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延八都鲁,是蒙古扎剌台氏的人,从小就跟着太祖,太祖还给他赐了名字叫八都鲁。乙未年,太宗皇帝让他带领一千六百扎剌军,和塔海甘卜一起征讨关西,立下了战功。癸丑年,宪宗皇帝派他跟阿脱、总帅汪世显一起修建利州城。甲寅年,他率领军队在紫金山,攻破了宋军的鹿角寨,缴获了他们的军饷和武器装备。丁巳年,他跟着都元帅纽邻攻打成都,还带兵包围了云顶山,攻下了这座城池。皇帝亲征的时候,元帅纽邻已经带兵渡过了马湖江,就留下拜延八都鲁镇守成都,成都附近的县城和城池都投降了,他安抚了当地百姓,皇上赏了他五十两黄金和九套衣服。

后来,诸王哈丹、朵欢、脱脱等人从大理征战回来,皇帝就让拜延八都鲁带兵去迎接他们。在经过新津寨的时候,他和宋军的潘都统相遇,打败了宋军,杀敌无数,俘获甚多。中统二年,元帅纽邻向皇帝汇报了他的功劳,拜延八都鲁被授予蒙古奥鲁官的职位。他的儿子叫外貌台,孙子叫兀浑察。至元六年,拜延八都鲁告老还乡了,他的孙子兀浑察接替了他的军队,跟着行省也速答儿征讨各国,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至元十六年,兀浑察跟随大军征讨斡端,再次立下战功,朝廷赏赐了他五十两银子。至元二十一年,诸王术伯命令兀浑察前往乞失哈里地区担任游击军的指挥官。当时敌军有两千多人,兀浑察只带了五十个勇士就和他们作战,活捉了敌军将领也班胡火者,献给了诸王。诸王非常高兴,因为他的功劳,赏赐了他六百两银子和四千五百贯钞票,还授予他蒙古军万户的职位,并赐给他三珠虎符。至元三十年,兀浑察因病去世了。他的次子继承了他的职位,担任曲先塔林左副元帅,不久也去世了。他的弟弟塔海忽都继承了他的职位,升任镇国上将军都元帅,后来又改任四川蒙古副都万户。至治二年,塔海忽都因病退休了,他的儿子孛罗帖木儿继承了他的职位。

阿术鲁,是蒙古族人。在成吉思汗时期,他被允许和成吉思汗一起在班朱尼河饮水,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后来,他跟随成吉思汗亲征,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委以重任,率领军队收服了辽东的女真人。凯旋归来后,他受到了丰厚的赏赐:金甲、珠衣、宝带,以及其他许多珍贵的物品。之后,他又奉命统领大军征讨西夏。在合剌合察儿与西夏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西夏国势衰弱,他们的皇帝害怕了,赶紧请求投降,并把西夏皇帝献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汗杀了西夏皇帝,并将西夏的全部财产赏赐给了阿术鲁。接着,阿术鲁又率军收服了信安,攻克了二十多座金国的城池。晚年,他告老还乡,他的儿子不花在诸王塔察儿(此处指窝阔台)的安排下接替了他父亲的军职。

绍古儿,是麦里吉台氏族的人。他侍奉成吉思汗,也曾被允许在班朱尼河饮水,并跟随成吉思汗亲征。后来,他又参与了攻破信安的战役,还远征河西地区,立下赫赫战功。因此,他被赏赐了金虎符,并被任命为洺磁等路的达鲁花赤(相当于地方行政长官)。他多次率军出征,参与了伐金战争,攻破了河南地区。窝阔台汗任命他统领济南、大名、信安等地的军队,他还跟随国王答石(此处指贵由汗)出征。在辛亥年(公元1241年),他去世了。

他的儿子拜都继承了他的职位。拜都去世后,他的儿子忽都虎继承了他的爵位,并被调往睢州任职。忽都虎跟随忽必烈汗渡江,攻打鄂州,之后被调任恩州镇守。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他跟随军队征讨李璮,立下了战功。随后,他被任命负责修建邳州城,并率领军队镇守两淮地区。中统十一年(1270年),他跟随丞相伯颜渡江作战,再次立下战功。他还跟随参政董文炳沿海出征,凯旋后镇守嘉兴,负责安抚当地事务。中统十二年(1271年),他被授予昭勇大将军的称号,官职不变。中统十四年(1273年),他被任命为嘉兴路总管府达鲁花赤,不久又升任镇国上将军、黄州路宣慰使,之后又离开了黄州宣慰司,恢复了之前的职务。中统十六年(1275年),他被改任浙西道宣慰使,并加封招讨使,仍然是镇国上将军。他奉命征讨占城,占城国王献上降表和贡物朝见忽必烈,忽必烈很高兴,赏赐了他许多东西。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他跟随军队征讨交趾。第二年回师,被任命为邳州万户府万户。至元三十年(1293年),他在军中去世。

