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备,字仲武,是河北祁州蒲阴人。他爹贾辅,在金朝当官,做到祁州刺史。金朝的武仙,害怕贾辅的胆量和才能,偷偷地派人想弄死他。结果贾辅带着手下投奔了元太祖忽必烈。太祖忽必烈下令让他跟着张柔,带兵攻打蠡州、庆都、安平、束鹿几个县,都打下来了。张柔在满城设立了元帅府,让贾辅在祁州负责元帅府的事务。后来跟着张柔平定了山东,贾辅被升为左副元帅。张柔带兵在外的时候,贾辅就负责留守,因为屡立战功,被提升为行军千户,还赏赐了金符。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顺天、河南等路的军民万户,后来去世了。

贾文备继承了他爹的千户职位,张柔让他驻守在三汊口,防备宋军。宋军用二十多架云梯来攻城,贾文备率兵奋力抵抗,把宋军打退了,元宪宗还赏赐了他弓箭和银盂。“**岁乙卯,复令袭父左副元帅职,兼领顺天路。**” 就是说,某年(乙卯年),他又被任命为左副元帅,还兼管顺天路。中统二年,他升任开元府路女真水达达等处宣抚使,佩带金虎符。三年后,他又升任开元东京懿州等处宣慰使。第四年,再次被任命为万户,统领张柔原来的军队,驻扎在亳州。

宋军经常来淮河地区抢掠,贾文备多次打退了他们。至元二年,贾文备被加封为昭勇大将军、真定路总管,还兼任真定府尹。六年后,调任卫辉路总管。七年,被任命为西蜀成都的统军,因为生病没去上任。八年,被任命为宿州万户,不久又改任河南等路统军,参与了围攻襄樊的战争。九年,调任蔡州,还兼管水陆漕运。宋军经常抢夺粮草,贾文备打败了他们,还缴获了他们的船只。朝廷下令免去他的统军职务,贾文备进京朝见皇帝,皇帝赏赐了他弓箭、金鞍、锦衣和白金。

至元十一年,贾文备再次被任命为万户、汉军都元帅,统领刘整的军队,驻扎在亳州。宋将夏贵以为亳州没有防备,就率领大军来偷袭,贾文备用计策出奇制胜,大败宋军,皇帝又赏赐了他金鞍、金织物、文段和白金。

丞相伯颜带兵打宋朝,文备跟着他,负责左翼的军队,一路打到了郢州。结果宋军在江边修了两座城,江里还摆了上千艘战船,两岸都是士兵,咱们的军队根本过不去。文备就聪明了,他带兵坐船,从沦河绕过去,直接杀到了长江,攻下了武矶堡。然后他让阿术先过江,大军随后跟上,一下子就拿下了鄂州和汉阳。因为立了大功,皇上赏了他好多白银,还给他升官,封他做昭毅大将军,让他镇守鄂州。

过了十二年,跟着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去湖南打仗,到了潭州城下。文备冲锋陷阵,打仗特别勇猛,结果右手被炮弹炸伤了,左胳膊还中了一箭,但他一点都不怕,继续猛攻。最后,宋朝官员李芾战死了,转运判官钟蜚英他们也投降了。第二年,文备升官了,成了昭武大将军,继续镇守潭州。十四年的时候,衡阳、永州、郴州等地都闹起了叛乱,文备把这些叛乱一个一个都平定了。十五年,他又升官了,成了镇国上将军、湖南道宣慰使,还带兵去了琼州、崖州等地,以及广东沿海的那些城池,追着宋朝的卫王昺跑。

十六年,朝廷把他召回,任命他为淮东宣慰使,还加封金吾上将军,让他镇守庆元。十八年,他又被任命为都元帅。二十年,改任江东宣慰使,去讨伐建宁的土匪黄华。二十二年,升任荆湖占城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二十三年,又改任湖广行省参知政事。二十四年,文备退休了。十七年后,他因为生病去世了。延祐四年,朝廷追赠他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追封武威郡公,谥号庄武。

解诚,是河北易州定兴人,特别擅长水战。他跟着元朝军队去打宋朝,制定作战策略,一次就缴获了敌人的上千艘战船,因为功劳被授予金符,官至水军万户,还兼任都水监使。在焦湖之战中,他更是缴获了三百艘战舰。当时宋朝的水军来增援,解诚就站在船上大声呵斥他们,吓得宋军不敢轻举妄动,赶紧把船靠岸,解诚乘胜追击,杀死了很多宋军,还缴获了三百多斛军饷。后来他又跟着军队攻打安丰、寿州、复州、泗州、亳州等地,战战有功。他还参与了攻打云南大理国的战役,因为战功卓著,被赐予金虎符。在攻打鄂州的战役中,他更是缴获了敌军一千多艘战船,杀死了很多敌军士兵。元世祖非常欣赏他的功劳,还专门下诏表彰他。元至元三十年,解诚去世了,追赠他为推忠宣力功臣、龙虎卫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上护军,追封易国公,谥号武定。

