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里吉思,是蒙古按赤歹氏的人。他曾祖父八思不花,跟着元朝军队攻打乃蛮、钦察、兀罗思、马紥儿、回回等国家,总是冲在最前面打仗,立下了很多战功,成吉思汗很赏识他,还送给他虎符作为奖励。后来,八思不花又参与了丰州、云州的招降工作,被提升为宣抚使。他祖父忽押忽辛继承了他的职位,也佩带着虎符。宪宗皇帝曾经对忽押忽辛说:“你佩戴的金虎符旧了,怎么体现你们的世代功勋呢?”于是下令重新制作了一枚虎符赏赐给他。中统三年,忽押忽辛被任命为河中府达鲁花赤,后来去世了。阔里吉思的父亲药失谋,被提升为襄阳统军司经历,后来又改任宿州达鲁花赤,但他都没接受这些职位。
枢密副使孛罗和御史中丞木八剌向世祖皇帝推荐阔里吉思,说:“这是忽押忽辛的儿子,请求您把他们祖上传下来的虎符赏赐给他。”于是阔里吉思被提升为中顺大夫、金刚台达鲁花赤,后来又调任光州。他多次升迁,先后担任安东州、河中府、温州、潞州达鲁花赤,最后以建康路达鲁花赤的职位退休。阔里吉思一开始在宫里当宿卫,担任博儿赤。至元二十五年,他被提升为朝列大夫、司农少卿,还被赏赐了金束带。后来又升任中议大夫、司农卿,再升为资善大夫、司农卿。之后,他被任命为荣禄大夫、行湖广平章,带兵去讨伐海南岛黎族各个山寨。
第二年,他平定了海南的叛乱。凯旋回朝后,他被召见,皇帝赏赐了他玉束带、金银、布匹、弓箭、盔甲,还有宝钞和马鞍等物,然后让他回湖广镇守。成宗皇帝即位后,阔里吉思入朝觐见,皇帝赏赐给他一只海东青和一只白鹘,还有一些衣服。大德二年,他被调任福建行省平章。不久,因为福建被划归江浙行省管辖,他又改任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后来,他又升任征东省平章政事。当时高丽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混乱,官员太多,百姓太少,阔里吉思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并上奏朝廷。朝廷下旨召见他,让他详细说明便民的措施。大德五年,他又被任命为湖广平章,一年后调任陕西,因为眼睛有病,回到京城。最后,他被加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左丞相,六十六岁去世。
子完泽,湖广右丞,去广西平叛,结果战死了。 哎,真是可惜啊!
小云石脱忽怜这个人啊,挺怕咱们的,就投奔了咱们大元,成了咱们大元的官员,地位很高,就像汉人大臣一样。他跟他爹是在太祖皇帝的时候投奔过来的。跟着军队去征讨回回国回来后,就在睿宗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着他了。真定府被睿宗皇帝分封出来后,小云石脱忽怜被任命为本路的断事官,相当于地方行政长官。
他儿子八丹,在世祖皇帝手下当宝儿赤,相当于鹰房的万户,官职不小。他跟着军队去征讨哈剌张,立了大功,皇上赏了他一个男奴、一个女奴、一根金条,还有银瓮之类的宝贝。后来又去征讨阿里不哥,在昔门秃打仗,一天打了三次仗,杀敌无数,皇上又赏了他一根金条。后来,他又以鹰房万户的身份跟着裕宗皇帝去北方征战,到了镇海你里温,皇上又赏了他一把银椅子和一万五千贯的钞票,然后让他回真定府守着。
没过多久,皇上又让他去扬州行省任职,八丹推辞说:“我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陛下,我想留在陛下身边侍奉您。” 皇上就改任命他为隆兴府达鲁花赤,还遥授他中书右丞的职位,皇上还对他说:“这是朕以前住过的地方,你去那里住吧。” 八丹又推辞了,皇上不同意。他在隆兴府住了三年,海都叛乱了,奉皇上的命令,他跟着甘麻剌太子去征讨海都,战争结束后,因为立功,皇上又赏了他一根金条。他死后,追赠为银青荣禄大夫、司徒,官职很高啊!
