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郊祀的乐舞,仪式感真足!首先是“降神文舞”,也就是祭祀神灵的舞蹈,用的音乐是《乾宁之曲》,这曲子用了六成(大概指乐曲的章节或段落)。 然后是圜钟(一种乐器)的宫调,用了三成。
接下来,咱们看看这舞步是怎么跳的。开始的时候敲三下鼓,一次是一声钟,一声鼓,一共三次,后面的乐段也差不多这样。第一次鼓响,舞者稍微向前站,然后开始舞蹈动作;第二次鼓响,舞者双手合拢,后退;第三次鼓响,舞者互相看着对方,然后蹲下。三次鼓声结束之后,中间会穿插其他的乐器演奏,这次是两声钟,一声鼓。然后又是一轮舞步:第一次鼓响,向前,舞蹈;第二次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揖(行礼);第三次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揖;第四次鼓响,高高举起双手;第五次鼓响,两人面对面蹲下;第六次鼓响,稍微向前,双手分开站立;第七次鼓响,后退,俯身;第八次鼓响,举起左手,放下,左揖;第九次鼓响,举起右手,放下,右揖;第十次鼓响,稍微向前,双手分开站立;第十一次鼓响,双手合拢,后退,弯腰;第十二次鼓响,先伏下,然后起身,仰望;第十三次鼓响,舞蹈,面对面站立;第十四次鼓响,回到原位,交换乐器(籥,一种古代乐器),然后正襟危坐蹲下;第十五次鼓响,弯腰,结束动作。最后再敲三下鼓,就结束了。
接下来是黄钟角的乐段,也用了一成。开始也是三声鼓。第一次鼓响,向前,舞蹈;第二次鼓响,双手合拢,后退;第三次鼓响,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次鼓声结束,中间穿插乐器演奏。然后继续:第一次鼓响,向前,舞蹈;第二次鼓响,高高举起双手;第三次鼓响,两人面对面蹲下;第四次鼓响,举起左手,放下,左揖;第五次鼓响,举起右手,放下,右揖;第六次鼓响,向前,双手分开站立;第七次鼓响,回到原位,行正规的揖礼;第八次鼓响,两人面对面,交换乐器,然后正襟危坐蹲下;第九次鼓响,回到原位站立;第十次鼓响,稍微向前,双手分开站立;第十一次鼓响,双手合拢,后退,弯腰;第十二次鼓响,先伏下,然后起身,仰望;第十三次鼓响,举起左手,放下,双手分开,正襟危坐蹲下;第十四次鼓响,举起右手,放下,双手分开,正襟危坐蹲下;第十五次鼓响,弯腰,结束动作。最后也是三声鼓结束。
好家伙,这描述的是什么舞蹈啊,看着就复杂!咱们一句一句慢慢捋。先看“太簇徵一成”这一套动作。
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稍微往前走一点,然后打开双手站好;第二声鼓响,双手合拢,往后退;第三声鼓响,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有声音提示,接着,第一声鼓响,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弯腰行礼;第三声鼓响,高高举起双手;第四声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手行礼;第五声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手行礼;第六声鼓响,两个人面对面站好,互相交换乐器(应该是某种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七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弯腰行礼;第八声鼓响,跳舞,面对面站立;第九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趴下;第十声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手行礼;第十一声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手行礼;第十二声鼓响,趴下,然后起来,抬头向上看;第十三声鼓响,跳舞,面对面站立;第十四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互相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十五声鼓响,弯腰行礼,然后结束。最后再听三声鼓响,就完事儿了。
接下来是“姑洗羽一成”这一套。也是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稍微往前走一点,然后打开双手站好;第二声鼓响,双手合拢,往后退;第三声鼓响,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有声音提示,接着,第一声鼓响,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行个标准的揖礼;第三声鼓响,高高举起双手;第四声鼓响,推着左手往前,放下,然后左手行礼;第五声鼓响,推着右手往前,放下,然后右手行礼;第六声鼓响,两个人面对面站好,互相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七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趴下;第八声鼓响,跳舞,面对面站立;第九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弯腰行礼;第十声鼓响,趴下,然后起来,抬头向上看;第十一声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手行礼;第十二声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手行礼;第十三声鼓响,跳舞,面对面站立;第十四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互相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十五声鼓响,弯腰行礼,然后结束。最后再听三声鼓响,就完事儿了。
这两种舞蹈动作基本相似,但细节上还是有些区别,特别是第四、五声鼓响的动作和第七、九声鼓响的动作略有不同。 真是太复杂了,感觉不看图解根本记不住!
