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璘,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人,他祖上是孛罗,曾经侍奉太祖皇帝,还跟着太宗皇帝一起打仗平定金国,后来驻守河南。他父亲叫太答儿,帮助宪宗皇帝征讨阿速、钦察等国家,立了大功,被封为都元帅。壬子年,他率领陕西西海、巩昌等地的军队攻打宋朝,打进了四川。癸丑年,他和总帅汪田哥一起占领了利州。甲寅年,他又攻打碉门、黎、雅等城池。乙卯年,攻入重庆,俘虏了宋朝的都统制张实。这一年,纽璘去世了。
纽璘长得高大威猛,力气大得惊人,而且很有谋略,经常跟着他父亲一起上战场。丁巳年,宪宗皇帝命令他带一万兵马去开拓疆土。他们从利州出发,经过白水,翻过大获山,穿过梁山,一直打到了夔门。戊午年,他们又回到钓鱼山,准备和都元帅阿答胡等人一起在成都汇合。宋朝的制置使蒲择之,派安抚使刘整、都统制段元鉴等人,率领军队占据遂宁江箭滩渡口,想切断纽璘军的东路。纽璘的军队到了那里,过不去河,就从早打到晚,杀死了两千七百多敌人,然后长驱直入,到达了成都。皇帝听说后,赏赐给他金银财宝表示慰劳。蒲择之派杨大渊等人守卫剑门和灵泉山,自己亲自率领四川的军队攻打成都。这时候阿答胡死了,诸王阿卜干和脱林带等将领商量说:“现在宋军的兵力一天天逼近,他们听说我们元帅死了,一定会倾巢而出,来攻打我们,他们的攻势我们难以抵挡。我们的军队离朝廷很远,等朝廷派新的元帅来,再抵抗敌人,恐怕来不及了。不如推举纽璘为首领,让他指挥大家,出其不意,一定能打败敌人。”大家都同意了,于是推举纽璘为首领。
纽璘率领将士们在灵泉山大败宋军,乘胜追击,活捉并斩杀了韩勇,蒲择之的军队溃败了。然后,纽璘包围了云顶山城,切断了宋军的退路。云顶山城的守将措手不及,只好投降。城里的粮食吃光了,守将也被杀了,城池也投降了。成都、彭州、汉州、怀州、绵州等地都被平定了,威州、茂州等地的少数民族也前来归附。纽璘献上金银、竹箭、银销刀,派速哥进京献礼。皇帝赏赐给他五十两黄金,并在军中正式任命他为都元帅。
纽璘手底下只有两万人马,他留了五千人给拜延八都鲁他们守成都,自己带着一万五千人从马湖出发,直奔重庆。冬天,皇帝的军队推进到大获山,纽璘带着号称五万人的步兵和骑兵,还有两百艘战船,从成都出发了。他派张威带着五百人当先锋,水陆并进,计划封锁重庆的江面,切断吴蜀之间的联系,还在资州江口架桥方便大军过江。千户暗都剌率领水军顺流而下,纽璘则率领步兵和骑兵往南走,旌旗和辎重绵延百里,声势浩大,渡过泸水,然后继续向东进发。蒲择之带兵分路拦截,结果每次都被打败。纽璘到达涪州后,造了浮桥,把军队驻扎在桥的南北两侧,防止宋军的援兵过来。听说大军里很多人得了瘟疫,他就派人送来了一万头牛、狗和猪。
第二年春天,朝廷的行在所(皇帝临时驻地)下令讨伐思州和播州,抓获了他们的一名将领。宋将吕文焕攻打涪州的浮桥,那时候成都刚刚被攻下不久,士兵和战马不适应那里的水土,很多都生病死了,纽璘为此很担忧。皇帝密令催促他出战,没办法,他只好出兵,结果大败吕文焕的军队,俘获了两名将领并将其斩首,然后就班师回朝了。吕文焕又带兵袭击他的后方,纽璘再次打退了他。
中统元年,世祖皇帝登基,纽璘进京朝见,皇帝赐给他虎符,还有五十两黄金、二千五百两白银和两匹马。纽璘派梁载立去招降黎州、雅州、碉门、岩州、偏林关等地的蛮族,招降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共两万多户人家。没过多久,皇帝下令把西川的军队和陕西的军队的一部分都交给纽璘指挥,让他镇守秦州、巩州和唐兀之地。三年后,宋将刘整率泸州投降,吕文焕又去围攻泸州,皇帝下令派兵去救援,吕文焕被打败逃跑,于是就把泸州的百姓迁到了成都和潼川。四年后,纽璘被刘整诬陷,被朝廷召到上都问罪,查问后发现没有罪状,皇帝就把他释放了。回朝的路上,他在昌平去世了,他的儿子叫也速答儿。
