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有个叫抄兀儿的家伙,一开始跟着太祖成吉思汗混。那时候,有哈剌赤、散只兀、朵鲁班、塔塔儿、弘吉剌、亦乞列思这些部落,都住在坚河边上的忽兰也儿吉地方,合伙想拥立札木合当皇帝,这可是要坏太祖的大事。抄兀儿知道了他们的阴谋,赶紧跑去告诉太祖。太祖一听,立刻带兵去海剌儿阿带亦儿浑那块地方,把札木合他们全给收拾了。只有弘吉剌部落投降了,太祖还赐给他们“答剌罕”这个名字。
抄兀儿的儿子叫那真,后来跟着世祖忽必烈干,当上了也可紥鲁花赤(官职名)。那真死后,他儿子伴撒接了他的班。伴撒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火鲁忽台又接了班。到了至和元年八月,火鲁忽台抓住了倒剌沙起兵的使者察罕不花,还把那家伙的金字圆牌(身份象征)一起献给了皇帝。到了天历元年十一月,皇帝赏了他条金腰带,还让他继续当官。他曾经上奏说:“要是有人犯法,就要处罚,得从达官贵人开始;要是穷人缺衣少食的,就要救济,得从最底层的人开始。这样才能得到民心啊!”他这话说得真切,直指当时社会的弊病。
阔阔不花
阔阔不花,人家是脱脱里氏的,长得高大威猛,力气很大,尤其箭法了得,名声在外。庚寅年,成吉思汗派太师木华黎去打金国,把探马赤分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安排了一个将领,阔阔不花当了这五个部分的前锋总指挥,他走到哪儿,敌人就挡不住他。但他可不是个嗜杀的人,只想靠威信让大家归顺,所以他到的地方,都没有什么破坏。
很快就把滨州、棣州那些地方给平定了,抓了焦林等地四百多老百姓,只登记了他们的姓名,就让他们回家了。打下益都后,守城的将领投降了,缴获了很多钱财、马匹和牲畜,阔阔不花都分给了士兵们。壬辰年,他跟着太宗皇帝渡过黄河,攻打汴梁和归德,又分兵渡过淮河,攻打寿州。寿州的守将不肯投降,阔阔不花就射信进城劝降,城里的人都被感动了,用彩车抬着金公主出来送钱,打开城门投降。阔阔不花立刻下令,谁敢进城抢掠就杀头,城里一下子就安静了。这个金公主啊,是金哀宗的姑姑。
丙申年,太宗皇帝命令五个部分的将领分别镇守中原地区,阔阔不花镇守益都和济南,按察儿镇守平阳和太原,孛罗镇守真定,肖乃台镇守大名,怯烈台镇守东平。他们把老百姓和工匠都登记造册,一共七十二万户,然后赏给五个部分的将领每人三千户。阔阔不花分到了六百户,他设立官府管理赋税,还推荐任命地方官吏。每年朝廷还会给他五户人家交的丝绸作为额外收入。后来,他因为生病,死在了任上。
他的儿子黄头,接替他当了探马赤的元帅,跟着丞相伯颜去攻打南宋,结果在路上死了。他儿子东哥马又接了他的职位,后来官做到右都威卫千户,最后也去世了。
拜延八都鲁,是蒙古札剌台氏的人,从小就跟着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还给他赐名八都鲁。乙未年,太宗皇帝让他率领一千六百名札剌军,和塔海甘卜一起征讨关西,立下了战功。癸丑年,宪宗皇帝让他和阿脱、总帅汪世显一起修建利州城。甲寅年,他率兵攻打紫金山,攻破了宋军的鹿角寨,缴获了他们的军饷和武器装备。丁巳年,他跟随都元帅纽邻攻下成都,还率兵包围了云顶山,攻下了云顶山的城池。皇帝亲征的时候,元帅纽邻已经带兵渡过了马湖江,留下拜延八都鲁镇守成都,成都附近的各个县城都投降了,百姓也都安顿下来了,皇帝赏赐给他五十两黄金和九套衣服。
后来,诸王哈丹、朵欢、脱脱等人从大理征战回来,皇帝就让拜延八都鲁带兵去迎接他们。路上经过新津寨的时候,遇到了宋军的潘都统,打败了他们,杀敌无数,俘获也很多。中统二年,元帅纽邻向朝廷上报了他的功劳,拜延八都鲁被授予蒙古奥鲁官。他的儿子叫外貌台,孙子叫兀浑察。至元六年,拜延八都鲁告老还乡,他的孙子兀浑察接替了他的军队,跟随行省也速答儿征讨其他国家,也立下了战功。
