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胜,是仁杰的儿子,字贞卿,又一个字叫举安,小名叫伯颜,平时都用小名。他曾经跟着许衡学习,通晓经史大义。十六岁的时候,就进了宫里侍奉皇帝,为人沉稳少言,元世祖非常器重他。大臣们如果有秘密奏章要上报,皇帝总是先屏退左右,只留下贺胜,让他旁听。出宫的时候,贺胜在皇帝的御驾旁侍候;回宫后,就在皇帝的寝宫侍候,除了休沐日,他几乎回不了家。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叛乱,皇帝亲自带兵去征讨,贺胜就一直守在皇帝的军帐里,就连亲王都不能随便进去。贺胜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给各路将领,命令他们在第二天早上决战。战斗结束后,他又回到皇帝身边侍候。当时箭矢在帐篷前面乱飞,贺胜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乃颜叛乱平定后,皇帝回京,晚上赶路,皇帝的脚冻得很厉害,贺胜就脱下自己的衣服,用自己的身体给皇帝取暖。
有一次,皇帝打猎回来,贺胜陪着皇帝乘车回宫。路上,伶人穿着彩色的衣服表演狮子舞来迎接皇帝,结果大象受惊了,狂奔起来,根本控制不住。贺胜立刻冲到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大象。后面的人赶紧砍断象的缰绳,才让大象停下来,皇帝这才安全。贺胜退下来后,身上受了很重的伤,皇帝亲自抚慰他,还派御医和御膳房的人照顾他。后来,贺胜被任命为集贤学士,主管太史院,皇帝还赏赐给他一品官服。
卢世荣和桑哥当时当权,权势很大,非常嚣张跋扈。贺胜的父亲仁杰当时留守上都,不肯屈服于他们。桑哥想暗中陷害仁杰,连续上奏章几十次,但皇帝始终没答应。
1281年,桑哥完蛋了,尚书省也被撤了,权力都归中书省了。皇帝问谁可以当宰相,阿合马说:“全国上下都觉得完泽合适啊!” 于是完泽当了宰相,阿合马自己则当了参知政事。1283年,阿合马升任枢密院佥事,后来又当上了大都护。1295年,阿合马他爹仁杰退休了,阿合马接替他爹当了上都留守,还兼任本路都总管、开平府尹、虎贲亲军都指挥使。他到任之后,大力发展商业,压制豪强,财政收支有条不紊,各项开支也控制得很好,国库充盈,老百姓都过上了安稳日子。那些达官贵人的子弟和奴仆,要是谁敢横行霸道,他就依法严惩。
1298年,阿合马升任光禄大夫、左丞相,继续担任上都留守,还兼任本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没多久,他又加封了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上都奉圣州有个老百姓叫高某,是虎贲军的人,家里很有钱,在当地很有名望,结果他死了,留下个年幼的儿子。有个达官显贵看上了高家的钱,就派手下强娶高家的寡妇。阿合马把这事儿禀报了皇帝,皇帝大怒,狠狠批评了那个达官显贵,高家的寡妇这才保住了贞节。那年闹饥荒,阿合马就打开粮仓赈济百姓,结果他还自己检讨,请求皇帝治他的罪。皇帝说:“朕把上都百姓托付给你们父子,就是想让你们好好治理啊。你做得这么好,朕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你继续好好干吧!” 百姓们都感激他,在上都西门外给他立了个祠堂。皇帝听说后,又让人画了他的画像赐给他,让他传给子孙后代。没过多久,阿合马因为脚有毛病请求退休,皇帝不同意,说:“你就安心在家养脚吧!” 还赏赐给他一辆小车,方便他出入皇宫。
一开始,有个开平人叫张弼,家里特别有钱。张弼死了以后,他的奴才去要债,没要到钱,竟然把欠债的人打死了。负责审理这个案子的官员,想了个办法,让这个奴才供出张弼的儿子,把他们父子俩一起关进了监狱。当时丞相铁木迭儿收了张家六万贯钱的贿赂,却始终不肯为张家父子说情。
