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鲁纳答思,他很厉害,会说好多国家的语言,包括天竺的。翰林学士承旨安藏紥牙答思把他推荐给了忽必烈,忽必烈就把他召进宫里,让他跟国师一起讲经说法。这个国师是西藏人,跟迦鲁纳答思语言不通。皇帝就让迦鲁纳答思跟着国师学习他的教义,以及他们的语言和文字,一年之后,他全都学会了! 他用畏吾文字翻译了西域和西藏的经书,翻译好后,他把书献给了皇帝,皇帝下令刻印成书,然后赏赐给各位王爷和大臣。 后来,西南边好多小国家,比如星哈剌,有二十多个国家来朝贡,迦鲁纳答思就在皇帝面前,把这些国家的表章都翻译清楚了,那些外国使者都很佩服他。
朝廷商量着要出兵攻打暹罗、罗斛、马八儿、俱蓝、苏木都剌这些国家。迦鲁纳答思就劝皇帝说:“这些国家都很小,就算打下来了,也没什么好处啊!打仗只会白白杀害百姓,不如派使者去跟他们讲清楚利害关系,如果他们不服再打也不迟。”皇帝听取了他的建议,派岳剌也奴、帖灭这些人出使,结果有二十多个国家都投降了。
到了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丞相桑哥想给迦鲁纳答思升官,提议让他当翰林学士。皇帝说:“迦鲁纳答思的官职,可不是你该管的!” 后来,皇帝还是提升他做了翰林学士承旨、中奉大夫,还派他去侍奉元成宗,并且让他劝诫成宗要节俭。成宗当皇帝后,记得迦鲁纳答思的忠心,就把他升为荣禄大夫、大司徒;又考虑到他年纪大了,就允许他坐车进宫。 元仁宗即位的时候,朝廷要裁减冗员,但是迦鲁纳答思的大司徒职位却保留了,还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并且赏赐给他一个玉鞍。 他就在这一年八月去世了。
阔里吉思,是蒙古按赤歹氏的人。他曾祖父八思不花,跟着成吉思汗打仗,攻打乃蛮、钦察、兀罗思、马紥儿、回回等国家,总是冲在最前面,打仗很厉害,成吉思汗很欣赏他,赏了他个虎符。后来又攻下丰州、云州,被提升为宣抚使。他爷爷忽押忽辛继承了这个职位,也佩带着虎符。宪宗皇帝曾经跟他说:“你佩带的金虎符旧了,怎么表彰你家的功劳呢?”于是下令重新打造了一个,赏赐给他。元中统三年,他被任命为河中府达鲁花赤,后来去世了。他爸爸药失谋,被提升为襄阳统军司经历,后来又改任宿州达鲁花赤,但他都没接受。
枢密副使孛罗和御史中丞木八剌把阔里吉思引荐给世祖忽必烈,说:“这是忽押忽辛的儿子,请求把您爷爷的虎符赏赐给他。”于是阔里吉思被提升为中顺大夫、金刚台达鲁花赤,后来又改任光州达鲁花赤。他后来又多次升迁,担任过安东州、河中府、温州、潞州达鲁花赤,最后以建康路达鲁花赤的职位退休。
阔里吉思一开始在宫里当侍卫,担任博儿赤。元至元二十五年,他被提升为朝列大夫、司农少卿,还被赏赐了金束带。后来又升任中议大夫、司农卿,再升任资善大夫、司农卿。之后被任命为荣禄大夫、行湖广平章,带兵去讨伐海南的黎族各个部落。第二年,平定了叛乱。军队凯旋后,他被召见,皇上赏赐了他玉束带、金银、布匹、弓箭、盔甲,还有宝钞和马鞍马具,然后让他回湖广镇守。
成宗皇帝即位后,阔里吉思去朝见,成宗赏赐了他一只海东青和一只白鹘,还有一些衣服。元大德二年,他被任命为福建行省平章。没过多久,因为福建划归江浙行省管辖,他又被改任为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后来又升任征东省平章政事。当时高丽的法律和行政管理很混乱,官员太多,百姓太少,阔里吉思就对这些情况进行了整顿,并上奏朝廷。朝廷下旨召见他,让他详细说明方便百姓的措施。大德五年,他又被任命为湖广平章,一年多后,又改任陕西行省平章,因为眼睛有病,就回到京城。后来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左丞相,六十六岁去世。
子完泽,湖北的右丞,去广西打仗平叛,最后战死沙场了。
小云石脱忽怜这个人啊,挺怕我们的,就投奔了我们大元,成了我们元朝的官员,地位很高,相当于汉人大臣。他和他爹是在元太祖的时候投降的。跟着军队去征讨回回国打仗回来后,就在元睿宗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着他做事了。等到了真定,睿宗分封地盘的时候,就让他当了真定路的断事官。
