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实,字诚卿,祖上是北京人。他曾祖父何抟霄,很有钱,又乐善好施,乡里人都称赞他是个好人。他祖父叫何鼎敬,父亲叫何道忠,在金朝做官,当过北京留守。何实从小就没了父亲,跟着叔父长大。他为人很有气节,不同凡响。家里人曾经进他房间,看到一条青蛇在他被子里蜿蜒盘旋,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何实。

何实长大后,掌握了好几种国家的语言,还擅长骑马射箭,为人豪爽不羁,方圆百姓都很敬佩他的才能和胆略,都愿意跟随他。

乙亥年,中原地区盗贼四起。锦州的张鲸自立为临海郡王,还派使者向成吉思汗表示臣服,后来因为叛乱被杀。张鲸的弟弟张致,一开始也曾想拉拢何实一起叛乱,但何实大声呵斥他说:“天命在成吉思汗手里,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只会自取灭亡!” 于是,何实招募了一万户人家,组建了三千人的军队,在丙子年春天归顺了成吉思汗。

大将木华黎和他讨论军事,何实总是能提出很多奇特的作战策略,木华黎听后拍腿叫好,非常欣赏他,于是把何实引荐给了成吉思汗。何实向成吉思汗汇报了军队和百姓的人数。成吉思汗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一把宝剑,并让他跟随木华黎担任先锋。当时张致又占据了锦州,何实在神水县与张致的军队遭遇,他冲锋陷阵,浴血奋战,杀死了三百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战马和兵器。木华黎上奏朝廷,请求赏赐何实战马、弓箭等装备以表彰他的功劳。

因为立下大功,何实被任命为帐前军马都弹压。成吉思汗下诏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并让他率兵攻打齐国的几个郡。成吉思汗又派何实率领四千军队攻取燕南和齐西地区。何实首先攻克邢州,然后攻打赵郡,接着攻下魏郡和邺城,又攻破博关,随后又攻取了曹州、濮州、恩州、德州、泰安和济宁,势不可挡,一路势如破竹。攻到潍州时,与木华黎会合。何实升任兵马都镇抚,跟随木华黎攻取了大同、雁门、石州、隰州等地,全部平定。之后又率兵攻打太原、平阳、河中、京兆等城,所到之处,都纷纷归降。木华黎记下了何实的功劳,上奏朝廷,推荐何实为元帅左监军。

1213年,木华黎死了,他儿子孛鲁继承了他的位置。武仙又造反了,占据了邢州。孛鲁亲自带了五千兵马去围困他,架起云梯,让士兵们第一个冲上城墙,他拿着长枪冲锋陷阵,城破了,武仙逃跑了,孛鲁追击了四十里,大败了武仙的军队,斩杀了二百多颗人头。当天晚上,武仙的余党都逃跑了。孛鲁下令,谁敢私自抢掠就杀头,军队里立刻就安静下来了,老百姓也都很安定。孛鲁派兵驻守邢州,做了很多好事,邢州的老百姓都把他当神仙一样敬重。

1214年,孛鲁去征讨西夏,派史天泽分兵攻打汴州、陈州、蔡州、唐州、邓州、许州、钧州、睢州、郑州、亳州、颍州,一路打下来都很顺利,一共斩杀了1500多颗人头,俘虏了700多个工匠。孛鲁又命令史天泽驻兵邢州,把500户织造工匠安顿下来,设立织造局让他们织布。1216年,朝廷赐给他金虎符,让他可以自行处理元帅府的事务。邢州因为武仙的叛乱,连续几年闹饥荒,请求把织造局搬到博州去,孛鲁同意了。他体恤百姓的辛苦,让他们不用再出征,还派人去东平府调史天泽过来,让他和史天泽一起管理军队和百姓的事务。博州因为战乱,物资匮乏,流通不畅,史天泽就用丝绸印制了会子,作为当地的货币,老百姓都因此得到了方便。1218年,朝廷下令收回各将领的金虎符。1220年,孛鲁把史天泽的儿子史仲泽送去当人质。

