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楫是冠州人。一开始当个小军官,跟着参政阿里海牙在鄂州、江陵打仗,立了功,就升了都事,这是行省政府任命的。
宋朝灭亡后,他跟着朝廷官员进京,又改任员外郎。后来又跟着去平定广西,升了郎中。接着又参加了攻打崖山的战役,官职升到参议行中书省事、同知湖南宣慰司事。
过了二十一年,他又升了佥荆湖占城行中书省事。 他跟着阿里海牙去征讨交趾,没啥战果就回来了。 二十四年,他又去征讨交趾,这次升到了中书省参知政事。当时三路大军同时进攻,皇子镇南王和右丞程鹏飞分别率领两路大军,一路攻打永平,一路攻打女儿关。樊楫和参政乌马儿率领水军从海上进攻,在安邦口遭遇了敌军船队。樊楫率军猛攻,斩杀敌军四千多人,活捉一百多人,缴获战船一百多艘,以及无数的兵器。之后,他们到达万劫山,和镇南王的军队会合。
十二月,大军进攻交趾,交趾的陈日烜丢下城池逃到了敢喃堡。 二十五年正月,镇南王攻打敢喃堡,攻破了城池,陈日烜逃到了海里。交趾人都把粮食藏起来逃跑了,负责运输粮草的张文虎却没能及时送来军需。二月,天气炎热,粮食都快吃完了,镇南王只好下令撤军。樊楫和乌马儿率领水军撤退,结果在白藤江被敌军拦截。 退潮的时候,樊楫的船搁浅了,敌军的船只蜂拥而至,箭如雨下。他们奋力抵抗,从早上卯时打到晚上酉时,樊楫身负重伤,跳入水中,被敌人用钩子钩住,毒杀身亡。
至顺元年,朝廷追赠他为推忠宣力效节功臣、资德大夫、江浙行省右丞、上党郡公,谥号忠定。
张均,是济南人。他爹张山,跟着军队去打宋朝,立了功,当上了百户,没多久又升了总把,最后战死了。
张均继承了他爹的百户职位,跟着亲王塔察儿去攻打鄂州,结果脸上中了流矢。中统三年,他跟着军队去征讨李璮,立了功,被总帅提拔为千户,领兵守卫淄州。
至元六年,他跟着左丞董文炳去攻打宋朝的五河口,在濠州北面打仗,碰上了宋军的埋伏,张均带领大家拼死抵抗,把敌人打败了。至元十年,他攻打涟州,夺取了孙村堡。至元十二年,皇上赏赐给他金符,任命他为忠翊校尉、沂郯翼千户。他跟着军队攻打芜湖,夺取了宋军的战船,俘虏了四十多人。后来又跟着丞相阿塔海打仗,立了功,被加封为武略将军。至元十四年,皇上赏赐给他虎符,又加封他为宣武将军。至元二十二年,他升任松江万户。至元二十四年,他跟着镇南王去征讨交趾。至元二十六年,他参加了北方的征战,被提升为明威将军、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至元三十年,世祖皇帝亲自去征讨乃颜,张均跟着皇上一起去了,因此受到了赏赐。
成宗皇帝登基后,派他去和林屯田,他规划得井井有条,很有办法。后来诸王药木忽儿北征,张均负责供应军饷,从没出现过短缺的情况,皇帝很欣赏他的才能,对他更加赏识。大德元年,他被任命为和林等处副元帅,后来又历任宣尉司同知,最后升任都元帅,被加封为镇国上将军。延祐元年,张均去世了。他的儿子张世忠继承了他的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的职位。