他儿子八丹,在世祖皇帝手下当宝儿赤(一种官职),还当过鹰房万户(相当于高级军官)。他跟着军队去征讨哈剌张,立了大功,皇上赏了他一个男奴、一个女奴、一块金子、一个银酒壶,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后来又去征讨阿里不哥,在昔门秃打仗,一天打了三场,杀敌无数,皇上又赏了他一块金子。后来,他又以鹰房万户的身份跟着裕宗皇帝去北方打仗,到了镇海你里温,皇上又赏了他一把银椅子和一万五千贯的钞票,让他回真定老家养老去了。
没过多久,皇上又让他去扬州当行省官员,八丹推辞说:“我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皇上,我想留在皇上身边伺候您。”皇上就改派他去隆兴府当达鲁花赤(地方行政长官),还遥授他中书右丞的职位,皇上还对他说:“这是朕以前住过的地方,你去那里住吧。”八丹又推辞了,皇上不同意。他在隆兴府住了三年,海都叛乱了,奉皇上的旨意,跟着甘麻剌太子去征讨海都,打仗回来后,因为立功,皇上又赏了他一块金子。他死后,追赠为银青荣禄大夫、司徒(高级官职)。
他儿子阿里,是鹰房千户(军事职位);石得,在安西王相府做官;德眼,是汝定府达鲁花赤;阿散,是甘肃行省的平章政事(高级官员);腊真,是从会同馆使做起,后来做到通政院,政绩突出,官至荣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还兼任翰林学士承旨、通政院使,最后去世了。他儿子察乃,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高级官员)。察乃有十个儿子:老章,做到枢密院事(高级官员);撒马笃,做到中书省参知政事(高级官员)。
斡罗思,是康里氏。他曾祖哈失伯要,元朝刚建立的时候就投降了,当过庄圣太后的宫廷官员。他祖海都,跟着宪宗皇帝去征讨钓鱼山,战死了。他爹明里帖木儿,在世祖皇帝时期是必阇赤(官职),后来当了太府少监(官职)。
斡罗思,元世祖至元十九年的时候,当上了内府的必阇赤(相当于内务部门的官员)。两年后,升任监察御史,后来又调到云南行省做理问,还兼管着云南王府的事务。后来因为得罪了桑哥,被别人诬陷,抄了他的家,结果只找到了一条金玉带、一条玉带和五十两黄金,这些都是皇帝赏赐的。有人想借着公款私用、贪污受贿的罪名来治他,但皇帝说:“这点儿吃喝的事儿,就算了吧。”至元二十六年,设立了八番罗甸宣慰司,斡罗思被提升为嘉议大夫、宣慰使。当时云南各地的蛮族经常叛乱,斡罗思平定了这些叛乱,还设立了安抚机构来维持当地的稳定。至元二十八年,他又平定了杨都要等地的叛乱。九月,升任中奉大夫,并被赐予虎符。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还被赐予了三珠虎符,这可是非常高的荣誉了。
大德六年,斡罗思被授予通奉大夫、罗罗思宣慰使的职务,同时还兼管着一万户的军队。后来他又升任正奉大夫。元武宗即位后,把他召回朝廷,授予他资善大夫、中书左丞的官职,还让他兼任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和大都屯田府的事务。没多久,他又升任荣禄大夫、中书右丞,还兼任翰林国史承旨,继续负责武卫屯田。朝廷多次下旨赏赐他钱财和房产,但他都坚决推辞了。后来,他又被调任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至大二年,朝廷把他召回,结果因为染上了瘴气,病倒了,一直没好起来。皇庆二年,他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死后,朝廷追赠他光禄大夫、益国公的爵位。
他的儿子博罗普化,一开始在宿卫部门当差,担任速古儿赤(相当于侍卫长之类的职务)。至大元年,他担任翰林侍讲学士,因为父亲生病,回家侍奉父亲。延佑四年,他又回到宫中侍奉,担任速古儿赤紥撒孙(大概是侍卫队某个部门的负责人)。至治元年,他成为速古儿赤五十人之长,还兼管着皇后的宫宝儿赤(类似于皇后府的财务官)。至治二年,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被授予河南府同知。他的另一个儿子察罕不花,也继承了他父亲在宿卫部门的职位。天历元年,他曾在汴梁见到元文宗,之后进入宿卫部门,担任温都赤(也是侍卫官)。后来他升任监察御史,之后又升任御史台经历、中书右司郎中。最后,他被授予中宪大夫、隆禧总管府副达鲁花赤的官职。
