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柔,字德刚,是河北易州定兴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年轻的时候就性格豪爽,看重气节,还擅长骑马射箭,是个有名的侠客。金朝贞祐年间,河北到处都是盗贼,张柔就带着族人和乡亲们,在西山东边的流寨扎下营寨,挑选精壮的汉子,组成队伍自卫,那些盗贼都不敢靠近。

县里有个叫张信的人,仗着张柔的名声,娶了个流民女子为妻。张柔狠狠地教训了张信一顿,并且把那个女子送了回去。张信心里很不服气,就偷偷地拉帮结派想要害张柔。没过多久,张信犯了罪,该被杀头,张柔却救了他,让他免于一死。从此以后,很多勇敢的壮士都敬佩张柔的义气,纷纷追随他。后来,中都经略使苗道润推荐张柔当了定兴县令,然后一步步升迁,做到清州防御使。

苗道润看重张柔的才能,上奏朝廷,给他加封昭毅大将军的称号,还让他遥领永定军节度使,兼任雄州管内观察使,代理元帅左都监,并实际处理元帅府的事务。 没想到后来苗道润被他的副手贾瑀给杀了。贾瑀派人来跟张柔说好话,意思是说:“我能除掉苗道润,是因为你没有支援他的军队。” 张柔一听这话,勃然大怒,冲着使者吼道:“贾瑀杀了我效忠的主子,就算吃了他的肉都解不了我的恨,他竟然还拿这种话来戏弄我!”

于是,张柔马上写信给苗道润的部下,约定在易州军市川集合,发誓要为苗道润报仇,大家听了都感动得哭了起来。 巧的是,苗道润手下的何伯祥这时候献上了苗道润生前佩戴的金虎符。于是,大家推举张柔代理经略使的职务。这件事上报朝廷后,张柔又加封了骠骑将军、中都留守,还兼任大兴府尹、本路经略使,并实际处理元帅府的事务。

戊寅年,朝廷军队从紫荆口出兵,张柔率领部队在狼牙岭与敌军逆战,结果战马跌倒被俘,于是率领部下投降。太祖皇帝恢复了他的旧职,并让他便宜行事。

张柔招募部下,攻下了雄州、易州、安州、保州等州,在孔山击败并杀死了贾瑀,剖开贾瑀的心脏祭祀道路神祇。贾瑀的同党郭收也投降了,张柔得到了他们的全部兵力,并将治所迁到满城。金国的真定帅武仙率领数万大军来攻打,张柔只带了几百兵马,出奇制胜,大破敌军。

乘胜追击,攻下了完州,俘获了完州的佐官甄全。甄全慷慨就义,张柔认为他忠义,便释放了他,并且提拔他为完州守将,让他率领部下继续跟随自己。己卯年,武仙再次来攻,张柔又打败了他,接着攻克了郎山、祁州、曲阳等地,其他的城寨听到消息后,都纷纷投降。

后来中山叛乱,张柔率兵包围了中山,与武仙的将领葛铁仓在新乐交战。战斗中,流矢射中了张柔的下巴,打掉了他的两颗牙齿,但他拔出箭矢继续战斗,斩杀敌军数千人,俘获了藁城令刘成,最终攻克了中山。武仙再次集合军队攻打满城,张柔登上城墙抵抗,再次被流矢射中。敌军大喊:“张柔中箭了!”张柔毫不动摇,打开城门冲出去作战,打得敌军溃不成军。

张柔一路攻打到鼓城,他只身一人骑马进入城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城也投降了。他又在祁阳打败武仙,接着攻下深泽、宁晋、安平三地。他还派遣其他将领攻下了平棘、藁城、无极、栾城等县,共计扩展了千余里的土地。

因此,深州、冀州以北,真定以东的三十多座城池,以及鹿儿寨、野狸寨等依山而建的反叛据点,都相继投降。一个月内,张柔与武仙交战十七次,每次都取得胜利。他正要向朝廷报捷,行军途中到达宣德,易州军队却叛乱了,他们驱逐了守将卢应的妻儿,占据了西山马头寨。张柔听到消息后,立即丢弃辎重返回,运用奇计攻破了马头寨,诛杀了叛乱者,并将卢应的妻儿送还给他。朝廷授予张柔荣禄大夫、河北东西等路都元帅的称号,并称他为拔都鲁,为他设置官属,对将士们也进行了相应的升迁赏赐。

燕帅,也就是燕国的统帅,那个孱赤台,老是找张柔的茬儿,处处刁难她。张柔可不是吃素的,没给他低头。她反过来在中都行台告了孱赤台一状,说:“张柔我啊,骁勇善战,天下无敌!以前虽然被俘虏过,但那是形势所迫,现在您把兵权交给我,我打了胜仗,威震河朔,您现在不除掉我,以后可就更难控制我了。他一直想杀我,我都不敢回南方了!” 中都行台一听,就把张柔抓了起来,关到地窖里。孱赤台还让人在上面搭了帐篷睡觉,周围全是全副武装的士兵,准备第二天就杀了她。没想到,孱赤台一夜之间暴毙了,张柔这才逃过一劫。

