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他祖上是汝宁府光州人。在宋朝当官,做到武翼大夫、广南西路马步军副总管的职位。到了元朝至元十二年,丞相伯颜统兵南下,周全就率领手下人投降了元朝,于是元朝朝廷就派人给他送来了任命书,让他担任衡州知州。那年秋天七月,他去京城朝见元朝皇帝,皇帝赏赐给他金符,任命他为明威将军,还遥授他泉州知州的职位,同时兼管一千户的军队。冬天十月,他跟随元帅攻打江西的城镇。

第二年,大军进军福建,宋朝的制置使黄万石投降了。冬天十月,他又跟随大军征讨广东,十一月,到达韶州城下,摆开架势猛攻,他亲自率领勇敢的士兵率先登城,和宋军展开激战,斩杀俘虏了很多宋兵,还杀了宋军的安抚使熊飞。十二月,他带领轻骑兵巡视广东境内,经过灵星海石门的时候,遇到宋军大举来犯,周全奋勇杀敌,乘胜夺取了敌军的旗鼓,还烧毁了他们的船只。等到元军攻下广州,周全的功劳最大。至元十四年,他又参加了攻打广西静江府的战役,宋朝安抚使李梦龙率领军队投降。那些顽固抵抗不肯投降的,都被打败了,元军缴获了敌人的战船上千艘,杀死的和淹死的宋军士兵更是数不清,于是广东和广西就平定了。因为他的功劳,朝廷赏赐给他虎符,任命他为管军总管。

至元十五年,盗贼占据了赣州崖石山寨,周全率兵讨伐,平定了山寨,并烧毁了山寨。至元十七年,他升任广威将军、管军副万户,镇守龙兴。至元二十年,他因为生病辞官。大德九年,周全去世,朝廷追赠他怀远大将军、南安寨兵万户府万户、轻车都尉的官职,并追封他为汝南郡侯。他的儿子祖瑞继承了他的官职。

孔元,字彦亨,是河北真定人,又勇猛又聪明。丁酉年,他放弃了家业去从军,跟着丞相史天泽。

戊戌年,他跟着打焦湖,围攻寿春,第一个冲上去,攻下了寿春的西堡。己亥年,他又跟着去打安丰,奋勇作战,打退了敌人。己酉年,跟着围攻泗州,攻下来了。辛亥年,跟着攻打五堂山寨,俘虏了很多人回来。戊午年,跟着攻打樊城,当时王爷塔察儿命令攻打樊城西堡,孔元带着敢死队,拿着长枪大喊冲锋,杀了几百人,砍了十九个敌人的脑袋献上去。

中统元年,他跟着皇帝北上征战。两年后,被授予管军总把的职位。至元十一年,他跟着出征南宋,做先锋部队,一路打仗都很顺利。十四年,升为武略将军、管军千户。第二年,他又跟着军队北上征战,升为武义将军、侍卫亲军千户,还被赏赐了金符。又一年,朝廷军队讨伐叛王失里木等人,孔元跟着院别乞里迷失追击叛军,一直追到兀速洋才回来。他带兵一半,扼守住了重要的地段,剩下的叛军就溃败了,还缴获了很多辎重、牛马。皇帝非常高兴,赏赐了很多东西,还把他升为宣武将军、右卫亲军总管。十九年,孔元因为生病去世了。

他的儿子鹰扬继承了他的职位,被授予昭信校尉、右卫亲军弩军千户的职位,也佩带金符。至大元年,鹰扬因为生病去世了。他的儿子成祖继承了他的职位,延祐二年去世了。他的儿子那海又继承了他的职位。

朱国宝,祖籍徐州,后来搬到了宝坻。他爹朱存器,做到修内司使这么大的官儿。有一次,他夜里走卢沟桥,捡到一袋金子,就坐在那儿等失主来认领。后来失主来了,想分他一半,朱存器笑着拒绝了。

