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璧,字宝臣,是云中怀仁人。元世祖还是亲王的时候,就听说过他的名声,把他召来见面。世祖直接称呼他“秀才”,连名字都不叫,还赏赐给他三个仆人,给他发放薪水,甚至还让皇后亲自为他制作衣服。如果试穿不合身,世祖就亲自修改,对赵璧的宠爱程度,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世祖还派他四处奔波,去聘请王鹗等名士。他还让十个蒙古学生跟着赵璧学习儒家经典。世祖还命令赵璧学习国语,翻译《大学衍义》,有时候甚至在马上听赵璧讲解,世祖对赵璧讲解清晰透彻的文辞非常赞赏。
宪宗皇帝继位后,召见赵璧,问他:“治理天下,应该怎么做才能成功?”赵璧回答说:“应该先诛杀那些最坏的近侍。”宪宗皇帝听了很不高兴。赵璧退下后,世祖对他说:“秀才,你真是胆子够大的!我都替你捏了一把汗啊!”有一天,断事官牙老瓦赤拿着他的印章,去问皇帝:“这是先帝赏赐给我的印章,现在陛下登基了,是继续用这个旧印章,还是换一个新的呢?”当时赵璧也在旁边,他直接质问牙老瓦赤:“用不用你的印章,那是圣上说了算,你竟然敢拿着印章来问?”然后,赵璧夺过他的印章,交给皇帝。皇帝沉默了很久,最后说:“朕也做不了这个主。”从那以后,牙老瓦赤再也没用过那个印章。
壬子年,赵璧被任命为河南经略使。河南有个刘万户,贪婪淫乱,残暴凶狠,当地人结婚嫁娶,都必须先给他行贿,他收了钱才肯办事,大家都叫他“翁”。他的同伙董主簿更是仗势欺人,强抢民女,那些女子大多姿色出众,足足有三十多个。赵璧到任后,查办了他们的罪行,立刻把他们处死,并将被抢的民女都送回了家。刘万户大吃一惊,当时正下着大雪,他去拜访赵璧,说是慰劳辛苦,还摆酒祝贺,说道:“经略大人刚到任就铲除奸邪,这大雪就是吉兆啊!”赵璧说:“像董主簿那样的人,肯定还有,等把他们都除掉,吉兆才会更大!”刘万户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回家就病倒了,不久就死了,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是被吓死的。
1265年,元朝攻打南宋,我被任命为江淮荆湖地区的军事统帅。军队包围了鄂州,宋朝的贾似道派使者过来求和,这个人叫张璧。忽必烈对张璧说:“你上城去看看,一定要仔细观察我们的旗帜,如果旗帜动了,你就赶紧回来。”张璧上了城,宋军的将领宋京说:“如果北方的军队要撤兵,我们愿意把长江作为边界,并且每年进贡白银和绢各二十万匹。”张璧回答说:“如果你们在元军到达濮州的时候提出这个请求,或许还能考虑,现在我们已经渡过长江了,你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贾似道现在在哪儿呢?”这时,张璧恰好看到忽必烈的旗帜动了,就说:“等以后再商量吧。”于是就回去了。
元宪宗去世后,忽必烈即位。1264年,我被任命为燕京宣慰使。当时供应蜀地的军队,国库已经空虚了,再加上又要出兵北方,我精心策划运输补给,使得军队的供给源源不断。中书省成立后,我被授予平章政事,有人建议授予我答剌罕的称号,但我坚决推辞了。1265年,我跟随大军北征,之后被命令回到燕京,担任平章政事兼大都督,统领各路军队。这一年,开始制定太庙的雅乐。乐工党仲和、郭伯达,因为精通音律被选中,但他们却因为牵涉到伪造货币案而被关进了监狱。我说:“太庙的雅乐,是用来祭祀祖先的,是皇上用来表达孝心和不忘根本的,怎么能因为牵连无辜的人而废止雅乐的制作呢!”于是上奏请求赦免他们。1267年,李璮在益都叛乱,我跟随亲王合必赤去讨伐他。李璮已经占领了济南,各路军队都缺粮少食,我从济河弄到粮食和猪羊来供应军队,军队士气大振。
公元1264年,元朝建立不久,朝廷正式设立官制,我被提升为荣禄大夫。当时元世祖忽必烈想要写一篇讨伐南宋的檄文,找了好几个人执笔,都没能达到他的要求,于是就点名让我来写。我写完后,忽必烈龙颜大悦,夸赞说:“只有秀才你才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 然后,我又被提升为枢密副使。
六年后,宋朝的守将派人来秘密联络,想投降。忽必烈让我去鹿门山,和元朝大将阿术一起秘密商议。之后,我被任命为汉军都元帅府事。当时,宋将夏贵率领五万大军,带着三千艘粮船,从武昌逆流而上,准备支援襄阳。恰逢汉水暴涨,我利用地势险要的地方设下埋伏,等待宋军。夏贵果然在半夜偷偷摸摸地往上游进发,我立刻策马冲出鹿门,跑了二十多里路,突然发动伏兵,夺取了他们的五艘粮船,然后大声喊:“南边的船队已经溃败了,我们的水军应该赶紧进攻!”夏贵吓得不敢轻举妄动。第二天早上,阿术率领众将渡过汉江,追击夏贵的骑兵,而我则率领水军万户解汝楫等人追击夏贵的船队。双方在虎尾洲展开激战,夏贵大败而逃,宋军士兵溺死很多,我们缴获了五十艘战船,俘虏了三百多名将士。
高丽国王王禃被他的臣子林衍赶下台了。忽必烈把我召回,提升为中书左丞,又让我和国王的儿子头辇哥一起负责东京等路中书省的事务,并率兵平定平壤。这时林衍已经死了,我和高丽王商量说:“高丽迁到江华岛已经很多年了,表面上虽然向朝廷卑躬屈膝地进贡,但实际上依靠岛上的险要地势,所以权臣们才无所畏惧,敢于赶走国王。现在林衍虽然死了,但国王并没有罪过,如果朝廷派兵护送国王回国,让他在古都复国,就能安定军队,安抚百姓,这是最好的策略。” 于是派人把这个建议报告给忽必烈,他同意了我的建议。当时随军同行的人分到了高丽的美女,我分到了三个,但我把她们都送回去了。平定高丽后,我被提升为中书右丞。冬天,祭祀太庙的时候,负责祭祀的人弄丢了黄色的幔帐,后来在神庖灶下找到了,已经非常脏了。忽必烈听说后,大怒说:“这太不敬了,应该斩首!”我说:“法律规定只是杖责。” 那个人因此免于一死。十年后,我又被任命为平章政事。十三年后,我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元成宗大德三年,追赠我为大司徒,谥号忠亮。
我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仁荣,在归德府当同知;另一个叫仁恭,是集贤院的直学士。
我有两个孙子,一个叫崇,在郊祀署当令;另一个叫弘,在左藏库当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