金国的经略使,固安王完颜昌,是个有名的战将,他和信安张进联手,依水布阵,防守严密,附近的人都怕他们。张柔出奇制胜,带兵直接渡河,把他们俩活捉了回来。乙酉年(公元1235年),真定地区的武仙叛乱,杀了他们的主帅史天倪,史天倪的弟弟史天泽来求张柔帮忙。张柔派出了骁将乔惟忠等人,带着一千多骑兵前去支援,跟武仙打了一仗,把他们打败了。接着,张柔又派乔惟忠和宋演去攻打彰德,扫荡齐鲁地区;派聂福坚去攻打青州、魏州和山东地区。朝廷下诏书,任命张柔为行军千户,保州等地的都元帅。丙戌年(公元1236年),张柔派兵协助国王孛鲁攻打益都的李全,把李全给降服了。丁亥年(公元1237年),张柔调任保州。保州因为之前的战火,荒废了十五年,到处都是盗贼。张柔为保州规划了街市,规划了居民区,设立了官署,引水入城,疏通沟渠,改善了环境,发展商业,鼓励手工业生产,结果保州很快就变得富裕起来了。她还在城东南修建了庙宇和学校,扩大了原有的规模。

1232年,我跟着睿宗去打金兵,我当时跟大家说:“我打仗,杀的人太多了,肯定有冤枉的!从现在开始,如果不是跟敌人正面作战,我保证不杀人了!” 我们包围了汴京,我的军队驻扎在城西北。金兵老是出来抵抗。我一个人骑着马冲进敌阵,来来回回好几次,金兵都挡不住我。金主从黄陵冈渡过河,到了沤麻冈,想攻打卫州,我带兵去跟他们打,金主被打败了,逃到了睢阳。金国的官员崔立带着汴京投降了,我一点金银财宝都没要,就跑到史馆,把《金实录》和藏在秘府的书籍都拿走了;我还找到了十多户燕赵地区的老人和旧贵族人家,护送他们回北方老家。

接着我们包围了睢阳,金主逃到了汝南。汝南依仗柴潭作为屏障,这时候宋朝的孟珙将军带着兵和粮草来支援我们了。孟珙将军把柴潭的南边水闸打开,水就都流干了。金兵害怕了,打开南门想跟我们决一死战,我派了二十多个步兵冲进他们的阵营,让聂福坚先冲上去,抓了两个军官回来。我又派张信去占据金兵的内城壕沟,我们的军队一起进攻,金主自杀了。汝南城破了之后,我下令屠城,有个小校抓了十个人等着处置,其中一个人长得特别不一样,我问他,才知道他是状元王鹗,我就把他放了,还很客气地招待了他。

回朝后,太宗皇帝数落了我的战功,把我排在所有将领的前面,还赏赐给我金虎符,升我为军民万户。

乙未年,我跟着皇子阔出去了枣阳,后来又跟着大帅太赤攻打徐州和邳州。

丁酉年,朝廷下令让我驻军曹武,去逼迫宋军。行军到九里关的时候,我想直接率领部队过去,有人说九里关地势险峻,宋军肯定设下埋伏,建议我和大军一起行动。我没听,只带了二十个骑兵直接冲到关口据守,刚卸下盔甲准备吃饭。结果宋军从两座山之间杀出来,把我们围了好几层,我的骑兵都吓坏了,我一个人骑马冲进去,杀出一条血路冲破了包围圈。大军随后赶到,我们顺利到达曹武,拿下所有依山而建的堡垒,攻破了洪山寨,然后就在山下安营扎寨。我率领部队出去到别的地方扫荡,宋军乘机偷袭,我回军迎战,从早上打到晚上,前后打了十多次,大败宋军,斩杀了他们的将校十三个。接着我们和各路军队会合,攻取了光州,又继续向黄州进发。我们攻破了三山寨,到达大湖中央,得到了战船,沿着江边作战,在黄州西北角扎营。

那时候,有宋军乘船出来,我说:“这是来探查我们弱点的人,晚上一定会趁我们不备偷袭。”于是把军队分成三部分来防备他们。到了二更天,宋军果然来了,我们迎击他们,俘虏了几百人,淹死的更是数不清。我们攻打他们的东门,箭矢和石头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我们的军队稍微后退了一下。我率领十几个敢死之士,挥舞着兵器大声喊叫,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俘虏了敌人然后返回。宋军害怕了,请求讲和,我们就撤兵了。

大帅察罕攻打滁州,我带了两百骑兵前往支援。当时卢州、泗州、盱眙、安丰一带,宋军的驻军连绵不断,斥候非常严密,有人劝我不要去,我不听,边打边往前走,前后打了二十多次战斗。等到到达滁州的时候,察罕因为滁州久攻不下,想要撤兵,我请求进行决战,他同意了。摆开阵势后,宋军的一个骁勇的将领出来挑战,我假装后退,宋将骄傲自满,我迅速追赶上他,用兵器把他打下马,宋将抓住我的马缰绳把我拖进他们的阵营,飞石打中了我的鼻子,两军混战在一起,我最终逃了出来,包扎好伤口继续战斗。晚上,我派巩彦晖去劫掠他们的营寨,烧掉了城东南角,我率领57个精锐士兵率先登城,攻占了滁州。己亥年,我以本官的身份节制河南各路兵马,负责征讨事务,河南三十多座城池都归我管辖。

公元1620年(庚子年),皇帝下令让察罕帖木儿率领八万户人家去攻打宋朝。到了公元1621年(辛丑年),保州升格为顺天府,皇上还赏赐他几套御用衣服、两匹好马,以及一百匹马厩里的马。察罕帖木儿带着军队从五河口渡过淮河,一路攻占了和州等地。军队撤回后,他派了一千名士兵到襄城屯田。后来察罕帖木儿上奏朝廷,推荐察罕帖木儿统领驻扎在杞州的军队。

