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璘帖穆尔,是回鹘人,是畏兀国丞相暾欲谷的后代。他哥哥叫仳理伽普华,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上了丞相,也就是答剌罕。
那时候西契丹势力很强,对畏兀国颐指气使,耀武扬威。西契丹派了个太师僧少监到畏兀国来,这少监特别嚣张跋扈,作威作福,还过着奢侈淫荡的生活。畏兀国的国王很头疼这事儿,就问仳理伽普华:“怎么办啊?” 仳理伽普华说:“能把少监杀了,带着咱们的人投奔大蒙古国,他们肯定会被吓一跳的!” 于是,他们就带人把少监围起来,给杀了。
因为这件事立了大功,仳理伽普华被加封为仳理杰忽底,又升官做了明别吉,还给他老婆封了赫思迭林的称号。 但是,有些人嫉妒他的功劳,就在国王面前说他坏话:“那个少监戴的珍珠耳环,是先王的宝贝,仳理伽普华偷偷藏起来了,赶紧找他要回来!” 国王一听就生气了,非要赶紧把宝贝找回来。
仳理伽普华知道自己解释不清,干脆就逃跑了,投奔了太祖成吉思汗。太祖成吉思汗赏赐给他金虎符、狮纽银印、金螭椅一把,还给了他四个穿金衣的孙校尉当侍卫,让他管辖二十三个郡。 后来又赏赐给他五万两银子。 不过,他把弟弟岳璘帖穆尔留在了大蒙古国做人质。 后来,仳理伽普华因为生病去世了。
岳璘帖穆尔跟着太祖皇帝打仗,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皇弟斡真想找个老师教导皇子们,皇帝就派岳璘帖穆尔去,让他教导皇子们要孝顺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仁慈厚道,不轻易杀人。皇帝听说后,非常高兴。
之后,岳璘帖穆尔参与平定了河南的战乱,还把一万多户赞县的百姓迁到了乐安。没多久,他就升任了河南等地的军民都达鲁花赤,皇上还给了他金虎符,并且赏赐了四个宫女。他把皇上赏赐的那些东西,都运回老家,分给亲戚朋友们。他还隆重地摆出汉官的仪仗队来激励他们,当地人都很羡慕他。
他出差去河西的时候,路上经过很多荒草丛生的地区,有时候还缺水,他就让人在那里凿井,设立路标,沿途百姓都非常高兴,互相称赞他办事方便。太祖皇帝登基后,因为中原地区盗贼很多,就选岳璘帖穆尔当大断事官。后来,他又跟着斡真去镇守顺天等地,在那里他施行了仁政,减轻赋税徭役,结果盗贼都跑了,坏事也少了,各州各郡都安定太平了。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监察河南等地的军民事务。他六十七岁的时候,在保定去世了。死后,朝廷追赠他“宣力保德功臣、山东宣慰使”的称号,谥号为“庄简”。他的儿子合剌普华,在《忠义传》里有记载。
李桢,字干臣。他祖上是西夏皇族。金朝灭亡后,李桢通过考试当上了小官。
长大后,他被派去当人质。因为有文化,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在宫里当差。太宗皇帝很欣赏他,还赐给他一个名字,叫玉出干必阇赤,听着就挺霸气。后来跟着皇子阔出打金朝,皇帝还专门下令说:“军队里所有的事情,都要问过李桢才能执行。” 他们攻下了河南好几个郡,阔出派李桢和吉登哥去唐州、邓州统计人口。那会儿正赶上打仗,又遇上灾荒,老百姓跑散了大半。李桢到了之后,就赶紧赈济灾民,饿肚子受冻的人们纷纷回来,那场面跟赶集似的热闹。