他儿子阿里,是鹰房千户;石得,在安西王相府当官;德眼,是汝定府达鲁花赤;阿散,是甘肃行省平章政事,位高权重;腊真,是从会同馆使做到通政院同知,政绩突出,官至荣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还兼任翰林学士承旨、通政院使,最后去世了。他儿子察乃,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察乃有十个儿子:老章,做到知枢密院事;撒马笃,做到中书省参知政事。
斡罗思,是康里氏。他曾祖哈失伯要,在大元刚建立的时候就归顺了大元,在庄圣太后宫里当牧官。他祖上海都,跟着宪宗皇帝去征讨钓鱼山,战死了。他父亲明里帖木儿,在世祖皇帝时期是必阇赤,后来当上了太府少监。
斡罗思,元世祖至元十九年的时候,当上了内府的必阇赤(相当于内务部门的官员)。两年后,升任监察御史,后来又调到云南行省当理问,还兼管着云南王府的事务。 后来因为得罪了桑哥,被小人诬陷,抄了他的家,结果只搜出金玉带各一条,黄金五十两,这些都是皇帝赏赐的。 有人想借着公款私用、贪污受贿的罪名来治他,但元世祖说:“这点儿吃喝的事儿,就算了吧!” 至元二十六年,设立了八番罗甸宣慰司,斡罗思被提拔为嘉议大夫、宣慰使。当时云南的少数民族经常叛乱,斡罗思平定了这些叛乱,并且设立了安抚机构来维持当地的稳定。至元二十八年,他又平定了杨都要等地的叛乱。九月,升任中奉大夫,还被赐予了虎符(古代兵符)。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并被赐予了三珠虎符,权力更大。
大德六年,斡罗思被任命为通奉大夫、罗罗思宣慰使,同时还兼管着一万户的军队。后来又升任正奉大夫。武宗即位后,把他召回朝廷,授予他资善大夫、中书左丞的官职,还让他担任武卫亲军都指挥使,负责大都的屯田事务。不久之后,他又升任荣禄大夫、中书右丞,兼任翰林国史承旨,仍然负责武卫屯田。朝廷多次赏赐他钱财和房屋,但他都坚决推辞了。后来,他又被调到四川行省担任平章政事。至大二年,他被召回朝廷,因为染上瘴气,卧病不起。皇庆二年去世,享年五十六岁,死后被追赠为光禄大夫、益国公。
他的儿子博罗普化,一开始在宫中侍卫,担任速古儿赤(宫廷侍卫官职)。至大元年,他当上了翰林侍讲学士,因为父亲生病,回家侍奉父亲。延佑四年,他又回到宫中侍卫,担任速古儿赤紥撒孙(宫廷侍卫官职)。至治元年,他成为速古儿赤五十人之长,还兼管着皇后的宫宝儿赤(宫廷事务官职)。第二年,继承父亲的官职,担任河南府同知。他的另一个儿子察罕不花,继承了他父亲在宿卫的职位。天历元年,他见到文宗皇帝在汴梁,进入宫中侍卫,担任温都赤(宫廷侍卫官职)。后来升任监察御史,之后又升任御史台经历、中书右司郎中。最后被授予中宪大夫、隆禧总管府副达鲁花赤(宫廷官职)。
朵罗台,是唐兀氏的人。他祖上有个叫小丑的人,是个手艺人。元太祖灭了西夏之后,把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收拢起来。小丑因为擅长制作弓箭被赏识,赐名怯延兀兰,还被任命为怯怜口行营弓匠百户,后来搬到了和林居住,最后去世了。他儿子塔儿忽台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阿里不哥叛乱,塔儿忽台跟随军队在失亩里秃之地作战,战死了。
朵罗台跟着万户也速答儿、玉哇赤等人打了好多仗,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前卫亲军百户。后来官职越升越高,做到昭信校尉、芍陂屯田千户所达鲁花赤,最后因为生病退了职。