至元十六年,兀浑察跟随大军征讨斡端,又立下了战功,朝廷赏赐给他五十两银子。至元二十一年,诸王术伯命令兀浑察前往乞失哈里地区担任游击军的指挥官。当时敌军有两千多人,兀浑察只带了五十个勇士就和他们作战,活捉了敌军将领也班胡火者,献给了诸王。诸王非常高兴,因为他的功劳很大,赏赐给他六百两银子、四千五百贯钞票,授予他蒙古军万户的官职,还赐给他三珠虎符。至元三十年,兀浑察因病去世。他的次子继承了他的职位,担任曲先塔林左副元帅,不久也去世了。他的弟弟塔海忽都继承了他的职位,升任镇国上将军都元帅,后来又改任四川蒙古副都万户。至治二年,塔海忽都因病退休,他的儿子孛罗帖木儿继承了他的职位。
阿术鲁,是蒙古族人。当年太祖皇帝带他去班朱尼河边一起喝水,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后来他跟着皇帝亲征,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被委以重任,率兵收服了辽东的女真人。凯旋归来后,皇帝赏赐了他金甲、珠衣、宝带,以及其他许多珍贵的物品,真是风光无限啊! 之后他又奉命统兵征讨西夏,在合剌合察儿与敌军展开激烈的战斗。西夏国力衰弱,国王害怕极了,赶紧投降,还把西夏国王绑起来献给了成吉思汗。太宗皇帝杀了西夏国王,并将他的所有财产都赏赐给了阿术鲁。接着,阿术鲁又率兵收服了信安,攻下了金国的二十多座城池。晚年,他告老还乡,诸王塔察儿便让他儿子不花接替了他的职位。
绍古儿,是麦里吉台氏族的人。他侍奉太祖皇帝,也曾被带去班朱尼河边一起饮水,并跟随皇帝亲征。后来又参与了攻破信安的战役,还远征河西地区,立下赫赫战功。皇帝赏赐了他金虎符,任命他为洺磁等路的都达鲁花赤,这可是个很重要的官职啊!他率军出征,又参与了伐金战争,攻破了河南地区。太宗皇帝任命他统领济南、大名、信安等地的军队,还跟随国王答石出征。在辛亥年,他去世了。
他的儿子拜都继承了他的爵位。拜都死后,他的儿子忽都虎继承了他的职位,被调往睢州任职。忽都虎跟随世祖皇帝渡江,攻打鄂州,之后又镇守恩州。中统三年,他跟随军队征讨李璮,立下了战功。随后,他奉命修建邳州城,并率兵镇守两淮地区。中统十一年,他跟随丞相伯颜渡江作战,再次建功。他又跟随参政董文炳沿海出征,回来后镇守嘉兴,负责安抚当地事务。中统十二年,他被加封为昭勇大将军,官职不变。中统十四年,他被任命为嘉兴路总管府达鲁花赤,不久后又升任镇国上将军、黄州路宣慰使,后来又离开了黄州宣慰司,恢复了原来的职务。中统十六年,他改任浙西道宣慰使,并被加封为招讨使,仍然是镇国上将军。他奉诏征讨占城,占城国王献上降表和贡物朝见,皇帝很高兴,重重地赏赐了他。中统二十四年,他又跟随军队征讨交趾。第二年回师,被任命为邳州万户府万户。中统三十年,他在军中去世了。
阿剌瓦而思,回鹘八瓦耳氏,在他们国家当了个千夫长。后来,太祖皇帝西征,军队驻扎在八瓦耳的地方,阿剌瓦而思就带着他的部下投降了。跟着皇帝一起打仗,先打败了瀚海军,又攻下了轮台、高昌、于阗、寻斯干这些地方,仗仗都打赢了,最后在战场上战死了。
他儿子阿剌瓦丁,跟着世祖皇帝北征立了功,在至元二十九年去世,活了一百二十岁,也算高寿了。
他孙子赡思丁,有五个儿子:老大叫乌马儿,是陈州的达鲁花赤;老二叫不别,是隆镇卫的都指挥使;老三叫忻都,是监察御史;老四叫阿合马,是拱卫直司的都指挥使;老五叫阿散不别,特别勇猛,骑射技术一流,先后在成宗、武宗、仁宗几代皇帝手下做事,很受宠爱,皇帝赏赐的钱就超过四十万贯,其他的东西更是数不清,最后官做到荣禄大夫,还得了三珠虎符,那可是相当高的荣誉啊!
