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良,字汉臣,是河北涿州范阳人。金朝末年,各地都爆发了战争,大家纷纷招兵买马自保。张子良带领一千多人去了燕地和蓟州一带,那儿庄稼都荒废了,于是他就聚集当地老百姓,堵住河道,造船修筏,捕鱼打捞蒲草充饥,跟着他的人越来越多,多到容纳不下。
张子良控制了定兴、新城等地几万人口,然后带着他们去东平府讨生活,东平府的守将接纳了他们。过了很久,东平府守将放弃了东平府回汴京去了,派人命令张子良南下驻扎在宿州,后来又让他南下驻扎在寿州。夏全劫掠了当地百姓,把他们带到了鸡口,李敏占据了寿州。张子良带领手下军队攻打李敏,李敏想杀了他,张子良逃回了宿州,然后利用宿州的军队夺回了夏全劫掠走的几万老百姓。夏全很生气,联合徐州、邳州的军队来攻打张子良。张子良和宿州的将领一起袭击了夏全的营地,夏全丢了军符,逃到扬州后死了。
那时候金朝在汴京被重重包围,援军完全断绝了,只有金朝的枢密使用安想办法,打算用涟水地区的人马去救援,但是路途被阻,游兵散勇无法前进。张子良和一个偏将昼伏夜行,成功进入汴京,见到了用安。金朝的皇帝和大臣们都认为张子良是上天派来救他们的,对他非常感激,赏赐给他很多东西,所有张子良想要的,用安都帮他向皇帝请求,最后还把徐州和宿州都交给了张子良管辖。
第二年,张子良进献了五百石粮食到汴京,被授予荣禄大夫的官职,总管陕西东路的兵马,仍然驻扎在宿州。当时,朝廷的命令在陕西已经不管用了,用安也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徐州和宿州之间,老百姓没东西吃,都跑到城外捡拾落下的谷穗充饥,张子良严令军队保护他们,防止被抢劫。一次突然遭遇敌人,张子良受了重伤,于是带领军队去泗州讨生活。泗州的守将检阅军队,想图谋不轨,张子良和十几个手下直接在军营里活捉了泗州守将。那些不愿意北返的老百姓想逃到附近的州郡,张子良还给他们提供船只帮助他们离开,而且没有人敢抢他们的财物。
公元1288年(戊戌年),我带领着泗州西城二十五个县的十万八千多军民,归顺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任命我为东路都总帅,授予我银青荣禄大夫的官职。后来又升任京东路行尚书省兼都总帅,负责管理归顺的元朝军队和百姓,之后还晋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到了公元1290年(庚子年),皇帝还赐予我金符。从战争开始以来,我一直辗转南北,依靠我的努力,保全了无数人的性命,那真是数也数不清啊!
公元1293年(癸丑年),元成宗铁穆耳任命我为归德府总管,继续管理归顺的元朝军队和百姓。中统二年(1262年)夏四月,元世祖忽必烈任命我为归德府、泗州总管,赐予我虎符,仍然负责管理泗州的军队和百姓。七年后,元朝取消了元朝管辖的户籍制度,将这些地区划归到各个郡县管理。于是,我被改任为昭勇大将军、大名路总管,兼任府尹。八年后,也就是公元……(此处原文未交代具体年份,仅说八年后),我去世了,享年七十八岁。朝廷追赠我昭勇大将军、佥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的官职,追封我为清河郡侯,谥号翼敏。
话说这家人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懋,老二叫亨。老二亨啊,戴着金虎符,当了个管军千户,可惜后来战死了,爵位就由他儿子继承了。老大懋呢,字叫之美,从小就特别厉害,还没成年就很有他爹的风范了。他爹以前是京东的官员,所以懋就带着他爹的旧部,跟着丞相阿术打仗,攻下归德府,然后就驻守在那里。后来又调到下邳,还兼任了归德府知府。李璮在济南造反,他就带着兵去蔡州驻防。中统元年,朝廷任命他为泗州军总把,还给了他金符。