有个叫胜的人,平时就看不惯铁木迭儿贪赃枉法,他们俩还住在同一条胡同里,平时根本不来往。胜听说张弼的事后,就把这事告诉了御史中丞杨朵儿只。杨朵儿只又把这事告诉了监察御史玉龙帖木儿和徐元素。于是他们就上奏弹劾丞相,抓捕审问铁木迭儿的亲信,查出了铁木迭儿受贿的证据,然后把这些证据都报告给了皇帝。皇帝本来就讨厌铁木迭儿,正想治他的罪呢。铁木迭儿吓得赶紧逃到太后宫里躲了起来,太后出面为他求情,结果只被夺了官印,罢免了官职。
等到英宗皇帝即位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铁木迭儿暗中又重新掌握了相位,然后他立刻抓捕了杨朵儿只和中书平章政事萧拜住,把他们俩在同一天处死了。他还诬陷胜曾经用皇帝赏赐的车子去迎接圣旨,说他不敬,也把胜给杀了。胜死的那天,老百姓都拿着纸钱,在他尸体旁边哭,场面非常悲痛。
泰定年间,朝廷下令为他平反昭雪,追赠他为“推忠宣力保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秦国公,谥号惠愍。到了至正三年,又加赠他为“推忠亮节同德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泾阳王,并把谥号改为忠宣。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惟一,官至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左丞相、监修国史;另一个叫惟贤,官至太中大夫、同知上都留守司事。他的孙子均,当上了太子詹事。
杨朵儿只,是宁夏河西人。从小父母双亡,她和哥哥都是孤儿,但她很小就懂事自立,说话做事都像个大人一样稳重。她在仁宗还是藩王的时候就侍奉他,仁宗非常器重她。大德丁未年,她跟着仁宗搬到了怀孟。后来仁宗听说朝廷出事了,要回北方,就派朵儿只和李孟先先去京城,和右丞相哈剌哈孙商量,迎接武宗回京。
仁宗回到京城后,朵儿只负责检查禁卫军的戒备情况,暗中加强防卫,仁宗对她非常感激,还亲手解下自己身上的腰带赏赐给她。内乱平定后,仁宗在东宫,论功行赏,任命朵儿只为太中大夫、家令丞,让她每天都侍奉在身边,即使休息也不回家,大家都对她又敬又怕。后来她哥哥去世了,她哭得非常伤心,仁宗很同情她,对她更加关照。她对嫂子很孝顺,对侄子也像亲儿子一样,家里上下都被她感动了。后来她又升官了,当上了正奉大夫、延庆使。武宗听说她很贤能,就召见了她,仁宗说:“这个人确实能担当大事,但是她性格刚直,不太合群。”武宗看着朵儿只说:“是的。”
仁宗皇帝刚开始掌握大权,要严惩那些误国的人,打算把他们都杀掉。朵儿只说:“治理国家却动不动就杀人,这不是帝王的治国之道啊!”皇帝听了他的话,很受触动,只杀了一些罪大恶极的,老百姓都很高兴,也很信服。
后来,皇帝有一天跟中书平章事李孟讨论朝中人才,李孟说朵儿只是第一,皇帝也同意这个看法,就提拔他做了礼部尚书。 之前,朝廷改用至大银钞,它的价值相当于二十五贯铜钱,还铸造了至大铜钱。到了这个时候,有人建议废除这些新的货币。朵儿只说:“法律有没有用,不应该看制定法律的人是谁。银钞确实应该废除,但铜钱和纸币可以同时使用,这是古时候的办法。国家不能浪费财富,老百姓也不能遭受损失,所以钱币不能轻易废除。”虽然他的意见没有完全被采纳,但当时人们都认为他说得对。
之后,朵儿只被提升为宣徽副使。御史台有人建议让他做台官,但皇帝觉得宣徽院管着宫廷的饮食开支,需要懂账务,朵儿只不懂这些,所以没同意。 有人告发朝廷近臣受贿,皇帝很生气,觉得这个人不该多嘴,想杀了他。当时张珪是御史中丞,他跪下劝谏,但皇帝不听。朵儿只对皇帝说:“杀告发的人会失去刑法威信,不听劝谏的人会失去君臣之间的信义。现在已经很久没有敢直言进谏的大臣了,张珪才是真正的中丞啊!”皇帝很高兴,采纳了张珪的意见,并且提拔朵儿只做了侍御史。