十年后,他又跟着大将察罕去淮河一带打仗。因为立了功,李桢被授予了金符,当上了军前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官儿也越来越大了。他上奏朝廷,建议寻找全国各地的儒士,好好供养他们。十三年的时候,大军围困寿春,雨下个不停。李桢跟察罕说:“咱们大军在城下扎营,这大热天的又下这么大的雨,很容易爆发瘟疫,对咱们不利啊。再说这城也守了很久了,要是攻破了,肯定要屠城,老百姓怎么办?不如咱们撤离几里地,我亲自去劝降。”察罕听从了他的建议。李桢就一个人骑着马进了敌人的营地,跟他们讲道理,说明利害关系。第二天,寿春城的将领带着两千多人就投降了。因为这件事,李桢被赏赐了五千两银子。
李桢上书说:“襄阳是吴蜀和宋朝的战略要地,拿下襄阳就能为将来灭宋打下基础。” 定宗皇帝很欣赏他的建议。庚戌年,皇帝赐给他虎符,任命他为襄阳军马万户,掌管一万兵马。丙辰年,宪宗皇帝派李桢带兵巡视襄阳和樊城。戊午年,皇帝亲自带兵出征,还召见李桢一起商量军务。 可惜的是,李桢在合州去世了,那年他才五十九岁。
速哥,是蒙古怯烈氏的人,据说祖上是李唐皇室的旁支。他父亲怀都,曾经侍奉太祖皇帝,还一起在班术尼河边饮酒呢。速哥这个人,表面上看着老实巴交,其实内心沉稳勇敢,很有计谋,太宗皇帝很了解他。
太宗皇帝派他出使金国,让他暗中探查金国的虚实,还对他说:“你要是回不来,你的子孙后代也不用担心,照样荣华富贵。”速哥立马跪下磕头说:“我死了,也是应该的。我一定完成陛下您的命令,您不用担心。”皇帝很高兴,赏了他一匹自己平时骑的马。
到了黄河边,金国人把他关在船舱里,七天才上了南岸,又过了三十天才到汴京。见了金国皇帝后,速哥说:“我们天子觉得你们的土地越来越小,百姓也越来越穷,所以派我来跟你们说清楚,只要你们每年按时进贡,保持友好关系,就能转危为安。”金国的接待官员让他下跪,速哥说:“我是大国使臣,凭什么向你们下跪!”金国皇帝很欣赏他,拿了个金酒杯让他喝酒,说:“回去告诉你家皇帝,如果真想打仗,尽管带精兵强将来,咱们好好较量一番,什么岁贡之类的就别提了。”速哥喝完酒,直接把金酒杯揣兜里就走了。
虽然速哥表面上装得不太聪明,但他暗中记住了金国的地理环境,以及城池、人口的强弱。回国后,他把金国的虚实都详细地汇报给了皇帝,还把那个金酒杯献了上去。皇帝高兴地说:“我把金酒杯从你手里拿回来了!”又把酒杯赏还给了他。然后,皇帝就下令征兵南伐。
大军到了河北岸,准备渡河,金军在河南岸摆开了阵势。皇帝命令仪仗队护送速哥走在队伍中间,自己亲自率领偏师从西边绕过金军,骑马渡过沙河。这时,睿宗的军队也从襄阳、邓州赶来,两军夹击金军。金国灭亡后,皇帝赏赐速哥五个金护驾武士,说:“这是为了表彰你出使金国,没有辱没国家颜面。”以前出使的时候,崞州的人偷了他的好马,这次皇帝连崞州的人也一起赏给了他。“昔使过崞州,崞人盗杀其良马,至是,兼以崞民赐之。”
乙未年,皇帝轻松地对速哥说:“我要给你安排个官职,西域还是中原,你自己选吧。”速哥再次拜谢说:“太好了!我觉得中原比较合适。”皇帝说:“西山一带,包括八达岭以北,都由你管辖。你在城里建一座高大的楼房,住在那上面,让大家都仰望你,你再俯视百姓,教导他们,是不是很威风?”于是,就封速哥为山西大达鲁花赤。
速哥刚领命要走,碰上六个回回人因为一件小事被冤枉,要被处罚。速哥赶紧拦住押解他们的官兵说:“先别急着处罚他们,我得去跟皇帝汇报。”他又去见皇帝说:“这六个人在西域很有名望,因为一点小事就杀了他们,恐怕不利于安抚边疆。请把他们赏赐给我,我好好教育他们,让他们悔过自新,将来还能为朝廷效力,杀了他们没用。”皇帝同意了,把六个人叫来,说:“是速哥救了你们的命,你们要好好为他效力。”到了云中,速哥就把他们放了。后来,这六个人都当上了大官。速哥这种宽厚待人的事有很多。速哥六十二岁去世,追赠推忠翊运同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宣宁王,谥号忠襄。