阿剌瓦而思,回鹘八瓦耳氏,在他们国家当了个千夫长。后来,太祖皇帝西征,军队驻扎在八瓦耳的地方,阿剌瓦而思就带着他的部下投降了。跟着皇帝一起打仗,先打败了瀚海军,又攻下了轮台、高昌、于阗、寻斯干这些地方,仗仗都打胜仗,最后死在了战场上。

他儿子阿剌瓦丁,跟着世祖皇帝北征立了功,在至元二十九年去世,活了一百二十岁。

阿剌瓦丁的儿子赡思丁,有五个儿子:老大叫乌马儿,是陈州的达鲁花赤;老二叫不别,是隆镇卫的都指挥使;老三叫忻都,是监察御史;老四叫阿合马,是拱卫直司的都指挥使;老五叫阿散不别,特别勇猛,骑射技术高超,先后在成宗、武宗、仁宗几朝当差,皇帝多次赏赐他,加起来前后赏赐的纸币就超过四十万贯,其他的东西更是数不清,最后官做到荣禄大夫,还得了三珠虎符,那可是相当高的荣誉。

赡思丁的另一个儿子斡都蛮继承了父亲的职位。致和元年八月,他从上都逃到中原,丞相燕帖木儿让他当裨将,带了一百个壮士,在陀罗台驿包围消灭了里帖木儿等人,把里帖木儿抓来献给朝廷,皇上特别赏赐他一套衣服,还有秃秃马失甲、金束带各一件,白金一百两,钞票二百锭。天历元年九月,他被任命为行院同佥。十月,他跟着军队在卢沟桥打败了忽剌台、马紥罕等人的军队,追击到紫荆关,俘获了很多敌人,还招降了安童所的一千五百名士兵,因为这些功劳,他又受到了皇上的赏赐。第二年,他升任枢佥院。第三年,又兼任隆镇卫都指挥使和拱卫司的职务。

他还有一个儿子叫抄儿,是别速氏,他们家世代居住在汴梁阳武县,抄儿跟着太祖皇帝平定各国的战争立了功,后来又跟着去打金国,最后战死沙场。

话说海抄的儿子,曾经跟随军队征战河南、山东,最后战死沙场。他另一个儿子别帖,继承了他父亲的军职,参与了攻打鄂州的战役,因为战功卓著,获得了赏赐,包括银两、布匹和盔甲等。后来,他又跟随太子忽哥赤西征大理国,同样战死疆场。

再来说说海抄的儿子阿必察,元世祖至元五年被授予武略将军、蒙古千户的官职,并被赐予金符。他参与了围攻襄樊的战役,又渡过长江,夺取了阳罗堡的岸口,因功被赏赐白金,官职也升为宣武将军、蒙古军总管,统领着两万户的军队。攻下广德后,他又跟随平章阿里海牙征讨海外诸国,率领敢死队乘战船冲锋陷阵,夺取了岸口,俘虏了赵安等勇士,因此再次获得赏赐。至元十六年,他被任命为蒙古侍卫军的统领,可惜因病去世。

也蒲甘卜是唐兀氏族人,在辛巳年率领族人归顺元太祖,被编入蒙古军。他奉命与河西地区的同僚们一起,跟随木华黎出征,最终因病去世。他的儿子昂吉儿继承了他的军职,在征讨其他国家的战争中屡立战功。至元六年,他被授予金符千户的官职,参与了征讨蕲州、黄州、安庆等地的战役。九年后,他换上了虎符,升任信阳万户,跟随平章阿术南征,再次立下战功。此后,他官至淮西道宣慰使、参知政事、都元帅、庐州蒙古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行省左丞相、尚书左丞,最终官至龙虎卫上将军,可谓是位极人臣。至元二十一年,他带着儿子昂阿秃入朝觐见,世祖皇帝任命昂阿秃为速古儿赤。至元二十四年,他跟随皇帝征讨乃颜,再次立功,并奉旨接替父亲的职务。至元二十六年,他被授予庐州蒙古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的官职。大德六年,他率军讨伐宋隆济等人,因功再次受到皇帝的赏赐。回到庐州后,他用自己的积蓄建造了一百二十多间房屋,供那些贫困的士兵居住。地方官府将此事上报朝廷,皇帝特地提升了他的官职,并赐予他金束带。泰定四年,他去世了。昂阿秃的弟弟暗普,也因为昂阿秃的关系,先是被授予金符、唐兀秃鲁花千户的官职,后来又改任海北海南道廉访使。

