华和谋略。
继承了千户的职位后,阿塔海跟着大帅兀良合歹去征讨云南,每次冲锋陷阵都走在最前面。打完仗回来,他又去侍奉世祖,那时候世祖还是皇子呢。
元至元九年,皇上派他快马加鞭地去督促各路军队攻打襄阳。襄阳城破了以后,因为他立了大功,就被封为镇国上将军、淮西行枢密院副使,还负责修建正阳城东西两边的城墙。五月的时候,老天爷下大雨,淮河水涨了,宋朝将领夏贵趁机来抢正阳城。阿塔海带兵抵抗,把夏贵打跑了,还追到安丰城下才回来。之后,他又被提升为中书右丞,兼任枢密院的事务。
后来他渡过长江,跟丞相伯颜的军队会合,一起攻克了池州。到了至元十二年,大军到了建康(今南京)。宋朝镇江的代理守将石祖忠派人来投降。扬州的守将李庭芝听到这个消息,就带兵突围出来进攻。阿塔海率领军队去救援,宋军一看,吓得赶紧逃跑了。当时真州、泰州等地还在宋朝手里,镇江地理位置重要,可是城墙又不太坚固,阿塔海就让人赶紧用木头扎起栅栏,保护老百姓。他还派兵驻扎在瓜洲,切断扬州的支援。宋朝将领张世杰、孙虎臣率领水军在江中焦山下摆开阵势,声势浩大,阿塔海和平章阿术一起登上南岸指挥军队,大败了宋军。宋朝殿帅张彦和平江都统刘师勇偷袭吕城,阿塔海派万户怀都去打他们,结果把张彦给杀了。十月,朝廷把枢密院和行中书省合并办公,阿塔海继续担任右丞。之后,他又攻克了常州,平定了平江、嘉兴。
至元十三年正月,大军到达临安(今杭州),宋朝投降了,宋朝的小皇帝和太后都来朝见元朝皇帝。皇上又命令阿塔海赶去瓜洲,跟阿术一起商量淮南的事情,淮南也很快平定了。具体情况,可以去看伯颜和阿术的传记。
十四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还兼任中书省的事务。十五年二月,朝廷召他进京,升任光禄大夫、中书省左丞相,并且把办公地点迁到了临安。二十年,他又升迁为征东行省丞相,去征讨日本。结果半路遇上大风,船只坏了,损失了十七八艘军船,士兵死伤无数。二十二年,他担任同知沿江枢密院事。二十三年,他担任江西中书省的事务,之后回朝。二十四年,他跟随皇上一起征讨乃颜。战事结束后,他被授予朝请郎的官职,留在京城。二十六年十二月去世,享年五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推忠翊运宣力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追封为顺昌郡王,谥号武敏。
他儿子阿里麻,曾经担任江淮行枢密副使,后来官至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御史大夫,最终也去世了。
他另一个儿子唆都,是札剌儿氏族人。他骁勇善战,很早就进入宫中侍卫,跟随军队征讨花马国,立下了战功。后来李璮在山东叛乱,唆都跟随诸王哈必赤平定了叛乱。平叛后,他向朝廷建议说:“各郡县里有很多不务正业的年轻人,他们经常走小路把马偷偷卖到宋朝境内,请求免除他们的罪责,把他们编入军队。”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招募了三千士兵。其中一千人被编入唆都的麾下,让他担任千户,驻守蔡州。
