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智儿,是蒙古脱脱里台氏的人。他爹纽儿杰,个子可高了,足足八尺,又勇猛又厉害,骑马射箭都是一把好手,还能自己造弓箭。有一次,他俩在路上碰见了太祖的先锋骑士别那颜,就一起去找太祖。太祖一看纽儿杰带来的弓箭,质量真好,就问是谁做的,纽儿杰说:“是我自己做的。” 正好有几只野鸭飞过,纽儿杰嗖嗖两箭,射下来两只,还把箭一起献给了太祖,然后就退下了。
别那颜跟着纽儿杰去了他家,布智儿出来迎接,别那颜觉得这小子真不一般,就答应把女儿嫁给他。 于是,父子俩就都跟着太祖干了。 后来打仗,太祖还给纽儿杰赐了个名字,叫拔都。他们一起打过回回、斡罗思这些国家,每次上战场,布智儿都冲在最前面,拼死战斗。 有一次,他身上中了好多箭,太祖亲自去看他,让人把箭拔出来,血流了一身,布智儿当时就昏过去了,差点没命。太祖赶紧让人弄来一头牛,剖开肚子,把布智儿放进牛肚子里,泡在牛血里,过了一会儿,布智儿才醒过来。后来纽儿杰去世了,宪宗皇帝任命布智儿当大都行天下诸路也可紥鲁忽赤,负责印造宝钞,还赏了他七宝金带和十套燕衣,又给了他蔚州和定安两地当封地。
布智儿死后,留下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叫好礼,跟着世祖皇帝,在宫里当侍卫。后来丞相伯颜攻打宋朝,好礼跟着去打襄樊,还参加了渡江攻打临安的战役,因为立了功,被封为昭毅大将军、水军翼万户府达鲁花赤。二儿子叫别帖木儿,当上了吏部尚书。三儿子补儿答思,当了云南宣慰使。四儿子不兰奚,继承了他爹的职位,当了水军翼万户招讨使,先是在江阴镇守,后来又调到通州。他的孙子完者不花,在辽阳省当理问。
话说当年,有个叫抄兀儿的人,一开始就跟着太祖成吉思汗混。那时候,哈剌赤、散只兀、朵鲁班、塔塔儿、弘吉剌、亦乞列思这些部落,都住在黑河边上的忽兰也儿吉地方,他们密谋拥立札木合当皇帝,这可是要坏太祖的大事。抄兀儿知道了他们的阴谋,赶紧跑去告诉太祖。太祖立马带兵去海剌儿阿带亦儿浑那块地方,把札木合他们全给剿灭了,只有弘吉剌部投降了。太祖还赏赐他们“答剌罕”这个称号。
抄兀儿的后代,他儿子那真,后来又跟着世祖忽必烈干,当上了也可紥鲁花赤(官名)。那真死后,他儿子伴撒继承了他的职位。伴撒去世后,他的儿子火鲁忽台又接了班。元至和元年八月,火鲁忽台抓住了倒剌沙起兵的使者察罕不花,还把他的金字圆牌(身份象征)献给了皇帝。元天历元年十一月,皇帝赏了他金带,还让他继续当官。他还曾经上奏说:“要是有人犯法,就要严惩,从达官贵人开始;要是穷人缺衣少食,就要救济,从最底层的人开始。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心。”他说的这些话,真是切中时弊啊!
阔阔不花
阔阔不花,人家是脱脱里氏的,个子高大,力气也大,最厉害的是箭法特别好,名气很大。庚寅年,太祖皇帝派太师木华黎去打金国,把探马赤分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安排一个将军带队,阔阔不花当了这五个部分的前锋大元帅,他走到哪儿,敌人就挡不住他。但他不是个嗜杀的人,只想靠威信让大家归顺,所以他走到哪儿,都没什么破坏。
很快就把滨州、棣州这些地方给平定了,抓到了焦林等地四百多老百姓,他只登记了他们的姓名,就让他们回家了。到了益都,守城的将军直接投降了,城里的钱财、马匹牲畜,阔阔不花都分给了士兵们。壬辰年,他跟着太宗皇帝渡过黄河,攻打汴梁和归德,又分兵渡过淮河,攻打寿州。寿州的守将不肯投降,阔阔不花就用箭射信到城里劝降,城里的人都被感动了,哭着把金朝公主用彩车送了出来,打开城门送上财物请求投降。阔阔不花立刻下令,谁敢进城抢掠就杀头,城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这位公主是金朝义宗皇帝的姑姑。
丙申年,太宗皇帝命令五个部分的将军分别镇守中原地区,阔阔不花镇守益都和济南,按察儿镇守平阳和太原,孛罗镇守真定,肖乃台镇守大名,怯烈台镇守东平。他们把那里的百姓和工匠统计了一下,一共七十二万户,太宗皇帝赏赐给这五个将军每人三千户人家。阔阔不花分到了六百户,他设立官府管理这些户籍的赋税,还推荐任命了当地的官员。每年朝廷还会给他五户人家的丝绸作为俸禄。后来,他因为生病去世了。
他的儿子黄头,接替他当了探马赤的大元帅,跟着丞相伯颜去攻打南宋,结果在路上死了。他的儿子东哥马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升官到右都威卫千户,最后也去世了。
