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这个人啊,叫亦怜真班,是西夏人。他爹,我得叫一声俺伯,是个忠心耿耿的人,在世祖皇帝手下做事,做到枢密院知院的职位。这亦怜真班啊,性格刚正,做事都讲究规矩法度。仁宗皇帝召见了他,让他进宫当侍卫。延祐六年,他直接被升为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到了至治二年,又调任通政院同知,接着又升任虎符唐兀亲军都指挥使。泰定初年,他又升为资善大夫、典瑞院使。天历二年,选他当太子家令,没多久又升为资政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然后又升任侍御史,还兼着指挥使。至顺初年,他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后来又升任功德使,指挥使的职务还是没变。接着他又被外放,去陕西行省当平章政事,还没走呢,又调回当翰林学士承旨了。

元统、至元年间,伯颜当丞相,权倾朝野,独断专行。他看亦怜真班说话办事不阿谀奉承,就把他外放到江南行台当御史大夫。后来,伯颜还杀了他的儿子答里麻,把他贬到海南岛。等到伯颜倒台了,他才被召回朝廷。至正六年,他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一路升迁,担任过很多清廉能干的官职,都在风纪方面,当时人们都说选对了人。他又升任宣政院使,后来外放去甘肃行省当平章政事,想办法平息西羌的叛乱,老百姓都因此安居乐业,还立碑歌颂他呢。朝廷把他召回,任命他为银青荣禄大夫、知枢密院事,还让他主管太医院,后来又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再次担任御史大夫,兼管经筵,还兼任宣忠斡罗思扈卫亲军指挥使。他还曾经上奏说:“现在的社会风气和人心越来越坏,应该禁止前任官员弹劾现任官员。”

太师马扎儿台和他的儿子丞相脱脱都被贬官在外,当时的一些大臣想把他们搞垮,就唆使人告他们的状,还拉上其他大臣一起上奏弹劾。有人劝说皇上说:“当丞相的,谁没个闲赋在家的时候?何况脱脱父子在任上也没犯什么大错,为什么要逼他们到绝境呢?”但皇上没听。

亦怜真班这个人呢,他在经筵讲课的时候,总是讲得特别仔细认真,所以每次他翻译讲解的内容,皇上都很满意。御史弹劾当时的丞相,皇上不理,但亦怜真班却反复地劝谏皇上,结果惹恼了皇上,被贬到江浙行省当平章政事,后来又升任湖广行省左丞相。后来他又被召回朝廷,担任枢密院事。

第十一年的時候,颍州和亳州发生了兵变,朝廷派兵去平叛,结果屡战屡败,亦怜真班多次向当时的丞相进言,但都没被采纳,他又被贬回江浙行省当左丞相。到了第十二年,他又被调到江西行省当左丞相。当时,叛军从蕲州、黄州攻陷了饶州,饶州附近的安仁和龙兴两地也跟着起义了,老百姓都纷纷参与叛乱。

亦怜真班路过安仁的时候,就驻兵招降,投降的人他重重赏赐,不肯投降的,他就命令儿子哈蓝朵儿只和江西左丞火你赤等人,利用地势放火烧,把他们驱散。余干县长期是盗匪盘踞的地方,听到亦怜真班来了,也乖乖投降了。在此之前,江西行省的平章政事道童采取宽松的政策,导致军民松懈。亦怜真班到任后,情况大为改观,他的威名远扬,各地盗匪都纷纷请求投降。

十四年八月,亦怜真班因病去世,他的部下都很悲痛。朝廷知道后,追赠他为“推忠佐运正宪秉义同德功臣”,追封齐王,谥号忠献。

他留下了九个儿子:长子答里麻;次子普达失理,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三子桑哥八剌,同知青海宣慰司事;四子哈蓝朵儿只,宣政院使;五子桑哥答思,岭北行省平章;六子沙嘉室理,岭北行省参政;七子易纳室理,大宗正也可紥鲁火赤;八子马的室理,佥书枢密院事;九子马剌室理,内八府宰相。

