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67年正月初一,那天是辛丑,韩国国王王禃派人来祝贺。

过了几天,丙午日,耶律铸和廉希宪被免职了。朝廷设立了尚书省,同时取消了制国用使司。忽都答儿升任中书左丞相,许衡当了中书左丞,之前负责财政的阿合马,现在要兼管尚书省的事务,张易同也一样,要兼管尚书省和制国用使司的事务,张惠、李尧咨、麦术丁这三位制国用使司的官员,也一起参与尚书省的工作。

庚酉日,天象出现了“太阴犯毕”的异象。皇上命令所有下属官员都归中书省管辖。壬子日,皇上规定,驿站的文书没有盖印的,不许乘坐驿站的车辆。甲寅日,韩国国王王禃派来的使者说:“按照您的命令,我已经复位了,现在想带七百人来朝见您。”皇上只准许他们带四百人来,剩下的三百人留在西京。皇上还下令让高丽西京归属大元,改名为东宁府,并以慈悲岭为界限。

丁巳日,任命蒙哥都为安抚高丽的使者,给他虎符,带兵驻守高丽西境。戊午日,均州和房州的总管孙嗣抓住了宋朝的统制朱兴祖等人。丙寅日,朝廷给兀鲁吾地区的老百姓发放钱粮救济。丁卯日,朝廷确定了各省、院、台的公文格式。

二月初一,那天是辛未日,皇上任命伯颜为枢密副使。 第二天,也就是甲戌日,在高梁河边开始修建昭应宫。 丙子日,皇上到行宫去,观看刘秉忠、孛罗、许衡和太常卿徐世隆他们设计的朝仪,皇上非常高兴,还举杯敬酒赏赐他们。

丁丑日,因为闹饥荒,皇上就下令停止修建宫城,让那些民夫都回家了。 甲申日,设立了尚书省的办公场所。 乙酉日,又设立了造纸的机构,叫纸甲局。 同时,皇上还下令严格禁止牲畜破坏庄稼和桑树果子的行为。

壬辰日,设立了司农司,任命参知政事张文谦担任司农卿,还设立了四个巡行劝农的机构,派人下去鼓励农民种地。 乙未日,宋朝从襄阳派出一万多骑兵和步兵,还有上百艘战船,来进攻万山堡,结果被我们的万户张弘范和千户脱脱打败了。 皇上听说后,赏赐了他们金子和纹绫,赏赐的多少根据功劳大小而定。

高丽国王王禃来朝见皇上,还请求见皇子燕王。皇上说:“你是一个国家的国王,见我就足够了。” 王禃又请求让自己的儿子愖来朝见,皇上也答应了。 皇上还告诉王禃:“你们高丽归附我们比较晚,所以你们的排名在诸王之下。 我们太祖时期,那些早早归附的都护,他们的排名就在诸王之上;阿思兰归附得晚,所以排名在他之下,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皇上又下令让国王的近臣头辇哥等人率领军队进入高丽旧都,还任命脱朵儿和焦天翼为高丽的达鲁花赤,负责护送王禃回国。 同时,皇上还发布诏书说:“林衍废立皇帝,罪不可赦。安庆公淐虽然也有错,但是情有可原,可以宽恕。 谁能抓住林衍送来,即使以前是林衍的同党,也会得到重赏加官。” 高丽世子愖请求留在朝廷做官,并且请求娶公主为妻,皇上没有答应,让他跟着他父亲一起回国。

三月初一,庚子日,发生日食。朝廷把河南等路,还有陕西五路、西蜀四川、东京等路的行中书省,改成了行尚书省。尚书省的大臣们说:“河西地区的粮食收购,应该对僧人、达官贵人和富人一视同仁。”皇帝批准了。初三,甲寅日,皇帝前往上都。初五,丙辰日,疏浚武清县的御河。初六,丁巳日,确定了医官的品级和从属关系。初七,戊午日,益都、登州、莱州遭遇蝗灾和旱灾,朝廷下令减免今年这些地方一半的赋税。阿术和刘整说:“要围攻襄阳,必须首先训练水军,建造战舰。”皇帝同意了他们的建议。于是,训练了七万多水军,建造了五千艘战舰。

四月初九,壬午日,檀州连续两天下了黑色的霜。朝廷在各地设立了教授蒙古文字的学校。皇帝下令说:“各路达鲁花赤的子弟,可以世袭充任散府各州的达鲁花赤;散府各州的子弟,可以世袭充任各县的达鲁花赤;各县的子弟,可以世袭充任巡检。” 朝廷把御史台的典事改名为都事。四月十一,癸未日,确定了军官的等级,万户、总管、千户、百户、总把,都由军士根据功劳来担任。四月十六,己丑日,朝廷裁撤了终南县,并入盩厔县;恢复了真定府赞皇县和太原府乐平县。高丽行省派使者前来报告说:“权臣林衍死了,他的儿子林惟茂擅自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结果被尚书宋宗礼杀死了。岛上的百姓都投降了,已经被迁到旧都。林衍的党羽裴仲孙等人又聚集了残余势力,拥立高丽庶族承化侯为王,逃窜到了珍岛。”

五月初八那天下午,怀州河内县下起了大暴雨,还下了冰雹,那叫一个厉害!

