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本,是伊吾庐人。大家都因为他喜欢宣扬别人的善行,就叫他扬公。他爸爸叫宋五,有个称号叫托陀,托陀是他们国王赐的称号,相当于咱们说的国老。塔本一开始跟着太祖皇帝打仗,平定各部落,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后来又参加了围攻燕京,征讨辽西,攻下了平滦、白霫等城池。部队里有人滥杀无辜,塔本就告诫他们说:“国家的根本是老百姓啊!杀人夺地,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呢?再说,杀害无辜的人只会使敌人更加顽固,这不是皇上想看到的。”太祖皇帝听说后很高兴,赏赐给他金虎符,让他镇守白霫等郡,任命他为行省都元帅,管辖地区的县吏任免可以自行决定,死刑犯也可以自己判决。
过了一段时间,他被调到兴平府任职。兴平府因为战乱,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百姓生活凄惨,毫无生气。塔本就召集父老乡亲询问他们的疾苦,想办法解决,减轻赋税,按时完成徭役。百姓们都很高兴,都自觉遵守法令,纷纷返回家乡,人口迅速增加。塔本刚到兴平的时候,户口只有七百户,不到一两年时间,就增加到了一万户。他还拿出自己的马匹来方便驿站人员;借钱给清廉的官员,那些因为儿子还不上钱而为难的官员,他就烧掉借据。农民没法耕地,他就给他们提供耕牛,几年下来,年年丰收,百姓生活富裕。庚寅年,朝廷下令把中山、平定、平原三府划归他的行省管辖。甲午年,盗贼李仙、越小哥等人造反,塔本只诛杀了首恶,宽恕了其他参与叛乱的人。癸卯年立春日,他宴请众僚属,回家后就病倒了,不久就去世了。那天晚上,有星星坠落,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声音。他临终前遗嘱,要以纸衣瓦棺下葬。朝廷追赠他推诚定远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等称号,追封营国公,谥号忠武。他的儿子叫阿里乞失铁木儿。
阿里乞失铁木儿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做了兴平等处行省都元帅。他治理地方,完全遵循他父亲的政策,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减轻刑罚,减轻徭役,就连他的同僚也不敢私自差遣一个百姓。他跟随大军征讨高丽,立下了战功。丙辰年去世。朝廷追赠他宣忠辅义功臣、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等称号,追封营国公,谥号武襄。他的儿子叫阿台。
阿台啊,他继承了他爸爸的职位,刚从行省回来,就当上了平滦路总管府的总管。丁巳年,宪宗皇帝任命阿台为平滦路的达鲁花赤。他刚到任,就请求免除百姓八分之一的银子、盐和酒的税收,老百姓就不用交这些税了。元世祖登基后,阿台去朝拜,世祖皇帝赏赐了他金虎符。
后来,诸侯王路过平滦,需要七千五百两银子的供给费用,户部那边没及时给钱,阿台就自己上奏皇帝,把钱要了回来。他还设立了甲乙两类户籍,登记百姓的丁壮劳动力情况,老百姓觉得这样挺方便的。元至元十年,阿台升官了,当上了怀远大将军。那年闹饥荒,他就拿出粮食救济百姓。有人说这样做不行,阿台说:“如果朝廷不同意,我愿意用家里的粮食来抵偿官府的损失!” 因此,救活了很多百姓。
他的下属刚到任,阿台都会送给他们盐、米、羊、牲畜和一些日用品,他说:“我这样做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他们别盘剥老百姓。”他家境贫寒的亲戚,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接济;老百姓要是死了人,没钱下葬,他就提供棺材、布匹和粮食。平滦是古时候孤竹国的国土,阿台就在那儿修建庙宇祭祀伯夷和叔齐,以此来教化当地风俗。至元二十一年,阿台又升官了,当上了昭武大将军。二十四年,乃颜叛乱,阿台献上五百匹马支援军队,世祖皇帝非常高兴。后来,阿台得到了乃颜的银瓮,世祖皇帝又赶紧赏赐给了他。至元二十五年,阿台进京朝拜,因为生病去世了。朝廷追赠他为宣力功臣、资德大夫、中书右丞、上护军,追封为永平郡公,谥号忠亮。他的儿子叫迭里威失。