也速答儿这小子,跟他爹一样,又勇猛又聪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的时候,他去见皇帝了。皇帝把他安排到枢密院火都赤手下,让他学习军事。
后来跟着大军去围攻嘉定。他只带了三千人马,就跑到三龟山、九顶山一带去侦察地形。结果,他打败了宋朝安抚使昝万寿的军队,斩杀了五百个敌人的脑袋!因为立了大功,皇上赏了他虎符,还任命他做六翼达鲁花赤。 昝万寿没过多久,就派他的部将李立带着嘉定、三龟、九顶、紫云等地的城池投降了。
之后,他又跟着枢密副使忽敦带兵去攻打下游的各个城池,那些城池一听说是元军来了,都吓得赶紧投降了。忽敦带着两万兵马,跟东川行枢密院的合答一起围攻重庆,围了一年多,城池还是没攻下来。皇上就命令枢密副使不花去代替他指挥作战。不花带着一万多兵马到了重庆城下,也速答儿就带着二十多个骑兵去攻打城门。宋朝都统赵安带兵出来迎战,也速答儿竟然三次冲进敌人的阵营,还两次挟持敌方猛将冲出来!元军的大部队也赶到了,又斩杀了五百多个敌人的脑袋。赵安没办法,只好打开城门投降了,宋朝的制置使张珏逃跑,结果被追到涪州给抓住了。
这捷报传到皇上那儿,皇上高兴坏了,赏了他玉带和五千贯钱,还任命他为西川蒙古军马六翼新附军招讨使,接着又升他为四川西道宣慰使,最后还加封他为都元帅。
罗氏鬼国造反了,朝廷下令让四川的军队和云南、江南的军队一起讨伐他们。军队到了会灵关,罗氏鬼国的先锋阿麻、阿豆带着几万兵马来迎战。结果也速答儿直接冲进敌军阵营,活捉了阿麻、阿豆,当场把他们杀了。罗氏鬼国首领吓得不轻,带着五万多户人家投降了。因为立了大功,也速答儿被任命为西川等处行中书省右丞,还赏赐了很多金银财宝和马鞍马具。
后来,西南地区的蛮族首领左、都掌蛮得兰右也叛乱了,朝廷又派兵平叛,也速答儿成功平定了叛乱,并被朝廷提升为四川等处行枢密副使。冬天,乌蒙蛮暗中勾结都掌蛮再次叛乱,朝廷下令调兵,和云南行省的拜答力进一起讨伐。也速答儿抓住了乌蒙蛮的首领,皇帝赏赐给他玉带和织金衣服,还把他提升为蒙古军都万户,之后又赏赐给他银鼠皮袍,让他镇守唐兀地区。他又被提升为同知四川等处行枢密院事,继续镇守当地。元成宗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到了元武宗时期,他从四川调到云南任职,官至左丞相,仍然兼任平章政事。后来他在南征叛乱的蛮族时染上瘴气,回成都的途中去世了。
他的弟弟八剌继承了他的蒙古军万户的职位。八剌死后,他的次子拜延袭任四川行省左丞;长子南加台官至四川行省平章政事。
阿剌罕是札剌儿氏的人。他的祖先拨彻曾经侍奉元太祖,屡立战功,多次参与攻城掠地。元太宗即位后,拨彻继续跟随皇帝征战陇北和陕西,英勇作战,最终战死沙场。阿剌罕的父亲也柳干,年轻时在皇子岳里吉手下当卫士长。乙未年,他跟随皇子阔出、忽都秃南征,屡立战功,被授予万户的职位,后来又升任天下马步禁军都元帅。大将察罕死后,也柳干接替了他的职位,被任命为诸翼军马都元帅,统领大军攻打淮东、淮西等地。戊午年,他在扬州战死。阿剌罕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成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己未年,他跟随世祖皇帝渡江,到达鄂州后返回。
忽必烈当上皇帝后,就重用了伯颜和孛剌。结果,宗王阿里不哥造反了,带兵打内战。阿剌罕带着他的军队在昔门秃打败了阿里不哥手下的阿蓝带儿和浑都海的部队,一直追到河西地区,因为立了功,皇上赏了他五十两金子。
中统三年,李璮造反,占据了济南,朝廷派大军去讨伐。阿剌罕在老仓口跟李璮打了一仗,把李璮打败了。李璮最后被杀,阿剌罕被封为都元帅,还赏赐了他金虎符和银印,那可是相当的荣耀啊!