他曾孙斡都蛮继承了家业。致和元年八月,他从上都逃了出来,丞相燕帖木儿让他当了个裨将,带了一百个精兵,在陀罗台驿把里帖木儿等人包围歼灭了,把里帖木儿抓了献给皇帝,皇帝特别赏赐了他一套衣服,还有秃秃马失甲、金束带各一件,一百两白金,二百锭钞票。天历元年九月,他被任命为行院同佥;十月,又跟着军队在卢沟桥打败了忽剌台、马紥罕等人的军队,一直追到紫荆关,俘虏了很多敌人,还招降了安童所的一千五百个士兵,因为这些功劳,他又得到了皇帝的赏赐。第二年,他升职为枢佥院;第三年,又兼任隆镇卫都指挥使和拱卫司。
他另一个祖先抄儿,是别速氏,世世代代住在汴梁阳武县,跟着太祖皇帝收服各国有功劳,后来又参加了征讨金国的战争,最后战死沙场。
海子的儿子,跟着军队去河南、山东打仗,最后战死沙场。另一个儿子别帖,继承了他父亲的军职,参与了攻打鄂州的战役,因为立功得到了赏赐,包括银子、布匹和盔甲。后来,他又跟着太子忽哥赤西征大理国,同样战死沙场。
海子的儿子阿必察,元世祖至元五年被授予武略将军、蒙古千户的官职,还被赐予金符。他参与了围攻襄樊的战役,之后又渡过长江,夺取了阳罗堡的岸口,因为战功卓著,被赏赐白金,官职也升为宣武将军、蒙古军总管,统领两万户军队。攻下广德之后,他又跟随平章阿里海牙征讨海外诸国,率领敢死队乘战船冲锋陷阵,夺取了岸口,俘虏了赵安等勇士,因此再次获得赏赐。至元十六年,他被任命为蒙古侍卫军的统领,可惜因病去世。
也蒲甘卜是唐兀氏族人,在辛巳年率领族人归顺元太祖,被编入蒙古军籍。奉命和河西地区的同僚一起,跟随木华黎出征,最后因病去世。他的儿子昂吉儿继承了他的军职,在征讨其他国家的战争中屡立战功。至元六年,他被授予金符千户的官职,参与了征讨蕲州、黄州、安庆等地的战役。九年后,他换上了虎符,升任信阳万户,跟随平章阿术南征,再次立下大功。此后,他历任淮西道宣慰使、参知政事、都元帅、庐州蒙古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行省左丞相、尚书左丞等要职,官至龙虎卫上将军。至元二十一年,他带着儿子昂阿秃入朝觐见。世祖皇帝任命昂阿秃为速古儿赤。至元二十四年,他跟随皇帝征讨乃颜,再次立功,奉旨接替父亲的职务。至元二十六年,他被授予庐州蒙古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的官职。大德六年,他率兵讨伐宋隆济等人,因功受上赏。回到庐州后,他用自己的钱财建造了一百二十多间房屋,用来安置贫困的士兵。地方官府将此事上报朝廷,朝廷特地提升了他的官职,并赐给他金束带。泰定四年,他去世了。昂阿秃的弟弟暗普,从速古儿赤的职位起步,被授予金符、唐兀秃鲁花千户的官职,后来又改任海北海南道廉访使。
话说这位赵阿哥潘,他的家族原本是土播思乌思臧氏,后来归附了宋朝,被赐姓赵。他们家世代居住在临洮。他爷爷叫巴命,那可是羌族里数一数二的富豪。他爸爸叫阿哥昌,长得特别高大威猛,力气比一般人强得多。金朝贞祐年间,他爸爸凭借军功做到熙河节度使的高位。金朝灭亡后,阿哥昌带着他的部众在莲花山坚守,后来投奔了宋朝。当时蒙古皇子阔端在西边掌管着大片土地,就授权任命阿哥昌为叠州安抚使。
那时候正值战乱,叠州城里一个人都没有了,阿哥昌到任后,就四处招募逃难的百姓,重建城池,鼓励大家耕种养蚕,让百姓安定下来。他八十岁的时候,在任上去世了。
阿哥潘这个人,特别孝顺,大家都知道。他跟着去打蜀地,跟宋朝的都统制曹友闻打了好几仗,胜负差不多五五开,最后因为攻破大安立了大功,被任命为临洮府同知。他攻下了朝天关,乘船沿嘉陵江到达阆州,缴获了蜀军的300艘船。攻打利州的时候,还活捉了他们的刘太尉,并且在四川打败了宋军的部队。后来,宋朝的制置使刘雄飞进攻青居山,阿哥潘带兵去打,一夜之间就打垮了敌人,四川地区都震惊了。接着,他逼近成都,攻占了嘉定,平定了峨眉太平寨,活捉了敌将陈侍郎和田太尉,其余的人都投降了。大大小小打了五十多仗,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皇上还赏赐给他金甲和银器呢!