迭里威失从小就喜欢读书,元成宗时期进入宫中侍卫,后来被授予河西廉访司佥事,又升任监察御史,接着又升任淮西廉访副使,之后被召到中书省任左司员外郎,又改任枢密院参议,最后升任枢密院判官。延祐四年,他被授予翰林侍讲学士,后来外放担任河间路总管。那年也闹饥荒,他就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官库里积攒的粮食救济灾民,救活了数十万人。河间是水陆交通要道,全国各地的供给都从这里经过,迭里威失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条例,老百姓觉得很方便。他还建议增加一名擅长骑射的尉官,并增加巡逻兵的数量,这样一来,盗贼就销声匿迹了。陵州地区的一些歹徒危害百姓,迭里威失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判了死刑。后来,迭里威失又升任辽阳行省参知政事。他的儿子叫锁咬儿哈的迷失。
锁咬儿哈的迷失,十二岁的时候就在英宗当皇子的时候当差,负责保管皇子的衣物和各种东西。后来英宗当了皇帝,就提拔他当了监察御史。
到了至治元年春天,皇帝下令在京西寿安山修建一座很大的寺庙。锁咬儿哈的迷失跟御史观音保、成珪、李谦亨一起上奏章劝谏皇帝,说现在才刚开始动工,就搞这么大的工程,浪费钱财,苦了老百姓,根本不是祈福的办法。而且那年是辛酉年,也不适合动工修建。
话说之前,司徒刘夔乱来,把浙江的民田当作皇家的田地,私吞了六百万贯的国库钱财。丞相帖木迭儿分走了其中一半。监察御史揭发了他们的罪行,所以丞相就记恨上了那些敢于直言的御史。
这时候,帖木迭儿的儿子琐南当上了治书侍御史,就偷偷地跟皇帝告状说:“锁咬儿哈的迷失是以前伺候皇上的老臣,看到事情不对劲,也不及时向皇上报告,现在却故意跟皇上对着干,想显示自己的正直,这是大不敬的行为!”
于是皇帝就杀了锁咬儿哈的迷失和观音保,把成珪和李谦亨杖责一顿,然后在他们脸上刺字,流放到边远地区。
到了泰定年间,皇帝又追封锁咬儿哈的迷失为资德大夫、御史中丞、上护军,追封他为永平郡公,谥号贞愍。还赏赐他的家人五百贯钱和一千亩良田,并且下令为他立碑刻石,修建神道。
哈剌亦哈赤北鲁是畏兀尔人,脑袋瓜子特别灵光,办事能力也很强。唆里迷国的国王月仙帖木儿也听说过他的名声,就把他从唆里迷国请来当断事官。后来月仙帖木儿死了,他儿子八儿出阿儿忒还小,西辽的鞠儿可汗就派人来抢地盘,顺便把哈剌亦哈赤北鲁叫过去,想让他当自己儿子的老师。
八儿出阿儿忒听说成吉思汗英明神武,就杀了西辽的使者,反过来派了四个人,包括他的女婿阿怜帖木儿都督,去见成吉思汗。阿怜帖木儿都督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成吉思汗,于是哈剌亦哈赤北鲁和他的儿子月朵失野讷就一起投奔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见了他们非常高兴,就让自己的皇子们跟着哈剌亦哈赤北鲁学习。他还让月朵失野讷当人质,留在身边侍卫。
后来成吉思汗西征,到了别失八里东边的独山,发现这座城空无一人。成吉思汗问:“这是座什么城?”月朵失野讷回答说:“这是独山城。前几年闹大饥荒,人都逃到别的地方去了。不过这地方地处要冲,很适合耕种,可以作为储备。我以前在唆里迷国的时候,认识一家有六十口人,他们愿意搬到这里来。”成吉思汗说:“好!”就让月朵失野讷拿着金牌去把那家人接来,父子俩就都留在了独山城。
六年后,成吉思汗西征回来,看到独山城田地都开垦好了,百姓也多了起来,非常高兴。他问起哈剌亦哈赤北鲁,才知道他已经去世了。于是成吉思汗就给了月朵失野讷都督的印章,还让他当独山城的达鲁花赤。月朵失野讷死后,他的儿子乞赤宋忽儿在太宗时期继承了他的爵位,还被赐封为答剌罕。他还有四个儿子:塔塔儿、忽栈、火儿思蛮和月儿思蛮。