到了至元四年春天,阿剌罕升官了,成了上万户,跟着都元帅阿术一起去打南宋。九月,大军到了襄阳的西安阳滩,跟宋军打了一场遭遇战,又赢了! 五年的时候,大军包围了襄樊,阿剌罕负责守卫南面的百丈山和漫河滩,跟宋军打了无数仗,宋军根本攻不进来。十年春天,樊城被攻破了,襄阳也投降了。
十一年秋天,丞相伯颜和阿术在襄阳会师,派阿剌罕率领各路军队去攻打郢州,然后收复其他的州县。十月,阿剌罕攻下了郢州南门堡。丞相伯颜和阿术亲自带骑兵去视察汉阳城墙,打算从汉口渡江。宋军派精兵死守汉口,于是伯颜又派阿剌罕率领蒙古骑兵抄近路,快速前进,打败了沙芜堡的守军,顺利渡江,攻下了鄂州。
阿剌罕和断事官杨仁风一起向东进攻寿昌,缴获了四十万斛粮食,然后率领左翼军顺流而下,沿途的州县都投降了,阿剌罕还安抚了当地的百姓。
公元1274年六月,元朝任命阿术为昭毅大将军,统领上万蒙古汉军驻扎建康(今南京)。丞相伯颜奉命回朝,留下阿剌罕负责治理地方,并授予他中奉大夫、参知政事之职。伯颜丞相回到军队后,把军队分成三路同时进攻。
阿剌罕率领西路军,一路向溧水、溧阳进发,攻破了宋军的银树东坝,打到护牙山庆丰圬,大败宋军,斩首七千,还活捉了宋将祝亮以及七十二名裨校,之后又斩首三千。接着又和宋军作战,斩首七千,把宋军的援兵赶跑了数十里。之后又击败了宋军三位都统,斩首三千。攻破建平县,杀了当地的守吏,然后进攻广德军的独松关。在此之前,宋朝广德守将张濡在独松关杀害了元朝的使者廉希贤、严忠范等人。阿剌罕军队到达安吉州上柏镇时,张濡率兵前来抵抗,结果被大败,斩首二千,副将冯翼被俘虏后当场处死。张濡逃跑了,元军一路追杀。
公元1275年春天,南宋投降。朝廷命令阿剌罕与左丞董文炳一起率领高兴等人攻打浙东的温州、台州、衢州、婺州、处州、明州、越州以及闽中各郡,五百名宋朝的运使、提刑等官员投降。之后,元军追击宋朝的嗣秀王赵昺到安福县,赵昺率领三万大军抵抗。阿剌罕身先士卒,率领高兴、撒里蛮等人渡江作战,激战四十多里,斩杀了宋军的步军统帅观察使李世达,活捉了赵昺以及一百八十名将吏,全部处死,缴获了五枚铜印和无数军资器械。泉州的蒲寿庚也投降了。江南平定后,阿剌罕被授予参知政事,佩带金虎符,担任江东宣慰使。
公元1276年,阿剌罕入朝觐见,被晋升为资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不久又升任右丞,仍然担任江东宣慰使。公元1280年,他被召回朝廷,拜为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负责行中书省事务,统领四十万蒙古大军征讨日本。军队行至庆元(今宁波),阿剌罕在军中去世。
他先是被任命为官,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江浙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还继续担任本军的万户。他弟弟也很快升官,从蒙古军万户升到了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还兼任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
阿塔海是逊都思人。他爷爷塔海拔都儿,是个骁勇善战的将军,曾经和太祖一起在黑河边喝酒,因为战功被封为千户。他爸爸卜花继承了官职,后来去世了。阿塔海长得高大魁梧,很有气度,才能和谋略都超过常人。他继承了千户的职位后,跟随大帅兀良合歹征讨云南,总是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战役结束后,他在世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侍奉于他。
元至元九年,他奉命快马加鞭,督促各路军队攻打襄阳。襄阳城破后,因为他的功劳,被授予镇国上将军、淮西行枢密院副使的职位。他还负责修筑正阳城的东城和西城。五月的时候,连日大雨,宋将夏贵趁着淮水上涨,来争夺正阳城。阿塔海率领军队抵挡,打败了夏贵,一直追到安丰城下才返回。后来,他又被任命为中书右丞,兼任行枢密院事。他渡过长江,和丞相伯颜的军队会合,攻克了池州。至元十二年,大军到达建康。宋朝镇江的代理守将石祖忠派人来请求投降。扬州守将李庭芝听到这个消息,就派兵突围反击。阿塔海率领军队救援,宋军看到元军就吓跑了。当时,真州、泰州等地还在宋军手中,镇江地处要冲,城防又薄弱,阿塔海就下令修建木栅栏来保护百姓。他还分兵驻扎在瓜洲,切断扬州的援军。宋将张世杰、孙虎臣率领水军在江中焦山脚下摆开阵势,声势浩大,阿塔海和平章阿术登上南岸督促军队,大败宋军。宋朝殿帅张彦和平江都统刘师勇袭击吕城,元军派万户怀都前去迎战,斩杀了张彦。十月,行枢密院并入行中书省,阿塔海仍然担任右丞。之后,元军攻克了常州,平定了平江和嘉兴。