至元五年,阿术等将领围攻襄阳,朝廷命令唆都率兵巡逻,他先后夺取了宋军的金刚台寨、筲基窝、青涧寨、大洪山、归州洞等重要据点。有一次,他突然遭遇了宋军一千多人,那些宋兵想偷他的马,唆都奋勇作战,打败了他们,斩首三百。六年,宋将范文虎率领水军驻扎在灌子滩,丞相史天泽命令唆都抵挡。之后唆都升任总管,朝廷又拨给他八百东平兵。九年,攻打樊城时,唆都第一个登上城墙,樊城很快就被攻破了。襄阳城投降后,朝廷又给他五千士兵,还赏赐了他弓箭、铠甲、金鞍、白银等物品。他觐见皇帝后,被提升为郢复等处招讨使。十一年,他被调到郢州的高港驻守,再次打败了宋军,斩首三百,俘获了九名裨校。后来,他跟随大军渡过长江,鄂州、汉阳相继投降。
十二年,建康城投降了。当时,参政塔出命唆都进城招安,并且让他担任建康安抚使。 接着,唆都攻下了平江和嘉兴。 然后,他率领水军在皋亭山和伯颜会合。南宋灭亡后,朝廷下令伯颜押送宋朝皇帝进京。 同时,朝廷留下参政董文炳镇守临安,并让他自己挑选一个副手。董文炳推荐了唆都,皇上就同意了。
那时候,衢州、婺州等地又重新起兵造反了。董文炳对唆都说:“严州要是守不住,临安就危险了,你去镇守严州吧!”唆都到了严州十天,衢州、婺州、徽州的军队就联合起来进攻。唆都打退了他们,还俘虏了章知府等二十二个人。 之后,他又收复了婺州,在梅岭下打败了宋朝将领陈路钤,斩首三千。 他还收复了龙游县。
接着,唆都去攻打衢州。衢州的防守非常严密,唆都亲自率领军队呐喊着攻城,最终攻克了衢州,宋朝丞相留梦炎也投降了。 攻下衢州后,唆都又攻打处州,斩首七百。 他还攻下了建宁府的松溪县和怀安县。
十四年,唆都升任福建道宣慰使,兼任征南元帅府事,听从参政塔出的节制。塔出命令唆都从泉州出发,乘船到广州的富场会合。 出发前,信州的守臣来求援,说:“元帅您不来,信州就守不住了。现在邵武正聚集兵力观望,伺机而动,您要是明天出发,邵武的军队晚上就到了!”唆都告诉大家:“如果邵武不拿下,咱们就会腹背受敌,岂止信州守不住这么简单!”于是派周万户等人去招降邵武。
唆都前往建宁,在崇安遇到了宋军的队伍,声势浩大。他命令儿子百家奴和杨庭璧等人率领几支队伍夹击宋军,范万户率领三百人在祝公桥埋伏,移剌答率领四百人在北门外面埋伏。杨庭璧率军深入敌阵,宋军溃败逃窜,埋伏的军队立即发起攻击,追击斩杀了一千多敌人。宋丞相文天祥和南剑州都督张清合兵准备偷袭建宁,唆都夜间设伏,打败了他们。接着转战到南剑,击败了张清,夺取了南剑州城。到达福州,王积翁开城投降。攻打兴化军时,知军陈瓒先请求投降,后来又闭城抵抗。唆都来到城下劝降,结果遭到对方箭石的猛烈攻击。于是唆都制造了云梯和抛石机,攻破了兴化城。城内巷战持续了一整天,斩杀敌军三万多人,活捉了陈瓒,并将其肢解示众。
到了漳州,漳州也抵抗,唆都先派百家奴去和塔出汇合,自己留下攻打漳州,斩杀数千敌人,知府何清投降。攻打潮州时,知府马发拒不投降,唆都担心耽误了在富场会合的期限,于是放弃攻打潮州离开了。十五年,唆都到达广州,塔出命令再次攻打潮州。潮州城防更加严密,唆都下令填塞壕沟,制造云梯和鹅车,日夜猛攻。马发暗中派人纵火焚烧攻城器械,二十多天都没能攻下潮州。唆都对将士们说:“谁能第一个登上城墙,就封官加爵;已经做官的,就提升官职!”总管兀良哈耳第一个登上城墙,其他将士随后跟上,一直战斗到傍晚,宋军溃败,潮州被攻下。唆都升任参知政事,在福州行省任职。他被召回朝廷,皇帝因为江南已经平定,准备对海外用兵,于是提升唆都为左丞,在泉州行省任职,负责招抚南方的各个部落国家。十八年,唆都改任右丞,在占城行省任职。
十九年,唆都带着一千艘战船,从广州出发,出海去打占城。占城摆开架势迎战,号称有二十万大军。唆都率领敢死队冲上去,杀敌斩首,加上淹死的,一共五万多人。接着又在“大浪湖”打败了他们,又斩首六万。占城投降了,唆都就在那里用木头造城,开垦田地种粮食。他又去打乌里、越里这些小部落,都打败了他们,积攒了十五万石粮食供军队食用。