好家伙,这祭祀仪式可真讲究!首先是祭祀昊天上帝,献上美酒,伴随着文舞表演,舞蹈的音乐是《明成之曲》,用的是黄钟宫调。 开始的时候敲三下鼓,第一次鼓响,舞者稍微往前走一步,然后站好;第二次鼓响,舞者双手合十,后退;第三次鼓响,舞者互相看着,然后蹲下。
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会穿插一些乐器的声音,然后又开始敲鼓。第一次鼓响,舞者往前走一步,开始跳舞,面对面站立;第二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互相看着,然后蹲下;第三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双手分开站好;第四次鼓响,舞者双手合十,行正规的揖礼;第五次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行左边的揖礼;第六次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行右边的揖礼;第七次鼓响,舞者两人一组面对面,互相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八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行正规的揖礼;第九次鼓响,舞者往前走一步,双手分开站好;第十次鼓响,舞者后退,然后俯身伏地;第十一次鼓响,舞者往前走一步,双手分开站好;第十二次鼓响,舞者推开左手,放下;第十三次鼓响,舞者推开右手,放下;第十四次鼓响,舞者三次叩头,行拜舞礼;第十五次鼓响,舞者弯腰,接受祭祀的结束。最后再敲三下鼓,仪式就结束了。
接下来是祭祀皇地祇,用的音乐是《大吕宫》调。开始也是敲三下鼓,第一次鼓响,舞者稍微往前走一步,然后站好;第二次鼓响,舞者双手合十,后退;第三次鼓响,舞者互相看着,然后蹲下。
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同样会穿插一些乐器的声音,然后又开始敲鼓。第一次鼓响,舞者往前走一步,开始跳舞,面对面站立;第二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行正规的揖礼;第三次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行左边的揖礼;第四次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行右边的揖礼;第五次鼓响,舞者高高举起双手;第六次鼓响,舞者两人一组面对面,互相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七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然后俯身伏地;第八次鼓响,舞者开始跳舞,面对面站立;第九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弯腰;第十次鼓响,舞者互相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十一次鼓响,舞者两人一组面对面,双手分开,然后一起蹲下;第十二次鼓响,舞者先伏地,然后起身,仰望;第十三次鼓响,舞者开始跳舞,面对面站立;第十四次鼓响,舞者三次叩头,行拜舞礼;第十五次鼓响,舞者弯腰,接受祭祀的结束。最后再敲三下鼓,仪式就结束了。
开场是太祖的敬酒舞,音乐用的是黄钟宫调,一共演奏一遍。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舞者稍微往前走一步,打开双手站好;第二声鼓响的时候,双手合拢,后退一步;第三声鼓响的时候,舞者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一下。然后,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往前走,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回到原位,行个正规的揖礼;第三声鼓响,举起左手,放下,行个左边的揖礼;第四声鼓响,举起右手,放下,行个右边的揖礼;第五声鼓响,高高举起双手;第六声鼓响,两人面对面,互相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七声鼓响,回到原位,俯身下拜;第八声鼓响,跳舞,面对面站立;第九声鼓响,回到原位,弯腰行礼;第十声鼓响,互相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十一声鼓响,两人面对面,打开双手,一起蹲下;第十二声鼓响,伏地,然后起身,仰头看着上面;第十三声鼓响,双手合拢,行个正规的揖礼;第十四声鼓响,磕头,然后跳舞;第十五声鼓响,弯腰,接受敬酒。最后再听三声鼓响,舞蹈结束。
接下来是亚献和酌献的武舞,也是黄钟宫调,演奏一遍。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舞者稍微往前走一步,打开双手站好;第二声鼓响的时候,双手合拢,后退一步,手按在腰间站立;第三声鼓响的时候,舞者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一下。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往前走,左右挥舞干戚(一种古代兵器);第二声鼓响,后退,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三声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第四声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第五声鼓响,左右挥舞干戚,面对面站立;第六声鼓响,回到原位,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七声鼓响,举起干戚;第八声鼓响,回到原位,手按在腰间站立;第九声鼓响,舞动干戚;第十声鼓响,回到原位,推开左手,放下;第十一声鼓响,推开右手,放下;第十二声鼓响,稍微往前走,打开双手站好;第十三声鼓响,左右挥舞干戚;第十四声鼓响,回到原位,手按在腰间,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五声鼓响,弯腰,接受敬酒。最后再听三声鼓响,舞蹈结束。
首先是武舞,伴奏用黄钟宫调,一共演奏了一套。开始的时候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打开双手站立;第二声鼓响,舞者合拢双手,后退,然后按着腰站立;第三声鼓响,舞者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然后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左右挥舞干戚(一种古代乐器);第二声鼓响,舞者后退,高举双手;第三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四声鼓响,舞者左右挥舞干戚,面对面站立;第五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举起左手,放下;第六声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第七声鼓响,舞者面向西方,打开双手,正蹲着;第八声鼓响,舞者展示干戚;第九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按着腰站立;第十声鼓响,舞者挥舞干戚;第十一声鼓响,舞者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第十二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左右挥舞干戚;第十三声鼓响,舞者后退,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四声鼓响,舞者三次叩头,行拜舞礼;第十五声鼓响,舞者躬身,结束舞蹈。最后听到三声鼓响,舞蹈结束。