壬子年,世祖皇帝带着弟弟去大理,路过临洮,见到了阿哥潘,觉得他很厉害,就让他代理元帅,去修建益昌城。当时宋军的兵力驻扎在四川两地,堡垒和栅栏连成一片,箭矢和石头不断飞来飞去,整整修了五年才建成。后来,宪宗皇帝从蜀地回来,任命阿哥潘为先锋,去攻打西安,很快就攻下来了,皇上赏赐给他金符,还任命他为临洮府元帅。皇上驻扎在钓鱼山的时候,合州守将王坚半夜来偷袭营地,阿哥潘带着勇士们迎战,亲手杀死了好几百人,王坚这才灰溜溜地逃走了。第二天,阿哥潘去见皇上,皇上高兴地说:“有这样的臣子,朕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还赏赐给他五十两黄金,并赐名“拔都”。中统年间建元后,皇上诏令他回到临洮镇守。
那年闹饥荒,阿哥潘拿出自己家的粮食救济穷人,还给老百姓发放了两千多石的谷种和一百石的芜菁种子,大家都没饿肚子。临洮地处要道,每天都有大量的公务往来,官府的供给都吃紧。阿哥潘就拿出自己的一百匹马充当驿站的骑马,一千只羊代替百姓承担运输任务。皇上听说后非常高兴,下令京兆行省支付相应的费用。但阿哥潘说:“我怎么会为了私人恩惠而索取公家的赏赐呢!”坚决没接受。后来,他奉命去青居山执行军事任务,半路上被宋军伏击,壮烈牺牲在了战场上。
阿哥潘很喜欢养好马,常年养着上千匹马,每年都挑选最好的五匹进献给朝廷,他的子孙也一直延续着这个传统。以前,那些功臣的子孙要为他们的祖父请谥号,皇上总是很吝啬,但是这次,皇上却下令大臣们给阿哥潘上一个好谥号,谥号为“桓勇”。
子重喜啊,一开始是给皇子阔端当贴身保镖。癸丑年,跟着世祖皇帝去征讨哈剌章,立了不少功劳。中统元年,浑都海造反,他跟着总帅汪良臣带兵去拔沙河纳火石地打了一场硬仗,凭借战功被授予征行元帅的职位。四年后,又跟着去讨伐忽都、达吉、散竹台这些人,把他们都打败了,然后被封为必帖木儿王,继承他爹的职位,当上了元帅。进京朝见皇帝的时候,皇上赏赐了他金虎符,让他当临洮府达鲁花赤。当时啊,军官转做地方官的,一般都要上交自己佩戴的符节。但是皇上专门下旨说:“赵家世代忠心耿耿,勤勤恳恳,这金虎符就破例吧,让他一直戴着。”
子重喜在临洮当官期间,大力发展农业,兴办学校,减轻刑罚,注重教育,治理地方非常出色,名声很好。他后来请求退休,皇上不同意,还下旨让他的大儿子官卓斯结继承他的达鲁花赤职位。之后,又把子重喜升为巩昌二十四处宣慰使。子重喜去世后,追谥为桓襄。
他儿子官卓斯结性格比较安静,不喜欢抛头露面,辞官在家闲居了二十多年。仁宗皇帝听说过他的名声,想召他出来做官,但他都没答应。他儿子德寿呢,后来当上了云南左丞。
纯只海,是散术台氏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太祖皇帝当兵,参加过西域的很多战役,立下了不少功劳。癸巳年,太宗皇帝让他拿着金虎符,当了益都行省的军民长官。后来跟着大帅出兵攻打徐州,活捉了金国的元帅国用安。
丁酉年,益都成了皇太子的封地,纯只海就调到京兆行省当军民长官。他到怀孟的时候,正好赶上大瘟疫,士兵们又累又病,朝廷就下令让他带着部队驻扎在怀孟。没过多久,他又接替察罕统领河南的军队,后来又回到怀孟。
己亥年,他的同事王荣暗中生了坏心眼,想杀掉纯只海。王荣埋伏了人手,把纯只海绑起来,砍掉了他的两个脚后跟,还用布堵住他的嘴,把他扔到佛寺里。纯只海的妻子喜礼伯伦听说后,立刻带着人马攻打王荣的家,把纯只海救了出来。纯只海忍着伤痛,带着两个儿子四处奔走,请求军队讨伐王荣,最后把王荣杀了。
朝廷派使者把王荣的家产都赏赐给了纯只海,还打算把怀孟一万多老百姓都赶到城外杀掉。纯只海极力争辩说:“做坏事的是王荣一个人,老百姓有什么罪?如果把他们都杀了,就只剩下空城了,这算怎么回事?如果朝廷要怪罪,就怪罪使者不杀他们好了,我愿意替他们承担责任!”使者回朝后把这件事禀报了皇帝,皇帝听从了纯只海的意见,老百姓因此保住了性命。纯只海还给了王荣的家人文书,放他们为民,并且把王荣的房子改成了官署,秋毫无犯。当地人都很感激他。
后来纯只海进京朝见皇帝,太宗皇帝因为他是老臣,功劳很大,就赏赐给他和林的第一区土地。没过多久,纯只海就病死了,朝廷下令把他葬在皇陵旁边。
皇庆初年,追封他为推忠宣力功臣、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温国公,谥号忠襄。朝廷还命令大臣刘敏中写文章,在怀孟为他立碑,表彰他的功绩。他的儿子昂阿剌继承了他的爵位。
苫彻拔都儿,是钦察人。一开始跟着太宗皇帝,负责管理马匹。后来跟着打凤翔,又打潼关,都立了功。
这哥们儿,一开始是给皇帝养马的,后来跟着打仗,从凤翔到潼关,那都是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来跟着大将速不台攻打汴京,金兵在河南设了木栅栏防守。苫彻拔都儿带着敢死队冲上去,把木栅栏给拔了,皇上高兴坏了,赏了他十匹好马。
攻打汴京那阵,金兵在河南修了木头栅栏防着呢。结果这苫彻拔都儿,带着一帮不怕死的兄弟,直接冲上去把栅栏给拆了!皇上龙颜大悦,赏了他十匹上等战马!