话说一开始,黄河在汴州决堤,河水往西南流,流到陈留,分成了三股,杞州正好位于中间那股水流的旁边。宋军的船只很厉害,他们就驻扎在亳州和泗州,经常骚扰汴州和洛阳,让河南地区不得安宁。察罕帖木儿就利用杞州东西中间的三座山,依着河水走向,修筑了一连串的城墙,还架起了浮桥,这样既能打仗,又能耕田,宋军因此不敢靠近。正巧这时,其他军队攻破了寿州,察罕帖木儿想留下军队防守,但察罕帖木儿不同意。后来又在泗州打败了宋军,然后回到杞州。结果他手下的一个官员叫夹谷显祖,犯了罪逃跑了,还诬告察罕帖木儿,导致察罕帖木儿被抓到北方去了。很多大臣都出来为察罕帖木儿说话,最终证明了夹谷显祖的诬告,夹谷显祖被处死了。

公元1621年(辛亥年),宪宗皇帝即位,重新任命察罕帖木儿为万户,并赐予他金虎符。公元1623年(甲寅年),察罕帖木儿被调到亳州镇守。亳州周围都是水,没有船只就无法通行,察罕帖木儿就修筑城墙,并把城墙和汴河堤岸连接起来,方便商人通行;他还重建了孔庙,设立了学校和教官、学生。他把这些事情向皇帝汇报后,皇帝很高兴,又赏赐给他一套衣服、一副翎根甲、九个金符和十九个银符,还奖励了那些有功的将校。

公元1269年(己未年),张果和王仲仁两位将军跟着宪宗皇帝去四川打仗;王安国、胡进、田伯荣、宋演跟着宗王塔察儿去攻打荆山;而我呢,跟着世祖皇帝去攻打鄂州。世祖皇帝是从大胜关那边去的,我从虎头关那边去的,结果在沙窝碰上了宋朝的军队。我儿子弘彦带兵把他们打败了,接着又跟守城的宋军打了一仗,也赢了。

世祖皇帝从阳逻渡过长江,催促我和他汇合兵力攻打鄂州,打了百多天愣是没拿下。世祖皇帝就对我说:“我现在就像个猎人,连圈里的猪都抓不住,野外的猎物都给你打来吃了,你总得想办法把圈里的猪抓出来吧!” 我一听,立马让何伯祥造了鹅车,在城墙下挖地道,又派精锐士兵先行攀登城墙,从鄂州城的西南角猛攻,连续几次都打胜仗。 正巧这时候,传来宪宗皇帝去世的消息,宋军也愿意议和了,世祖皇帝就回北方去了。他让我统领蒙古和汉军的部队,等着以后再安排任务,还让我在白鹿矶修筑城池,准备长期驻扎。

1264年(中统元年),世祖皇帝登基了,下令军队班师回朝。结果阿里不哥造反了,世祖皇帝又北上征讨,就让我进京护卫。我到了庐朐河的时候,又接到命令让我停下来。 然后,我的三千五百名士兵被调去守卫京城,我儿子弘庆被留下当人质。第二年,我把《金史实录》献给了朝廷,同时请求退休。皇上封我为安肃公,还让我第八个儿子弘略继承我的爵位。

1267年(至元三年),我被加封为荣禄大夫,主管工部事务,还参与了大都的城建。1268年(至元四年),我又被晋封为蔡国公。1270年(至元五年)六月,我去世了,享年七十九岁。死后,朝廷追赠我为“推忠宣力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谥号为武康。后来,到了延祐五年,我又被追封为汝南王,谥号改为忠武。我一共生了十一个儿子,其中弘略和弘范最有名,弘范的事迹另有记载。

弘略,字仲杰,是柔国公的第八个儿子。他很有谋略,通晓经史,擅长骑射。曾经跟随父亲镇守杞县,后来迁到亳州。乙卯年,他进京朝见宪宗皇帝,皇帝授予他金符,让他掌管顺天万户府。后来跟随军队征讨蜀地,因为年纪小,皇帝赏赐了他锦衣,让他返回镇守亳州。父亲退休后,弘略被授予金虎符,担任顺天路管民总管、行军万户,还统领宣德、河南、怀孟等路的驻扎在亳州的军队。

中统三年,李璮叛乱,向宋将夏贵求救。夏贵乘虚而入,从蕲州北上,夺取了亳州、滕州、徐州、宿州、邳州、沧州、滨州七州,以及新蔡、符离、蕲县、利津四县,杀死了各地的守将。弘略率领战船在涡口拦截夏贵,夏贵退回蕲州。弘略随即率领亳州军队进攻,水陆并进。宋军一向害怕亳州的军队,于是焚烧城池,夜间逃走,弘略追杀殆尽,缴获了无数军资,收复了所有失地。李璮被平定后,朝廷追查与李璮有书信往来的人,只有弘略的书信都是劝说李璮忠于朝廷的,所以弘略得以免罪。朝廷为了惩戒李璮的叛乱,并且要削弱诸侯的权力以巩固统治,于是解除弘略的兵权,让他在京城担任宿卫,并赐给他孙子的冠服,让他参加宫廷宴会。

