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字邦杰,是山东益都人。他性格刚强果断,很有节操,力气大的出奇,而且擅长骑马射箭。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担任莒州翼千户。他和父亲都擅长使用双刀,人们都称他们为“刀王”。至元二十九年,江西行枢密院命令他率领军队到南雄,讨伐丘大老的叛军。当时,六百多名叛军突然袭击,王英与他们作战,杀死了他们的头领刘把东,俘获了九十多人。

元贞元年,他跟随左丞董士选讨伐大山贼刘贵,并将其擒获。第二年,他又讨伐了永新、安福两州的叛军,余党都消停了。延祐二年,宁都发生了叛乱,行省命令王英率领各万户的军队前去讨伐。叛军的势力非常强大,但王英屡战屡胜,斩杀和俘获的叛军不计其数,尸横遍野,河水都被堵塞了。行省平章李世安派遣王英到闽境迎接江浙平章张闾率领的军队,在木麻坑,他擒获了叛贼蔡五九。他又追击叛军到上虎嶂,遭遇了三千多名叛军,并将他们全部歼灭了。至治元年,由于大臣的推荐,他被授予忠武校尉、益都淄莱万户府副千户的职位。天历元年,他被授予宣武将军。

至顺二年,行省命令王英招捕桂阳州的叛贼张思进等两千人。王英到达后,凭借自己的威信,那些叛贼都纷纷请求投降。元统元年,他被授予怀远大将军、同知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事的职位。至元三年,万安军的叛贼吴汝期等人作乱,聚集了三千多人。王英到达后,叛贼都束手就擒。没过多久,李志甫在漳州起兵叛乱,刘虎仔在潮州起兵叛乱,朝廷命令江西行省右丞燕帖木儿前去讨伐。当时叛乱刚开始的时候,王英已经退休了,平章政事伯撒里对他的僚佐说:“这些虽然是小偷小摸,但非刀王不可行。这个人虽然年老了,但一定可以用正义感激励他。”于是派人去迎接他。王英说:“国家有难,我虽然老了,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他立刻上马,精神抖擞,迅速赶往战场。等到叛乱平定后,王英的功劳最大。

元朝至正年间,毛贵攻陷了益都。当时英时已经九十六岁高龄了,他对儿子英弘说:“我们家世代蒙受皇恩,享受着优厚的官职和俸禄,这些我都亲身经历过。如今我年纪大了,就算不能再上战场为天子效力,难道还能忍心吃着敌人的粮食苟活吗?” 他好几天滴水未进,最终饿死了。

毛贵听说后,派人准备棺材和寿衣为他下葬。 准备下葬的时候,发现英时的尸体怎么也抬不动。 英弘焚香祈祷说:“公子弘请求父亲回到祖坟安葬。” 祈祷完毕,英时的尸体竟然自己坐了起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山东宣慰使普颜不花和当地官府向朝廷请求给予抚恤,有人说:“他不吃敌人的粮食,饿死在芹泉,有伯夷、叔齐的高尚气节,是做臣子的清廉典范啊!” 芹泉,是一个地名,是英时居住的地方。

石抹宜孙,字申之。他的祖先是辽国的迪烈糺人。他的五世祖叫也先,在太祖时期做过御史大夫,他的事迹有记载。也先的曾孙叫继祖,字伯善,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做了沿海上副万户。 他最初在沿海军队担任台州的镇守官,到了皇庆元年,又调任婺州和处州的镇守官。他管教军队非常严格,平定了宁都的盗寇,立下了战功;而且他通晓政事,精通盐务政策,很多措施都非常合时宜。他的学问基础是经学,但同时也通晓法家、纵横家、天文、地理、算术、方技、佛教和道教的学说,在士大夫中享有盛名。石抹宜孙是他的儿子。

宜孙这小子聪明伶俐,特别爱学习,读书那叫一个广泛,尤其擅长写诗。他曾经借着嫡亲弟弟厚孙的荫庇,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当上了沿海地区的副万户,负责守卫处州。等弟弟长大后,他就把官职让给了弟弟,自己回到台州养老。到了至正十一年,方国珍在海上造反,浙江行省就派宜孙去温州镇守,宜孙立马就上任了。同年,闽地的海盗又攻打处州,行省又派宜孙带兵去平叛。因为立了功,他升职成了浙江东部宣慰副使,并在台州设立了分府。没过多久,处州周围的山区匪寇四起,宜孙又奉命前去讨伐。到了处州后,他立刻着手修筑城墙,做好了防御敌人的准备。

