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这地方啊,(上。)唐朝的时候叫甘州,也叫张掖郡,宋朝初期被西夏占领了,改名叫镇夷郡,后来又改成了宣化府。元朝初期又叫回甘州。元朝至元元年,设立了甘肃路总管府。八年后,又改名叫甘州路总管府。十八年的时候,设立了行中书省,来管辖河西一带的郡县。根据至元二十七年的统计,户数是一千五百五十户,人口是两万三千九百八十七人。(至元二十七年统计数据。甘州路的黑山、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地开垦了屯田,总共有一千一百六十多顷。)
永昌路,(下。)唐朝的时候是凉州。宋朝初期是西凉府,景德年间被西夏给占了。元朝初期还是西凉府。元朝至元十五年,因为永昌王宫殿在那里,所以设立了永昌路,把西凉府降级成了州,归属永昌路管辖。
西凉州。(下。)
肃州路,(下。)唐朝的时候叫肃州,也叫酒泉郡。宋朝初期被西夏占领了。元太祖二十一年,元朝西征,攻下了肃州。元世祖至元七年,设立了肃州路总管府。根据至元二十七年的统计,户数是一千二百六十二户,人口是八千六百七十九人。(至元二十七年统计数据。)
沙州路,(下。)唐朝的时候叫沙州,也叫敦煌郡。宋朝时期还是叫沙州,景祐年间,西夏占领了瓜州、沙州、肃州三州,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金朝时期也是这样。元太祖二十二年,元军攻破了沙州城,把它划归八都大王管辖。元至元十四年,沙州重新设立。十七年,升格为沙州路总管府,瓜州归它管辖。(沙州离肃州一千五百里,沙州附近的贫民想向沙州请求粮食,必须先向肃州报告,然后才能得到救济,朝廷觉得这样很不方便,所以才把沙州升格为路。)
瓜州,(下。)唐朝的时候改名叫晋昌郡,后来又改回瓜州。宋朝初期被西夏占领了。西夏灭亡后,瓜州也废弃了。元朝至元十四年重新设立。二十八年,把瓜州的居民迁到了肃州,瓜州就只剩下个名字了。
话说亦集乃路,位置在甘州北边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个大湖,西北边全是沙漠戈壁,这地方啊,原来是汉朝西海郡居延故城的所在地,夏朝的时候在这儿设立过威福军。元太祖二十一年的时候,这地方归顺了元朝。到了至元二十三年,又设立了总管府。 那年,亦集乃总管忽都鲁上奏说:“我们这儿有好多地可以耕种,能不能拨二百新兵来,在亦集乃这里开凿渠道,再让附近西僧余户的百姓帮忙?”元朝皇帝同意了。 这样一来,一共开垦了九十多顷的屯田。
宁夏府路嘛,唐朝的时候属于灵州。宋朝初期,这里被废除了镇的建制,只管辖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从唐朝末期开始,有个叫拓拔思恭的人镇守夏州,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管辖着银州、夏州、绥州、宥州、静州这五个州的地盘。宋朝天禧年间,这地盘传到了拓拔思恭的孙子拓拔德明手里,他把怀远镇改名为兴州居住,后来又升格为兴庆府,再后来又改名为中兴府。元朝至元二十五年,设立了宁夏路总管府。 值得一提的是,至元八年,元朝设立了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元贞元年,又撤销了宁夏路行中书省,把它的职权并入了甘肃行省。宁夏路管辖着三个州,这里枣园、纳怜站等地一共开垦了一千八百顷的屯田。
灵州,唐朝时叫灵州,也叫灵武郡。宋朝初期,被夏国占领,改名为翔庆军。
鸣沙州,隋朝的时候设立了环州,设立了鸣沙县。唐朝废除了环州,把鸣沙县划归灵州管辖。宋朝的时候被夏国占领,但名字没变。元朝初期,设立了鸣沙州,这里开垦了四百四十多顷的屯田。
应理州,跟兰州接壤,东边是大河,西边是沙山。根据地图和史书记载,这是唐朝灵武郡的辖地。具体州城啥时候建的,现在不清楚,元朝初期仍然保留了这个州。
山丹州,唐朝的时候叫删丹县,属于甘州管辖。宋朝初期被夏国占领,设立了甘肃军。元朝初期,被阿只吉大王分到地盘。至元六年,开始在山丹修建城池,把“删”字的笔画给简化了。至元二十二年,升格为州,归甘肃行省管辖。
西宁州,唐朝的时候叫鄯州,管辖湟水县,上元年间被吐蕃占领,叫青唐城。宋朝改名为西宁州。元朝初期,被章吉驸马分到地盘。至元二十三年,设立了西宁州等处榷课司。至元二十四年,封章吉为宁濮郡王,让他镇守西宁州。
话说当年,成吉思汗在太祖四年的时候,带兵从黑水城北面的兀剌海西关进军河西走廊。
(这段记载缺失了一些细节,只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然后呢,他们打了个大胜仗,活捉了西夏的将军高令公,还攻下了兀剌海城。
就这么简单,记载就到这儿了,中间过程没写。 不过光看结果也知道,那仗打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