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都,是斡鲁纳台氏的人。他爷爷阿术鲁,跟太祖成吉思汗一起喝过黑河的水,多次跟着打仗,还被赏赐了银印,带兵攻打辽东的女真各部。后来又带兵打西夏,在合剌合察儿(地名)跟西夏人打了一场大仗,活捉了西夏皇帝,太祖还把西夏皇帝的遗物都赏给了他。接着他又带兵南征,攻下了信安,还有宿州、泗州等地。后来诸王塔察儿觉得阿术鲁年纪大了,就让他儿子不花接了他的班。中统二年,不花死了,儿子还小,所以他哥哥的儿子怀都接替了他。

中统三年春天,李璮造反了,朝廷命令怀都跟着亲王哈必赤一起去讨伐他,把李璮围在了济南。四月,李璮半夜带兵突围,四处冲杀想逃出去。怀都冲上去跟他们狠狠地打了一仗,砍死了百十来个,抓了二百多人,缴获了数百件兵器。李璮逃回了城里,怀都就日夜带兵攻城。七月,攻破了济南,杀了李璮。哈必赤认为怀都功劳最大,皇上就赏了他金虎符,让他统领蒙古军和汉军。之后他又攻打海州,还打到了淮南的庐州。至元三年,他被任命为邳州监战万户。四年,他当上了山东路统军司的领导,跟着主帅一起南征。到了襄阳,渡过汉江的时候,宋军的水军想切断他们的归路,怀都挑选精兵强将,冒着危险渡河,打败了宋军,抢了二十多艘战船,砍死了上千个宋兵。六年,军队到了淮南的天长,在五河口跟宋军作战,打败了他们。七年,朝廷命令他驻守鹿门山、白河口、一字城。九年春天,怀都主动请缨攻打樊城的一个古城堡。那城堡有七层楼那么高,怀都晚上带兵攻城,自己也冲在最前面,冒着箭雨石头,最后攻下了城堡,还杀了宋将韩拨发,抓住了蔡路钤。襄阳城投降后,怀都带兵驻扎在蔡州、息州,还巡视了淮安,回到正阳城,又攻占了安丰,抓获了无数的俘虏。

话说十一年夏天,宋朝大将夏贵带兵攻打正阳,怀都将军率领步兵在淮河西岸,一直打到横河口,打退了宋军。九月,又攻下了安庆。

到了十二年,怀都将军北渡长江,到达栅江堡,碰上了宋军三千多人,双方大战一场,怀都将军取得了胜利。之后又回到长江以南,驻扎在镇江。探子回报说宋朝平江军从常州出兵,怀都将军立刻带了一千人马赶到无锡,与宋军遭遇,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全歼了敌军。七月,朝廷命令怀都将军率军保护焦山江岸,并在扬州湾头修建木城防守。九月,怀都将军被任命为枢密院事,继续镇守镇江。

后来,宋朝的殿帅张彦和安抚使刘师勇攻打吕城,怀都将军和万户忽剌出、帖木儿一起追击到常州,缴获了宋军一百多艘船,还活捉了张殿帅和范总管。十月,怀都将军跟随右丞阿塔海攻打常州。宋朝的朱都统从苏州前来救援,怀都将军带兵赶到横林店,与宋军遭遇,奋勇作战,大获全胜。十一月,怀都将军攻下了苏州,又攻下了秀州,并且安抚了临安以东新归附的百姓。

十三年秋天,怀都将军和元帅撒里蛮、帖木儿、张弘范一起攻打温州、福建,沿途的州郡都纷纷投降。十四年,怀都将军被授予镇国上将军、浙东宣慰使的官职。之后,他又平定了台州、庆元地区的叛乱,在黄奢岭和温州白塔屯寨与叛军大战,一路追击到漳州、泉州、兴化,最终平定了叛乱。十六年,怀都将军被召回朝廷,皇帝赐给他玉带和弓箭,并任命他为行省参知政事。后来,怀都将军前往处州,不幸因病去世。

他的儿子八忽台儿,官至通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平定了浙东、建宁地区的盗贼,屡立战功。另一个儿子不花子忽都答儿长大后,继承了父亲的蒙古军千户职位,也参与平定宋朝的战争,立下战功,被授予浙西招讨使,后来又改任邳州万户,最终官至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后去世。

