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也就是己丑日,我奉皇太子的命令,撤销了宫师府,宾客、谕德、赞善这些官职还是照旧保留。第二天庚寅日,越王秃剌犯了事儿,被赐死了。然后呢,那些禁军、方士们就开始随意出入诸王、公主、近侍和各级官员的家门了。辛卯日,皇太子、诸王和百官一起上尊号,尊称皇上为“统天继圣钦文英武大章孝皇帝”。过了几天,乙未日,我们去太庙谢恩。丙申日,皇上发布诏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对山泽的禁令,还对流民进行救济,不准地方官府巧立名目收税;受灾的百姓,京畿地区免除一年赋税,江淮地区免除夏税;所有大小官员都普遍晋升一级散官,那些有出身的人,考满的再加一级散官。己亥日,我把枢密院事容国公床兀儿封为句容郡王。
乙巳日,塔思不花和乞台普济上奏说:“现在很多人仗着皇上的恩宠,直接上奏,奏章都不经过中书省,直接送到翰林院就批复了。我们查了一下,从大德六年到至大元年,这种直接下发的奏章,足足有六千三百多道,涉及田土、户口、金银铁冶、额外加派的任务、进贡奇珍异宝、钱粮、选拔官员、诉讼案件、工程建设等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请求把这些奏章都追回。以后凡是不经过中书省的奏章,都不要批复。”皇上同意了他们的建议。丙午日,规定大成至圣文宣王春秋二祭时,要用太牢来祭祀。戊申日,迭里贴木儿不花进献了鹰犬,皇上赏赐给他一千匹布帛和一千锭钞票。
二月戊午日,我们铸造了金印,赐给了句容郡王床兀儿。同时,还赈济了真定路饥民,发放了万石粮食;塔塔地区也发放了六千石粮食。癸亥日,皇太子去了五台山佛寺。行泉府院被撤销了,它的职能并入了行省的市舶司。乙丑日,和林屯田去年的收成达到了九万多石,相关的宣慰司官员、军队将士都得到了相应的赏赐。己巳日,月亮犯了亢宿。辛未日,月亮犯了氐宿。我们调集了国王部以及忽里合赤、兀鲁带、朵来等军的九千五百人前往和林。壬申日,命令各卫的屯田官员三年轮换一次。甲戌日,我们取消了中都的酒禁。
三月初六,辽阳行省右丞洪重喜告状说,高丽国王王章不遵守大元朝的法律,蛮横霸道,各种坏事做尽。中书省的大臣们建议让洪重喜和高丽王当面对质辩论。皇上直接下令,不准辩论,直接让高丽王去五台山朝拜太后。梁王在云南得了风寒病,就让其他年纪大的王爷代替他去云南镇守,皇上还赏赐给他二百五十两黄金、七百五十两白银,跟着他去的那些人,也分别赏赐了布匹绸缎之类的。
初七,皇上带着队伍去上都了。从五卫军里挑了五十个人,调到中都的虎贲司(皇家卫队)。同时,封也速不干为襄宁王。初八,取消了杭州白云宗的管理机构,设立了湖广地区的佛教管理机构“头陀禅录司”。初十二,皇上赏赐云南王老一个金印。初十四,月亮运行到氐宿(星宿名)。初十五,火星运行到木星附近。皇上把公主阿剌的纳八剌封为赵国公主,她的驸马注安被封为赵王。
十九,中书省的大臣们上奏说:“国家每年收的税赋是固定的,最近几年因为年景不好,收入还不到一半,可是去年花的钱,纸币就高达上千万锭,粮食也有三百多万石。皇上以前就下令要精简开支,减少对粮食的需求,可是宣徽院的孛可孙根本没执行,反而比去年还多了三十万石粮食,所以请求让几个懂财政的人去宣徽院帮忙管理。另外,中书省负责断案的官员,大德十年的时候只有四十三个人,现在太子升官了,又增加了两个人,诸王阔阔出、剌马甘秃剌也各增加了一个,这都不符合以前的制度。我们认为太子增加的官员可以保留,但是诸王增加的官员应该取消。”皇上都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同时,把掌管医疗的机构升格为典医监。
二十三,中书省的大臣们又上奏说:“中书省是百官之首,应该首先精简冗员。”皇上说:“其他部门精简人员的事,你们自己商量着办;中书省官员的去留,朕自己考虑。”二十七,济阴和定陶下了冰雹。
四月初几号,中书省的大臣们上奏说:“杭州的驿站,半年时间,来来往往的人超过一千二百多人,其中还有桑兀、宝合丁这些人进贡狮子、豹子、乌鸦、猎鹰,他们在驿站住了二十七天,人畜吃掉的肉一千三百多斤。建议以后远方进贡奇珍异兽的,都走驿站;至于商人进贡的,就让他们自己准备伙食费用吧。”皇上同意了。
过了几天,又下令在江淮设立兴圣宫财赋总管府,并且向全国发布了这个消息。之后又从汉军中抽调五千人,给他们分发十万顷土地,让他们在直沽沿海地区屯田,还增加了康里军两千人,并设立了镇守海口屯储的亲军都指挥使司。
再后来,皇上又下令在中都(今北京)修建皇城的角楼。中书省的大臣们又上奏说:“现在正是农忙季节,蝗灾又严重,老百姓都吃不饱饭,请求按照之前的旨意,停止修建角楼的工程。”皇上说:“皇城要是没有角楼,怎么显得气派?先把角楼建好,其他的事情可以缓一缓。”然后,皇上还下令修建新寺庙,并铸造了提调、监造的正三品银印。
最后,奏折里还提到,益都、东平、东昌、济宁、河间、顺德、广平、大名、汴梁、卫辉、泰安、高唐、曹州、濮州、德州、扬州、滁州、高邮等地都发生了蝗灾。
五月初几,皇上任命憨剌合儿当枢密院的领导,负责修建兴圣宫,还让大都留守养安他们监督工程进度。过几天,有人说根据阴阳家的说法,从现在到圣诞节这段时间都不适合搞土木工程,皇上就下令暂时停了新建寺庙的工程。