部队撤回的时候,金军的将军高都尉带兵在半路埋伏着呢,想截住他们。苫彻拔都儿直接迎上去跟人家干了一架,结果把高都尉给砍了,脑袋都带回来了!皇上又赏了他五十两白银和四匹布匹。
打完仗回军途中,半路杀出个金兵大将高都尉,想来个伏击。结果人家苫彻拔都儿直接冲上去,一个照面就把高都尉给砍了!皇上再次赏赐,五十两白银,四匹上等丝绸!
攻打蔡州的时候,先锋答答儿跟金兵打仗,结果被金兵揪着胡子,差点儿被抓了。苫彻拔都儿赶紧冲上去,砍了那个金兵,才救了答答儿。
攻打蔡州那次,先锋部队的答答儿跟金兵打仗,被金兵揪着胡子,眼看就要被抓了!关键时刻,苫彻拔都儿冲上去,一刀砍翻了金兵,这才救了先锋。
蔡州城破了,金兵守将穿着虎符(相当于军队的通行证)站在城墙上。苫彻拔都儿拿起铁椎,一下就把守将给砸死了,然后把虎符献给了皇上。
蔡州城破后,金兵守将穿着虎符,站在城墙上耀武扬威。苫彻拔都儿抄起铁锤,一锤子下去,直接把守将给砸死了,然后把虎符献给了皇上!皇上对他的勇猛那是相当欣赏!
皇上很欣赏他的本事,就让他跟着皇子去攻打枣阳。后来又跟着宗王口温不花去攻打光州,一天打了五仗,光州就拿下了。皇上又赏了他五十两黄金、一套白金酒器和三十匹马。
皇上赏识他的才能,派他跟着皇子去攻打枣阳。之后又跟着宗王口温不花去攻打光州,那叫一个猛,一天打了五仗,光州就拿下了!皇上这次赏赐更丰厚了:五十两黄金,一套精美的白金酒器,还有三十匹战马!
有个百户叫爱不怯赤,觉得他自己打仗不行,就请求让苫彻拔都儿代替他当百户,于是苫彻拔都儿就升官了。
有个叫爱不怯赤的百户,自己觉得打仗不行,主动请求让苫彻拔都儿顶替他当百户,于是苫彻拔都儿就升职了!
后来跟着攻打滁州,跟宋兵打了一场大仗,一直打到晚上,宋兵才败逃到西山,苫彻拔都儿和千户忽孙追杀他们。
最后攻打滁州的时候,跟宋军大战一场,一直打到天黑,宋军才溃败逃往西山,苫彻拔都儿和千户忽孙还追着砍杀呢!
公元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攻打南宋,招募敢于率先攻破长江防线的勇士。苫彻拔都儿第一个站出来,带着队伍逼近南岸。
皇上就下令让苫彻拔都儿和脱欢一起,带一百名士兵,和宋朝使者一起去劝降鄂州的守将。结果到了城下,鄂州守将竟然杀了使者,还带兵来攻击他们。苫彻拔都儿跟他们打了一仗,狠狠地打败了他们,皇上又赏了他五十两黄金。
中统三年(1266年),他被授予蔡州蒙古汉军万户的官职。这年冬天,宋军袭击西平,苫彻拔都儿追击敌人,一直追到淮河以北,俘获了大量的宋军士兵。
到了至元二年(1265年)秋天,他从安庆进入庐州,听说宋兵来了,赶紧在竹林里设下埋伏,把宋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至元四年(1267年)九月,元帅阿术在襄阳安阳滩驻扎军队,宋军占据了渡口,苫彻拔都儿又带兵把他们打败了。
至元五年(1268年),他跟随阿术围攻襄阳,还抢夺了宋将夏贵的米船。阿术进入汉江后,因为苫彻拔都儿作战有功,就让他和札剌儿一起率兵南下,抓了八十个俘虏。
至元十年(1273年)八月,他又去淮东地区作战,占领了不少地方。至元十一年(1274年),他奉命招降鄂州;至元十二年(1275年),他又奉命招降滁州,还杀了当地的王安抚。之后,他被提升为武略将军、管军千户。这年五月,他在长江北岸设下埋伏,攻击宋军,把宋军打得落荒而逃。
至元十三年(1276年),他又去淮东地区作战,抓获了两个宋军的总管,献给了朝廷。因为战功卓著,他被提升为滁州总管府达鲁花赤。后来,宋朝都统姜才率军去高邮取粮,苫彻拔都儿和史万户一起,抢了他的马匹和两万石粮食。淮东平定后,他回朝觐见。
至元十四年(1277年),他跟随军队讨伐叛乱的只里瓦歹,在怀剌合都作战。之后,他又被提升为宣武将军、滁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
十七年的时候,他带着儿子脱欢和孙子麻兀去见皇帝。他跟皇帝说:“臣老了,希望皇上您能可怜可怜我。” 皇帝就封脱欢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还给了他金符;把麻兀封为滁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后来,脱欢因为在征讨倭寇的战争中立功,被升为明威将军、滁州万户府达鲁花赤,之后又升为昭勇大将军、征行军万户府达鲁花赤,还佩上了三珠虎符。 再后来,因为在征讨爪哇的战争中立功,他又被升为昭毅大将军,镇守无为滁州万户府达鲁花赤。他去世后,他的次子锁住继承了他的职位。