他的儿子解汝楫继承了他的爵位,参与了讨伐李璮和平定宋朝的战争,多次立功受赏,后来去世了,追赠他为推忠效节功臣、资德大夫、中书右丞、上护军,追封易国公,谥号忠毅。

解汝楫的儿子解帖哥继承了爵位,参加了征讨广西的战争,攻下了静江府,被改任为水军招讨使。后来又恢复了万户的官职,参与了征讨交趾的战争,战功赫赫,升任广东道宣慰使,去世后,追赠他为资德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平阳郡公,谥号武宣。

他的儿子解世英,是从监察御史做起,后来升任山南江北道佥事。

管如德,是湖北黄州黄陂县人。他爹管景模,是宋朝的将军,后来投降了元朝,被封为淮西宣抚使。管如德呢,当上了江州都统制,元朝至元十二年,他也跟着城池一起投降了。

早些时候,管如德曾经被抓过。他特别想他爹,就和另外六个小伙伴一起偷偷往南跑,结果半路上被巡逻的士兵抓住了,被绑着押送回郡里。管如德瞅准机会,等那些士兵放松警惕的时候,他就用脚上的镣铐把几十个士兵打死了,然后弄破了绳索,逃跑了。他历尽艰辛,走了上万里的路,终于找到了他爹。管景模特别高兴,说:“这真是我的好儿子啊!”后来管如德去见忽必烈,忽必烈笑着说:“这么孝顺他爹的人,肯定也会忠于我!”

有一天,忽必烈给了他两把强弓,管如德竟然用一只左手同时握住两把弓,然后两只手都拉满了弓弦。忽必烈说:“不会伤着你的胳膊吗?以后别这么干了!”还有一次打猎,遇到一条大沟,马过不去,管如德直接脱了衣服下水游过去了。忽必烈觉得他真厉害,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拔都”,还赏了他很多东西。

忽必烈问他:“我为啥能打下天下,宋朝为啥会亡国?”管如德回答说:“陛下您是靠着福德取胜的。襄樊是宋朝的咽喉要地,咽喉都被堵住了,宋朝不亡国还能靠啥?”忽必烈说:“说得对!” 忽必烈还让他学习国书,说:“学好了,就帮我翻译翻译。”

有一天,忽必烈对管如德说:“我治理天下,最重视人的生命,凡是有罪的人,我都要让他当面对质好几次,确定事实之后再处罚,不像宋朝那些奸臣当道,就凭几张纸片几个字就杀人。你只要一心一意为我办事,别怕那些嫉妒你的人。” 后来,忽必烈任命管如德为湖北招讨使,让他统领本部军队,还给了他金虎符。

话说那年六月,丞相阿术带兵南下攻打宋朝。忽必烈手下大将刘如德率领军队打头阵,到了扬州的扬子桥,跟宋军狠狠地干了一仗,一天一夜都没停歇。刘如德冲锋陷阵,第一个冲上去,活捉了宋军的统帅张都统等人,宋军直接就溃败了。

七月,军队又推进到焦山江边,再次展开激战,刘如德又把宋军统帅夏都统的印信、盔甲还有军粮船只都抢了过来,全数送给了丞相阿术。这事儿皇上知道了,立马就赏了他。军队到了镇江,刘如德就招降附近的几个郡,那些守将一听就乖乖投降了。后来丞相伯颜攻下临安,又需要选个人去招降其他郡县,大家一致推举刘如德,他领命出发,绍兴附近的郡县也都投降了。话说当初,忽必烈皇帝赏赐给刘如德一把宝刀,结果他带兵打仗,刀刃都砍缺了。宋朝灭亡后,刘如德进京朝见皇帝,就把这把缺口的刀献了上去,说:“陛下您当年赏赐的宝刀,自从我上战场以来,就砍成这样了。”皇帝很欣赏他这种实诚的作风。

过了十二年,刘如德升迁为浙西宣慰使,他还给皇上上奏了五条治国建议:第一,要轻徭薄赋;第二,要停止战争,安抚百姓;第三,要制定法律,选拔人才;第四,要减轻赋税,体恤百姓;第五,要设立官职和俸禄制度。当时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官吏冗员很多,而且还在跟日本和倭国打仗,军民的官职和俸禄还没正式确定下来,所以刘如德才提这些建议。可惜当时权臣压制,他的建议没被采纳。

又过了八年,到了二十年的时候,丞相阿塔海让他快马加鞭地进京汇报出征的事情。刘如德进宫面见忽必烈,皇上问他:“江南的老百姓,会不会有二心啊?”刘如德回答说:“前几年旱涝不断,百姓生活都很艰难,现在连续几年丰收,百姓都享受到了皇恩,哪敢有二心!就算真有二心,我也绝不敢欺骗陛下!”皇上很高兴,还安慰他说:“阿塔海有些事情还没顾上,你好好辅佐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你也不要怕麻烦,赶紧派快马来告诉我!”