赵阿哥潘,是土播思乌思臧部落的人。一开始他们依附宋朝,宋朝赐他们赵姓。他们世代居住在临洮。他爷爷巴命,在羌族中非常富有。他爸爸阿哥昌,长得非常高大威猛,力气比一般人还要大得多。金朝贞祐年间,凭借军功做到熙河节度使的高位。金朝灭亡后,他坚守莲花山,带着他的部下归顺了宋朝。当时蒙古皇子阔端镇守西域,就授权任命阿哥昌为叠州安抚使。那时候战乱不断,城里一个人都没有,阿哥昌到了之后,就招募逃亡的百姓,修建城墙和营垒,引导他们耕种桑蚕,以此来安抚百姓,最终他在八十岁的时候,死在了任上。

他的经历真是传奇啊!从一个依附宋朝的少数民族,到凭借自身实力和军功一步步走向高位,最后又经历了朝代更迭,依然忠于职守,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八十岁高龄还在为百姓操劳,令人敬佩!

阿哥潘因为孝顺父母而闻名。他跟随军队去伐蜀,和宋朝都统制曹友闻多次交战,胜负差不多,因为攻破大安的功劳最大,被任命为临洮府同知。他攻克了朝天关,乘船沿嘉陵江到达阆州,缴获了蜀军的三百艘船只。攻打利州,活捉了他们的刘太尉,并在川中打败了宋军。宋朝制置使刘雄飞进攻青居山,阿哥潘率军迎战,一夜之间就打垮了敌人,四川地区都震惊了。他一路进逼成都,攻占了嘉定,平定了峨眉太平寨,俘虏了敌将陈侍郎和田太尉,其余的人都投降了。大小战斗五十多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皇子还赏赐给他金甲和银器。

壬子年,世祖皇帝率皇弟南征大理,路过临洮,见到了阿哥潘,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就让他代理元帅,负责修筑益昌城。当时宋军驻扎在四川两地,堡垒相连,箭石相击,经过五年的时间才把城修好。宪宗皇帝出兵蜀地,任命阿哥潘为先锋,攻打西安,攻克了西安,皇帝赏赐给他金符,任命他为临洮府元帅。皇帝驻扎在钓鱼山,合州守将王坚夜里来偷袭营地,阿哥潘率领勇士们迎战,亲手杀死了几百人,王坚只好撤兵。第二天,阿哥潘去拜见皇帝,皇帝高兴地说:“有了这样的臣子,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赏赐给他五十两黄金,并赐名“拔都”。中统建元后,朝廷诏令他返回临洮镇守。

那年闹饥荒,他拿出自己的粮食救济穷人。他还给百姓提供两千多石的谷种和一百石的芜菁种子,百姓因此免于饥饿。临洮地处要道,驿站众多,官府的供给十分困难。阿哥潘拿出自己的一百匹马充当驿站的骑马,一千只羊代替百姓承担赋税。皇帝听说后非常高兴,下令京兆行省补偿他的损失。阿哥潘说:“我怎么会为了私人的恩惠而请求朝廷的赏赐呢!”最终没有接受赏赐。后来,他奉命前往青居山执行军事任务,途中遭到宋军的袭击,最终战死沙场。

阿哥潘喜欢养好马,经常有一千匹马,每年都挑选最好的五匹进贡朝廷,他的子孙后代一直遵循这个传统。以前,功臣的子孙为他们的祖父请求追谥,皇帝总是吝啬,直到这件事,才下令大臣们给阿哥潘上谥号,谥号为“桓勇”。

子重喜啊,一开始是给皇子阔端当贴身保镖。癸丑年,跟着世祖皇帝去征讨哈剌章,立了不少功劳。中统元年,浑都海造反,他跟着总帅汪良臣带兵去拔沙河纳火石地打了一场恶仗,靠着这次战功被授予征行元帅的职位。四年后,又跟着去讨伐忽都、达吉、散竹台这些人,把他们都打败了,然后呢,被封为必帖木儿王的继承人,承袭他父亲的元帅职位。进京朝见皇帝的时候,皇上赏赐了他金虎符,还让他当了临洮府达鲁花赤。那时候,一般从军队转到地方做官的,都要上交自己佩戴的符节。但是皇上专门下旨说:“赵家世代勤劳,这个金虎符就别按规矩来了,让他一直戴着吧!”

