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字君宝,本来姓耶律,他们家是辽国的大族。金朝正隆年间快结束的时候,契丹的窝斡叛乱了,他爷爷带着他妈妈逃难到了辽西,改姓王,就成了义州开义县的人。他爸爸叫王伯俊。他伯父王伯亨没有儿子,就把王珣当作自己的继承人。

王珣武功高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尤其擅长打马球。三十多岁的时候,他遇到一个道士,道士对他说:“你的相貌非常奇特,将来会因为一匹青色的马而发达。”王珣当时并不相信。过了一年多,有人拿一匹青马来卖,王珣心里暗自高兴,心想:“难道道士说的话会应验吗?”于是他出高价买下了这匹马。后来他骑着这匹马打仗,进退自如,战无不胜。

他还曾在凌水边上捡到一把古刀,刀背上刻着“举无不克,劝必成功”八个字。他一直把这把刀带在身上,每次遇到危险,刀都会提前发出响声,所以他每次作战都非常顺利。

一开始,河朔地区战乱不断,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都各自拉起队伍占据地盘。王珣很感慨地说:“这世道就是这样,大丈夫应该自己努力改变命运,不然就会被别人控制!”于是他就召集了家乡的乡亲们,跟大家说明保护亲人的计划。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推举他当领导。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聚集了十多万流民。

乙亥年,太师木华黎攻打奚霫地区,王珣带领当地官吏百姓前去迎接。木华黎就临时任命王珣为元帅,同时兼管义州和川州的政务。丙子年春天,张致在锦州称帝,暗中勾结开义的杨伯杰等人来抢夺义州。王珣带兵出战,杨伯杰就撤兵了。这时,张致的侄子带了一千骑兵来冲击王珣的军队。王珣挑选了十八名骑兵冲到敌人前面,又命令左右两翼的军队夹击敌人。有个士兵用枪刺伤了王珣,王珣挥刀把那个士兵杀了,敌人的军队就溃败逃跑了,王珣几乎缴获了所有敌人的战马。

那时候兴中也叛乱了,木华黎正围困兴中,就召集王珣率领全部军队前来增援。张致趁机探查虚实,晚上偷袭了王珣的营地,王珣的家人全部遇害了。兴中叛乱平定后,王珣无家可归,木华黎就把他留在兴中,派他的儿子荣祖快马加鞭去朝廷报告这件事。皇帝下旨说:“你父子为我家出力,没想到却被张致袭击。回去告诉你父亲,好好安抚军队,从今以后,要忍辱负重,积蓄力量,等到叛乱平定后,张致的亲属、城池、百姓,都交给你,朕毫不吝啬。并且免除你们家五年的徭役赋税,让你们父子世世代代做大官。”

王珣后来跟着木华黎的军队重新收复了义州,抓住了杨伯杰等人并将他们处死。接着进攻锦州,张致的部将高益绑缚了张致的妻子儿女以及其他一千多名党羽投降。木华黎把这些人全部交给王珣处理,王珣只处死了张致一家,其余的人都释放了,然后才回到义州。

公元丁丑年,我被召进宫里,皇上很赏识我的功劳,赏赐了我金虎符,还提升我的官职为金紫光禄大夫、兵马都元帅,让我去镇守辽东,拥有便宜行事权,同时兼任义州、川州等地的节度使。我长得比较黑,大家就叫我“哈剌元帅”,“哈剌”在咱们中国话里就是“黑”的意思。

后来,我跟着木华黎去山东打仗,打到满城的时候,皇上命令我回辽东镇守,还特意警告我说:“那些新投降的人,仗着山海的险要地势,反复无常,不把他们全部杀掉,将来一定会发生变故。” 我回答说:“咱们大金朝在攻打中原地区,应该用恩信来团结百姓,如果投降的人都杀掉,以后还有谁敢投降呢?” 于是,我就回辽东了,让我的儿子荣祖代替我统领军队。