过了几天,癸卯日(五月十二),陕西的佥省也速带儿和严忠范,带着咱们的军队还有宋军的部队,在嘉定、重庆、钓鱼山、马湖江几个地方跟敌人打仗,结果都把敌人打败了!一口气拔掉了三个敌人的营寨,还抓住了敌人的都统牛宣,俘虏的人啊、马啊、牛啊、战船啊,那可真是数不清!

甲辰日(五月十四),威州汝凤川的八千户番族主动归顺朝廷了,他们的酋长还亲自来朝见皇上,皇上给他下了圣旨,还赏赐了他金符。丁未日(五月十七),东京路闹饥荒,为了运粮和造船,百姓们都累坏了,皇上心疼百姓,就免了他们今年交的三成丝税和银税。 那天还把枢密院同知合答升为了平章政事,官儿升得可快!

乙卯日(五月二十),咱们又收复了滦路抚宁县,把海山、昌黎也划归到抚宁县管辖了。丙辰日(五月二十一),朝廷下令全国普查户口。

尚书省的大臣们上奏说:“各地的赋税,每年要收五万锭银子,这怕是会累坏老百姓,应该减免十分之一。 还有,那些运司的官员俸禄,应该和地方官员一样,那些院务的官员就按规定发放工钱和伙食,还得严禁他们多向老百姓收取钱财,年底要根据他们收支情况进行考核,该升官的升官,该降职的降职。上都离京城远,商人来往不容易,咱们就免了他们的税收,优待他们,不过买卖房屋、奴婢、牲畜这些,还是要按规定收取契约的工本费。 管民的官员调动,以前是三十个月考核一次,现在人来人往太频繁了,人心都浮躁了,以后改成六个月考核一次吧。 各路诸王派人来要东西,或者要马匹什么的,以后都得发公文,不许再口头传达命令了。”皇上都同意了这些建议。

那天还把宣徽院改成了光禄司,级别是正三品,让宣徽使线真当了光禄使。庚申日(五月二十七),皇上命令枢密院清点一下军队的人数。壬戌日(五月二十九),东平府献上了吉祥的麦子,一根麦秆上结了两个穗、三个穗、五个穗的都有! 那天还把中都的打捕鹰坊总管府并入了工部。 大名、东平等地养蚕都歉收了,南京、河南等地又闹蝗灾,所以皇上又免了这些地方今年的三成银丝税。

六月初几,皇帝下令给西夏送去五百匹战马。 过了几天,他又下令说:“戍边的军队回来的时候,如果有人缺吃少喝或者生病了,沿途经过的州、县、村、坊的负责人,都要负责提供饮食和医药。” 之后,他又取消了各地洞冶总管府,让转运司兼管这些事情。 把谦州的工匠们迁移到松山,还给他们配发了牛和工具。 他还赏赐给皇子南木合六千匹马、三千头牛和一万只羊;赏赐给北边戍守的军队两万匹马、一千头牛和五万只羊。 再后来,就在大都城的东南郊区设立了籍田(皇帝亲自耕种的田地)。 同时,还禁止老百姓私自进入宋朝境内抢掠。

七月初几,设立了上林署(管理皇家园林的机构)。 过了几天,皇帝赏赐给诸位王爷拜答寒印章,还有海青(一种珍贵的鸟羽)和金符(象征权力的信物)。 之后,开始给军队官员发放俸禄了。 又过了几天,皇帝调遣了各地的回回军队。 再之后,清点了各路炮兵的人数。 都元帅也速带儿他们攻打光州,在金刚台打败了宋军。 同时,还让辽东开元等路的总管府兼管本路的转运司事务。 山东各地遭遇了旱灾和蝗灾,皇帝下令免除军户的田租,并且给戍守边疆的士兵们发放粮食。 还命令达鲁花赤兀良吉负责给上都扈从人员准备打猎用的粮食。