信苴日,是个僰人,姓段。他祖上是大理国王,后来被权臣高氏家族给废了。
公元1283年(癸丑年),元宪宗在位的时候,元世祖派兵南征,杀了高氏家族的成员高祥,让段兴智负责大理国的事务。1285年(乙卯年),段兴智和他的叔叔段信苴福进京朝见,元世祖赏赐了金符,让他们回国。1286年(丙辰年),段兴智献上了地图,请求平定其他部落,还上奏了一套治理百姓、征收赋税的办法。宪宗皇帝非常高兴,赐名段兴智为“摩诃罗嵯”,让他统领白爨等各部族,并让段信苴福统领军队。段兴智就把大理国的事情托付给了弟弟段信苴日,自己和段信苴福率领两万僰族和爨族军队当先锋,跟随大将兀良合台平定那些还没归顺的郡县,还攻下了交趾。在回朝的路上,段兴智去世了。
中统二年(1262年),段信苴日进京朝见,元世祖又赏赐了他虎符,让他统领大理、善阐、威楚、统失、会川、建昌、腾越等地的城池,这些地方的万户以下的官员都听他指挥。
元至元元年(1264年),舍利畏率领威楚、统失、善阐等地三十七个爨族部落叛乱,杀死了当地守将。善阐的守军抵挡不住,赶紧派人求救。段信苴日带兵前去讨伐,在威楚的宝满裔地区大败叛军。他又派孛罗去攻打统失城,再次大获全胜,平定了统失。那年秋天,舍利畏又纠集十万大军准备攻打大理,朝廷命令都元帅也先和段信苴日一起前去讨伐。军队到达安宁,与舍利畏相遇,大败舍利畏,收复了善阐,威楚投降,平定了新兴,又攻下了石城、肥腻,爨族地区彻底平定。
至元三年(1266年),段信苴日进京朝见,因为立下大功,朝廷赏赐了他金银、衣服、马鞍、兵器。至元十一年(1274年),赛典赤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重新确定了各地的名称,任命段信苴日为大理总管。没过多久,舍利畏又叛乱了。段信苴日派石买等人假扮商人,带着礼物去见舍利畏,然后突然袭击,用长矛刺死了舍利畏和他的一名同伙,并将他们的首级悬挂在城里示众。云南行省向朝廷报告了此事,朝廷又赏赐给他一块金锭和一件金织纹的衣服。于是,大理设立了郡县,任命了官员,开始征收赋税,推行教化,跟中原地区差不多了。
至元十三年(1276年),缅甸带兵数万,骑着大象来抢掠金齿南甸,想进攻大理。云南行省派段信苴日和万户忽都率领一千骑兵前去抵抗,段信苴日因为战功被任命为大理蒙化等地的宣抚使。至元十八年(1281年),段信苴日和他的儿子阿庆再次进京朝见,皇帝非常赞赏他们的忠诚和勤劳,提升段信苴日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地的宣慰使、都元帅,并让阿庆留在东宫侍奉。在告辞的时候,又任命他为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至元十九年(1282年),朝廷命令他与右丞拜答儿一起迎接从缅甸征战归来的军队,行军到金齿的时候,因病去世了。段信苴日在位期间,一共治理大理二十三年。
阿庆继承了爵位,一路升迁,做到镇国上将军、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还佩戴着金虎符,那可是相当厉害的官职!