到至元七年,他又升职了,当上了济南诸路新军千户。九年的时候,他跟着军队攻打襄樊,立了大功。十一年,丞相伯颜南征,他们的军队前面是带铁头的攻城车和强弩,后面跟着其他的兵。懋这个人特别勇敢,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带着强弩部队开路。不管遇到什么山川河流、险峻道路,他都能想办法克服,修桥造路,填平壕沟,设置埋伏,各种奇谋妙计层出不穷。伯颜对他特别信任,提拔他当了省都镇抚,让他负责水陆两军的行动,责任重大。
大军压境临安,灭了南宋,把宋朝皇帝、太后和大臣们都押回北方。大军驻扎在瓜洲,伯颜派懋去劝降淮西的夏贵,还给他配了两个副手,让他带着骑兵直奔合肥。夏贵一看到懋就出来迎接,摆出很隆重的礼节。懋跟他讲了顺从和对抗的后果,态度非常强硬,夏贵被吓坏了,赶紧磕头认输,献上地图和降书。懋立刻飞马回报,伯颜非常高兴。
伯颜又派懋去招降镇巢、安丰、寿春、怀远、淮安、濠州等地,这些地方都乖乖投降了。他还让懋去各个城池告诉百姓,让他们知道朝廷的恩德。至元十三年,懋快马加鞭赶到上都,伯颜把他的功劳禀报给皇帝,皇上就封他为明威将军、泗州安抚司达鲁花赤。十四年,安抚司改成了总管府,还设置了宣慰使来统领,懋被任命为淮西道宣慰司同知。十六年,他又升职了,被封为怀远大将军、吉州路总管。
老张啊,他平时生活简朴,吃粗粮,穿粗布,为人非常节俭,而且办事公正,从不徇私枉法,对犯错的人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他上任后,修整了府衙,还设立了义仓,救济灾民,即使是那些精明强干的官员也比不上他。他的部下刘宣韪办事效率很高,只要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早上汇报,晚上就能得到结果,那些地头蛇都被他震慑住了。
郡里有个大户人家,姓苏,叫苏良,仗着自己势力大,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他手下还有十几个帮凶,简直是无法无天,老百姓苦不堪言。老张呢,他把苏良的罪行上报给朝廷,把苏良的那些爪牙全部抓起来处决了,还把苏良的官职撤了,夺了他的虎符,老百姓都高兴坏了。后来,还发生了一伙强盗白天就敢劫城的事件,老张一听,立刻带兵去剿匪,把匪首抓了回来。因为老张的治理有方,很多流亡的百姓都回来了,还有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他们一起给老张修建了生祠来祭祀他。老张在任上干了十七年,六十三岁的时候去世了。朝廷追赠他昭勇大将军、龙兴路总管、上轻车都尉的称号,追封他为清河郡侯,谥号宣敏。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文焕,因为老张的功劳,做了承务郎,后来又当了江州路瑞昌县尹;小儿子文炳,当了三汊河的巡检。文焕的儿子珪,先做了高安县尹,政绩突出,后来升任江西检校,又当了南台御史,接着又做了淮西、江西两道的廉访佥事,可见老张家祖上积德,子孙后代也都很优秀。
再说说唐庆这个人,不知道是哪里人,他跟太祖皇帝一起打过仗,当过管军万户。太祖皇帝攻打金国的时候,让唐庆当元帅左监军。丁亥年,皇帝赏赐给他虎符,任命他为龙虎卫上将军,派他出使金国。壬辰年,太宗皇帝又派唐庆出使金国,去接回金国的质子,催促他们交纳岁币,还把金国的曹王带回宋朝,在官山见了皇帝。七月,皇帝又派唐庆去金国,命令金国皇帝废除帝号,称臣。金国皇帝当然不答应,唐庆就言语激怒了他,金国君臣就合谋要杀唐庆。半夜,金兵闯进唐庆的住处,杀死了唐庆和他弟弟山禄、兴禄,还有其他十七个随行人员。后来,宋朝灭了金国之后,到处寻找唐庆的尸体,却找不到,就厚待他的家人,赏赐给他们五十斤黄金,还让他的儿子做官,并且按照他家的人口数量,发放粮食供他们生活。