皇帝平时宴请大臣的时候,有些大臣说话做事过了头,皇帝一板起脸来,他们就立刻收敛了。即使是犯了法,即使是皇帝的亲信,也绝不姑息。有些人嫉妒朵儿只,就一起诬陷他,皇帝虽然知道,但那些诬陷的话却没能成功。后来,朵儿只被提升为资德大夫、御史中丞。
中书平章政事张闾因为妻子生病,请求回家乡江南,结果却侵占了百姓的河渡土地。朵儿只认为张闾的行为有损朝廷体面,弹劾罢免了他。江东、西的使臣斡来办事不称职,权臣包庇了他的罪行,想让他逃过惩罚,朵儿只弹劾了他,并将他杖责。斡来羞愧难当,最后自杀身亡。御史纳璘因为上奏言事触怒了皇帝,皇帝龙颜大怒,想狠狠惩罚他。朵儿只极力营救,一天之内上奏八九次,说:“我不是偏袒纳璘,只是不愿意陛下留下杀害御史的名声。”皇帝说:“看在你的面子上,饶了他吧,就把他贬为昌平令吧。”昌平是京畿重地,一个繁忙的县城,皇帝是想以此来刁难纳璘。朵儿只又说:“用御史去管理京城的县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因为言事而被贬官,恐怕以后的人会以此为戒,不敢再直言进谏了。”皇帝没有答应。
过了几天,皇帝在看《贞观政要》,朵儿只在旁边侍候。皇帝看着他说:“魏徵是古代正直的官员啊,朕怎么才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呢?”朵儿只回答说:“魏徵的正直是因为太宗皇帝,而太宗皇帝不听他的话,所以即使魏徵很正直,又能有什么用呢?”皇帝笑着说:“你的意思是说纳璘吧?那就赦免他,以成就你的正直名声吧!”
后来,有人上书批评朝政的缺点,直接指责宰相,宰相很生气,想请求皇帝下令处死他。朵儿只说:“诏书上写着:即使说话不对,也不会有罪。现在这样做,怎么向天下人显示诚信呢!如果真的杀了他,我也辜负了我的职责啊!”皇帝醒悟了,放过了那个人。于是,皇帝特别提拔朵儿只为昭文馆大学士、荣禄大夫,以此奖励他敢于直言。
话说那些位高权重的一品大员,很多都趁机巴结皇上,请求封赏祖上。有人跟朵儿只说,只要你稍微说说好话,这些都能得到。朵儿只却说:“我家世世代代都很普通,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已经很幸运了,我都担心自己配不上,还敢奢求更多吗?再说,如果我这么做了,那岂不是助长了那些投机取巧之人的气焰!” 后来,他升迁为中政院使。没过多久,他又被提升为中丞,之后又升任集贤大学士。可惜最后却被权臣铁木迭儿害死,年仅四十二岁。
一开始,武宗皇帝驾崩了,皇太后住在兴圣宫。铁木迭儿当上了丞相。一个月后,仁宗皇帝登基,继续让铁木迭儿当丞相。过了两年,铁木迭儿犯了错被罢免了。但他又和皇帝身边的亲信们搞好关系,再次当上了丞相。他仗势欺人,贪婪残暴,坏事做尽,朝野上下都恨得牙痒痒的,大臣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御史中丞萧拜住升任中书右丞,后来又当上了平章政事,算是稍微制约了一下铁木迭儿。朵儿只,从侍御史升任御史中丞,他心里就想着一定要纠正铁木迭儿的罪行。上都一个有钱人张弼杀了人,被关进了监狱,铁木迭儿就派他的手下强迫留守贺伯颜放了他。他还想强加一些其他的罪名给张弼,但没成功。有一天,铁木迭儿在都堂上坐着,非常生气,因为公事把留守叫来,想治他的罪。留守据理力争说:“铁木迭儿的手下干的那些事都是违法的,我不敢听他的,张弼其实没罪。”铁木迭儿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好让他走了。
朵儿只查明了铁木迭儿收受张弼贿赂的巨款,他的手下也收受了好几千两银子。他让御史徐元素调查取证,然后上奏皇帝。同时,另一个御史辇真又揭发了铁木迭儿二十多条罪状。皇帝大怒,下令逮捕审问铁木迭儿。铁木迭儿逃跑了。皇帝好几天没喝酒,等着审理此案,把铁木迭儿的那些同伙都杀了,但就是抓不到铁木迭儿本人。朵儿只一直追查此事,皇帝身边的亲信们拿着皇太后的旨意,把朵儿只叫到宫门口,责备他违抗皇太后的意思。朵儿只回答说:“我是一个御史,执行的是祖宗的法度,肯定会得罪人的,我没有违抗皇太后的意思啊!”
