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实,是河北霸州保定县人。他爹张进,在金朝末年被封为北平公,镇守信安城。后来,在壬辰年(公元1232年),他率领部队和百姓投降了蒙古,成吉思汗封他为征行万户。

甲午年(公元1234年),张进在河南征战,和金朝将领国用安在徐州打仗,最后战死了。张荣实一开始作为人质在蒙古朝廷当侍卫,后来被授予金符,担任征行水军千户。丁酉年(公元1247年),他调任雄州保定新城长官。庚子年(公元1250年),他又被任命为水军统领。

甲辰年(公元1254年),他跟着大将察罕去淮河一带,碰上了宋朝将领吕文德,打了一仗,俘虏了五十多人,皇上赏了他银碗和战马。后来又参加了攻打江陵和襄阳的战役。宋军用船队堵住了汉水,蒙古军队过不去,张荣实想办法把宋军打退了,俘虏了一百多人,缴获了几十艘战船。察罕把这事儿报给了忽必烈,忽必烈赏了他一件锦袍和十五斤银子。他还曾在太湖打败了宋军,又得了赏赐,这次是赏赐一百两银子。

己未年(公元1269年),他跟着忽必烈南征,驻扎在阳罗渡。宋军十万人,两千艘船,来跟他们打,堵住了长江。忽必烈知道张荣实擅长水战,让他打头阵。张荣实就带着手下水军精锐,乘着轻便的小船,在北岸跟宋军激战,打败了宋军,俘获了二百多人,缴获了二十艘大船,淹死的宋军更是数不清,还斩杀了宋将吕文信。

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登基,记下了张荣实的功劳,给了他金虎符,任命他为水军万户,还让他的儿子张颜代替他管理霸州七处地方,管辖一万户百姓。三年后,李璮叛乱,张荣实跟着史天泽平定了叛乱,又得了赏赐:金碗一个,银子二百五十两,还有一匹马,然后被派去镇守胶西。

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他跟着丞相阿术攻打襄阳,打败了夏贵,活捉了张顺;又攻打樊城,俘虏了两个宋将,又得了赏赐,这次是银子一百两和弓箭马鞍等物。十一年(公元1274年),他被增加了新兵,跟着丞相伯颜南征。张荣实率领的部队打头阵,军队迅速渡过江河,鄂州和汉阳都投降了。因为战功,他被授予昭毅大将军的称号。

后来,他又跟着阿里海牙攻打岳州,降服了宋将高世杰,攻破了沙洋和新城,江陵也投降了。因为这些功劳,他又被加封为昭武大将军。他还和元帅宋都台一起征讨江西隆兴,活捉了宋将密佑,抚州也投降了。十三年(公元1276年),他被任命为同知江西道宣慰使司事,没几天,又升任镇国上将军、福建道宣慰使。他带兵攻打广东,攻破并降服了韶州。

十四年(公元1277年),他又改任江东宣慰使、行省参知政事。忽必烈觉得广东还有没投降的残余势力,就派他和右丞塔出一起前去平定。十五年(公元1278年),他进京朝见忽必烈,忽必烈赏了他酒,慰劳他,并任命他为湖北道宣慰使、诸路水军万户。同年,张荣实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一岁。他留下了三个儿子:张颜、张玉、张珪。

石抹玉他爹是当官的,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上了怀远大将军,还管着好几路的水军,是个万户。十六年的时候,他打仗立了功,平定了吉安的叛乱,皇上很高兴,赏了他金织文衣、弓箭和佩刀,还升了他的官,让他当了辅国上将军、都元帅,继续管着水军,镇守黄州。后来,皇上又让他和元帅唐兀台一起,重新设立了蕲黄等地的都元帅府,继续让他管着那里的军队。二十年的时候,广东出了盗贼,他堵住了占城送来的粮食,断了他们的后路。二十一年,他带兵把盗贼给平定了。他跟着参知政事也的迷失一起上朝,皇上又赏了他金织文衣、马鞍、弓箭和刀。后来元帅被罢免了,皇上就让他当了保定水军的上万户。二十二年,番阳湖出了贼,皇上就下令把水军万户府迁到南康。二十四年,他又跟着参知政事乌马儿去征讨交趾,打了好多仗,都立了功。二十五年,军队要撤回去了,安南那边却带兵来打,连续打了好多天,河水都干了,船都走不动了,结果石抹玉战死了。他儿子石抹辅继承了他的万户职位。石抹辅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石抹道重又继承了这个职位。