齐荣显,字仁卿,是聊城人。他爸爸叫旺,在金朝当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那是相当高的官职。荣显从小就聪明过人,你看,小时候跟小伙伴们玩,都玩点不一样的。他在地上画个战场,自己端端正正地坐着指挥,让大家按照他的安排站队,那架势,跟真打仗似的。
九岁那年,他替他爸爸当上了千户,佩带着金色的符节,跟着他的外舅严实一起征战,屡立战功。有一次攻打濠州,宋军的兵马依托城墙列阵,齐荣显直接冲了上去,势不可挡,打得对方溃不成军。他手下有个叫王孝忠的士兵,打仗很卖力,结果被敌人的钩戟击中了。危急时刻,荣显冲上去,砍断戟杆,把王孝忠救了出来,然后继续追击敌人,直冲进敌人的城池才返回。主帅察罕被他的勇猛深深折服,赏赐了他战马、铠甲和银器。
后来军队要攻打五河口,到了大堤边上,荣显带着几个骑兵先去侦察敌情。结果碰上了几十个敌人的巡逻骑兵,他手下的人吓得想跑,荣显却说:“咱们人少他们人多,要是表现出胆怯,他们肯定要乘机攻击咱们。”说着,他拉弓搭箭,策马冲上去,一箭射死了两个敌人,这才安全返回。之后,他们成功攻占了五河口,荣显被提升为权行军万户,负责守卫宿州。可惜后来他从马上摔下来,伤了大腿,不能再继续带兵打仗了,于是改任本路课税的提领官,后来又改任本路诸军的镇抚,还兼任提控经历司的官职。
有一次,朝廷派官员来核查各地积欠的赋税,那些官员动不动就训斥责骂地方官吏,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但荣显处理这件事非常沉稳,他仔细核查,最终把很多应该免除的赋税都给免除了。后来,他跟着外舅严实一起进京,被任命为东平路总管府参议,还兼任博州防御使。当时,朝廷把十个投下(一种税收单位)分别分派给不同的州府管辖,并不隶属于东平路,荣显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最终阻止了这种做法。
等到攻打淮南的时候,军队路过东平,当地百姓提供了价值两万锭银子的物资。荣显主动找到负责核查赋税的官员,协商把这些物资折算成赋税,让百姓免受额外负担。中统元年,荣显告假回家侍奉父母,在家安享了十年清闲生活,最终去世。
石天禄他爹叫石珪,是山东诸路都元帅,后来抗金殉国了,这事儿《忠义传》里都写着呢。石天禄继承了他爹的爵位,后来被孛鲁任命为龙虎卫上将军、东平路元帅,还配了金虎符,那可是相当厉害的官职。那时候宋朝大将彭义斌攻打大名府和中山府,石天禄和孛里海带兵把他们打败了,还活捉了彭义斌。之后又打败了金朝大将武仙,立了不少战功。丙戌年,孛鲁因为石天禄的功劳,把他升为金紫光禄大夫、都元帅,让他镇守边疆。他跟金兵打了好多仗,次次都赢,没输过一次。
壬辰年,皇太弟拖雷南渡黄河,石天禄当先锋,打退了金兵,还抢了几艘战船。晚上到了归德城下,他带兵袭击了金军的营地,杀了三百多人。金将陈防御带兵来追,石天禄杀出重围,又跟他们打了一仗,把金兵打跑了。之后,他带兵去抢掠亳州和徐州,沿途好多地方都望风而降了。癸巳年九月,他攻破了考城,又包围了归德。十二月,归德城投降了。甲午年,石天禄进京朝见皇帝,被任命为征行千户,还管着济州、兖州、单州三州的民政。
乙未年,他跟着札剌温火儿赤渡过淮河,攻打随州,到了襄阳夹河寨,打退了宋军的进攻,札剌温火儿赤还赏了他一匹战马。后来他又参加了攻打蕲州和黄州的战役,战功都是第一名。当时朝廷下令让石天禄负责东平府的户籍人口统计,所有军民的赋税都得按照他统计的数字来收,不得多收一分一毫。但是石天禄因为生病,干不了这个差事,就让他的儿子石兴祖继承了他的职位。第二年,石天禄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