拜延八都鲁,他是蒙古扎剌台氏的人,从小就跟着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还给他赐了名,叫八都鲁。乙未年,太宗皇帝派他带领一千六百扎剌军,和塔海甘卜一起出征关西,立下了不少功劳。癸丑年,宪宗皇帝又让他和阿脱、还有总帅汪世显一起,建立了利州城。甲寅年,他率领军队在紫金山,打败了宋军的鹿角寨,缴获了他们的军饷和武器装备。丁巳年,他跟着大元帅纽邻攻打成都,还带兵围攻云顶山,最后攻下了这座城池。皇帝亲自带兵打仗的时候,元帅纽邻已经带兵渡过了马湖江,就留下拜延八都鲁镇守成都,成都周围的县城和百姓都归顺了,他安抚了所有百姓,皇上还赏赐了他五十两黄金和九套衣服。
后来,诸王哈丹、朵欢、脱脱他们从大理打仗回来,皇帝就让拜延八都鲁带兵去迎接他们。在路上经过新津寨的时候,碰上了宋军的潘都统,结果打败了他们,杀敌无数,俘获也很多。中统二年,元帅纽邻向皇上汇报了他的功劳,皇上就授予他蒙古奥鲁官的职位。他的儿子叫外貌台,孙子叫兀浑察。到了至元六年,拜延八都鲁告老退休了,他的孙子兀浑察就代替他掌管军队,跟着行省也速答儿征讨其他国家,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至元十六年,兀浑察又跟着大军去征讨斡端,再次立功,皇上赏赐了他五十两银子。至元二十一年,诸王术伯命令兀浑察去乞失哈里地区担任游击军的指挥官。当时敌军有两千多人,兀浑察只带了五十个勇士就和他们作战,还活捉了敌军将领也班胡火者献给了诸王。诸王非常高兴,因为他的功劳很大,就赏赐了他六百两银子和四千五百贯钱,还授予他蒙古军万户的职位,并赐予他三珠虎符。至元三十年,兀浑察因为生病去世了。他的次子继承了他的职位,做了曲先塔林左副元帅,没多久也去世了。他的弟弟塔海忽都继承了他的职位,升任镇国上将军都元帅,后来又改任四川蒙古副都万户。至治二年,塔海忽都因为生病退休了,他的儿子孛罗帖木儿继承了他的职位。
阿术鲁,是蒙古族人。当年成吉思汗时期,他被允许和成吉思汗一起在班朱尼河边饮水,跟随成吉思汗出征,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成吉思汗命令他带兵收复辽东的女真地区。凯旋后,他被赏赐了金甲、珠衣、宝带以及许多其他的珍宝。之后,他又奉命统领大军征讨西夏。在合剌合察儿与西夏军队展开了一场大战。西夏兵败如山倒,西夏王害怕了,请求投降,并被押解献上。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杀死了西夏王,并将西夏王的全部家产赏赐给了阿术鲁。接着,阿术鲁又带兵收复了信安,攻克了金国二十多座城池。后来,阿术鲁告老还乡,他的儿子不花在诸王塔察儿(察合台)的安排下,接替了他父亲的军职。
绍古儿,是麦里吉台氏族的人。他侍奉成吉思汗,也曾被允许在班朱尼河边饮水,跟随成吉思汗出征。后来,他又参与了攻破信安的战役,并向西扩展疆土到达河西地区。他被赏赐了金虎符,被授予洺磁等路的达鲁花赤(地方长官)。他多次带兵出征,参与了伐金战争,攻破了河南地区。窝阔台汗任命他统领济南、大名、信安等地的军队,他还跟随国王答石(贵由)出征。在辛亥年(1241年),他去世了。
他的儿子拜都继承了他的职位。拜都死后,他的儿子忽都虎继承了他的职位,并被调往睢州。忽都虎跟随忽必烈渡江,攻打鄂州,之后镇守恩州。元中统三年(1262年),他跟随军队征讨李璮,立下了战功,随后被命令修建邳州城,并率领军队镇守两淮地区。中统十一年(1270年),他跟随丞相伯颜渡江作战,再次立下战功。他还跟随参政董文炳沿海出征,凯旋后镇守嘉兴,负责安抚当地事务。中统十二年(1271年),他被加封为昭勇大将军,官职不变。中统十四年(1273年),他被授予嘉兴路总管府达鲁花赤,不久又升任镇国上将军、黄州路宣慰使,之后黄州宣慰司被撤销,他又恢复了原来的职务。中统十六年(1275年),他被改任浙西道宣慰使,并被加封为招讨使,仍然是镇国上将军。他奉命征讨占城,占城国王献上降表和贡物朝见忽必烈,忽必烈很高兴,赏赐了他很多东西。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他跟随军队征讨交趾。第二年回师,他被授予邳州万户府万户。至元三十年(1293年),他在军中去世了。
阿剌瓦而思,回鹘八瓦耳氏,在他们国家当了个千夫长。后来,太祖皇帝西征,军队驻扎在八瓦耳的地方,阿剌瓦而思就带着他的部下投降了。跟着皇帝一起打仗,先打败了瀚海军,又攻下了轮台、高昌、于阗、寻斯干等等地方,没打过一次败仗,最后战死沙场。
他儿子阿剌瓦丁,跟着世祖皇帝北征立了功,在至元二十九年去世,活了一百二十岁,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他儿子赡思丁,有五个儿子:老大乌马儿,是陈州的达鲁花赤;老二不别,是隆镇卫的都指挥使;老三忻都,是监察御史;老四阿合马,是拱卫直司的都指挥使;老五阿散不别,特别勇猛,骑射技术一流,先后在成宗、武宗、仁宗几位皇帝手下做事,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宠爱,前后加起来赏赐的纸币就超过四十万缗,其他的赏赐更是数不胜数,最后官做到荣禄大夫,还得到了三珠虎符,这可是非常高的荣誉啊!