接着,御史台的官员们上奏说:“皇上您去北方巡幸了,可京城里到处都在搞建设,再加上今年又闹旱灾,百姓没吃的,容易被煽动,这关系重大啊!请求留下一个丞相在京城坐镇,以后也以此为规矩。”皇上同意了。
六月初几,皇上选派官员去抓蝗虫。太子建议,禁止那些被皇上赐过田地的人,用快马快信催收租子,扰民伤财。 几天后,中书省的官员们又上奏说:“既然已经下令停了新建寺庙的工程,那么那些园林、鹰坊之类的工程,也应该一起停了。还有,太医院派人去陕西、四川、云南采药材,花了不少钱,还劳师动众地用驿站传递,我们觉得,这些事都跟钱粮有关,却绕过中书省直接执行,应该禁止。”皇上也同意了这些建议。 皇上还把益都、济南、般阳三路和宁海州划归宣慰司管辖,其他的都归直隶省部管。 另外,皇上还调拨大都城里四十户人家,到孔庙当乐工。
太子又建议,把典乐司的提点、大使等官职,改成卿、少卿、丞之类的官职,皇上也同意了。 之后,皇上觉得宿卫的士兵太多了,有点冗杂,就按照以前的制度,只留下那些有家世背景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其他的都裁撤了。太子又说:“宣政院以前奉旨,殴打西番僧的砍手,骂西番僧的割舌头,这种做法以前根本没听说过,不合规矩,而且对那些僧人也没什么好处。僧俗冲突,本来就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请求修改这个命令。”太子还说:“宣政院的公文审核不严格,影响到法律的执行,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来比较好。”皇上都同意了太子的建议。
六月某个日子,中书省的官员们上奏说:“河南、江浙两省反映,宣政院奏请免除僧人、道士、也里可温、答失蛮的赋税。我们认为,田地要交租,商人要交税,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现在宣政院一概免除,不合规矩。”皇上下令,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征税。 这个月,金城、崞州、源州下了冰雹,延安的神木、碾谷、盘西、神川等地也下了大冰雹,霸州、檀州、涿州、良乡、舒城、历阳、合肥、六安、江宁、句容、溧水、上元等地都出现了蝗灾。
公元某年九月某日,黄河在归德府境内决堤了。
第二天,宣政院的大臣们上奏说:“武靖王脱思班和朵思麻宣慰司来报:松潘、叠宕、威茂州等地的安抚司管辖范围内,西番、秃鲁卜、降胡、汉民这四种人混杂居住。之前派经历官蔡懋昭去蛇谷陇迷招降他们,成功招降了八部,共计一万七千户人家,这些都是几百年来一直很顽固、很凶悍的人。他们的酋长令真巴等八个人已经来过朝廷朝见过皇上。现在令真巴说,他们的地方紧挨着四川,还有十多万人没被招降。安抚司的官员都是从其他地方来的,不懂得蛮夷的习俗,才到成都、灌州就害怕得赶紧回来了,这怎么能治理好呢?应该把安抚司改成宣抚司,把治所迁到茂州,再调派松州驻军一千人过去镇守,这样比较方便。”大臣们讨论后觉得这个建议可行。
皇上就下令把松潘叠宕威茂州安抚司改名为宣抚司,把治所迁到茂州汶川县,级别是正三品,任命八儿思的斤为宣抚司达鲁花赤,蔡懋昭为副使,并且给他们佩带虎符。
又过了几天,朝廷恢复设置赣州龙南、安远两个县。因为河西走廊的二十个驿站往来使者很多,马匹数量又少,老百姓累坏了,皇上就命令中书省、枢密院、通政院从各部门调拨户口和增加马匹来解决这个问题。乐实认为钞法很糟糕,请求更改钞法,并设计了一种新的钞票样式呈献给皇上。他还和保八一起商议设立尚书省的事宜,皇上就下令让他和乞台普济、塔思不花、赤因铁木儿、脱虎脱一起商议后汇报。
黄河又在汴梁的封丘决堤了。
之后,朝廷把昔保赤八剌合孙总管府改名为奉时院。
保八上奏说:“我和塔思不花、乞台普济等人一起商议设立尚书省的事,我自己仔细考虑了一下,政事上的成败得失,都是以前中书省大臣们造成的。现在想要纠正错误,他们恐怕会因此受到牵连,谁会愿意去做呢?我现在不说出来,是因为担心会影响到大事。如果皇上您同情保八和乐实的建议,同意设立尚书省,那么旧的事情由中书省处理,新的政事由尚书省处理。尚书省的丞相,我建议由乞台普济、脱虎脱担任,三宝奴、乐实担任平章,我担任右丞,王罴担任参知政事。姓江的人画的钞票样式很好,可以让他担任印钞库大使。”皇上都同意了。塔思不花说:“这是大事,一下子改动这么大,请求和老臣们再商量商量。”皇上没同意。
这个月,济南、济宁、般阳、曹州、濮州、德州、高唐州、河中府、解州、绛州、耀州、同州、华州等地都发生了蝗灾。
八月壬子这天,中书省的大臣们说:“甘肃省地处边疆偏远,城里储存金银谷物,供应诸王和军队所需,世祖、成宗皇帝都曾修缮过城池。最近撒的迷失擅自兴兵作乱,抢掠了豳王的辎重,老百姓都吓坏了。现在撒的迷失已经被处死了,但如果城池不修,恐怕会再次引来寇乱。还有,沙州、瓜州的军队驻扎在那里屯田,每年能收粮两万五千石,撒的迷失叛乱后,不允许军队屯田,导致屯田荒废了。现在请求恢复以前的制度,继续派兵屯田,选拔熟悉屯田的色目人和汉人各一人负责。”皇上都同意了。