公元甲申年春天正月,我死了,享年四十八岁。我在任期间,为政简明易懂,赏罚分明,严惩强暴,安抚弱小,从不徇私舞弊。我有四个儿子,我的儿子荣祖继承了我的爵位。

荣祖,字敬先,是完颜珣的长子。他性格沉稳厚重,说话声音洪亮,就像铜钟一样,而且武力超群,非常厉害。他爹完颜珣一开始依附木华黎,还把荣祖当人质送过去,后来才逐渐得到重用。完颜珣死后,荣祖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当上了荣禄大夫、崇义军节度使、义州管内观察使。

后来,他跟着嗣国王孛鲁去朝见皇帝。皇帝听说他很勇猛,就挑选了三个大力士轮流和他摔跤,结果这三个大力士都被他一下子就撂倒了!皇帝想留他下来当侍卫,但正好金国的平章政事葛不哥在辽东巡视,而咸平路的宣抚使蒲鲜万奴又在开元称帝造反,所以皇帝就派荣祖回去,让他协助撒里台去讨伐蒲鲜万奴。

他们攻下了盖州、宣城等十多座城池,葛不哥逃跑后还死了。金国的将领郭琛、完颜曳鲁马、赵遵、李高奴等人还坚守在石城,荣祖他们又攻下了石城,完颜曳鲁马战死,赵遵和李高奴投降了。他们俘虏了上千个敌人,撒里台想把这些俘虏分给自己的士兵,但是荣祖多次请求,最终把他们都释放了,让他们回家当老百姓。

攻打方城的时候,荣祖派部下贾实去挖城墙,结果城墙塌了,贾实被压在了下面。大家都以为他死了,就不管他了。荣祖说:“士兵为了国家而牺牲,我怎么能忍心丢下他不管呢?”于是他让人搬开石头把贾实救了出来,贾实还活着!全军将士都很感动,都愿意为他效死。

后来有人告发义州有人怀有反叛之心,撒里台想把他们全部杀掉,荣祖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地向皇帝报告,解释清楚情况,这才阻止了这场杀戮。己丑年,荣祖被任命为北京等路征行万户,还得到了金虎符。

他参加了征讨高丽的战争,包围了高丽的王京,高丽国王抵挡不住,派他哥哥淮安公进贡求和。之后,荣祖又去讨伐蒲鲜万奴,把他抓住了。赵祁在兴州叛乱,荣祖又跟着诸王按只台平定了叛乱。赵祁的余党还在景州、蓟州一带抢劫,荣祖又跟着大将唐兀台去讨伐他们。出发前,荣祖说:“我们奉命讨伐叛逆,怎么能滥杀无辜呢?应该只杀那些反抗我们的人。”大将唐兀台同意了他的意见,因此避免了很多无辜百姓被杀害。

荣祖再次参加了征讨高丽的战争,攻破了十多座城池,高丽派王子綧来当人质。皇帝赏赐给他锦衣,表彰他的功劳。他还跟着诸王一起攻打三韩,攻下了天龙等地的许多堡垒,他禁止士兵抢掠,深受百姓爱戴。攻破五里山城后,他请求主将饶恕城中百姓,然后又攻下了瓮子城、竹林寨、苦苫等岛屿上的几个据点。皇帝非常高兴,赏赐给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把他的儿子提升为千户,并且赏赐了他的部下。

后来,荣祖被调到高丽平壤镇守。皇帝派使者告诉他:“高丽是个小国家,依仗险要的地形自保,就像釜底之鱼,不会长久。战争的缓急,你应该仔细考虑。”荣祖于是招募百姓屯田戍守,开垦了方圆千里土地,完全控制了那里的岛屿和城池。高丽派他们的世子倎来投降,倎后来也被带到朝廷。

公元1260年夏天,皇帝下诏书,让荣祖进京朝见。皇上亲切地安慰他说:“你父子为国家辛勤劳作,忠诚正直,始终如一啊!” 然后,皇帝提升荣祖为沿边招讨使,兼任北京等路征行万户,还赏赐给他精美的马鞍和弓箭。荣祖回到驻地后,因为生病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

他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子,其中七个比较有成就:老大叫通,当上了兴中府尹;老二叫泰,担任权知义州、锦州、川州等州总管;老三叫兴,是征东千户;老四叫遇,是襄阳路管军万户;老五叫达,是东京五处征行万户;老六叫廷,官至镇国上将军、中卫亲军都指挥使;老七叫璲,担任江西湖东道提刑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