后来,元宪宗要攻打南宋,招兵练水战,朱国宝因为是官员的儿子,就参军了,跟着水军万户解诚。至元己未年,世祖皇帝带兵攻打鄂州,朱国宝代理千户的职务,率领精锐部队在江中和宋军激战,打了十七仗,战功赫赫,其他部队都跟着他一起取得了胜利。

中统二年,他被正式授予千户的官职,佩带银质符印。三年后,他又参加了围攻济南李璮的战役,这次佩带的是金质符印,之后还镇守东海。后来又参加了襄阳之战,代理四翼镇抚的职务,负责督造战船,修筑万山堡。

至元十一年,攻克沙洋,摧毁新城,朱国宝都立下了大功。当初大军驻扎在江边的时候,朱国宝向丞相伯颜请求担任先锋,并且主动献上二十艘战船,伯颜对他非常赞赏。当时宋军占据上游,用几百艘船连成堡垒,伯颜指着那些船问朱国宝:“你能夺下来吗?”朱国宝立刻带兵冲锋,攻破了宋军的堡垒。渡过长江后,就攻下了鄂州和汉阳。

至元十二年,大军进兵到达岳州,在桃花滩与宋军作战,朱国宝活捉了宋将高世杰,被升为昭信校尉、管军总管。之后,他被调到湖州以西地区,升任宣武将军,统领蒙古各路军队,镇守常德府,兼任安抚司事。当时宋朝很多州县都坚守不出,朱国宝发布文告招降,一个月内大部分都投降了,只有辰州、沅州、靖州、镇远府还没投降。

宋将李信和李发勾结武冈的洞蛮,分别占据险要据点,朱国宝击败了他们,他们退守飞山和新城。思州、播州的蛮族前来增援,朱国宝又和他们作战,大获全胜,俘虏了张星、沈举等三百多人。攻克新城后,活捉了李信、李发,并将俘虏献给江陵的行省。行省上奏朝廷,皇上赏赐给他金虎符。

至元十四年,他参加了各路军队攻打广西静江的战役,攻克静江后,被提升为管军万户,镇守梧州,兼任安抚司事。

话说张世杰带着宋朝的两位王子逃到福建,然后出海,不少人跟着起哄闹事。 这年头,南方不少地方都有人造反,像南恩、新州的何华、张翼,他们带兵造反,声势浩大。 国宝将军带精兵强将,狠狠地打了他们一下,何华、张翼都被杀了,抓了他们的同伙,斩首上万人,俘虏了五百多人,缴获了七百多艘船,还有数不清的武器,投降的将领十几个,士兵两百多人,老百姓有三万多户。

过了几年,国宝将军升官了,当上了定远大将军,还管着海北海南那一片。 当时,那些蜑贼(一种水上民族)跟郁林、廉州的土匪勾结在一起,到处抢劫。 国宝将军把他们都平定了,把他们的尸体挂起来示众,杀鸡儆猴,让那些想造反的人看看后果。 结果,任龙光他们带着五千户人家投降了。 国宝将军后来又去了琼州,制定了新的管理制度,整顿了那些不好的政策,训练军队,安抚百姓,一切都井井有条。 南宁有个叫谢有奎的死活不投降,国宝将军跟他讲道理,讲清楚利害关系,谢有奎终于想通了,带着手下投降了。 这下子,又有三千户黎民和三十个蛮洞投降了。

再后来,国宝将军又打败了临高五百个蛮寇,还招降了居亥、番亳、铜鼓、博吐、桐油等十九个山寨。 他派手下韩旺带兵去大黎、密塘、横山那些地方,杀了罪魁祸首李实,烧了他的老巢,还活捉了大钟、小钟等十八个土司头领。 国宝将军又升官了,成了镇国上将军,还管着海北海南,权力更大了。 他负责给占城送军饷,事情办得妥妥当当,老百姓也没受什么苦。 后来他又升官,一直做到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 可惜啊,他后来带兵去赣州的时候生病了,死在了驿站里,享年五十九岁。