二十一年,镇南王脱欢攻打交趾,朝廷下令让唆都带兵去支援。他们在大败交趾军队于清化府,夺取了义安关,交趾的官员彰宪、昭显都投降了。脱欢让唆都驻扎在天长,方便就地取食,这地方离大部队有二百多里。结果突然接到朝廷的命令要班师回朝,脱欢带兵回去了,唆都却不知道。交趾派人来告诉他,他还不相信,等到了大营,才发现已经空了。交趾军队在乾满江堵住了他,唆都战死了。朝廷知道了这件事后,追赠他荣禄大夫的官职,谥号襄愍。他儿子叫百家奴。
百家奴在至元五年,跟着元帅阿术攻打襄阳,参与修筑新城,屡立战功。七年,他作为人质跟着郡王合达,在灌子滩打败了宋军。八年四月,宋军的殿帅范文虎等人督运粮草,源源不断地运往襄阳,日夜不停。百家奴乘着战船顺流而下,到达鹿门山,想要切断宋军的粮道,主动出击攻击范文虎的军队,多次取得战功,于是河南行省任命他为管军总把。后来他归属于丞相伯颜的麾下,被提升为知印。攻打鄂州时,宋朝都统赵五率领军队来迎战,百家奴深入敌阵,击退了敌人,身上中了好多箭。攻打沙洋时,他带领士兵在东角楼架设云梯,登上城墙奋勇作战,攻破了沙洋,夺取了他们的旗帜、弓箭、盔甲。攻打新城时,他第一个登上城墙,攻克了新城,宋将王安抚丢下城池逃跑了。伯颜把百家奴前后战功上报朝廷,世祖皇帝非常高兴,说:“这个人的名字,朕一直记在心里,等打完仗回来,朕要重用他,朕说话算数!现在先赏赐他一个良家女子和一个银碗,作为信物。”
从汉阳开始打仗,我们从沙武口划船进长江。宋朝的夏贵来迎战,我们家的百家奴和暗答孙冲进敌军阵营跟他们打,宋军溃败,我们顺利登上江南岸,缴获了他们很多战船和武器装备。
接着打到黄州,天快黑了,我们追着夏贵打到白虎山,半夜才回来。没过多久,又攻破了金牛坝。十二年正月,我和千户薛赤干一起攻下了鸡笼洞,回到瑞昌县的时候,又碰上了夏贵的溃兵,再次打败了他们。当时,宋军派兵来救瑞昌,但还没到,瑞昌县就已经被我们拿下了。我们又打败了前来救援的宋军,抓到了五个被宋军俘虏的北方士兵,他们投降了我们。
我们包围了江州,宋朝的安抚使吕师夔打开城门投降了。然后我们拿下池州,在丁家洲打败了宋朝的平章贾似道和孙虎臣,追了他们一百多里,抢了五艘战船和旗帜、武器装备,还抓住了宋朝的统制王文虎,于是占领了黄池。我们又攻占了宣州的地盘,百家奴作为先锋,在喃呢湖与敌军作战,打败了他们,缴获了三百艘战船。太平州也望风而降。我父亲唆都劝降了建康。
于是伯颜命令谒只里评估各位将领的功劳。最后赏赐百家奴二锭银子以表彰他的功劳,还任命他为管军总把。不久,我跟着伯颜进京,百家奴被加封为进义校尉,赐予银符,仍然担任管军总把。攻打丹阳、吕城,攻破常州,他都有功劳。打到苏州,宋朝的守臣王安抚打开城门投降了。秀州、湖州都没怎么费力就拿下了。各路军队乘胜追击,直奔临安,宋朝皇帝投降了。
十三年,百家奴带领新投降的军队镇守镇江。没过多久,他又跟着平章博鲁欢攻打泰州和寿州,结果受伤了,只好停止进攻。几天后,他和万户叶了虔率兵攻打泰州新城,百家奴带伤率先登城,攻破了新城,又受了两处伤。之后,他又跟着阿术攻下了扬州等地,俘虏了宋朝的制置使李庭芝和都统姜才。因为立下大功,他被提升为武略将军,赐予金符,担任管军总管,镇守高邮白马湖。当时,行省任命百家奴继承他父亲唆都的职位,担任郢复州招讨使、建康宣抚使,仍然统领本翼军。