他儿子斡都蛮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到了致和元年八月,他从上都逃了出来。丞相燕帖木儿看重他的能力,任命他当裨将,带了一百个精兵强将,在陀罗台驿把里帖木儿等人包围歼灭,活捉了里帖木儿献给朝廷,因此获得了皇帝的赏赐:一套衣服,一把秃秃马失甲,一根金束带,一百两白金,还有二百锭钞票。天历元年九月,他被任命为行院同佥。十月,他又跟着军队在卢沟桥打败了忽剌台、马紥罕等人的军队,一直追击到紫荆关,俘获了不少人,还招降了安童所的一千五百名士兵,又一次因为战功获得了皇帝的赏赐。第二年,他升迁为枢佥院。第三年,又兼任隆镇卫都指挥使和拱卫司。
他儿子抄儿,是别速氏,祖祖辈辈都住在汴梁阳武县,跟着太祖皇帝平定各国的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又参加了征讨金国的战争,最后战死疆场。
海儿的儿子子抄海,跟着军队去河南、山东打仗,最后战死沙场。他另一个儿子子别帖,跟着他父亲的部队去攻打鄂州,因为立功受到了赏赐,得到银子、布匹和盔甲。后来又跟着太子忽哥赤西征大理国,也战死了。
再来说说他的儿子阿必察,元朝五年的时候被封为武略将军、蒙古千户,还得到了金符。他参加了围攻襄樊的战役,又渡过长江,夺取了阳罗堡的岸口,因为战功被赏赐白金,之后升为宣武将军、蒙古军总管,统领两万户军队。攻下广德之后,又跟着平章阿里海牙征讨海外的国家,率领敢死队乘战船进攻,夺取了岸口,俘虏了赵安等勇士,因此再次得到赏赐。元朝十六年,他被任命为蒙古侍卫军的统领,后来因为生病死在了军中。
也蒲甘卜是唐兀氏的人。元朝辛巳年,他率领部众归顺太祖,被编入蒙古军。奉命和管辖河西地区的人一起,跟随木华黎出征,后来因为生病去世了。他的儿子昂吉儿继承了他的军队,在征讨其他国家的时候立下了功劳。元朝六年,被授予金符千户,参加了征讨蕲州、黄州、安庆等地的战役。九年的时候,换了虎符,升为信阳万户,跟随平章阿术南征,又立下了功劳。后来历任淮西道宣慰使、参知政事、都元帅、庐州蒙古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行省左丞相、尚书左丞,官职做到龙虎卫上将军。元朝二十一年,他带着儿子昂阿秃来朝见皇帝。世祖皇帝任命昂阿秃担任速古儿赤。二十四年,跟随皇帝征讨乃颜,立下战功,奉旨接替父亲的职位。二十六年,被授予庐州蒙古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大德六年,他率兵讨伐宋隆济等人,因为战功受到皇帝的嘉奖。回到庐州后,他用自己的钱财建造了一百二十多间房屋,用来安置贫困的士兵。地方官府将这件事上报朝廷,皇帝特别下令提升了他的官职,并赏赐给他金束带。泰定四年,他去世了。昂阿秃的弟弟暗普,从速古儿赤的职位起家,被授予金符、唐兀秃鲁花千户,后来又改任海北海南道廉访使。
话说这位赵阿哥潘,他的祖上是土播思乌思臧部落的人。最早依附宋朝,被赐姓赵。他们家世代居住在临洮。他爷爷叫巴命,在羌族里可是个巨富。他爸爸叫阿哥昌,长得特别高大威猛,力气比一般人强得多。金朝贞祐年间,他爸爸凭借军功做到熙河节度使的高位。金朝灭亡后,他爸爸带着大家伙儿躲在莲花山,后来投奔了宋朝。当时蒙古皇子阔端在西边管着地盘,就授权任命阿哥昌为叠州安抚使。
那时候正赶上战争,城里一个人都没有,阿哥昌到了之后,就开始招揽逃难的百姓,修建城墙,鼓励大家耕种养蚕,让大家安定下来。他八十岁的时候,在任上去世了。
阿哥潘以孝顺闻名,参与伐蜀之战。他和宋朝都统制曹友闻多次交战,胜负难分,最终因攻破大安立下大功,被任命为临洮府同知。他攻克朝天关,乘船沿嘉陵江到达阆州,缴获蜀军船只三百艘。攻打利州时,活捉了刘太尉,并在川中击败宋军。宋朝制置使刘雄飞进攻青居山,阿哥潘率军迎战,一夜之间击溃敌军,四川地区为之震动。之后,他逼近成都,攻克嘉定,平定峨眉太平寨,俘获陈侍郎、田太尉等将领,其余敌军全部投降。前后大小战斗五十余次,他总是冲锋陷阵,皇子还赏赐给他金甲和银器。