怯怯里,斡耳那氏。太宗七年,南征的时候,他作为千户跟随阔端攻打安丰、寿州。 他又跟随诸王塔察儿率领两千蒙古兵攻打荆山,打胜了,皇帝赏了他两匹马。 他还和万户纳一起带兵防守沂州、郯州,又攻打涟海,还跟随元帅怀都攻打襄阳。最后,他战死了。
他儿子相兀速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率领本部兵马跟随丞相阿术攻打襄樊,又跟随塔出修筑正阳堡。宋军乘船来窥探城防,相兀速就率领骑兵迎战,在淮河边列阵,射死了很多宋军。至元十一年,皇帝赏了他金符,封他为武略将军。第二年,他跟随御史大夫博罗罕平定涟海。 九月,他跟随丞相伯颜渡过淮河,率领一千骑兵攻打淮安南门,攻破了城门。他又跟随元帅博罗罕修筑湾头堡。万户纳儿生病了,就让相兀速暂时代理蒙古、女真、汉人三万户的军务。五月,宋朝扬州都统姜才带兵来侵犯,相兀速率领本部兵马迎战,立下了战功。他又跟随丞相阿术袭击了制置使李庭芝和姜才于泰州,把他们都杀了。十四年,他被加封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十八年,他被任命为蒙古侍卫亲军总管。二十三年,他被降职为千户。三十年,他又升为蒙古侍卫亲军副指挥使司事,换了金虎符,被加封为显武将军。
子捏古,元贞元年,当上了蒙古侍卫亲军百户,那是给元朝皇帝当侍卫的百户长。到了大德六年,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还被授予了金虎符,官拜宣武将军,那金虎符可是象征着军权的宝贝。延祐四年,他又升官了,当上了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还是那个金虎符,官衔也升了,变成了怀远大将军。
塔不已儿,他姓吕,是吕糺的后代。在元太宗的时候,他当上了招讨使,带兵出征,打败了信安和河南的敌人,因为战功卓著,被授予了金虎符和征行万户的职位,权力很大。可惜的是,在甲寅年,他因为生病去世了。
他的儿子脱察剌继承了他的职位。在己未年,他率领军队渡过长江,攻破了十字寨。他还带着他儿子重喜一起出征。重喜这孩子真勇敢,冲锋陷阵,一箭射中了敌兵,还杀敌无数。后来,在洋隘口跟敌人打仗,他还抢到了一艘敌人的战舰,虽然左脚被流矢射中了,但他一点都不怕,反而更加勇敢了。当时元世祖正好在洋隘口北边驻扎,亲自慰劳他,夸奖他说:“你年纪轻轻就能这么卖力,真是值得赞扬!不过,以后更要继续努力啊!”脱察剌去世后,重喜继承了他的职位。
中统三年,重喜跟随军队征讨李璮,立下了战功。中统四年,他被派去莒州镇守。到了至元二年,奉命开始修筑十字路城,加强防御。重喜还率领军队南巡,担任游击军,四处打击敌人。至元四年,他跟随抄不花出征,到达泗州北边的古城。当时蔡千户被敌人包围了,重喜奋勇作战,把他救了出来。至元五年,重喜进京朝见皇帝,皇帝很高兴,赏赐了他白金、丝绸和金鞍弓矢等贵重物品。至元十年,他负责修缮正阳城。第二年,宋兵包围了正阳城,他参加了战斗,但最终战败了。至元十二年,他又参加了攻打涟海地区的战斗。很快,他又奉命率领五千人出征,途径衡阳店,与宋将李提辖等交战,大获全胜,几乎全歼了敌军,然后驻兵瓜洲。至元十三年夏六月,宋朝都统姜才率领大军来围攻城堡,被重喜打败了。七月,他又率兵袭击了泰州的李庭芝等人。至元十四年,他升任昭勇大将军、婺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还佩带着已经降级的虎符。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
子庆孙子继承了他的职位,一开始被任命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驻守安乐州。过了十六年,调到镇江府戍守。又过了两年,调回通州镇守。再过两年,升为明威将军。两年后,又调到十字路镇守。再过两年,他统领各路军队驻守太湖,训练水战。二十九年,他参加了征讨爪哇的战争,升为昭勇大将军、征行上万户。正要出发的时候,接到圣旨让他留下来。皇庆二年去世了。他的儿子孛兰奚继承了他的职位。