他生了十个儿子,石兴祖继承了他的千户职位,后来官至武略将军。己未年,他参加了攻打宋朝的战争,攻打鄂州。元朝四年,他从宿州出发,带兵袭击淮河沿岸的几个郡县,抓到了十几个宋朝的探子,统军司赏了他二十匹马、五百两银子、二十匹锦缎。元朝十二年,他攻打常州,当先锋,功劳比其他将领都大。宋朝灭亡后,根据他的功劳,他被提升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驻守温州。后来土匪林大年等人造反,他带兵去围剿,斩首一千多级,还招降了南溪山寨的三万多户人家,让他们安心务农。元朝十六年,他升为显武将军,还配了金虎符。十九年七月,他在军中去世了,他的儿子石琎继承了他的爵位。
石抹阿辛,迪列纥氏。这石抹阿辛啊,是迪列纥氏的人。乙亥年,他带着北京等路一万二千多户人家来投降了。太师、国王木华黎就给他封了个镇国上将军、御史大夫的官儿。后来跟着打蠡州,结果战死了。
他儿子查剌,接着就继承了他爹的御史大夫的职位,还管着黑军。一开始,他爹阿辛带的兵,都是些猛将,都穿黑衣服,所以才叫黑军。己卯年,朝廷下令把黑军分到真定、固安、太原、平阳、隰州、吉州、岢岚这些地方驻扎。过了一阵子,南征的时候,黑军打头阵。跟南方的军队在河边遭遇了,查剌大喊一声就冲了上去,杀进了敌人的阵营,渡过河继续打,把敌人全杀光了。沿途的城镇都争先恐后地投降了,黑军一路高歌猛进,打到汴州,从仁和门进城,收缴了图籍,然后凯旋而归。论功行赏,黑军功劳最大。
后来又跟着国王的军队去打万奴,围攻南京,那城墙坚固得像铁打的一样。查剌命令偏将先去攻击城东北角,他自己拿着长矛大喊着,从西南角爬了上去,摧毁了敌人的飞橹,亲手砍死了几十个守城的士兵,大军乘胜追击,就攻下了南京。第二天早上,木华黎就脱下锦衣赏赐给他。后来又升了好几个官,最后当上了真定路的达鲁花赤,死在柳城。
他儿子库禄满继承了他的官职,后来参加了攻打襄樊的战役。他和堂弟度剌一起架云梯攻城,结果度剌战死了。中统三年,库禄满跟着去打李璮,他第一个冲上城头,结果被流矢射中了额头,也死了。
刘斌,是济南历城县人。从小没了爹妈,是爷爷把他拉扯大的。他天生神力,后来跟着济南人张荣打仗,当上了管军千户。壬辰年,他们攻打河南,刘斌因为战功被授予中翼都统的职位。
攻打睢阳的时候,军队驻扎在杏堆,离陈州七十里。听说陈州军队就在郊外扎营,刘斌就带兵夜袭,打败了他们。接着又打跑了太康的守军,活捉了他们的将领,三天后,太康城就破了。张荣跟他们的主帅阿术鲁说:“太康能这么快拿下,全靠刘斌冲锋陷阵啊!”
后来军队转移到襄阳,缺粮少食。刘斌听说青陵囤积了很多粮食,但前面有个大沼泽,水深没法过去,大家都觉得很难办。刘斌却说:“他们仗着地势险要,肯定没想到我们会来,一定能成功!” 于是他带了一百多骑兵夜里出发,打了个敌人措手不及,开辟了道路。他们趟着污泥走了五十多里,又碰上了敌兵,刘斌下马挥舞着长枪冲进敌阵,打败了敌人,抢到了几千斛粮食。
因为这次战功,刘斌升官了,当上了知中外诸军事。后来参与攻打六安,他第一个冲上城墙,攻破了城池。癸卯年,他被提升为济南推官。辛亥年,被任命为本道左副元帅。乙卯年,又升任济南新旧军万户,调到邳州镇守,宋朝的将领都很忌惮他。
己未年,刘斌生病了,临终前嘱咐儿子说:“做官一定要清正廉洁,千万别贪财,别因为贪财而丢了性命,败坏了家业。”说完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朝廷追赠他中奉大夫、参知政事、护军、彭城郡公的爵位,谥号武庄。他的儿子叫刘思敬。
哈八儿都,这名字听着就霸气,是皇帝赐的。他继承了他老爸的职位,当上了征行千户,相当于军队里的一个小领导。后来,元世祖南征,他跟着董文炳去攻打台山寨,第一个冲上去,结果被流矢射中了,伤得很重。皇帝听说后,亲自慰问他,还赏了他酒和金符,这可是莫大的恩宠啊!