八月初一,开始修筑环城,准备包围襄阳。 过了几天,皇帝赈济了应昌府的饥民。 诸位王爷拜答寒的部下也闹饥荒,皇帝下令:有车马的人,迁移到黄忽儿玉良的地方,按人口发放粮食;没有车马的人,就地到肃州、沙州、甘州去讨生活。 又过了几天,隆兴府总管昔剌斡脱因为贪污公款被罢免了。 之后,皇帝任命御史大夫塔察儿为枢密院同知,御史中丞帖只升任御史大夫。 高丽世子王愖来祝贺皇帝的生日。 过了几天,设立了应昌府的官吏。 最后,保定路下了大雨,庄稼受损严重。

九月庚子那年,皇帝下令,让那些有家室但又不守戒律的和尚、道士和也里可温(一种职务或身份),都还俗当老百姓去。丁巳年,天象出现太阴犯井(天文现象)。丙寅年,对河西地区进行人口普查,确定田赋税收。宋朝大将范文虎带着两千艘战船来支援襄阳,阿术、合答、刘整率领军队在灌子滩跟他们打了一仗,杀伤了一千多人,缴获了三十艘战船,范文虎就撤兵了。西京闹饥荒,皇帝下令阿只吉王率领的军队去太原就地取材解决粮食问题。山东也闹饥荒,皇帝下令把益都、济南的酒税收入的十分之二用来买粮食救济灾民。

冬十月戊辰朔日,皇帝下令,所有奏章都要先报御史台审核。庚午日,天象出现太白犯右执法(天文现象)。癸酉日,皇帝下令,宗庙祭祀的祝文要用国字书写。乙亥日,宋军攻打莒州。乙酉日,皇帝在太庙举行祭祀仪式。丁亥日,因为南京、河南两路发生旱灾和蝗灾,朝廷减免今年的赋税六成。同时,调拨清河、沧州的盐二十四万斤,以及十万石粮食运往南京,并支援襄阳军队。己丑日,皇帝下令,明年太庙祭祀用的牲畜,不要用圈养的猪,要用野猪代替;祭祀用的水果也不要买,从宫内园子里取用。皇帝的车驾从上都回来了。兴中府降级为州。同时,朝廷赈济山东淄莱路的饥荒。

十一月壬寅这天,火星犯了太微垣西垣上将(星宿)。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壬子日,河西各郡的王爷们都停下来休息了,僧侣和百姓齐心协力地给他们提供后勤保障。 想想看,那阵仗,得需要多少人帮忙啊!

丁巳日,皇帝下令增兵两千,加上之前已经发出的军队,一共六千人,驻扎在高丽屯田。 并且任命忻都和之前的左壁总帅史枢,同时担任高丽金州等地的经略使,给他们虎符,让他们负责屯田的事务。 同时还下诏书,让高丽国王设立侍仪司。

安南国王陈光昞派使臣来进贡,皇帝还特别优厚地答复了他。 同时呢,皇帝又下令赈济淄州和莱州地区的饥荒。

闰月丁卯日是月初一,高丽世子王愖回来了,皇帝还赏赐给他至元八年编撰的历法。 戊辰日,皇帝下令禁止织造带有日月龙虎图案的丝绸布匹,以及用龙犀装饰马鞍的行为。 这估计是为了彰显皇权的尊严吧。

己巳日,给河西行省拨款一万锭,用于支付岁费。 同时,把义州划归婆娑府管辖。 这都是行政上的调整。

癸未日,皇帝下令通知西夏的提刑按察司的官员,禁止僧侣冒领百姓的田地。 这说明当时僧侣侵占民田的情况比较严重啊!

壬辰日,皇帝再次明确了劝课农桑的赏罚制度。 这应该是为了鼓励农业生产吧。 最后,皇帝下令在各地设立脱脱禾孙(机构)。 这应该是一个新的机构,具体是做什么的,还得查查资料。

十二月丙申日,正月初一,朝廷把司农司改名叫大司农司,还新设了巡行劝农使和副使,每种职位都增加了四个名额,专门负责农业生产。 同时,让御史中丞孛罗兼任大司农卿。安童觉得孛罗是监察官员,兼任农业主管,以前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就说了出来。皇上说:“管理农业可不是小事,朕心里很清楚,就让孛罗全权负责吧!”