接下来是宗庙里的文舞,元世祖至元三年,八室祭祀的时候,表演了这个文舞(武定文绥之舞),用来祭祀神灵,《来成之曲》演奏了九套,黄钟宫调演奏了三套。开始的时候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打开双手站立;第二声鼓响,舞者后退,合拢双手;第三声鼓响,舞者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然后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舞蹈,然后合拢双手站立;第二声鼓响,舞者正面高举双手,停顿;第三声鼓响,舞者后退,放下双手蹲下;第四声鼓响,舞者正面躬身,然后站直;第五声鼓响,舞者推开左手,向右边看,左边行揖礼;第六声鼓响,舞者都推开右手,向左边看;第七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正面打开双手站立;第八声鼓响,舞者举起左手,向右边看,左边行揖礼;第九声鼓响,舞者举起右手,向左边看,右边行揖礼;第十声鼓响,舞者稍微后退,弯腰站立;第十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打开双手站立;第十二声鼓响,舞者合拢双手,后退,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三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舞蹈;第十四声鼓响,舞者后退,合拢双手,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五声鼓响,舞者正面躬身,结束舞蹈。最后听到三声鼓响,舞蹈结束。
好家伙,这描述的是古代某种仪式舞蹈的步骤吧,看着就复杂!第一段说的是“大吕角二成”的舞步:先敲三下鼓,第一次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然后张开双手站好;第二次鼓响,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第三次鼓响,互相看看,然后蹲下。三下鼓声结束以后,中间会穿插一些其他的乐器声,然后,第一次鼓响,稍微往前走,跳舞,双手合拢站好;第二次鼓响,举起左手,停住,收起右脚;第三次鼓响,举起右手,停住,收起左脚;第四次鼓响,两人面对面站好;第五次鼓响,稍微往前走,高高举起双手,停住;第六次鼓响,跳舞,然后往后退一步站好;第七次鼓响,稍微往前走,张开双手站好;第八次鼓响,双手合拢,往后退一步蹲下;第九次鼓响,回到队列里站好;第十次鼓响,推开左手,收起右脚,再推开右手,收起左脚;第十一次鼓响,举起左手,收起右脚,再举起右手,收起左脚;第十二次鼓响,稍微往前走,正面仰望;第十三次鼓响,稍微往后退,互相看看然后蹲下;第十四次鼓响,双手合拢,弯腰站好;第十五次鼓响,正面弯腰行礼,结束。最后再敲三下鼓,仪式就完成了。
接下来是“太簇徵二成”的舞步:也是先敲三下鼓开始。第一次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然后张开双手站好;第二次鼓响,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第三次鼓响,互相看看,然后蹲下。三下鼓声结束以后,中间会穿插一些其他的乐器声,然后,第一次鼓响,稍微往前走,跳舞,然后双手合拢站好;第二次鼓响,弯腰,正面行礼;第三次鼓响,稍微往前走,高高举起双手站好;第四次鼓响,放下双手,正面蹲下;第五次鼓响,举起左手,停住,收起右脚;第六次鼓响,举起右手,收起左脚,然后放下双手;第七次鼓响,两人面对面站好;第八次鼓响,稍微往前走,抬头仰望;第九次鼓响,稍微往后退,放下双手蹲下;第十次鼓响,举起左手,停住然后蹲下;第十一次鼓响,举起右手,放下双手然后蹲下;第十二次鼓响,回到队列里,跳舞;第十三次鼓响,弯腰,正面行礼;第十四次鼓响,交换乐器(应该是指“籥翟”),互相看看然后蹲下;第十五次鼓响,正面弯腰行礼,结束。最后再敲三下鼓,仪式就完成了。
这两种舞蹈的步骤看起来很像,但细节上还是有很多区别的,真复杂! 感觉像是在看古代的舞蹈说明书一样。
好家伙,这得是古代宫廷舞蹈的详细步骤记录啊!咱们一句一句掰扯掰扯。
先说第一个舞蹈,叫“应钟羽二成”。 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稍微往前走一步,然后打开双手站好;第二声鼓响,稍微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第三声鼓响,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会有个间歇的声音,然后,第一声鼓响,稍微往前走,开始跳舞,接着双手合拢站好;第二声鼓响,两个人面对面站好;第三声鼓响,举起左手,收起右脚,向左行礼;第四声鼓响,举起右手,收起左脚,向右行礼;第五声鼓响,回到队列里,正面站好;第六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高高举起双手,停住;第七声鼓响,放下双手,稍微往后退,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八声鼓响,两个人面对面站好;第九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打开双手蹲下;第十声鼓响,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互相行礼;第十一声鼓响,回到队列里,正面站好;第十二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跳舞,然后双手合拢站好;第十三声鼓响,放下左手,右脚跟着动;第十四声鼓响,放下右手,左脚跟着动;第十五声鼓响,正面躬身行礼,舞蹈结束。最后再听三声鼓响,就完事儿了。
接下来是第二个舞蹈,烈祖第一室的文舞,《开成之曲》,无射宫一成。也是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稍微往前走一步,然后打开双手站好;第二声鼓响,稍微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第三声鼓响,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会有个间歇的声音,然后,第一声鼓响,稍微往前走,跳舞,双手合拢站好;第二声鼓响,稍微往后退一步,弯下身子,打开双手站好;第三声鼓响,放下左手,停住,收起右脚;第四声鼓响,放下右手,停住,收起左脚;第五声鼓响,身体向左侧倾斜,互相看着对方,向左行礼;第六声鼓响,身体向右侧倾斜,互相看着对方,向右行礼;第七声鼓响,正面躬身,然后站直;第八声鼓响,两个人面对面站好,双手合拢;第九声鼓响,互相看着对方,高高举起双手,停住;第十声鼓响,放下双手,跳舞;第十一声鼓响,向左跳舞,然后放下双手站好;第十二声鼓响,向右跳舞,然后放下双手站好;第十三声鼓响,举起左手,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四声鼓响,举起右手,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五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正面躬身行礼,舞蹈结束。最后再听三声鼓响,就完事儿了。