廉惠山海牙,字公亮,是布鲁海牙的孙子,希宪的堂兄弟。他父亲阿鲁浑海牙,是广德路的达鲁花赤。惠山海牙从小就没了父亲,一提到父亲就哭,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苦,衣服破旧,吃粗粮,但他并不觉得丢人。母亲去世后,他悲痛过度,甚至超过了礼仪的要求。他背着母亲的灵柩过江时,遇到大风大浪,船家说这是神龙忌讳尸体,他便仰天大喊:“我要把母亲葬在祖先身边,神灵为什么还要为难我!”风浪立刻就停了。

他年纪轻轻的时候,朝廷的大臣想让他入宫侍卫,但他拒绝了,说:“我的祖父侍奉过世祖皇帝,以通晓经书闻名,号称‘廉孟子’。现在朝廷正在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我想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于是他进了国子监学习,刻苦攻读。至正元年,他考中了进士,被授予承事郎、同知顺州事。当时有个弓匠提举马都剌,仗势欺人,霸占州民的田地,其他官员都害怕他。惠山海牙到任后,立刻查办了这件事。

他在顺州做了一年的官,因为有人推荐,被召入史馆,参与修撰英宗、仁宗的《实录》,不久被提升为监察御史。当时中书省有一些大臣贪污腐败,极其嚣张,他就上书弹劾他们,并对同事说:“如果因为直言进谏而获罪,那也是我应该做的。”他还弹劾明里董阿不适合担任祭祀太庙的职务。后来,他被升任都水监,疏通河道,治理滦河、漆河,又修缮了京东闸。他历任秘书丞、会福总管府治中,还上书批评二月迎佛的活动浪费钱财,败坏风俗,当时舆论都赞同他的观点。

他被外放为佥淮东廉访司事,后升任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接着又历任佥河东、河南、江西廉访司事,最后升任江南行御史台经历。当时山东的盐法非常混乱,朝廷就选派他担任都转运使,不到一个月,他就把盐政理得井井有条,朝廷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和珍贵的器物。至正三年初,他参与郊祀大典,被任命为侍仪使。第二年,他参与修撰辽、金、宋三史,被提升为崇文太监。此后,他不断升迁,最终做到河南行省右丞。

当时朝廷下令动用民力治理黄河决口,弄得各州县民不聊生,他认为这样做很不妥当,就上书朝廷,但当时的执政者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来他又被调任湖广行省右丞,因为武昌失守而受到牵连,但事情真相大白后,他又被调任江西行省右丞。当时江西很多州县都落入贼人之手,他就和平章政事司徒道童一起,制定了防御和追捕敌人的策略,并被任命为江西廉访使。不久,江西省治也失守了,惠山海牙就逃到了福建。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被任命为佥江浙行枢密院事,后改任福建行省右丞,负责镇守延平、邵武,使当地恢复了平静。

他在福建待了一年多,奉诏回省处理政务,负责军事防御,并督促通过海路向京城输送赋税,朝廷因此对他非常依赖。后来他又被提升为行宣政院使。第二年,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他去世时,享年七十一岁。

月鲁不花,字彦明,是蒙古逊都思氏的人。他天生相貌魁梧,大家都觉得他将来肯定有出息。还没成年的时候,他父亲脱帖穆耳带着他去越地当千户,在那里,他跟着韩性先生学习,写文章一挥而就,文采斐然。

后来参加了江浙地区的乡试,考中了,而且是右榜第一名。考试结果揭晓的时候,主考官梦见月亮里有一朵花,后来果然应验了他的名字,大家都觉得很神奇。元统元年,他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的官职。因为县里没有学校,他就带头修建了孔庙,还请来儒生当老师,教导后来的学子。后来他父亲去世,他回家守孝。

至正元年,朝廷设立行都水监,他被选为监经历。不久又升任广东廉访司经历。朝廷正要治理黄河决堤,就召他担任行都水监丞。但他还没到任,就被改任为集贤待制,然后又升任吏部员外郎。他奉命去江浙地区采购二十万石粮食,他根据各户的产量来决定征收的多少,这样既不扰民,又顺利完成了任务。