话说元世祖忽必烈,派火儿思蛮去云南的斤镇当官。他爹是元宪宗的臣子,火儿思蛮继承了他爹的爵位,还管着一些僧人。后来,因为军帅札忽儿台占领了别失八里,他们全家就搬到平凉去了。
他儿子阿的迷失帖木儿后来进京朝见元世祖,世祖就让他留在宫里当侍卫,还让他跟着安西王忙哥剌去六盘山那边驻守。安西王去世后,他儿子阿难答继承了王位。元成宗登基后,阿的迷失帖木儿派人进京朝见,奏报说:“阿的迷失帖木儿父子,都是先帝的老臣子了,一直忠心耿耿地侍奉先王,已经服侍了二十多年了。要是让他父子在王府里养老,可真是浪费人才啊,希望陛下能重用他们。” 成宗皇帝同意了,就封阿的迷失帖木儿为汝州达鲁花赤,后来官越做越大,最后做到秘书太监,然后就去世了。他儿子叫阿邻帖木儿。
阿邻帖木儿啊,那可是个文化人,精通各种文字,见多识广,在好几朝当官。从翰林待制一步步升迁,做到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的高位。到了元英宗时期,他凭借着深厚的学识经常在皇帝身边侍奉,给皇帝讲讲祖宗的遗训,还有古代圣贤的那些好话好事儿。他还翻译佛经,记录历史,负责管理诸王、驸马和外国使臣朝见皇帝的事宜。元明宗即位初期,北迎明宗入主大都,明宗一见他就特别高兴,指着他说:“这是我的老师啊!” 天历三年,他又升官了,当上了光禄大夫,还负责经筵的事务。
他生了四个儿子,分别叫沙剌班、秃忽鲁、六十、咱纳禄。其中沙剌班官做得最大,做到中书平章政事、大司徒、宣政院使。
塔塔统阿是畏兀人,脑袋瓜子特灵光,说话也一套一套的,还特别懂他们那边的文字。当时的乃蛮大敭可汗特别器重他,让他当老师,还把印章和钱粮都交给他管。后来咱们太祖皇帝西征,乃蛮国灭了,塔塔统阿揣着印章跑了,结果没多久就被抓住了。
皇帝问他:“大敭的人民和地盘都归我了,你拿着印章跑什么?”塔塔统阿说:“这是我的职责啊,我打算拿着它等死,想等原来的主人来接手呢。我哪敢有别的想法!”皇帝说:“这是个忠孝之人啊!”然后又问这印章是干嘛用的,塔塔统阿说:“管钱粮,安排人手,所有的事儿都得用它,就当个信物呗。”皇帝觉得他不错,就让他留在身边。从那以后,凡是有圣旨,都得盖上印章,皇帝还让他管着印章。皇帝又问:“你很懂你们那边的文字吧?”塔塔统阿把知道的都说了,皇帝很满意,就让他教太子和诸位王爷学习畏兀文字和国语。
太宗皇帝登基后,也让他管着内府的玉玺和金银财宝。还让他的老婆吾和利氏当皇子哈剌察儿的奶妈,经常赏赐他们东西。塔塔统阿把儿子们叫来,说:“皇上因为你妈照顾太子,赏赐咱们很多东西,你们可不能乱花,得先供太子用,剩下的才能分。”皇帝听说后,对身边的臣子说:“塔塔统阿把朕赏赐的东西都先供太子用,这廉洁啊,没得说!”所以皇帝对他更加赏识,多次优待他。后来塔塔统阿病死了,在大德三年,追封他为中奉大夫,雁门郡公。他留下了四个儿子:老大玉笏迷失,老二力浑迷失,老三速罗海,老四笃绵。
玉笏迷失从小就勇敢有谋略,有一次浑都海在三盘叛乱,当时玉笏迷失负责保护皇孙脱脱的营地,他率领手下跟浑都海打仗,打赢了。追到只必勒的时候,碰上了阿蓝答儿,两军又打了起来,玉笏迷失战死了。
力浑迷失力气很大,有一次在野外打猎,跟大家走散了,遇到三个强盗,想抢他的衣服,力浑迷失跟他们搏斗,把三个强盗都打倒了,还把他们绑起来送官了。皇帝召见了他,还找来大力士跟他比试,没人是他的对手。皇帝很欣赏他,赏赐了他金子,让他当侍卫。
速罗海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继续掌管内府的玉玺和金银财宝。
接下来说笃绵,他以前侍奉过皇子哈剌察儿,世祖皇帝登基后,笃绵跟着他母亲去拜见皇帝。皇帝想给他官做,但他推辞说自己没有功劳,于是皇帝就让他统领宿卫军。后来他奉命出使辽东,死后被追封为雁门郡公。他的儿子阿必实哈,后来当上了陕西行省的平章政事。