至元十三年正月,大军兵临临安,宋朝投降,宋朝的幼主和太后都被带到元朝朝见。之后,阿塔海奉命前往瓜洲,和阿术商议淮南的事宜,最终平定了淮南。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伯颜和阿术的传记。
十四年,他被任命为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行中书省事,官职那是相当高了。十五年二月,朝廷召他进京,又升任光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相,还调到临安去工作。二十年,他又升迁为征东行省丞相,去征讨日本。结果遇上大风,船都坏了,损失了十七八支军队,真是可惜。二十二年,他担任同知沿江枢密院事。二十三年,他又去江西中书省任职,之后回到朝廷。二十四年,他跟随皇上征讨乃颜,战事结束后,就留在京城做奉朝请的闲职。二十六年十二月,他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朝廷追赠他好多荣誉称号,比如推忠翊运宣力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还追封他为顺昌郡王,谥号武敏,这可是极高的荣誉了。
他儿子阿里麻,做过江淮行枢密副使,后来官做到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御史大夫,最后也去世了。
他另一个儿子唆都,是紥剌儿氏。这小子骁勇善战,很早就进入宿卫,跟着皇上征讨花马国,立下了不少功劳。后来李璮在山东叛乱,唆都跟着诸王哈必赤一起平定了叛乱。回来后,他向朝廷建议说:“那些郡县里的不良少年,很多人偷偷摸摸地把马卖到宋朝境内,请求朝廷免除他们的罪责,把他们编入军队。”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招募了三千兵。其中一千人给了唆都,让他当千户,守卫蔡州。
至元五年,阿术他们围攻襄阳,朝廷命令唆都去巡逻,结果他一口气夺取了宋军的金刚台寨、筲基窝、青涧寨、大洪山、归州洞等几个重要的据点。有一次,他突然遇到了一千多宋兵,那些宋兵想偷他的马,唆都直接跟他们干了一仗,把他们打败了,还斩杀了三百多个人。六年,宋将范文虎率领水军驻扎在灌子滩,丞相史天泽命令唆都去抵挡他们。之后,唆都升了总管,朝廷又给他八百东平兵。九年,攻打樊城的时候,唆都第一个冲上城墙,城很快就被攻破了。襄阳城投降后,朝廷又给他五千士兵,还赏赐了他弓箭、衣服、金鞍、白金等很多东西。他进宫谢恩后,被任命为郢复等处招讨使。十一年,他被调到郢州的高港驻守,又打败了宋军,斩首三百级,还抓了九个宋军裨校。后来,他跟随大军渡过长江,鄂州和汉阳都投降了。
十二年,建康城投降了。当时,参政塔出命唆都进城招降,并改任他为建康安抚使。接着,唆都攻下了平江和嘉兴。然后,他率领水军,在皋亭山和伯颜会师。南宋灭亡后,朝廷下令伯颜押着宋朝皇帝进京,同时留下参政董文炳镇守临安,并让他自己挑选副手。董文炳推荐唆都,皇上就同意了。
那时候,衢州、婺州等地又重新起兵造反了。董文炳对唆都说:“严州要是不守住,临安就危险了,你去镇守那里吧!”唆都到严州才十天,衢州、婺州、徽州的军队就联合起来进攻。唆都打退了他们,俘虏了章知府等二十二人。之后,他又收复了婺州,在梅岭下打败了宋将陈路钤,斩首三千。接着,又收复了龙游县。
后来,唆都攻打衢州。衢州守备森严,唆都亲自率领军队呐喊冲击,最终攻上了城墙,攻克了衢州,宋朝丞相留梦炎投降了。之后,他又攻打处州,斩首七百。接着又攻下了建宁府的松溪县和怀安县。
十四年,唆都升任福建道宣慰使,兼任征南元帅府事,听从参政塔出的节制。塔出命令唆都从泉州出发,乘船到广州的富场会合。 出发前,信州的守臣来求援,说:“元帅要是不来,信州就守不住了。现在邵武正聚集兵力观望,伺机而动,元帅要是明天出发,邵武的军队晚上就会到了!”唆都跟大家说:“如果邵武不拿下,我们就会腹背受敌,岂止信州守不住那么简单!”于是派周万户等人去招降邵武。
唆都率军前往建宁,在崇安遇到了宋军,宋军的阵势非常强大。唆都命令他的儿子百家奴和杨庭璧率领几队人马夹击宋军,范万户率领三百人在祝公桥埋伏,移剌答率领四百人在北门外埋伏。杨庭璧率军深入敌阵,宋军溃败逃窜,埋伏的军队立即发起攻击,追击宋军,斩首一千多级。宋丞相文天祥和南剑州都督张清合兵准备偷袭建宁,唆都夜间设伏,打败了他们。 接着转战到南剑,击败了张清,夺取了南剑州城。到达福州,王积翁开城投降。