朵罗台的弟弟阔阔出也擅长制作弓箭。有一次,他献上自己制作的弓箭,皇帝很欣赏,就问他父亲叫什么名字。阔阔出回答说:“臣父塔儿忽台。”皇帝见他长得高大威猛,又问他会不会射箭,旁边的人说:“会!”于是就让他试射,果然箭法精湛。皇帝很高兴,就让他做了近侍。第二年,武备寺的官员又献上了阔阔出做的弓箭,还建议启用。皇帝说:“《论语》里说‘三纲五常’,一个人要先能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别人;要先能管好家,才能管好国家。你可以用这个道理去教导他们,然后再用这些弓箭。” 没多久,阔阔出就被提升为大同路广胜库达鲁花赤。广胜库是存放兵器的仓库。当时总管唐兀海牙把仓库当成了自己的办公室,把兵器放在空荡的仓库里,结果很多都被虫鼠啃坏了。阔阔出把这事儿告诉了皇帝,皇帝下令恢复仓库的原状,并且责令唐兀海牙赔偿损坏的兵器。
后来,使者薛绰不花、纳速鲁丁拿着文书来取鹰房军的衣甲弓箭,阔阔出要求他们出示文书,然后才让他们取走。当时宪副速鲁蛮不让出示文书,还命令官员封锁仓库,准备清点检查,阔阔出没听他的。这事儿汇报给了皇帝,皇帝下令打了速鲁蛮一顿,并且把他撤职了。
大德元年,阔阔出升任大同路武州达鲁花赤,还兼管本州岛诸军奥鲁的劝农事宜。他又先后监理建州、利州的政务,后来改任四川道廉访司佥事,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官至中大夫、大宁路总管,最后在任上去世了。
脱欢,是朵罗台的儿子。他一开始在宫里当侍卫,后来做了御史台的翻译官,之后又升任监察御史。之后他又升迁到四川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四川廉访司佥事、枢密院都事,最后做到断事官这么高的职位。他在四川任职期间,曾经上书皇帝,说:“朝廷内外修建寺庙,虽然是用官府的钱,但是每一根椽子、每一块瓦片,都是百姓辛辛苦苦劳作出来的啊!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会影响到国家的祥和之气。应该暂时停止修建寺庙,并且减少供奉佛祖和僧侣的费用,以此来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这样一来,上天也会高兴,老百姓也会拥护,不用刻意求福,福气自然就来了。回回人的户籍里,有很多富商巨贾,应该让他们和普通军民一样承担赋役,这样赋税徭役就公平了。国家应该把做好事当成宝贝,那些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羽毛皮革、珍禽异兽等等,都是败坏道德、消磨意志的东西。以后回回人等,不许携带这些宝物到京城买卖,以致损害国库,违反者要处罚并没收财产。这样一来,那些富商巨贾就没法耍奸弄鬼了,国库也能充实起来了。”他的奏疏写得恳切又直率,当时大家都赞扬他。
也先不花是蒙古怯烈氏的人。他的祖父叫昔剌斡忽勒,有四个兄弟,老大叫脱不花,老二叫怯烈哥,老幺叫哈剌阿忽剌。在太祖还是个小人物的时候,怯烈哥就和他交好结识了。后来,四个兄弟都带着自己的部属归顺了太祖。太祖念着旧情,对他们比其他部落的人更加优待,任命怯烈哥为必阇赤长,在朝廷的宴会和庆典上,都让他们坐在上座。昔剌斡忽勒去世得早,他的儿子孛鲁欢从小就侍奉睿宗,在宫中当侍卫。宪宗继位后,孛鲁欢和蒙哥撒儿一起参与朝政,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从此掌握了国家的政权,还被赐予真定府束鹿县作为食邑。到了元朝至元元年,因为和阿里不哥同伙而被判罪处死。他留下了四个儿子:老大叫也先不花;老二叫木八剌,一开始在御史台任职,做到中丞;老三叫答失蛮,官至银青荣禄大夫;老四叫不花帖木儿,官至荣禄大夫、四川省平章政事。
一开始,也先不花没做什么重要的官职,只是给必阇赤当个助手。后来,元裕宗封燕王,世祖皇帝就让也先不花当燕王的老师,还特意对他说:“也先不花啊,你是我的老臣子孙,为人正直,又懂很多典故,燕王有什么事都问你,这样就能保证他不会做错事。”