重喜在临洮府当官期间,大力发展农业,兴办学校,减轻刑罚,注重教育,治理地方非常出色,名声很好。后来他请求退休,皇上不同意,还下旨让他的长子官卓斯结继承他的达鲁花赤职位。之后,重喜又升官了,当上了巩昌二十四处宣慰使。最后去世了,追谥为“桓襄”。

他儿子官卓斯结性格比较安静沉稳,辞官后闲居了二十多年。仁宗皇帝听说过他的名声,想召他出来做官,但他始终不肯出来。他的儿子德寿,后来当上了云南左丞。

纯只海,是散术台氏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就在太祖皇帝帐下当差,跟着去西域打仗,立下了不少功劳。癸巳年(公元1343年),太宗皇帝让他拿着金虎符,当了益都行省的军民长官。后来跟着大帅出兵攻打徐州,活捉了金国的元帅国用安。

丁酉年(公元1347年),益都成了皇太子的封地,纯只海就调到京兆行省当军民长官。到了怀庆府,正好碰上大瘟疫,士兵们又累又病,朝廷就下令让他带着部队驻守怀庆和孟州。没过多久,他又接替察罕统领河南的军队,然后又回到怀庆和孟州。

己亥年(公元1359年),他的同事王荣暗中图谋不轨,想杀掉纯只海。王荣设下埋伏,抓住纯只海,砍掉了他的两个脚后跟,还用布堵住他的嘴,把他扔到佛寺里。纯只海的妻子喜礼伯伦听说后,立刻带着人马攻打王荣的家,把纯只海救了出来。纯只海裹着伤,带着两个儿子四处奔走,请求军队讨伐王荣,最终杀了王荣。

朝廷派使者把王荣的家产都赏赐给了纯只海家,还打算把怀庆府一万多老百姓都赶到城外杀掉。纯只海极力劝阻说:“做坏事的是王荣一个人,老百姓有什么罪?如果把他们都杀了,那我们守着空城有什么用?如果朝廷要因为没杀老百姓而责罚使者,我愿意替使者承担责任!”使者回去把情况禀报了皇帝,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老百姓因此保住了性命。纯只海还给了王荣的妻儿财产文书,放他们为民,并且把王荣的宅子改成了官署,自己秋毫无犯。当地人都很感激他。

后来纯只海进京朝见皇帝,太宗皇帝因为他曾经是老臣,功劳很大,就赏赐给他和林的一块最好的地。没多久,纯只海就病死了,朝廷下令把他葬在皇陵旁边。

皇庆初年(公元1332年),追封他为推忠宣力功臣、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温国公,谥号忠襄。朝廷还命令大臣刘敏中写文章,在怀庆府为他立碑,表彰他的功绩。他的儿子昂阿剌继承了他的爵位。

苫彻拔都儿,是钦察人。一开始跟着太宗皇帝,负责管理马匹。后来跟着打凤翔,又去潼关打仗,都立了功。

接下来,跟着大将速不台去攻打汴京。金兵在河南设了木栅栏防备,苫彻拔都儿带着敢死队冲上去把栅栏拔掉了,皇上赏了他十匹好马。

部队撤军的时候,金将高都尉带兵在半路埋伏,苫彻拔都儿迎上去跟他们打,结果把高都尉的头砍下来带回去了,皇上又赏了他五十两白银和四匹布匹。

攻打蔡州的时候,先锋答答儿跟金兵打仗,结果金兵拽了他的胡子,苫彻拔都儿赶紧冲上去砍了那个金兵,才救了答答儿。蔡州城破了以后,金兵守将拿着虎符站在城墙上,苫彻拔都儿用铁椎把他打死了,把虎符献给了皇上。

皇上很欣赏他的能力,就让他跟着皇子去攻打枣阳。后来又跟着宗王口温不花去攻打光州,一天打了五仗,光州就拿下了。皇上赏了他五十两黄金,一套白银酒器,还有三十匹马。

有个百户叫爱不怯赤,他自己觉得上战场不够勇敢,就请求让苫彻拔都儿代替他当百户,所以苫彻拔都儿就升官了。

后来攻打滁州,跟宋兵打了一场大仗,一直打到晚上,宋兵才败逃到西山上,苫彻拔都儿和千户忽孙追上去杀敌。

公元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攻打南宋,招募敢于率先截断长江水路的勇士。苫彻拔都儿第一个站出来,带着队伍逼近南岸。