皇帝仁孝,担心这是真的皇太后下的旨意,不忍心重罚朵儿只,就罢免了他的相位,改任他为集贤学士。皇帝还经常问他一些弹劾官员的事,朵儿只说:“那不是我的职责,我不敢过问。我担心的是,铁木迭儿虽然离开了皇帝身边,却当上了东宫的师傅,在太子身边,恐怕他会继续作恶,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仁宗皇帝驾崩了,英宗皇帝还在东宫呢,铁木迭儿又当了宰相。然后他宣读太后的旨意,把萧拜住和朵儿只叫到徽政院,和徽政使失里门、御史大夫秃忒哈杂一起审问他们,指责他们之前违抗太后旨意。朵儿只当时就怒了,说:“要是让我当御史中丞,恨不得立刻砍了你,向天下人谢罪!你要是没违抗太后旨意,你能有今天吗?!”铁木迭儿又拉来当时和他一起当御史的两个人,来作证,想把朵儿只定罪。朵儿只直接朝那两个人吐口水,骂道:“你们曾经也当过御史,负责监督官员的,现在却干这种狗腿子的事?!”在场的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然后赶紧出去上奏。没多久,就宣旨逮捕朵儿只,把他押送到城门外,和萧拜住一起被杀害了。那天,风沙很大,天色昏暗,老百姓都很害怕,路上的人都互相看着,气氛很紧张。
英宗皇帝登基后,诏书里还加上了诬陷大臣的罪名。铁木迭儿权势做大,一点点的怨恨,他都要报复。太后后悔不已,皇帝也意识到铁木迭儿诬陷的都是先帝的旧臣。还没来得及处理这件事,铁木迭儿就病死了。这期间,老天爷还降下灾祸,朝廷就要求大臣们说实话,在朝堂上开会讨论。集贤大学士张珪和中书参议回回都认为萧拜住和杨……(此处原文缺失)的死很冤枉,所以才导致不下雨。听到这话的人都脸色大变,但他们的意见最终也没能被采纳。后来张珪当上了平章政事,就对丞相拜住说:“赏罚不公,冤屈得不到伸张,国家治理好不了。如果萧拜住他们真是冤枉的,为什么不赶紧给他们平反呢?!”丞相很赞同他的话,就向皇帝请求,皇帝下诏为他们平反昭雪,追赠他们思顺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上柱国、夏国公的爵位,谥号襄愍。朵儿只死的时候,权臣想霸占他的妻子刘氏,想把刘氏送给别人。刘氏为了保全自己,剪掉了头发,毁了自己的容貌发誓,这才免于被霸占。她儿子叫不花。
不花从小就有才华,而且很有礼貌,喜欢读书,字也写得很好。一开始,仁宗皇帝听说他的情况后就把他召进宫里,不花回答问题都让皇帝很满意,皇帝想让他当翰林直学士,但他坚决推辞了。后来家里出了变故,他就更加努力学习,凭借祖上的功劳被任命为武备司提点,后来又升迁为河东廉访司佥事。
有一次他出差去地方巡视,遇到一起杀子诬陷仇人的案子,案子快要结案了,不花仔细审理后说:“一个十岁的孩子,身上有十一处刀伤,而且凶手是用斧头杀人的,肯定要全力砍杀,怎么会刀伤这么浅,连皮都没伤到呢!” 通过他的仔细分析,真相大白,冤案得以平反。河东地区闹饥荒,不花首先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还没等朝廷批准他的请求,他就已经开始动用公家的粮食接济灾民了,老百姓因此得以活命。
天历年间,文宗皇帝即位,任命不花为通政院判。正准备上任的时候,陕西的军队抗旨不遵,各地的官员和百姓都逃跑了。只有不花一个人带领大家抵抗,他大声呼喊着劝说那些西方的士兵说:“老百姓是祖祖辈辈辛辛苦苦才有的,国家大事,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你们既不懂得忠君爱国,又想残害这些无辜百姓,我宁愿为百姓而死,也不会听你们的!”战斗中,不花战死了。他的两个仆人也都被抓住了,他们说:“我们的主人为了国家而死,即使我们沦为奴隶,现在苟且偷生,将来怎么在九泉之下见我们的主人呢?我们不如死跟着主人!”他们想起来杀掉仇人,结果仇人却要杀了他们。至顺二年,朝廷追赠他嘉议大夫、礼部尚书的官职,以表彰他的忠诚。