岳璘帖穆尔是回鹘人,是畏兀国丞相暾欲谷的后代。他哥哥仳理伽普华十六岁就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上了丞相和答剌罕(畏兀国官职)。当时西契丹势力强大,对畏兀国施加压力。元朝派太师僧少监去畏兀国,这少监特别嚣张跋扈,生活奢侈腐化。畏兀国国王很苦恼,就问仳理伽普华:“怎么办?” 仳理伽普华说:“如果能杀了少监,带着我们的人投奔大蒙古国,他们一定会震惊的!”于是他率领军队包围了少监,把他杀了。因为这个功劳,他被加封为仳理杰忽底,又晋升为明别吉,他的妻子被封为赫思迭林。
但是,有些人嫉妒他的功劳,就向国王诬告说:“少监身上戴的珍珠,是先王的宝物,仳理伽普华私藏了,您应该赶紧追回!”国王大怒,非常着急地要索回宝物。仳理伽普华知道自己无法自证清白,就逃跑了,投奔了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赏赐给他金虎符、狮纽银印、金螭椅一把,以及四个穿金衣的孙校尉,还让他享有二十三个郡的赋税。后来又赏赐给他五万两白银,并让他弟弟岳璘帖穆尔作为人质留在朝廷。后来,仳理伽普华因为生病去世了。
岳璘帖穆尔跟着太祖皇帝打仗,立了不少功劳。后来,皇弟斡真想找个老师教导皇子们,皇帝就派岳璘帖穆尔去,让他教导诸位王子要孝顺兄弟,和睦相处,仁慈厚道,不轻易杀人。皇帝听说后很高兴。
之后,岳璘帖穆尔参与平定了河南的战乱,还把赞县一万多户百姓迁到了乐安。没多久,他就升任河南等地的军民最高长官,还被赐予金虎符,以及四个宫女。 他把皇帝赏赐的东西都带回老家,分给亲戚朋友们。他还大张旗鼓地摆出汉官的仪仗,以此激励家乡父老乡亲,老百姓都非常羡慕他。
他出差去河西的时候,路上经过很多荒草丛生的地区,有时候还缺水,他就让人凿井修建路标,沿途的百姓都互相庆贺,说他给他们带来了方便。太祖皇帝登基后,因为中原地区盗贼很多,就选拔岳璘帖穆尔担任重要的司法官员。
后来,他又跟着斡真皇弟去镇守顺天等地,他施政仁慈,减轻赋税徭役,盗贼都逃跑了,奸邪之徒也销声匿迹了,各州各郡都安定太平。没过多久,他又再次担任河南等地的军民最高长官。他六十七岁的时候,在保定去世了。死后,追赠他“宣力保德功臣、山东宣慰使”的称号,谥号为“庄简”。他的儿子合剌普华的事迹,记载在《忠义传》里。
李桢,字干臣。他祖上是西夏国的贵族后代。金朝灭亡的时候,李桢通过童子试被选中入仕。
长大后,他被送去当人质。因为有文化,他得到了近侍的机会,金太宗很欣赏他,还赐给他一个名字,叫玉出干必阇赤,多霸气!后来跟着皇子阔出打金朝,皇帝还特别下令说:“军队里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先问问李桢再行动。” 攻下河南好几个郡后,阔出派李桢和吉登哥去唐州、邓州统计人口。那会儿正赶上战争结束,又遇上灾荒,老百姓跑散了十之八九。李桢到了之后,就赶紧赈济饥寒交迫的人们,结果逃难的人们像赶集一样都回来了。
十年后,他又跟着大将察罕去淮河一带打仗。因为立了功,李桢被授予金符,当上了军前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官儿也不小了。李桢还上奏建议,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才学的读书人,并且好好照顾他们。十三年的时候,大军包围了寿春城,天一直下雨不停,李桢就对察罕说:“咱们大军在城下扎营,这又热又雨的,很容易爆发瘟疫,对咱们不利啊。再说这城也抵抗很久了,要是攻破了肯定要屠城,那老百姓怎么办?不如咱们后撤几里地,我亲自去劝降吧。”察罕同意了。李桢就一个人骑着马进了敌人的营地,跟他们讲道理,说明利害关系,第二天,寿春城的将领带着士兵就投降了。因为这件事,李桢被赏赐了五千两银子。
李桢又上书说:“襄阳是吴蜀的咽喉要道,也是南宋的命脉,要是能拿下襄阳,将来就能更容易打下南宋。” 金定宗很欣赏他的建议。庚戌年,皇帝赐给他虎符,任命他为襄阳军马万户。丙辰年,宪宗皇帝命令李桢率领军队巡逻襄阳和樊城。戊午年,皇帝亲自带兵出征,还召见李桢一起商量军务。可惜的是,李桢在九月的时候,死在了合州,享年五十九岁。
速哥,是蒙古怯烈氏的人,据说祖上是李唐皇室的旁支。他爹怀都,曾经侍奉太祖皇帝,还一起在班术尼河边喝酒呢。速哥这个人,表面上看着挺老实,其实心里很有主意,胆子也大,太宗皇帝很欣赏他。