壬子年,世祖皇帝率皇弟南征大理,途经临洮,见到了阿哥潘,对他十分欣赏,任命他为元帅,负责修筑益昌城。当时宋军屯兵两川,堡垒相连,箭石交飞,经过五年的时间,益昌城才最终建成。“城中十万户,尽是忠臣义士”。宪宗皇帝出兵蜀地后,任命阿哥潘为先锋,攻打西安,成功攻克,皇帝赐予他金符,并任命他为临洮府元帅。皇帝驻扎在钓鱼山时,合州守将王坚夜袭营地,阿哥潘率领勇士反击,亲手杀死数百人,王坚最终撤兵。第二天,阿哥潘觐见皇帝,皇帝高兴地说:“有这样的臣子,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并赏赐他五十两黄金,赐名“拔都”。中统建元后,他奉诏返回临洮镇守。
那年闹饥荒,阿哥潘拿出自己的粮食救济穷人,还发放两千多石谷种和一百石芜菁种子给百姓耕种,使得百姓免受饥饿之苦。临洮地处要道,往来官员众多,地方官吏不堪供给之重。阿哥潘主动拿出自己的一百匹马充作驿站的骑马,一千只羊代替百姓承担赋税。皇帝听说后非常高兴,下令京兆行省支付相应的费用,但阿哥潘说:“我岂能因为私人的恩惠而索取公家的赏赐呢!”最终没有接受赏赐。后来,他奉命前往青居山执行军事任务,途中遭到宋军的伏击,壮烈牺牲。
阿哥潘生前喜爱养马,常年拥有上千匹良马,每年都挑选五匹上等骏马进贡朝廷,他的子孙也一直遵循这个传统。以前,功臣子孙为祖上请求追谥,皇帝总是吝啬,直到阿哥潘去世后,皇帝才下令大臣们为他拟定美谥,谥号为“桓勇”。
子重喜啊,一开始是给皇子阔端当贴身保镖。癸丑年,跟着世祖皇帝去征讨哈剌章,立了不少功劳。中统元年,浑都海造反,他跟着总帅汪良臣带兵去拔沙河纳火石地打了一场恶仗,凭借战功被任命为征行元帅。四年后,又跟着去讨伐忽都、达吉、散竹台这些人,把他们都打败了,然后皇帝就让必帖木儿王承制使继承他父亲的职位,继续当元帅。子重喜进京朝见皇帝,皇帝赏赐了他金虎符,让他当临洮府达鲁花赤。当时,军队里的官员转到地方做官,一般都要上交自己佩戴的官符。但是皇帝下旨说:“赵家世代勤劳,这个金虎符就不用按规矩交了,让他一直佩戴着吧。”
子重喜在临洮府当官的时候,大力发展农业,兴办学校,减轻刑罚,注重教育,因为治理有方而闻名。后来他请求退休,皇上不同意,还下诏让他大儿子官卓斯结继承他的达鲁花赤职位。之后,又提升子重喜为巩昌二十四处宣慰使。子重喜去世后,追谥为“桓襄”。
他儿子官卓斯结性格比较安静老实,辞官在家闲居了二十多年。仁宗皇帝听说他的名声,想召他出来做官,但他始终不肯出来。他儿子德寿,后来当上了云南左丞。
纯只海,是散术台氏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太祖皇帝当兵,参加过西域的很多战役,立下了不少功劳。癸巳年,太宗皇帝让他拿着金虎符,当了益都行省的军民长官,跟着大帅一起攻打徐州,活捉了金国的元帅国用安。
丁酉年,益都成了皇太子的封地,纯只海就调到京兆行省当军民长官。到了怀州,正好赶上大瘟疫,士兵们都累坏了,朝廷下令让他带着部队驻守怀州和孟州。没过多久,他接替察罕统领河南的军队,然后又回到怀州和孟州。
己亥年,他的同事王荣暗藏祸心,想杀掉纯只海。王荣埋伏了人,把纯只海绑起来,砍掉了他的两个脚后跟,还用布堵住他的嘴,把他扔到佛寺里。纯只海的妻子喜礼伯伦听说后,就带着人攻打王荣的家,把纯只海救了出来。纯只海裹着伤,带着两个儿子四处奔走,请求军队讨伐王荣,最后把王荣杀了。
朝廷派使者把王荣的家产赏赐给纯只海家,还打算把怀州一万多老百姓赶到城外杀掉。纯只海极力争辩说:“做坏事的是王荣一个人,老百姓有什么罪?如果真的把他们都杀了,那城里就空了,守着空城有什么用?如果朝廷要怪罪,就怪罪使者不杀他们好了,我愿意替他们承担责任!”使者回去报告后,皇帝同意了纯只海的请求,老百姓因此保住了性命。纯只海还给了王荣的家人文书,放他们为民,然后把王荣的房子改成了官署,秋毫无犯。当地人都很感激他。
后来纯只海进京朝见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因为他是先朝的旧臣,功劳很大,就赏赐给他和林的第一区土地。不久,纯只海就病死了,朝廷下令把他葬在皇陵旁边。
皇庆初年,追封他为推忠宣力功臣、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温国公,谥号忠襄。朝廷还命令大臣刘敏中写文章立碑在怀州,来表彰他的功劳。他的儿子昂阿剌继承了他的爵位。
苫彻拔都儿,是钦察人。一开始他在太宗皇帝手下做事,负责管理马匹。
后来跟着军队去攻打凤翔,又参加了潼关的战斗,都立了功。
接着,他又跟着大将速不台去攻打汴京。金兵在河南设下了木栅栏,苫彻拔都儿带着敢死队冲上去把栅栏拔掉了,皇上赏了他十匹好马。