王昔剌,保定人。他一开始跟着世祖皇帝,因为骁勇善战,皇帝就赐给他名字叫昔剌拔都。他参加过钓鱼山和阿里不哥的战役,立下不少功劳,因此被赏赐了金符,官拜武卫亲军千户。中统三年,他跟着大军去济南征讨李璮,屡战屡胜。四年春天,元帅阿术把军队驻扎在河南,派昔剌带领蒙古和汉军去重新控制宿州。到了至元六年,皇帝赐给他虎符,升他为海州万户。他带兵攻打盐林山寨,俘获了不少敌人。十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东川行枢密院同佥。十五年,他在征讨夔府的战役中立了功。十六年,他调任万州镇守,最后在军中去世了。
他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叫宏,一个叫宁。宏早些时候就佩戴着金符,当上了左卫千户。后来枢密院打算让宁继承他父亲的武职,但宁却把机会让给了哥哥宏。于是,宏被任命为中卫都指挥使,佩戴着他父亲的虎符,而宁则代替宏做了千户,佩戴着金符。宁跟着阿剌台和憨合孙一起北征,在阿纳秃阿之地追击脱脱木儿军队。战争结束后,他又跟着别急里迷失等人一起打击贼寇外剌,斩杀了一百多敌人。他还跟着忽鲁忽孙北征,立下了功劳。后来他升任右卫亲军总管,之后又改任前卫都指挥使司佥事。他的儿子处恭继承了宏的职位,最后做到侍御史。
赵宏伟,字子英,是甘陵人,后来搬到颍川去了。元朝至元十三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赵宏伟写了一封信去见元帅宋都,宋都觉得他很厉害,就让他带兵去临江地区作战。
到了吉州,宋朝主将管忠节和路分邹超带兵出来迎战,赵宏伟打败了他们,追击了二十多里,逼近吉州城,跟城里的人讲明利害关系,吉州知州周天骥就投降了。宋都觉得赵宏伟立了大功,赏了他三十两银子,任命他为吉州参佐官。
吉州有一些老百姓造反,赵宏伟在桥下设下埋伏,用火攻,反贼们被打退了,埋伏的军队冲出来,把大部分反贼都杀死了。赵宏伟乘胜追击,攻打他们的老巢,剩下的反贼出来抵抗,赵宏伟就调转兵力从背后袭击他们,杀了他们的头目,整个吉州就安定下来了。
宋朝的厢禁军总管王昌和勇敢军总管张云,唆使新投降的五营军队造反。事情败露后,王昌被抓住了;赵宏伟夜袭张云,把他杀了,献上人头,还俘虏了五百多名张云的党羽。宋都想要把他们全部杀掉,赵宏伟说:“这些人是被逼无奈才犯错的,现在全部杀掉,怎么才能安抚那些动摇的人呢?” 于是这些人就免于一死。 因为功劳,赵宏伟被任命为太和县尹。
宋朝丞相文天祥任命他的将领罗开礼和叶良臣,聚集军队计划收复吉州、赣州和临江,赵宏伟杀了叶良臣,俘虏了罗开礼,放了其他人。
至元十五年,因为功劳,赵宏伟被赏赐了金符,升迁为瓜州河渡提举。至元十七年,他又调任衡州路总管府治中。 当时有很多盗贼在衡州活动,赵宏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屯田,老百姓有了足够的粮食吃,盗贼们也改行务农了,衡州就安定下来了。
1312年,也就是元仁宗延祐三年,董士恒推荐他,于是他担任了浙江西道肃政廉访司佥事。那年镇江大旱,他减免了九万多石的民租。可是有些官员害怕被人告发,又偷偷向老百姓收税,老百姓实在没钱交了。行台令宏伟亲自调查核实,最终把税给免了。后来又刮起了大风,海潮暴涨,润州、常州、江阴等州的很多房屋都被冲毁了,老百姓没吃的了。宏伟想打开粮仓赈灾,但是主管官员说还没得到朝廷的批准。宏伟说:“老百姓马上就要饿死了,擅自开仓有罪,我先担着!”于是他打开了粮仓,救活了十多万人。
之后,他升任江南行台都事。1317年,江南又闹大饥荒,宏伟建议用赃款罚没的钱来赈灾,老百姓因此活了下来。1321年,他被召回朝廷,担任内台都事。仁宗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听说过他的名声,对他非常器重,经常用字称呼他。后来宏伟外放担任浙江东道廉访副使,去向皇帝辞行的时候,仁宗皇帝赏赐给他很多钱帛,让他自己挑选想要的东西。宏伟到浙江东道后,听说当地人许谦是朱熹道学传人,就把他请来当老师,于是很多人开始敬仰他。没过多久,他就升任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1329年,他退休了。
1330年,他又被起用,担任福建道肃政廉访使。没过多久,因为生病就辞官了。1336年,他去世了,享年四十四岁。朝廷追赠他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的官职,追封天水郡侯,谥号贞献。他的儿子思恭,也被追封为天水郡侯;儿子思敬,以处士的身份被征召为教授。他的侄子赵琏另有传记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