六个儿子,老大叫长罕,其他五个分别叫玉吕忽都、撒合里都、忽兰、忽都儿不花、不花。长罕、玉吕忽都、撒合里都都跟着兀鲁赤太子上过战场,立下了不少战功,所以都混得不错。
忽兰他妈是皇亲国戚,所以他也能继承官职。他这个人能力很强,治理地方也很有一套,公平地安排徭役,公正地执行刑法,整个郡的人都过上了安稳日子。乙未年统计户口的时候,之前皇上赏赐给崞县的人已经登记在册了,皇上又额外赏赐了山西三百户给他。当时西部地区盗贼很多,县里抓不住,按照规定得按丢失物品价值的两倍赔偿,搞得县里很头疼。有个叫甄军判的,带着一群强盗在阜平、曲阳一带活动,还跑到浑源杀了人抢了东西。县里因为抓不到强盗,要赔钱,忽兰说:“这可是个大盗,咱们县哪能抓得住他啊!”于是他就带了一千人去把甄军判给抓了杀了,还把他的同伙也剿灭了,这才消除了这个祸害。忽兰为人很正直,但特别信佛,曾经花了一千金修建龙宫寺,还举办了盛大的金轮大会,供养了一万个和尚。他四十二岁去世,追赠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追封云国公,谥号康忠。
他儿子天德于思,从小就聪明过人,世祖皇帝听说他很优秀,就让他继承他父亲的爵位。他孝顺继母完颜氏,名声很好。他刚从中山北边来上任,就碰上了边境冲突,他就赶紧督促制造兵器,安抚百姓,没日没夜地工作,累得不成样子。皇帝听说后很赏识他,赏赐给他驯服的豹子、名贵的猎鹰,还允许他在禁地狩猎,当时皇帝对他的恩宠可以说是非常优渥了。他三十九岁去世,追赠太傅、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云国公,谥号显毅。他的子孙后代大多都非常显赫。
忙哥撒儿,察哈札剌儿氏。这哥们儿叫忙哥撒儿,是察哈札剌儿氏族的人。他曾祖父叫赤老温恺赤,祖父叫搠阿,他爹叫那海,他们祖孙三代都跟着成吉思汗打仗。
等到成吉思汗当上大汗,那时候他还年轻,手底下不少人都叛变了,跑了。可搠阿(忙哥撒儿的祖父)愣是没走。成吉思汗的弟弟,槊只哈撒儿,还偷偷地想把搠阿给弄走,搠阿还是没答应。搠阿骑马射箭特别厉害,成吉思汗特别喜欢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默尔杰”,翻译成汉语就是“最厉害的神射手”。
有一次,成吉思汗跟敌人遭遇了,正要打仗呢,突然飞来两只野鸭子。成吉思汗就让搠阿把它们射下来。“射雄的还是雌的?”成吉思汗问。“射雄的!”搠阿说,然后一箭就射中了雄鸭子。敌人看见了,吓坏了,说:“这神射手太厉害了,连飞鸟都逃不掉,何况是我们呢!”吓得扭头就跑了,连仗都没打。
还有一次,成吉思汗去打乃蛮,敌人带着精锐部队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搠阿稳如泰山,一动不动,敌人就停下了。过了一会儿,敌人又冲过来,搠阿还是不动如山,敌人开始怀疑,害怕了,不敢再进攻了。
再后来,成吉思汗去打蔑里吉,军队打败了,搠阿和他弟弟拼死保护成吉思汗。这时,兀良罕的哲里马赶来支援,敌人这才撤退。那海(忙哥撒儿的父亲)跟着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经历过无数的危险,却从来不说苦不说累。成吉思汗非常欣赏他的忠诚,又考虑到他家的功劳,就封他为怀洛二地总共一百七十五户的爵位。