军队回来的时候,金将高都尉带着人马在半路埋伏,想截住他们。苫彻拔都儿冲上去迎战,结果把高都尉的头砍下来带回去了,皇上又赏了他五十两白银和四匹布。
攻打蔡州的时候,先锋答答儿和金兵打仗,结果被金兵揪着胡子。苫彻拔都儿赶紧冲上去砍杀金兵,才救了答答儿。蔡州城破后,金兵守将拿着虎符站在城墙上,苫彻拔都儿用铁椎把他打死了,把虎符献给了皇上。
皇上很欣赏他的才能,就让他跟着皇子去攻打枣阳。
之后,他又跟着宗王口温不花去攻打光州,一天打了五仗,最后光州城被攻破了。皇上赏了他五十两黄金,一套白银酒器,还有三十匹马。
有个百户叫爱不怯赤,觉得自己临阵作战不够勇敢,就请求让苫彻拔都儿代替他,于是苫彻拔都儿升了百户。
后来又参加了攻打滁州的战役,和宋兵打了一场大仗。一直打到晚上,宋兵才败逃到西山,苫彻拔都儿和千户忽孙追杀他们。
公元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攻打南宋,招募敢于率先攻破长江防线的将领。苫彻拔都儿第一个站出来,带领部队逼近长江南岸。
皇上就下令让苫彻拔都儿和脱欢一起,率领一百名士兵,和南宋使者一起去劝降鄂州的守将。结果到了城下,鄂州守将竟然杀了使者,还带兵来攻击他们。苫彻拔都儿和他们打了一仗,狠狠地打败了他们,皇上又赏了他五十两黄金。
到了中统三年(1263年),苫彻拔都儿被任命为蔡州蒙古汉军万户。冬天,宋军进攻西平,苫彻拔都儿追击敌人,一直追到淮河以北,俘虏了大量的宋军士兵。
至元二年(1265年)秋天,他从安庆进入庐州,听说宋军来了,赶紧在竹林里设下埋伏,打死了很多宋军。至元四年(1267年)九月,元帅阿术在襄阳安阳滩驻军,宋军占据了渡口,苫彻拔都儿又打败了他们。
至元五年(1268年),他跟着阿术围攻襄阳,还抢夺了宋将夏贵的米船。阿术进入汉江后,因为苫彻拔都儿战功显著,就让他和札剌儿一起带领军队南下作战,俘虏了八十个人。
至元十年(1273年)八月,他攻占了淮东地区。至元十一年(1274年),他奉命招降鄂州。至元十二年(1275年),他又奉命招降滁州,并杀死了王安抚(此处“王安抚”指人名,而非官职)。之后,他被提升为武略将军、管军千户。五月,他在长江北岸设下埋伏,攻击宋军,打得宋军溃不成军。
至元十三年(1276年),他又一次攻占淮东地区,俘虏了两个宋军的总管献给朝廷。他被提升为滁州总管府达鲁花赤。当时,宋朝都统姜才率军去高邮取粮,苫彻拔都儿和史万户一起,抢了他的马匹和两万担军粮,淮东地区平定后,他回朝觐见。
至元十四年(1277年),他跟随军队讨伐叛乱的只里瓦歹于怀剌合都,并被提升为宣武将军、滁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
十七年的时候,他带着儿子脱欢和孙子麻兀去见皇上。他跟皇上说:“臣老了,多亏皇上您怜悯。”皇上就封脱欢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还给了他金符;把麻兀封为滁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后来,脱欢因为在征讨倭寇的战争中立功,被升为明威将军、滁州万户府达鲁花赤,之后又升为昭勇大将军、征行军万户府达鲁花赤,还佩上了三珠虎符。再后来,因为征讨爪哇的战功,他又被升为昭毅大将军,镇守无为滁州万户府达鲁花赤。他去世后,他的次子锁住继承了他的职位。
怯怯里,斡耳那氏。元太宗七年,南征的时候,他作为千户跟随阔端攻打安丰、寿州。后来又跟着诸王塔察儿率领两千蒙古兵攻打荆山,打胜了,皇上赏了他两匹马。他还和万户纳一起带兵驻守沂州、郯州,还攻打过涟海,之后又跟着元帅怀都攻打襄阳。最后战死了。
他儿子相兀速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率领本部兵马跟随丞相阿术攻打襄樊,还跟着塔出一起修筑正阳堡。宋军乘船来窥探他们的营垒,相兀速就率领骑兵迎战,在淮河边摆开阵势,射死了很多宋军。至元十一年,皇上赏了他金符,封他为武略将军。第二年,他跟着御史大夫博罗罕平定了涟海。九月,他跟着丞相伯颜渡过淮河,率领一千骑兵攻打淮安南门,攻破了城门。他还跟着元帅博罗罕修筑了湾头堡。万户纳儿生病了,皇上就让相兀速暂时代理蒙古、女真、汉人三万户的兵权。五月,宋朝扬州都统姜才带兵来侵犯,相兀速率领本部兵马迎战,立了大功。他还跟着丞相阿术在泰州袭击了制置使李庭芝和姜才,把他们都杀了。十四年,他被加封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十八年,他做了蒙古侍卫亲军总管。二十三年,降为千户。三十年,他又升为蒙古侍卫亲军副指挥使司事,换了金虎符,还被加封为显武将军。
