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均,是济南人。他爹张山,跟着军队去打宋朝,立了功,被封为百户,没多久又升了总把,最后战死了。
张均继承了他爹的百户职位,跟着亲王塔察儿去攻打鄂州,结果脸上中了流矢。中统三年,他又跟着军队去征讨李璮,立了功,被总帅提拔为千户,领兵守卫淄州。
至元六年,他跟着左丞董文炳攻打宋朝的五河口,战斗一直打到濠州北边,碰上了宋军的埋伏,张均带领大家拼死抵抗,最终打败了敌人。至元十年,他又攻打涟州,夺下了孙村堡。至元十二年,皇上赏赐给他金符,授予他忠翊校尉、沂郯翼千户的官职。之后,他又参与了攻打芜湖的战役,缴获了宋军的战船,俘虏了四十多人。他还跟着丞相阿塔海打仗,立了功,被加封为武略将军。至元十四年,皇上赏赐给他虎符,又加封他为宣武将军。至元二十二年,他升任松江万户。至元二十四年,他跟着镇南王去征讨交趾。至元二十六年,他又参加了北方的征战,被提升为明威将军、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至元三十年,世祖皇帝亲自去征讨乃颜,张均跟着皇上一起去了,因此受到了赏赐。
成宗皇帝登基后,派他去和林屯田,他规划得井井有条,很有办法。后来诸王药木忽儿北征,张均负责供应军需,从没出现过短缺的情况,皇帝很欣赏他的才能,对他更加赏赐有加。大德元年,他被任命为和林等处副元帅,后来又历任宣尉司同知,最后升任都元帅,加封镇国上将军。延祐元年,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张世忠继承了他的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的职位。
信苴日,是个僰族人,姓段。他祖上是大理国王,后来被权臣高氏家族给废了。癸丑年,也就是元宪宗时期,元世祖南征,杀了高氏家族的成员高祥,让段兴智负责大理国的事务。乙卯年,段兴智和他叔父信苴福进京朝见,皇帝赏赐了金符,让他们回国。丙辰年,他们献上了地图,请求朝廷平定各部族,还上奏了一套治理百姓、征收赋税的办法。宪宗皇帝非常高兴,赐给段兴智一个名字叫摩诃罗嵯,让他负责管理白蛮、爨蛮等部族,并让信苴福统领军队。段兴智就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了他弟弟信苴日,自己和信苴福带着两万僰族和爨族军队当先锋,跟随大将兀良合台平定那些还没归顺的郡县,还攻下了交趾。在回朝的路上,段兴智去世了。
中统二年,信苴日进京朝见,世祖皇帝又赏赐了他虎符,让他统领大理、善阐、威楚、统失、会川、建昌、腾越等地的军队,这些地方的万户以下的官员都听他的指挥。到了元至元元年,舍利畏这家伙勾结威楚、统失、善阐等地和三十七个爨族部落,杀了当地的守将造反。善阐的守军抵挡不住,赶紧派人求救。信苴日带兵前去讨伐,在威楚宝满裔地区大败舍利畏。他又派孛罗去攻打统失城,又取得了大胜,顺利平定了统失。那年秋天,舍利畏又纠集十万大军打算攻打大理,朝廷命令都元帅也先和信苴日一起讨伐他。军队到了安宁,与舍利畏遭遇,打败了他,收复了善阐,威楚也投降了,新兴也被平定,石城、肥腻也被攻克,爨族各部终于平定了。
三年后,信苴日进京朝见,因为立下的功劳,得到了赏赐,金银、衣服、马鞍、兵器都有。十一年,赛典赤当了云南行省平章政事,重新确定了各地的名称,任命信苴日为大理总管。没过多久,舍利畏又造反了,信苴日派石买等人假扮商人,带着礼物去见舍利畏,然后突然袭击,用矛刺死了舍利畏和他一个同伙,把他们的头颅拿到集市上示众。云南行省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朝廷,朝廷又赏赐了他一锭金子和一件金织纹的衣服。于是,大理设立了郡县,任命了官员,开始征收赋税,推行教化,治理水平跟中原地区差不多了。
十三年,缅国带了几万大象兵,掠夺了金齿南甸,想要袭击大理,云南行省派信苴日和万户忽都率领一千骑兵前去抵抗,信苴日因为立功被任命为大理蒙化等地的宣抚使。十八年,信苴日和他的儿子阿庆再次进京朝见,皇帝很欣赏他的忠诚和勤劳,提升他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地的宣慰使兼都元帅,还让阿庆留在东宫侍卫。等他们告辞的时候,又任命信苴日为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十九年,朝廷命令他跟右丞拜答儿一起迎接从缅甸回国的军队,走到金齿的时候,因为生病去世了。信苴日治理大理,一共二十三年。
阿庆继承了爵位,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镇国上将军,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还佩戴着金虎符。