朵罗台,是唐兀氏的人。他祖上有个叫小丑的人,当年成吉思汗打败西夏后,把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收拢起来。小丑因为擅长制作弓箭被赏识,赐名怯延兀兰,还被任命为怯怜口行营弓匠百户,后来搬去了和林,最后去世了。他儿子塔儿忽台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阿里不哥叛乱,塔儿忽台跟着军队在失亩里秃之地打仗,战死了。
朵罗台跟着万户也速答儿、玉哇赤他们一起打了好多仗,立了不少功劳,被提升为前卫亲军百户。后来又升官,做到昭信校尉、芍陂屯田千户所达鲁花赤,最后因为生病退了职。
朵罗台的弟弟阔阔出也擅长做弓箭,有一次他献上自己做的弓箭,皇帝很满意,就问他父亲叫什么名字。阔阔出回答说:“我父亲叫塔儿忽台。”皇帝看他长得高大威猛,又问他会不会射箭,旁边的人说:“会!”就让他试射了一下,果然箭法精准。皇帝很高兴,就让他当了近侍。第二年,武备寺的官员又献上了阔阔出做的弓箭,还建议使用。皇帝说:“《论语》里说‘三纲五常’,一个人要先能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别人;要先能管理好家庭,才能管理好国家。你可以用这个道理去教育他们,然后再用这些弓箭。”没多久,阔阔出就被提拔为大同路广胜库达鲁花赤。广胜库是存放兵器的仓库。当时总管唐兀海牙把仓库当成了自己的办公室,把兵器放在空仓库里,结果很多都被虫子老鼠糟蹋了。阔阔出把这事儿告诉了皇帝,皇帝下令恢复仓库的用途,还责令唐兀海牙赔偿损坏的兵器。
后来,使者薛绰不花、纳速鲁丁拿着皇帝的命令来取鹰房军的衣甲弓箭等物资,阔阔出要求他们出示文书,然后才放行。当时宪副速鲁蛮不让出示文书,还命令有关部门封锁仓库,准备清点检查,阔阔出坚决不听。这事儿汇报给了皇帝,皇帝下令打了速鲁蛮一顿,把他撤职了。大德元年,阔阔出升任大同路武州达鲁花赤,还兼管本州岛诸军奥鲁劝农事。后来他又监理建州、利州的政务,又改任四川道廉访司佥事,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官至中大夫、大宁路总管,最后在任上去世了。
脱欢,是朵罗台的儿子,一开始在宫里当侍卫,后来当了御史台的翻译官,之后升任监察御史。他后来又升迁到四川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四川廉访司佥事、枢密院都事,最后当上了断事官。在四川任职期间,他曾经上书皇帝,说:“朝廷内外修建寺庙,虽然是用官府的钱,但每一根椽子、每一块瓦片,都是百姓的血汗,老百姓怨声载道,影响了国家的祥和之气。应该暂时停止修建寺庙,并且减少供奉佛祖和僧侣的费用,以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这样一来,上天会高兴,百姓也会拥护,不用刻意追求福祉,福祉自然就会到来。回回人(穆斯林)中有很多富商巨贾,应该让他们和汉人一样承担赋役,这样赋税才能公平合理。国家应该把为善作为珍宝,那些金银珠宝、丝绸锦缎、羽毛皮革、珍禽异兽等等,都是败坏道德和意志的东西。以后回回人等,不许携带这些宝物到中原贩卖,以致损害国家利益,违者要处罚并没收财物。这样一来,富商巨贾就无法耍奸作弊,国家财政也能积累财富了。”他的奏疏言辞恳切,当时人们都称赞他。
也先不花是蒙古怯烈氏的人。他的祖先是昔剌斡忽勒,有四个兄弟,老大叫脱不花,老二叫怯烈哥,老幺叫哈剌阿忽剌。在元太祖还是个小人物的时候,怯烈哥就已经和他结交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四个兄弟都率领部下归顺了元太祖。太祖因为早年的交情,对他们比其他部落的人更加优待,任命怯烈哥为必阇赤长,在朝廷的宴会和朝会中,都让他们坐在上座。昔剌斡忽勒去世得早,他的儿子孛鲁欢从小就侍奉元睿宗,在宫中当侍卫。元宪宗即位后,孛鲁欢和蒙哥撒儿密谋策划,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从此掌握了国家的政权,还被赐予真定府束鹿县作为食邑。到了元至元元年,因为和阿里不哥同伙而被判罪处死。他留下四个儿子:老大叫也先不花;老二叫木八剌,最初在御史台任职,后来当上了中丞;老三叫答失蛮,官至银青荣禄大夫;老四叫不花帖木儿,官至荣禄大夫、四川省平章政事。