他的儿子张斌继承了他的职位,官也越做越大,还被皇上赏赐了金虎符,当上了海北海南宣慰使都元帅。 另一个儿子张赟当上了副万户,也佩带着金虎符,镇守福州。 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张鼎,一个叫张铉。

张立,老家是泰安长清的。一开始跟着严实将军打仗,在江淮地区立了功,被任命为百户。戊午年,宪宗皇帝征讨蜀地,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张立也跟着去了。到了大获山,宋军依山傍水建了城池,凭借险要地势固守。张立率领精锐部队,攻破了外围的堡垒,缴获了百余艘战船。后来又参加了钓鱼山的战斗,再次立功,皇上赏赐了他金银财宝。元世祖中统年间,他跟随皇帝北征,回来后被任命为管军总把,赏赐了银质指挥符,后来又升任侍卫军镇抚,换成了金质指挥符,最后升为侍卫军千户。没多久,他又升迁为左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皇上还赏赐了他金虎符。

十四年春天,他率领一千步兵押运粮食去和林,路过应昌。这时,当地一个酋长叛乱,图谋不轨,带着三千弓箭手尾随其后,想趁机抢夺粮食。张立察觉到情况不对劲,赶紧命令把车辆围成栅栏防御。叛军已经合围上来,箭矢像雨点一样射过来。当初张立从上都出发时,每辆车上都备了两块木板以防万一。现在,他们把木板竖在车旁,箭矢射不进来,骑兵稍稍上前,就用戈矛去撞击叛军,然后用强弩射击,叛军无法靠近。双方僵持了好几天,叛军才撤走。这一年,朝廷增加了前后卫的兵力,张立被提升为明威将军、后卫亲军都指挥使,赏赐了双珠虎符,还加封为昭勇大将军,后来因为年老就退休了。他的儿子张圭继承了他的职位。张圭去世后,他的儿子张伯潜又继承了他的职位。

齐秉节,字子度,是滨州蒲台人。他父亲齐珪,跟着严实将军攻打归德、庐州,立下战功,被任命为无棣县尹,兼任征行千户,后来又兼任总管,镇守枣阳。中统三年,李璮在益都叛乱,朝廷征调各路军队讨伐,枣阳的精锐部队全部出征,只留下了一千多老弱士兵。齐珪当时代理万户府的事务,与宋军、郢军对峙。敌人来侦察虚实,齐珪城防布置得十分严密,但他发现东门外壕沟狭窄,容易被越过,于是下令加深加宽壕沟以作防备。宋军将领聂都统、陈总管果然率领一万多士兵来到城东门,想用木板搭桥过壕沟,但壕沟太宽,木板够不着,齐珪率领士兵奋力抵抗,敌人最终撤退,城池得以保全。这件事上报朝廷后,齐珪被赏赐了金质指挥符,正式被任命为千户。至元三年,齐珪告老还乡,举荐齐秉节接替了他的职位。

话说这位秉节,人长得高大威猛,性格沉稳果敢,还读了不少书,对兵法也略知一二。他继承了他老爸的爵位,继续镇守枣阳。过了五年,他跟着大军去打宋朝,参与修建了白河口堡和鹿门山的新城,还攻下了郢州大洪山黄仙洞,立下了不少战功。

七年后,他升了官,当上了上千户,后来还代理万户的职务。十一年的时候,他跟着丞相伯颜去郢州,他们一行人厉害着呢,居然是划着船从陆地进了江,攻下了武矶堡,还抓住了宋朝的将领阎都统。十二年,蒙古军在丁家洲打败了宋朝的贾似道和孙虎臣的水军,之后,秉节被派去驻守建康,跟宋朝将领赵淮在西离山打了一仗,一直追到溧阳,从早上辰时打到午时,宋军才败退。八月,他升任武义将军。十二月,他又跟着大军平定了太平、安庆等地,在昆山跟宋将张咨议打仗,还把张咨议给杀了。