王昔剌,保定人。他一开始就跟着世祖忽必烈,因为骁勇善战,皇上赐给他名字叫昔剌拔都。他参加过钓鱼山和阿里不哥的战役,立下不少功劳,被赏赐了金符,官拜武卫亲军千户。中统三年,他跟着大军去济南征讨李璮,屡战屡胜。中统四年春天,元帅阿术把军队驻扎在河南,派昔剌带领蒙古和汉军重新收复了宿州。至元六年,皇上赐给他虎符,升他为海州万户。他带兵攻打盐林山寨,俘获了不少敌人。至元十年,他被任命为东川行枢密院同佥。至元十五年,他在征讨夔府的战役中立功。至元十六年,他调任万州镇守,最后在军中去世了。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宏,一个叫宁。宏早些时候就佩戴着金符,当上了左卫千户。后来枢密院打算让宁继承他父亲的武职,但宁却把机会让给了哥哥宏。于是,宏被任命为中卫都指挥使,佩戴着他父亲的虎符,而宁则代替宏做了千户,佩戴着金符。宁跟着阿剌台和憨合孙一起北征,在阿纳秃阿地区追击脱脱木儿军队。战争结束后,他又跟着别急里迷失等人一起打击叛贼外剌,斩杀了百余人。他还跟着忽鲁忽孙北征,立下了功劳。后来他升任右卫亲军总管,之后又改任前卫都指挥使司佥事。他的儿子处恭继承了宏的职位,最后做到侍御史。
赵宏伟,字子英,是甘陵人,后来搬到了颍川。元朝至元十三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赵宏伟写了一封信去见元帅宋都,宋都觉得他很厉害,就让他带兵去攻打临江地区。
到了吉州,南宋主将管忠节和路分邹超带着所有兵马出来迎战,结果被赵宏伟打败了,赵宏伟一路追击二十多里,逼近吉州城,向城里的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利害关系。吉州知州周天骥一看这架势,赶紧投降了。宋都觉得赵宏伟立了大功,赏了他三十两银子,任命他为吉州参佐官。
吉州有些老百姓闹事,赵宏伟在桥下设下埋伏,用火攻,把叛乱的人打退了,然后伏兵冲出来,把他们杀得差不多全军覆没了。赵宏伟乘胜追击,捣毁了他们的老巢,剩下的叛乱分子出来抵抗,赵宏伟就调转兵力,从背后袭击他们,砍掉了他们的头领,整个吉州这才安定下来。
后来,宋朝厢禁军总管王昌和勇敢军总管张云,勾结新投降的五个营的军队准备造反。事情败露后,王昌被抓住了;赵宏伟夜袭张云,砍了他的脑袋献给宋都,还俘虏了张云的五百个手下。宋都想要把他们全部杀掉,赵宏伟说:“这些人都是被逼无奈才犯错的,现在把他们都杀了,怎么才能让那些动摇的人安心呢?” 所以这些人最终免于一死。因为这些功劳,赵宏伟被任命为太和县尹。
宋朝丞相文天祥派他的将领罗开礼和叶良臣,聚集兵马想要收复吉州、赣州和临江,赵宏伟斩杀了叶良臣,俘虏了罗开礼,放了其他人。
至元十五年,因为功劳,赵宏伟被赏赐了金符,升迁为瓜州河渡提举。至元十七年,他又被调任衡州路总管府治中。当时有很多盗贼在衡州活动,赵宏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屯田,老百姓有了足够的粮食吃,盗贼们也纷纷放下武器,改行务农了,衡州也因此安定下来了。
1318年,也就是元仁宗延祐三年,我老爹谢宏伟,托了中丞董士恒的福,被提拔到浙江西道肃政廉访司当差。那年镇江大旱,老爹就免除了九万多石的民租。可那些官吏胆小怕事,担心上面怪罪,又偷偷地向老百姓收税,老百姓实在没钱交了。后来行台令宏伟(指谢宏伟自己)亲自调查核实,最终把这税给免了。后来又刮起了大风,海水倒灌,润州、常州、江阴等地好多房屋都被冲毁了,老百姓没吃的了。老爹想打开粮仓赈灾,但是那些官吏说没得到上级的批准。老爹说:“老百姓马上就要饿死了,擅自开仓有罪,我先担着!” 于是,他打开了粮仓,救活了十几万人。后来,他又升迁为江南行台都事。
1321年,江南又闹大饥荒,老爹建议用贪污受贿没收的钱来救济灾民,老百姓这才活了下来。1325年,他被召回朝廷,当了内台都事。话说仁宗皇帝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听说过老爹的大名,对他特别器重,经常用字来称呼他。后来老爹外放浙江东道廉访副使,去皇宫辞行的时候,仁宗皇帝还赏赐了他很多钱财和绸缎,让他自己挑喜欢的拿。到浙江东道后,老爹听说当地有个叫许谦的人继承了朱熹的理学思想,就把他请来当老师,于是很多人都开始敬仰老爹了。没过多久,老爹就被提拔为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1332年,老爹退休了。1336年,他又被起用,担任福建道肃政廉访使。没多久,因为生病就辞官了。1338年,老爹去世了,享年四十四岁。朝廷追赠他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的官职,追封他为天水郡侯,谥号贞献。
他儿子谢思恭,也追封为天水郡侯;另一个儿子谢思敬,以处士的身份被征召为教授。至于赵琏的事迹,另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