也先不花一开始可不是什么大官,他只是必阇赤(必阇赤是元朝的一种官职)的长官。后来元裕宗封他儿子为燕王,元世祖就让也先不花当燕王的老师,还特意跟他说:“也先不花啊,你是我的老臣的子孙,为人正直可靠,又懂很多历史典故,你儿子有什么事不懂的都可以问你,我保证不会让他走上歪路。”
过了几年,公元1323年,也先不花升官了,当上了上柱国、光禄大夫,还管着云南好几个路、府、州、县的政事。那时候,阿郎、可马丁这些少数民族闹事,他带兵把他们平定了。之后,他又设立了六十多个路、府、州、县,增加了二十多万户口,还给那些少数民族的首领安排了官职,规定了他们上贡的数额,边境地区终于安定下来了。
公元1326年,他又调到湖广当平章政事。他做官啊,不发脾气却很有威严,不怎么说话却很明智。遇到大事要开会讨论,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他一开口,就能说到点子上,让人不得不服。有一次,汴梁那边出了个冤假错案,牵扯到湖广的平章政事刘国杰和右丞燕公楠,朝廷紧急把他们俩叫去问话。这俩人以前跟也先不花有点小摩擦,也先不花赶紧派人去给朝廷解释清楚,说他们俩没问题,结果两人都平安无事了。过了八年,他又调到河南当平章政事,黄河决堤,情况很危险,他赶紧督促官员和士兵抢险,结果汴梁城没受什么影响。又过了一年,他升官了,成了上柱国、银青荣禄大夫,还当上了湖广行省左丞相,朝廷每个月都赏赐他东西,他管辖的地方都很太平。公元1330年,他去世了。公元1348年,朝廷追封他为“推忠守正佐运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谥号“文贞”。他一共生了五个儿子:亦怜真、秃鲁、答思、怯烈、按摊。
他儿子亦怜真,在裕宗当太子的时候就在他身边当差,是裕宗的贴身管家。后来也升官了,当上了银青荣禄大夫、湖南行省左丞相。公元1338年去世。公元1347年,朝廷追封他为“推诚辅治宣化保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武昌王,谥号“忠定”。
秃鲁这个人啊,经历了四个朝代,一开始在宗正府当个小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做到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傅、录军国重事这些高位,最后去世了。天历二年,朝廷追赠他“怀忠秉义昭宣弼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的称号,还追封他为广阳王。
他儿子答思,做到资德大夫、湖南宣慰使就结束了仕途。另一个儿子怯烈,做到中政使。再来说说他的孙子按摊,他跟着成宗皇帝做事,继承了祖上宿卫的职位。皇帝还特地给他七辆车作为使者出行,让他去湖广侍奉他父亲也先不花。各地的官府都上报了按摊的孝行,于是他被任命为中奉大夫、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海康地区和安南、占城这些外国接壤,海岛上的土著时而归顺时而叛乱,按摊因为名声在外,那些夷人对他都很服帖,甚至连生黎王等二十多个部落首领都愿意纳贡。他在那里当了一年的官,就因为想回家看看父母而辞官了。到了至大二年,他又被任命为资德大夫、中书右丞,并担任浙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没过多久,他父亲在武昌去世了,按摊因为过度悲伤而生病,最后去世了。天历二年,朝廷追赠他“秉义效忠着节佐治功臣、太保、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的称号,还追封他为特进赵国公、中书左丞相,谥号贞孝。
他的儿子阿荣,也是从宿卫做起,后来做到湖南道宣慰副使,之后又升任奎章阁大学士、荣禄大夫、太禧宗禋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