皇上就派苫彻拔都儿和脱欢一起,带一百个士兵,和宋朝使者一起去劝降鄂州的守将。结果到了城下,鄂州守将竟然杀了使者,还带兵出来攻击。苫彻拔都儿他们跟宋军打了一仗,大获全胜!皇上赏了他五十两黄金。

1266年(中统三年),他被任命为蔡州蒙古汉军万户。冬天,宋军袭击西平,苫彻拔都儿追击敌人,一直追到淮河以北,俘获了大量的宋军士兵。

1275年(至元二年)秋天,他从安庆进入庐州,听说宋军来了,赶紧在竹林里设下埋伏,打了个宋军措手不及,杀死了不少敌人。1277年(至元四年)九月,元帅阿术在襄阳安阳滩驻军,宋军占据了渡口,苫彻拔都儿又带兵把他们打败了。

1278年(至元五年),他跟着阿术围攻襄阳,还抢到了宋将夏贵的米船。阿术进入汉江后,因为苫彻拔都儿战功显著,就让他和札剌儿一起带兵南下,抓了八十个俘虏。1283年(至元十年)八月,他又去淮东地区扫荡。

1284年(至元十一年),他奉命去招降鄂州;1285年(至元十二年),他又去招降滁州,还杀了当地的王安抚。之后,他升任武略将军、管军千户。五月,他在长江北岸设伏,打败了宋军,把他们打得四处逃窜。

1286年(至元十三年),他又一次去淮东扫荡,抓了两个宋军的总管献给朝廷。然后,他被提升为滁州总管府达鲁花赤。后来,宋朝都统姜才带兵去高邮抢粮食,苫彻拔都儿和史万户一起,夺取了姜才的马匹和两万石粮食。淮东平定后,他回朝述职。

1287年(至元十四年),他跟随军队讨伐叛乱的只里瓦歹,在怀剌合都作战。之后,他又升任宣武将军、滁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

十七年的时候,他带着儿子脱欢和孙子麻兀去见皇上。他跟皇上说:“臣老了,希望皇上可怜可怜我。”皇上就封脱欢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还给了他金符;封麻兀为滁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后来,脱欢因为打倭寇有功,被封为明威将军、滁州万户府达鲁花赤,后来又升为昭勇大将军、征行军万户府达鲁花赤,还佩上了三珠虎符。再后来,因为征讨爪哇有功,他又升为昭毅大将军,镇守无为滁州万户府达鲁花赤。他去世后,他的二儿子锁住继承了他的职位。

怯怯里,斡耳那氏。太宗七年,南征的时候,他作为千户跟着阔端攻打安丰、寿州。后来又跟着诸王塔察儿率领两千蒙古兵攻打荆山,打赢了,皇上赏了他两匹马。他还跟万户纳一起带兵守卫沂州、郯州,还打到了涟海。他还跟着元帅怀都攻打襄阳。最后,他战死了。

他的儿子相兀速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带着自己手下的兵跟着丞相阿术攻打襄樊,还跟着塔出修建正阳堡。宋军乘船来窥探他们的营垒,相兀速就带着骑兵去迎战,在淮河边摆开阵势,射死了好多宋军。至元十一年,皇上赏了他金符,封他为武略将军。第二年,他跟着御史大夫博罗罕平定了涟海。九月,他跟着丞相伯颜渡过淮河,率领一千骑兵攻打淮安南门,攻破了城门。他还跟着元帅博罗罕修建湾头堡。万户纳儿生病了,就让相兀速暂时统领三万蒙古、女真、汉人军队。五月,宋朝扬州都统姜才带兵来侵犯,相兀速率领自己手下的兵迎战,立了大功。他还跟着丞相阿术在泰州袭击了制置使李庭芝和姜才,把他们都杀了。十四年,他升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十八年,他当上了蒙古侍卫亲军总管。二十三年,他被降为千户。三十年,他又升为蒙古侍卫亲军副指挥使司事,换了金虎符,还被加封为显武将军。

话说元朝开国初期,子捏古在元贞元年就当上了蒙古侍卫亲军百户,那是正儿八经的朝廷侍卫。到了大德六年,他继承了他老子的职位,还被授予了宣武将军的官职,腰间佩带着金虎符,那可是身份的象征啊!后来,到了延祐四年,他又升官了,当上了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金虎符还在,还被晋升为怀远大将军,官越做越大。