十四年,他被授予宣武将军、管军总管的职位。那时候黄州又造反了,朝廷就派秉节去平叛,他在战场上把叛军首领余总辖给斩了。十七年,他升任明威将军。二十三年,调任饶州镇守。安仁地区有个大土匪蔡福一造反,秉节跟当地官府的军队一起讨伐,把蔡福一抓住了,剩下的喽啰也都平定了。二十五年,他又升官了,当上了广威将军、枣阳万户府副万户。二十八年,他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他的儿子英继承了他的爵位。

张万家奴,他爹是札古带,早年就跟着睿宗在潜邸做事。后来参与破金之战,立下大功,皇上赏赐给他虎符,任命他为河东南北路船桥随路兵马都总管万户,那是相当高的官职。后来又参加了西征,攻打兴元府,围攻嘉定府,最后战死沙场。

张万家奴多次跟随都元帅答火鲁出征,屡立战功。中统二年,他跟着都元帅纽璘进京,皇上授予他他父亲生前担任过的官职。宋军攻打成都,他跟随行院阿脱一起把宋军打败了。至元四年,他率领军队收复了眉州和简州。

他还跟着也速答儿攻打泸州,大败宋军,杀伤了宋军一半以上的人,俘虏了四十多人。至元七年,他率领军队攻打张广平,与宋军作战,斩首三百多级,俘获了宋军一个都统。他还参与了攻打重庆的战役,攻破了朝阳寨,围攻嘉定府,还攻克了平康、太和、怀远等寨子,并派兵防守。每天都出兵作战,水陆并进,战功赫赫。

当时其他将领攻打泸州屡屡失败,张万家奴就上奏朝廷,请求自己去攻打泸州,皇上答应了。于是他率领一百五十艘战船,从桃竹滩到折鱼滩,控制住江面,严格遵守军纪,规定了进攻日期。他首先攻占了神臂门,架设云梯攻上城墙,杀死了二百多人,攻破城门,最终攻下了泸州,皇上封他为昭勇大将军。

后来他又参与了围攻重庆的战役,率领军队切断了马湖江,还分兵水陆两路巡逻,皇上又封他为昭毅大将军。他还负责把军队需要的粮草运送到成都以及下游的各个军营,后来升迁为招讨使。

他还和都元帅药剌海一起讨伐亦奚不薛蛮,平定了叛乱,被晋升为副都元帅。皇上还封他的儿子孝忠为船桥万户。后来,朝廷派张万家奴率领四川、湖南的军队去征讨哈剌章。

当时云南的恶昌、多兴、罗罗等部族都叛乱了,他们杀害朝廷使者,抢劫百姓,地方官吏都无法控制他们,于是朝廷派张万家奴去讨伐他们,他平定了叛乱,百姓们为了感谢他,还为他立了祠堂。至元二十年,他跟随军队征讨缅甸,战死沙场。

云南王命令他的儿子保童率领他的军队继续出征,攻克了太公城,立下战功,继承了他父亲的副都元帅的职位。后来保童又跟随军队征讨甘州山丹,也战死沙场。

孝忠从小就跟着他爹在军队里,特别喜欢打仗。元朝十九年,他跟着都元帅也速答儿去打亦奚不薛蛮,在会灵关碰上了敌人,追到沙溪把他们打败了。接着又攻下了龙家寨阿那关,然后直接冲进亦奚不薛蛮的大营,把他们打了个大败仗。之后,他只带了八百人,就在鹿札河打败了阿永蛮,乘胜追击,一口气攻下了打鼓寨。 这些蛮族都被平定了,因为立了大功,孝忠得到了赏赐,金银财宝、弓箭、马鞍马具,应有尽有,然后才回成都。