石抹狗狗是契丹人,他祖上叫高奴。辛未年,太祖皇帝到了威宁,高奴就和刘伯林、夹谷常哥他们一起把城池献给了太祖。当时朝廷设立了三万户、三十六千户的职位来管理全国的军队,于是就让高奴当了个千户,还遥授他青州防御使的官职,给了他金符。己丑年,他跟着太宗皇帝去打金国,当了征行千户,结果战死了。他儿子石抹常山继承了他的千户职位。癸丑年,石抹常山升了官,当了总管,管着兴元地区的军队,负责屯田,还管着宝鸡驿的军队,相当于都总管万户,一年多后也死了。他儿子石抹乞儿继承了他的职位,管着万户府下面的军队。他跟着都元帅纽璘去攻打重庆、泸州、叙州等地,打了好多胜仗。当时忽都叛乱了,在临洮,石抹乞儿他们就带着蒙古和汉军去讨伐。到了元二年,他又跟着都元帅按敦移镇潼川。四年九月,他跟着去攻打蓬溪寨,结果战死了,他儿子石抹狗狗继承了他的职位。

狗狗这狗子,平时不怎么参加打仗,但打起仗来那叫一个勇猛!话说八年的时候,跟着佥省严忠范一起带兵围攻重庆,攻打朝阳寨,他第一个冲上去的。

九年,宋朝的将领昝万寿带兵偷袭成都,狗狗只带着两千蒙古兵就把他打败了。十六年,朝廷看在他之前立下的那些功劳上,赏了他金虎符,还给他封了宣武将军、管军总管的官职,让他去遂宁戍守。十七年,又升官了,成了明威将军、管军副万户。后来,亦奚、不薛蛮族造反,狗狗跟着招讨使药剌海一起把他们平定了。

行省也速带儿带兵去讨伐都掌、乌蒙、蚁子这些蛮族,在鸭楼关打了一仗,狗狗在这场战役中立了大功。二十一年,狗狗带着八百蒙古兵去征讨散猫蛮,在菜园坪和渗水溪都把他们打败了。然后,狗狗坚守石寨,守了一个多月,最后散猫蛮投降了,大盘蛮也跟着投降了。

二十四年,狗狗升任怀远大将军、夔路万户,调到重庆戍守。二十六年,狗狗去世了,他儿子安童继承了他的职位。

楚鼎,老家是安丰蒙城的人。他爹王弁,在金朝当官,做到镇国上将军、寿春府防御使那么大的官儿。金朝灭亡后,他爹投降了宋朝,被宋朝安排守宿州。己亥年,宿州被金朝的阿术鲁攻下,他爹王弁被派去守城,结果城破了,他爹也战死了。 宋朝人就把楚鼎抓起来,关在镇江府,关了整整十四年,后来才被大赦放了。

元朝至元十二年,元军渡江,楚鼎跟着太平州知州孟之缙一起投降了。元朝行省派楚鼎去劝降宁国府守将孙世贤,孙世贤投降了。朝廷任命楚鼎为管军总管,命令一下达,又升他为怀远大将军,让他带兵镇守宁国。他还平定了建平、南湖、广德等地的盗匪。后来,楚鼎和权万户孛罗台一起护送徽州招抚使李铨的儿子李汉英回徽州,并劝李汉英投降,把徽州城也拿下了。

至元十三年,李汉英和李世达反叛了,旌德、太平两县也跟着造反。楚鼎和兀忽纳带兵过去平乱,他们用了徽州人郑安出的主意,不动声色地进城,结果兵不血刃就平定了叛乱。至元十五年,楚鼎才正式领到官印。至元十八年,元朝出兵攻打日本,楚鼎带着一千多人跟着左丞范文虎一起渡海。结果碰上大风,船都坏了,楚鼎抱着破船板在海上漂了三天三夜,漂到一座岛上,碰巧遇到了范文虎的船,这才到了高丽的金州合浦,在那里和其他的散兵汇合,最后带着他们一起回国了。

