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土哈,他们祖上是武平北折连川按答罕山部族的人,后来从曲出迁徙到西北玉里伯里山,就以山名作为姓氏,并且把他们的国家叫做钦察。这个地方离中国有三万多里,夏天夜晚特别短,太阳刚落下去就又出来了。曲出的人生了唆末纳,唆末纳生了亦纳思,他们世世代代都是钦察国的国王。

元太祖征讨蔑里乞的时候,蔑里乞的国王火都逃到了钦察,亦纳思收留了他。太祖派使者去责问亦纳思说:“你藏匿了我的猎物——那只负箭的麋鹿,快把它交出来,不然的话,灾祸就要降临到你的头上!”亦纳思回答说:“逃脱的麻雀,在灌木丛中还能生存,我难道还不如草木吗?”太祖于是下令派兵讨伐他。这时亦纳思已经老了,国内又大乱,亦纳思的儿子忽鲁速蛮就派使者向元太宗投降。而宪宗奉命领兵,已经到达了钦察的边境,忽鲁速蛮的儿子班都察就率领全族投降。班都察在征讨麦怯斯时立下了战功。他还率领一百名钦察士兵跟随世祖征讨大理,参与了伐宋战争,以骁勇善战而闻名。他曾经侍奉在皇帝左右,负责管理皇家的马匹和牲畜,每年都进贡马奶,这种马奶颜色清澈,味道鲜美,被称为黑马奶,因此人们把他的族人叫做哈剌赤。

土土哈是班都察的儿子。中统元年,父子俩都跟随世祖北征,都因为立功而受到皇帝的赏赐。班都察去世后,土土哈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担任宿卫。

宗王海都叛乱,世祖认为那是国家的根本之地,就命令皇太子北平王率领诸王镇守那里。至元十四年,诸王脱脱木、失烈吉叛乱,他们四处劫掠,甚至抢走了祖宗曾经使用过的御用大帐。土土哈率领军队讨伐他们,在纳兰不剌击败了他们的将领脱儿赤颜,并且把被抢掠的各部族的人民都带了回来。应昌部族首领只儿瓦台也叛乱了,脱脱木率兵前去支援他,中途遇到了土土哈,双方即将开战,土土哈先抓获了脱脱木的几十名侦察骑兵,脱脱木于是撤兵,结果只儿瓦台被消灭了。土土哈追击脱脱木等人到了秃兀剌河,追击了三天后才返回。不久又在斡欢河再次击败了他们,夺回了被抢走的大帐,并将被掠走的各部族人民送回了北平。

十五年,皇上命令我带一千钦察骑兵,一起北上征战。追击逃走的失烈吉,越过金山,活捉了札忽台等人,献给了皇上。我又打败了宽折哥等人,即使身负重伤,也奋勇作战,缴获了大量的羊、马和军需物资。 回到京城后,皇上把我召到床边,亲自慰问我的劳苦,赏赐了我金银酒器,还有银子一百两,金币九枚,以及一年四季的节日宴会、孙子穿的冠服一套,还有一只海东白鹘。皇上还把夺回的敌军大帐赏赐给我,并对我说:“祖宗留下的武帐,不是臣子可以使用的,因为你能把它夺回来,所以才把它赏赐给你。” 皇上曾经下旨说:“把钦察人编入百姓户籍,或者隶属于各路诸王,都要另立户籍,编入土土哈,每户给两千贯钱,每年赏赐粮食和布帛,挑选其中勇敢的人,充实禁卫军。”

十九年,我被任命为昭勇大将军,同知太仆院事。二十年,又改任同知卫尉院事,兼领群牧司。我请求把我的哈剌赤部队安置在京城附近屯田,皇上就拨给了我霸州文安县四百顷土地,又增拨了八百名新归顺的宋军士兵,让我负责这件事。二十一年,皇上赏赐给我金虎符,还有金貂、裘帽、玉带各一件,一只海东青鹘,一块水硙(一块盐田),近郊两千亩田地,并把河东各路蒙古军子弟四千六百人划归我的指挥。二十二年,我被任命为镇国上将军、枢密院副使。二十三年,设立了钦察亲军卫,我兼任都指挥使,可以任命自己的宗族亲属和将吏担任官职。