太祖的第二套文舞,叫《武成之曲》,用的是无射宫调。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舞者稍微往前走一步,然后张开双手站立;第二声鼓响时,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第三声鼓响时,舞者互相看着对方,然后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一下,接着,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往前走一步,开始跳舞,然后双手合拢站立;第二声鼓响,舞者面对面,高高地举起双手,停住;第三声鼓响,两人面对面互相行礼;第四声鼓响,回到原来的队列,跳舞,然后双手合拢站立;第五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张开双手蹲下,然后收手站立;第六声鼓响,稍微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蹲下,然后收手站立;第七声鼓响,举起左手,向左边行礼;第八声鼓响,举起右手,向右边行礼;第九声鼓响,推开左手,停住,然后正身蹲下;第十声鼓响,推开右手,正身蹲下;第十一声鼓响,张开双手拿着籥和翟,正面俯视;第十二声鼓响,放下左手,收起右脚;第十三声鼓响,放下右手,收起左脚;第十四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正面仰视站立;第十五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正面躬身行礼,舞蹈结束。最后再听三声鼓响,就完成了。(完)
太宗的第三套文舞,叫《文成之曲》,也是用无射宫调。一开始也是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舞者稍微往前走一步,然后张开双手站立;第二声鼓响时,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第三声鼓响时,舞者互相看着对方,然后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一下。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往前走一步,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两人面对面,高高地举起双手站立;第三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张开双手站立,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四声鼓响,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站立,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五声鼓响,放下左手,右脚跟着动;第六声鼓响,放下右手,左脚跟着动;第七声鼓响,推开左手,停住,向左边行礼;第八声鼓响,推开右手,停住,向右边行礼;第九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仰视,然后行礼;第十声鼓响,举起左手,停住,收起右脚;第十一声鼓响,举起右手,停住,收起左脚;第十二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跳舞;第十三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张开双手,互相看着对方站立;第十四声鼓响,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站立;第十五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正面躬身行礼,舞蹈结束。最后再听三声鼓响,就完成了。(完)
话说皇伯考查赤第四室的文舞,表演的曲目是《弼成之曲》,在无射宫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演出。一开始是三声鼓点作为序曲。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打开双手站立;第二声鼓响,舞者后退,双手合拢;第三声鼓响,舞者互相看着对方,然后蹲下。三声鼓响完毕后,乐声间歇,接着又开始演奏。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舞蹈;第二声鼓响,双手合拢,然后俯身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三声鼓响,舞者面向前方,高高举起双手,停住动作;第四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继续舞蹈,然后双手合拢站立;第五声鼓响,舞者放下左手,向右看着对方,然后收回双手站立;第六声鼓响,舞者放下右手,向左看着对方,然后收回双手站立;第七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高高仰起头看着前方,收回双手,面向前方站立;第八声鼓响,舞者后退,高高举起籥翟(乐器),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九声鼓响,舞者开始舞蹈,然后双手合拢站立;第十声鼓响,舞者举起左手,停住动作,收回右脚;第十一声鼓响,舞者举起右手,停住动作,收回左脚;第十二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打开双手站立,然后收回双手蹲下;第十三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然后后退,双手合拢站立;第十四声鼓响,舞者俯身,双手合拢站立;第十五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面向前方弯腰行礼,舞蹈结束。最后再以三声鼓点作为结束。
接下来,皇伯又考察了合带第五室的文舞,表演曲目是《协成之曲》,同样在无射宫完成了一次演出。开始也是三声鼓点。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打开双手站立;第二声鼓响,舞者后退,双手合拢;第三声鼓响,舞者互相看着对方,然后蹲下。三声鼓响完毕后,乐声间歇,然后继续演奏。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舞蹈,然后双手合拢站立;第二声鼓响,舞者打开双手,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三声鼓响,舞者双手合拢,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四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高高举起双手,停住动作;第五声鼓响,舞者举起左手,向右看着对方,左手行礼;第六声鼓响,舞者举起右手,向左看着对方,右手行礼;第七声鼓响,舞者推出左手,停住动作,收回右脚;第八声鼓响,舞者推出右手,停住动作,收回左脚;第九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舞蹈,然后双手合拢站立;第十声鼓响,舞者打开双手,然后正身蹲下,收回双手,双手合拢站立;第十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面向前方仰起头站立;第十二声鼓响,舞者交换手中的籥翟(乐器),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三声鼓响,舞者各自举起左手停住动作;第十四声鼓响,舞者各自举起右手,然后收回双手站立;第十五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面向前方弯腰行礼,舞蹈结束。最后也是以三声鼓点作为结束。