太宗皇帝派他去金国打探虚实,还跟他说:“要是不回来也没关系,你的子孙后代会衣食无忧,富贵荣华的。”速哥立马跪下说:“我死了也值了,我一定完成您的命令,您不用担心!”皇帝很高兴,把自己的坐骑都赏赐给他了。到了黄河边,金国人把他关在船舱里七天才放他上岸,又过了三十天才到汴京。
见了金国的皇帝,速哥说:“我们天子觉得你们的国土越来越小,老百姓也越来越穷,所以派我来跟你们讲和,只要你们每年按时进贡,保持友好关系,就能转危为安了!”金国的接待官员让他下跪,速哥说:“我是大国的使臣,凭什么向你们下跪!”金国皇帝被他的气势震住了,拿了个金杯给他喝酒,说:“回去告诉你家皇帝,如果非要打仗,我就带精兵强将跟你们好好周旋,什么岁币,休想!”速哥喝完酒,直接把金杯揣兜里就走了。
虽然速哥装得好像不太聪明,但他心里其实已经摸清了金国的地理环境,城池的坚固程度,以及百姓的强弱。回国后,他把打探到的情况都详细地汇报给了皇帝,还把那个金杯献了上去。皇帝高兴地说:“我把金杯从你手里拿回来了!”又把金杯赏赐给了他。
之后,皇帝就下令征兵南下伐金。大军到了河北岸准备渡河的时候,金军已经摆好了阵势在河南岸等着。皇帝让仪仗队护着速哥走在中间,自己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从西面绕过金军,骑马渡过沙河。这时,睿宗的军队也从襄阳、邓州赶到了,两军夹击金军。金国灭亡后,皇帝赏赐速哥五个金护驾士,说:“这是表彰你出使金国没有辱没国威!”以前速哥出使的时候,崞州的人偷了他的好马,这次皇帝把崞州的一些百姓也赏赐给了速哥。
乙未年,皇帝很随意地对速哥说:“我要给你个官做,西域还是中原,你自己选吧。”速哥再次拜谢说:“谢谢皇上!我觉得中原比较合适。”皇帝说:“西山一带,包括八达岭以北,都由你管辖。你在城里建个高大的楼房,住到上面,让大家都仰望你,你再俯视他们,教导他们,是不是很威风?”于是,皇帝任命速哥为山西大达鲁花赤。
速哥刚领命要走,碰上六个回回人因为诬告而要被处罚,速哥赶紧拦住押解的官员说:“先别急着处罚他们,我得先去跟皇上汇报。”他又去见皇帝说:“这六个人在西域很有名,因为一点小错就杀了他们,恐怕不利于我们安抚西域各族人民。请皇上把他们赏赐给我,我来好好教育他们,让他们悔过自新,以后还能为朝廷效力,杀了他们没啥用。”皇帝同意了,把那六个人叫来,说:“是速哥救了你们的命,你们要好好为他做事!”到了云中,速哥就把他们放了。后来,这六个人都当上了大官。速哥这种宽厚待人的事还有很多。他六十二岁去世,追赠推忠翊运同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宣宁王,谥号忠襄。
六个儿子,分别是长罕、玉吕忽都、撒合里都、忽兰、忽都儿不花、不花。长罕、玉吕忽都、撒合里都这三个,都跟着兀鲁赤太子打仗,立下了不少战功,所以才有了地位。
忽兰他妈是皇亲国戚,所以他继承了官职。他这个人很厉害,能压得住那些强横的,又能照顾到弱势的,公平地安排徭役,公正地执行刑罚,整个郡的人都因为他过上了安稳日子。乙未年统计户口的时候,之前赏赐给崞县的人已经登记入册了,他又额外得到了三百户山西的户籍。当时西方地区盗贼很多,县里抓不住,按照律法,就要按丢失财物的双倍赔偿,这可把县里的人愁坏了。有个叫甄军判的,带着一群强盗在阜平、曲阳一带活动,还在浑源地区杀人抢劫。县里因为抓不到强盗,要赔钱,忽兰说:“这可是个大盗,县里哪能抓得住啊!”于是他就派了一千人去抓,把甄军判给杀了,还把他的同伙都剿灭了,这才消除了祸患。忽兰为人忠厚老实,但特别喜欢佛教,曾经捐了一千两黄金修建龙宫寺,还举办了盛大的金轮大会,供养了一万个和尚。他四十二岁去世,追赠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追封云国公,谥号康忠。
他儿子天德于思,聪明过人,世祖皇帝听说他很优秀,就让他继承他父亲的爵位。他孝顺养母完颜氏,这事儿也很有名。他从中山北边来的时候,正好赶上边境发生战事,他就督促制造兵器,安抚百姓,没日没夜地工作,累得不成样子。皇帝听说后很高兴,赏赐给他驯服的豹子和名贵的鹰,还允许他在禁地狩猎,当时皇帝对他的恩宠可以说是非常优渥了。他三十九岁去世,追赠太傅、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云国公,谥号显毅。他子孙后代很多都当了大官。