直脱儿,是蒙古族人,他父亲叫阿察儿,曾经侍奉太祖皇帝,是博儿赤(官职)。直脱儿跟随太宗皇帝征讨钦察、康里、回回等部族,立下了战功。四年后,他收复了河南、关西等地的许多州县,获得四万多户百姓,把他们交给庄圣皇太后,让他们专门从事生产丝线和染色之类的活计。八年后,他在涿州设立了七个织染作坊。第二年,涿州升格为路,直脱儿被任命为达鲁花赤(地方行政长官)。后来去世了。
他的儿子哈兰术继承了他的职位,佩戴着虎符(象征军权的信物)。李璮叛乱的时候,世祖皇帝命令他统领各万户,担任监战达鲁花赤,去讨伐李璮。他立下了战功,被授予解万户翼监战领军(官职)。后来升迁为益都路蒙古万户,监战密州,最终战死沙场。
子忽剌被提拔,当上了昭勇大将军。元朝十一年,他攻打宋朝的六安军,立了功。中书省命令他率领军队和战舰冲击宋军,结果宋军大败,皇上还专门下旨嘉奖了他。九月,军队到达安庆。忽剌出和参政董文炳一起率领山东军队顺流而下,到了丁家洲,遇到了宋朝的夏贵、孙虎臣等人,在江中展开激战,宋军惨败,被俘的将校有三十七人,士兵五千多人,战船四十艘。
元朝十二年三月,他和宋军在朱金沙交战,再次立功。七月,他又和宋军在焦山江中作战。当时丞相阿术等人督战,忽剌出和董文炳冒着箭矢和石头,沿着江流激战八十多里。忽剌出身上中了好多箭,但他包扎好伤口继续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九月,宋朝大将张殿帅攻占了吕城仓和丹阳县。忽剌出和万户怀都前去救援,活捉了张殿帅。十月,攻下了常州,跟着丞相伯颜一起攻打苏、湖、秀州,到达长桥时,又遇到宋军,再次打败了他们。
元朝十三年正月,军队到达杭州,丞相伯颜命令忽剌出镇守浙江亭和宋朝的北门。五月,扬州军队袭击扬子桥堡,被他打败了。六月,又打败了真州军队。七月,他追击李庭芝到通海口,扬州以及高邮、宝应、真州、滁州等城池都投降了,江南地区平定了。忽剌出被加封为昭毅大将军,官职不变。不久后,他被调任湖州路达鲁花赤。十四年,他又升任镇国上将军、淮东宣慰使。后来,他又调到上都驻守。十五年,被授予嘉议大夫、行御史台中丞的官职。十九年,升任资善大夫、福建行省左丞。黄华叛乱,被他平定了。二十年,任命他为江淮行省左丞。二十三年,升任右丞。三月,又升任荣禄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六月,他去世了。
月里麻思,是马氏家族的人。丁酉年,皇上太宗皇帝让他和断事官忽都那颜一起办公。戊戌年,他又和阿术鲁拔都儿一起担任达鲁花赤,攻破了南宿州。辛丑年,他奉命出使宋朝,商议和谈。
出发时,他带着七十多个人,月里麻思对他们说:“咱们奉命南下,南方人很狡猾,万一遇到危险,死了也就死了,千万不能辱没了皇上的使命!”他们很快就到了淮河边上,宋朝的将领用兵力威胁他们,说:“你们的生死掌握在我手里,一瞬间就能决定。要是肯投降,官爵马上就能得到。不然的话,绝不会放过你们!”月里麻思说:“我奉命前来,是为了增进两国友好关系,你们却用不义之举诱降我,我只有死路一条!”他说话慷慨激昂,毫不屈服。宋朝将领知道他不可逼迫,就把他囚禁在长沙飞虎寨,三十六年后他死在那里。世祖皇帝非常悲痛,下令恢复了他的家产,并封他的儿子忽都哈思为答剌罕,每天都供应他的家人粮食。
忽都哈思向皇帝陈述说:“我希望为国家效忠,为父亲报仇雪恨!”皇帝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请求,授予他上均州监战万户的职位。十八年后,他作为招讨使带兵征讨日本,战死沙场。
捏古剌,在宪宗皇帝时期,带着也里牙阿速和三十个人投降。后来跟随军队征讨钓鱼山,讨伐李璮,都立下了功劳。
他的儿子阿塔赤,在世祖皇帝时期,参加了围攻襄阳、攻打江南的战役,在失列及的战役中也立功,还参与了征讨乃颜的战役,都因为功劳而受到赏赐。后来又侍奉成宗、武宗两位皇帝,担任札撒兀孙。仁宗皇帝时期,官至左阿速卫千户,后来去世了。
他的儿子教化,最初担任速古儿赤,后来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必里阿秃叛乱,他奉命前往平叛,凯旋而归,皇上赏赐他一件衣服。天历元年八月,他跟随丞相燕帖木儿在居庸关北作战,立下了功劳。九月,他升任拱卫直都指挥使。不久又升迁为章佩卿。