至元三年,修建大都城,弘略协助他的父亲担任筑宫城总管。八年,他被授予朝列大夫、同工部事,兼领宿卫亲军、仪鸾等局。十三年,大都城建成,朝廷赏赐给他内帑金扣和玳瑁卮,并授予他中奉大夫、淮东道宣慰使的职务。十四年,宋朝广王昺占据闽广地区,当时东海县储存着数万石粮食,行省命令弘略率领两千士兵戍守东海,并命令他建造船只,将粮食运到淮安。弘略采取了一种激励措施,凡是能运送十石粮食的人,就奖励他一石粮食,百姓们争先恐后,一个月就完成了任务。十六年,弘略被提升为江西宣慰使。这时饶州发生盗匪作乱,攻打都昌。弘略认为,虽然饶州属于江东,但和南康只隔着一个湖,如果这些盗匪不消灭,那么本地的盗匪也会被煽动起来。于是他派兵直捣盗匪的老巢,活捉了贼首,将其在市场上处死,其余的盗匪溃散逃亡。弘略下令说:“不从事军事的人,都当作平民看待,其余的我不追究。”不久,弘略因为生病回到亳州。

当时有奸臣在江南买田置地,沉迷享乐不愿返回朝廷,就诬陷弘略。有人劝弘略说:“您一直住在亳州,从未去过江南,进京面圣的时候应该为自己辩解。”弘略说:“如果我辩解,那么诬陷我的人就会免受惩罚,我宁愿称病在家。”二十九年,弘略在龙虎台觐见世祖皇帝,请求说:“我的儿子玠已经长大成人了,希望让他担任宿卫。”皇帝同意了,并且赐给他酒说:“您年纪还不大,为什么要辞官呢?”皇帝特命弘略担任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元贞二年,弘略去世。朝廷追赠他推忠佐理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蔡国公的爵位,谥号忠毅。他留下三个儿子:玠、瑾、琰。

史天倪,字和甫,是河北永清人。他曾祖父史伦,年轻时就喜欢行侠仗义,有一次修房子挖地基挖出金子,从此家底殷实起来了。金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史伦就在家里办了个私塾,招收学生,家里聚集了不少有志之士,在河北地区以侠义闻名。那些被金兵抓去做奴隶的士族,史伦都花钱把他们赎回来。甲子年(公元1214年)闹大饥荒,史伦拿出八万石粮食救济灾民,大家都纷纷拥护他。

他儿子史成珪,为人豪爽,继承了他父亲的侠义精神。遇到战乱,盗贼四起的时候,史成珪把家里的财产都散给了百姓,只留下一些粮食。史天倪的父亲史秉直,读书好学,并且特别看重气节和义气。癸酉年(公元1223年),蒙古太师、国王木华黎率兵南下,一路攻城略地,摧枯拉朽。史秉直召集家人商量说:“现在国家战乱不断,我们家这么多人,怎么才能保住性命啊!” 后来听说投降的人都能免死,于是史秉直就带领村里几千老百姓,到涿州向蒙古军投降。

木华黎想重用史秉直,但是史秉直推辞了,并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史天倪。于是木华黎就封史天倪为万户,让史秉直负责管理投降的百姓家属,驻扎在霸州。史秉直治理有方,远近百姓都纷纷归附,有十多万户人家。后来,史秉直被迁到漠北,当地降民因为缺粮挨饿,史秉直把朝廷赏赐的牛羊都分给百姓吃,救活了不少人。甲戌年(公元1224年),史秉直跟随木华黎攻打北京。乙亥年(公元1225年),北京城破,木华黎授权任命乌野儿为北京路都元帅,而史秉直担任尚书六部的事务,负责军队的粮草供应,军队里从来没缺过粮。庚寅年(公元1230年),史秉直因为年老而告老还乡。他去世的时候,七十一岁。他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史天倪,次子史天安,三子史天泽。史天泽的事迹另有记载。

话说那天晚上,老天爷刚开始创造他的时候,就有一股白气冲进了他家院子。这孩子从小就长得高大英俊,特别出众。有个道士看见了他,就惊叹道:“这孩子将来能当大官!”他长大后特别好学,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大安年间快结束的时候,他参加进士考试却没考上,于是就感慨地说:“大丈夫立身处世,难道就只能靠读书写文章吗?要是我碰上那种乱世,鸡叫半夜,能统领百万大军,那功名还不是手到擒来?”

木华黎看见了他,觉得他这个人很不一般。后来,木华黎就让他统领一万户的降兵,带着这支军队跟着木华黎四处征战,从三关以南打到东海,沿途的城池都攻占了下来。 他趁机跟木华黎建议说:“金国放弃幽燕地区,迁都汴京,这已经是战略上的错误了。辽河流域东西两边的郡县,是金国的核心地区。如果我们拿下大宁府,就等于掐住了金国的咽喉,就算金国还控制着辽阳,最终也保不住江山了。” 木华黎觉得他的建议非常好。

先说啊,伦死后,河北那一带好几个郡县,都组建了清乐社,有四十多个社,加起来将近一千人,每年都祭祀伦。后来,成吉思汗挑了其中一万精壮的士兵,组成义军,叫清乐军,让他的哥哥成吉思祥当先锋,打仗那是无敌的。他们分别去攻打三河、蓟州,那些寨子一看他们来了,都乖乖投降了。甲戌年,成吉思汗去燕京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提出的都是奇谋妙计,成吉思汗非常满意,赏了他金符,任命他为马步军都统,管辖二十四万户。后来跟着木华黎攻打高州,又跟着攻打北京,这两次都是不战而胜。乙亥年,他被任命为右副都元帅,还换了块金虎符。奉命南征,包围了平州,金国的经略使直接就投降了。接着进攻真定,沿途的州县都纷纷投降。只有真定帅武仙死守不降,于是就调兵围攻大名府。大家都觉得城池坚固,攻不下来,成吉思汗下令攻打西南角,精锐部队多次进攻都失败了,成吉思汗带头冲锋,守军被冲散了,城破了!