攻打兴化军时,知军陈瓒先请求投降,后来又闭城抵抗。唆都来到城下劝降,但遭到宋军矢石的攻击。于是唆都制造云梯和抛石机,攻破了兴化城。城内巷战持续了一整天,斩首三万多级,活捉了陈瓒,并将其肢解示众。到达漳州,漳州也拒守,唆都先派百家奴去和塔出汇合,自己留下攻打漳州,斩首数千级,知府何清投降。攻打潮州时,知府马发不肯投降,唆都担心耽误了在富场会合的时间,就放弃了攻打潮州,离开了。
十五年,唆都到达广州,塔出命令再次攻打潮州。潮州的城防更加严密,唆都下令填塞壕沟,制造云梯和鹅车,日夜猛攻。马发暗中派人纵火焚烧攻城器械,二十多天都没能攻下潮州。唆都对将士们说:“谁能第一个登上城墙,就封爵;已经做官的,就升官!”总管兀良哈耳第一个登上城墙,其他将士随后跟上,一直战斗到傍晚,宋军溃败,潮州被攻克。唆都升任参知政事,在福州行省任职。他被召回朝廷觐见,皇帝因为江南已经平定,打算对海外用兵,于是提升唆都为左丞,让他在泉州行省任职,招抚南方的各个部落国家。
十八年,唆都改任右丞,在占城行省任职。
十九年,他率领着上千艘战船,从广州出发,出海去攻打占城。占城摆开阵势迎战,号称有二十万大军。他率领敢死队冲锋陷阵,杀敌无数,斩首溺死的就有五万多人。又在“大浪湖”打败了他们,斩首六万。占城投降了,他就在那里修建城池,开垦田地耕种。他又去征讨乌里、越里等一些小部落,都轻易征服了,还积攒了十五万石粮食供给军队。
二十一年,镇南王脱欢征讨交趾,朝廷命令他率军前往支援。他们在清化府打败了交趾军队,夺取了义安关,交趾的臣子彰宪、昭显也投降了。脱欢让他驻扎在天长,就近取食,他和大军营地相距二百多里。没过多久,朝廷下令班师回朝,脱欢带兵回去了,但他却不知道。交趾派人来告诉他,他还不相信,等他赶到大营,营地已经空了。交趾军队在乾满江将他包围,他最终战死沙场。朝廷得知后,追赠他荣禄大夫的官职,谥号襄愍。他的儿子叫百家奴。
百家奴在元世祖至元五年,跟随元帅阿术攻打襄阳,参与修筑新城,屡立战功。七年,他作为人质跟随郡王合达,在灌子滩打败了宋军。八年四月,宋朝殿帅范文虎等人督运粮草,源源不断地运往襄阳。百家奴乘着战船顺流而下,到达鹿门山,想要切断宋军的粮道,主动出击攻击范文虎的军队,屡次取得战功,于是河南行省任命他为管军总把。后来,他归属于丞相伯颜麾下,被提升为知印。
在攻打鄂州时,宋朝都统赵五率领军队前来迎战,百家奴深入敌阵,击退敌人,身上中了好多箭。攻打沙洋时,他率先登上东角楼架设云梯,登上城墙奋勇作战,攻破了沙洋,夺取了他们的旗帜、弓箭、盔甲。攻打新城时,他第一个登上城墙,攻克了新城,宋将王安抚弃城逃跑了。伯颜将百家奴前后战功上报朝廷,世祖皇帝非常高兴,说:“这个人的名字,朕一直记在心里,等打完仗回来,朕要重用他,朕说话算数!现在先赏赐他一个良家女子和一个银碗,作为记号。”
从围攻汉阳开始,他们从沙武口划船进入长江。宋朝的制置使夏贵来迎战,结果百家奴和暗答孙冲进敌阵痛击,宋军溃败,我们顺利登上江南岸,缴获了大量的战船和兵器。
接着战斗转移到黄州,赶上天黑了,我们追击夏贵到白虎山,半夜才返回。没过多久,又攻破了金牛坝。十二年正月,我和千户薛赤干一起攻下了鸡笼洞,回到瑞昌县的路上,又遇到了夏贵的溃兵,再次击败了他们。当时,宋军派兵来救援瑞昌,但还没到,瑞昌县就已经被我们拿下了。我们又打败了宋军的援兵,俘获了五名被宋军俘虏的北兵,他们投降了我们。
之后我们包围了江州,宋朝安抚使吕师夔开城投降。我们攻克了池州,在丁家洲击败了宋朝平章贾似道和孙虎臣,追击他们一百多里,夺取了五艘战船以及旗帜和兵器,还俘虏了宋朝统制王文虎,因此占领了黄池。我们又攻取了宣州的土地,百家奴担任先锋,在喃呢湖与敌军作战,大获全胜,夺取了三百艘战船。太平州也望风归附。我父亲唆都劝降了建康。
于是伯颜命令谒只里评估各位将领的功劳。伯颜赏赐百家奴二锭银子以表彰他的功绩,并任命他为管军总把。不久,我跟随伯颜进京,被加封为进义校尉,赐予银符,仍然担任管军总把。攻打丹阳、吕城,攻破常州,我都立下了功劳。到达苏州后,宋朝守臣王安抚开城投降。秀州、湖州都未经战斗就投降了。
各路军队乘胜追击,直逼临安,宋朝皇帝投降。十三年,我被任命为新附军的镇江守将。没过多久,我又跟随平章博鲁欢攻打泰州和寿州,结果受伤了,不得不停止进攻。几天后,我和万户叶了虔率兵攻打泰州新城,我带伤率先登城,攻破了新城,又受了两处伤。此后,我又跟随阿术攻下了扬州等郡县,俘虏了宋朝制置使李庭芝和都统姜才。因为战功,我被提升为武略将军,赐予金符,任命为管军总管,镇守高邮白马湖。当时,行省任命百家奴继承他父亲唆都的职位,担任郢复州招讨使、建康宣抚使,仍然统领本翼军。