他24岁的时候,升迁到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打击豪强恶霸,清除奸邪官员,老百姓都很高兴。那时候赣州和汀州闹起了盗匪,他指挥军队把盗匪平定了,对那些胁迫参与的盗匪也多加宽恕。

两年后,他又升迁到江西行尚书省左丞。这时,钟明亮在循州叛乱,烧杀抢掠,千里土地变成废墟。皇帝命令他统领四省的军队去讨伐。众将领都想直接攻打钟明亮的老巢,但他却说:“唉!现在老百姓已经因为运输军需而疲惫不堪了,士兵们也因为长期在外奔波而精疲力尽了,再这样下去只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而我们却能因此立功,我不能这样做!”于是他就派使者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钟明亮被他的诚信所感动,带着十几个骑兵就投降到赣州石城县了。平章政事奥鲁赤因为钟明亮的嚣张跋扈而很生气,想借此机会杀了他,但他听说后说:“大元朝向来仁慈厚道,从不杀降,钟明亮虽然叛乱,但也没什么可惜的,重要的是要讲信用啊!”他44岁的时候,在军中去世,追赠江西行省左丞、平昌郡公,谥号武襄。

他九个儿子中,淳祖官至中顺大夫、龙兴路富州尹。

他儿子赵匣剌,开始是因为他父亲的功劳被任命为千户,佩带金符。中统三年,他守卫东川。中统四年,宋将夏贵带兵侵犯虎啸山寨,元帅饮察就派赵匣剌带兵去抵御,夏贵战败逃跑,赵匣剌追到新明县,斩杀敌军三十多人。宋将刘雄飞带兵袭击青居山旧府,赵匣剌在都尉坝与他作战,打败了刘雄飞,斩杀敌军二十多人。钦察攻打钓鱼山,派赵匣剌带一千五百人去当地侦察,一直打到南坝,击败了宋军,活捉了57个士兵和340个老百姓。在攻打大良平的时候,宋将昝万寿运送粮草到渠江鹅滩,赵匣剌伏击了他,斩杀敌军五十多人,宋军大败。赵匣剌也身中三箭,箭镞射中左肩拔不出来。钦察很欣赏他的勇敢,就找来两个死囚,割开赵匣剌的肩膀,查看骨骼的深浅,确定可以取出箭镞后,就为他凿开伤口,拔出了箭镞,赵匣剌始终面不改色。

1276年,他被任命为东川路的先锋使,负责带兵打头阵。1277年,元帅答失(或答失帖木儿)攻打开州,到了万宝山,派他带五百人去打宋军,活捉了四十个敌人。1278年,他又兼管京兆、延安两路的新军,驻守东安、虎啸山两座城池。

宋朝将领杨立护送粮草去大良平,匣剌探知了这个消息,就率领部队在三重山跟杨立打了一仗,斩杀了150个敌人,活捉了四十多人。杨立被打败,逃跑了,丢下了一千多石粮食,匣剌还把他们的盔甲、武器和旗帜都抢了过来。

1279年,朝廷派匣剌去攻打钓鱼山的沙市,他把敌人的瞭望塔都烧了。后来,他跟着左丞曲力吉思他们一起进京朝见,皇上赏了他五十两白金和一套精良的铠甲。1282年,他跟着合剌攻打钓鱼山,当时他是先锋,带了一千人马,一路打到葛树坪,和宋军遭遇,活捉了二十多人,斩杀了四十个敌人。

1283年三月,他又跟着合答攻打钓鱼山的沙市。匣剌趁着夜色,像蚂蚁一样爬上城墙,杀死了守城的士兵,烧了他们的粮草辎重,活捉了二十多人回来。他还打败了宋将张珏的军队,在武胜军取得了胜利。朝廷新占领了礼义山寨,就派匣剌去守卫。1285年,他率领水军参加攻打钓鱼山的战斗,屡立战功。

后来,大军包围了重庆,宋将赵安率兵出战,匣剌迎战。战斗到半夜二更时分,敌军溃败。他的战功上报朝廷,还没来得及封赏,他就生病了,朝廷就派他去泸州治病。 没想到,他到达泸州的当天晚上,泸州就叛变了。匣剌带病出战,结果被俘,他和二十个随从全部战死。他的儿子世显,后来当上了船桥副万户。

周全,他祖上是汝宁府光州人。在宋朝当官,做到武翼大夫、广南西路马步军副总管的职位。到了元朝至元十二年,丞相伯颜统兵南下攻打江南,周全就率领手下的人投降了元朝,然后元朝就派人给他送来任命书,让他当衡州知州。那年秋天七月,周全去京城朝见忽必烈,皇上赏赐给他金符,任命他为明威将军,还让他遥领泉州知州,同时兼管一千户的军队。冬天十月,他跟着元帅去攻打江西的城池。

第二年,大军进攻福建,宋朝的制置使黄万石投降了。冬天十月,他又跟着大军去攻打广东,十一月,到达韶州城下,准备好攻城的器械,他率领着勇敢的士兵第一个冲上城墙,和宋军展开激战,杀死了很多宋军,还杀了宋军的安抚使熊飞。十二月,他带领骑兵巡视广东境内,经过灵星海石门的时候,遇到宋军大举进攻,周全挥舞着武器奋勇杀敌,乘胜夺取了敌军的旗帜和战鼓,还烧毁了他们的船只。等到元军攻下广州,周全的功劳最大。至元十四年,他又参加了攻打广西静江府的战役,宋朝的安抚使李梦龙率领军队投降。那些顽固抵抗不肯投降的,都被打败了,周全他们缴获了敌人的战船上千艘,杀死的和淹死的敌人更是数不清,就这样,两广地区平定下来了。因为他的功劳,皇上赏赐给他虎符,任命他为管军总管。