忙哥撒儿这哥们儿,特别孝顺睿宗皇帝,对他爹那是相当恭敬。有一次打凤翔,他冲在最前面,立了大功。后来定宗皇帝给他升了官,当上了断事官,办事公正,能力也很强。宪宗皇帝还在藩邸的时候,就非常了解他。
后来跟着宪宗皇帝去打斡罗思、阿速、钦察这些部落,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面,带头冲锋陷阵。打仗打赢了,缴获了很多宝贝,他把这些宝贝都分给了将士们,自己却什么也没要。宪宗皇帝因此对他更加器重,让他负责管理藩邸的百姓。
平时出去打猎,他都能管好军队,纪律井然有序。就算太后和妃嫔们犯了一点小错,他也敢直言不讳地指出来。所以藩邸里的人都很尊敬他,也怕他。后来,宪宗皇帝把他提拔成断事官之长,这官职比三公还高,相当于汉朝的大将军。
官儿当上了,忙哥撒儿出帐篷后,就歪着身子坐在熊皮垫子上,他手下四十多个官员都坐在他旁边。忙哥撒儿就问大家:“皇上让我当这个大官,各位说说,我应该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官?” 大家都沉默不语。他又问了一遍,这时有个叫夏人和斡的官员,坐在比较低的位置上,站出来说:“这当官的道理,就像宰羊一样,割肩膀的时候不能伤到脊椎骨,关键在于公平公正。”
忙哥撒儿听了这话,立刻起身走回帐篷里去了。其他人都不明白他干嘛去了,都觉得夏人和斡说话太冒失了,这下可闯祸了。结果忙哥撒儿进帐篷后,却向皇帝夸赞夏人和斡说得对。皇帝一听,就把夏人和斡叫来,让他走几步,说:“这是个可用之才啊!” 夏人和斡从此名声大噪。
定宗皇帝死了,宗王八都罕召集所有宗亲开会,商量立谁为新皇帝。畏兀八剌说:“失烈门是皇孙,应该立他为帝。再说,先帝(太宗)生前就说过他可以治理天下。”其他大臣谁也不敢说话。只有忙哥撒儿站出来说:“你说的没错,但先皇后立定宗的时候,你怎么不这么说呢?八都罕也是遵照先帝的遗言啊!谁要是有不同意见,我砍了他!”大家一听这话,都不敢再说什么了,八都罕就拥立宪宗为皇帝。
宪宗小时候,太宗皇帝就非常看重他。有一次出游,刮起了大风,进了帐篷后,太宗让宪宗坐在自己膝盖上,摸着他的头说:“这孩子将来可以治理天下。” 另外一次,用小牛去试探豹子,当时还是小孩子的失烈门说:“用小牛试探豹子,那小牛犊子以后怎么养活呢?”太宗觉得他很有仁慈之心,又说:“这孩子将来可以治理天下。”后来太宗死了,六位皇后摄政,最终立了定宗。所以现在,这两个人都拿先帝的话来说事儿。
宪宗当上皇帝后,察哈台的儿子和按赤台等人密谋造反,他们把武器藏在挖空的马车车辕里想偷偷运进宫。结果车辕坏了,武器露出来了,薛杰发现了,赶紧报告给皇帝。忙哥撒儿立刻带兵去迎战。按赤台没想到事情败露得这么快,措手不及,没来得及打仗,就被全部抓住了。宪宗亲自审查犯人,把他们交给有关部门审理。忙哥撒儿把他们全部处死了。皇帝因为忙哥撒儿执法严明,毫不徇私,对他更加信任和重用。有人该受处罚,忙哥撒儿就依法处置,然后再去向皇帝汇报,皇帝总是准奏。有时候皇帝还没起床,忙哥撒儿来汇报工作,到了帐篷前,就敲击箭筒,皇帝问他什么事,他就直接汇报,皇帝还会赏赐他帐篷里用的扇子。可见皇帝对他的宠信到了什么程度。
癸丑年冬天,忙哥撒儿因为喝酒喝多了死了。皇帝觉得忙哥撒儿当权时杀的人太多了,当时就流传着很多不好的说法,于是就下诏书给忙哥撒儿的儿子,诏书的大概意思是:
话说你家祖上,你高祖赤老温恺赤和你祖上搠阿,都为我成吉思汗效力,立下了不少功劳,我皇祖也特别褒奖过他们。你父亲忙哥撒儿,从小就侍奉我太宗皇帝,日夜忠诚勤恳,从没犯过错。从我皇考时期,他就四处奔波效力。到我皇妣以及我和我兄弟们执政期间,他依然没有犯过任何错误。 尤其是我平定斡罗思、阿速、稳儿别里钦察等地的时候,他更是功劳卓著,无论是渡大河造方舟,还是开山修路,攻城野战,他的功劳都超过其他将领。我缴获了很多珍宝,赏赐给众将,而他却淡泊名利,从不贪图。我言行一致,修订国家法令,治理田地,团结国家,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忠心耿耿,即使是他自己的亲戚,以及我的嫔妃,稍有差错,他都会毫不留情地禀报,从不徇私枉法。所以,我皇妣,以及我的兄弟姐妹们,都非常依赖他。朝中老臣、宿卫老将,没有一个不敬畏他。鉴于他的勤劳,我封他为札鲁忽赤,让他管理我皇考留下的百姓,秉公执法,明辨是非,审慎对待百姓,成为我的左右手,耳目,大家都服他,我也因此感到安心。
后来,察哈台阿哈的孙子,太宗的后裔定宗、阔出的儿子,以及他们的百姓,竟然起了异心。幸亏上天保佑,当时有个叫克薛杰的人及时向我禀报了此事。你父亲率领大军,迅速平息叛乱,将赤台等人的阴谋彻底粉碎,全部抓捕归案。我将有罪之人交付审理,你父亲秉公执法,该判刑的判刑,该赦免的赦免,一切依法办理。他还负责处理也速、不里两地的案件,同样依法办事,公平公正。
哎,就你们俩兄弟,脱欢、脱儿赤,听着!从朕用你父亲开始,朕办事就从来不偏袒谁,你们兄弟亲戚,也都受到法律的约束。现在很多人都在背后怨声载道,说“你也有死的那一天吧”,好像心里很不服气。但朕告诉你,就算人死了,朕也会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优待他。所以朕好好教导你,你一定要记住朕的话,这样才能有好福气,不听话就会有灾祸。记住,只有上天和君主才能决定人的祸福,只有上天和君主才值得敬畏。你只要为人正直,行为端正,这就是你的福气;要是反着来,就别想了。你能听朕的话,就不会丢了你父亲留下的好名声,别人也就不敢算计你了;要是不听朕的话,别人就会恨你、盯着你、算计你。那些怨恨你父亲的人,一定会说“你和你父亲一样坏”,到那时你就危险了!你要是对朕的话不认真琢磨,那你就麻烦了;要是认真琢磨,别人就会敬畏你,没人敢算计你,更不会有人怠慢你、怨恨你了。还有,你母亲和你妻子,要是有人在背后说坏话,挑拨离间,你千万别信,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至顺四年,追封忙哥撒儿为兖国公。他生了四个儿子:老大脱欢,老二脱儿赤,老三也先帖木尔,老四帖木儿不花。脱欢当上了万户,可惜没有儿子。脱儿赤的儿子明礼帖木儿,官做到翰林学士承旨,还跟着去征讨乃颜立了功。明礼帖木儿的儿子叫咬住,咬住的儿子叫也先,官做到延徽寺卿。也先帖木儿的儿子叫哈剌合孙。帖木儿不花的儿子有三个,分别是塔术纳、哈里哈孙、伯答沙。
伯答沙小时候就进了宫里当差,当个小太监。他先后侍奉过成宗皇帝和武宗皇帝,从光禄少卿一路升迁,做到同知宣徽院事,后来又升为银青光禄大夫、宣徽院使,还被遥授为左丞相,官儿做到很大了。武宗皇帝去世后,他护送着皇帝的灵柩到北方安葬,守陵三年才回来。