话说元朝子捏古,元贞元年的时候,当上了蒙古侍卫亲军百户,这可是个不小的官职。到了大德六年,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还被授予了金虎符,官拜宣武将军,风光得很!后来,延祐四年,他又升了官,当上了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金虎符还在身上,官职也升到了怀远大将军。
子捏古的儿子塔不已儿,是束吕糺氏家族的人。在元太宗时期,他担任招讨使,带兵出征,打败了信安和河南的敌人,凭借战功获得了金虎符,还被封为征行万户,可谓是战功赫赫。可惜的是,在甲寅年,他因为生病去世了。
塔不已儿的儿子脱察剌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到了己未年,他率领军队渡过长江,攻破了十字寨。他带着儿子重喜一起出征,重喜这孩子真勇敢,冲锋陷阵,一箭射中敌兵,还杀敌无数!后来,他们在洋隘口和敌军交战,还夺取了一艘敌军的战舰。虽然左脚被流矢射中,但他依然英勇作战,毫不退缩。当时,世祖皇帝正好在洋隘口北边驻扎,亲口慰劳他,夸奖他说:“你年纪轻轻就能如此卖力,真是令人赞赏!不过,以后更要继续努力啊!” 脱察剌去世后,他的职位由重喜继承。
中统三年,重喜跟随军队征讨李璮,立下了功劳。中统四年,他被派去莒州镇守。到了至元二年,奉旨修筑十字路城,以加强防御。重喜还率领军队南巡,担任游击军。至元四年,他跟随抄不花出征,到达泗州北边的古城。当时,蔡千户被敌军包围,重喜奋勇作战,成功解救了蔡千户。至元五年,重喜入朝觐见皇帝,皇帝非常赏识他的功劳,赏赐给他白金、纳失失段以及金鞍弓矢等珍贵物品。至元十年,他负责修缮正阳城。第二年,宋军围攻正阳,他参加了战斗,但最终战败。至元十二年,他参与了攻打涟海等地的战斗。不久后,他奉命率领五千人出征,途经衡阳店,与宋将李提辖等交战,大获全胜,几乎全歼敌军,之后驻兵瓜洲。至元十三年夏六月,宋军都统姜才率领大军来围攻城堡,被重喜打败。七月,他率军袭击了泰州的李庭芝等人。至元十四年,他被晋升为昭勇大将军、婺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并佩带着已经降级的虎符。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
子庆这小子,继承了他爹的职位,一开始被封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去安乐州镇守。过了十六年,调到镇江府戍守。又过了两年,调回通州镇守。再过两年,升官了,成了明威将军。两年后,又调到十字路镇守。再过两年,领着各路军队镇守太湖,专门教他们打水战。又过了五年,跟着去爪哇打仗,升了昭勇大将军,还当上了征行上万户。正准备出发呢,皇上又下旨把他留下了。皇庆二年,他死了。他儿子孛兰奚继承了他的职位。
直脱儿,是蒙古人,他爹叫阿察儿,跟着太祖皇帝打过仗,是博儿赤(官职)。直脱儿也跟着太宗皇帝打过钦察、康里、回回那些地方的仗,立了功。四年的时候,收复了河南、关西那些地方,收拢了四万多户人家,把这些户口都给了庄圣皇太后,专门负责给她生产丝线和染料。八年的时候,在涿州建了七个织染作坊。第二年,把涿州改成了路,让直脱儿当达鲁花赤(地方行政长官)。后来直脱儿也死了。
他儿子哈兰术继承了他的职位,还佩带着虎符(兵符)。李璮造反了,世祖皇帝派他带着各路军队,当监战达鲁花赤去讨伐李璮。他立了功,被封为解万户翼监战领军。后来又升迁为益都路蒙古万户,去密州监战,结果战死了。
子忽剌一开始被任命为昭勇大将军,厉害吧!元世祖至元十一年,他去攻打宋朝的六安军,打赢了!然后,行中书省让他带着军队和战船冲锋陷阵,直接把宋军打得落花流水,皇上还特意下旨嘉奖了他。九月,军队到了安庆。忽剌出和参政董文炳一起率领山东的军队顺流而下,到了丁家洲,碰上了宋朝的夏贵、孙虎臣等人,就在江面上打了一仗,宋军惨败,还抓了三十七个将校、五千多士兵和四十多艘船,战果辉煌!