皇上还任命陕西等路宣抚使赵良弼担任秘书监,让他作为特使出使日本。 此外,还下令每年都要祭祀太社、太稷、风师、雨师和雷师这些神祇。戊戌日,朝廷把怀孟地区一千八百多户人家迁到河西地区。壬寅日,御史大夫的官阶升为正二品。 朝廷把河南韶州降级为渑池县。宋朝重庆的制置使朱礻异的孙子派来间谍,带着书信和榜文来诱降安抚使张大悦等人,张大悦没打开信件,直接把间谍和信件送到了东川统军司。

丁未日,金齿、骠国三个部落的首领阿匿福、勒丁、阿匿爪前来归顺,献上了三头驯象和十九匹马。己酉日,鱼通路知府高曳失抓到了宋朝的间谍,皇上下旨赏赐了他。辛酉日,把都水监划归大司农司管理。 同时,任命诸王伯忽儿为札鲁忽赤的首领。 在高良河修建了一座大护国仁王寺。 皇上还下令重新规定僧人的服装颜色。这一年,全国户数达到一百九十二万九千四百四十九户。 按照惯例,朝廷赏赐了先朝的后妃和诸王金银财物和丝绸布匹。 这一年,处死了四十四个犯死罪的人。

公元1278年正月初一,高丽国王王禃派秘书监朴恒和郎将崔有淹来祝贺新年,顺便进贡。正月初三,月亮遮蔽了毕宿星。正月初六,任命阿里海牙为参知政事。中书省大臣们说:“之前有圣旨让我们和枢密院、御史台一起讨论阿里伯在河南行省设立的南阳等地的屯田问题,我们认为屯田的百姓都是内地中等人家,迁移到那么远的地方会失去生计,应该让他们回到原籍。南京、南阳、归德等地的赋税,从现在开始全部折算成米粮,储存在附近的地方,供应襄阳军队的粮食。之前设立的屯田,阿里伯自己也承认没有效果,应该让州郡招募百姓耕种。”皇上同意了。史天泽请求退休,皇上没批准。皇上还下令:“之前修建都城,迁移了382户居民,要计算好给他们补偿。”又设立了枢密院断事官。派兀都蛮率领蒙古军队镇守西方。正月初九,高丽安抚使阿海在珍岛略取土地,与叛军遭遇,损失惨重。中书省大臣们说:“探知珍岛的粮食快吃光了,应该乘机攻击。”皇上没同意,命令巡视险要地带,时刻做好准备。正月十日,管如仁、费正寅密谋,想派崔继春、贾靠山、路坤潜入宋朝,事情败露后被严查,正寅、如仁、继春都被处死了,靠山、坤则被流放到远方。正月十五,皇上下令:“各路鳏寡孤独、疾病缠身无法自救的人,官府要提供住房和粮食。”高丽国王王禃派使者上表,请求为世子王愖完婚。皇上禁止边将受贿放走军队和随意加税。赈济北京、益都两地饥荒。

二月初一,规定民间婚嫁的礼金数额,根据身份地位有所区别。二月初三,调动中都、真定、顺天、河间、平滦五地的两万八千多人修建宫城。二月初五,取消各路转运司,归入总管府。以尚书省制定的条例颁布天下。将陕蜀行中书省迁到兴元。二月初九,四川行省也速带儿奏报:“因为饥荒,盗贼很多,应该严厉处置。”皇上命令群臣议论,安童认为:“把所有强盗都处死,恐怕不合适。该处死的,还是按旧例执行。”任命赵璧为中书右丞。二月十一日,增加六名监察御史。派忽都答儿持诏书招降高丽林衍的余党裴仲孙。二月十二日,大理等处宣慰都元帅宝合丁、王傅阔阔带等人密谋毒杀云南王,火你赤、曹桢揭发了此事,宝合丁、阔阔带以及阿老瓦丁、亦速夫都被处死,赏赐曹桢、火你赤和提供证据的人金银不等。调遣沙州、瓜州鹰坊的三百人充军。二月十五日,皇上颁布政务日程,告知内外官员。命令前往畏吾儿地区购买一万石粮食。二月十七日,再次严禁东川井盐。二月十四日,命令军官佩戴金银符,而民官、工匠佩戴的符牌全部收回,不再发放。命令海青符使用太祖皇帝的御署。二月十六日,奉御九住旧用梳子梳理太祖皇帝的头发,将掉落的头发收集起来,皇上下令装入匣子,藏在太庙的侧室。二月十七日,皇上下令:“凡是打官司却躲起来,或者诬告他人罪名的人,按其罪行处罚。”将归德府改成散府,将宿州、亳州、邳州、徐州等州划归归德府。升申州为南阳府,将唐州、邓州、裕州、嵩州、汝州等州划归南阳府。赈济西京饥荒。

