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不花,是蒙古怯烈氏的人。他爷爷叫昔剌斡忽勒,有四个兄弟,老大叫脱不花,老二叫怯烈哥,老幺叫哈剌阿忽剌。当年太祖还是个小人物的时候,就和怯烈哥交情很深了,后来四个兄弟都带着自己的部下投奔了太祖。太祖念着旧情,对他们比其他部落的人都要好,还让怯烈哥当了必阇赤长,上朝的时候安排他们坐在最前面,各种宴会也给他们最好的待遇。昔剌斡忽勒去世得早,他儿子孛鲁欢从小就侍奉睿宗,在宫里当侍卫。宪宗当皇帝后,孛鲁欢和蒙哥撒儿一起出谋划策,被封为中书右丞相,权力很大,基本上掌握了国家的政事。朝廷还把真定府束鹿县的土地赏赐给他当食邑。到了至元元年,因为被牵扯进阿里不哥的叛乱案,孛鲁欢被处死了。他留下四个儿子:老大叫也先不花;老二叫木八剌,一开始在御史台工作,做到中丞;老三叫答失蛮,官做到银青荣禄大夫;老四叫不花帖木儿,做到荣禄大夫、四川省平章政事。

也先不花一开始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当了必阇赤长。后来裕宗被封为燕王,世祖就让也先不花当燕王的老师,还对他说:“也先不花啊,你是我的老臣的子孙,为人正直可靠,又熟悉典故,燕王有什么事都问你,保证不会让他做错事。”

二十三年的时候,也先不花升官了,当上了上柱国、光禄大夫、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那时候,阿郎、可马丁等一些少数民族部落造反了,他带兵把叛乱平定了。之后,他在那里设立了六十多个州县,增加了二十多万户口,还任命了那些部落首领当官,规定了他们的贡赋,边境地区终于安定下来了。

元朝大德二年,刘国杰升职了,当上了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他做官啊,很有威严,但不是那种动不动就发火的威严,而是让人自然而然就服气的那种。他处理事情很明智,不用细问就能抓住重点。遇到大事要开会讨论的时候,大家意见都不统一,他只要轻轻一句话,就能说到点子上,让大家都觉得特别厉害,没想到他竟然能想得这么周到。

有一次,汴梁行省出了件冤假错案,闹得沸沸扬扬的,还牵扯到了湖广平章政事刘国杰和右丞燕公楠。朝廷急召他们俩进京问话。这俩人之前跟也先不花有过一些口角,也先不花一看这情况,赶紧派人给朝廷递上奏折,说明刘国杰和燕公楠根本没参与那件事,最后两人都平安无事地回来了。大德八年,刘国杰又升职了,调到河南行省当平章政事。那一年黄河决堤,黎堤那块儿情况特别危急,眼看着就要出大事了。刘国杰立刻指挥当地官员和士兵们抢险,结果汴梁那边啥事都没有。大德九年,刘国杰更厉害了,直接升任上柱国、银青荣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每个月都有赏赐,他管辖的地方也都太平无事。大德二年,刘国杰去世了。天历二年,朝廷追赠他为推忠守正佐运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谥号文贞。他一共生了五个儿子:亦怜真、秃鲁、答思、怯烈、按摊。

刘国杰的大儿子亦怜真,在元裕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着他做事,当家令。后来官做到银青荣禄大夫、湖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延佑元年,亦怜真去世了。天历元年,朝廷追赠他为推诚辅治宣化保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武昌王,谥号忠定。

二儿子秃鲁,在四朝当官,一开始在宗正府做个小官儿,后来官至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傅,还负责处理军国大事,最后去世了。天历二年,朝廷追赠他为怀忠秉义昭宣弼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广阳王。

三儿子答思,做到资德大夫、湖南宣慰使就退休了。四儿子怯烈,做到中政使。

说白了,他办完差事后,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上了宿卫。朝廷还特地给他配了七辆车,让他去湖广侍奉他父亲也先不花。各地的官员都听说他孝顺,就给他升官了,封他为中奉大夫、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海康地区跟安南、占城这些外国接壤,那边的岛上土著老是反反复复,不过他威望很高,那些夷人都很听话,连生黎王等二十多个部落都愿意交税。他在那边当了一年官,就回家探亲了。

到了至大二年,他又被任命为资德大夫、中书右丞,还兼任浙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没过多久,他父亲在武昌去世了,他因为过度悲伤生病,最后死了。天历二年,朝廷追封他为秉义效忠着节佐治功臣、太保、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还追封他为特进赵国公、中书左丞相,谥号贞孝。

他儿子阿荣,也是从宿卫做起的,后来当上了湖南道宣慰副使,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奎章阁大学士、荣禄大夫、太禧宗禋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