后来,军队的军饷不够了,他又奉命去江浙采购粮食。他召集当地父老乡亲,对他们说:“当今皇上日夜操劳,就怕恩泽不能惠及百姓,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但盗贼又怎么办呢?要讨伐盗贼,首先得有粮食和军饷。因为我没有扰民,所以皇上又派我来,讨伐盗贼就是为了安定百姓啊!父老乡亲们,你们说对不对?”大家纷纷回答说:“您说的对!”不到一个月,粮食就采购齐全了。

他母亲去世后,中书省派人送来慰问品并想让他复职,但他没有接受。没过多久,太师、右丞相脱脱南征,把他召去协助军事,负责粮草运输,他把粮草运输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升任吏部郎中,不久又升任监察御史。他首先上书朝廷说:“郊庙祭祀的礼仪有很多缺失,皇上应该亲自祭祀南郊,隆重祭祀太室。”接着他又上书说:“皇太子是国家的根本,应该挑选德高望重的老臣辅佐他,帮助他完善品德。”皇帝都采纳了他的建议。

他升任吏部侍郎,负责江浙地区的官员选拔工作,当时人们都称赞他公正公平。恰逢朝廷有人建议在河间、长芦设立机构建造三百艘海船,月鲁不花就上书陈述这样做不妥当。他的奏章呈递到中书省,触怒了一些官员,他就改任工部侍郎。后来他到彰德府任职,路过河间时,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向他表示感谢,说:“要不是您当时进言,我们老百姓就要遭殃了!”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朝廷要重新选拔保定知府,因为保定离京城很近,很重要。所以先把保定路的达鲁花赤给撤了。月鲁不花告辞的时候,皇帝还特别叮嘱了他一番。保定每年要往新乡运送几十万石粮食,实在太不方便了。月鲁不花就建议直接运到京城的粮仓,这样方便多了。没多久,他就升任了吏部尚书。

保定老百姓好几百人跑到京城,请求皇帝留下月鲁不花继续当知府,好好治理他们。皇上就让他既当吏部尚书,又继续管着保定府的事。这时候,北方来了强盗,他们渡过了黄河。月鲁不花每天都在加固城墙,挖护城河,准备打仗。朝廷决定从五个省八个卫调兵,派到边境驻守。月鲁不花上书请求留下他的军队保护保定府,于是他就兼管了几千黑军和西山八十二寨的义军,实力大增。强盗又来入侵,都被打败了,灰溜溜地逃走了。

皇上升他为中奉大夫,赏赐给他上等丝绸四匹,马一百匹,他的下属也跟着升官,还专门下诏书奖励那些有功的人。后来,朝廷召他回京,让他当详定使。保定老百姓舍不得他走,还给他画了像供奉起来。月鲁不花离开保定一个月后,城池就被攻破了。朝廷觉得月鲁不花在保定很有威望,就派他进城去劝降。他到了城下,强盗死守不出,但很多老百姓偷偷地出来拜见他。

之后,他被任命为大都路达鲁花赤。当时有个当官的,把以前中书令耶律楚材的墓地私下送给喇嘛当产业,月鲁不花坚决反对,最后没让他们得逞。他又升任了吏部尚书。后来,大坏蛋程思忠占据了永平,他的手下雷帖木儿不花假装投降,事情败露后被抓起来杀了,程思忠更加顽固地据城死守。朝廷命令月鲁不花去招降他,大家都觉得很难办到,月鲁不花却毅然决然地说:“我为皇上效死,这是我的职责,怎么能先考虑成败呢!”最后他进城劝降,强盗们都被感动得哭着下跪投降了。

话说,月鲁不花升迁到翰林侍讲学士的职位,没多久又当上了大都路达鲁花赤。他去皇宫拜见皇帝,在宣文阁接到了圣旨。皇帝说:“朕看畿甸百姓都疲惫不堪,特地选你前去安抚他们。你要记住,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宽松,如果有人仗势欺压你,逼你做违法的事,你一定要马上向朕禀报。” 月鲁不花刚上任,皇帝、皇后和太子都派人送酒给他表示祝贺。有个权臣想用免除徭役的事来巴结他,月鲁不花直接回绝了,说:“圣上的教诲我时刻记在心里,不敢违背。”