这位燕不花,一开始在仁宗时期,官职是速古儿赤。到了英宗时期,他升任为进酒宝儿赤。天历元年,他迎接文宗从河南回来,皇帝赏赐他白银和彩缎,并任命他为温都赤。九月,他前往居庸关侦察敌情,路上遇到一支探马赤军队,他告诉这支军队说:“现在北方的敌人就要来了,你们应该避开他们。”燕不花担心这会动摇军心,于是拔出佩刀把探马赤军队的指挥官给杀了。后来他被任命为兵部郎中,招募了四百多名阿速军士兵。十月,他升任兵部尚书,得到皇帝授予的双珠虎符,统领六百人前往通州迎敌。恰逢丞相燕帖木儿到达檀子山,与秃满迭儿交战并取得了胜利。之后,他又升迁为大司农丞。
阿儿思兰是阿速氏族的人。当初,宪宗皇帝用军队包围了阿儿思兰的城池,阿儿思兰带着他的儿子阿散真前往军营朝见皇帝。皇帝赐给他手诏,让他专门统领阿速人,并且留下他军队的一半,其余都让他带回驻守境内。皇帝还让阿散真留在自己身边。在路上,他们遇到了阇儿哥的叛军,阿散真奋勇作战,最终战死沙场。皇帝派人把阿散真的尸体运回安葬。阿儿思兰对皇帝说:“我的长子战死了,不能为国家效力,现在我把我的次子捏古来献给陛下,希望陛下能够重用他。”捏古来来到皇帝面前后,皇帝让他跟随兀良哈台征讨哈剌章,他立下了战功,兀良哈台赏赐给他白金和名马。后来,他又参加了伐宋的战争,不幸中流矢而死。
他的儿子忽儿都答,担任管军百户的职务。世祖皇帝命令他跟随不罗那颜去哈儿马某的地方,结果他因为生病而死去了。
他的另一个儿子忽都帖木儿,在武宗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随他征讨海都,因为战功而得到赏赐的白金。至大元年,他被授予宣武将军、左卫阿速亲军副都指挥使的官职。四年后,他去世了。
哈八儿秃是薛亦氏族的人。在宪宗时期,他跟随军队攻打钓鱼山,立下了战功。回来之后,他又跟随亲王塔察儿北上征战,担任千户所都镇抚。后来,他又跟随千户脱伦伐宋,最终战死沙场。
子察罕,一开始跟着塔察儿攻打樊城的西门,带领扬州等地的游击军跟宋军打仗,立了功。到了至元十一年,他又跟着忽都帖木儿攻打江陵东南的城堡,后来又跟着阿剌罕在阳逻堡南面打败了宋军。阿剌罕看中了他的能力,把他选为本万户府的副镇抚。十二年,他被分派到脱脱总管手下,带兵到广德当游击军,跟宋军作战,打败了他们,皇上赏赐了他白金和酒器。他还跟着军队攻打独松、千秋、拨出等关隘以及许多山寨,那些投降的百姓,他都好好安抚他们,皇上又赏赐了他一百两白金。十三年,中书省任命他为瑞安县的达鲁花赤。他刚到任,就招来了十多万户逃亡的百姓。十四年,他升职为忠显校尉、管军总把,还管着新归附的五百人军队,跟着宣慰使唐兀台在司空山打仗,又立了功,皇上就让他兼任都镇抚。没多久,他又被选为侍卫亲军。十六年,他被授予银符,官职也升为忠武校尉、管军总把。二十四年,皇上赏赐他金符,授予他承信校尉、蒙古卫军屯田千户的官职。二十五年,他又升为武义将军,还兼任本地的达鲁花赤。二十七年,他升任左翼屯田万户府的副万户。大德五年,他去世了。他儿子太纳继承了他的职位。
艾貌拔都,是康里氏族人。他一开始跟着雪不台和那演征讨钦察,攻下了河西城,收复了西关,打败了河南的敌人;后来又跟着定宗皇帝去阿奴地区开疆拓土,都立下了战功。他还跟着四太子南征,被任命为怯怜口阿答赤孛可孙。后来他又随军渡江攻打鄂州,可惜因为生病,死在了军中。
哎,这孩子也速台儿,可厉害了!他跟着大军去打阿蓝答和浑都海,还参加了征讨李璮的战役,以及攻打南宋的战争,立下不少功劳,最后被封为管军总把。
元朝十四年,他又跟着大军去攻打福建兴化,厉害的是,他还招降了古田等地的五千多户百姓!因为这个大功劳,他升官了,成了武略将军、千户,皇上还赏赐了他金符呢! 之后他又招募了两千五百多新兵,官儿又升了,成了宣武将军、总管,皇上这次赏赐的是虎符! 后来,朝廷要派兵去征讨日本,也速台儿一听,立马表示愿意出力,皇上高兴坏了,又赏赐了他弓箭,还把他升为了怀远大将军、万户,这官儿越做越大啊!
元朝二十年,他被任命为泰州万户府达鲁花赤。 到了二十三年,他又升官了,成了昭勇大将军、钦察亲军都指挥使,这官位那是相当的高了! 二十四年,他又参加了征讨乃颜的战争,并且立下了功劳。 可惜啊,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不过,皇上很赏识他,死后追封他为金吾卫上将军、成武郡公,还给了他“显敏”的谥号,也算是死后荣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