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宗皇帝,名字叫懿璘质班,是明宗的第二个儿子。他妈妈是八不沙皇后,是蒙古人。一开始,武宗有两个儿子,老大是明宗,老二是文宗。延祐年间,明宗被封为周王,被派到北方边疆去了。到了泰定年间,正统的皇位继承出现了问题。天历元年,文宗继承了皇位,平定了内乱后,就派人把皇帝的玉玺和印信送到北方,迎接明宗回来。后来明宗去世了,文宗又当上了皇帝。明宗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妥欢帖木耳,老二就是后来的皇帝。天历三年二月乙巳日,这位后来的皇帝被封为鄜王。

至顺三年八月己酉日,文宗在上都去世了。皇后遵照文宗的遗愿,坚决地坚持要把皇位传给明宗的儿子。当时,妥欢帖木耳住在静江,而这位未来的皇帝因为文宗特别宠爱他,所以留在京城。太师、太平王、右丞相燕铁木儿等人,请求立这位皇帝继承皇位。于是,就派人把各个王爷都召集到京城来。中书省(相当于当时的政府部门)的所有官员,都等待皇太后的旨意来决定下一步怎么办。甲寅日,中书省的官员奉皇太后的命令,开始准备大型朝会,准备赏赐金银财宝和绸缎等物品。乙卯日,燕铁木儿奉皇太后的命令,赏赐驸马也不干子欢忒哈赤、太尉孛兰奚、句容郡王答邻答里、佥事小薛、呵麻剌台的儿子秃帖木儿、公主本答里、以及其他几位王爷的妃子公主台忽都鲁、完者台和公主本答里、彻里帖木儿等人金银财宝,赏赐的多少不一样。这个月,浑源、云内两州下霜冻坏了庄稼,冀宁路下面的阳曲、河曲两县和荆门州都闹旱灾,长江又发大水,高邮府下面的宝应、兴化两县,德安府下面的云梦、应城两县却下了大雨,水灾严重。

九月初几,那天是丁丑日,天上星宿填星犯了太微垣的左执法星。辛巳日,(朝廷)修缮皇太后的仪仗。那天晚上,北方传来地震的声音。这个月,益都路下面的莒州、沂州,泰安州下面的奉符县,济宁路下面的鱼台县、丰县,曹州下面的楚丘县,还有平江路、常州路、镇江路,松江府、江阴州,中兴路下面的江陵县,这些地方都发了大水。反倒是河南府下面的洛阳县,却闹旱灾了。

十月庚子日,皇帝在大明殿即位,天下大赦,皇帝下诏说:

(以下待续,请提供诏书内容)

洪武太祖皇帝开创了疆土,世祖皇帝统一了全国,历代圣上相继传承,法度都非常明确。咱们曲律皇帝继承了皇位,处理政务,一切行动都符合法度,然后把皇位传给了普颜笃皇帝和格坚皇帝。按照皇位的继承顺序,应该轮到忽都笃皇帝和紥牙笃皇帝,但是他们都远在边疆。这时候燕铁木儿挺身而出,效忠朝廷,平定了内乱,安定了国家,大家一起拥戴紥牙笃皇帝登基。

紥牙笃皇帝刚登基就发布诏书,表示要让位给哥哥。他派人去迎接忽都笃皇帝,但是忽都笃皇帝却拒绝了,抛弃了臣民。紥牙笃皇帝继续执政,他仁义至极,把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恩泽遍及各地。他非常爱护自己的百姓,尤其对老百姓特别慈爱。 他去世后,皇后遵照他的遗愿,把政事托付给了太师、太平王、右丞相答剌罕燕帖木儿,以及太保、浚宁王、枢密院知院事伯颜等人。皇后说皇帝临终前更加坚定了让位的想法,为了江山社稷,把皇位托付给忽都笃皇帝的嫡长子。

于是,皇后派人召集诸王宗亲,在十月一日到元大都来商议,和宗王大臣一起遵照遗诏。按照祖制,应该由我继承皇位,所以我在至顺三年十月初四日在大明殿登基,特大赦天下。从至顺三年十月初四日拂晓前开始,除了谋反、杀害祖父母父母、妻子杀夫、奴婢杀主、故意杀人、强盗、伪造货币、使用巫蛊魇魅陷害上级这些罪行不赦免外,其他所有罪犯都赦免。大都、上都、兴和三路,赋税免除三年;其他各郡县的差役和赋税,减免两成。江淮以南地区,夏税也减免两成。土木工程,除了仓库必须维修以外,其他的工程都停止,以减轻百姓负担。