咱们先来说说睿宗第六室的文舞,这舞叫《明成之曲》,用的调子是无射宫,一共跳一轮。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往前走一小步,然后打开双手站好;第二声鼓响,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第二声鼓响完后,两人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一下,然后第一声鼓响,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往前走一小步,打开双手站好;第三声鼓响,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站好;第四声鼓响,垂下左手,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五声鼓响,垂下右手,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六声鼓响,往前走一小步,正面朝上看着站好;第七声鼓响,舞动左手,停下来,收起右脚,放下双手;第八声鼓响,舞动右手,停下来,收起左脚,放下双手;第九声鼓响,两个人面对面站好,双手合拢;第十声鼓响,推一下左手,再推一下右手;第十一声鼓响,双手都举起来;第十二声鼓响,正面高举双手站好;第十三声鼓响,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弯下身子;第十四声鼓响,打开双手,高举籥翟(一种乐器),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五声鼓响,往前走一小步,弯下身子,结束。最后再听三声鼓响就完事了。
接下来是定宗第七室的文舞,这舞叫《熙成之曲》,也是无射宫的调子,也跳一轮。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往前走一小步,打开双手站好;第二声鼓响,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第三声鼓响,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一下,然后第一声鼓响,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两个人面对面站好,高举双手站好;第三声鼓响,垂下左手,同时右脚跟着动;第四声鼓响,垂下右手,同时左脚跟着动;第五声鼓响,往前走一小步,打开双手站好,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六声鼓响,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站好,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七声鼓响,举起左手,停下来,收起右脚;第八声鼓响,举起右手,停下来,收起左脚;第九声鼓响,推一下左手,左边的行礼;第十声鼓响,推一下右手,右边的行礼;第十一声鼓响,往前走一小步,开始跳舞;第十二声鼓响,往后退一步,正面的行礼;第十三声鼓响,往前走一小步,打开双手互相看着站好;第十四声鼓响,往后退一步,双手合拢站好;第十五声鼓响,往前走一小步,正面弯下身子,结束。最后再听三声鼓响就完事了。
唐宪宗的第八个妃子跳文舞,用的曲子是《威成之曲》,在无射宫表演了一场。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她稍微往前走一点,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的时候,她往后退一点,双手合十;第三声鼓响的时候,她们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有乐器伴奏的声音,然后第一声鼓响,她又往前走,跳舞,接着双手合十站好;第二声鼓响,她高高地举起双手,停住;第三声鼓响,她举起左手,向右边看;第四声鼓响,她举起右手,向左边看;第五声鼓响,她推开左手,向右边行礼;第六声鼓响,她推开右手,向左边行礼;第七声鼓响,两人面对面,互相交换乐器,站好;第八声鼓响,她们回到队伍里,双手合十站好;第九声鼓响,她稍微往前走一点,跳舞,然后收手站好;第十声鼓响,她往后退一点,正正经经地行礼;第十一声鼓响,她弯下身子,正面行礼;第十二声鼓响,她高高地仰起头看着;第十三声鼓响,她放下左手;第十四声鼓响,她放下右手;第十五声鼓响,她正面躬身,舞蹈结束。最后听到三声鼓响,表演结束。
接下来是亚献的武舞,舞姿是内平外成,用的曲子是《顺成之曲》,也在无射宫表演了一场。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她侧身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的时候,她双手合十;第三声鼓响的时候,她们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有乐器伴奏的声音,然后第一声鼓响,大家都稍微往前走一点,跳舞,然后按着腰站好;第二声鼓响,她们按着腰,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三声鼓响,她们左右挥舞着干戚(一种古代乐器),然后收起手按着腰站好,(这部分舞蹈动作象征着灭掉王罕)。第四声鼓响,她们稍微往后退一点,跳舞,然后按着腰站好;第五声鼓响,两人面对面,按着腰站好;第六声鼓响,她们回到队伍里,开始跳舞,然后蹲下;第七声鼓响,她们面向西方,收起手按着腰站好;第八声鼓响,她们侧身击打干戚,然后收起,站好,(这部分舞蹈动作象征着打败西夏)。第九声鼓响,她们回到队伍里,弯下身子,然后站直;第十声鼓响,她们稍微往前走一点,跳舞,然后按着腰站好;第十一声鼓响,她们左右推开双手,然后按着腰站好;第十二声鼓响,她们跪下左膝,双手叠在一起,举起干戚,停住,(这部分舞蹈动作象征着战胜金国)。第十三声鼓响,她们收起手,按着腰,然后站直;第十四声鼓响,她们面对面互相看着,蹲下;第十五声鼓响,她们正面躬身,舞蹈结束。最后听到三声鼓响,表演结束。
首先,献上了一支武舞,用的是《顺成之曲》,调式是无射宫,一共表演了三遍。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次鼓响,舞者侧身站立,打开双手;第二次鼓响,双手合拢,按住腰部;第三次鼓响,舞者互相看着对方,然后蹲下。三声鼓响完毕后,乐声间歇,接着又开始演奏。第一次鼓响,舞者稍稍向前,开始舞蹈,然后按住腰部站立;第二次鼓响,舞者打开双手,正面蹲下,然后收手按住腰部;第三次鼓响,舞者面向西方,舞蹈,然后按住腰部站立;第四次鼓响,舞者面向南方,左右挥动干戚(古代乐器),然后收手按住腰部;第五次鼓响,舞者侧身击打干戚,然后收手按腰站立。(这部分舞蹈动作,象征着收复西域、平定河南。)第六次鼓响,舞者两人一组相对而立;第七次鼓响,舞者回到队列,面向前方,打开双手,蹲下,然后收手按住腰部;第八次鼓响,舞者东西相对,弯腰行礼。(这部分舞蹈动作,象征着收复西蜀、平定南诏。)第九次鼓响,舞者回到队列,舞蹈,然后后退,接着按住腰部站立;第十次鼓响,舞者推开左右手,弯腰,然后挺直身体站立;第十一次鼓响,舞者向前,舞蹈,然后按住腰部站立。(这部分舞蹈动作,象征着臣服高丽、征服交趾。)第十二次鼓响,舞者两人一组相对而立,按住腰部蹲下;第十三次鼓响,舞者回到队列,左右扬手,按住腰部站立;第十四次鼓响,舞者面向前方,打开双手,向下俯视;第十五次鼓响,舞者收手按住腰部,弯腰行礼。最后,又演奏了三声鼓响,舞蹈结束。
接下来是迎神文舞,用的音乐是《思成之曲》,调式是黄钟宫,也表演了三遍。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次鼓响,舞者稍稍向前,打开双手站立;第二次鼓响,双手合拢,后退;第三次鼓响,舞者互相看着对方,然后蹲下。三声鼓响完毕后,乐声间歇,接着又开始演奏。第一次鼓响,舞者稍稍向前,开始舞蹈;第二次鼓响,舞者高举双手;第三次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向左行礼;第四次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向右行礼;第五次鼓响,舞者后退,互相看着对方,然后蹲下;第六次鼓响,舞者两人一组相对而立;第七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俯伏在地;第八次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打开双手,然后正身蹲下;第九次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打开双手,然后正身蹲下;第十次鼓响,舞者稍稍向前,打开双手站立;第十一次鼓响,双手合拢,后退,弯腰;第十二次鼓响,舞者伏下,然后起身,仰视;第十三次鼓响,舞者舞蹈,然后两人一组相对而立;第十四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交换乐器(籥),然后正身蹲下;第十五次鼓响,舞者弯腰行礼。最后,又演奏了三声鼓响,舞蹈结束。