丙子年,在燕南和木华黎的军队会合,清州的监军王守约和平州的推官合达,都带着城池叛变了,还密谋逃到金国去。成吉思汗追到乐安,合达带着益都行省忙古的军队来抵抗,结果被击败了,王守约被杀了,忙古被俘虏了,斩首一万多级。丁丑年,平定了山东各郡,部队里有人杀害百姓的猪,成吉思汗立刻把这个人斩了示众,军队里一下子就肃静了;各地都纷纷响应,中山的李明、赵州的李瑀、邢州的武贵、威州的武振、磁州的李平、洺州的张立等等,都望风而降。己卯年,跟着木华黎攻打河东,到了绛州,那里的城楼是用石头砌成的,非常坚固。成吉思汗让人在旁边挖地道,发现地基空虚,城楼塌了,于是就攻下了绛州。木华黎很高兴,赏了他绣衣、金鞍和一匹好马。庚辰年,军队回到真定,武仙投降了。木华黎授权任命成吉思汗为金紫光禄大夫、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负责军政事务;武仙当他的副手。成吉思汗就对木华黎说:“现在中原基本平定了,但是沿途军队还经常抢掠,这不是王者安抚百姓、讨伐罪恶的意思啊。再说您是奉天子的命令,为天下除暴安良,怎么能效仿他们的行为呢!”木华黎说:“好!”于是下令:谁要是敢抢掠,就按军法处置!

公元辛巳年(1111年),金国的怀州元帅王荣、潞州元帅裴守谦、泽州太守王珍都带着城池投降了。到了壬午日(1111年11月15日),金军攻打济南的水寨,把水寨给攻破了。癸未日(1111年11月16日),金军扫荡山西,接连攻克了三个关隘,不到十天的时间,就拿下了四十多个寨子。

大军到达河卫,天倪高兴地说:“河卫啊,这是夷门(指开封)的屏障。河卫要是破了,那夷门就守不住了!” 严实带着军队来支援,请求自己去攻打河卫。天倪说:“合达、蒲瓦,也是很厉害的敌人啊。”严实说:“很容易对付的,我保证能为您攻破它!”第二天,严实和蒲瓦的军队在南门遭遇,合达的军队从北面杀来,严实的军队被打败了,他自己也被俘虏了。天倪说:“合达一定会带着严实回汴京,肯定就在今晚。”于是赶紧命令冯存、杜必贵率领一千三百名精兵,埋伏在延津柳渡。果然,晚上合达押着严实经过延津,遇到了冯存等人,双方交战,严实军败,严实得以脱身逃回,杜必贵却战死了。没过多久,皇帝命令天倪回军真定。

甲申年(1112年)夏天,大名府总管彭义斌率领宋军进攻河朔地区,天倪在恩州迎战,打败了彭义斌,彭义斌退回大名府固守。乙酉年(1113年),天倪班师回朝,听说武仙的同伙占据了西山腰水寨、铁壁寨叛乱,天倪立刻率军直捣他们的老巢,把他们全部杀光。武仙非常生气,密谋造反,于是设宴邀请天倪。有人知道他的阴谋,劝天倪不要去,但天倪没听,结果被武仙杀害了。

天倪去真定之前,秉直曾私下告诫他说:“你看武仙的言行举止,最终不会真心归顺我们,应该提防他。”天倪说:“我待人以赤诚之心,即使别人辜负了我,上天也不会容忍他们,你不用担心。”秉直于是带着他的孙子楫、权回到北京。到了这个时候,人们才佩服他之前的先见之明。在此之前,天倪晚上打完球回家,有一颗大星坠落在马前,还发出了声音,他心里感到不妙,果然应验了。天倪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九岁。他的妻子程氏,听说发生变乱,害怕被贼人玷污,于是自杀了。五个儿子,三个还年幼,都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只有楫、权活了下来。

大济,字楫,在己亥年(公元1299年)担任中山府知府。没多久,他又升迁为征南行军万户,负责翼经略的军事行动,征讨蕲州和黄州,善于安抚士兵,战无不胜。壬寅年(公元1302年),他的哥哥天泽引荐他去见元成宗,奏道:“我哥哥天倪为国捐躯时,他的两个儿子还年幼,我受命代理他的府事,现在楫已经长大成人了,我想辞去官职,把这个职位给他。”皇帝非常赞赏地说:“现在争着要官的人很多,主动让官的人很少,你的这种做法非常值得赞扬。朕自有官职给他。”于是,就授予大济真定兵马都总管的职位,并赐给他金虎符。

辛亥年(公元1311年),朝廷开始征收包银,大济请求用银子和实物折算,并且减少征收的数额,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并把它作为法令执行。当时各路之间用纸币进行贸易,纸币不准出境,每隔两三年就要更换一次,纸币损耗严重,商业贸易因此不畅通,大济请求设立银两和钞票并行的制度,大家都觉得很方便。有人提议按户籍人口计算食盐的运量,以供应百姓食用,大济坚决反对,他说:“盐铁是老百姓交易的商品,怎么能像差役税收那样按比例分配呢?”这个提议最终被搁置了。