忙哥撒儿,察哈札剌儿氏。这哥们儿叫忙哥撒儿,是察哈札剌儿氏族的人。他曾祖父叫赤老温恺赤,祖父叫搠阿,父亲叫那海,他们都跟着成吉思汗立过功。
等到成吉思汗的儿子,也就是窝阔台继位的时候,年纪还小,手下很多部落都叛变了,跑了。但是搠阿(忙哥撒儿的祖父)却始终忠心耿耿,没离开。窝阔台的弟弟,槊只哈撒儿,还暗地里想把搠阿给弄走,搠阿也坚决没同意。搠阿骑马射箭的技术特别好,窝阔台特别喜欢他,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默尔杰”,翻译过来就是说,射箭技术特别好的人。
有一次,窝阔台跟敌人遭遇了,正要打仗,这时候飞过来两只野鸭子。窝阔台就让搠阿射掉它们。搠阿问:“射雄的还是雌的?”窝阔台说:“射雄的!”搠阿一箭就射中了雄鸭。敌人看见了这一幕,吓坏了,说:“这射箭技术这么厉害,连飞鸟都逃不掉,更何况我们呢!”吓得直接跑了,连仗都没打。
还有一次,窝阔台去征讨乃蛮,敌人带着精锐部队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搠阿稳如泰山,一动不动,敌人就停下了。过了一会儿,敌人又冲过来,搠阿还是纹丝不动,敌人开始怀疑,害怕了,不敢再上前。
再后来,窝阔台去征讨蔑里吉,结果军队打败了,搠阿和他弟弟拼死保护窝阔台。这时,兀良罕的哲里马赶来支援,敌人这才撤退。
那海(忙哥撒儿的父亲)跟着成吉思汗,经历过无数的艰难险阻,从来不说苦不说累。窝阔台非常欣赏他的忠诚,又考虑到他们家族的功劳,就下令封他为怀州、洛阳的官员,赏赐了175户人家。
忙哥撒儿这哥们儿,特别孝顺睿宗皇帝,对老爸那叫一个恭敬。有一次跟着皇上打凤翔,第一个冲上去立了大功。后来定宗皇帝给他升了官,当了个断事官,办事公正,能力杠杠的。宪宗皇帝还在藩邸的时候,就特别了解他这个人。
后来跟着宪宗皇帝去打斡罗思、阿速、钦察这些部落,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那些俘虏来的宝贝玉器,分给其他将领的时候,他一个都没要。宪宗皇帝因此更看重他了,让他管理藩邸的百姓。 平时出去打猎,他都能管好军队,纪律严明得像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就算太后和妃嫔们有点小错,他也敢直言不讳,所以藩邸里的人都敬他怕他。
后来,宪宗皇帝把他提拔成断事官的头儿,这官职比三公还高,跟汉朝的大将军差不多。 他刚上任,就坐在帐篷外面,斜靠着包袱,坐在熊皮垫子上,身边坐着四十多个下属。忙哥撒儿就问大家:“皇上让我管这么大的官,各位说说,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把这个官当好?” 大家都没说话,鸦雀无声。
他又问了一遍,有个叫夏人和斡的坐在下面,就站出来说:“这当官的道理,就像宰羊一样,割肩膀的时候不能伤到脊椎骨,关键在于公平公正。” 忙哥撒儿一听这话,立马起身进了帐篷。 其他人都不明白他干嘛去了,都觉得夏人和斡说错话了,要倒霉了。
结果忙哥撒儿进去后,却跟皇帝说夏人和斡说得对。皇帝一听,立刻把夏人和斡叫来,让他走几步,说:“这是个可用之才啊!” 夏人和斡就这样出名了。
定宗皇帝死了,宗王八都罕召集所有宗亲开会,商量立谁为新皇帝。畏兀八剌说:“失烈门是皇孙,应该立他为帝。再说,先帝(太宗)生前就说过他可以治理天下。”其他大臣谁也不敢说话。只有忙哥撒儿站出来说:“你说的没错,但先皇后立定宗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这些话呢?八都罕也是遵照先帝的遗言行事啊!谁要是还有不同意见,我砍了他!”大家一听这话,都不敢再说什么了,八都罕于是拥立宪宗为帝。