萧拜住,是契丹石抹氏的人。他曾祖叫丑奴,是个大力士,骑射技术高超,而且眼光独到,很有见识,在金朝当官,在古北口当屯戍千户。
庚午年,金国的军队南下,金将招灯必舍跑了,丑奴趁着夜黑偷偷地带着三千人马死战,但没打赢,箭射中了胸膛。 没办法,他只好打开城门投降了。成吉思汗就让丑奴去追击招灯必舍,一直追到平州和滦州,把招灯必舍给降服了。然后,丑奴又攻下了平州、滦州、檀州、顺州、深州、冀州等州,还有昌平的红螺山、平顶山等寨子,还在邦君甸两次打败了金兵。 成吉思汗封他为檀州军民元帅。 成吉思汗正忙着西征,丑奴还给他送去了一万支竹箭、一万张弓和一万根弩弦,之后被提升为檀州、顺州、昌平万户,还管着打猎捕鹰的工匠,最后死在了任上。死后被追封为顺国公,谥号忠毅。
他弟弟老瓦,开始的时候是带着杨城渔寨投降的,当了丑奴弟弟的质子,后来立了很多战功,继承了檀州节度使的职位。 后来节度使言安因为水栅没攻下来,就暗中勾结汤河川的人叛逃,老瓦去追,没追上,最后战死了。
丑奴的儿子青山,中统元年继承了万户的爵位。到了至元十一年,他跟着丞相伯颜平定了南宋。回来后,被任命为湖北提刑按察使。死后被追封为顺国公,谥号武定。
青山的儿子哈剌帖木儿,年轻的时候就在裕宗当太子的时候侍奉过,负责宫中的宿卫工作,后来当上了檀州知州。死后被追封为顺国公,谥号康惠。
拜住是哈剌帖木儿他儿子。他曾经跟着成宗皇帝去北方打仗,因为表现出色,被特地任命为檀州知州。后来进入朝廷担任礼部郎中,升迁为同知大都路总管府事,之后又外放出任中山府知府,因为家里有丧事就辞官了。
正巧仁宗皇帝路过中山府,有个同僚在皇帝身边的人那儿告状,说:“拜住知府辞官,其实就是怕迎接皇帝太麻烦。”皇帝当时听了这话,有点相信了。结果皇帝在田间地头走着,碰到一位老大娘,就问她:“府里哪个官员最好?”老大娘回答说:“萧知府不错,其他的我不太清楚。” 皇帝又走到一座神庙,看见几个老人正在烧香磕头,就派人去问他们:“你们这是在祈祷什么?”老人们一起回答说:“萧知府回家奔丧去了,我们希望他快点回来,所以才祈祷。” 皇帝听了之后,就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武宗皇帝登基后,重新起用拜住,让他担任中书左司郎中,后来外放为河间路总管,接着被召回朝廷任右卫率使,之后又升迁为户部尚书,最后官至御史中丞。皇庆元年,他升任陕西行中书省右丞。延祐三年,他升任中书平章政事,后来又担任典瑞院使,最后被授予银青荣禄大夫、崇祥院使的荣誉称号。
英宗皇帝即位十九天的时候,右丞相铁木迭儿因为拜住在他任职的省里处处掣肘,而且还揭发拜住贪污受贿、专权跋扈,于是就请求按照皇太后的旨意,把拜住和前任御史中丞杨朵儿只一起处死。皇帝说:“人命关天,杀头不是小事,不能操之过急。这两个人罪名还没查清楚,应该先禀报皇太后,让她仔细审理。如果他们真的罪无可赦,再杀也不迟。” 最终,皇帝还是下令处死了他们,并且抄了他们的家,这些事情都记载在《杨朵儿只传》和《铁木迭儿传》里。泰定年间,朝廷追赠拜住为守正佐治功臣、太保、仪同三司、柱国,追封他为蓟国公,谥号忠愍。拜住死后,有个叫吴仲的人暗中守护着他的尸体,三天三夜都没离开,最后才把他安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