三月初二,增设河东山西道按察司,将河东陕西道改为陕西四川道,山北东西道改为山北辽东道。三月十日,皇上下令:“元旦、圣节、朝会,所有百官的奏章、外国的进贡、使臣的觐见、朝辞的礼仪,都归侍仪司管辖。”三月十二日,将山东、河间、陕西三路盐课都转运司改为都转运盐使司。三月十一日,中书省大臣们说:“高丽叛臣裴仲孙请求军队后撤,然后归顺;而忻都还没有答应他的请求,现在他想要得到全罗道居住,直接隶属于朝廷。”皇上认为这是他拖延时间的借口,没有同意。三月十八日,恢复夏邑县,将砀山县并入夏邑县。将谷熟县并入睢阳县。滨棣万户韩世安,因为私藏粮食、烧毁军械、诈乘驿马以及擅自请求诸王塔察儿将益都四县土地分给他等事,多次被有关部门举报,皇上命令处死他,并抄没他的家产。三月二十一日,皇上前往上都。三月二十二日,许衡因为年老多病辞去中书省的职务,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许衡上交了原来的俸禄,皇上又另外给他发放新的俸禄。命令设立国子学,增加司业、博士、助教各一人,挑选在朝百官、近侍蒙古人和汉人的子孙以及俊秀的人充当学生。三月二十四日,荧惑星犯太微西垣上将。三月二十六日,设立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任命趁海为参知政事。命令尚书省清查全国户口,颁布条例,告知天下。赈济益都等路饥荒。皇上下令:“各级官府不要积压案件,导致上访,违反者官民都要受罚。”册封燕王乳母赵氏为豳国夫人,其夫巩德禄追封为德育公。

四月初九,高丽凤州经略司忻都奏报:“叛臣裴仲孙,拖延使命,顽固不降,请求与忽林赤、王国昌分兵讨伐。”皇上同意了。平滦路昌黎县一个百姓生了一个儿子,半夜有光出现,皇上命令好好抚养他。有人认为不合适,皇上说:“能生一个好人,有什么不好,不要嫉妒。”命令高丽签军征讨珍岛。四月十三日,拨给河南行中书省每年五十万两白银,还下令从现在开始,襄樊军士每月发放四斗米。四月十四日,征集壮丁防备宋军。四月十八日,阿术率领万户阿剌罕等人与宋将范文虎等人在湍滩交战,打败了宋军,俘获了统制朱胜等百余人,缴获了他们的军械,赏赐阿术、阿剌罕等人金帛不等。免除至元七年各路灾害地区的丝料税,数额不等。五月初二,

建国号曰大元,诏曰: 这句的意思是:国家改名叫大元了,皇帝下诏说:

接下来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收到需要翻译的内容。 请您提供需要翻译的文字,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话说咱们大元朝开国皇帝,那是天命所归,统一天下,注定要名垂青史,延续历代帝王的功业。这“唐”、“虞”的国号,可不是咱们家独有的,古时候就有了。“唐”字,意思是广阔,尧帝就用过;“虞”字,意思是快乐,舜帝就用过这个称号。到了禹和汤,一个叫夏,一个叫商,这都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取的名字。

后来啊,情况就变了,跟以前不一样了。虽然有些朝代也取得好名字,但取名的方法跟以前就不一样了。秦朝、汉朝,是根据他们起家的地盘取的名字;隋朝、唐朝,是根据皇帝封地取的名字。这些名字啊,都是根据老百姓的习惯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定的,虽然看起来挺公正的,但也多少有点不完美。

咱们太祖皇帝,那可是英明神武,从北方崛起,凭着强大的实力统一了全国,疆土之广,前所未有!最近,一些老臣上奏章,建议早点确定国号,毕竟大业已成。这在古代是惯例,朕心里也觉得应该这么做。所以,决定国号就叫“大元”,这是取自《易经》里的“乾元”之意。这“元”字,象征着万物之始,也体现了朕为天下万民谋福祉的决心。这改朝换代,顺应天意,符合自然规律。哎,这取个好名字,可不是为了夸耀自己,而是希望国泰民安,不辜负百姓的期望,与天地共存,共享这盛世荣光!

