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抹宜孙,字申之,祖上是辽国迪烈部的后代。他家祖上五代以前有个叫也先的,当过太祖皇帝的御史大夫,这事儿史书上都写着呢。也先的曾孙叫石抹继祖,字伯善,继承了他爹的官职,当上了沿海上副万户。一开始,他被派到台州驻守,皇庆元年又调到婺州和处州。他带兵很严格,平定了宁都的匪寇,立了不少战功;而且他治理地方也很有一套,对盐务政策的改革很合时宜。他学习很广,经史子集都懂,天文地理、算命看相、甚至佛教道教的知识也都了解,在当时的名流士绅圈子里很有名气。宜孙是他儿子。

宜孙从小就聪明好学,特别爱看书,什么书都看,尤其擅长写诗。他借了他弟弟石抹厚孙的荫庇,继承了他爹的官职,当上了沿海上副万户,在处州当官。等他弟弟长大了,他就把官职让给了弟弟,自己退回台州。到了至正十一年,方国珍在海上造反,浙江行省就派宜孙去温州守城,宜孙立刻就去了。那一年,福建的匪寇又攻打处州,行省又派宜孙带兵去平叛。因为立了功,他升职成了浙东宣慰副使,在台州办公。没过多久,处州周围的山贼又开始造反,行省又派宜孙去剿匪。到了处州后,他先把城墙修好,准备抵抗敌人。至正十七年,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铁睦迩给他升官,让他当了枢密院判官,负责统领处州的军事,并在处州设立了分院。他还请来了江浙儒学副提举刘基当他的经历,萧山县尹苏友龙当照磨,他自己又找了几个处州本地人胡深、叶琛、章溢当军事顾问。处州地处山区,山谷纵横,盗贼依山为寨,经常出来抢劫,很难治理。宜孙就用了刘基等人的计策,有的用武力镇压,有的用计谋诱降,没多久就把这些贼寇全部消灭了。后来他又升官了,当上了同佥行枢密院事。那时候天下大乱,各地守将都各自为政,只顾着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浙东地区,就数宜孙在处州和迈里古思在绍兴最厉害了。

十二月,明朝军队攻下了兰溪,眼看就要打到婺州了,而石抹宜孙的母亲当时就在婺州城里。石抹宜孙哭着说:“忠义没有比君主和父母更重要的了!拿着朝廷的俸禄却不去尽忠职守,那就是没有君主;母亲有难却不去救援,那就是没有父母。没有君主,没有父母,我还怎么在天地间立足呢!” 于是,他立刻派胡深等人率领几万民兵去救援,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殿后。军队到了婺州,刚和明军交战就战败了,只好退兵。这时,经略使李国凤到了浙江东部,奉皇帝的旨意任命石抹宜孙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官阶是中奉大夫。

第二年,明军攻入了处州,石抹宜孙带着几十个骑兵逃到了福建边境,想图谋报复,可是到了那里发现人心涣散,事情已经无法再做了。他叹息道:“处州,是我一直守护的地方啊!现在我的力量已经耗尽,无处可去了,不如回到处州境内,死了也做个处州的鬼吧!” 于是他返回处州,到了庆元县,结果被乱兵杀害了。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追赠他为推诚宣力效节功臣、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上柱国,追封越国公,谥号忠愍。

迈里古思,是宁夏人,字善卿。至正十四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当时苗军主将杨完者在杭州,放纵他的军队抢劫,没有人敢管,老百姓非常痛苦。后来,一些苗军士兵跑到绍兴城里抢夺人马,迈里古思抓捕并斩杀了几个,苗军这才害怕了,不敢再到绍兴的地界来了。迈里古思的名声一下子就大了。江南行台迁治到绍兴后,命令迈里古思担任行台镇抚,于是他大力招募民兵,为防御做准备。处州的山贼烧杀抢掠了婺州的永康、东阳,迈里古思带兵前去讨伐,和石抹宜孙约定时间夹击山贼的老巢,最终平定了山贼。 他被提升为江东廉访司经历,仍然留在绍兴,用军队保卫行台。当时浙江东部和西部的很多州县都残破不堪,只有迈里古思保住了绍兴,境内安定祥和,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一样。江浙行省的官员奉皇帝的旨意任命他为行枢密院判官,在绍兴设立分院办公。

方国珍派兵去骚扰绍兴附近的县城,迈里古思一听就火了,说:“方国珍本来就是海盗,现在投降了朝廷,当了大官,居然还敢来祸害咱们老百姓,这成何体统!” 他打算带兵去讨伐方国珍。先派部将黄中去攻打上虞,黄中回来后,请求增兵。

那时候朝廷正依赖方国珍,用他的船运送粮食,而且御史大夫拜住哥跟方国珍私下里关系密切,收受了方国珍不少贿赂,感情好得很。拜住哥一听迈里古思擅自起兵,心里慌了,怕事情闹大,就派人把迈里古思骗到自己家里,想跟他商量商量。结果,拜住哥竟然指使手下用铁锤把迈里古思活活打死,砍下头扔进厕所里!城里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不管男女老少,都痛哭流涕。

黄中带着他的兵马去报仇,把拜住哥全家老小,还有府里那些官员和办事人员都杀光了,唯独留下了拜住哥一条命,然后把情况报告给了张士诚。张士诚就派兵去驻守绍兴。拜住哥后来升迁做了行宣政院使,监察御史真童上奏弹劾说:“拜住哥暗中害死忠臣,差点酿成大乱,他既不守法又不忠于朝廷,罪大恶极!应该按照律法严惩!” 朝廷于是下令削去拜住哥的官职,把他发配到潮州,迈里古思的冤屈这才得以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