话说,没过多久,他就带兵平定了福建,一路拿下衢州、婺州、信州等地的城池。到了新安县,他痛击宋朝的赵监军和詹知县,把江通判也抓了起来。路上碰上了畲族军队,一场激战后把他们打败了。接着,他挥师东进,建宁府的沈安抚主动投降。南剑州也被攻破,张清、聂文庆逃跑了。闽清县和怀安县接到命令后也乖乖投降了。到了福州,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福州的王安抚率领军队投降。兴化也被攻克,陈安抚和白牒都统被俘。他还另外派兵攻打东华乡。张世杰的军队在泉州,他马上率领军队乘坐战船出海,追击张世杰到惠州的甲子门。军队推进到同安县的答关寨,沿海的县镇都纷纷投降。白望丹和“五虎陈”带着三千多艘战船前来投降。
十二月冬天,宋朝的二王派倪宙拿着奏表来投降。于是,他率军进兵广州,各郡县陆续投降。第二年正月,他班师回朝,又攻下了德胜等寨。到了蒲仙江,聂文庆再次逃跑。攻打潮州,攻破了城池,杀了马发等人,广东全境平定。三月,倪宙奉着降表来朝见,还没到,他就已经被授予昭勇大将军的称号,并赐予虎符,统领一万户军队。七月,他到上都朝见皇帝,被升为镇国上将军、海外诸蕃宣慰使,兼任福建道市舶提举,仍然统领本翼军驻守福建,不久又兼任福建道长司宣慰使都元帅。那时候,福建经常发生水灾,他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去买米赈济灾民,救活了很多穷苦百姓。
十七年,他到京师朝见皇帝,被加封为正奉大夫、宣慰使、都元帅。二十二年,他跟随父亲唆都征讨交趾,唆都英勇作战牺牲了,他就和脱欢一起率领军队逼近交趾边境,在水陆两路作战,战战皆捷。二十五年,他被紧急召到南京宣慰司,奉命征收五路地区的民马。二十七年,他被任命为建康路总管。武宗皇帝即位后,他又被提升为镇江路总管。至大四年,他的旧伤复发,最终在家中去世。
李恒,字德卿,祖上姓于弥氏,唐朝末年被赐姓李,祖辈都是西夏国的国主。他爷爷参与了河西地区的军事行动,当时有个守卫兀纳剌城的将领,是西夏国主的孩子,城池失守后,他宁死不屈。李恒的父亲惟忠当时才七岁,竟然要求和父亲一起死,带兵的将领很惊讶,把他带去献给宗王合撒儿,合撒儿收养了他。后来移相哥当了国王,惟忠跟着参与了中原地区的军事行动,立下了功劳。淄川王分封土地,任命惟忠为达鲁花赤,还给了他金符作为凭证。惟忠生下了李恒,李恒从小就与众不同,王妃把他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抚养。
中统三年,朝廷任命李恒为尚书断事官,但是李恒谦让给了他的哥哥。后来李璮在涟海造反,李恒跟着父亲弃家逃亡,向朝廷报告了这个消息。李璮很生气,把李恒一家关进了监狱。李璮被杀后,李恒才被释放出来。元世祖很赏识他的功劳,任命他为淄莱路奥鲁总管,给了他金符,还补偿了他失去的家产。
至元七年,李恒被改任为宣武将军、益都淄莱新军万户,参与了伐宋战争。襄阳守将吕文焕经常出来抵抗,殿帅范文虎也前去支援。李恒率领自己的军队在万山修筑堡垒,扼守襄阳城西,切断了他们的陆路交通。吕文焕等人又用渔船渡过汉水,侦察元军的军情,李恒设下埋伏打败了他们,水路也被切断了,于是元军开始进攻樊城。至元十年春天,李恒率领精兵渡过汉水,从南面率先攻城,樊城被攻破,襄阳也投降了。捷报传来,皇帝赐给他宝刀,并晋升他为明威将军,赐给他金虎符。
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颜在襄阳召开军事会议,然后进兵到郢州。宋军用船队封锁汉水,伯颜从唐港进入汉水,放弃了进攻郢州,转而进攻沙洋、新城,留下李恒断后,打败了宋军的追兵。到了阳罗堡,宋朝的制置使夏贵派他的儿子夏松来阻击,李恒冲锋陷阵,额头中了一箭,伯颜叫他停下来,但他更加卖力地战斗,最终射杀了夏松。各路军队渡过长江,李恒和宋军作战,从早上寅时一直打到下午申时,夏贵战败逃跑,鄂州、汉阳都落入元军手中。因为这次战功,李恒被晋升为宣威将军,赏赐白金五百两。之后,他跟随伯颜向东进军。
公元1274年春天,宋朝将领高世杰又来窥探汉水和沔水流域,于是朝廷派张弘范回鄂州驻守。当时江陵有很多豪强地主聚集民众,侵扰当地,朝廷下令张弘范去讨伐他们。张弘范却没急着动手,而是派人劝降,结果收降了十多万百姓,全部都释放让他们回家务农。他还严令军队不许抢掠,对那些送来的供奉和礼物也一样,全部拒收。
