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不花,是高丽人,也有人叫他王不花。皇后奇氏年轻的时候,和朴不花是同乡,两人互相依靠。后来皇后被选进宫,很受宠爱,被立为第二皇后,住在兴圣宫,生下了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朴不花呢,是个太监,在皇后身边伺候了很多年,皇后非常喜欢他,感情很深厚,官职也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荣禄大夫、资正院使。这个资正院啊,就是管理皇后钱财的地方,所有收入都归它管。
正正十八年,京城闹起了大饥荒和瘟疫,当时河南、河北、山东很多地方都被战乱波及,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都涌进了京城,结果死的人堆积如山。朴不花想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就向皇帝请求,要买地把这些死人埋了。皇帝拨款七千锭钞票,皇后和兴圣宫、隆福宫,还有皇太子、太子妃,都捐赠了金银和其他东西,朝廷各部门捐的更是数不清。朴不花自己也拿出一条玉带、一条金带、两锭银子、三十四斛米、六斛麦子,还有一件青貂皮袍子和一件银鼠皮袍子,用来支付费用。他们选了一块地,从南北城一直到卢沟桥,挖得很深,直到挖到泉水,男女分开埋葬。每具尸体都给钱,负责抬尸体的络绎不绝。埋完之后,他们在万安寿庆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无遮大会。到二十年四月,前后一共埋葬了二十万人,一共花了二万七千九十多锭钞票,五百六十多石米。还在大悲寺举行了持续三昼夜的水陆大会,给生病的百姓发药,没钱办丧事的就提供棺材。翰林学士承旨张翥还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这件事,叫做《善惠之碑》。
皇帝当了很久的皇帝,太子也一天天长大成人了,国家大事,都是太子说了算。皇后就偷偷地计划着把皇位禅让给太子,还让不花去跟丞相太平暗示一下这事儿。太平没理她。过了二十年,太平终于被罢免了,独搠思监当上了丞相。这时候皇帝更厌倦处理政事了,不花就乘机干预朝政,跟搠思监狼狈为奸,各地紧急军情、将领的战功奏报,他们都压着不报,朝政内外都开始瓦解了。可是他们的势力根深蒂固,嚣张跋扈,朝中百官有将近九成都依附他们。再加上宣政院使脱欢也跟他们沆瀣一气,简直就是国家的蛀虫。
这帮人真是祸国殃民!皇帝不管事,太子又掌握实权,皇后还想着禅位,不花和搠思监、脱欢又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这国家还得了? 这简直就是权力斗争的乱象啊,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话说二十三年的时候,监察御史也先帖木儿、孟也先不花、傅公让等人,弹劾朴不花和脱欢二人奸邪,应该罢黜他们。御史大夫老的沙把这事儿禀报上去了,太子却护着他们,皇后更是极力庇护,结果那些御史们都被贬官了。
有个叫陈祖仁的治书侍御史,连续给太子写信,强烈劝谏。朝中大小官员都辞职表示抗议,太子这才去跟皇上说,让朴不花和脱欢两人辞职。可陈祖仁还是不依不饶,又给皇上写信说:“这俩人作乱的根子就在这儿,现在不把他们除掉,以后肯定会有大麻烦。汉朝和唐朝末年,祸乱都是从这种人开始的,权臣和藩镇就乘机作乱。就像参天大树,能吞下大船的鱼,它们腐烂都从内部开始。皇上您好好想想,这真是让人寒心啊!我希望您能采纳御史们的意见,把这两人彻底赶走,别让他们以辞职为名,继续搞鬼。全国上下都知道您赏罚分明,就从这两人开始,将士们都会卖力效命,寇贼也会胆寒,天下就能太平,也能恢复祖宗的旧制。要是您优柔寡断,他们的恶行一天天积累,到时候就控制不住了。我宁愿饿死在家,也不愿跟他们同朝为官,牵连受祸!” 这段话记载在《陈祖仁传》里。
与此同时,侍御史李国凤也给太子上书,说:“朴不花嚣张跋扈,无法无天,收受贿赂,拉帮结派,那些争权夺利的人,都出自他的门下,越来越像赵高、张让、田令孜那样的奸臣,这样下去不行,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有皇上和殿下没看明白。自古以来,宦官接近皇帝,稍微有点权力就得意忘形,没有一个不祸害国家的。希望殿下引以为戒,早点把这事儿禀报皇上,把他们发配到西域去,以平民愤,这样才能整顿朝纲。朝纲一正,天下舆论就会让人敬畏,法度就会不可侵犯,政治清明,百废俱兴。” 皇上听了这话大怒,李国凤、陈祖仁等人也被贬官了。
老的沙那个家伙,工作还挺卖力,结果太子看不惯他,皇后又在皇帝跟前说他坏话。因为老的沙他妈舅舅的关系,皇帝就封他做了雍王,打发他回老家去了。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崇正院使,这都是皇后在后面使劲儿的结果。老的沙到了大同,干脆就留在孛罗帖木儿的军队里了。
那时候,搠思监和朴不花正指望着扩廓帖木儿帮忙呢,他们怨恨孛罗帖木儿藏着老的沙不肯交出来,就诬陷孛罗帖木儿跟老的沙密谋造反。二十四年的时候,皇帝下旨革了孛罗帖木儿的职务,让他交出兵权,回四川去。孛罗帖木儿知道这事儿躲不过去,都是搠思监和朴不花搞的鬼,气得他根本就不听圣旨。宗王不颜帖木儿他们出来作证,说孛罗帖木儿是冤枉的,朝廷也怕孛罗帖木儿太厉害,不好控制,又下了一道旨,批评搠思监和朴不花互相包庇,蒙蔽皇帝,把搠思监发配到岭北,把朴不花发配到甘肃,以此来平息众怒,然后又恢复了孛罗帖木儿的官职。不过,搠思监和朴不花其实根本就没走,还留在京城呢。
没过多久,孛罗帖木儿派秃坚帖木儿带兵进京,说是要清除朝廷里的奸臣。四月十二,军队驻扎在清河,皇帝派达达国师去问怎么回事儿,来来回回好几次,孛罗帖木儿说,必须得把搠思监和朴不花交出来,他才肯撤兵。皇帝一看这架势,没办法,只能把搠思监和朴不花抓起来交给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的军队这才撤兵。后来,朴不花就被孛罗帖木儿给杀了。这事儿,在《搠思监传》和《孛罗帖木儿传》里都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