中统二年,他升职了,当上了武卫军千户。之后又跟着去讨伐李璮,立了功,皇帝赏了他六十锭银子。四年后,他又升任济南武卫军总管,抓捕盗贼有功,这次皇帝赏赐了一千两银子!至元三年,他官至怀远大将军、侍卫亲军左翼副都指挥使,这可是高级将领了。四年后,他被派去修建京城。八年,他又升任广威将军、西川副统军,还佩带着金虎符,这可是高级将领的象征啊!
九年的时候,宋朝嘉定的守将昝万寿趁机攻打成都,哈八儿都立刻带兵去迎战,打败了敌人。在青城山一战,宋军大败,哈八儿都还俘虏了两千人。十二年,他升任同佥行枢密院事,又去攻打嘉定,成功攻克了!泸州、叙州、忠州、涪州等地,以及巴县的筹胜、龟云、石笋等寨的十九族,还有西南夷的五十六部,都纷纷投降了。
十三年的時候,他围攻重庆,打败了宋将张万,还缴获了百余艘船只。可惜,六月的时候,泸州又叛乱了,他的妻子也因此丧生。这可把他气坏了,他立刻带兵去讨伐,抓住了叛军将领任庆,攻破了盘山寨,俘虏了九千多户人家,还抓住了叛军将领刘雄和王世昌等人。他夜袭泸州东门,在巷子里跟叛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杀死了王安抚等叛军头目,最终攻克了泸州。接着,他又攻打重庆,宋将赵牛子投降,守将张珏也被俘虏了。
十六年,四川平定,他被封为中奉大夫、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后来行省撤销,他又改任四川北道宣慰使。十七年,他升任正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在江西平定了吉州、赣州的盗贼,老百姓都感谢他。二十年,他去世了,享年五十三岁。死后,皇帝追封他为推忠宣力果毅功臣、平章政事、柱国,封为滨国公,谥号忠肃。他的儿子思恭,字安道,后来官至昭毅大将军、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另一个儿子思义,官至宣武将军、昌国州军民达鲁花赤。
赵柔,是涞水人。她胆子大,有魄力,骑马射箭都很厉害,而且特别乐于助人。金朝末年,战乱四起,她躲到西山上,凭借险要的地势保护家乡父老。当时,刘伯元、蔡友资、李纯这些人也各自拉起几千人的队伍,听说赵柔讲信用、讲义气,都推举她当他们的领导。
赵柔的命令很明确,纪律也很严格,赏罚分明,大家都服她。癸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派兵攻破了紫荆关,赵柔就带着她的队伍投降了。这件事很快就被八道奏章上报朝廷,朝廷任命赵柔为涿州和易州的长官,还给她配了金符,这可是身份的象征啊!
丙戌年(公元1366年),各地盗贼蜂起,赵柔一个人骑着马,跑遍了各个据点,一个一个地劝说那些盗贼投降。因为立了大功,她被提升为龙虎卫上将军、真定、涿州等路兵马都元帅,还佩带金虎符,同时兼任银冶总管,官职越来越大了!庚寅年(公元1370年),太宗皇帝又让她兼管各地抓捕盗贼的总管。丙申年(公元1376年),她又升任金紫光禄大夫,最后去世了。
到了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朝廷追封她为天水郡公,谥号庄靖。她的曾孙世安,后来也当上了荣禄大夫、江西行省左丞,也是个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