樊楫,是冠州人。一开始当个小军官,跟着参政阿里海牙在鄂州、江陵打仗,立了功,然后就被行省任命为都事。宋朝灭亡后,他跟着元朝朝廷入朝,官职也升了,改任员外郎。后来又跟着元军平定广西,官至郎中。再后来,又参与了攻打崖山的战役,升任参议行中书省事、同知湖南宣慰司事。

过了二十一年,他又升迁了,当上了佥荆湖占城行中书省事。他跟着阿里海牙去征讨交趾,结果没啥战功,灰溜溜地回来了。到了二十四年,元朝又派兵征讨交趾,樊楫这次升任了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当时元军三路大军同时进攻,皇子镇南王和右丞程鹏飞分别率领两路大军,一路攻打永平,一路攻打女儿关。樊楫和参政乌马儿率领水军部队从海上进攻,在安邦口遭遇了敌军船队。樊楫带领水军奋勇作战,大获全胜,斩杀敌军四千多人,活捉一百多人,缴获战船一百多艘,以及无数的兵器。之后,他们一直打到万劫山,和镇南王的大军会合。

十二月,元军进攻交趾,交趾守将陈日烜丢下城池逃跑了,跑到敢喃堡去了。到了第二年正月,镇南王攻打敢喃堡,攻破了城池,陈日烜逃进了海里。交趾人都把粮食藏起来逃跑了,负责运送粮草的张文虎也没把粮草送来。二月,天气炎热,粮食都快吃光了,镇南王只好下令撤军。樊楫和乌马儿率领水军撤退,结果在白藤江被敌军堵住了。当时正是退潮,樊楫的船搁浅了,敌军船只蜂拥而至,箭如雨下。樊楫他们拼死抵抗,从早上打到晚上,樊楫身受重伤,跳入水中,却被敌人用钩子钩住,毒杀身亡。

到了至顺元年,朝廷追赠他为推忠宣力效节功臣、资德大夫、江浙行省右丞、上党郡公,谥号忠定。

张均,是济南人。他爹张山,跟着军队去打宋朝,立了功,被封为百户,没多久又升了总把,最后战死了。

张均继承了他爹的百户职位,跟着亲王塔察儿去攻打鄂州,结果脸上中了流矢。中统三年,他跟着军队去征讨李璮,立了功,被总帅提拔为千户,领兵守卫淄州。

至元六年,他跟着左丞董文炳去攻打宋朝的五河口,在濠州北面和宋军遭遇,结果碰上了宋军的埋伏,张均带领大家拼死抵抗,最后打败了宋军。至元十年,他攻打涟州,夺取了孙村堡。至元十二年,皇上赏赐给他金符,任命他为忠翊校尉、沂郯翼千户。后来他又参与攻打芜湖的战役,夺取了宋军的战船,俘虏了四十多人。他还跟着丞相阿塔海打仗,立了功,被加封为武略将军。至元十四年,皇上赏赐给他虎符,又加封他为宣武将军。至元二十二年,他升任松江万户。至元二十四年,他跟着镇南王去征讨交趾。至元二十六年,他参加了北方的战役,被提升为明威将军、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至元三十年,世祖皇帝亲自去征讨乃颜,张均跟着一起去,因此受到了赏赐。

成宗皇帝即位后,派他去和林屯田,他规划得井井有条,很有办法。后来诸王药木忽儿北征,张均负责供应军需,从没出现过短缺的情况,皇帝很欣赏他的才能,对他更加赏识。大德元年,他被任命为和林等处副元帅,后来又担任宣尉司同知,之后升任都元帅,并被加封为镇国上将军。延祐元年,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张世忠继承了他的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的职位。