癸丑日,设立尚书省,任命乞台普济为太傅、右丞相,脱虎脱为左丞相,三宝奴、乐实为平章政事,保八为右丞,忙哥铁木儿为左丞,王罴为参知政事,中书左丞刘楫被任命为尚书左丞,参与商议尚书省事务,并下诏告天下。甲寅日,皇上命令任命海剌孙昔为平章政事,参与商议枢密院事务,因为他和伯颜、阿术一起平定了江南,熟悉军事。同时,拨给阿速卫五百人给诸王怯里不花,驻扎在和林,发给一万五千锭钞票,每人配备四匹马。己未日,设立皇太子右卫率府,官秩为正三品,任命尚书右丞相脱虎脱、御史大夫不里牙敦共同管理右卫率府事务。
尚书省的大臣们又说:“中书省还有拖欠的钱粮需要追缴,应该保留十个断事官负责此事,其余人员都并入尚书省。”他们还说:“以前死刑的案件,尚书省商议后,要由中书省裁决后上报,应该恢复以前的制度。”皇上都同意了。同时,任命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郝彬为尚书省参知政事。甲戌日,赐予太师瓜头名脱儿赤颜。丁丑日,永平路遭遇霜冻,庄稼被冻死了。己卯日,三宝奴说:“尚书省刚成立,要更新各项政务,改革钞法,任命了六十四名官员,其中有宿卫军士,有品级不够的,还有没有当过官的。这些人对政务都很熟悉,既然已经任命了,请求不要拘泥于常规,授予他们官职。”皇上批准了。皇上还下诏告天下,胆敢阻挠尚书省办事的人,将受到处罚。真定、保定、河间、顺德、广平、彰德、大名、卫辉、怀孟、汴梁等地发生蝗灾。
九月庚辰朔日,根据尚书省的建议,下诏告天下,将各行中书省改名为行尚书省。诏书说:“朝廷的得失,军民的利害,臣民有上奏的人,都可以密封上奏,在外地的,要通过所属部门转达。各地人民,因为饥荒而迁移,重新开始耕作的人,所有拖欠的债务,都一概免除,并且免除三年赋税。田野里死的人,尸体暴露在外面的,官府要负责收殓。”颁布至大银钞,诏书说:“我世祖皇帝登基后,开始铸造中统交钞,方便百姓使用,但时间久了,法令败坏,又进行了改革,铸造了至元宝钞。到现在已经又过了二十三年,物价上涨,钞票贬值,弊端很多,所以我们遵循旧例,重新铸造至大银钞,颁行天下。至大银钞一两,相当于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赤金一钱。各地要设立平准行用库,买卖金银,兑换旧钞。百姓的丝绸、棉花、布匹,可以到库里兑换,按照当时的估价给钱。各地府州县,都要设立常平仓,用来调节物价,丰收时收购粮食,青黄不接时,按照当时的估价,降价出售,以抑制物价上涨。私下买卖金银,以及海船贩运金银铜钱、丝绸布匹出海的,都禁止。平准行用库、常平仓的官员,都要从流官中选拔,任期两年。中统交钞,诏书到达之日起,限一百天内全部到库里兑换。茶叶、盐、酒、醋、商税等各种税收,如果用至大银钞缴纳,一两至大银钞抵五贯旧钞。颁布至大银钞二两到一厘,共分十三等,方便百姓使用。”
壬午日,江南行台弹劾平章政事教化,说他谎称家贫,冒领赏赐的货物,折合钞票二万锭。而且他为人素来不好,没有一点优点。魏国公的爵位很高贵,怎么能授予他?请求收回赏赐。皇上批准了。癸未日,尚书省的大臣们说:“古代设立官职分工明确,各有主管部门,现在国家地广人多,事情更加繁杂,如果让省臣统领全局,各官尽职尽责,事情怎么会治理不好呢?近几年省务积压,每天只顾着签署文件,事情都耽搁了。天灾人祸,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从现在开始,省部各项事务,都要灵活处理,重大事务可以先上奏请示,得到旨意后执行,这样才能达到至治的境界,上顺天道,下安民心。”他们还说:“国家地广人多,古来未有。历朝的规章制度前后不一,执法官员随意轻重,请求将从太祖以来九千多条行政命令,删除繁冗的内容,使之统一,编成定制。”皇上都同意了。在大都城南建造佛寺,设立行工部,任命三人管理行工部事务,任命二人为行工部尚书,并令尚书右丞相脱虎脱兼任。丙戌日,皇帝到达大都。
戊子日,尚书省的大臣们说:“翰林国史院,以前朝皇帝的画像、实录都在里面,以前放在南省。现在尚书省重新设立,仓促之间来不及修建,请求购买大宅子搬迁过去。”皇上批准了。壬辰日,赐给高唐王注安金五千两、银五万两。癸巳日,因为柴火价格贵,禁止权贵人家养鹰犬,占用山场,允许百姓砍柴。三宝奴说:“冀宁、大同、保定、真定因为在五台山建寺,所需物资都直接向百姓征收,应该免除他们今年的租税。”皇上同意了。丙申日,御史台的大臣们说:“近几年年成不好,瘟疫流行,皇上怜悯百姓,赈济灾民,受益的人很多。现在山东大饥荒,流民四处迁移,请求用御史台没收的赃款一万锭赈济灾民。”皇上批准了。丁酉日,御史台的大
十月初一,庚戌日,皇帝下诏,任命太子为尚书令,全国都知道了。 他还下诏,规定州县长官的任期是九年,全国也都知道了。 最后,他又下诏全国实行铜钱制度。 第二天,辛亥日,太子说:“以前,百官的任命和各种官职的授予都归中书省管,这是因为我担任中书令的缘故。从现在开始,任命和文书应该由尚书省负责下发,而发布命令仍然由中书省负责。”皇帝同意了。
丙辰日,乐实上奏说:“江南地区太平了四十年,老百姓只交纳田赋和商税,其他的税赋都没有。那些富豪人家,偷偷占有百姓的奴仆,动辄数百上千户,甚至多达上万户,他们的实力可见一斑。我请求从现在开始,凡是每年收粮超过五万石的人家,每石向朝廷缴纳两升粮食,同时还要送一个儿子来当兵。缴纳的粮食,一半运到京城供养军队,一半留在当地以备不时之需。这样既能富国,又能安民,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皇帝说:“就按乐实说的办!”辛酉日,朝廷取消了酒禁,并设立了酒税提举司。