公元丁酉年,皇上好几次召见我,还赏赐了我三筐金银丝绸。后来路过陵州的时候,碰上了强盗,我和随从一起跟他们对射,结果射死了二十多人,活捉了十多个人。到了皇上的行宫,皇上非常高兴,问我遇盗的情况,还下令别杀那些被抓的强盗,把他们都赏赐给我了。那天,皇上还让我坐在他旁边,和我一起聊军中的事情,聊了很久,最后说:“你为国家效力这么多年了,我想授予你征行元帅的职位,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你呢!” 我连忙磕头谢恩说:“皇上,我披坚执锐,在战场上拼杀二十多年了,身上中了十多枪,右胳膊都抬不起来了,我已经是个废人了。我不敢接受您的重任。我想辞去监军的职务,只要能给我一个金符,让我负责管理工匠,每年进贡一些丝织品,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行了,对我来说就足够了。”皇上当时脸色不太好看,没说话,就让我射箭,看看我的胳膊到底行不行,结果我果然射不出去。皇上让我留在宫里当侍卫,还暗中派人观察我,证实我的胳膊确实抬不起来。我推辞了十多次,皇上才答应我的请求。

然后皇上设宴款待我,亲自把金符赏赐给我,还用汉字写了任命书,让我担任御用局工匠的达鲁花赤,并且这个官职可以世袭。皇上还赏赐我了一顶貂皮帽,免除了我佩戴铁质腰带的义务,又赏赐我一件貂皮袍子,一把弓和一百支箭,然后让我回家了。丁巳年,我在博州去世了。

我生了九个儿子,十七个孙子。我的儿子崇礼,后来被授予应奉翰林文字、从仕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的官职。

郝和尚拔都,太原人,从小就用小名儿行走江湖。他小时候被蒙古兵抓走了,在郡王迄忒手下当差,后来成了个翻译高手,骑马射箭也一把好手。成吉思汗派他当使者去宋朝好几次,来来回回,靠着他的口才,每次都完成任务。戊子年,他被任命为九原府的主帅,还佩带着金符呢!庚寅年,他带兵南下打仗,一路攻下了潼关和陕西,立了大功。辛卯年,被授予行军千户的职位。

乙未年,他跟着皇子南征,打到了襄阳。宋军在汉水上摆开了四十万大军跟咱们对着干。他带着几百个先锋,直接冲进了敌阵,宋军一下子就溃败了!丙申年,他又跟着都元帅塔海去征讨蜀地,攻下了兴元。宋将王连用重兵把守着剑阁,他就招募了十二个敢死队员,趁着夜色偷袭,攻破了关口,打进了蜀地,蜀地的城池都一个个被拿下。第二年,又攻下了夔府,打到了长江边上,宋军在南岸摆了三十万大军。郝和尚拔都挑选了九个骁勇善战的士兵,乘着轻便的小船率先登岸,在敌阵中横冲直撞,一会儿冲进去,一会儿又冲出来,宋军扛不住了,就这样,他以善战闻名天下。

庚子年,太宗皇帝在行宫里,亲自数了数他身上的伤疤,一共二十一处,夸奖他辛苦,把他升为宣德、西京、太原、平阳、延安五路万户,还换上了金虎符,给他配备了两万兵马,又赏赐了他六匹马、金弓箭和铠甲等等。甲辰年,他在宿瓮都的行宫朝见定宗皇帝,皇帝赏赐给他一万两白银,他推辞说:“赏赐太多了,我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我这点功劳,都是将校们一起努力的结果。”然后,他就把将校刘天禄等十一个人也推荐给皇帝,大家都得到了皇帝赏赐的金银符。戊申年,他奉诏回到太原,请求朝廷免除那些路途遥远地区过重的租税和赋税。那年闹饥荒,他又拿出六十两白银、一千石粮食和几千只羊,支援国家。己酉年,他的万户府升格为河东北路行省,可以便宜行事,他干了四年,壬子年三月去世了。死后追赠太保、仪同三司、冀国公,谥号忠定。