同年,张弘范跟随右丞阿里海牙到达洞庭湖,活捉了高世杰。之后他们攻下岳州,进攻沙市,并成功攻克。宋朝的制置使高达率领江陵投降,朝廷留下张弘范镇守江陵。张弘范下令给归州、峡州、辰州、沅州、靖州、澧州、常德州等地,这些州府都相继投降。没过多久,张弘范被调往常德驻守,以扼守湖南的咽喉要道。很快,朝廷下令分三路大军出征,任命张弘范为左副都元帅,跟随都元帅伯颜从江西出发。九月,张弘范在江州设立行营。军队到达建昌县时,活捉了宋朝都统熊飞。接着包围了隆兴府,隆兴府的转运使刘槃请求投降。张弘范察觉到这是个骗局,暗中做好了准备。果然,刘槃率领精兵前来偷袭,张弘范打败了他们,几乎全歼敌军,刘槃最终也投降了。之后,抚州、瑞州、建昌府、临江府相继被攻克。
军队里缴获了宋朝丞相文天祥与建昌府旧官吏和百姓的书信,张弘范把这些信全部烧掉了,这样军民的心才安定下来。接着进攻吉州,吉州知州周天骥投降,于是赣州和南安州也安定下来了。广东经略徐直谅送来信函,表示愿意投降,并献上他管辖的十四个郡;前江西制置使黄万石也率领邵武投降。隆兴府的帅府诬陷富户与敌人勾结,已经处死了130多户人家,张弘范回到隆兴府后,查明他们并没有罪过,就把他们全部释放了。
宋朝丞相陈宜中和他的大将张世杰,在福建拥立益王赵昰。福建各地的豪杰纷纷起兵响应。陈宜中不断派兵出战,在南丰打败了吴浚的军队。张世杰派都统张文虎和吴浚联合,十万大军,目标是夺回建昌府。陈宜中又派兵在兜港打败了他们。吴浚逃到瑞金投奔文天祥,结果又被陈宜中打败,文天祥逃到了汀州。陈宜中派镇抚孔遵追击,同时还击败了赵孟瀯的军队,夺回了汀州。
之后,元帅府撤销了,陈宜中被授予昭勇大将军、同知江西宣慰司事等职务,又加封镇国上将军,然后升任福建宣慰使,最后改任江西宣慰使。文天祥又夺回了汀州,军队从兴国县出发,一路打败了好几个县城,重点围攻赣州,情况十分危急。有人说文天祥的坟墓在吉州,建议派兵去掘墓,这样文天祥的军队一定会崩溃。陈宜中说:“我们是大军讨伐不服从的人,哪有掘人坟墓的道理!”于是,陈宜中分兵救援赣州,自己则率领精兵悄悄地到达兴国。文天祥逃跑了,陈宜中追到空坑,俘获了他的妻子和女儿,还抓到了招讨使赵时赏以及其他二十多个人,降服了二十万宋军。
朝廷下令让陈宜中与右丞阿里罕、左丞董文炳会合,一起追击益王。大家普遍认为应该直接去福建,陈宜中却说:“不行。如果我们的军队都在福建,益王一定会逃到广东,那样梅岭和江西就都保不住了,应该从广东方向夹击。”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军队到达梅岭,果然遇到了宋军,出其不意地打败了他们,宋军就逃到了(此处原文缺字,应为地名)州。十四年,陈宜中被拜为参知政事,负责江西行省事务。
十五年,益王死了,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又立了卫王昺,在广东各地坚守,朝廷任命范文虎为蒙古汉军都元帅,让他去平定南方。范文虎带兵攻下了英德府和清远县,打败了元朝的制置使凌震和运使王道夫,然后进军广州。张世杰等人就转移到崖山去了。当时元朝都元帅张弘范的水师还没到,范文虎就先按兵不动,派兵平定了梅州、循州等地。
凌震等人又来攻打广州,范文虎再次打败他们,他们都跳海自杀了,范文虎缴获了他们的三百多艘船,抓了包括宋迈在内的两百多名将领和官员,又在茭塘越打败了他们的残余部队。十六年二月,张弘范从漳州赶到,直奔崖山,范文虎率领部队赶去支援。张世杰聚集了上千艘战船,用粗大的绳索连接起来,做成防御工事来保护自己。范文虎就派兵切断他们的水源,形势越来越危急,劝降不成,就从北面逆流而上,冲破了他们的防线。绳索断了,张世杰仍然顽强抵抗,从早上打到晚上,张弘范指挥南面的部队一起进攻,大获全胜。陆秀夫先把妻子儿女沉入大海,然后抱着卫王一起投海自尽。跟随他们一起死的人有十多万人。元军缴获了宋朝的金印、后宫嫔妃以及文武百官。张世杰的大将翟国秀、凌震等人也都投降了。烧毁和沉没的船只之外,元军还缴获了八百多艘船。那天,天空乌云密布,像雾一样,有人乘船逃跑了,范文虎以为是卫王,就追到高州、化州,询问投降的人,才知道卫王已经死了,逃跑的是张世杰。张世杰后来也在海陵港溺水而死。岭南地区全部平定,范文虎凯旋回朝,皇帝对他论功行赏,非常丰厚,还宴请了将士两百多人。
十七年,范文虎被任命为资善大夫、中书左丞,到荆湖行省任职。他禁止掠夺百姓为奴婢,还赈济了常德、澧州、辰州、沅州、靖州五郡的饥民;对于那些被官府登记在册的猎户,除了留下了一千户之外,其他的都放他们回家了。