至元十五年,有人在赣州崖石山占据山寨当土匪,周全率兵平定了这次叛乱,还烧毁了他们的山寨。至元十七年,周全升任广威将军、管军副万户,镇守龙兴。至元二十年,因为生病,周全辞官了。到了元朝大德九年,周全去世了,朝廷追赠他怀远大将军、南安寨兵万户府万户、轻车都尉的称号,还追封他为汝南郡侯。他的儿子祖瑞继承了他的官职。

孔元,字彦亨,是河北真定人,又勇猛又聪明。丁酉年(公元1267年),他放弃了家业去从军,跟着丞相史天泽。

戊戌年(公元1268年),他跟着打焦湖,围攻寿春,第一个冲上去,攻下了寿春西边的堡垒。己亥年(公元1269年),他又跟着去打安丰,奋勇作战,打退了敌人。己酉年(公元1277年),跟着围攻泗州,攻下了泗州。辛亥年(公元1281年),跟着攻打五堂山寨,俘虏了大批敌人回来。戊午年(公元1288年),跟着攻打樊城,当时亲王塔察儿命令攻打樊城西边的堡垒,孔元带着敢死队,拿着长枪大声喊杀,杀死了几百人,砍下19个敌人的头献功。

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他跟着皇帝北征。两年后,被授予管军总把的官职。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他跟着出兵伐宋,做先锋,一路打仗都很顺利。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任武略将军、管军千户。第二年,他又回北方打仗,升任武义将军、侍卫亲军千户,还赏赐给他金符。又一年,朝廷军队讨伐叛王失里木等人,孔元跟着院别乞里迷失追击叛军,一直追到兀速洋才回来。他带兵截断了叛军的后路,其他叛军就溃败了,他们还缴获了大量的辎重、牛马。皇帝非常高兴,赏赐了很多东西,还提升他为宣武将军、右卫亲军总管。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孔元因为生病去世了。

他的儿子鹰扬继承了他的爵位,被授予昭信校尉、右卫亲军弩军千户的官职,也佩带金符。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鹰扬也因病去世了。他的儿子成祖继承爵位,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去世。 之后,他的孙子那海继承了爵位。

朱国宝,祖籍徐州,后来搬到了宝坻。他父亲朱存器当官做到修内司使。有一次晚上,朱存器在卢沟桥上捡到了一袋金子,就坐在那里等失主来认领。后来失主找到了他,想和朱存器平分这袋金子,朱存器笑着拒绝了。

后来,元宪宗准备攻打南宋,招募士兵练习水战,朱国宝因为父亲是官员的关系也参军了,被编入水军万户解诚的部队。至元己未年,元世祖带兵攻打鄂州,朱国宝担任千户,率领精锐士兵在江中与宋军激战,前后打了十七场仗,立下了赫赫战功。中统二年,他被授予千户,佩带银符;三年,他参与围攻济南的李璮,佩带金符,之后镇守东海。

他还参与了襄阳之战,担任四翼镇抚,负责督造战船,修筑万山堡。至元十一年,攻克沙洋,攻破新城,朱国宝都出了大力。当时军队驻扎在江边,朱国宝向丞相伯颜请求担任先锋,并且主动献上二十艘战船,伯颜非常欣赏他。南宋军队占据上游,用数百艘船只组成堡垒,伯颜问朱国宝:“你能攻下这些船只吗?”朱国宝立刻带兵冲锋陷阵,攻破了宋军的堡垒。渡过长江后,他攻下了鄂州和汉阳。

至元十二年,大军进兵来到岳州,与宋军在桃花滩展开激战,朱国宝活捉了宋将高世杰,被升为昭信校尉、管军总管。之后,他被调到湖州以西,升任宣武将军,统领蒙古军队,镇守常德府,兼任安抚司事。当时很多宋朝州县都坚守不出,朱国宝发布文书招降,一个月内大部分都投降了,只有辰州、沅州、靖州、镇远等地还没有投降。

宋将李信、李发联合武冈的洞蛮,分别占据险要据点,朱国宝击败了他们,他们的军队退守飞山和新城。思州、播州的蛮族前来增援,朱国宝再次与他们作战,大获全胜,俘虏了张星、沈举等三百多人。随后,他攻克新城,活捉了李信、李发,并将他们押解到江陵献俘。行省上奏了他的功劳,朝廷赐予他金虎符。至元十四年,他参加了攻打广西静江的战役,攻克了静江,被提升为管军万户,镇守梧州,兼任安抚司事。

话说张世杰带着宋朝的两位皇帝从福建逃到海上,结果队伍越来越壮大。那时候,南恩、新州的何华、张翼这俩人,也举兵要恢复宋朝,声势浩大得很呢。咱这位国宝大人,立马挑选精兵强将,把何华、张翼给干掉了,抓了他们的几个同伙,斩首一万多人,俘虏了五百多人,缴获了七百多艘船,还有数不清的兵器,投降的将领十几个,士兵两百多人,老百姓三万多户。