他家一共十二个儿子,个个都当了大官。老大叫天益,拿着金牌,是太原路军民万户都总管,那是相当厉害的职位。老二叫仲威,继承了父亲五路万户的爵位,也是个高官。老三叫札剌不花,官职是镇蛮都元帅、军民宣慰使,负责镇压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权力很大。老四天举,是元大都的总管,还兼任府尹,管着大都的行政和治安。老五天祐,在陕西当奥鲁万户,奥鲁万户也是个很重要的军事职位。老六天泽,是夔州路的总管,负责地方行政。老七天麟,是京兆等路诸军的奥鲁万户,掌管着京兆等地的军队。老八天挺,官至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那是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了,位高权重。

这十二个儿子,个个都是朝廷重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见他们家族的势力有多么强大。 “子十二人:长天益,佩金符,太原路军民万户都总管;次仲威,袭五路万户;紥剌不花,镇蛮都元帅、军民宣慰使;天举,大都路总管,兼府尹;天祐,陕西奥鲁万户;天泽,夔州路总管;天麟,京兆等路诸军奥鲁万户;天挺,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这可是妥妥的显赫家族啊!

赵瑨,是云中蔚州人。他爸爸赵昆,在金朝当官,是帅府评事。他哥哥赵珪,在飞狐城当万户,守卫着那座城。庚午年,他爸爸去世了,哥哥赵珪就用车把妈妈接到蠡州去了,把赵瑨留在飞狐城。赵瑨从小就比较不羁,喜欢练武。

癸酉年,太祖南下攻打金朝,先锋部队到了飞狐城,城里的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赵瑨就跑到县衙说:“大兵压境,咱们不投降还等什么!”大家听了他的话,都同意投降了。丁丑年,太师、国王木华黎把军队驻扎在桓州,任命赵瑨当百户,跟着一起攻打蠡州。金兵紧闭城门抵抗,国王的副将石抹也先战死了,国王很生气,要屠城。赵瑨哭着说:“我母亲和哥哥都在城里,请让我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全城的百姓!”他说的情真意切,国王被他的孝心打动了,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后来,攻打相州的时候,打到城门口,金兵的死士冲了出来,赵瑨冲上去跟他们拼杀,结果一支箭射中了鼻侧,箭镞从脑后穿了出来。他拔出箭,继续战斗,七天后攻破了相州城。因为立了大功,他被授予冀州行军都元帅,还佩带着金虎符。赵瑨把这个官职让给了他哥哥赵珪,朝廷同意了,改任命赵瑨为军民总管,后来又升迁为易州达鲁花赤,也佩带着金符。

太宗皇帝南下河南,赵瑨从易州快马加鞭,送来了二十多万支箭到皇帝行在的地方,皇帝非常高兴,就让他代理中都省的事务。癸巳年,赵扬在兴州叛乱,赵瑨带兵平定了叛乱,被提升为中山、真定二路达鲁花赤。中统元年,朝廷设立了十道宣慰司,任命赵瑨为顺天宣慰使。至元元年,他调任淄莱路总管。六年后,又改任太原路总管。十二年,升任燕南道提刑按察使。十四年,调任河南道提刑按察使。十六年,赵瑨退休了。第二年,他去世了,享年八十岁。皇庆元年,朝廷追赠他仪同三司、太保、上柱国,追封为定国公,谥号襄穆。他的儿子叫赵秉温。