海都带兵打金山,朝廷就让大将朵儿朵怀去抵挡。过了几年,宗王乃颜造反了,偷偷派人去联系也不干和胜剌哈,结果被土土哈抓住了,土土哈把他们的阴谋全告诉了朝廷。胜剌哈设宴想请两个大将吃饭,朵儿朵怀正准备去,土土哈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就拦住了他,胜剌哈的计划没成功。

没多久,朝廷下令让胜剌哈进京,本来打算让他走东边,土土哈跟北安王说:“他地盘在东边,万一有什么意外,那就是放虎归山啊!”于是就让他改走西边了。后来听说也不干要造反,大家想先报告朝廷,再出兵。土土哈说:“打仗讲究速度,如果他真的造反,咱们出其不意,直接拿下他;要是不造反,咱们就按约定撤兵。”当天就出发了,马不停蹄地赶了七天七夜,过了秃兀剌河,在孛怯岭打了一仗,大获全胜,也不干只身逃跑了。

元世祖当年亲征乃颜,听说这事儿后,就派人让土土哈去收拾剩下的叛军,土土哈沿着河往下走,碰上了叛王也铁哥一万多骑兵,打跑了他们,缴获了很多战马,还抓住了叛王哈儿鲁等人,把俘虏送到皇帝那里,把他们杀了。钦察、康里那些投降的叛军,都交给土土哈管,设立了哈剌鲁万户府,那些散落在安西各王部下的钦察人,也都归土土哈统领。

那时候成宗皇帝带着皇孙在北方驻军,就让土土哈也跟着去。他们追击乃颜的残余势力到哈剌,杀了叛王兀塔海,彻底平定了叛乱。第二年,诸王也只里被叛王火鲁哈孙攻击,派人来求救。土土哈又跟着皇孙带兵去救援,打败了兀鲁灰。回到哈剌温山,夜里渡过贵烈河,打败了叛王哈丹,彻底控制了辽东地区,设立了东路万户府。世祖皇帝很赏识他的功劳,把也只里妹妹塔伦嫁给了他。

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派他跟着晋王去打海都。到了杭海岭,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咱们的军队打了败仗,就只有土土哈带着他的部队冲上去死战,这才保护着晋王突围出来。追兵杀到的时候,土土哈挑选精锐部队设下埋伏,等着敌人,海都的人马不敢靠近了。

那年秋天七月,世祖忽必烈北巡,特意召见土土哈,鼓励他说:“当年太祖皇帝和他的臣子们一起经历了艰难困苦,曾经在班术河边喝水,以此来纪念他们的功劳。你今天的事迹,一点也不比当年的那些人差,你要继续努力啊!” 回到京城后,忽必烈大摆宴席款待群臣,他又对土土哈说:“北方来的那些人说,海都这样评价杭海之战:‘要是当时所有边关将领都像土土哈一样,我们还怎么打?’”论功行赏的时候,皇帝本来想先奖励那些汉人官员,土土哈却说:“按照惯例,应该先奖励蒙古将领。”皇帝说:“你不用谦虚,蒙古将领确实比你地位高,但论战场上的英勇,难道也比你强吗?” 于是,皇帝就按照功劳大小,分别赏赐了各位将领。

一开始,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下令把建康、庐州、饶州一带的几千户人家编入哈剌赤户籍,又把抓到的1700多户俘虏赏赐给了土土哈,还给他儿子安排了一个官职,让他负责管理这些户籍人口的赋税。公元1254年,土土哈上奏说:“哈剌赤军已经发展到上万人了,完全可以满足作战需要。”忽必烈龙颜大悦,赏赐给他珠帽、珠衣、金带、玉带,还有一只海东青猎鹰。他还赏赐给土土哈手下的士兵们上万匹的毛织品和丝绸。于是,土土哈就率领这支一万人的哈剌赤军到汉塔海去打猎,边境的敌人听说后,都吓得逃跑了。

公元1255年秋天,土土哈又攻打金山,俘获了三千多海都的百姓,然后回到和林。皇上又下令让他去征讨乞里吉思。公元1256年春天,军队到达欠河,河面结冰,走了好几天才到达目的地,彻底收服了乞里吉思的五个部落,并且驻军在那里看守。土土哈向皇帝汇报了战功,被提升为龙虎卫上将军,还被授予了枢密院的印信。海都听说土土哈攻下了乞里吉思,就率兵来到欠河,结果再次被土土哈打败,还被俘获了将领孛罗察。