过了两年,国宝大人升官了,当上了定远大将军,还管着海北海南那一大片地方。那边的蜑贼(一种水贼)跟郁林、廉州那些山寨里的人勾结在一起,到处烧杀抢掠,横行霸道。国宝大人把他们统统平定了,还把他们的尸体挂起来示众,杀鸡儆猴,好好警告那些不安分的人。 结果,任龙光他们带着五千多户人家都投降了。国宝大人又去了琼州,制定了新的官制,整顿了那些坏的制度,训练军队,安抚百姓,一切都井井有条。南宁有个叫谢有奎的,死活不肯投降,国宝大人就跟他讲道理,讲信义,谢有奎最后被感动了,带着他的部下一起投降了。这下子,投降的黎民百姓有三万户,山寨也投降了三十个。

再过了几年,国宝大人又打败了临高五百多蛮寇,还招降了居亥、番亳、铜鼓、博吐、桐油等十九个山寨。他还派手下韩旺带兵去大黎、密塘、横山那些地方,杀了罪魁祸首李实,烧了他的老巢,活捉了大钟、小钟等十八个山寨头目。 因为这些战功,国宝大人又升官了,成了镇国上将军,还管着海北海南,权力更大了。 他给占城送去军饷,把事情都办得妥妥当当的,老百姓一点都没受影响。

后来,国宝大人又升任广南西道宣慰使。再过几年,他进京朝见皇帝,皇帝还特意慰问了他。 之后,他官至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参知政事,还代理尚书省的事务。 可惜啊,他在赣州执行军事任务的时候,生病了,最后死在了驿站里,享年五十九岁。

他的儿子张斌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官也越做越大,还被赐了金虎符,当上了海北海南宣慰使都元帅。另一个儿子张赟,官至上副万户,也佩带着金虎符,镇守福州。 他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张鼎,一个叫张铉。

张立,老家是泰安长清的。一开始跟着严实将军打仗,在江淮地区立了功,被任命为百户。戊午年,宪宗皇帝征讨蜀地,从各地征调军队,张立也跟着去了。到了大获山,宋军依山傍水修筑了城池,凭借险要的地形固守。张立率领精锐部队,攻破了外围的堡垒,缴获了百余艘战船。后来又参加了钓鱼山的战斗,再次立功,得到了皇帝赏赐的金帛。元世祖中统年间,张立跟随皇帝北征,回来后被任命为管军总把,赐予了银质的指挥符,后来又升任侍卫军镇抚,换成了金质的指挥符,最后升为侍卫军千户。没多久,他又升任左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皇帝还赐给他金质的虎符。十四年春天,他率领一千步兵押运粮食前往和林,路过应昌。这时,当地一个酋长叛乱,带着三千弓箭手尾随而至,想趁机抢夺粮草。张立察觉到情况不对,赶紧命令士兵用车厢围成栅栏防御。

叛军已经合围,箭如雨下。张立当初从上都出发时,每辆车上都备了两块木板,以防万一。现在,他们把木板立在车厢上,箭矢射不进来。骑兵稍稍上前,用戈矛攻击叛军,弓箭手紧随其后,叛军无法靠近。双方僵持了几天,叛军才撤走。这一年,朝廷增加了前后卫的兵力,张立被晋升为明威将军、后卫亲军都指挥使,赐予双珠虎符,并加封昭勇大将军。后来,他年老请求退休。

他的儿子张圭继承了他的职位。张圭去世后,他的儿子张伯潜又继承了父亲的职位。

齐秉节,字子度,是滨州蒲台人。他父亲齐珪,曾经跟随严实将军攻打归德、庐州,立下战功,被授予无棣县尹,兼任征行千户,后来又兼任总管,镇守枣阳。中统三年,李璮在益都叛乱,朝廷征调各地军队前去讨伐,枣阳的精锐部队全部出征,只留下了一千多老弱残兵。齐珪当时代理万户府的事务,与宋军将领宋襄、郢对峙。敌军来侦察虚实,齐珪城防严密,但他发现东门外壕沟狭窄,容易被越过,于是下令加深加宽壕沟以作防御。宋军将领聂都统、陈总管果然率领一万多士兵来到城东门,用木板搭桥过壕沟,但壕沟太宽,木板够不着,齐珪率领士兵奋力抵抗,敌军最终退走,城池得以保全。这件事上报朝廷后,齐珪被赐予金质指挥符,正式授予千户的官职。至元三年,齐珪告老还乡,推荐齐秉节接替他的职位。

老张,人长得高大威猛,性格沉稳,还读了不少书,略懂点兵法。他继承了他爹的爵位,继续镇守枣阳。过了五年,跟着军队去打宋朝,参与修建了白河口堡和鹿门山的新的城池,还攻下了郢州大洪山黄仙洞,立了不少战功。又过了两年,升了上千户,还管着万户的活儿。再过四年,跟着丞相伯颜去郢州,他们乘船从陆路进入长江,攻下了武矶堡,还抓住了宋朝的将军阎都统。

第二年,咱们大元军队在丁家洲打败了宋朝的贾似道和孙虎臣的水军。皇上命令老张驻守建康,跟宋朝将领赵淮在西离山打了一仗,一直追到溧阳,从早上辰时追到下午午时,宋军才败退。八月,老张升了武义将军。十二月,他又跟着军队平定了太平、安庆等地,在昆山跟宋将张咨议打仗,结果把张咨议给杀了。

