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绍,字伯宗,是山东平阴人。从小就聪明过人,跟着东平的李谦学习。他家里很穷,就在家乡教书,学生特别多。元至元三十一年,朝廷要修《世祖实录》,征召有名望的儒生担任史官,因为马绍和李谦的推荐,李之绍被任命为将仕佐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当时直学士姚燧想试试他的本事,就把十多篇翰林院需要处理的公文给他,让他写。李之绍提笔就写好了,还把草稿一起交了上去。姚燧又惊又喜地说:“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元大德二年,李之绍听说祖母病了,就辞官回家。后来他又被重新任命为编修官,然后升了将仕郎。六年后,升任应奉翰林文字;七年后,又升任太常博士。九年,他母亲去世,朝廷多次起用他,但他始终推辞不去。元至大三年,他又被任命为太常博士,然后升任承事郎。四年后,又升任承直郎、翰林待制。元皇庆元年,他升任国子司业。元延祐三年,升任奉政大夫、国子祭酒。他日夜勤奋,一心扑在培养人才上。延祐四年十二月,他又升任朝列大夫、同佥太常礼仪院事。六年后,改任翰林直学士,因为生病又回家了。七年后,朝廷又召他回朝,担任翰林直学士。元至治二年,他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三年后,他告老还乡。元泰定三年八月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他的儿子李勖,凭借父亲的功劳做了诸暨州同知。

李之绍平时觉得自己性格比较优柔寡断,所以给自己取号“果斋”,以此来勉励自己。他留下了文集,珍藏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