公元1294年,成宗皇帝登基了。因为边境情况紧急,皇上特地免去了他朝拜的义务,还派人送去五百两银子、一套七宝金壶盘盂、一万贯钱、一顶白色毡帐篷和五峰骆驼。

到了冬天,皇上把他召到了京城,赏赐更加丰厚,又额外赏赐他手下士兵一千二百万贯钱。元贞元年春天,他又被派回北方边境戍守。第二年秋天,一些依附海都的诸王带着军队投降了,边境百姓受到了惊吓。他亲自赶到玉龙罕界,负责供应给养,安抚百姓,并引导岳木忽等诸王进京朝见。皇上脱下自己的衣服赏赐给他们,还额外赏赐了五十两黄金、一千五百两白银、五万贯钱以及轿子和车舆。

公元1297年正月,他被任命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同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奉命再次前往北方边境。二月,他到达宣德府后去世,享年六十一岁。皇上追赠他金紫光禄大夫、司空官职,追封为延国公,谥号武毅,后来又追封为王。他一共生育了八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儿子名叫床兀儿。

话说床兀儿,一开始因为老爹是朝廷大臣,所以奉旨跟着太师月儿鲁一起去打仗,那仗打在百塔山,他立了大功,一下子就升官了,成了昭勇大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妥妥的高官!

大德元年,他继承了他爹的职位,领着北边征讨的军队,带兵过了金山,去攻打八邻的地盘。这八邻地南边有一条河叫答鲁忽河,八邻的将军帖良台带着兵在河边扎营,砍树做木栅栏挡住河岸,保护自己。他们的士兵都下马跪坐着,拿着弓箭等着我们军队,箭射不到我们,马也过不去河。床兀儿灵机一动,下令吹响铜号,全军齐声大喊,声音震得山林都颤抖了。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势吓懵了,不知道该咋办,赶紧爬起来上马。 床兀儿抓住机会,率领大军渡过河,河水拍打着岸边,木栅栏都被冲散了,然后就乘胜追击,追了敌人五十里,把敌人的兵马、帐篷全给缴获了!

接着,军队到了阿雷河边,碰上了海都派来支援八邻的将军孛伯的军队。阿雷河上有个高山,孛伯把军队摆在山上,我们的马不好下山冲锋。床兀儿指挥军队渡过河,逼近敌人,敌人的马很多都摔倒了,我们趁机痛击敌人,又追了三十多里,孛伯就只身逃跑了。

第二年,北边的几个王爷,都哇、彻彻秃他们偷偷带兵去袭击火儿哈秃的地盘。火儿哈秃的地盘也有座很高很高的高山,敌人就占据着那座山。床兀儿挑选了那些勇敢又能爬山的好手,让他们拿着长刀从四面山上攻打,结果把敌人的军队全给打垮了!

第三年,床兀儿回朝,成宗皇帝亲自脱下衣服赏赐给他,还给了他很多优厚的待遇,又升他做了镇国上将军、佥枢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少卿,官职一个比一个高! 然后他又回到边关继续戍守了。

那时候,元武宗还在当皇子的时候,就领兵驻扎在朔方,每次打仗都要先问问床兀儿的意思。到了真正打仗的时候,床兀儿总是冲在最前面。四年秋天,叛王秃麦、斡鲁思他们带兵犯境,床兀儿在阔客之地迎战。还没摆开阵势呢,他就直接冲上去跟敌人搏斗,敌人根本顶不住,被他一路追杀,追过了金山才回来。

五年,海都的军队越过金山南下,停在了铁坚古山,仗着地势险要据险而守。床兀儿立刻带兵过去,把他们打败了。接着又跟都哇在兀儿秃之地对峙。床兀儿带领精锐部队冲进敌阵,左右夹击,杀敌无数,都哇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武宗亲眼看着这场战斗,感叹道:“哎呀,真是太厉害了!这么勇猛的战斗,我以前可没见过!”