他的儿子塔不已儿,是束吕糺氏的后代。在元太宗时期,他作为招讨使带兵出征,打败了信安和河南的敌人,立下大功,因此被授予了金虎符和征行万户的职位。可惜的是,在甲寅年,他因为生病去世了。

塔不已儿的儿子脱察剌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在己未年,他率领军队渡江,攻破了十字寨,还带着他儿子重喜一起上战场。重喜这小子真勇敢,一马当先,弯弓射箭,射中了敌兵,还杀敌无数。后来,在洋隘口与敌军作战的时候,他更是夺取了一艘敌军的战舰,虽然左脚被流矢射中,但他依然英勇无比。当时元世祖正好在洋隘口北边驻扎,亲自慰劳他,夸奖他说:“你年纪轻轻就能如此卖力,真是值得嘉奖!但以后更要继续努力啊!” 脱察剌去世后,重喜继承了他的职位。

中统三年,重喜跟随军队征讨李璮,立下了战功。中统四年,他被派去莒州镇守。到了至元二年,奉命开始修筑十字路城,以加强防御。重喜还率领军队南巡,担任游击军。至元四年,他跟随抄不花出征,到达泗州北古城。当时蔡千户被敌军包围,重喜奋勇作战,成功解救了蔡千户。至元五年,他入朝觐见皇帝,皇帝很赏识他的功劳,赐予他白金、纳失失段以及金鞍弓矢等珍贵礼物。至元十年,他负责修缮正阳城。第二年,宋军围攻正阳,他参与了战斗,但最终战败。至元十二年,他参与了攻打涟海诸城。不久后,他奉命率领五千人出征,途径衡阳店,与宋将李提辖等交战,大获全胜,几乎全歼敌军,之后驻兵瓜洲。至元十三年夏六月,宋军都统姜才率领军队来围攻城堡,被他打败了。七月,他又跟随军队袭击了泰州的李庭芝等人。至元十四年,他被晋升为昭勇大将军、婺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并佩带了已经降级的虎符。不久之后,他就去世了。

子庆孙子继承了他的官职,一开始被任命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驻守安乐州。十六年后,调到镇江府戍守。十八年又调回通州镇守。到了二十年,升职为明威将军。二十二年,调到十字路镇守。二十四年,统领各路军队镇守太湖,负责训练水战。二十九年,跟随军队征讨爪哇,升为昭勇大将军、征行上万户。正准备出发的时候,皇上又下旨把他留了下来。皇庆二年,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孛兰奚继承了他的职位。

直脱儿,是蒙古族人,他父亲叫阿察儿,曾经侍奉太祖皇帝,是博儿赤(官职)。直脱儿跟随太宗皇帝征讨钦察、康里、回回等部族,立下了战功。四年后,收复了河南、关西等地的许多州县,获得了四万多户人家,把他们交给庄圣皇太后管理,专门负责生产丝线和染料。八年后,在涿州建立了七个织染作坊。第二年,改名为涿州路,并任命直脱儿为达鲁花赤(地方行政长官)。后来直脱儿去世了。

他的儿子哈兰术继承了他的职位,佩戴着虎符(象征军权的信物)。李璮叛乱的时候,世祖皇帝命令他率领各路万户,担任监战达鲁花赤,去讨伐李璮。哈兰术立下了功劳,被授予解万户翼监战领军(官职)。后来升迁为益都路蒙古万户,负责监视密州的战事,最终战死沙场。

忽剌出升官了,被任命为昭勇大将军。元朝十一年,他攻打宋朝的六安军,打胜仗了,立了功。中书省命令他率领军队和战船冲击宋军,宋军被打败了,皇上还专门下旨嘉奖了他。九月,军队到达安庆。忽剌出和参政董文炳一起率领山东的军队顺流而下,到了丁家洲,遇到了宋朝的将领夏贵、孙虎臣等人,在江中展开激战,宋军大败,抓了他们的将校三十七人,俘虏了五千多士兵,缴获了四十多艘船。

元朝十二年三月,他和宋军在朱金沙交战,又取得了胜利。七月,他又和宋军在焦山江中作战。当时丞相阿术等人督战,忽剌出和董文炳冒着箭石,沿着江流激战八十多里。忽剌出身上中了好多箭,但他包扎好伤口继续奋勇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九月,宋朝的将领张殿帅攻占了吕城仓和丹阳县。忽剌出和万户怀都前去救援,活捉了张殿帅。十月,攻下了常州,跟着丞相伯颜一起攻打苏、湖、秀州,到了长桥,又遇到宋军,再次打败了他们。