因为尚书省事务繁忙,所以又增设了户部侍郎和员外郎各一人;又增设了礼部侍郎和郎中各一人,专门负责处理时政。还设立了太庙廪牺署,设令、丞各一人。癸亥日,任命翰林学士承旨不里牙敦为御史大夫。乙丑日,因为皇太后生病,皇帝下令全国赦免一百名死刑犯。丁卯日,任命御史大夫只儿合郎、中书左丞相脱脱和大都尚服院使,同时兼任枢密院事。壬申日,月亮犯了左执法星。
癸酉日,尚书省的官员上奏说:“因为之前裁减冗员,所以百官的俸禄到现在还没发,请求按照大德十年的人员编制发放俸禄,其余的不发。”皇帝准奏了。同时,又提升秃忽鲁左丞相为枢密院事。丁丑日,任命辽阳行尚书省平章政事合散为左丞相、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中书参知政事伯都为平章政事、行中书右丞;商议中书省事忽都不丁为右丞、行中书省左丞;参议中书省事铁里脱欢、贾钧都升任为中书参知政事。
戊寅日,御史台的官员上奏说:“常平仓本来是为了救济百姓,但是年成不好就设立它,反而会害了百姓,应该取消它。”又说:“至大银钞刚开始发行,种类繁多,老百姓还没搞明白,现在又发行铜钱,恐怕会互相冲突。”又说:“民间对铜器的需求很大,很不方便,请求与尚书省的官员一起商议。”又说:“现在年成不好,缺粮少食,不应该轻易取消酒禁。”皇帝下令说:“那就和尚书省的官员一起商议吧。”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十一月庚辰朔,也就是十一月初一,因为徐州、邳州连续几年大水,老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朝廷决定免除今年的赋税。 还增加了吏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让他们好好考核官员,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东平、济宁也闹饥荒,朝廷决定减免一半的赋税,贫苦人家全部免除。
尚书省的官员们上奏说:“这几年卫士人数太多了,很多都是不靠谱的家伙,以后招募卫士,必须得先让皇上见见才行。”皇上同意了。云南行省也来报告说:“八百媳妇、大彻里、小彻里这几个地方造反了,威远州的谷保还占领了木罗甸,我们已经派本省右丞算只儿威去招安,还派了1500名威楚道军队护送他过去。结果算只儿威收了谷保的金银贿赂,每样三锭,然后反而带兵去抢劫,谷保还乱射弓弩,算只儿威最后被打败了,不仅没办成事,还损失了不少人,请皇上您拿个主意。”皇上说:“这是大事,赶紧再派人送去圣旨招安,虽然算只儿威可以赦免,但必须得严厉审问他。”
甲申日,也就是十一月二十日,皇上赐给宁肃王脱脱金印,还把皇太子府正司的官职提升为从二品。乙酉日,也就是十一月二十一日,尚书省和太常礼仪院说:“郊祭是国家的大事,现在南郊祭祀已经举行过了,但是还没完全准备好,北郊祭祀还没举行,今年冬至在南郊祭天,请以太祖皇帝配享;明年夏至在北郊祭地,请以世祖皇帝配享。”皇上准奏了。丁亥日,也就是十一月二十三日,任命湖广行省左丞散术带为平章政事、商议枢密院事。丁酉日,任命太尉、尚书右丞相脱虎脱监修国史。己亥日,太阴犯右执法。庚子日,太阴犯上相。
辛丑日,尚书省的官员们说:“我们仔细算了一下,国家的粮食储备,每年开销越来越大,收入却不够。今年江南收成不错,我们想派人去收购粮食,但怕米价暴涨,所以想先拨给江浙、河南、江西、湖广四省两千锭至大钞,明年发放各种粮食的时候,就用钞票支付,这样能省下百万贯,不够的话再用各省的现钱补足。”皇上准奏了。丙午日,诸王孛兰奚因为私人恩怨杀人,按律当死,大宗正也可紥鲁忽赤说,孛兰奚是皇族,请求减轻处罚,发配到北方边境从军,皇上准奏了。丁未日,决定挑选卫士的子弟充当国子监的学生。
十二月己卯这天,皇帝在太庙祭祀祖先,追封太祖圣武皇帝的尊号和庙号,以及光献皇后的尊号;还追封了睿宗景襄皇帝的尊号和庙号,以及庄圣皇后的尊号。参与祭祀的人员都升了一级官阶,太庙的礼乐、房屋、钱钞和布帛等也都有相应的赏赐。
和林省的右丞相、太师月赤察儿上奏说:“我以前和哈剌哈孙答剌罕一起办事的时候,所有钱粮的支出都必须和我商量。自从哈剌哈孙去世后,所有钱粮的进出都不再告诉我,赏罚不公,而且右丞曩家带还欺压我,还经常找借口来京城。”皇帝下令:“把曩家带抓起来,押回和林审问。”
武昌有个妇人叫刘氏,跑到御史台告状,说三宝奴抢了她进献给朝廷的亡宋玉玺一枚、金椅子一把、夜明珠两颗。皇帝下令,让尚书省大臣和御史中丞冀德方、也可紥鲁忽赤别铁木儿、中政使搠只等人一起审问这个案子。刘氏说自己是以前翟万户的妻子,三宝奴被贬到武昌的时候,和她来往过。后来三宝奴升官了,刘氏就借口追寻逃走的婢女来到京城,去三宝奴家拜访他,可是三宝奴没理她。她进了三宝奴家的西廊,看见榻上放着逃走的婢女偷走的宝鞍和婢女亲手缝制的锦帕,她就问三宝奴,三宝奴还是不回答,刘氏很生气,就走了。然后她找了个叫乔瑜的写状子,又托尹荣去找察院的吏员李节,最后把状子递交到了御史台。案子审理完了,结果说刘氏是诬告。皇帝下令,斩杀乔瑜,杖责李节、刘氏和尹荣,并且把他们都发配回原籍。