元氏县的百姓有人向达官贵人告状,控告府里的官员,经查证后发现是诬告,差点被判死罪,大济竭力为他们营救。那个达官贵人说:“这些人差点害死你们,你却还要救他们,这是为什么?”大济回答说:“杀了他们固然可以杀鸡儆猴,但不如宽恕他们,让他们感到羞愧。况且人命关天,怎么能因为几句妄言就处以极刑呢?”于是,只对他们进行了杖责就放他们走了。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大济被任命为真定路总管,兼任本路宣抚司同判。真定地处太行山和黄河之间,辖区连接三十多座城池,生杀予夺大权都掌握在他手里。大济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实行清明政治,赏罚分明,任用贤良之士,清除贪污腐败之风,体恤孤寡贫困,百姓都感激他。他所推荐的州县佐史中,有三十多位文人,后来都名扬天下。

后来,天泽说:“兵权和民权不能掌握在一个家族手里,应该从我家做起。”大济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官回家了。他去世时,享年五十九岁。他的儿子们也都各有成就:炫,常德管军总管;煇,孟州知州;燧,东昌府同知;煊,潼关提举;炀,广西按察司佥事。

权哥,叫伯衡,是个又勇敢又有计谋的人。一开始,他跟着天泽大人当个万户,一起南征。壬子年,天泽大人升官了,当上了河南经略使,就让权哥顶替了他的位置。甲寅年,权哥在邓州驻军,在樊城打败了宋朝大将高达。己未年,世祖皇帝亲自带兵打宋朝,权哥在淮西迎接他。世祖皇帝过了长江,到了鄂州,结果宪宗皇帝驾崩了,世祖皇帝就回北方去了。然后,世祖皇帝就让权哥负责镇守长江北岸的武矶山。

中统元年,皇上发圣旨表扬他,赏赐给他金虎符,还给他官儿当,那官儿可大了,管真定、河间、滨州、棣州、邢州、洺州、卫辉州等好几个州的路,还管木烈糺军,兼管屯田,管城里老百姓,还管边防军队,总之就是个大总管,手下千户、万户都得听他的。

到了至元六年,皇上把他叫到京城,问他怎么才能打败南边的宋朝。权哥说:“襄阳是江陵的门户,樊城是襄阳的外围,咱们要是先打下樊城,襄阳就守不住了,不用打自己就得投降。然后咱们驻兵嘉定,在淮河、泗水耀武扬威,这事儿肯定能成!”皇上觉得他的主意好。

至元七年,宋军来犯,权哥带兵去荆子口,狠狠地打败了他们,皇上赏了他五百两白金,权哥把这些钱都分给了士兵们。宋将夏贵带着上万艘船,上面全是精兵强将,想夺取长江的控制权,权哥又带兵打了他,又赢了!皇上又赏了他衣服、布匹、弓箭、马鞍和马勒。

后来,权哥在随州运送粮草,夏贵又带兵堵住了他的路,权哥又打败了他,皇上又赏了他七百两白金。皇上还给他封了河南等路宣抚使的官,还没等他上任呢,又赏了他金虎符,让他当江汉大都督,管军队,还管屯田。

后来,天泽大人说,一家子不能都管着兵权和民政,于是就让权哥当镇国上将军,管真定等路,还兼任府尹。后来又把他调到东平,最后调到河间,最后,他去世了。

枢字子明,他爹叫天安,字全甫,是个很正直的人。癸酉年,子明跟着他爹天安一起从军。当时,太师木华黎因为天安的哥哥天倪被任命为万户,就把天安扣押在军营里。

丁丑年,子明跟着军队去讨伐锦州叛乱的张致,顺利平定了叛乱。己卯年,他又跟着军队去关中平叛,活捉了鄜州一个很厉害的将领,叫张资禄,人称“张铁枪”。乙酉年,武仙在真定杀了天安的哥哥天倪,天安就带着人马去支援他弟弟天泽,兄弟俩一起攻打武仙,把武仙打跑了。因为立了功,子明被任命为北京元帅府的办事人员,负责管理真定。

庚寅年,宋军在邢州西山集结兵力,说是要支援武仙,还派了个叫赵和的家伙潜入城里,诬告真定府的副将李甲和刘清暗中给武仙送钱,是内奸。守城的将领把李甲和刘清抓起来送到了元帅府,大帅要马上杀了他们。天安觉得这事儿有蹊跷,请求亲自审问,结果查明真相,原来是宋军设的圈套,于是就杀了赵和,以儆效尤。壬辰年,子明跟着军队去攻打金国。战争结束后,他又去剿灭了梁满、苏杰等一伙强盗,把他们都抓起来了。

甲午年,子明被授予真定等路万户的权力,还被赐予了金符。丙午年,他进京朝见皇帝,皇帝赏赐了他五十两黄金、一件白色的狐皮大衣和一百匹母马。乙卯年,他去世了。

枢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功劳被任命为中山府知府,政绩显著。甲寅年,他刚被编入新军,他家大哥的两个儿子都有官职,而二哥的儿子还没做官,于是他父亲就奏请朝廷,让他当征行万户,统领真定、彰德、卫州、怀孟的新军,驻守唐州和邓州。