秉温啊,一开始在世祖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着他了,还被派去拜刘秉忠太保为师学习。后来跟着世祖皇帝一起征讨吐蕃和云南大理。元朝中统年间刚开始的时候,就被朝廷任命管理右三部的事务。到了至元七年,他创立并实践朝仪,考核结果很让皇帝满意,于是被授予尚书礼部侍郎兼侍仪司的职务。第二年,又升任秘书少监,负责搜集天下各地的典籍。至元十九年,他又升任昭文馆大学士,还兼管太史院和侍仪司的事务。《授时历》编成后,皇帝赏赐了他二百锭银子,还升了他的官职,成了中奉大夫。至元二十九年,《国朝集礼》编撰完成,皇帝还特别下令让他的儿子慧继承他的侍仪使的职位。到了皇庆元年,追赠他金紫光禄大夫、司徒、云国公的爵位,谥号文昭。他儿子慧后来也当上了昭文馆大学士。

石抹明安是桓州人。他性格宽厚,不太拘泥于小节。小时候,他经常拿根棍子当马骑,带一群小孩排队玩,队伍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孩子敢喧哗。村里的老人看到后都很惊讶,说:“这孩子仪表不凡,举止得体,将来一定能当大官!”长大后,他常感叹:“人活在世上,应该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怎么能碌碌无为,像草木一样腐烂呢?”壬申年,太祖皇帝率领军队攻破了金朝的抚州,准备继续南下,金朝皇帝就派招讨使纥石烈九斤来救援。当时明安就在九斤的军队里,九斤对他说:“你以前去过北方,很了解蒙古国主,你去阵前,问问他为什么要兴兵,如果他不听,你就骂他!”明安一开始按照九斤说的去做,结果骑着马直接投降了。成吉思汗下令把他绑起来,等打完仗再审问他。金兵被打败后,成吉思汗召见明安,问他:“你为什么先骂我,然后又投降?”明安回答说:“我本来就想投降,是九斤让我那样做的,我怕他怀疑我,所以才那样说。不然,我怎么能有机会见到您的面呢?”成吉思汗很欣赏他的回答,就放了他,还让他统领蒙古军队,平定了云中东西两路。

话说皇上想跟北方金国停战,大臣明安却劝谏说:“金国的地盘有十七路之多,咱们现在才占了云中东西两路,要是就这么算了,等他们缓过劲来,合力进攻,咱们可就不好对付了。再说,山前的老百姓好久没见过打仗了,现在咱们用重兵压过去,发个命令就能搞定,兵贵神速,哪能犹豫呢!”皇上听了他的话。于是命令明安带兵南下,走到哪儿,老百姓都拿着饭菜出来迎接,明安最后带着河北好几个郡的土地凯旋而归。

皇上又命令明安和三合拔都将军带兵从古北口出发,一路扫荡景州、蓟州、檀州、顺州等地。其他将领都建议把这些地方的人杀光,明安却上奏说:“这些人该死,但如果饶了他们,那些还没投降的人就会闻风而降了。”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乙亥年春天正月,军队攻下了通州,金国的右副元帅蒲察七斤带着他的军队投降了,明安让他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收编到自己麾下,然后驻军在京南的建春宫。

金国的御史中丞李英和元帅左都监乌古论庆寿带着军队和粮草去支援中都。皇上派右副元帅神撒率领四百骑兵去迎战,明安又带了五百骑兵随后跟上,两军在永清相遇。交战时,明安命令士兵假装败退,金兵追上来后,明安又回过头来猛攻,大败金军,死伤和溺水而亡的金兵很多,还俘虏了李英和他佩带的虎符,缴获了上千辆粮车。接着,明安招降永清,永清没投降,于是明安下令攻城,并屠城。

没过多久,金将完颜合住和监军阿兴松哥又率领一万二千步兵和五百辆粮车来支援中都。明安再次率领三千骑兵前去迎战,在涿州宣封寨相遇,俘虏了松哥,合住逃跑了,明安军队缴获了所有金军的辎重,然后回到建春宫驻扎。四月,明安攻打万宁宫,攻克了它;又夺取了富昌、丰宜两关,攻克了固安县。

