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道童,是高昌人,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号叫石岩。他性格沉稳,话很少。因为家族背景的关系,他当上了官,先是在直省当舍人,后来官越做越大,一直都很有名声。他被调到信州路当总管,后来又去了平江,在哪儿都因为政绩好而有名。至正元年,他升迁到大都路当达鲁花赤,之后又出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没多久就被召回朝廷当参政中书,过了一阵子,他又被派去江浙行省当右丞,最后升任本省的平章政事。至正十一年,朝廷又任命他当平章政事,负责江西行省的事务。
这一年,蕲州和黄州那边起义军造反了,平章政事秃坚理不花带兵去守江州。可是后来土匪到处都是,道童根本不懂打仗,急得团团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手下的左右司郎中普颜不花说:“现在贼兵来势汹汹,城里又没做好准备,万一城破了,怎么办?有个叫章伯颜的左丞,已经退休了,住在抚州,他很懂军事,咱们应该用比较隆重的礼节请他来,让他暂时担任本省左丞,专门负责调兵遣将,这样说不定能解决问题。”道童听了他的话,就照做了,章伯颜也很高兴地答应了,他说:“这正是让我报效国家的时候!”他到了之后,就和普颜不花一起商量怎么打仗,想得很周全。
第二年正月,湖广失守了,秃坚里不花从江州逃跑了。二月,普颜不花带兵去江州,在石头渡和贼兵打了一仗,结果打败了,道童听说后吓坏了,立刻带着省里的印信逃跑了。普颜不花回来后,和章伯颜一起商量怎么守城。过了几天,道童才从南昌老百姓家里回来。于是他们商量好,分头守城,以防敌人进攻。三月,贼兵来围城了。城里设立了各个厢的官吏和各个巷子的负责人,日夜坚守,大家齐心协力。因为道童平时很关心百姓,而且善于用人,有功劳的一定要奖赏,没功劳的也不会随便惩罚,所以大家都愿意为他卖命。贼兵围城两个月,老百姓都没想过要逃跑。
道童秘密召集了几千名死士,脸上涂上青色,额头上绑黄布,穿着黄衣服,作为先锋部队;又另外挑选了几千精兵作为中军;还招募了一些人马殿后,由万户章妥因卜鲁哈歹统领。半夜,他们打开城门,埋伏在城外的栅栏下。天亮后,号角和战鼓一起响起来,他们奋勇杀敌,贼兵以为是神兵天降,吓得四处逃窜。于是,他们乘胜追击,攻破了敌人的营寨,又分兵消灭了其他的残余势力。当时,章伯颜和普颜不花立下了大功。章伯颜后来因为生病去世了。朝廷因为道童在保卫城池方面有功劳,就提升他为大司徒、开府,还赏赐了他龙袍和御酒。
秋天到了,朝廷任命亦怜真班担任江西行省左丞相,火你赤当左丞,两人一起带兵来到江西。没过多久,亦怜真班就死了,于是道童就负责平定富州和瑞州,分别驻扎在那里。
正赶上那年大旱,官府和百姓都缺粮少盐,道童就给江浙行省写信求援,借了几十万石粮食和几十万引盐。他规定,每家每户三天内可以到官府领一斗米,交两贯钱;再过三天可以买十斤官盐,也交两贯钱。老百姓都觉得这个办法挺好。这样一来,江西地区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不敢来犯。
十八年夏天四月,陈友谅又来攻打江西城。这时候火你赤已经升官了,当上了平章政事,还被封为营国公,可以自行决断事情,掌握兵权。可是他平时跟道童关系不好,而且为人贪婪残暴,不得将士拥戴。眼看着城池就要失守了,他竟然半夜逃跑了。道童也放弃了江西城,退守抚州路,想召集各县的义军反攻,但形势已经无力回天了。他叹息道:“我身为元朝的大臣,官位做到最高,现在城池失守,我却没能守住,还有什么脸面再见人呢!” 正巧陈友谅的追兵赶到了,道童想要迎敌,渡过河,还没上岸,就被陈友谅的大军包围了,最终被杀害。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追赠他“忠烈”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