后来,他又升任资善大夫,接着被任命为江南行御史台中丞。临行前,皇帝在嘉禧殿接见了他,慰问他的工作,还赏赐了他上等美酒和金银财宝;太子也亲笔写了“成德诚明”四个大字送给他。月鲁不花从海路前往绍兴,他在那里当官,既严厉又宽厚,处理政务恰到好处。朝廷下诏,提升他为一品大员,荣禄大夫。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浙西肃政廉访使。正赶上张士诚占据了浙西,还自立为王,月鲁不花觉得不能和他同流合污,就对侄子同寿说:“我们全家世代蒙受皇恩,我恨不能刺杀这个贼寇来报效国家,更何况还要和他同处一地呢!” 于是,他让同寿准备船只,带着妻儿老小,自己藏在一个木箱子里,用稻草盖住,偷偷地逃走了,到了庆元。

张士诚的手下发现了这件事,派了一百多名骑兵追赶,追到曹娥江的时候,还是没追上,只好返回。没过多久,月鲁不花被调任山南道廉访使,他乘船北上,路上遇到很多阻碍,又回到了铁山。在那里,他碰到了很多倭寇船只,于是他和船上的人一起奋力抵抗。倭寇假意投降,被他识破,倭寇就冲上船来抓捕月鲁不花,逼他下跪。月鲁不花怒骂道:“我是朝廷的重臣,岂能向你们这些贼寇下跪!” 结果,他壮烈牺牲了。 就在他遇害的时候,他的家奴那海刺死了倭寇的首领。他的次子枢密院判官老安和侄子百家奴也奋勇抵抗,也都牺牲了。同船殉难的有八十多人。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追赠他为摅忠宣武正宪徇义功臣、银青荣禄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上柱国,谥号忠肃。

达礼麻识理

达礼麻识理,字遵道,是怯烈台氏的后代。他祖上是北方的大族,到他六世祖才开始定居开平。他爸爸叫阿剌不花,曾经担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死后被追封为赵国公,谥号襄惠。

达礼麻识理从小就聪明伶俐,跟着老师学习经史子集,一看就懂。至正五年,他被选拔到经筵当翻译官,从此更加努力学习,那些有名望的官员都对他寄予厚望,觉得他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后来他又升任御史台译史,接着又当上了御史台照磨。至正十五年,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派去山北道肃政廉访司办事,还没出发,就被留下来当詹事院的长史了。没多久,他又升任工部员外郎,又被留任为詹事院的长史。第二年,他被任命为中议大夫,不久又升任詹事院参议。至正十七年,他当上了太子家令。至正十八年,他又先后担任了秘书太监、吏部侍郎、御史台经历、中书右司郎中。至正十九年,他被任命为刑部尚书,还负责督察南北兵马司的巡查工作。当时盗贼逼近京城附近,老百姓人心惶惶,非常害怕。达礼麻识理凭借他的沉稳镇定,安抚了百姓,大家都很依赖他,觉得有了安全感。至正二十一年,他从中书参议升任中书参知政事,还兼任经筵同知。至正二十三年冬天,他又升任上都留守,兼任开平府尹,还被加封为荣禄大夫,负责土岭地区的军需运输,并且镇守东边的三个州。

公元1248年(二十四年),朝廷派中书平章政事塔失帖木儿来当留守。那时候,孛罗帖木儿带着兵在京城,太子却住在外面。达礼麻识理和塔世帖木儿都对国家忠心耿耿,他们互相联合,稳定人心,观察局势变化。

没过多久,塔世帖木儿被提升为大司农。塔世帖木儿对达礼麻识理说:“我去了京城,就会被那些权臣控制,很难有所作为。”所以他就没去上任。正好脱吉儿奉孛罗帖木儿的命令,让军队驻扎在盖里泊,又把心腹交给宗王也速也不坚,给了他金印,让他驻扎在上都东郊;同时让留守善安在瓦吉剌部落集结军队。达礼麻识理对善安很客气,善安就辞去了。