十九年的时候,他请求辞去军职,皇上就让他长子散木接替他担任江西宣慰司同知,继续当他的万户。在占城打仗的时候,皇上总是下令给他供应粮草军械,还有上百艘战船。他在瘴气弥漫的地方待了很久,得了病才回来。没过多久,皇上又下令让他跟着皇子镇南王去征讨交趾,他们用木筏渡海,攻下了天长府。交趾军队见大势已去,就放弃了国家,乘船逃跑了。他封锁了交趾的宫殿和府库,追击到海上,打败了他们,缴获了二百艘船,差点抓到他们的世子。正赶上盛夏,军队里爆发了疾病,又下起了大雨,营地都被水淹了。有人说交趾快投降了,请求班师回朝,但他没能阻止,最后还是回去了。交趾蛮兵追击败了后军,王爷就改派他殿后,一边打仗一边撤退。他被毒箭射中了膝盖,一个士兵背着他跑。到了思明州,毒发身亡,享年五十岁。后来,皇上追赠他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号武愍;又再次追赠他推忠靖远功臣、太保、仪同三司,追封滕国公。
他儿子散木,当上了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儿子囊加真,是益都淄莱的万户;儿子逊都台,担任湖南宣慰使司同知。孙子薛彻干,是兵部侍郎;孙子薛彻秃,是益都般阳的万户。
也速答儿是康里人,他父亲叫爱伯,爱伯是伯牙兀氏的人。元太祖时期,他率领族人归顺朝廷。开始的时候,他只带了五十户人家南征,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战死了。他儿子也速答儿继承了他的官职。跟着丞相伯颜去经略襄樊,在攻打百丈山、鹳子滩的战斗中,他的功劳最大。襄樊城快要攻破的时候,他身穿铠甲第一个冲上去,皇上赏赐了他一百两银子。第二年,他攻破了复州,杀死了敌将,因为功劳升任百户。主帅说赏赐不足以报答他的功劳,世祖皇帝就赐给他金符,升他为千户,让他督率五路军队招讨。至元十六年,又换成了金虎符,让他当管军总管。
江南平定之后,他被记功提拔,当上了怀远大将军、管军万户。领着江淮几百艘战船,东征日本,最后全军凯旋。朝廷特别赏赐他一百户人家养老,还额外赐给他衣服、弓箭、马鞍和马具。二十二年的时候,他又调任到泰州。那时候征召百姓当兵,他手下有一万多人,由也速答儿担任钦察亲军指挥使统领。大德三年,他因为生病去世了。
他生了七个儿子:老大叫教化;老二叫黑厮,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后来也因病去世了;老三叫黑的,担任牧马同知;老四叫延寿,继承了哥哥的职位;老五叫拜颜,担任哈剌赤;老六叫完泽帖木儿,在广德路担任万户达鲁花赤;老七叫哈剌章。
他父亲秃孙是钦察氏,在蒙古军队服役。中统三年,跟随丞相伯颜讨伐李璮的叛乱,因为立功被授予百户的职位。到了至元十年,他告老还乡,由他的儿子昔都儿接替了他的职位。
至元十一年,昔都儿跟随大军南征,攻下了襄阳、唐州、邓州、申州、裕州、钧州、许州等地,因为屡立战功被授予忠显校尉、管军总把的职位,还被赐予了银符,继承了他父亲的军队。十四年,他跟随诸王伯木儿追击折儿凹台、岳不忽儿等人,在黑城哈剌火林之地将其平定。十七年,朝廷赐给他金符,升为武略将军、侍卫军百户。当时还有不少原属南宋的城邑没有归附,昔都儿向朝廷建议,请求自己带兵去攻打那些城池,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那些城池听到消息后纷纷归附。
二十四年的时候,皇上赏赐给他虎符,升他当了宣武将军,还让他当了汉洞右江万户府达鲁花赤。那年秋天七月,他跟着镇南王去征讨交趾。到了冬天十月,大军到达交趾境内,驻扎在万劫这个地方。右丞阿八赤命令他带兵进攻,攻破了交趾人的一座城池,射杀了交趾人,还缴获了他们的七艘战舰。
第二年春天正月,大军逼近伪兴道王的老巢,在塔儿山和交趾人打了一仗。他冲锋陷阵,右胳膊中了毒箭,血流了一捧,但他依然浴血奋战,射死了二十多个交趾人。接着他又指挥军队乘胜追击,大败交趾军,最后攻入了交趾的都城。四月,在韩村堡又和交趾人打了一仗,活捉了他们的将领黄泽。当天晚上二更天,交趾人突然袭击,想劫掠营地,但是我们的军队早有准备,坚守营垒,敌人没得逞。第二天早上,我们鸣鼓出营,交趾人败退,我们追杀了不少敌人。回营后,他马上让人立起木栅栏,增加巡逻士兵,交趾人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五月,镇南王撤兵,他作为先锋,行军途中在陷泥关遭遇了交趾人的阻击,打了数十个回合,最终击退了敌人,然后赶到女儿关迎接镇南王。
路上,四万多交趾人截断了他们的归路,当时军队缺粮,又疲惫不堪,将领们都吓得脸色发白。他带领勇士们奋勇冲杀,把交趾人击退了二十多里,这才安全撤回。镇南王很感激他的功劳,就让枢密院的官员上奏朝廷,给他升官。
二十六年,皇上又赏赐给他虎符,任命他为广威将军,还让他当了炮手军匠万户府达鲁花赤。大德二年,他去世了。他的儿子也先帖木儿继承了他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