丙辰这天,皇帝合并了中书省左右司。又派使者到各地去清查欠税,该征税的征税,该免税的免税。庚申这天,月亮运行到参宿。尚书省大臣上奏说:“每引盐的价格应该增加到至大银钞四两,广西的盐价维持不变;煮盐的成本,也应该增加到至大银钞四钱。”皇帝批准了。辛酉这天,皇帝下令禁止汉人持有弓箭和兵器。壬戌这天,阳曲县发生了地震,声音像雷一样响。皇帝封西僧迷不韵子为宁国公,赐给他金印。丁丑这天,皇帝下诏:“增加百官的俸禄,确定流官的封赠等级。应该封赠的人,如果是远地殉职的,或者是在战场上战死的,就在现有的散官等级上加一级。如果是六品七品官员殉职或战死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特别赠官。封赠内外百官,三品以上官员可以申请追谥。凡是申请追谥的,都要提供其生前功劳、政绩、德行、才能等材料,经由当地官府审核,与家属提供的材料一致后,再转报吏部审核,呈报都省,都省审核批准后,再由太常礼仪院根据事迹确定谥号。如果是皇亲国戚大臣奉旨赐谥的,不在此例。”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收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公元1333年正月癸未日,中书省一百八十一名官员被裁撤,从客省使开始,层层递减。同时,赏赐诸王那木忽里等人一万二千锭钞票,赏赐宣徽院使拙忽难及其下属一万五千八十八锭钞票。
乙酉日,李孟荣被特授予禄大夫、平章政事、集贤大学士、同知徽政院事等职务。丁亥日,出现白虹贯日的天象。戊子日,禁止近侍人员额外增加课额或进献其他妨碍国政的物品。朝廷开始营建五台寺,动用了1400名工匠和3500名士兵。
己丑日,任命纽邻为尚书省参议。庚寅日,设立司禋监,官职为正三品,负责掌管巫觋之事,由丞相厘日负责。辛卯日,册立弘吉列氏为皇后,派脱虎脱持节,以太尉的身份授予皇后玉册和玉宝。壬辰日,将中政院的官职提升为从一品。癸巳日,设立中瑞司,官职为正三品,负责掌管皇后的印信。甲午日,出现太阴犯右执法的星象。
乙未日,朝廷确定了税课制度。所有税课项目都以大德十一年为基准进行考量,将旧额和元朝增设的税额合并为新的正额,并折算成元朝的钞票数额。从至大三年开始恢复税收,其余部分按十分之几的比例征收,超过三分以上为下酬,五分以上为中酬,七分以上为上酬,增至九分为最高,不足三分为最低。税课官员的任期为两年。根据税额多少,设置不同级别的税课官员:万锭以上设正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人;一千锭以上设提领、大使、副使各二人;五百锭以上设提领、大使、副使各一人;一百锭以上设大使、副使各一人。
丙申日,设立资国院泉货监,规定历代铜钱与至大钱可以同时流通使用。同时恢复设立广平顺德路铁冶都提举司。戊戌日,朝廷下诏令湖广行省招抚叛乱的上思州知州黄胜许。辛丑日,朝廷下诏招抚大彻里和小彻里。枢密院官员奏报说:“湖广省西部的蛮族阿马等联合万人入侵,已经派遣万户移剌四奴率领一千士兵,并调动思州、播州的军队共同讨伐。臣等认为,战事紧急,地理位置重要,四奴对当地情况熟悉,请求允许他自行调遣军队。”皇帝准奏。
壬寅日,朝廷下诏招抚八百媳妇,并派遣云南行省右丞算只儿威前去招抚。癸卯日,将太子少詹事改名为副詹事。乙巳日,命令中书省官员按照安童担任中书省官员时的制度设置,已经裁撤的官员,由尚书省进行任命。枢密院官员设置如下:知枢密院事七人,同知枢密院事二人,枢密副使二人,佥枢密院事二人,同佥枢密院事一人。御史台增加官员二人,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各二人。通政院裁撤六名官员,保留十二名。裁撤广武康里卫军,非本地居民遣返回原籍,凡是隶属于诸王阿只吉、火郎撒以及迤南探马赤的士兵,命令枢密院派人到当地核实登记。去年朝会时,诸王伯铁木儿、阿剌铁木儿分别被赏赐金二百五十两、银一千两、钞四百锭。
丙午日,朝廷下诏令知枢密院事大都、佥院合剌合孙复职。丁未日,设立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司,官职为正三品。
二月初几,皇后册封大典结束,皇上派官员去太庙报喜。第二天,哎,不好了,荧惑犯月星,天象不好啊!皇上赏赐鹰坊马速忽金子一百两,银子五百两。又过了几天,为了疏浚会通河,皇上拨款四千八百锭,粮食二万一千石,招募民工,并任命河南省平章政事塔失海牙负责这项工程。同时,还派尚书省官员刘楫去整顿钞法。为了加强治安,皇上又增设了两个大都警巡院,分别负责四个方向的治安。
之后几天,又出现天象异象,太阴犯左执法。皇上给上皇太后加尊号,然后去南郊祭祀,隆重其事。接着,皇上又任命贾钧为中书参知政事。尚书省的官员们上奏说,官阶等级制度早就有了,最近因为圣旨、懿旨、令旨啥的,很多人索要官阶,结果好多人越级提拔,这不行啊,建议恢复世祖皇帝时期的旧例,按顺序提拔。皇上觉得有道理,就批准了。
尚书省的官员们又上奏说,当年至元钞刚发行的时候,就销毁了中统钞的印版。现在至大银钞已经发行,建议把至元钞都收缴到国库,销毁印版,只用至大钞和铜钱流通,方便点。他们还说,今年夏天朝会在上都举行,建议先发放一百万锭钞票过去。皇上都同意了。楚王牙忽都管辖的地区百姓很穷,皇上就拨给他一万石米和六千锭钞票救济灾民。