哎,我一开始迷迷糊糊的,还挺害怕那些孩子们的。元世祖至元二年,我开始在宫里当侍卫。九年的时候,皇上派我去海外的八罗孛国。

十一年,我跟八罗孛国的人一起,带着好多宝贝进京朝见皇上。皇上很高兴,赏了我一个金虎符。十二年,我又去了趟八罗孛国,这次还带回了他们国师送的名贵药材,皇上赏赐的东西可多了。十四年,我当上了兵部侍郎。十八年,我升职了,当上了荆湖占城等地的行中书参知政事,还去招抚占城。二十一年,我被召回京城。

皇上又派我去海外的僧迦剌国,去看佛祖的钵和舍利子,回来的时候,皇上赏赐了我玉带、衣服和马鞍马具。还是二十一年,我从海上回来后,管起了镇南王府的事,皇上又赏了我条玉带。后来,我跟平章阿里海牙、右丞唆都一起征讨占城,结果打败了,唆都还战死了。 我赶紧跟镇南王说,咱们应该在浪大湖附近驻扎军队,等敌人露出破绽再行动。镇南王把这事儿禀报了皇上,皇上同意了,最后我们全军都安全回来了。

二十四年,我又去马八儿国取佛祖的钵和舍利子,结果在海上遇上大风,足足航行了一年才到。 那儿有个好医生,药也挺好,我带回了一些他们进贡的物品,还自己掏钱买了紫檀木,做殿宇的材料,也献给了皇上。有一次,我在浴室里伺候皇上,皇上问我:“你出海几次了?”我说:“我出海四次了。”皇上觉得我很辛苦,又赏了我条玉带,还把我升为资德大夫,还遥授我江淮行尚书省左丞和泉府太卿的职位。

公元1292年,他被召进朝廷,献上了所有珍奇异宝。当时朝廷正计划征讨爪哇,并设立福建行省,他和史弼、高兴一起担任平章政事。皇上把军事指挥权交给史弼,而海路方面的指挥权则交给了他,还特意嘱咐说:“你们到了爪哇,一定要派使者来报信。你们在爪哇驻扎期间,其他的小国自然会归顺,可以派人去招降他们。如果他们愿意纳贡称臣,那都是你们的功劳。”军队到达占城后,他先派郝成、刘渊去招降南巫里、速木都剌、不鲁不都、八剌剌等小国。

公元1293年,他们攻打葛郎国,葛郎国国王合只葛当投降。他又派郑珪去招降木来由等小国,这些小国都派子弟前来投降。爪哇国王的女婿土罕必阇耶虽然先投降了,但后来又反叛了,这件事在《史弼传》里都有记载。众将领商议班师回朝,他想要按照皇帝的旨意,先派使者进京奏报,但是史弼和高兴不同意,于是就带兵回国了,把俘虏和那些投降的小国的人一起带回朝廷。皇上因为他和史弼纵容土罕必阇耶反叛而治他们的罪,没收了他三分之一的家产,后来又把家产还给了他。他被任命为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兼任集贤院使和会同馆事,之后告老还乡。仁宗皇帝念及他多次出使边远地区,便下诏封他为吴国公,后来他去世了。

他(指亦黑迷失)的父亲忽都,是北庭人,武艺高强,超过常人。他从宿卫起家,后来做了南宿州镇将,负责守卫蕲县。后来跟随世祖皇帝南征,当时年纪将近七十岁,每次都冲锋在前,冒着枪林弹雨,身上中了数十处伤,战功赫赫。后来他搬到了大名路清丰县居住,在那里去世了。朝廷追赠他广平路总管的官职,并追封他为渔阳郡侯。

他父亲忽都去世的时候,他才刚出生几个月,母亲徐氏把他抚养长大,教育非常严格。她经常说:“我只有一个儿子,他已经长大成人了,不能让他不读书识字。”但是他们居住的县城偏僻落后,没有好的老师和朋友,于是母亲就送他到城里去读书。县太爷每天早晨都到学校去看望他,看到他举止得体,讲解清晰,和其他的孩子大不一样,非常喜爱他,对他也很赏识。等到他成年的时候,留着漂亮的胡须,仪表堂堂,非常英伟。