再过一年,老张被授予宣武将军、管军总管的职位。那时候黄州又造反了,皇上派老张去平叛,他在战场上把反贼余总辖给斩了。十七年的时候,老张升了明威将军。二十三年,调到饶州镇守。安仁出了个大贼蔡福一,老张和当地官员一起带兵去讨伐,抓住了蔡福一,其他的喽啰也都被平定了。二十五年,老张升了广威将军,还当了枣阳万户府的副万户。二十八年,老张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他儿子英继承了他的爵位。

张万家奴,他爹是札古带,早年就跟着睿宗在潜邸服侍。后来跟着打仗,立下战功,皇上赏赐给他虎符,任命他为河东南北路船桥随路兵马都总管万户,官儿不小啊!

后来又参加西征,攻打兴元,围攻嘉定,最后战死沙场。他多次跟随元帅大答火鲁出征,屡立战功。中统二年,他跟着元帅纽璘进京,皇上给他官职,跟了他爹一样。成都城被宋军攻占了,他跟着行院阿脱一起把宋军打败了。至元四年,他带兵攻下了眉州和简州。

接着又跟着也速答儿攻打泸州,大胜宋军,杀伤了宋军一半以上的人,俘虏了四十多人。至元七年,他率领军队攻打张广平,和宋军作战,斩首三百多级,还抓获了一个宋军的都统。他还参加了攻打重庆的战役,攻破了朝阳寨,围攻嘉定,还控制了平康、太和、怀远等几个寨子,派兵防守,白天还不断出兵作战,水陆两军一起上,他的功劳最大。

可是其他将领攻打泸州老是失败,张万家奴就进京请求自己去攻打泸州,皇上答应了。于是他就率领一百五十艘战船,从桃竹滩到折鱼滩,控制住江面,严格遵守军纪,约定好进攻时间。他先占领了神臂门,架起云梯攻城,杀死了两百多人,攻破城门,攻下了泸州,皇上封他为昭勇大将军。后来又参加了围攻重庆的战役,他率领军队控制了马湖江,水陆两军来回巡逻,皇上又封他为昭毅大将军。

他负责把军队需要的粮草运送到成都和其他地方的军营,后来升迁为招讨使。他还和元帅药剌海一起讨伐亦奚不薛蛮,平定了叛乱,升为副都元帅。皇上还封他的儿子孝忠为船桥万户。后来皇上派他率领四川、湖南的军队去征讨哈剌章。

那时候云南的恶昌、多兴、罗罗等少数民族都叛乱了,他们杀害使者,抢劫百姓,地方官吏都控制不住,于是皇上派他去平叛,他剿灭了叛军,百姓们都为他立了祠堂。至元二十年,他参加征讨缅甸的战争,战死了。云南王命令他的儿子保童率领他的军队继续参加战争,攻入了太公城,立下了战功,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做了副都元帅。后来他又参加了甘州山丹的战争,也战死了。

孝忠啊,从小就跟着他爹在军队里,特别喜欢打仗。元朝十九年的时候,跟着大元帅也速答儿去打亦奚不薛蛮子,在会灵关碰上了他们,一路追到沙溪,把他们打败了。接着又攻下了龙家寨的阿那关,然后直接冲进亦奚不薛蛮子的营地,把他们打了个大败仗。厉害的是,他还只带了八百人,就在鹿札河把阿永蛮给打败了,接着乘胜追击,攻下了打鼓寨,一路连战连捷。 这些蛮子都被平定了,因为立了大功,朝廷赏了他金银财宝、弓箭、马鞍马具,然后他就回成都了。

元朝二十二年,他又跟着去打乌蒙蛮。 这次又打败并降服了大坝都掌和蚁子等地的蛮族,朝廷还给他升官,封他为明威将军。到了元朝二十七年,朝廷又下诏让他西征,一直打到了沙州、瓜州那些地方,回来后,朝廷赏了他虎符,还让他当四川等地的行枢密院事。 枢密院撤销后,他就以万户的军职镇守成都,最后在那里去世了。

郭昂,字彦高,是河南林州人。他从小练武,擅长使用刀和槊,力气很大,还略懂一些经史子集,尤其擅长写诗。元世祖至元二年,他上书给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当时主管政务的廉希宪看重了他的才能,就让他担任山东统军司知事,后来又调任经历,接着升迁到襄阳总军司,之后又调任沅州安抚司同知,还被授予金符,用来招降当地的溪洞土著部落。他成功招降了八十多个部落。

播州的张华聚集了一伙人占据容山,郭昂率兵攻打,把他给消灭了,容山附近的山徭、木猫、土獠等部落也都纷纷投降。至元十六年,郭昂押着这些部落首领进京朝见皇帝,皇帝赏赐了他金银丝绸、马鞍和马具,还晋升他为安远大将军。之后,他又在沅州西南地区作战,收复了新化、安仁两县,还抓住了大盗张虎。郭昂并没有杀他,而是放了他,说:“你不是我的对手,你愿意投降就来,不愿意的话,我再抓你也不难。”第二天,张虎果然投降了,带着他三千多手下一起归顺。郭昂把他们全部编入百姓户籍。军队回师途中,将士们纷纷拿出白银犒劳他,但他一概不受。到了江陵,将士们又再次送给他白银,郭昂把这些钱都送到了行省,宰相下令把这些钱存入国库,以此来激励其他的将领。