元朝二十二年,他又跟着军队去讨伐乌蒙蛮,再次打败并降服了大坝都掌和蚁子等蛮族部落,因此被封为明威将军。到了元朝二十七年,朝廷下令让他西征,一直打到了沙州、瓜州那些地方,回来后,皇帝赏赐了他虎符,还让他担任四川等地的行枢密院事。枢密院撤销后,他就以万户的军职镇守成都,最后在那里去世了。

郭昂,字彦高,是河南林州人。他从小练武,擅长使用刀和槊,力气很大,还能读点书,尤其擅长写诗。元朝至元二年,他给皇帝上书提建议,宰相廉希宪很欣赏他,就给他安排了个山东统军司知事(相当于山东军区的一个领导)的职位。没多久又调到襄阳总军司,后来又升任沅州安抚司同知,还被赐予金符,负责招降当地的土著部落。他成功招降了八十多个山寨。

播州有个叫张华的家伙,拉起了一帮人占据了容山,郭昂带兵把他们剿灭了,附近的其他山寨也都投降了。至元十六年,郭昂带着这些投降的土司首领进京朝见皇帝,皇帝赏赐了他金银绸缎和马鞍马具,还把他升为安远大将军。

之后,郭昂又去平定了沅州西南边境的叛乱,收复了新化、安仁两县,还抓住了大贼张虎。但他并没有杀张虎,而是放了他,说:“你不是我的对手,想投降就来,不然我随时都能再抓到你!”第二天,张虎果然投降了,带着三千多人一起归顺朝廷,都被编入了普通百姓的户籍。军队凯旋,将士们都拿出很多金银来犒劳郭昂,但他一样都没收。到了江陵,将士们又送来金银,郭昂把这些金银都送到了行省,宰相下令把这些金银收进国库,以此来激励其他的将领。

至元二十六年,江西发生了盗匪起义,郭昂奉命前去平叛,一路追击到南安的明扬、上龙、岩湖、绿村、石门、雁湖、赤水、黑风峒这些蛮族聚集地,并在那里建立了太平寨才返回。碰上那年大饥荒,郭昂就用那些土匪头子的家产来救济灾民。后来,他被授予万户的职位,还被赐予金虎符,镇守抚州。没过多久,朝廷又让他去广东监造战船。

他走到广东边境的时候,又遇到了土匪,郭昂就派人给他们送去文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们投降的好处和对抗的后果。广东的土匪早就听说过他的威名,一看他的文书,都乖乖投降了。后来,郭昂被任命为广东宣慰使,六十一岁的时候去世了。

他的儿子郭震,是杭州路镇守万户;郭惠,是江西廉访司佥事;郭豫,是宁都州知州。

綦公直,乐安县人,祖上世代务农。元世祖至元五年,他当上了益都的劝农官。九年后,升任沂州、莒州、胶州、密州、宁海州五个州的城池管理千户。十年,皇帝赐给他金符,命令他去高丽建造征讨日本的战船。当时南宋还没灭亡,世祖皇帝知道綦公直很勇敢,就派使者召见了他,让他和不烈拔都等人一起带兵,参与荆南等地的招讨司事务。

到了峡州青草滩,正好赶上连日大雨,部队无法前进,只好退回玉泉山驻扎。后来,他率领三千兵马攻打安进的下寨,打赢了,杀了宋军一百多人,缴获牛马七百多头。回到襄阳后,枢密院命令他督造战舰和运输船。襄阳城破之后,他奉旨统领郑州、光化、唐州的汉军,以及郢州、复州的熟军,共九千二百人,跟随大军南下征讨。

至元十二年冬天,他们到达隆兴府。宋军打开城门出来迎战,綦公直打败了他们,追击到城下,直接翻过壕沟,拔掉城门上的木头,放火烧了他们的楼橹,斩首一万多人,活捉七百多人,隆兴府最终投降。因为这个大胜,南安、吉州、赣州都纷纷望风而降,六百多座堡垒和栅栏也都被平定。綦公直又命令他的第三个儿子忙古台攻打梅关,攻破了淮德山寨,进入广东,一直打到南海,沿途的城池都投降了。