信苴日,是个僰人,姓段。他祖上是大理国王,后来被权臣高氏家族给弄垮了。

公元1283年,也就是元朝宪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元世祖派兵南征,打败了高祥,让段兴智负责大理国的事务。1285年,段兴智和他的叔父信苴福进京朝见皇帝,皇帝赏赐了他们金符,让他们回国。1286年,他们献上了地图,请求平定各部族,还上书提出了治理百姓和征收赋税的方法。宪宗皇帝非常高兴,赐给段兴智一个名字叫摩诃罗嵯,让他统领白爨等各部族,并让信苴福统领军队。段兴智就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了他的弟弟信苴日,自己和信苴福带着两万僰族和爨族军队当先锋,跟随大将兀良合台一起平定那些还没归顺的郡县,还攻下了交趾。在回京的路上,段兴智去世了。

公元1286年(中统二年),信苴日进京朝见,世祖皇帝又赏赐了他虎符,让他统领大理、善阐、威楚、统失、会川、建昌、腾越等地的军队,这些地方的万户以下的官员都听他的指挥。公元1290年(至元元年),舍利畏联合威楚、统失、善阐等地和三十七个爨族部落造反,杀了当地守将。善阐的守军抵挡不住,赶紧派人求救。信苴日带兵前去讨伐,在威楚的宝满裔地区大败了叛军。他又派孛罗去攻打统失城,再次大获全胜,平定了统失。那年秋天,舍利畏又纠集十万大军准备攻打大理,朝廷命令都元帅也先和信苴日一起前去讨伐。军队到达安宁,与舍利畏的军队相遇,打败了他们,收复了善阐,威楚也投降了,新兴也被平定,石城、肥腻也都被攻克,爨部全部平定。公元1293年,信苴日进京朝见,因为立功受赏,得到了金银、衣服、马鞍、兵器等赏赐。

公元1299年,赛典赤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重新划分了各地的名称,任命信苴日为大理总管。没过多久,舍利畏又造反了,信苴日派石买等人假扮商人,带着礼物去见舍利畏,然后突然袭击,用长矛刺死了舍利畏和他的一名同伙,把他们的头颅悬挂在城里示众。云南行省向朝廷报告了这件事,朝廷又赏赐给他一锭金子和一件金织纹衣服。于是,大理设立了郡县,任命了官员,开始征收赋税,推行各种政策,治理情况和中原地区差不多了。公元1301年,缅甸带兵数万,入侵金齿南甸,想要袭击大理,云南行省派信苴日和万户忽都率领一千骑兵前去抵抗,信苴日因功被任命为大理蒙化等地的宣抚使。公元1306年,信苴日和他的儿子阿庆再次进京朝见,皇帝很欣赏他们的忠诚和勤劳,提升信苴日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地的宣慰使兼都元帅,并让阿庆在东宫侍卫。在告辞的时候,又任命他为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公元1307年,朝廷命令他与右丞拜答儿一起迎接从缅甸征战归来的军队,在金齿地区,他因病去世了。信苴日治理大理,一共二十三年。

阿庆继承了爵位,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镇国上将军,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还佩戴着金虎符。

王昔剌,保定人。他一开始就跟着世祖忽必烈,因为骁勇善战,被赐名昔剌拔都。他参加了钓鱼山和阿里不哥的战役,屡立战功,被赐予金符,授予武卫亲军千户的职位。中统三年,他跟随军队征讨李璮于济南,屡次取得胜利。中统四年春天,元帅阿术把军队驻扎在河南,派昔剌率领蒙古和汉军重新驻守宿州。至元六年,他被赐予虎符,升任海州万户,率兵攻打盐林山寨,俘获了许多敌人。至元十年,他被授予东川行枢密院同佥的职位。至元十五年,他在征讨夔府的战役中立下功劳。至元十六年,他被调任万州镇守,最终在军中去世。