以前欠的赋税,全部免除。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官员以及内外三品以上官员,每年推荐一个才能胜任县令的人,报送到中央,优先录用。如果表现出色,就给予升迁。如果在任期间犯有贪污受贿行为,就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那些不应该被判死刑,关押三年以上,案情难以决定的重囚,要报送到中央,进行复审,释放他们。学校、农桑、孝义贞节、科举考试、国子监考试,都按照原来的制度进行。广海、云南的那些造反的人,诏书到达的六十天内向官府自首,就可以免除罪责,重新做人。

唉!我这个能力有限的人,被推上了天下臣民之上的位置,责任重大,如同走在薄冰之上。我还需要依靠宗王大臣、百官,大家一起尽职尽责,忠心耿耿。希望和亿万百姓一起,共同维护太平盛世。你们各地都要理解我的苦心!所以特此下诏,希望你们都能知道。

辛丑年,任命撒敦为御史大夫,撒迪为中书平章政事,阔里吉思为中书左丞,秃儿哈铁木儿为枢密院事。 这意思就是说,好家伙,朝廷大换血啊,几个重要职位都换人了。

乙巳日,制作了皇太后的玉册和玉宝。 这可是大事,得好好做,得隆重!

丁未日,皇太后下令建造两宫的幄殿、车乘和供帐。 这得花不少钱吧,皇太后这排场,啧啧。

戊申日,赏赐诸王金银财物,数量跟文宗皇帝即位时一样多。 这出手阔绰啊,跟文宗皇帝登基那会儿一个标准。 同时还设立了徽政院和中政院,这是新机构啊。

己酉日,天象异象,太白金星犯了斗宿。 这可是不祥之兆啊,得小心点。 皇上还下令,规定二品以上的大臣,在宫里可以坐绳床,其他人都不准。 这待遇差距也太大了。

庚戌日,开始修缮郊祀的法服。 还任命了铁古思、哈里兀答儿、黑狗者、阔阔出四人为中政院使。 这几个宦官都升官了。

辛亥日,因为江浙地区连年歉收,海运粮食数量不足,决定等到明年再补运。 这粮食问题,真是让人头疼。

壬子日,制定了妇女犯私盐罪的处罚条例。 这私盐问题,也要严厉打击。

甲寅日,诸王不赛因为送贡品,送了塔里牙八十八斤、佩刀八十把,皇上赏赐了他三千三百锭钞票。 这贡品还挺丰厚的,皇上也赏赐不少。

乙卯日,皇上到南郊祭祀,庆祝自己即位。 这可是大典,得好好祭祀。

丙辰日,给宿卫军、蒙古军、汉军三万人发放御寒衣物。 这得准备多少衣服啊,皇上还是挺关心的。 还让江浙行省的范铜制作和宁宣圣庙的祭器,一共一百三十五件。 这庙里的东西,也要好好准备。

己未日,皇上到太庙祭祀。 这可是祖宗的庙,得虔诚。

庚申日,皇上到社稷坛祭祀。 祭祀社稷,祈求风调雨顺。 伯颜被任命为徽政使,还保留了之前的官职,这可是实权人物。 伯撒里和常不兰奚也都被任命为徽政使。 皇上还赏赐诸妃嫔,赏赐的多少各有不同。

甲子日,因为忽剌台王比较穷,皇上赏赐了他五百锭钞票。 燕帖古思王子去西僧加儿麻哇那里受戒。 皇上还下令,百官和宿卫军,如果穿的是单衣,参加宴会的时候,必须穿戴整齐。 要是把衣服抵押出去了,要处罚。

丙寅日,楚丘县的河堤坏了,派了两千三百五十个民夫去修。 这河堤坏了,得赶紧修,不然要出大事。

十一月己巳这天,皇帝下令让翰林院、国史院、集贤院和奎章阁的学士们一起商量,决定先帝的庙号、神主,以及把武宗皇后的牌位迁入太庙,还有改元的事情。

庚午日,皇帝赏赐郯王彻彻秃海宁州的朐山、赣榆、沭阳三个县。壬申日,皇帝又任命郯王彻彻秃去辽阳镇守。甲戌日,派宿卫官阿察赤拿着皇太后的玉册去南郊祭祀,同时让中书平章政事伯撒里去太庙祭祀。

戊寅日,正式奉上玉册和玉宝,尊皇后为皇太后,皇太后在兴圣殿接受朝贺。己卯日,皇帝在大明殿接受朝贺。庚寅日,皇帝赏赐各位王爷宽彻大量的布帛,每人两千匹,用来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左钦察卫的士兵们闹饥荒,朝廷就发放了两个月的粮食救济他们。

壬辰日,皇帝驾崩了,他才七岁。甲午日,皇帝下葬在起辇谷,和其他的陵墓在一起。第二年六月己巳日,明宗的长子妥欢帖木耳即位。至元四年三月辛酉日,追谥先帝为冲圣嗣孝皇帝,庙号宁宗。四月乙酉日,先帝的牌位被迁入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