宪宗小时候,太宗皇帝就非常看重他。有一次出巡,刮起了大风,进了帐篷后,太宗把宪宗抱在膝盖上,摸着他的头说:“这孩子将来可以治理天下。”还有一次,用母牛去按住豹子,当时还是小孩子的失烈门说:“用母牛按住豹子,那小牛犊怎么办呢?”太宗觉得他很有仁心,又说:“这孩子将来可以治理天下。”后来太宗死了,六位皇后摄政,最终立了定宗。所以现在,这两个人都拿先帝的话来说事儿。
宪宗当上皇帝后,察哈台的儿子和按赤台等人密谋造反,他们把武器藏在挖空的马车车辕里想偷偷运进宫。结果车辕坏了,武器露了出来,薛杰发现了,赶紧报告了皇帝。忙哥撒儿立刻带兵去迎战。按赤台没想到事情败露得这么快,仓促应战,结果全军覆没,全部被俘。宪宗亲自审查犯人,把他们交给法庭审判。忙哥撒儿把所有参与叛乱的人都杀掉了。皇帝因为他执法严明,毫不徇私,更加信任他,权力也越来越大。
有人该受处罚了,忙哥撒儿会直接依法处置,然后再向皇帝禀报,皇帝总是准奏。有时候皇帝还没起床,忙哥撒儿来奏事,到了帐篷前,就敲击箭筒,皇帝问他什么事,他就直接汇报,皇帝还会赏赐他帐篷里的扇子。可见皇帝对他有多么宠信。
癸丑年冬天,忙哥撒儿因为喝酒喝多了死了。皇帝觉得忙哥撒儿当权时杀的人太多了,当时很多流言蜚语,于是下诏书给他的儿子,大致意思是:
你爷爷赤老温恺和你的曾祖父搠阿,都为我成吉思汗效力,立下了不少功劳,我的皇祖父对此都给予了高度赞扬。你爸爸忙哥撒儿,从小就侍奉我的太宗皇帝,日夜忠诚勤勉,从未有过任何过错。从我父亲那一代开始,就一直在四处征战。到我母亲和我的兄弟们这一代,他也一直忠心耿耿,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在我平定斡罗思、阿速、稳儿别里钦察等地的时候,他帮助我渡过大河,建造方舟,开山修路,攻城野战,功劳比其他将领都多。我缴获了很多珍宝,赏赐给将士们,而他却退让谦逊,丝毫不贪图私利。我采纳了他的建议,修订国家法令,治理田地,安定国家,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因为他忠诚,即使他的亲戚,还有我的嫔妃宫女,稍微有点过错,他都会据实禀报,从不包庇。所以,我的母亲,还有我的兄弟姐妹,都非常依赖他。朝中的老臣、宿卫老将,没有一个不敬畏他。鉴于他的勤劳,我封他为札鲁忽赤,让他管理我父亲的百姓,秉公执法,明辨是非,谨慎对待百姓,成为我的左右手,耳目,大家都服服帖帖的,我很安心。
从那以后,察哈台阿哈的孙子,太宗的后代定宗、阔出的儿子,以及他们的百姓,却起了异心。幸好上天保佑,当时有个叫克薛杰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我。你父亲率领大军,平息了叛乱,赤台等人的阴谋因此失败,都被抓了起来。我审判了这些犯错的人,让你父亲负责处理,他秉公执法,该判刑的判刑,该赦免的赦免,都非常公正。他又负责处理也速、不里两地的案件,也同样公正廉明。
哎,脱欢啊,脱儿赤啊,从朕用上你们父亲开始,朕就秉公执法,从不偏袒,兄弟亲戚,都得遵守法纪。“咸丽于宪”! 现在很多人都在埋怨,说:“你也会有死的那一天吧?” 好像心里很不服气。但朕告诉你,人即使死了,朕也会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优待他。所以,朕好好教导你,你一定要明白朕的意思,这样才能有好福气,不明白,就会有灾祸。“惟天惟君,能祸福人;惟天惟君,是敬是畏。” 你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行为端正,洁身自好,这是你的福气;反过来,就别想了。你能听从朕的话,就不会丢了你父亲的清名,别人也就不敢算计你了;如果不听朕的话,别人就会仇恨你,监视你,算计你。那些怨恨你父亲的人,一定会说:“你和他一样,都是坏人!”到那时,你就危险了!你对朕的话,如果不仔细琢磨,你就会有罪过;如果你仔细琢磨,别人就会尊敬你,害怕你,就不会算计你,监视你,更不会怨恨你了。还有,你母亲和你的妻子,如果说了些挑拨离间、阿谀奉承、搬弄是非的话,千万别听,这样就完美了。