丙戌年,在成都设立四川省。上都的万安阁建成了。十二月辛卯朔,皇帝下令全国兴办国子学。宣徽院建议对漏籍户进行淘金,皇帝说:“算了,别再增加百姓负担了。”乙巳年,朝廷减了百官的俸禄,同时还收回了西夏的土地。召塔出和董文炳进京。辛亥年,把太常寺并入翰林院,宫殿府并入少府监。甲寅年,皇帝下令尚书省迁入中书省。这一年,全国户数一百九十四万六千二百七十户。按照惯例,皇帝赏赐了前朝后妃和诸王金银财物,还赏赐了囊家等羊马价钞一万一千一百六十七锭。这一年,处决了150个死刑犯。

公元某年(具体年份原文未提及)正月初一,庚申日,高丽国王王禃派他的臣子,礼宾卿宣文烈来祝贺,并且进贡。

甲子日,元朝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机构调整。把尚书省并入中书省,阿合马、张易升任中书平章政事,张惠任中书左丞,李尧咨、麦术丁任参知中书政事。 同时,取消了给事中、中书舍人、检正等官职,保留左右司,把六部精简为四部,并改称中书省。

丙寅日,朝廷下令派不花和马璘去高丽,让他们准备好船只和粮食,支援征讨耽罗的战事。河南省请求增兵,朝廷下令各路征调三万军队。丁丑日,朝廷下令皇子西平王奥鲁赤、阿鲁帖木儿、秃哥,以及南平王秃鲁及其部下,还有四川行省也速带儿部下,以及忙古带等十八族、欲速公弄等土番军队,一起出征建都。 顺便说一句,之前属于雄州的新安州,现在被升格为县,划归顺天府管辖。庚辰日,北京、中兴、四川、河南四路行尚书省改名为行中书省。京兆府重新设立行省,并任命诸王只必帖木儿为行省断事官。 朝廷还给西平王奥鲁赤赏赐了马匹、弓箭,给南平王秃鲁赏赐了银印和金银符各五件。

辛巳日,朝廷下令将凤州的屯田地迁移到盐州和白州。 朝廷命令董文炳巡视南境,不准宋人建立城堡。 朝廷还发布了一道命令,处理军民之间的田地纠纷,说如果民田有余,就分给军队;如果军田有余,就分给百姓。 同时,朝廷还派出了能干的大臣去调查处理这些纠纷,并且规定那些成为平民的军户要恢复原来的身份。 此外,朝廷还命令燕王派使者拿着香幡去祭祀岳渎、后土和五台山兴国寺。 朝廷任命刘整为汉军统帅。

壬午日,山东东路都元帅府统军司改名为行枢密院,也速带儿和塔出被任命为行枢密院副使。乙酉日,朝廷确定了接受宣敕官员的礼仪。朝廷下令元帅府统军司和总管万户府要清点核实军队名册。

二月初一,庚寅日,奉命出使日本的赵良弼派书状官张铎带着二十六个日本人,来到京城请求觐见。第二天,辛卯日,皇帝下旨说:“札鲁忽赤是太祖皇帝开国时就设立的官职,位列百官之右,现在赐给他银印,并设立左右两司。” 壬辰日,高丽国王王禃派他的臣子齐安侯王淑来祝贺我们改国号。我们也把中都改名为大都。甲午日,任命阿术统领蒙古军队,刘整和阿里海牙统领汉军。戊戌日,因为去年东平府和西京路等州县遭受了旱灾、蝗灾和水灾,免除了他们的赋税。庚子日,恢复了唐州的泌阳县。在大都设立了中书省的衙门。戊申日,开始按照祭祀社稷的仪式祭祀先农神。皇帝下令各路州府疏通河道,兴修水利。皇帝的车驾前往上都。

三月初二,乙丑日,皇帝指示中书省,要尽快商议遣返日本使者。安童说:“赵良弼请求调动金州的驻军,不要让日本人生出怀疑和恐惧。我们认为,金州驻军的事情,日本方面是知道的,如果再次调动驻军,恐怕不合适。不如直接告诉日本使者,这支军队是为了耽罗临时设置的,你们不必怀疑和害怕。”皇帝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三月初九,甲戌日,收缴民间《四教经》,然后烧毁。蒙古军都元帅阿术、汉军都元帅刘整和阿里海牙率领各自的军队攻破了樊城的外城,斩杀两千人,活捉将领十六人,并且加固了包围圈继续围攻。同时,朝廷赈济了南路地区的饥荒。皇帝下令免除医户的差徭。

四月初六,己丑日,皇帝下令在土番和西川的边界设立宁河驿站。四月初八,辛卯日,皇帝赏赐皇子爱牙赤的部下战马。四月十三,丙午日,皇帝给西平王奥鲁赤的部下发放粮食。四月十九,甲寅日,朝廷赈济大都路的饥荒。