好家伙,这描述的是古代的某种舞蹈仪式吧!先说第一个,叫“大吕角二成”。开始的时候先敲三下鼓。第一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然后开始跳舞;第二下鼓响,双手合十,往后退;第三下鼓响,大家互相看着,然后蹲下。
三下鼓敲完之后,中间会穿插一些其他的声音,然后又开始:第一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跳舞;第二下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手行礼;第三下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手行礼;第四下鼓响,高高举起手;第五下鼓响,大家两两相对,蹲下;第六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打开手站好;第七下鼓响,回到原位,行个正规的礼;第八下鼓响,两两相对,交叉乐器(交籥),然后一起蹲下;第九下鼓响,回到原位,行个正规的礼;第十下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手行礼;第十一下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手行礼;第十二下鼓响,先伏下,然后起来,仰头看着;第十三下鼓响,跳舞,面对面站着;第十四下鼓响,回到原位站好;第十五下鼓响,弯腰行礼,接受(仪式结束)。最后再敲三下鼓,就结束了。
接下来是第二个,叫“太簇徵二成”。也是先敲三下鼓开始。第一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打开手站好;第二下鼓响,双手合十,往后退;第三下鼓响,大家互相看着,然后蹲下。
三下鼓敲完之后,中间也会穿插一些其他的声音,然后继续:第一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跳舞;第二下鼓响,回到原位,弯腰行礼;第三下鼓响,高高举起手;第四下鼓响,两两相对,交叉乐器(交籥),然后一起蹲下;第五下鼓响,回到原位站好;第六下鼓响,跳舞,面对面站着;第七下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手行礼;第八下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手行礼;第九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跳舞;第十下鼓响,往后退,然后趴下;第十一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打开手站好;第十二下鼓响,推一下左手,放下;第十三下鼓响,推一下右手,放下;第十四下鼓响,磕三个响头,然后拜舞;第十五下鼓响,弯腰行礼,接受(仪式结束)。最后再敲三下鼓,就结束了。
好家伙,这舞步可真复杂!先说第一个舞,钟羽二成,一共跳十五个鼓点。第一遍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摆好姿势站定;第二遍鼓响,双手合拢,后退;第三遍鼓响,两人互相看看,然后蹲下。三遍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一下,然后,第一遍鼓响,开始跳舞;第二遍鼓响,回到原位,行个标准的揖礼;第三遍鼓响,高高举起手;第四遍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摆好姿势站定;第五遍鼓响,后退,弯腰;第六遍鼓响,推开左手,然后放下;第七遍鼓响,推开右手,然后放下;第八遍鼓响,跳舞,面对面站立;第九遍鼓响,回到原位,弯腰;第十遍鼓响,交换乐器,然后蹲下;第十一遍鼓响,两人面对面站好,摆好姿势,蹲下;第十二遍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边的行个揖礼;第十三遍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边的行个揖礼;第十四遍鼓响,三人一起磕三个响头,然后跳舞;第十五遍鼓响,弯腰,结束。最后再听三遍鼓点,就完事了。
接下来是第二个舞,初献、酌献太祖第一室文舞,《开成之曲》,无射宫一成,也是十五个鼓点。第一遍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摆好姿势站定;第二遍鼓响,双手合拢,后退;第三遍鼓响,两人互相看看,然后蹲下。三遍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一下,然后,第一遍鼓响,开始跳舞,面对面站立;第二遍鼓响,回到原位,行个标准的揖礼;第三遍鼓响,推开左手,然后放下;第四遍鼓响,推开右手,然后放下;第五遍鼓响,三人一起磕三个响头,然后跳舞;第六遍鼓响,两人面对面站好,交换乐器,然后蹲下;第七遍鼓响,回到原位站好;第八遍鼓响,稍微往前走一步,开始跳舞;第九遍鼓响,回到原位,趴下;第十遍鼓响,高高举起手,然后行个标准的揖礼;第十一遍鼓响,两人面对面蹲下;第十二遍鼓响,回到原位,摆好姿势站定;第十三遍鼓响,双手合拢,然后行个标准的揖礼;第十四遍鼓响,趴下,然后起来,抬头向上看;第十五遍鼓响,弯腰,结束。最后再听三遍鼓点,就完事了。
咱们先说说睿宗的第二套文舞,叫《武成之曲》,在无射宫表演,一共就一套动作。一开始要先听三下鼓点。第一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然后打开双手站好;第二下鼓响,双手合拢,往后退;第三下鼓响,两个人互相看着,然后蹲下。三下鼓响完之后,中间会有一段间奏的音乐,然后,第一下鼓响,开始跳舞;第二下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作揖;第三下鼓响,高高举起双手;第四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打开双手站好;第五下鼓响,往后退,然后弯腰;第六下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边的舞者作揖;第七下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边的舞者作揖;第八下鼓响,开始跳舞,两个人面对面站好;第九下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好;第十下鼓响,推开左手,然后放下;第十一下鼓响,推开右手,然后放下;第十二下鼓响,先伏下身子,然后站起来,抬头仰望;第十三下鼓响,两个人面对面蹲下;第十四下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十五下鼓响,弯腰,结束。最后再听三下鼓点,就完事儿了。
接下来是世祖的第三套文舞,《混成之曲》,也是在无射宫表演,同样一套动作。也是先听三下鼓点开始。第一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然后打开双手站好;第二下鼓响,双手合拢,往后退;第三下鼓响,两个人互相看着,然后蹲下。三下鼓响完之后,中间会有一段间奏的音乐,然后,第一下鼓响,开始跳舞;第二下鼓响,高高举起双手;第三下鼓响,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四下鼓响,两个人面对面站着,打开双手,然后一起蹲下;第五下鼓响,先伏下身子,然后站起来,抬头仰望;第六下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边的舞者作揖;第七下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边的舞者作揖;第八下鼓响,往后退,然后弯腰;第九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打开双手站好;第十下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边的舞者作揖;第十一下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边的舞者作揖;第十二下鼓响,高高举起双手,然后作揖;第十三下鼓响,开始跳舞,两个人互相看着,然后蹲下;第十四下鼓响,三次叩头,然后行拜舞礼;第十五下鼓响,弯腰,结束。最后再听三下鼓点,表演结束。