仁宗皇帝登基后,对他更加器重。延祐二年,伯答沙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那时候正是太平盛世,朝廷清明,皇帝和大臣们都在朝堂上安安稳稳的,老百姓也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那真是一个非常太平的年代,大家都说这是盛世。仁宗皇帝去世后,帖木迭儿掌权,伯答沙被改任为集贤大学士,还兼任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没过多久,大宗正札鲁忽赤被派去北方镇守,他也以清静为政,边疆百姓都安居乐业。泰定年间,伯答沙回到朝廷,官职又升为太保。后来倒剌沙在 上都造反,军队溃败,伯答沙拿着皇帝的印玺和玉器来投降,文宗皇帝很高兴。于是,伯答沙被封为太傅,继续辅佐札鲁忽赤。至顺三年,伯答沙去世了。
伯答沙为人清廉谨慎,为人宽厚,大家都叫他长者。他死的时候,家里穷得连丧事都办不起,大家都感叹他的清廉。朝廷下诏追赠他为“推忠佐理正德秉义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并追封他为威平王,算是对他一生的肯定。
他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马马的斤,老二叫泼皮,老三叫八郎。八郎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他母亲咬契氏二十岁就守寡了,一直没有改嫁,独自一人把八郎抚养成人。八郎后来也做了大宗正府札鲁忽赤,继承了他父亲的事业。他能够有这样的成就,都是他母亲教导有方啊!
孟速思,是畏兀族人,世代居住在别失八里,那是古代北庭都护府的辖区。他从小就很有天赋,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把本民族的书都读通了。元太祖听说这事儿后,就把他召到京城,一见面就非常高兴,说:“这孩子眼睛里闪着光芒,将来一定能大用!”然后就把孟速思交给元睿宗,让他负责管理显懿庄圣皇后封地的年赋。后来他又在世祖当藩王的时候侍奉世祖,日子久了,世祖对他越来越信任。宪宗去世后,孟速思对世祖说:“皇位不能空着太久,太祖的嫡孙里,您最年长也最贤明,应该立刻登基!”其他的诸王塔察儿、也孙哥、合丹等等,也都赞同他的说法。世祖登基后,对孟速思更加看重。
南征的时候,孟速思和另一个近臣不只儿一起担任断事官,负责处理军务。后来阿里不哥诸王叛乱,双方在漠北对峙,不只儿却起了二心,孟速思察觉到了,就上奏朝廷把不只儿调到中都,还亲自押送他过去。皇帝认为孟速思很忠诚。多次下令让他招揽人才,他推荐的人,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皇上要封他跟安童一起当丞相,他坚决推辞了。皇帝对安童以及丞相伯颜、御史大夫月鲁那演等人说:“孟速思真是个贤才啊,在他们那个民族里,这样的人真是少见!”孟速思为人刚正严厉,为人谨慎可靠。他经常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但他的计策很少有人知道。
至元四年,孟速思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皇帝非常悲伤,特地给他谥号为“敏惠”。到了武宗时期,又追赠他为“推忠同德佐理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武都王,并且把谥号改为“智敏”。他留下了九个儿子,很多都做了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