过了好些年,也就是元朝至元二十三年,也先不花升官了,当上了上柱国、光禄大夫、云南行省平章政事。那时候,阿郎、可马丁等少数民族闹起了叛乱,他带兵把叛乱平定了。之后,他在那里设立了六十多个州县,增加了二十多万户口,还任命了当地的首领,规定了他们的贡赋,边境地区终于安定下来了。
元大德二年,他又调到湖广行省当平章政事。他做官很有威信,做事也很明智,不发脾气就能让人服气,不怎么调查就能把事情弄清楚。遇到大事要开会讨论,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他只要轻轻一句话,就能说到点子上,让大家都觉得很佩服。有一次,汴梁行省出了件冤假错案,有人乱嚼舌根,说湖广行省的平章政事刘国杰和右丞燕公楠也牵扯其中,朝廷要传唤他们俩进京。这俩人以前跟也先不花有过一些口角,也先不花赶紧派人上奏朝廷,解释清楚他们俩没有问题,结果这两个人都平安无事了。八年后,他又升迁到河南行省当平章政事,黄河决堤,眼看就要淹没黎堤,情况很危险,他立刻督促官员和士兵抢险,结果汴梁城没受什么损失。九年后,他又升任上柱国、银青荣禄大夫、湖广行省左丞相,每个月都有赏赐,他管辖的地方都安定得很。到至大二年,他去世了。天历二年,朝廷追封他为“推忠守正佐运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谥号“文贞”。他一共生了五个儿子:亦怜真、秃鲁、答思、怯烈、按摊。
他的儿子亦怜真,曾经在裕宗当太子的时候服侍过他,当过家令。后来也官至银青荣禄大夫、湖南行省左丞相。到了延佑元年去世了。天历元年,朝廷追封他为“推诚辅治宣化保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武昌王,谥号“忠定”。
秃鲁这个人啊,经历了四个朝代,一开始在宗正府做个小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做到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傅、录军国重事这些高位,最后去世了。天历二年,朝廷追封他为“怀忠秉义昭宣弼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还追封他为广阳王,风光得很。
他儿子答思,做到资德大夫、湖南宣慰使就退休了;另一个儿子怯烈,做到中政使。 他儿子按摊,在成宗皇帝时期当差,继承了父亲的宿卫职位。 皇上还特批给他七辆车,让他去湖广侍奉他父亲也先不花。 按摊因为孝顺出名,各地的官员都上报了他的孝行,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中奉大夫、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 海康地区跟安南、占城这些外国接壤,海岛上的土著经常叛乱,但按摊威望很高,那些夷人都很服他,甚至连生黎王等二十多个部落首领都愿意向他纳贡。他在那里当了一年官,就请假回家探亲了。至大二年,他又被任命为资德大夫、中书右丞,兼任浙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没过多久,他父亲在武昌去世了,他因为过度悲伤而生病,最后去世了。天历二年,朝廷追封他为“秉义效忠着节佐治功臣、太保、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还追封他为特进赵国公、中书左丞相,谥号“贞孝”。
他孙子阿荣,也是从宿卫做起,后来做到湖南道宣慰副使,之后又升迁为奎章阁大学士、荣禄大夫、太禧宗禋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官位也是一路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