乙卯年,他在汉水的鸳鸯滩打败了宋军的船队,皇上赏赐了他金虎符。戊午年,宪宗皇帝攻打宋朝,从蜀地进军,枢跟着他父亲一起前往行在(皇帝的行宫),在大散关朝见皇帝。皇帝慰劳他说:“你长期镇守东方,现在又远道而来,真是辛苦了!”枢回答说:“我的祖上和父亲都受到朝廷的大恩,现在陛下亲率大军,在万里之外征战,我怎能不出全力,报答万分之一的恩情呢!”皇帝被他的话感动,任命他为先锋。宋朝在剑州设立了一个临时州治,在苦竹崖,前面是深达数百尺的险峻山涧,他们依仗险要的地势毫无防备。皇帝派枢去侦察。枢率领几十个精兵,用绳索下降,探明了宋军驻扎的情况,向皇帝汇报。皇帝命令枢迅速攻取,宋军害怕了,就投降了。第二天,皇帝大摆宴席,皇帝指着皇后,让皇后给枢敬酒,并且告诉新归附的将领说:“我们国家自开国以来,还没有过皇后赐酒给臣下的先例,只是因为枢父子世代忠贞,所以才破例赐酒。只要能尽心竭力为国家效力的人,都会得到同样的礼遇。”

己未年,他跟随父亲击败宋将吕文德于嘉陵江,追击到重庆才返回,皇上赏赐他黄金五十两、白银二百两、锦缎一匹。世祖皇帝即位后,又赏赐了他金虎符。中统二年,他跟随父亲扈驾北征。三年,李璮叛乱占据济南,他又跟随父亲去讨伐。济南城西南有一条大涧,横亘在山间,枢率领的一支军队独自承担了防守险要的任务,在涧边筑城,在涧中竖立木栅。淫雨导致河水暴涨,木栅都被冲坏了,枢说:“敌人一定会趁我们这个空子,等到晚上一定会出来进攻。”他命令制作几百个芦苇火把放在城墙上。等到三更天,敌人果然来了,他们点燃火把扔过去,风助火势,弓弩齐发,敌军大溃,互相践踏,死伤无数。不久,李璮就被俘获了。

至元四年,宋军包围了开州、达州等地,枢被任命为左壁总帅,佩带虎符,统领河南、山东、怀孟、平阳、太原、京兆、延安等地的军队。宋军听到这个消息,就解除了包围。六年,高丽人金通精据占领珍岛叛乱,枢去讨伐,一年多也没攻下。七年,枢被提升为昭勇大将军、凤州经略使。枢到达后,对将领们说:“敌人的势力正盛,不容易战胜,况且现在是炎热的夏天,海边的空气闷热潮湿,弓箭手的力气也减弱了,不能立即用兵。应该把军队分成三路,多竖旗帜迷惑敌人。我和诸位将领率领精兵偷袭他们的老巢,一定能打败他们。”于是他们与敌军作战,大获全胜,所有地区都平定了。十二年,他又以万户的身份跟随丞相伯颜攻打宋朝,皇帝赏赐他锦衣一件、宝鞍一个、弓一支、箭一百支、铠甲十副、战马十二匹,还拨给他父亲帐下十名士兵跟随他。宋朝灭亡后,他被任命为安吉州安抚使。当时,新归附的百姓都依山傍险自保,枢凭借自己的威望招抚他们,使数以千万计的百姓恢复了正常生活。十四年,他因病辞职回家。十九年,朝廷起用他为东京路总管,他推辞没有赴任。二十三年,他被任命为中奉大夫、山东东西道宣慰使,先后在济南和益都任职。二十四年,他去世,享年六十七岁。他的儿子焕,官至昭勇大将军、后卫亲军都指挥使,佩带金虎符;另一个儿子煇,官至奉训大夫、秘书少监。

史天祥他爹叫史怀德,是尚书史秉直的弟弟。癸酉年,也就是公元1213年,太师、国王木华黎跟着成吉思汗去打金国,史天祥跟着他叔叔史秉直去涿州迎接投降的金兵。木华黎就让史怀德去管一支黑军,编入他的队伍,还任命史天祥当都镇抚,挑选了二百个高个子、勇猛的降兵给他带。

他们招募壮丁,很快就聚集了一万多人马。然后跟着大军攻下了霸州、文安、大城、沧州、长山等二十多个城池,又一路打到了淄州、沂州、密州,史天祥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皇上还赏了他个银符呢!后来跟着大军去攻打燕京,没打下来。

到了甲戌年,也就是公元1214年,他们又去高州一带扫荡,攻下了惠和、金源、和众、龙山、利州、建州、富庶等十五座城池,就大宁府死活守不住。史天祥还抓了个金将叫完颜胡速,木华黎想杀了他,史天祥说:“杀一个人对敌人没啥损失,反而会让天下人都来跟咱们作对。再说,咱们当时答应过他不杀他,现在杀了他,以后谁还敢投降?不如把他利用起来吧!” 于是就封完颜胡速当了千户。

然后他们又集合兵力攻打大宁府,史怀德第一个冲上城墙,还抓了两个金将,结果被流矢射中了,光荣牺牲了。 于是,木华黎就把史怀德原来管的黑军交给了史天祥。

张天祥他爹死了,气得他更拼命打仗了。乙亥年,他和元帅乌野儿一起,拿下北京留守银答忽和同知乌古伦。接着他们攻打北京附近的各个寨子,磨云山王都统先来投降了,天祥让他加入队伍。后来又抓了都统不剌,但没捆着他,还给他讲道理,不剌感动得哭了起来,说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天祥见他真心实意,就让他和磨云山王都统一起去劝降城子崖的王家奴。于是天祥就给了这三个人一些空头官职,让他们去招降楼子崖等二十多个寨子,这些寨子都投降了,一共得到了好几万老百姓,还有八千多士兵。