五月初一,那天是戊午日,我被任命为和林转运司,还兼任提举交钞使,负责处理小云失别的事务。第二天(己未),给了阔阔出两块海青色的银符。再过两天(辛酉),我取消了回回军的签署(罢免了回回军的签押官)。然后(癸亥),皇上命令拔都军在怯鹿难的地方开渠耕田。丙寅日,我签署命令,征调徐州和邳州一万丁壮士兵去邳州戍守。庚午日,减少了铁冶户的人数,并且把西蕃秃鲁干等地的金银矿户都放回老百姓的户籍。同时,还下令禁止汉人和蒙古人聚众斗殴。皇上还下令讨论攻打耽罗和济州的事宜。辛巳日,皇上命令修筑都城,所有的费用都由官府承担,不许向百姓收取任何费用,并且免除了伐木工人的赋税。甲申日,皇上命令各路军户驱使丁壮服役,只有至元七年以前就从军籍中脱籍成为老百姓的人可以免除服役,其余即使已经脱籍,也要协助本户的军力。乙酉日,太白星犯了毕距星。(天象异常)。宫城开始建造东西华门和左右掖门。皇上还下令安置答里伯部族的流民。

六月初九,那天是壬辰日,我们把高丽国西京属城的达鲁花赤和人质金镒等人送回了高丽。同时,减少了乞里吉思屯田的租税收入,并且派了一百个南方人过去,还给他们配备了耕牛和农具。当天晚上,京师下了一场大雨,很多房屋的墙都倒塌了,压死了很多人。癸巳日,皇上命令用籍田储存的粮食赈济灾民,如果不够,再从附近的官仓调拨粮食。甲午日,高丽上报说他们闹饥荒,我们就调拨两万石粮食从东京运到高丽赈灾。己亥日,山东路行枢密院报告说,四月十三日他们派出的步骑部队已经攻克了涟州的射龙沟、五港口、盐场、白头河四个城堡,杀死了三百多宋兵,俘获了数万人和大量的牛,根据功劳大小分别给予了赏赐。辛亥日,高丽国王王禃请求我们帮助他们讨伐耽罗剩下的叛军。

话说公元某年秋七月初一,河南省的官员上奏说:“去年为了充实边疆,迁移百姓去边境屯田耕种,结果因为太苦了,大家都散了回去。现在唐州、邓州、蔡州、息州、徐州、邳州的百姓,都舍不得自己的田地和房屋,仍然留在原来的屯田地里,愿意用丝绸和银子折算上缴粮食。而内地州县转运粮食供应军队的人,反而觉得很麻烦。我认为今年沿边州郡,应该维持原来的输粮制度;内地州县,应该查清户口数目,让他们用钱在边境购买粮食,这样双方都方便。”皇帝批示:“准奏。” 接着,又下令清查开元路、东京路等地的漏籍户口,禁止私自买卖《回回历》,并赈济水达达部地区的饥荒。七月初五,皇帝赏赐诸王和八八部银钱钞票。同时,还召集京城僧人诵读《大藏经》,一共九次法会。七月初九,和礼霍孙上奏说:“蒙古文字已经设立在国子监,但是汉官子弟却没有学习的,而且官府文书往来还害怕使用蒙古文字。”皇帝下令,从今以后所有的诏令都用蒙古文字颁布,同时派百官子弟入学学习蒙古文。七月十二日,免除了大罗镇居民的迁移令,让他们加倍缴纳租米给鹰坊。皇帝又下令清查大都、京兆等地的探马赤奴户口名籍。

八月初一,日食。八月初三,设立群牧所,负责管理马匹以及尚方宝剑的鞍具。八月初七,皇帝下令忙安仓和靖州预先储存五万石粮食,以备安置新迁来的弘吉剌部族人民和归附的西域人民。同时调兵增援全罗州的守军。八月初十,禁止任何人擅自用尊称来称呼皇帝。八月十二日,设立斡脱所。八月十四日,诸王阔阔出请求将分封给他的宁海、登州、莱州三州划为一路,只向宁海州纳税,不用再向益都缴税,皇帝准奏。八月十八日,千户崔松打败了宋朝襄阳的援军,斩杀了他们的将领张顺,皇帝对崔松等将士进行赏赐。八月二十日,皇帝的车驾到达上都。八月二十二日,将延州改名为延津县,与阳武县一同隶属于南京。八月二十八日,赈济辽东等地的饥荒。

九月初一,宋朝襄阳的将领张贵带着船队偷偷溜出城,顺着河道打游击战。元军将领阿术、阿剌海牙他们,赶紧点燃烽火,把江面照得跟白天一样亮,然后带着水军追击了五十多里,追到柜门关,活捉了张贵和两千多名宋军士兵。