话说,没过多久,他就带兵平定了福建,一路拿下衢州、婺州、信州等地的城池。到了新安县,他直接击杀了宋军的赵监军和詹知县,还抓住了江通判。路上碰上了畲族军队,打了一仗,很快就赢了。接着,他一路打到东边,建宁府的沈安抚主动投降了。南剑州也被攻破,张清、聂文庆逃跑了。闽清县和怀安县听说他来了,也赶紧投降了。到了福州,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王安抚率领军队投降了。兴化也被攻破,陈安抚和白牒都统都被抓了。他还另外派兵攻打东华乡。张世杰的军队在泉州,他立刻率领军队乘战船出海,追着张世杰一直追到惠州的甲子门。打到同安县的答关寨,沿海的县镇都纷纷投降了。白望丹和五虎陈带着三千多艘战船来投降。
到了冬天十二月,宋朝的二王派倪宙带着表文来投降。于是,他继续带兵打到广州,沿途的州县都一个接一个地投降了。第二年春天正月,他班师回朝,又攻下了德胜等寨子。到了蒲仙江,又碰上了聂文庆,再次打败了他,聂文庆又逃跑了。攻打潮州,也攻破了,杀了马发等几个人,广东就平定了。三月,倪宙带着降表来京城朝见,还没到,他就已经被授予昭勇大将军的称号,还赐予了虎符,管辖一万户军队。七月,他去上都朝见皇帝,被升为镇国上将军、海外诸蕃宣慰使,还兼任福建道市舶提举,继续领兵驻守福建,没多久又兼任了福建道长司宣慰使都元帅。那时候,福建经常发洪水,他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去买米赈灾,救活了很多穷人。
十七年,他去京城朝见,被加封为正奉大夫、宣慰使、都元帅。二十二年,他跟着他父亲唆都去征讨交趾,唆都战死了,他就和脱欢一起带兵攻打交趾,水陆并进,每战必胜。二十五年,他被紧急召到南京宣慰司,命令他征收五路地区的民马。二十七年,他被任命为建康路总管。武宗即位后,他又被提升为镇江路总管。至大四年,他的旧伤复发,死在了家里。
李恒,字德卿,他祖上姓于弥氏,唐朝末年被赐姓李,世代都是西夏国的国主。他爷爷在河西作战的时候,有个守兀纳剌城的将领,是夏国国主的孩子,城池被攻破后,他宁死不屈。李恒的父亲李惟忠,当时才七岁,请求和父亲一起死,守城的将领很惊讶,把他带去献给宗王合撒儿,合撒儿就把李惟忠养大了。等到移相哥继位当了国王,李惟忠就跟着去中原打仗,立下了不少功劳。淄川王分封土地的时候,任命李惟忠为达鲁花赤,还给了他金符。李惟忠生下了李恒,李恒从小就与众不同,王妃把他当成亲儿子一样抚养。
中统三年,朝廷任命李恒为尚书断事官,但是李恒谦让给了自己的哥哥。后来李璮在涟海造反,李恒跟着父亲一起弃家逃难,去报告这个消息。李璮很生气,把李恒一家都关进了监狱。李璮被杀后,李恒才被释放出来。元世祖很欣赏他的功劳,授予他淄莱路奥鲁总管的职位,还给了他金符,并且赔偿了他失去的家产。
至元七年,李恒被改任为宣武将军、益都淄莱新军万户,跟随大军去攻打南宋。襄阳的守将吕文焕经常出来抵抗,殿帅范文虎也前来支援。李恒带领自己的军队在万山修筑堡垒,堵住了襄阳城的西面,切断了他们的陆路交通。吕文焕等人又用渔船渡过汉水来侦察军情,李恒设下埋伏打败了他们,水路也被切断了,于是大军开始进攻樊城。至元十年春天,李恒带领精兵渡过汉水,从南面率先攻城,樊城被攻破,襄阳也投降了。捷报传来,皇帝赐给他宝刀,并把他升为明威将军,还给了他金虎符。