皇上于是任命綦公直为武毅将军、管军上千户。后来召他回朝,又升任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赐给他金虎符,让他统领侍卫亲军。当时,伯延伯答罕和秃忽鲁在西夏叛乱,皇帝命令綦公直率军平叛。至元十八年五月,綦公直再次升迁,被任命为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镇守别十八里。

一开始,皇帝下旨让他的儿子泰继承万户的职位。他老爸却很正直,主动跟皇帝说他父亲年纪大了,请求让泰去乐安县当县令,好方便照顾他父亲。皇帝批准了,还特意下令泰终身不调动工作。后来,才让忙古台继承万户的职位,还给了他金虎符,让他去镇守边疆。他老爸上朝辞行的时候说:“我父亲去世五年了,我想回去把他安葬了再走。”皇帝同意了。回家之后,葬礼办完,他就把乐安县的税收和穷人的欠税都算了一遍,然后用自己的钱把这些税款都给补上了,这才动身去赴任。

过了二十三年,诸王海都叛乱,入侵边境十八里,他老爸跟着丞相伯颜在洪水山打仗,打败了海都。追击的时候追得太远了,援兵没跟上来,他第五个儿子瑗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了,他老爸和他老婆还有忙古台都被敌人俘虏了。第二十四年,忙古台逃了回来,被授予定远大将军、中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的职位,还改任湖州炮手军匠万户。后来在讨伐衢州山贼的战斗中立功,被加封为昭勇大将军。他儿子泰后来当上了宁海州知州。

杨赛因不花,一开始叫汉英,字熙载,“赛因不花”是皇帝赐的名字。他祖上是太原人。唐朝末年,南诏攻陷了播州,他祖先杨端响应朝廷号召起兵,最终收复了播州,并被朝廷任命为播州的管理者。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这个职位就世袭下来了。传到第五代杨昭的时候,他没有儿子,就让族子杨贵继承了这个职位。又传了八代到杨粲,杨粲生杨价,杨价生杨文,杨文生杨邦宪,他们都在宋朝当官,担任播州安抚使。到了元朝至元十三年,宋朝灭亡了,元世祖皇帝派人招降他,杨邦宪带着户籍登记册归顺了元朝,被授予龙虎卫上将军、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播州安抚使的职位。他四十三岁去世,被追赠为推忠效顺功臣、平章政事,追封为播国公,谥号惠敏。

汉英,是邦宪的儿子,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二十二岁那年,他母亲田氏带着他来到上京,去拜见元世祖忽必烈,地点是大安阁。皇帝把他叫到御榻前,仔细端详他的眼睛,还摸了摸他的头很久,然后对宰相说:“杨氏母子孤儿寡母,千里迢迢来朝见我,朕心里很同情他们。”于是,皇帝就让他继承他父亲的官职,还赐给他金虎符,并且赐名赛因不花。 临走的时候,皇帝还下令中书省设宴款待他们,赏赐了金银、丝绸等贵重物品,赛因不花身边的随从也都有赏赐。

过了三年,也就是赛因不花二十五岁的时候,他又一次去朝见皇帝。当时他才十二岁,皇帝看到他应对得体,非常聪明,连说了三次“好”。 后来,宰相向皇帝汇报边境安宁的事宜,皇帝对赛因不花更加赞赏。那一年,朝廷把安抚司改名为宣抚司,任命赛因不花为宣抚使,不久又升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官位越来越高了。

元成宗即位后,赛因不花两次朝见皇帝,还追赠了他父亲和祖父的谥号。大德五年,宋隆济和折节等人叛乱,朝廷命令湖广行省平章刘二拔都和指挥使也先忽都鲁带兵,和赛因不花一起前去讨伐。大德六年九月,军队开出边境,几次与叛军遭遇,都打败了他们。有一次驻扎在蹉泥,叛军的骑兵突然杀到,赛因不花奋勇当先冲锋陷阵,大军紧随其后,叛军溃败,我军乘胜追击,杀敌无数,俘获的也数不清。 接着,阿苴投降了,笮笼也投降了,很多地方都争先恐后地来表示臣服。