没过几天,宁王阔阔出密谋造反,越王秃剌子阿剌纳失里也参与其中,结果事情败露了。阔阔出被关进监狱,他的妻子完者被赐死,阿剌纳失里和他祖母、母亲、妻子都被流放到伯铁木儿那里。参与谋反或知情不报的二十四人,包括畏吾儿僧铁里,都被处以极刑,在闹市里被车裂。参与审理此案的官员都升了两级。皇上赏赐牙忽都金子一千两,银子七千五百两。三宝奴被赐号答剌罕,阔阔出的食邑清州也被赐给了他,清州从达鲁花赤以下的官员,都可以由他任命。
之后,脱儿赤颜被加封为军国重事,并赏赐故中书右丞相塔剌海的妻子也里干金子七百五十两,银子一千五百两,钞票四百锭。乐实被任命为尚书左丞相、驸马都尉,封齐国公。皇上又任命乐实为左丞相,兼任中书省平章政事,负责处理辽阳行省的事务。之后,太白犯月星,皇上又去太庙祭祀,向太庙禀告上皇太后加尊号的事。
三月初一,枢密院的官员们上奏说:“国家设立各种官职,分工明确,六部负责财政,枢密院负责军事,都有既定的制度。最近尚书省不遵守祖制,擅自更换我们枢密院的官员,还上奏说要按照大德十年的人数来设置官员。我们认为应该这样:铁木儿不花、脱而赤颜、床兀儿、也速、脱脱、也儿吉尼、脱不花担任大都知枢密院事,撒的迷失、史弼担任同知枢密院事,吴元珪担任枢密副使,塔海姑令也担任副使。”皇上下了旨意,让枢密院按照以前的制度设置十七个官职。
三月初五,任命知枢密院事只儿合郎为陕西行尚书省平章政事。同时,派刑部尚书马儿去甘肃采购羊马,分发给诸王那木忽里率领的蒙古军队,拨款七万锭。三月初八,发生太阴犯氐的天象。尚书省的官员们奏报说:“以前世祖皇帝有旨意,把叛王海都分封的土地和五户丝绸作为赏赐,等到海都来投降再赐给他,这些东西已经存放了二十多年了。现在海都的儿子察八儿仰慕朝廷的仁德,前来朝见,请求把这些赏赐给他。”皇帝说:“世祖皇帝的谋划如此深远,等到诸王朝会完毕,赏赐发放之后,你们再详细解释其中的缘由,然后再把这些东西赏赐给他,让他明白朝廷的恩德。”
三月初九,派康里军到永平屯田,朝廷提供耕牛。三月十日,皇帝前往上都。在兴圣宫设立章庆使司,官阶为正二品。三月十四日,发生太阴犯南斗的天象。三月十五日,发生太白犯井的天象。
四月初几号,具体哪天记不清了,反正是在己酉日,皇上把兴圣宫鹰坊那些地方,大概有四千户人家吧,都拨给了辽阳,成立了个万户府统一管理。结果,容米洞那边的官田,跟一些蛮族首领勾结起来了,杀害了一千户官兵和八十多个戍卒,还抓走了不少老百姓。为此,朝廷把永顺保靖南渭安抚司改名叫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派安抚副使梓材去招降那些叛乱的蛮族。 皇上还给高丽国王王章封了个功臣的称号,改封他为沈王。 另外,大承华普庆寺总管府也改名了,现在叫崇祥监。
庚戌日,皇上拿出九千一百五十八锭多一点的钞票,用来买耕牛和农具,给直沽酸枣林屯田的军队用。戊辰日,白天竟然看到了太白星!这可是个奇观。己巳日,又成立了一个怯怜口诸色人匠都总管府,官职是正三品,下面设两个提举司,分别管辖大都和上都,官职都是正五品;另外还设立了江浙等处财赋提举司,官职是正五品;还有瑞州等路营民都提举司,官职是正四品,这几个机构都归章庆使司管。辛未日,皇上赏赐角者阿里银子一千两,钞票四百锭。丙子日,又成立了一个管领军匠千户所,官职是正五品,从左都威卫调拨八百名军匠过去,专门负责兴圣宫的修缮工程。最后,国子监的学生也增加了三百名。
灵寿、平阴两县下了冰雹,盐山、宁津、堂邑、茌平、阳谷、高唐、禹城等县闹蝗灾。
五月初几,封完者为卫王。那天,东平闹饥荒,朝廷拨了五千石粮食救济。又过了几天,王罴升任尚书参知政事,官职比之前大了。这个月,合肥、舒城、历阳、蒙城、霍丘、怀宁这些地方闹蝗灾。
六月初一,皇帝下令让脱虎脱和三宝奴分别负责百官事务,所有奏章都得经过尚书省。然后又裁撤了上都留守司的七个官职,把忽都不丁提拔成中书右丞。接着,又设立了上都、中都的银矿管理机构,级别是正四品。尚书省的人说,别都鲁思云云州朝河这些地方产银,派人去试探了一下,挖出来六百五十两银子。于是,皇帝就正式设立了这个管理机构,还让别都鲁思当负责人。
之后,又设立了规运都总管府,级别是正三品,负责大崇恩福元寺的钱粮,下面还设有管理机构、财务库和粮仓。 这天晚上,月亮遮挡了氐宿(星宿名)。和林省报告说,从北方来的贫民,四年里一共消耗了六十万石粮食、四万多锭钞票、三千张渔网、两万件农具。皇帝下令让尚书省和枢密院派人去和林省核实情况,然后发放农具和种子,让这些贫民自己耕种,以后还有人来的话,每家四口人发放粮食。
又过了几天,皇帝下令今年诸王和妃嫔朝会时,赏赐的物品和至大元年一样。之后,斡赤升任中书左丞兼集贤使,还管着太医院的事务。然后,皇帝派人到各地审理重刑犯的案子。皇帝还把一万七千九百一十九户人家赐给了淇阳王月赤察儿,又把五百户人家赐给了安吉王乞台普济。西北的几个王爷,比如察八儿他们来朝见皇帝,还一起祭拜了太庙。皇帝赏赐脱虎脱和三宝奴珠衣,封三宝奴为楚国公,常州路划给他管辖。晋王延庆的官职升到了正二品。
这个月,襄阳、峡州路、荆门州发了大水,山体滑坡,房屋倒塌了两万一千八百二十九间,死了三千四百六十六人。汝州也发了大水,死了九十二人;六安州死了五十二人;沂州、莒州、兖州等地水灾淹没了农田;威州、洺州、肥乡、鸡泽等地却闹旱灾。
七月戊寅那天,月亮运行到右执法星的位置。第二天己卯,月亮又跑到上相星的位置去了。庚辰,皇帝把晋王的大女儿宝答失怜封为韩国长公主。