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颜在襄阳召开军事会议,然后进军到郢州。南宋用船队封锁了汉水,伯颜就从唐港进入汉水,放弃了攻打郢州,转而进攻沙洋、新城,留下李恒断后,打败了宋军的追兵。到了阳罗堡,宋朝的制置使夏贵派他的儿子夏松来阻击,李恒冲锋陷阵,额头中了一箭,伯颜劝他退下,但他更加卖力作战,最终射杀了夏松。各路大军渡过长江,李恒和宋军激战,从早上寅时打到下午申时,夏贵溃逃,鄂州、汉阳都落入元军手中。因为这次战功,李恒被升为宣威将军,赏赐白金五百两。之后,他跟随伯颜继续东下。
话说十二年春天,宋朝大将高世杰又来打探汉水、沔水的情况,朝廷就派张弘范回鄂州驻守。当时江陵那边,一些土豪富户纠集了很多人,到处闹事,朝廷就下令让张弘范去讨伐他们。张弘范呢,他没急着带兵打仗,而是先派人劝降,结果劝降了十多万人,全部都放他们回家当老百姓。他还严令部队不许抢掠,那些送来的礼物、供给什么的,一样都没收。
同年,张弘范跟着右丞阿里海牙到了洞庭湖,活捉了高世杰。然后他们攻下岳州,又进攻沙市,把沙市也拿下了。宋朝的制置使高达带着江陵投降了,朝廷就留下张弘范镇守江陵。他发了文书,命令归州、峡州、辰州、沅州、靖州、澧州、常德州这些地方都投降,这些地方也都乖乖投降了。没过多久,张弘范就被调到常德驻守,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湖南的要冲。很快,朝廷就下令分三路大军出征,任命张弘范为左副都元帅,跟着都元帅伯颜从江西出发。九月,张弘范在江州设立了军营。大军到了建昌县,抓住了宋朝的都统熊飞。接着包围了隆兴府,隆兴府的转运使刘槃请求投降,张弘范觉得他这是在耍花招,暗中做好了准备。果然,刘槃带着精兵诈降,张弘范打败了他,几乎全歼了刘槃的军队,刘槃这才真的投降了。之后,抚州、瑞州、建昌府、临江府也都相继被攻下。
军队里有人缴获了宋朝宰相文天祥和建昌府一些老百姓的书信,张弘范把这些信都烧掉了,这样军心才安定下来。然后他们进攻吉州,吉州知州周天骥投降,于是赣州、南安州也都被平定了。广东经略徐直谅送来信函,表示愿意投降,带着他管辖的十四个郡投降了元朝;之前江西的制置使黄万石也带着邵武投降了。隆兴府的帅府诬陷一些富人跟敌人勾结,已经杀了130多户人家,张弘范回去之后,查明他们并没有罪,就把他们都放了。
宋朝丞相陈宜中和他的大将张世杰,在福建拥立益王赵昰。福建各地的豪杰纷纷起兵响应。陈宜中不断派兵打仗,先是在南丰打败了吴浚的军队。张世杰派都统张文虎和吴浚联合十万大军,打算一定要收复建昌府。陈宜中又派兵在兜港打败了他们。吴浚逃到瑞金去投奔文天祥,结果又被陈宜中打败,文天祥逃到了汀州。陈宜中派镇抚孔遵追击,同时还打败了赵孟瀯的军队,夺回了汀州。之后,元帅府被撤销,陈宜中被授予昭勇大将军、同知江西宣慰司事等职务,又加封镇国上将军,之后升任福建宣慰使,最后又改任江西宣慰使。
文天祥又夺回了汀州,然后带兵进攻兴国县,接连攻破了好几个县城,尤其对赣州的包围非常紧迫。有人说文天祥的坟墓在吉州,建议陈宜中派兵去挖他的坟墓,这样文天祥的军队一定会投降。陈宜中说:“我们是大宋军队,讨伐的是不服从朝廷的叛逆,哪有去挖人坟墓的道理!”于是,陈宜中分兵救援赣州,自己则率领精兵悄悄地来到兴国。文天祥逃跑了,陈宜中追到空坑,俘获了文天祥的妻子和女儿,还抓到了招讨使赵时赏以及其他二十多个人,降服了二十万宋军。
朝廷下令让陈宜中与右丞阿里罕、左丞董文炳会合追击益王。大家普遍认为应该直接去福建追击,陈宜中却说:“不行。如果所有军队都在福建,益王一定会逃到广东去,那样梅岭和江西就都保不住了,应该从广东方向夹击他。”大家觉得陈宜中说得有道理。军队到达梅岭,果然遇到了宋军,陈宜中出其不意地打败了他们,宋军就逃到了(地名不详)。十四年,陈宜中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并负责江西行省事务。