至元十二年三月,他又在朱金沙跟宋军打了一仗,又立了功!七月,他又在焦山江面上跟宋军交战。当时丞相阿术他们也在督战,忽剌出和董文炳冒着箭雨和石头,沿着江流激战了八十多里,那场面一定很激烈!忽剌出身上中了好多箭,但他包扎好伤口继续战斗,最后还是赢了!九月,宋朝大将张殿帅攻占了吕城仓和丹阳县,忽剌出和万户怀都赶紧去救援,把张殿帅给活捉了!十月,常州被拿下,跟着丞相伯颜一起攻下了苏、湖、秀州,在长桥又遇到宋军,再次打败了他们。
至元十三年正月,军队到了杭州,丞相伯颜让忽剌出守卫浙江亭和宋朝的北门。五月,扬州的军队袭击了扬子桥堡,被他打败了。六月,又打败了真州的军队。七月,追着李庭芝一直追到通海口,扬州以及高邮、宝应、真州、滁州等城都投降了,江南地区终于平定了!皇上高兴坏了,给他加了官,封他为昭毅大将军,职位不变。没多久,他又升任湖州路达鲁花赤。十四年,又升任镇国上将军、淮东宣慰使,后来又去上都驻守。十五年,授嘉议大夫、行御史台中丞。十九年,升任资善大夫、福建行省左丞,平定了黄华的叛乱。二十年,授江淮行省左丞。二十三年,升任右丞。三月,又升任荣禄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官位越来越高了!可惜,六月他就去世了。
话说月里麻思,他家是马姓的。丁酉年,皇上太宗皇帝让他和断事官忽都那颜一起办事。戊戌年,他又跟阿术鲁拔都儿一起当达鲁花赤,还打败了南宿州的敌人。辛丑年,他奉命出使宋朝谈判议和。出发的时候,带了七十多个人,月里麻思对他们说:“咱们奉命南下,宋朝人诡计多端,万一遇害,就死吧,千万别丢了皇上的脸!” 他们很快就到了淮河边上,宋朝的将军用兵力威胁他们,说:“你们的生死掌握在我手里,一眨眼的事儿。要是投降,立马给你官爵。不然,绝不会放过你们!” 月里麻思说:“我奉命而来,是为了增进两国友谊,你们却用不义之举诱降我,我只有死路一条了!” 他说话慷慨激昂,一点也不示弱。宋朝将军见他油盐不进,没办法,就把他囚禁在长沙飞虎寨,三十六年后,他死在那里。世祖皇帝非常惋惜他,下令恢复他家的爵位,并且让他的儿子忽都哈思当答剌罕,每天都给他的家人发放粮食。忽都哈思向皇帝陈述说:“我愿意为国家效忠,为父亲报仇!” 皇帝很高兴,就让他当了上均州监战万户。十八年后,他作为招讨使带兵去征讨日本,战死沙场。
捏古剌,在宪宗皇帝当政的时候,带着也里牙阿速等三十个人投降了朝廷。后来,他参加了征讨钓鱼山和讨伐李璮的战役,都立下了功劳。
他的儿子阿塔赤,在世祖皇帝时期,参加了围攻襄阳、平定江南的战役,还参与了征讨乃颜的战争,都因为战功而受到赏赐。后来,他在成宗、武宗两朝继续效力,担任札撒兀孙。到了仁宗皇帝时期,官至左阿速卫千户,最后去世了。
阿塔赤的儿子教化,最初担任速古儿赤,后来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必里阿秃叛乱的时候,他奉命去平叛,凯旋而归,皇上赏了他一件衣服。天历元年八月,他跟随丞相燕帖木儿在居庸关北面作战,立下了功劳。九月,他升任拱卫直都指挥使。不久又升迁为章佩卿。
话说这燕不花,一开始在仁宗皇帝手下做事,当时叫速古儿赤。到了英宗皇帝时期,改名叫进酒宝儿赤。天历元年,他奉命去河南迎接文宗皇帝,皇帝赏赐了他白银和丝绸,还给他改名为温都赤。九月,他前往居庸关侦察敌情,路上遇到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探马赤对大家说:“北方的敌人马上就要到了,我们赶紧躲起来吧!”燕不花担心这番话会动摇军心,二话不说,拔出佩刀就把探马赤给杀了。之后,他被任命为兵部郎中,招募了四百多阿速军士兵。十月,他又升任兵部尚书,皇帝赐给他双珠虎符,让他率领六百人去通州迎敌。恰巧丞相燕帖木儿也到了檀子山,和秃满迭儿交战,打败了敌人。后来,燕不花又升任大司农丞。