他留下了两个儿子:宏和宁。宏早些时候就佩戴着金符,担任左卫千户。后来枢密院打算让宁继承他父亲的武职,宁却把机会让给了哥哥宏。于是,宏被授予中卫都指挥使的职位,佩戴着他父亲的虎符,而宁则代替宏担任千户,佩戴金符。宁跟随阿剌台、憨合孙北征,在阿纳秃阿之地追击脱脱木儿军队。战争结束后,他又跟随别急里迷失等人打击贼寇外剌,斩杀敌首百余人。他还跟随忽鲁忽孙北征,立下功劳。后来他升任右卫亲军总管,之后又改任前卫都指挥使司佥事。他的儿子处恭继承了宏的职位,官至侍御史。

赵宏伟,字子英,是甘陵人,后来搬到颍川去了。元朝至元十三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赵宏伟写了一封信去见元帅宋都,宋都觉得他很厉害,就让他带兵去临江那边打仗。

到了吉州,宋朝的主将管忠节和路分邹超带兵出来迎战,赵宏伟打败了他们,一路追击二十多里,逼近了吉州城,然后跟他们讲明利害关系,吉州知州周天骥就投降了。宋都觉得赵宏伟立了大功,赏了他三十两银子,任命他为吉州参佐官。

吉州有一些老百姓造反,赵宏伟在桥下设下埋伏,用火攻,反贼们打不过就逃跑了,埋伏的士兵冲出来,把他们大部分人都杀死了,赵宏伟乘胜追击,捣毁了他们的老巢,剩下的反贼出来抵抗,赵宏伟又调转兵力从背后偷袭,杀了他们的头目,整个吉州就安定下来了。

宋朝的厢禁军总管王昌和勇敢军总管张云,他们唆使新投降的五营军队造反。事情败露后,王昌被抓住了;赵宏伟晚上袭击了张云,砍了他的头献给宋都,还俘虏了张云的五百个手下。宋都想要把他们全部杀掉,赵宏伟说:“这些人都是被逼无奈才犯错的,现在全部杀掉,怎么安抚那些动摇的人呢?” 所以那些人最终免于一死。

因为这些功劳,赵宏伟被任命为太和县尹。宋朝丞相文天祥派他的将领罗开礼和叶良臣,聚集军队想要收复吉州、赣州和临江,赵宏伟杀了叶良臣,抓住了罗开礼,放了其他人。

至元十五年,因为功劳,赵宏伟被赏赐了金符,升迁为瓜州河渡提举。至元十七年,他又调任衡州路总管府治中。当时有很多盗贼在衡州活动,赵宏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屯田,老百姓有了足够的粮食吃,那些盗贼也改行务农了,衡州就变得安定了。

1307年,也就是元大德五年,多亏了中丞董士恒的推荐,我被任命为浙江西道肃政廉访司的佥事。那年镇江大旱,我减免了九万多石的民租。可是有些官员害怕上面追究责任,私底下又向老百姓收税,老百姓实在没钱交了。行台令宏伟(指作者自己)亲自调查核实,最终把税给免了。后来又刮起了大风,海水倒灌,润州、常州、江阴等州的很多房屋都被冲毁了,老百姓没吃的了。我想打开粮仓赈灾,但有些官员说还没得到上级的批准。我说:“老百姓马上就要饿死了,擅自开仓有罪,我先担着!” 于是就打开了粮仓,救活了十几万人。后来我升迁为江南行台都事。

1311年,江南又闹大饥荒,我请求用贪官污吏的罚没款项来赈灾,老百姓这才得以活命。1312年,我被召回朝廷,担任内台都事。仁宗皇帝还在东宫的时候,就听说过我的名声,对我非常器重,经常用我的字来称呼我。后来我被派去浙江东道当廉访副使,向皇帝辞行的时候,仁宗皇帝还亲自赏赐我钱财绸缎,让我自己挑选。到了浙江东道后,我听说当地有个叫许谦的人继承了朱熹的道学思想,就把他请来当老师,于是很多人开始向往学习道学。没过多久,我就升任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1315年,我退休了。1327年,我又被起用,担任福建道肃政廉访使。没多久,因为生病就辞官了。1330年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追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天水郡侯,谥号贞献。

我的儿子思恭,也追封为天水郡侯;思敬,以处士的身份被征召为教授;赵琏另有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