大德七年正月,军队驻扎在暮窝,叛军又聚集起来,双方在墨特川再次交战,赛因不花再次大获全胜。折节害怕了,请求投降,结果被杀,宋隆济等人也被俘虏处决,西南地区的叛乱彻底平息了。大德八年,赛因不花再次朝见皇帝,官职升为资德大夫。至大四年,他又被加封为上护军,并且允许世袭。后来,播州的卢崩蛮族入侵,朝廷命令赛因不花和恩州宣慰使田茂忠带兵去讨伐,结果赛因不花在军中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岁。朝廷追赠他为推诚秉义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为播国公,谥号忠宣。他的儿子嘉贞继承了他的爵位。

鲜卑仲吉,是中山人。乙亥年,朝廷军队平定了中原,仲吉第一个率领滦州的军民到军营投降。太祖皇帝任命他当了滦州节度使。后来跟着阿术鲁南征,担任右副元帅,攻下了信安、关州等地,因为立功被赏赐了虎符,还被任命为河北等路汉军兵马都元帅。壬辰年,因为平定蔡州有功,又升官加爵,当上了金吾卫上将军、兴平路都元帅、右监军、永安军节度使,还兼任滦州管内观察使、提举常平仓事,被封为开国侯,没多久就去世了。

他儿子叫仲准,当过管军千户,跟着札剌台火儿赤去高丽打仗。中统元年,朝廷赏赐给他金符,让他护驾去征讨阿里不哥,因为立功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三年后,又跟着去征讨李璮。至元十年,被任命为侍卫亲军千户、昭武大将军、大都屯田万户,还佩带着虎符,后来也去世了。

他儿子仲诚继承了爵位,被任命为宣武将军、高邮上万户府副万户,也佩带着虎符,后来又改任怀远大将军、佥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他带兵去征讨爪哇,还攻打了八百媳妇国,后来被派去广东,工作很勤奋,可惜后来生病去世了。他的儿子忽笃土继承了他的爵位。

完颜石柱,他祖上可是很厉害的人物,叫完颜拿住。完颜石柱自己呢,在金朝当了个管军千户,是个小官儿。他爹完颜拿住,那是跟着金太祖打过仗的,西域、河西都去过,还跟着金太宗一起拿下凤翔、同州,立了不少功劳,所以被赐了个“八都儿”的称号,还配了银符,当上了同州的管民达鲁花赤。后来又给他换了个金符,还兼任征行千户,管着八都军的兵马。

后来金宪宗觉得完颜拿住年纪大了,就让完颜石柱接了他爹的班。到了己未年(具体年份需要查史料),完颜石柱跟着金世祖去征讨合剌章回来,碰上都元帅纽璘在攻打马湖江,完颜石柱眼疾手快,抢下了浮桥,跟宋军打了一仗,立了功,赏了他白金七百五十两。 在隆化县跟宋军又打了一仗,把宋军打了个大败。中统二年,他被授予征行万户的职位,还配了金符。三年后,跟着都元帅帖哥攻打嘉定,又立了功,金虎符就戴上了。

至元四年,在九顶山打败了宋军,还活捉了四十多个人。五年的时候,攻打泸州的水寨,又打了五获寨,渡过马湖江,迎头痛击宋军,把他们也打败了。后来跟着行省也速带儿攻打建都,建都城投降了,他又跟着去攻打嘉定,收复了泸州,还拿下了重庆,这些战役里,完颜石柱的功劳最大。至元十四年,他升官了,当上了昭勇大将军。十六年,又当上了四川东道宣慰使。十七年,再次升迁,成了镇国上将军,还兼任四川西道宣慰使,管着随路八都万户的兵马。二十年,官至四川行省参知政事,最后去世了。他弟弟完颜真童,继承了他随路八都万户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