丞相阿术带兵南下攻打襄阳、江陵等地,很多偏将都听他指挥。军队走到安阳滩的时候,碰上了宋军的埋伏。宋军的骑兵直接冲锋陷阵,把我们的阵线冲得七零八落。这时,拜降骑马冲了出去,拉弓射箭,一下子射死了好几个宋军士兵,宋军的骑兵才稍微退却了一点。后来他又带领大家继续战斗很久,最后宋军大败。元世祖至元五年,他参加了围攻襄樊的战役,立下了战功。至元十一年,跟着阿术渡江,在水陆战场上都遇到了敌人,他总是第一个冲锋陷阵,英勇无比,在全军都数一数二。

宋朝灭亡后,因为他的功劳,他被任命为江浙行省的理问官。当时很多事情都是刚开始建立,省里的官员有什么建议,或者遇到一些事情不能自己做主,需要上报朝廷的时候,拜降总是把奏章写得很好,经常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到朝廷去请示。有一次他被召见,世祖皇帝远远地就认出了他,高兴地说:“那个黑胡子的使臣又来了!”可见皇帝对他有多器重。

至元二十七年,他升迁为江西行尚书省的都镇抚。正好碰上徭民和獠人骚扰边境,拜降就跟着丞相忙兀台一起去平定了叛乱。至元二十九年,他又升迁为庆元路的治中。那一年闹了大饥荒,他多次向上级行省报告情况,但是没有得到回复。拜降说:“老百姓都饿成这样了,还不赶紧赈灾,这哪里是为百姓着想啊!”于是,他就亲自跑到行省去恳求,最后争取到了四万石粮食,老百姓因此得以活命。

元贞年间,有个叫范某的浙江盐运司同知,是个阴险狡诈、贪赃枉法的家伙。州县的官吏都收了他的贿赂,任他摆布,所以他经常欺压百姓。老百姓要是有点好东西,比如值钱的宝贝或肥沃的田地,他都要抢过来据为己有。要是老百姓不给,他就联合一些无赖,诬告陷害,把人家搞得家破人亡,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嚣张跋扈,老百姓都对他又怕又恨。当地人本来想杀了他,但没成功,反而被反咬一口,被诬告抓起来关进监狱的人,少说也有几十个,最后都死在了监狱里。

兰溪县的叶一和王十四,他们家有很好的田地和房子,范某想要霸占,他们不肯,范某就诬陷他们犯了罪,把他们关进了监狱,关了十年都没审理。这件事后来上报到省里,省里的审理部门调查后,查明了真相,叶一和王十四终于洗清了冤屈。范某受到了惩罚,但是,之前被他害死的七个人已经冤死狱中了,只有叶一和王十四被释放了出来,当时这事儿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议论。大德元年,他升迁为浙江东道廉访副使,他上任后,雷厉风行,那些地头蛇都被他震慑住了。他的同事里要是有人贪污受贿,他就会上奏朝廷,弹劾他们,结果那些贪官污吏都被罢免了。后来,他又升任工部侍郎,皇上还赏赐他一套侍从的衣服,之后又升任工部尚书,他的政绩非常显著。

至大二年,仁宗皇帝带着皇太后去五台山避暑,他负责沿途的供给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没有一点差错,皇上对他非常赏识,还给了他很多赏赐。到了京城后,他又被任命为资国院使。他母亲徐氏去世了,他就回杭州奔丧。当时正值禁酒令实行得很严格,皇上破例赏赐了他十瓮酒,还派官兵护送这些酒到墓地,供祭奠之用。他母亲徐氏年轻守寡,教育子女非常严格,等他做了大官,在朝廷上为官,皇上还特地表彰了他家。他母亲年纪大了,看到他官做得越来越好,名声也越来越大,高兴地说:“有你这样的儿子,我死也瞑目了!”他为母亲守孝尽了孝道,还没来得及复职,就在延祐二年去世了,享年…… 追赠资政大夫、江浙左丞,谥号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