两天后,元朝皇帝下令枢密院:“各地正规军的户籍登记人员,以及他们的亲戚、奴仆,成年男子,按照诸王的要求躲避服兵役的,都得把他们送回军队来,只有那些手艺特别精湛的,才能因为名声好而免役。” 再过几天,河南省的官员崔斌告状说,右丞阿里谎报军队的数量,说有两万人,结果皇帝下令打了阿里板子,把他给撤职了。之后,水军总管府被撤销了。

西川的元帅李吉他们,攻占了开州,拿下石羊寨,抓了一个宋朝将领。统军使合剌他们带兵抢掠了合州和渠江口,缴获了五十艘战船,皇帝还根据他们的功劳赏赐了银子和钱币。为了修建辽东的工事,征发了三千民夫去砍伐巨木,作为补偿,免除了他们家的徭役和赋税。 最后,那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不太好的事:月亮运行到不该运行的位置,犯了“御女”星宿。 皇帝下令赈济益都路遭受饥荒的百姓。

十月初一,皇帝册封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赐给他京兆府作为封地,让他驻兵六盘山。他还派使者带着诏书去谕旨扮卜国和忻都国。 过了几天,皇帝在太庙举行祭祀仪式。赵璧被任命为平章政事,张易被任命为枢密副使。 之后,开始修筑浑河的堤坝。 然后,火星犯了填星。 皇帝下令,从七月到十一月允许打猎,其他月份禁止打猎。 最后,设立了文州,还新成立了会同馆。

十一月,初一那天下午,皇帝下令把至元十年制定的历法送去高丽。 过了几天,就是壬戌日,派了六千北京老百姓去乾山砍树,免除他们家的徭役和赋税。 诸王只必帖木儿新修建的城池完工了,皇帝赐名永昌府。 丙寅日,免除了昔剌斡脱欠下的官府钱款。丁卯日,天象出现太阴犯毕的现象。 当天还攻下了光州城,并且派一些没有编制的军队去骚扰宋朝的边境。

己巳日,皇帝下令征调两千屯田军、两千汉军和六千高丽军,又增加了武卫军两千人,一起攻打耽罗。辛未日,皇帝召见高陵的儒者杨恭懿,但他没来。癸酉日,因为之前攻克樊城外城有功,赏赐千户刘深等人金银符节。己卯日,把中书省左右司合并成一个部门。

宋朝荆湖地区的安抚使李庭芝写信给刘整,还派永宁寺的一个和尚送去金印和牙符,授予刘整卢龙军节度使的职位,并封他为燕郡王。 这和尚到了永宁,事情败露了,消息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下令让张易和姚枢仔细调查。 正好刘整从军中回来,他说:“宋朝因为我在襄阳用兵,想借此杀掉我,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事儿。” 皇帝就下令让刘整写信回复宋朝,还赏赐了刘整,让他回军中,同时诛杀了永宁寺那个和尚和他同伙。

参知行省政事阿里海牙说:“襄阳被围困很久还没攻下,应该先攻打樊城,切断它的支援。” 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有个回回人叫亦思马因,发明了一种巨石炮来献给皇帝,这种炮省力,射程却很远,皇帝下令把它送到襄阳前线使用。

十二月某一天,朝廷下令,让各地的达鲁花赤(地方长官)和管民官员,同时兼管军队。过了几天,朝廷又下令在肃州等地设立驿站。 然后呢,把东平府的五万多户人家,重新划归到东平路管辖。

再接着,听说几个王爷,叫忽剌什么的,跑到高丽边境去抓那些逃难的百姓。高丽的达鲁花赤把这事儿报上来了。朝廷一看,说高丽那边的老百姓还没安定下来呢,赶紧下令禁止这种行为。 同时,派去宋朝商谈互市的使者,也让他们回去了。

之后,朝廷赏赐北平王南木合一万二千九百九十一匹马,六万一千五百三十一只羊,还有赏赐给其他王爷一些钱财布匹。 结果,宋朝将军昝万寿带兵攻打成都,成都的签省(相当于省长)严忠范出战打输了,退回城里。 同知王世英等八个人干脆丢下城跑了。

朝廷一听边城丢了,说这责任在主将,虽然王世英跑了,但暂时免了他的罪,不过要派人把严忠范抓到京城来问罪。 朝廷又把拱卫司升格为拱卫直都指挥使司。 这一年,全国总共有户口一百九十五万五千八百八十户。

按照惯例,朝廷赏赐了先帝的妃嫔和诸位王爷金银财物。 这一年,处死了三十九个犯死罪的人。 朝廷还建了一座寺庙,叫大圣寿万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