孛罗帖木儿又调派帖木儿、托忽速哥到上都,说是为了守卫,实际上矛盾越来越尖锐。达礼麻识理跟他们周旋,表面上一点风声都没有走漏,暗地里却派前宗正札鲁忽赤月鲁帖木儿秘密联络在罕哈哈剌海当枢密知院的益老答儿,请求他赶紧调兵南下。他还派留守司照磨陈恭去兴州征兵,寻找那些有才能的闲职官员,调集东西手八剌哈赤、虎贲司的人马,还有壮丁和苗兵,把火铳都准备好,排成队形。

有一天,他们把军队部署在铁幡竿山下,对外宣称勤王之师都到了,帖木儿他们一听吓坏了,一夜之间就往东逃跑了,他们带来的军队也全溃散了。 就这样,达礼麻识理加强了军事力量,城防也更加严密了。

公元1340年,也就是元顺帝至正五年,太子在冀宁,下令设立上都分省,任命达世帖木儿为平章政事,达礼麻识理为右丞,让他们便宜行事,稳固上都的根本。

七月,秃坚帖木儿奉孛罗帖木儿的命令,带兵攻打上都。他先派利用少监帖里哥赤到上都,让他大量储备粮草,迎接大军到来。达礼麻识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把帖里哥赤在闹市里给杀了,上都百姓这才安定下来。

没过多久,秃坚帖木儿率领着装备精良的骑兵和步兵,像潮水一样涌来,喊杀声震天动地。达礼麻识理指挥守城的士兵,反复向大家解释是非曲直,稳定军心民心,他自己也日夜巡视城墙,一刻不敢松懈。晚上,他还派敢死队偷偷下城,烧毁了敌人的攻城器械。同时,他又调动副留守秃鲁迷失海牙,从上都小东门出兵,在卧龙冈与敌人展开激战,大获全胜。

没过多久,孛罗帖木儿被杀,秃坚帖木儿也溃不成军,上都保卫战最终取得胜利。达礼麻识理因此被任命为中书右丞,兼任上都留守,主管虎贲司,还被加封为光禄大夫,赏赐了金腰带,并让他继续负责东西手八剌哈赤事务。后来,上都分省撤销了,他又被遥授中书平章政事、上都留守的职位,位居第一,但他坚决推辞,皇上也不允许。

第二年,他被召为大宗正府也可紥鲁忽赤。又过了一年,他被任命为太子詹事。奉命来到军中,他向将领们宣讲大义,那些藩镇将领都深受感动。之后,他又升迁为翰林学士承旨。秋天,他又被任命为枢密院事、大抚军院事。

话说这大抚军院刚成立的时候,是太子根据完者帖木儿、答尔麻、帖林沙、伯颜帖木儿、李国凤等人的建议设立的,主要用来防备扩廓帖木儿。但后来因为权力分散,事情也越来越乱,那些人也都纷纷离开了,等到达礼麻识理上任的时候,情况已经非常棘手了,几乎可以说是难以收拾了。

达礼麻识理这小子,快要死了。头一天晚上,一个叫哈剌章的怯薛官,是阿儿剌氏阿鲁图的孙子,做了个梦,梦见太祖爷把他叫去,跟他说:“我靠着勤勤恳恳打下了天下,传给了妥欢帖睦尔。可是爱猷识理达腊这小子不像样,败坏了我家的家法,要是再不赶紧想办法收拾他,天命都保不住了!你是功臣的后代,而且为人诚实,所以我才叫你来说这事儿。你明天一早就把我的话告诉皇上和爱猷识理达腊。你不告诉,我就杀了你;告诉了,他还不改,我就另有办法对付他。达礼麻识理这个人,多少还算有点见识,可是知道却不讲,要他有什么用?我先把他杀了再说!”

第二天早上,哈剌章进宫见皇上,把梦里发生的事都说了。皇上就让他去告诉太子。哈剌章刚出来,达礼麻识理就死了,死得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