裕宗的第四个房间里跳的是文舞,用的曲子是《昭成之曲》,在无射宫演奏一遍。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稍微往前走一点,然后打开手站好;第二声鼓响的时候,双手合拢,往后退;第三声鼓响的时候,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有乐器的声音,然后第一声鼓响,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往后退,高高地举起手;第三声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揖;第四声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揖;第五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打开手站好;第六声鼓响,往后退,弯腰;第七声鼓响,两个人面对面,互相交换乐器,然后正襟危坐蹲下;第八声鼓响,伏下身子,然后起来,仰头看着上面;第九声鼓响,推出左手,放下,然后左揖;第十声鼓响,推出右手,放下,然后右揖;第十一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跳舞;第十二声鼓响,往后退,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三声鼓响,高高地举起手;第十四声鼓响,三次叩头,行拜舞礼;第十五声鼓响,弯腰,接受。最后听到三声鼓响就结束了。(完)
显宗的第五个房间里跳的是文舞,用的曲子是《德成之曲》,在无射宫演奏一遍。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稍微往前走一点,然后打开手站好;第二声鼓响的时候,双手合拢,往后退;第三声鼓响的时候,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有乐器的声音,然后第一声鼓响,开始跳舞,面对面站好;第二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行正揖礼;第三声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第四声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第五声鼓响,伏下身子,然后起来,仰头看着上面;第六声鼓响,两个人面对面站好;第七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互相交换乐器,然后正襟危坐蹲下;第八声鼓响,往后退,弯腰;第九声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打开手站好;第十声鼓响,举起左手,放下,然后左揖;第十一声鼓响,举起右手,放下,然后右揖;第十二声鼓响,高高地举起手;第十三声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正襟危坐蹲下;第十四声鼓响,三次叩头,行拜舞礼;第十五声鼓响,弯腰,接受。最后听到三声鼓响就结束了。(完)
先说顺宗皇帝第六个妃子的舞蹈,叫《庆成之曲》,用的是无射宫调,一共表演十五遍鼓点。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舞者稍微向前,然后打开双手站立;第二声鼓响时,舞者合拢双手,后退;第三声鼓响时,舞者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一下。然后,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三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打开双手站立;第四声鼓响,舞者合拢双手,行一个标准的揖礼;第五声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行一个左边的揖礼;第六声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行一个右边的揖礼;第七声鼓响,舞者两人相对,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八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站立;第九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打开双手站立;第十声鼓响,舞者先伏下身子,然后起身,仰头看着上方;第十一声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二声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三声鼓响,舞者高高举起双手,行一个标准的揖礼;第十四声鼓响,舞者三次叩头,行拜舞礼;第十五声鼓响,舞者弯下身子,接受(结束)。最后再敲响三声鼓,舞蹈结束。
接下来是成宗皇帝第七个妃子的舞蹈,《守成之曲》,也是用无射宫调,同样是十五遍鼓点。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舞者稍微向前,然后打开双手站立;第二声鼓响时,舞者合拢双手,后退;第三声鼓响时,舞者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乐器间奏一下。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舞者后退,弯下身子;第三声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行一个左边的揖礼;第四声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行一个右边的揖礼;第五声鼓响,舞者先伏下身子,然后起身,仰头看着上方;第六声鼓响,舞者两人相对,交换乐器,然后一起蹲下;第七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行一个标准的揖礼;第八声鼓响,舞者高高举起双手;第九声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行一个左边的揖礼;第十声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行一个右边的揖礼;第十一声鼓响,舞者打开双手站立;第十二声鼓响,舞者合拢双手,行一个标准的揖礼;第十三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跳舞;第十四声鼓响,舞者三次叩头,行拜舞礼;第十五声鼓响,舞者弯下身子,接受(结束)。最后再敲响三声鼓,舞蹈结束。
武宗第八室的文舞,用的是《威成之曲》,在无射宫表演,一共演奏一遍。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舞者稍微向前,然后打开手站好;第二声鼓响的时候,舞者合拢双手,后退;第三声鼓响的时候,舞者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有乐器间奏,然后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跳舞;第二声鼓响,舞者后退,然后行正规的揖礼;第三声鼓响,舞者高高举起手;第四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打开手站好;第五声鼓响,舞者后退,然后弯腰;第六声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然后行左边的揖礼;第七声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然后行右边的揖礼;第八声鼓响,舞者跳舞,然后面对面站好;第九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站好;第十声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然后行左边的揖礼;第十一声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然后行右边的揖礼;第十二声鼓响,舞者伏下身子,然后起身,仰头看着上方;第十三声鼓响,舞者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第十四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交换乐器,然后正襟危坐;第十五声鼓响,舞者弯腰,结束舞蹈。最后再敲响三声鼓,表演结束。