丙戌那天,循州发了大水,冲垮了两百四十四间房子,死了四十三个人,朝廷赶紧发放粮食救济灾民。庚寅,朝廷决定取消“海也可札鲁忽赤”这个官职。定王药木忽儿请求按照惯例设置六个王府官员,皇上准了。癸巳,朝廷给那些负责跟老百姓打交道的官员发放了考核用的印章和历书,规定监察官员要在年底检查他们的工作表现,写成报告上报。然后由廉访司、御史台和礼部尚书一起审核,以此决定他们的升迁。 这次还增加了尚书省客省的正使和副使各一人,直省舍人十四人。另外,还设立了河南打捕鹰坊和鱼课都提举司,官职级别都是正四品。
乙未,在中都设立了光禄寺。丁酉,汜水、长林、当阳、夷陵、宜城、远安等几个县都发大水了,朝廷命令尚书省负责赈灾救济。己亥,朝廷下令禁止那些有权势的商人,拿着圣旨、懿旨、令旨之类的文件,阻拦会通河上的百姓船只通行。壬寅,皇上发布诏令,禁止近侍们献上御用香料,也禁止诸王和驸马们献香。 哎,最近可不太平,磁州、威州等地还闹旱灾和蝗灾呢。
八月初几,忽剌升任左丞相,又很快被遥授中书右丞相和御史大夫,朝廷下令全国知晓。没几天,天上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奇观。接着,我又升了尚服院从一品。之后,朝廷又发布了关于铜钱使用的诏令,全国上下都要执行。这之后,我还去昴兀脑儿地方打猎了。考虑到诸王只必铁木儿家境贫寒,我下令把西凉府的田地赏赐给他。但是尚书省的大臣们却出来说话了:“今年赏赐已经很多了,各种圣旨、懿旨、令旨赏赐钱财物品的,是不是该精简一下?”皇上说:“你们把名单报上来,朕自己来决定精简哪些。”这段时间,汴梁、怀孟、卫辉、彰德、归德、汝宁、南阳、河南等地都闹蝗灾了。
九月初几,蛮酋不老丁派侄子和外甥十个人来投降,算是平定了叛乱。我提升陈思诚为安抚使,还给了他金虎符,让他负责安抚那里的百姓。御史台的大臣们告状说:“江浙省丞相答失蛮在天寿节那天打了平章政事孛兰奚,这太不尊重人了!”皇上就派人去调查这件事。内地的很多州县都闹饥荒,皇上命令尚书省按照惯例进行赈灾救济。之后,又发生了天象异变,太阴犯建星。我们还在察罕脑儿地方设立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皇上的车驾到达了大都。保八被遥授为平章政事。之后,又发生了太阴犯天廪的天象异变。
太子告状说:“司徒刘夔借着回江南探亲的名义,骑着驿马到处乱跑,扰民严重,两年都没回来!”皇上直接把他给罢免了。潭州被划归到中宫管辖。上都也闹饥荒,皇上命令刑部尚书撒都丁拿出万石粮食,压低价格救济百姓。皇上还下令,各部门官员如果滥设职位,就别发月俸了。皇上还特意警告三宝奴等人:“去年中书省上奏,说各部门官员要按照大德十年制定的标准来,把多余的官员裁掉。现在听说还是人太多,还有人没上报就私自任命官员的。那些没经过奏报就擅自任命官员的,全部逮捕,朕绝不轻饶!”
十月初一,那天是甲辰,太白星横贯天空,好家伙,气势十足!两天后,丙午日,太白星又犯了左执法星,这可是大事儿啊!三宝奴和司徒田忠良他们上奏说:之前奉旨,要举行南郊祭祀大典,还有北郊方丘、朝日夕月这些祭祀仪式。我们觉得,祭祀北郊之前,必须先祭祀南郊。今年冬至,咱们在圜丘祭祀太祖皇帝,明年夏至,再在方丘祭祀世祖皇帝,春秋两季的朝日夕月祭祀,也都要按规矩来。皇上批示:需要的祭祀用品,你们赶紧让相关部门准备好!他们还说:太庙祭祀,现在用的是瓦罐,能不能换成银的?皇上答应了。
戊申日,皇上带着太子、诸位王爷和大臣们,去兴圣宫朝拜皇太后,给皇太后上尊号,册封她为“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寿元皇太后”。庚戌日,大家又去太庙谢恩。癸丑日,荧惑星犯亢宿,这又是凶兆啊!甲寅日,皇上发布诏书,告诫全国上下:老百姓冒用诸王、妃嫔、高官的名字来逃避徭役,这事儿之前就禁止了,现在再犯的,直接发配充军、修筑中都城!地方官要是查不出来,就撤职!然后,皇上封僧人亦怜真乞烈思为文国公,还赏赐了金印。御史台的官员上奏说:江浙省平章乌马儿派人去跟使臣昵匝马丁勾结,私自放了绍兴狱里的贪官污吏。皇上命令御史台派人去调查,不准徇私枉法!山东、徐州、邳州等地闹水旱灾,皇上就用御史台没收的赃款四千多锭银子赈灾。
丁巳日,尚书省的官员上奏说:宣徽院的粮饷日益增加,仓库虽然很大,也供应不上,得想办法减少开支。皇上说:我听说后宫的饮食跟朕一样,这是怎么回事?让伯答沙和宣徽院的官员一起核实,然后想办法减少开支。庚申日,皇上又下诏书:尚书省事务繁重,各部门有才能、办事能力强的人,都调到尚书省来。枢密院、御史台和其他部门不准私自任用人才,违反者要治罪!要是有人私下托关系求人办事,直接免职,不予录用!辛酉日,因为皇太后受了尊号,皇上大赦天下!大都、上都、中都这几个地方,因为供给繁多,所以免除至元三年秋天的税收。其他受灾的地方,之前已经调查过了,也依例免税。全国各地不紧急的徭役,都暂停。至元二年以前,老百姓欠的税款,也全部免除。阔阔出余党,没查出来的,也一概不追究。各地官民的土地,都有所属,谁也不准再献土献地。