一开始,顺州城破了,士兵们抓住了密云县主簿完颜寿孙,把他献给了明安。明安放了他,还重用他。没过多久,完颜寿孙逃跑了,又回来了。明安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城里的老父亲,我担心他活不下去,所以想回去照顾他。现在我父亲已经去世了,所以我又回来了。”明安觉得他很孝顺,就又放了他。

五月,明安准备攻打中都。金朝大臣完颜复兴喝药自杀了。辛酉日(具体日期),中都城里的官员、百姓,不分男女老少,都打开城门投降了。明安对他们说:“你们死守城池,最后落到这个地步,这不能怪你们,是守城将领的责任。”然后他就让大家安心生活,还用粮食救济他们,大家都非常感动。

明安从小就跟着军队四处征战,他很会打仗,料敌制胜,从没失算过。不管天气多冷多热,他总是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一起承担劳累。他攻打金国后,缴获了很多金银财宝、珠宝绸缎,但他都一一登记造册上交朝廷,自己一点也没拿。中都城攻下后,他被封为太傅、邵国公,还兼任蒙古汉军兵马都元帅。丙子日(具体日期),他在燕城病死了,享年五十三岁。

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咸得不,继承了他的官职,做了燕京行省;小儿子叫忽笃华,在元太宗时期,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还兼任蒙古汉军兵马都元帅。

张荣,字世辉,是济南历城人,长得特别威猛。他曾经当过兵,被流矢射中了嘴巴,箭拔不出来,只好让人用脚踩着他额头才把箭拔出来,他当时面不改色。金朝末年,山东各地盗贼四起,张荣带领乡亲们占据了济南的黉堂岭,队伍逐渐壮大,后来干脆把章丘、邹平、济阳、长山、辛市、蒲台、新城以及淄州这些地方都给占领了。敌军一来,他就带着大家烧光田地,躲进山里。

公元1268年(丙戌年),东平、顺天都归顺了他。张荣于是率领军队和这些地方投降了元朝的按赤台那衍。他被带去见忽必烈,忽必烈问他,孤军作战好几年,为什么一直抵抗元军。张荣回答说:“山东地广人多,都是大元的土地。如果我没有依仗,早就投降了。”忽必烈很欣赏他,拍着他的背说:“真是个了不起的汉子!”于是任命他为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尚书省平章政事兼兵马都元帅,还让他管济南府的事。当时人们为了弄钱,争着去盗墓,张荣下令禁止这种行为。

公元1270年(庚寅年),朝廷召集诸侯商议攻打汴梁,张荣建议先派军队清理好通往汴梁的道路。忽必烈很高兴,赏了他三套衣服,还让他在诸侯中排名靠前。公元1271年(辛卯年),军队到达黄河边,张荣率领敢死队夜渡黄河,守军溃败。第二天早上,敌军列阵前来,张荣带领军队冲锋陷阵,敌军望风而逃,张荣夺取了五十艘战船,率军到达北岸,接应大军过河。大军乘胜追击,攻破了张山、盘山两个山寨,俘获了一万多人。元朝大将阿术鲁担心发生变故,想把俘虏全部杀掉,张荣极力阻止才没有酿成惨剧。

公元1273年(癸巳年),汴梁城破,张荣跟随阿术鲁做先锋攻打睢阳。有人建议杀掉俘虏,用他们的油脂灌城,张荣再次极力阻止。睢阳城破后,张荣只身一人入城安抚百姓。公元1274年(甲午年),攻打沛县,沛县守军抵抗比较顽强,沛县将领唆蛾夜间偷袭元军营地,张荣察觉后,唆蛾逃跑了,张荣率领勇士追杀,乘胜攻城,沛县城破。接着又攻打徐州,徐州守将国用安率军突围,张荣迎击,也攻破了徐州城,国用安跳水自杀。公元1275年(乙未年),攻克邳州。公元1276年(丙申年),跟随阔端攻破宋朝的枣阳、仇城等三个县。当时河南百姓大量北迁到济南,张荣命令老百姓把房屋和土地分给这些难民,让他们安家落户,并对他们进行考核,把荒地变成乐土。这一年,朝廷考核各地官员政绩,张荣名列天下第一。