十五年,益王死了,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又立了卫王昺,在广东各地坚守,朝廷任命范文虎为蒙古汉军都元帅,让他去平定南方。范文虎带兵攻下了英德府、清远县,打败了元朝的制置使凌震和运使王道夫,接着又攻入了广州。张世杰等人就转移到崖山去了。当时元朝都元帅张弘范的水师还没到,范文虎就按兵不动,派兵平定了梅州、循州等地。
凌震等人又来攻打广州,范文虎再次打败他们,他们都丢下船逃跑了,不少人跳海自杀。范文虎夺得了三百多艘船,抓了包括宋迈在内的两百多名将领和官员,还在茭塘越又打败了他们的残余部队。十六年二月,张弘范从漳州到了,直奔崖山而来,范文虎率领部队赶去支援。张世杰把一千多艘战船连在一起,用粗大的绳索连接起来,做成防御工事来保护自己。范文虎就派兵切断他们的取水路线,把他们逼得越来越紧,劝降不成,于是就从船尾,也就是北面,反方向冲锋,攻击他们的防御工事。绳索断了,张世杰仍然拼死抵抗,从早上打到傍晚,张弘范督促南面的军队一起进攻,最终大获全胜。陆秀夫先把妻子儿女沉入大海,然后抱着卫王一起投海自尽。跟着一起死的有十多万人。元军缴获了宋朝的金印、后宫嫔妃以及文武大臣。张世杰的大将翟国秀、凌震等人也都投降了。战后,除了被烧毁和沉没的,还缴获了八百多艘船。
那天,天空乌云密布,像雾一样,有人乘船往南逃跑了,范文虎以为是卫王,就追到高州、化州,问了投降的人才知道卫王已经死了,逃跑的是张世杰。张世杰后来也在海陵港溺水而亡。岭南地区全部平定,范文虎凯旋回朝,皇帝对他赏赐非常丰厚,还设宴款待将士二百多人。
十七年,范文虎被任命为资善大夫、中书左丞,负责荆湖行省的政务。他禁止掠夺百姓做奴婢,还赈济了常德、澧州、辰州、沅州、靖州五个郡的饥民;对于那些被官府登记在册的猎户,除了留下了一千户之外,其余的都放他们回家了。
十九年过去了,他请求辞去军职。皇上就让他大儿子散木接替他当万户,负责江西宣慰司的事务。 在占城打仗的时候,皇上一直下令给他供应粮草、武器和一百艘战船。他在瘴气弥漫的南方待了很久,染病才回来。
没多久,皇上又下令让他跟着皇子镇南王去征讨交趾。他们用木筏渡海,攻下了天长府。交趾军队见大势已去,干脆放弃了国都,乘船逃跑了。他封锁了交趾的宫殿和府库,乘船追击到海上,打败了他们,缴获了二百艘船,差点就抓住了他们的世子。正赶上盛夏,军队里爆发了瘟疫,又下大雨,营地都被淹了。有人建议说交趾估计要投降了,请求班师回朝,但他没能阻止,最后还是回去了。
蛮兵追击,打败了后军。王爷就改派他殿后,一边打仗一边撤退。结果他膝盖中了一支毒箭,一个士兵背着他跑。到了思明州,毒发身亡,享年五十岁。后来皇上追赠他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号武愍;又再次追赠他推忠靖远功臣、太保、仪同三司,追封滕国公。
他儿子散木,后来当上了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儿子囊加真,当上了益都淄莱万户;儿子逊都台,当上了湖南宣慰使司同知。孙子薛彻干,当上了兵部侍郎;孙子薛彻秃,当上了益都般阳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