只有西乾河的答鲁和五指山的杨赵奴死活不肯投降。天祥就带兵去打他们,打了上百仗,大小战役加起来。最后杨赵奴战死了,答鲁也逃跑了,天祥还收缴了两万户人家。之后,天祥被任命为西山总帅,统领军队。后来兴州节度使赵守玉造反,天祥和乌野儿分兵平定了叛乱。 答鲁又拉起队伍攻打龙山,还用长矛刺中了乌野儿的胸膛,乌野儿从马上掉了下来。天祥赶紧去救,才没出事。然后他又重新组织军队,打败了答鲁,斩首八千,答鲁也战死了。之后他们攻克了中兴府。

张致在锦州造反,天祥跟着木华黎一起平定了叛乱。 接着契丹和汉军抓住了关肃,收复了利州,杀了刘禄,斩首五十级。尖山、香炉、红螺、塔山、大虫、骆驼、团崖这些寨子也都平定了,抓获了上万俘虏,还找到了锦州旧将杜节,以及五百黑军士兵,天祥马上任命杜节统领这五百人。

丙子年春天,我去鱼儿泺拜见太祖,他赏赐给我金符,任命我为提控元帅。我攻克了盖州、金州、苏州、复州等地,俘虏了金国的完颜奴和耶律神都马,之后升迁为镇国上将军、利州节度使、所部降民都总官、监军兵马元帅。

丁丑年夏天,山贼祁和尚占据武平,我平定了他的叛乱,还抓住了金国的将领巢元帅。我又在兴州的车河消灭了重儿带领的一万多山贼。己卯年,我被任命为兵马都元帅,蒙古军、汉军、黑军都听我的指挥。我攻下了河东、平阳、河中、岢岚、绛州、石州、隰州、吉州、廓州等八十多座城池。

庚辰年,我到达真定,木华黎派张天祥去攻城。张天祥建议说:“攻城可能会误伤无辜百姓,不如先派人去劝降,如果他们不投降,再用兵也不迟。”木华黎同意了。张天祥去见守将武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武仙明白了利害关系,就投降了。我想留下张天祥守真定,木华黎说:“天下还没平定,这样有才能有勇气的将领怎么能离开我的身边呢?我要派他去别的地方。”于是,他任命张天祥的儿子张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镇守真定;任命张天祥为左副都元帅,我的职位不变,然后率领军队南下驻扎在邢州西面的遥水山下。武仙的哥哥武贵率领一万兵力在山上据守,不肯投降。张天祥带着完颜胡速和一百名黑军士兵,从山间小路攀援而上,将他们全部俘虏。武仙惊讶地说:“你要是长了翅膀,也不可能做到啊!不然,你怎么能做到呢?”于是,邢州、磁州、相州三州都投降了。

之后,我参加了黄龙冈的战斗,攻破了单州、胜州、兖州三州。木华黎围攻东平,很久攻不下,他生气我不尽力,想要杀了我,张天祥请求替我攻城。木华黎很高兴,给了他一件皮甲,又把自己的铁铠和棉甲都给了他。战斗非常激烈,木华黎派人来叫停说:“你已经筋疲力尽了,应该休息一下。”又赏赐给他一匹金鞍骏马。

辛巳年,我跟随军队攻取了绥德、鄜州、坊州等五十多座城池。壬午年,木华黎攻打青龙、金胜等城堡,花帽军坚守不降,攻破后,木华黎想要屠城,张天祥极力劝阻才制止了这场杀戮,俘虏了五千名壮士。

公元1213年春天,军队回到河中府。木华黎立了大功,皇上赏赐给他金虎符,任命他为蒙古汉军兵马都元帅,统领十二万户,镇守河中府。这年冬天,他带兵去征讨西夏,攻破了贺兰山,回军途中遭遇贼人袭击,被箭射中了额头,流了很多血,眼睛都看不清了。

1214年,他回到北京,被任命为右副北京等七路兵马都元帅。1220年,他在卢朐河向成吉思汗请求退休,但皇上没同意。1221年,成吉思汗带兵去河南,硬是把他拉去一起出征,负责在黄河上运输军粮,供应各路军队。1222年,成吉思汗命令张天祥带领汴京几千名工匠,驻扎在霸州益津,代理元帅府的事务,还赏赐他一件锦衣。话说当初,张天祥晚上被流矢射中,箭头扎进了颊骨,取不出来。到了这个时候,旧伤复发,箭头竟然从嘴里自己出来了!窝阔台汗听说后很同情他,就授予他海滨和众利州等地的总管,同时兼任霸州御衣局人匠都达鲁花赤,还代理北京七路兵马都元帅府的事务。后来宪宗即位,仍然让他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1238年秋天九月,张天祥因为生病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

张天祥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身材高大,力气超群,为人不喜欢喝酒,喜欢种地,乐于助人。公元1215年进行户口登记的时候,他把一千多奴仆都放了,让他们做了自由民。即使到晚年双目失明,他忧国爱民的心思也从未改变过。他的儿子张彬,担任江东提刑按察副使;另一个儿子张槐,继承了他的霸州御衣局人匠都达鲁花赤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