至顺四年,追封忙哥撒儿为兖国公。他生了四个儿子:老大脱欢,老二脱儿赤,老三也先帖木尔,老四帖木儿不花。脱欢当上了万户,可惜没有儿子。脱儿赤的儿子叫明礼帖木儿,官做到翰林学士承旨,还跟着去征讨乃颜,立了功。明礼帖木儿的儿子叫咬住,咬住的儿子叫也先,官做到延徽寺卿。也先帖木儿的儿子叫哈剌合孙。帖木儿不花的儿子有三个,分别是塔术纳、哈里哈孙和伯答沙。
伯答沙小时候就进了宫里当差,是个小太监。他先后侍奉过成宗皇帝和武宗皇帝。从光禄少卿一路升迁,当上了同知宣徽院事,后来又升为银青光禄大夫、宣徽院使,还被遥授左丞相的高位。武宗皇帝驾崩后,他护送着皇上的梓宫到北边安葬,并在山陵守孝三年才回来。
仁宗皇帝登基后,对他更加器重。延祐二年,伯答沙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那时候正是太平盛世,朝廷清明,皇帝和大臣们在朝廷上安安稳稳地处理政务,老百姓也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那真是个天下太平的好时代啊!仁宗皇帝去世后,帖木迭儿掌权,伯答沙被改任集贤大学士,还兼任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没过多久,大宗正札鲁忽赤被派去北方镇守边疆,他也以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治理地方,边疆百姓都安居乐业。泰定年间,伯答沙回到朝廷,官职升到了太保。后来倒剌沙在 上都造反,军队溃败,伯答沙护送着皇帝的玉玺和印信回到朝廷,文宗皇帝非常赞赏他。于是,伯答沙被封为太傅,继续辅佐札鲁忽赤。至顺三年,伯答沙去世了。
伯答沙为人清廉谨慎,待人宽厚,大家都称他为长者。他去世的时候,家里穷得连丧葬费都拿不出来,大家都感叹他的清廉。朝廷下旨追赠他为“推忠佐理正德秉义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并追封他为威平王。
他有三子:老大叫马马的斤,老二叫泼皮,老三叫八郎。八郎很小就成了孤儿,他的母亲咬契氏二十岁就守寡了,一直没有改嫁。八郎后来也当上了大宗正府札鲁忽赤,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他能够取得成就,都是他母亲良好的教导的结果。
孟速思,是畏兀族人,世代居住在别失八里,那是古代北庭都护府的辖区。这孩子从小就很有天赋,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把本民族的书都读通了。元太祖听说后,把他召到京城,一见面就非常高兴,说:“这孩子眼睛里闪着光芒,将来一定能大用场。”然后就把孟速思交给元睿宗,让他负责管理显懿庄圣皇后封地的年赋税收。后来他又在世祖还是藩王的时候侍奉他,日子久了,世祖对他越来越器重。
元宪宗去世后,孟速思对世祖说:“皇位不能空着太久,太祖的嫡孙里,您年纪最大,而且最贤明,应该马上登基当皇帝。”其他的王子塔察儿、也孙哥、合丹等等,都赞同他的说法。世祖登基后,对孟速思更加看重。南征的时候,他和近臣不只儿一起担任断事官。等到阿里不哥诸王叛乱,双方在漠北对峙,不只儿起了二心,孟速思察觉到了,就上奏把不只儿调到中都,还亲自押送他过去,皇帝认为他忠诚可靠。
皇上多次命令他招揽人才,凡是他推荐的人,都经过精挑细选。皇上要封他为丞相,与安童一起,但他坚决推辞了。皇帝对安童以及丞相伯颜、御史大夫月鲁那演等人说:“孟速思真是个贤才啊,在他们那个民族里,这样的人真是少见!”孟速思为人刚正严厉,为人谨慎守信。他经常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但他的计策却很少有人知道。至元四年,孟速思去世,享年六十二岁。皇帝非常悲痛,特地给他谥号为“敏惠”。武宗时期,又追赠他为“推忠同德佐理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武都王,并改谥号为“智敏”。他留下了九个儿子,很多都当上了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