至元二十六年,江西发生了盗匪起义,郭昂奉命去平叛,他一路追击,攻打南安明扬、上龙、岩湖、绿村、石门、雁湖、赤水、黑风峒等地的蛮族部落,并在那里建立了太平寨才班师回朝。碰上那年大饥荒,郭昂就用那些被剿灭的贼酋的家产来赈济灾民。后来,他被授予万户的官职,并赐予金虎符,镇守抚州。没过多久,朝廷又下令让他去广东监造战船。他走到广东境内时,又遇到了盗匪,郭昂就写信晓谕他们,告诉他们投降和对抗的后果。广东地区向来敬畏他的威名,看到他的文书后,盗匪们都投降了。后来,郭昂被任命为广东宣慰使,去世时享年六十一岁。

他的儿子郭震,担任杭州路镇守万户;郭惠,担任江西廉访司佥事;郭豫,担任宁都州知州。

綦公直,益都乐安人,世代务农。元世祖至元五年,他当上了益都的劝农官,负责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九年后,他又升任沂州、莒州、胶州、密州、宁海州五个州的城池管理千户,负责城防。十年的时候,皇帝赐给他金符,命令他去高丽建造征讨日本的战船。

当时南宋还没灭亡,元世祖知道綦公直很勇敢,就派人把他召进宫里,让他跟名将伯颜、拔都等人一起带兵,参与荆南等地的招讨司事务。他们到达峡州的青草滩时,正赶上连日大雨,无法前进,只好驻扎在玉泉山。后来,綦公直率领三千兵马进攻安进的下寨,打败了宋军,杀敌百余人,缴获牛马七百头。回到襄阳后,枢密院命令他督造战舰和运输船只。襄阳城破之后,他奉命统领郑州、光化、唐州的汉军,以及郢州、复州的熟军,共九千二百人,参与南方的军事行动。

至元十二年冬天,他们到达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宋军出城迎战,綦公直打败了他们,一路追击到城下,攻破城壕,拆毁城楼和箭楼,斩首万余级,生擒七百人,隆兴府最终投降。 因为綦公直的胜利,南安、吉州、赣州等地都纷纷投降,六百多座堡垒和栅栏被攻克。綦公直还命令他的第三个儿子忙古台攻打梅关,攻破淮德山寨,一路打到广东,最后攻克南海,所到之处皆被攻下。

朝廷下诏授予綦公直武毅将军、管军上千户的官职。后来他又被召回朝廷,加封为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带金虎符,担任侍卫亲军统领。 这时,伯延伯答罕和秃忽鲁在西夏叛乱,元世祖命令綦公直率军平叛。至元十八年五月,綦公直升任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镇守别十八里。

一开始,皇帝下旨让他的儿子泰继承万户的职位。公直却直接向皇帝说明他父亲年纪大了,请求让泰担任乐安县尹,好方便照顾父亲。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并且还下令泰终身不得调动其他职位。后来,才让忙古台继承万户的职位,并赐予他金虎符,让他随军出征。公直向皇帝辞行时说:“我父亲去世五年了,我想回去把他安葬了再走。”皇帝同意了。公直回到家,安葬完父亲后,便把乐安县的税收和贫民欠下的债务都计算清楚,用自己的钱全部替他们缴纳了,这才出发去军营。

过了二十三年,诸王海都叛乱,入侵边境十八里,公直跟随丞相伯颜在洪水山与叛军作战,打败了他们。追击过程中深入敌境,援军却迟迟未到,他的第五个儿子瑗英勇作战,最终战死沙场。公直和妻子以及忙古台都被俘虏了。第二十四年,忙古台逃了回来,被授予定远大将军、中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的职位,还改任湖州炮手军匠万户。之后,他在讨伐衢州山贼的战役中立下战功,被加封为昭勇大将军。而他的儿子泰后来官至知宁海州。

杨赛因不花,原名汉英,字熙载,“赛因不花”是皇帝赐的名字。他的祖先是太原人。唐朝末年,南诏攻陷播州,他的祖先杨端应募从军,最终收复了播州,并被任命为播州的统治者。从五代时期开始,杨家世袭这个职位。传到杨昭这一代时,他没有儿子,就由族子杨贵继承了爵位。又过了八代,到了杨粲,杨粲生杨价,杨价生杨文,杨文生杨邦宪,他们都在宋朝做官,担任播州安抚使。到了元朝至元十三年,宋朝灭亡,元世祖下诏招抚他们,杨邦宪带着家谱前来归顺,被授予龙虎卫上将军、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播州安抚使等职务。杨邦宪去世时,享年四十三岁,被追赠为推忠效顺功臣、平章政事,追封为播国公,谥号惠敏。