这事儿传到朝廷,皇帝下令派御史大夫秃只他们到赤讷思之地,召集各路诸王和将领,询问这次战争的功劳大小。大家都说床兀儿功劳最大。武宗还亲自下令让尚雅忽秃楚王公主察吉儿,以及使者带着功劳簿奏报朝廷,皇帝又拿出自己的御用衣服,派使者亲自赏赐床兀儿。

七年秋天,床兀儿入朝,皇帝亲自对他说:“你镇守北边,多次立下大功,就算用黄金把你全身都装饰起来,也表达不了我对你的感激之情!”然后赏赐给他很多衣帽、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还任命他为骠骑卫上将军、枢密院副使、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太仆少卿,并且又赏赐给他一万人的军队和四千万贯的钱财。

过了九年,哇、察八儿、明里帖木儿等几位王爷聚在一起商量,说:“咱们太祖皇帝当年打天下多么不容易啊,好不容易才统一了全国。可我们这些子孙后代却没能好好享受这份基业,反而年年打仗,互相残杀,这不是自己毁掉祖宗的基业吗?现在镇守边疆的将领,都是太祖皇帝的嫡亲孙子,我们跟谁争呢?再说,之前跟土土哈打仗没打赢,现在又跟他的儿子床兀儿打仗也没什么成果,看来这是天意,也是祖宗的意思啊!不如派使者去请求皇上,罢兵休战,和睦相处。这样,咱们的百姓,老的能安享晚年,小的能健康成长,受伤疲惫的也能好好休息,这也算不辜负太祖皇帝对我们子孙的期望了。” 使者到了京城,皇上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明里帖木儿等人就停止了战争,回朝述职,朝廷还特地为他们设立驿站,方便往来。十年的时候,皇上任命明里帖木儿为荣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不久又升任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原来的钦察左卫指挥、太仆少卿的职务也都保留着。

成宗皇帝驾崩后,武宗皇帝当时正在浑麻出海域,床兀儿劝他赶紧回朝稳定大局,以回应天下人的期望。武宗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天就南下回朝。武宗皇帝即位后,赏赐给他成宗皇帝生前使用的大武帐等物品,提升他为平章政事,还兼任枢密院、钦察左卫和太仆寺的职务。回边疆后,又重新封他为容国公,赐给他银印,赏赐了很多上好的衣服和虎豹皮之类的珍贵物品。至大二年,床兀儿入朝,皇上又晋封他为句容郡王,并把他的印信换成了金印。皇上说:“当年世祖皇帝征讨大理时所用的武帐和穿的珠衣,现在都赏赐给你,别推辞。”第二天,皇上又把世祖皇帝坐过的安舆赏赐给他,还说:“因为你知道你有脚疾,所以赏赐你这个。”床兀儿叩头痛哭,坚决推辞说:“世祖皇帝用过的帐篷和衣服,我实在不敢承受,更何况是坐过的安舆,我更不应该接受。皇上如此宠爱我,我实在承受不起。”皇上看着左右侍从说:“别人都不知道推辞这些东西。”然后皇上又专门吩咐有关部门,给他准备了一辆马轿,让他可以乘坐到宫门口。

宋仁宗当皇帝后,老床兀儿就进宫朝见啦,皇上一下给他封了好几个官儿:光禄大夫、平章政事、枢密院事,还兼任了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和太仆少卿。这官儿可不少,够威风的!

延祐元年,他带兵打败了叛军首领也先不花,地点在亦忒海迷失。打赢仗后,赶紧派人去报喜,皇上还赏了他好多好衣服呢!第二年,他又打败了也先不花派出的将领也不干和忽都帖木儿,地点在赤麦干。这还不算完,他还追着敌人跑到铁门关,在紥亦儿跟敌人的大军又干了一仗,再次大获全胜!

到了延祐四年,皇上觉得他立了大功,年纪又大了,就把他召回朝中,让他在中书省商量政事,还继续让他管着枢密院。大理国进贡了象牙和金饰轿子,皇上直接赏给了他。皇上对他特别好,每次见面都让他坐下,每次吃饭都给他留饭,简直是把他当皇室宗亲一样对待!床兀儿常常说:“皇上对我们家太好了,我子孙后代一定要用生命报答朝廷!” 他于至治二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后来还追封为扬王。

他一共生了六个儿子:老大叫燕帖木儿,老二答剌罕官至太师、右丞相,还被封为太平王;老三撒敦当上了左丞相;老四答里继承了句容郡王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