仁宗第九室的文舞,用的是《歆成之曲》,也在无射宫表演,一共演奏一遍。一开始听到三声鼓响,第一声鼓响的时候,舞者稍微向前,然后打开手站好;第二声鼓响的时候,舞者合拢双手,后退;第三声鼓响的时候,舞者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声鼓响完之后,中间有乐器间奏,然后第一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跳舞,然后面对面站好;第二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然后行正规的揖礼;第三声鼓响,舞者高高举起手;第四声鼓响,舞者推开左手,然后放下;第五声鼓响,舞者推开右手,然后放下;第六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打开手站好;第七声鼓响,舞者后退,然后弯腰;第八声鼓响,舞者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第九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交换乐器,然后正襟危坐;第十声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然后行左边的揖礼;第十一声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然后行右边的揖礼;第十二声鼓响,舞者稍微向前,开始跳舞;第十三声鼓响,舞者回到原位,然后行正规的揖礼;第十四声鼓响,舞者伏下身子,然后起身,仰头看着上方;第十五声鼓响,舞者弯腰,结束舞蹈。最后再敲响三声鼓,表演结束。
英宗皇帝的第十个节目是文舞,演奏的是《献成之曲》,在无射宫表演,一共表演一遍。开始的时候先敲响三下鼓,第一次鼓响,舞者稍微向前走一步,然后打开手站好;第二次鼓响,舞者合上手,后退一步;第三次鼓响,舞者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次鼓声结束后,乐队奏响间奏,然后第一次鼓响,舞者稍微向前走一步,开始跳舞,面对面站立;第二次鼓响,舞者举起左手,放下,向左行礼;第三次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向右行礼;第四次鼓响,舞者高高举起双手;第五次鼓响,舞者先伏下身子,然后起身,仰望天空;第六次鼓响,舞者两人一组面对面蹲下;第七次鼓响,舞者后退一步,伏下身子;第八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交换乐器,然后正襟危坐地蹲下;第九次鼓响,舞者稍微向前走一步,打开手站好;第十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弯腰行礼;第十一次鼓响,舞者稍微向前走一步,开始跳舞;第十二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行标准的揖礼;第十三次鼓响,舞者跳舞,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第十四次鼓响,舞者三次叩头,然后行拜舞礼;第十五次鼓响,舞者弯腰行礼,接受赏赐。最后再敲响三次鼓,表演结束。
接下来是亚献的武舞,演奏的是《肃宁之曲》,同样在无射宫表演一遍。开始也是先敲响三下鼓,第一次鼓响,舞者稍微向前走一步,然后打开手站好;第二次鼓响,舞者合上手,后退一步,然后按着腰站好;第三次鼓响,舞者互相看着对方蹲下。三次鼓声结束后,乐队奏响间奏,然后第一次鼓响,舞者稍微向前走一步,左右挥舞干戚;第二次鼓响,舞者后退一步,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三次鼓响,舞者高高举起双手;第四次鼓响,舞者左右挥舞干戚;第五次鼓响,舞者展示干戚;第六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按着腰站好;第七次鼓响,舞者舞动干戚;第八次鼓响,舞者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打开手,正襟危坐地蹲下;第九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举起左手,放下;第十次鼓响,舞者举起右手,放下;第十一次鼓响,舞者稍微向前走一步,打开手站好;第十二次鼓响,舞者后退一步,按着腰站好;第十三次鼓响,舞者左右挥舞干戚,面对面站立;第十四次鼓响,舞者回到原位,按着腰,互相看着对方蹲下;第十五次鼓响,舞者弯腰行礼,接受赏赐。最后再敲响三次鼓,表演结束。
好家伙,这是记录古代舞蹈动作的!咱们一句一句地来,慢慢捋。
先说第一个舞蹈,叫“献武舞”,用的是《肃宁之曲》,调子是无射宫。开始的时候,先敲响三下鼓。第一下鼓响,稍微往前走一点,然后摆好姿势站着;第二下鼓响,双手合拢,后退一步,腰部挺直站好;第三下鼓响,两个人互相看着,然后蹲下。三下鼓声结束后,乐器间奏一下,然后继续。第一下鼓响,稍微往前走,左右手拿着干戚(一种古代乐器)舞动;第二下鼓响,后退一步,把手举得高高的;第三下鼓响,举起左手,然后放下;第四下鼓响,举起右手,然后放下;第五下鼓响,面向西方,摆好姿势,然后蹲下;第六下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左右手拿着干戚舞动;第七下鼓响,弯下身子,表示接受;第八下鼓响,举起干戚;第九下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腰部挺直站好;第十下鼓响,用干戚比划;第十一下鼓响,两个人面对面站好;第十二下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腰部挺直站好;第十三下鼓响,后退一步,互相看着,然后蹲下;第十四下鼓响,三次叩头,行拜舞礼;第十五下鼓响,弯下身子,表示接受。最后再敲三下鼓,舞蹈结束。
接下来是第二个舞蹈,也是天历三年新编的,叫“献武舞”,用的是《永成之曲》,调子还是无射宫。开始也是三下鼓。第一下鼓响,双手合拢,稍微往前走一点,然后摆好姿势站着;第二下鼓响,后退一步站好;第三下鼓响,两个人互相看着,然后蹲下。三下鼓声结束后,乐器间奏一下,然后继续。第一下鼓响,往前走,跳舞,然后面对面站好;第二下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三次叩头,行拜舞礼;第三下鼓响,两个人分开,摆好姿势,然后蹲下;第四下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趴下;第五下鼓响,交换乐器(籥),然后蹲下;第六下鼓响,先趴下,然后起来,抬头向上看;第七下鼓响,弯下身子;第八下鼓响,稍微往前走,摆好姿势站着;第九下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行正揖礼,把手举得高高的;第十下鼓响,举起左手,放下,行左揖礼;第十一下鼓响,举起右手,放下,行右揖礼;第十二下鼓响,行正揖礼;第十三下鼓响,两个人交换乐器(籥),互相行揖礼;第十四下鼓响,回到原来的位置;第十五下鼓响,弯下身子,表示接受。最后再敲三下鼓,舞蹈结束。
这俩舞蹈动作可真复杂! 感觉就像在看古代的舞蹈说明书一样,真是细致入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