元朝十三年正月,军队到达杭州,丞相伯颜命令忽剌出镇守浙江亭和宋朝的北门。五月,扬州的军队袭击了扬子桥堡,被他打败了。六月,打败了真州的军队。七月,追击李庭芝到通海口,扬州以及高邮、宝应、真州、滁州等城都投降了,江南平定了。忽剌出被加封为昭毅大将军,官职不变。不久,他又被调任湖州路达鲁花赤。十四年,升任镇国上将军、淮东宣慰使。后来,他又被派去上都驻守。十五年,被授予嘉议大夫、行御史台中丞的官职。十九年,升任资善大夫、福建行省左丞。黄华叛乱,被他平定了。二十年,任命为江淮行省左丞。二十三年,升任右丞。三月,又升任荣禄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六月,去世了。

话说这位月里麻思,是马氏家族的人。丁酉年,皇上太宗皇帝派他跟断事官忽都那颜一起办事。戊戌年,他又和阿术鲁拔都儿一起当达鲁花赤,还打败了南宿州的敌人。辛丑年,他奉命出使宋朝,商议和谈。出发时,他带着七十多个人,就对大家说:“咱们奉命南下,宋朝人狡猾得很,万一遇害,就死吧,千万别丢了皇上的脸!” 到了淮河边上,宋朝将领用兵力威胁他们,说:“你们的生死掌握在我手里,说变就变。要是投降,立马给你官做,给你爵位。要是不降,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月里麻思义正辞严地说:“我奉命而来,是为了促进两国友好,你们却用这种不义的手段诱降我,我宁死不屈!” 他说话慷慨激昂,一点也没示弱。宋朝将领见他这么硬气,没办法,只好把他关在长沙飞虎寨,关了三十六年,最后死在那里。后来世祖皇帝非常惋惜他,下令恢复了他家的身份,还把他的儿子忽都哈思封为答剌罕,每天都给他的家人发放粮食。忽都哈思向皇帝陈述说:“我愿意为国家效忠,为父亲报仇雪恨!” 皇帝很欣赏他,就授予他上均州监战万户的职位。十八年后,他作为招讨使带兵去征讨日本,最后战死沙场。

捏古剌,在宪宗皇帝当政的时候,带着也里牙阿速等三十个人归顺了朝廷。后来,他参加了征讨钓鱼山和讨伐李璮的战役,都立下了战功。

他的儿子阿塔赤,在世祖皇帝时期,参加了围攻襄阳和攻打江南的战役,屡立战功,还参与了征讨乃颜的战争,每次都有赏赐。后来,他又在成宗、武宗两位皇帝时期任职,担任札撒兀孙。到了仁宗皇帝时期,官至左阿速卫千户,最后去世了。

阿塔赤的儿子教化,一开始是速古儿赤,后来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必里阿秃叛乱的时候,他奉命平叛,凯旋归来,皇上赏了他一件衣服。天历元年八月,他跟随丞相燕帖木儿在居庸关北面作战,立下战功。九月,他升任拱卫直都指挥使。不久又升迁为章佩卿。

话说这燕不花,一开始在仁宗时期,官职是速古儿赤。到了英宗当政,他又升任进酒宝儿赤。天历元年,他奉命去河南迎接文宗,皇上赏赐了他白银和绸缎,还封他为温都赤。九月,他奉命前往居庸关侦察敌情,路上碰到了两支军队,探马赤(侦察兵)说:“北方的敌兵马上就要到了,咱们赶紧躲避一下吧!”燕不花怕这会影响军心,二话不说,拔出佩刀就把探马赤给杀了。之后,他被任命为兵部郎中,招募了四百多阿速军士兵。十月,他又升任兵部尚书,皇上赐给他双珠虎符,让他统领六百人马,去通州迎敌。恰好这时丞相燕帖木儿也到了檀子山,和秃满迭儿交战,打败了敌人。后来,燕不花又升迁为大司农丞。