李璮占据益都,暗中送给张荣很多金银财宝,张荣说:“我已经效忠朝廷,怎么能私下与邻国交往呢!”于是拒绝了。张荣61岁时请求退休。十九年后,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封他为济南公。张荣退休后,享年83岁。

他一共生了七个儿子:老大叫邦杰,继承了爵位,可惜早早去世了;老二邦直,做到行军万户的职位;老三邦彦,担任过济南行省的要职;老四邦允,当过淄州知州;老五邦孚,在朝廷的大都督府里做郎中;老六邦昌,是奥鲁的总管;老七邦宪,是淮安路的总管。

他还有四十个孙子,其中一个叫宏,继承了邦杰的爵位,后来又改任真定路总管。

刘亨安,他祖上是范阳人,后来搬到了辽东川州。一开始,国王木华黎在辽东打仗,刘亨安的哥哥刘世英带着家族和乡亲们跟着木华黎,一起打仗收复了燕、赵、云、朔、河东等地,因为战功被任命为行军副总管。庚辰年,平阳一带的郡县被战争破坏得差不多了,老百姓流离失所,什么都没有了。刘世英就跟国王说:“自古以来,国家要发展,老百姓才是根本。现在河东地区都被杀掠得差不多了,以后咱们的军队再来这里,谁来负责运输后勤?现在正是安抚百姓、救济灾民的好时机啊!”国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因为绛州地处边境,当地百姓比较少,所以国王就让刘世英担任绛州节度使,兼任行帅府的事务。后来刘世英在战场上战死了,没有儿子,国王孛鲁就让他的族兄刘德仁继承了他的职位。

丙戌年,金国的将领移剌副枢攻打绛州,城池失守,刘德仁战死了。木华黎就授权刘亨安接管刘德仁的军队,还赏赐给他金虎符,任命他为镇国上将军、绛州节度使,兼任元帅府的事务,还兼任观察使。庚寅年的冬天,刘亨安跟随大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地区。辛卯年的春天,他们攻克了凤翔,然后一路打到秦州、陇州,最后驻扎在渭阳。秋天,他们从阶州出发,沿着汉水一直打到邓州。壬辰年,大军在钧州会合,在三峰山打败了金兵。甲午年,他们平定了蔡州。

后来,宋军二十万大军攻打汴京,眼看着就要打到洛阳了,大元帅塔察儿就派刘亨安去抵挡。刘亨安在龙门北跟宋军遭遇,他立刻冲锋陷阵,亲自上阵杀敌,士兵们都跟着他冲了上去,宋军溃不成军,刘亨安追击了他们一百多里。塔察儿拍着刘亨安的肩膀说:“你真是个骁勇的将军啊!”然后把刘亨安安排在众将领的右边座位上,还重重地赏赐了他。丙申年,大元帅塔海征讨巴蜀,攻破了散关,打败了剑门关守军,用出奇制胜的战术,战功卓著。大军包围了成都,刘亨安担任先锋,在成都城西大败宋军,活捉了宋军的陈侍郎。有个乔长官跟刘亨安争功,没过多久,攻城的时候,乔长官被炮弹击伤了,刘亨安背着他撤出了战场,乔长官为此非常惭愧。刘亨安从军十年,立下了很多战功,但他把获得的金银财宝都分给了将士们,所以士兵们都很愿意为他卖命。癸卯年的冬天,十二月份,刘亨安去世了。他的儿子刘贞继承了他的职位。刘亨安有三个孙子:刘弘、刘强、刘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