汉英,是邦宪的儿子,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二十二岁那年,他母亲田氏带着他来到上京,去拜见元世祖忽必烈,地点是大安阁。皇上把他叫到御榻前,仔细端详他的眼睛,还摸了摸他的头很久,然后对宰相说:“杨氏母子孤儿寡母,千里迢迢来朝见我,我很同情他们。” 于是就让他继承他父亲的官职,还赐给他金虎符,并且赐名赛因不花。 临走的时候,皇上还下令中书省设宴款待他们,赏赐了金银、丝绸等贵重物品,赛因不花身边的随从也都有赏赐。

五年后,也就是赛因不花二十五岁的时候,他又一次去朝见皇上。当时他才十二岁,皇上见他回答问题聪明伶俐,夸了他三次。 后来,宰相向皇上汇报了边境安宁的事情,皇上对赛因不花更加赏识了。那一年,皇上把安抚司改名为宣抚司,任命赛因不花为宣抚使,不久又升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官职越来越高了。

元成宗即位后,赛因不花两次去朝见他,还追赠了他父亲和祖父的谥号。大德五年,宋隆济和折节等人叛乱了,皇上命令湖广行省平章刘二拔都和指挥使也先忽都鲁带兵,和赛因不花一起前去讨伐。 六年秋天九月,军队出征,连续几次和叛军遭遇,都打败了他们。 有一次驻扎在蹉泥,叛军的骑兵突然袭击,赛因不花奋勇当先冲锋陷阵,大军紧随其后,叛军被打得溃不成军,我军乘胜追击,杀敌无数,俘获的也数不清。 接着,阿苴投降了,笮笼也投降了,很多地方都纷纷前来表示臣服。

七年正月,军队驻扎在暮窝,叛军又聚集起来,双方在墨特川再次交战,结果大获全胜。折节害怕了,请求投降,结果被斩首,宋隆济等人也被抓获斩杀,西南地区的叛乱全部平定。八年后,赛因不花再次进京朝见,官职升为资德大夫。至大四年,他又被加封为上护军,皇上还准许他的官职世袭。 后来,播南卢崩蛮族入侵,皇上命令赛因不花和恩州宣慰使田茂忠带兵去讨伐,结果赛因不花在军中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岁。 皇上追赠他为推诚秉义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为播国公,谥号忠宣。他的儿子嘉贞继承了他的爵位。

鲜卑仲吉,是中山人。乙亥年,朝廷军队平定了中原,仲吉第一个带领滦州的军民到军营投降。太祖皇帝任命他做了滦州节度使。后来跟着阿术鲁南征,担任右副元帅,攻下了信安、关州等城池,因为战功被赐予虎符,还被授予河北等路汉军兵马都元帅的职务。壬辰年,因为平定蔡州有功,他又升任金吾卫上将军、兴平路都元帅、右监军、永安军节度使,同时兼任滦州管内观察使、提举常平仓事,还被封为开国侯,没多久就去世了。

他儿子叫仲准,担任管军千户,跟着札剌台和火儿赤东征高丽。中统元年,朝廷赐给他金符,让他护驾去征讨阿里不哥,因为立功受到了皇帝的赏赐。三年后,他又参加了征讨李璮的战役。至元十年,被授予侍卫亲军千户、昭武大将军、大都屯田万户的职务,还佩带着虎符,后来也去世了。

他儿子仲诚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被授予宣武将军、高邮上万户府副万户的职务,也佩带着虎符,后来又改任怀远大将军、佥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他带兵征讨爪哇,攻打八百媳妇国,还被派去广东,勤勤恳恳地为朝廷效力,不久因为生病去世了。他的儿子忽笃土继承了他的爵位。

完颜石柱,他祖上可是个厉害人物,叫完颜拿住。完颜石柱自己呢,在金朝当官,是个管军千户。他爹完颜拿住,跟着金太祖打仗,西征过西域、河西走廊,还跟着金太宗打下了凤翔、同州,立了不少功劳,皇上赏了他个“八都儿”的称号,还给了他个银质的指挥符,让他当同州的管民达鲁花赤。后来又给他换了个金质的指挥符,还让他兼任征行千户,统领八都的军队。

后来金宪宗觉得完颜拿住年纪大了,就让完颜石柱继承了他爹的职位。到了己未年(具体年份需查考),完颜石柱跟着忽必烈征讨合剌章回来。当时元朝大将纽璘在攻打马湖江,完颜石柱抢先夺下了浮桥,跟宋军打了一仗,大获全胜,皇上赏了他七百五十两白银。在隆化县跟宋军又打了一仗,把宋军打得落花流水。中统二年,他被提升为征行万户,佩带金质指挥符。三年,他又跟着大元帅帖哥攻打嘉定,再次立功,皇上又赏了他个金虎符。

至元四年,他在九顶山打败了宋军,还活捉了四十多个宋兵。五年,他又攻下了泸州的水寨和五获寨,渡过马湖江,迎头痛击宋军,把宋军打得大败而逃。后来跟着行省也速带儿攻打建都,建都城投降了,他又跟着攻打嘉定,收复了泸州,还拿下了重庆,这些战役里,完颜石柱的功劳最大。至元十四年,他被提升为昭勇大将军。十六年,被任命为四川东道宣慰使。十七年,又改任镇国上将军,四川西道宣慰使,还统领着随路八都万户的军队。到了至元二十年,他被任命为四川行省参知政事,没多久就去世了。他弟弟完颜真童继承了他随路八都万户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