接下来说阿儿思兰,他是阿速氏族人。当初,宪宗皇帝带兵包围了阿儿思兰的城池,阿儿思兰带着儿子阿散真去军营拜见皇帝。皇帝亲笔写了诏书,让他专门统领阿速人,并且留下他一半的军队,其余的都让他带回去了,让他镇守自己的领地。皇帝还让阿散真留在自己身边。在路上,他们遇到了阇儿哥的叛军,阿散真奋勇作战,最终战死了。皇帝派人把阿散真的尸体运回去安葬。阿儿思兰对皇帝说:“我的长子战死了,不能为国家效力,现在我把我的次子捏古来献给陛下,希望陛下能用他。”捏古来到了皇帝身边,皇帝派他跟着兀良哈台去征讨哈剌章,他立下了功劳,兀良哈台赏赐了他白金和名马。后来,他又参加了伐宋的战争,不幸中流矢身亡。
他的儿子忽儿都答,担任管军百户。世祖皇帝派他跟随不罗那颜去哈儿马某的地方,结果因为生病去世了。
另一个儿子忽都帖木儿,在武宗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随他征讨海都,因为立功被赏赐了白金。至大元年,他被任命为宣武将军、左卫阿速亲军副都指挥使。至大四年,他去世了。
最后说说哈八儿秃,他是薛亦氏族人。宪宗皇帝时期,他跟随军队攻打钓鱼山,立下了功劳。回来之后,他又跟随亲王塔察儿北征,担任千户所都镇抚。后来,他又跟随千户脱伦伐宋,战死沙场。
子察罕,跟着塔察儿攻打樊城的西门,带领扬州等地的游击军和宋军作战,立了功。
到了至元十一年,他又跟着忽都帖木儿攻打江陵东南的城堡,后来又跟着阿剌罕在阳逻堡南面打败了宋军。阿剌罕看中了他的能力,把他选为本万户府的副镇抚。
十二年,他被分派到脱脱总管手下,带兵出征广德,和宋军作战,打败了他们,皇上赏赐了他白金和酒器。之后,他又参与攻打独松、千秋、拨出等关隘以及许多山寨,对投降的百姓都进行了安抚,皇上又赏赐了他一百两白金。
十三年,中书省任命他为瑞安县的达鲁花赤。他刚到任,就招集了十万多户逃亡的百姓。十四年,他升任忠显校尉、管军总把,还统领新归附的五百人军队,跟随宣慰使唐兀台在司空山作战,立了功,皇上就让他兼任都镇抚。没多久,他又被选为侍卫亲军。
十六年,他被授予银符,官职升为忠武校尉、管军总把。二十四年,皇上赏赐给他金符,授予他承信校尉、蒙古卫军屯田千户的职位。二十五年,他又升为武义将军、本所达鲁花赤。二十七年,他又升任左翼屯田万户府副万户。大德五年,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太纳继承了他的职位。
艾貌拔都,是康里氏族人。他一开始跟随雪不台和那演征讨钦察,攻下了河西城,收复了西关,打败了河南的军队;后来又跟随定宗皇帝去阿奴地区开疆拓土,都立下了功劳。他还跟随四太子南征,被任命为怯怜口阿答赤孛可孙。后来他又随军渡江攻打鄂州,因为生病,在军中去世了。
我说这也速台儿啊,他跟着出征阿蓝答、浑都海,还参与了征讨李璮,以及攻打南宋,立下了不少功劳,最后被授予管军总把的职位。 这官职听着挺厉害的,算是小领导了。
元朝十四年,他又跟着去福建兴化打仗,厉害的是,他还招降了古田等地五千多户人家,因为这个大功劳,直接升职成武略将军、千户,皇上还赏赐了他金符,那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啊! 之后他又招募了两千五百多新兵,实力更强大了,于是又升官了,成了宣武将军、总管,皇上这次赏赐的是虎符,比金符更高级! 后来朝廷下令要征讨日本,也速台儿一听,立马表示愿意效力,皇上也看重他的积极性,赏赐了他弓箭,还把他升为了怀远大将军、万户,官越做越大,风光无限啊!
到了元朝二十年,他被任命为泰州万户府达鲁花赤,这官职听着有点拗口,但总之是管理一方的实权人物。 过了三年,他又升职了,成了昭勇大将军、钦察亲军都指挥使,这官位已经是相当高了,妥妥的朝廷重臣。 元朝二十四年,他又参与了征讨乃颜的战役,再次立下战功。 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不过他死后,朝廷追赠他金吾卫上将军的职位,还追封他为成武郡公,谥号显敏,也算是死后荣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