接下来咱们说说阿儿思兰,他是阿速氏族人。早年,宪宗皇帝用兵围困阿儿思兰的城池,阿儿思兰带着儿子阿散真去军营拜见皇上。皇上赐给他手诏,让他专门统领阿速人,并允许他留下军队的一半,其余都遣散回乡,让他镇守自己的领地。皇上还让阿散真留在自己身边。后来,他们路上遇到了阇儿哥的叛军,阿散真奋勇作战,不幸战死。皇上派人把阿散真的尸体运回老家安葬。阿儿思兰对皇上说:“我的长子战死了,不能为国家效力,现在我把次子捏古来献给陛下,希望陛下能重用他。”捏古来来到皇上面前,皇上派他跟随兀良哈台征讨哈剌章,他立下了战功,兀良哈台赏赐给他白金和名马。后来,他又参加了伐宋的战争,不幸中流矢身亡。

他的儿子忽儿都答,担任管军百户。世祖皇帝派他跟随不罗那颜出使哈儿马某之地,结果因为生病去世了。

另一个儿子忽都帖木儿,在武宗还是藩王的时候就跟随他征讨海都,因为立功被赏赐白金。至大元年,他被任命为宣武将军、左卫阿速亲军副都指挥使。四年后,他去世了。

最后,我们来说说哈八儿秃,他是薛亦氏族人。宪宗时期,他跟随军队攻打钓鱼山,立下了战功。回来后,他又跟随亲王塔察儿北征,担任千户所都镇抚。后来,他又跟随千户脱伦伐宋,战死沙场。

子察罕,一开始跟着塔察儿攻打樊城的西门,带领扬州等地的游击军跟宋军打仗,立了功。到了至元十一年,他又跟着忽都帖木儿攻打江陵东南的城堡,后来又跟着阿剌罕在阳逻堡南面打败了宋军。阿剌罕看中了他的能力,把他选为本万户府的副镇抚。

至元十二年,他被分派到脱脱总管手下,带兵出征广德,跟宋军作战,打败了他们,皇上赏了他白金和酒器。接着他又参加了攻打独松关、千秋关、拨出关以及其他山寨的战役,那些投降的百姓都被他妥善安置了,皇上又赏了他一百两白金。至元十三年,中书省任命他为瑞安县的达鲁花赤。他刚到任,就招来了十多万户逃难的百姓。

至元十四年,他升职为忠显校尉、管军总把,还领着五百新归附的士兵,跟着宣慰使唐兀台在司空山打仗,又立了功,皇上就让他同时兼任都镇抚。没过多久,他又被选为侍卫亲军。至元十六年,他被授予银符,官职升为忠武校尉、管军总把。至元二十四年,皇上赏赐给他金符,授予他承信校尉的官职,并让他担任蒙古卫军屯田千户。至元二十五年,他又升为武义将军,同时兼任本所达鲁花赤。至元二十七年,他升任左翼屯田万户府副万户。大德五年,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太纳继承了他的职位。

艾貌拔都,是康里氏族人。他一开始跟着雪不台那演征讨钦察,攻下了河西城,收复了西关,打败了河南的敌人;后来又跟着定宗皇帝去阿奴地区开疆拓土,都立下了战功。他还参加了四太子的南征,被任命为怯怜口阿答赤孛可孙。后来他又带兵渡江攻打鄂州,结果因为生病,死在了军中。

哎,说这也速台儿啊,他跟着去打阿蓝答和浑都海,还参加了征讨李璮的战争,也打过宋朝,立了不少功劳,最后被授予管军总把的职位。这官职听着就挺厉害的。

元朝十四年,他又跟着去攻打福建的兴化,还招降了古田等地的五千多户人家,因为这个功劳,升官了,成了武略将军、千户,皇上还赏赐了他金符。 这金符可不是一般的宝贝,代表着皇上的恩宠和信任啊!后来他又招募了两千五百多新兵,实力更强大了,于是又升了官,成了宣武将军、总管,皇上这次赏赐的是虎符,比金符更高级! 这升官的速度,真是火箭般啊! 听说皇上要派兵去征讨日本,也速台儿一听,立马表示愿意效力,皇上很高兴,赏赐了他弓箭,还把他封为怀远大将军、万户,这官位越来越高了!

元朝二十年,他被任命为泰州万户府达鲁花赤,这达鲁花赤也是个重要的职位。 二十三年,他又升官了,成了昭勇大将军、钦察亲军都指挥使,这官位,那可是相当的高了! 二十四年,他又参加了征讨乃颜的战争,并且立下了功劳。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不过,皇上很赏识他,死后追封他为金吾卫上将军,还追封他为成武郡公,谥号是显敏,这说明皇上对他的一生评价很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