至正十七年,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铁睦迩授权提升宜孙为行枢密院判官,全权负责处州的军事,并在处州设立了分院。他还任命江浙儒学副提举刘基做他的院经历,萧山县尹苏友龙做照磨,此外,宜孙又聘请了当地人胡深、叶琛、章溢做军事参谋。处州地处山区,山谷纵横交错,盗贼依托险要地势,经常出来作乱,很难治理。宜孙采纳了刘基等人的计策,有的用武力镇压,有的用计谋诱降,没过多久,就把这些盗贼全部消灭干净了。后来,他又升任同佥行枢密院事。那时候,天下大乱,各地守将都各自为政,只顾着保全自己。所以,在浙江东部,就数宜孙在处州和迈里古思在绍兴最有名气了。

十二月,明朝军队攻打兰溪,眼看就要打到婺州了,而石抹宜孙的母亲当时就在婺州城里。石抹宜孙哭着说:“忠义没有比侍奉君主和父母更重要的了。拿着朝廷的俸禄却不去尽职,那就是不忠;母亲有难却不去救援,那就是不孝。不忠不孝,还能在天地间立足吗?” 于是,他立刻派胡深等人率领几万民兵去支援,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殿后。军队到了婺州,刚和明军交战就战败了,只好退回来。这时,经略使李国凤来到浙江东部,皇上特批任命石抹宜孙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官阶是中奉大夫。

第二年,明军攻打处州,石抹宜孙带着几十个骑兵逃到了福建境内,想图谋报复,可是到的地方人心涣散,事情已经无法再做了。他叹息道:“处州,是我一直守护的地方啊。现在我的势力已经衰败,无处可去,不如回到处州境内,死了也做个处州的鬼吧!” 他回到处州的庆元县后,被乱兵杀害了。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追赠他为推诚宣力效节功臣、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上柱国,追封越国公,谥号忠愍。

迈里古思,是宁夏人,字善卿。至正十四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当时苗军主将杨完者在杭州,放纵军队抢劫,没人敢管,老百姓非常痛苦。后来,一些苗军士兵闯进绍兴城强抢人马,迈里古思抓捕并斩杀了几个,苗军这才害怕,不敢再到绍兴地界来了。迈里古思的名声一下子就大了。

江南行台迁治绍兴后,命令迈里古思担任行台镇抚,他就大力招募民兵,为绍兴的防御做准备。处州的山贼烧杀抢掠婺州的永康、东阳,迈里古思带兵前去讨伐,和石抹宜孙约定时间前后夹击山贼的老巢,最终平定了山贼。他被提升为江东廉访司经历,仍然留在绍兴,用军队保护行台。当时浙江东部和西部的很多郡县都破败不堪,只有迈里古思保住了绍兴,境内安宁,百姓都把他当父母一样爱戴。江浙省的官员就奉旨任命他为行枢密院判官,在绍兴设立分院办公。

方国珍派兵去骚扰绍兴附近的县城,迈里古思一听就火了,说:“国珍本来就是海盗,现在投降了朝廷,当了大官,居然还来祸害咱们老百姓,这成什么话!” 他打算带兵去讨伐国珍。先派部将黄中去攻打上虞,黄中回来后,请求增兵。

那时候朝廷正重用方国珍,用他的船运送粮食呢。御史大夫拜住哥跟方国珍私底下关系特别好,走得很近,收受过国珍不少贿赂。他一听迈里古思擅自起兵,心里就慌了,怕事情闹大,赶紧派人把迈里古思叫到自己家里,想跟他商量商量。结果呢,迈里古思一到,拜住哥就让人用铁锤把他活活打死了,砍下头扔到厕所里。城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听到这个消息后,都痛哭流涕。

黄中带着他的军队,为了给迈里古思报仇,把拜住哥全家老小,还有台府里的大小官员,全都杀光了,唯独留下了拜住哥。黄中把情况告诉了张士诚,张士诚就派兵去守绍兴。拜住哥后来升官了,当上了行宣政院使。监察御史真童上奏说:“拜住哥暗中害死朝廷大将,差点引发兵变,他既不守法又不忠于朝廷,罪大恶极!应该按照法律严惩!” 朝廷于是下令削去拜住哥的官职,把他发配到潮州。这样,迈里古思的冤屈才算昭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