三宝奴又上奏说,各省各部的官员不肯认真办事,皇上就下令:以后早朝晚退,要是谁偷懒,不用汇报,直接治罪!那些刚上任就以生病为由请假的人,直接杖责免职!三宝奴还说:以前和礼霍孙当丞相的时候,参议府左右司的断事官和六部官员,每天都能领到一顿饭,不然就得饿肚子,耽误公务。现在他们没饭吃了,请求每人赏赐二百锭银子,让他们拿利息当饭钱。皇上准奏了。丁卯日,皇上封诸王木八剌子买住韩为兖王。壬申日,晋王也孙铁木儿上奏说:世祖皇帝把张铁木儿献上的土地、金银、铜矿赐给了他,后来成宗皇帝又把诸王占有的土地和百姓收归国有,按例上缴县衙,请求把这些东西还给他。皇上答应了,还赏赐了他三千锭银子,赈济他属下贫民。江浙省的官员上奏说:以前朱清、张瑄负责海运漕粮,每年四五十万到一百万石,当时船多粮少,价格也比较公道。这几年赋税增加,漕运户困苦不堪,很多人逃亡。今年要运送三百多万石粮食,船只不够,派人去浙江东部、福建等地征用船只,百姓怨声载道。本省左丞沙不丁说,他弟弟合八失和马合谋但的、澉浦杨家等都有船,而且熟悉漕运,请求任命他们为海道运粮都漕万户府官员,让他们自己出船运粮,万户、千户像军官一样世袭,减轻漕运户的负担,提高粮食价格,这样才能成功。尚书省把这个建议上报,请求任命马合谋但的为遥授右丞、海外诸蕃宣慰使、都元帅、领海道运粮都漕运万户府事,设立十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设达鲁花赤一人、千户三人、副千户二人、百户四人。皇上准奏了。云南省丞相铁木迭儿擅自离职来京城,皇上下令追问,后来因为皇太后的旨意,免除了他的罪责,让他复职。任命丞相铁古迭儿为陕西行御史台御史大夫,并下诏谕令陕西、四川、云南、甘肃。还下诏谕令大司农司劝课农桑。
十一月一日,天象显示太白星犯亢宿,不吉利。 五号,济宁、东平等地闹饥荒,朝廷下令免除之前已经救济过的人家今年的赋税,没救济过的人家减半征收。 皇上还下令,以后凡是弹劾官员的事,都不要再交给御史台了。 七号,河南发大水,死了人的给棺材,房子被冲走的给钱,发放赈灾粮食两个月,免除今年的租税,停止追讨欠款。
八号,尚书省的官员说:“今年已经印制了一百万锭大钞,请求再增印二十万锭,同时发行铜钱,以备侍卫和鹰坊紧急需要。” 他们还说:“上都、中都的银矿提举司达鲁花赤别都鲁思,去年上缴白银四千二百五十两,今年秋天又上缴三千五百两,还说发现了新的矿脉,白银产量会增加,请求给他加封嘉议大夫。”皇上都答应了。 同时,皇上还提升脱虎脱为太师、录军国重事,封义国公。
九号,把大崇恩福元寺规运总管府改名为隆禧院,级别为从二品。 十四号,天象显示太阴星犯毕宿,也不吉利。 十五号,把皇太子妃怯怜口都总管府改名为典内司。 因为益都、宁海等地连续几年闹饥荒,所以停止了鹰坊的狩猎活动,其他狩猎场也全部禁止狩猎,等到秋天收成后再看情况。 尚书省的官员又说:“云南省的临安、大理等地的宣慰司、丽江的宣抚司和普定路所属的部曲,勾结蛮族,杀害百姓,劝告他们也不服从,现在正在调兵讨伐‘八百媳妇’(指一支蛮族军队),军力消耗很大。现在计划给蒙古士兵每人配一匹马,汉军十个人配两匹马,费用由朝廷承担,请求拨款三万锭大钞。”
他们还说:“四川行省绍庆路所属的容米洞田墨(指一个地方首领),勾结其他蛮族,攻打麻寮等寨子,现在正在调兵讨伐,派千户塔术去劝降田墨、施什用等人。 应该在黄沙寨设立一个驻军点,任命田墨、施什用为千户,塔术为河东陕西等处万户府千户所达鲁花赤,廖起龙为来宁州判官,田思远为怀德府判官,赏赐他们后遣送回原籍。”皇上都同意了。 皇上还派朱清子虎、张瑄子文龙去管理海漕,并赏赐他们宅子一块、田地一百顷。 尚书省的官员又说:“以前世祖皇帝封皇子脱欢为镇南王,让他住在扬州,现在他的儿子老章,出入都有卫队护送,僭越了皇家的仪仗。 皇上已经下令派官员去质问他,并让他把僭越用的物品送回宫里。”皇上同意了。
皇上下令修缮中都城墙,用牛车运送土方,命令各部卫士协助,限期到明年四月十五日完成,逾期不完成的惩罚其部长,自愿用车牛运输的另行赏赐。 江浙省左丞相答失蛮、江西省左丞相别不花来朝见皇上。 皇上赏赐世祖皇帝的宫人伯牙伦金七百五十两、银二千五百两、钞六百锭。 二十二日,皇上到南郊祭祀,尊太祖皇帝为昊天上帝的配享。 二十五号,尚书省奏报,武卫亲军都指挥使郑阿儿思兰与其兄郑荣祖、段叔仁等人图谋不轨,被关押审问,他们都认罪了,皇上下令将叔仁等十七人处死,抄没他们的家产。
十二月,初一那天,皇上决定修建崇恩福元寺,同时任命乞失剌为左丞,曲列和刘良为参知政事,还让他们负责工部的事务。 还设立了崇辉署,归中政院管辖。 过了几天,冀宁路发生了地震。 之后,皇上又下令,那些躲避徭役和户籍登记的皇族成员,都得去当兵或做驿卒。 镇南王老章,他居然僭越礼仪和仪仗,被查实后,皇上就把他叫到京城来问话。
四年春天,正月初一,皇上身体不舒服,免了朝贺,还大赦天下。 过了几天,皇上驾崩在玉德殿,在位五年,享年三十一岁。 之后,皇上的灵柩送往起辇谷,和其他的皇帝葬在一起。
夏天四月,文武百官还有也先铁木儿等人,一起上奏,尊谥皇上为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国语称曲律皇帝。 同一天,还请求在南郊举行祭祀大典。
闰七月,皇上的牌位被祔入太庙。
武宗皇帝在位期间,国家富强,他雄心勃勃地想要改革法制,有所作为,所以封赏的爵位太多,遥授的官职也很多,赏赐太过于丰厚,恩泽也过于广泛,元朝和元大德年间的政治,因此也发生了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