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札儿台,他家世显赫,哥哥是伯颜。他年轻时就追随武宗皇帝,后来又侍奉仁宗皇帝,从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在身边服侍。他做事认真仔细,处理政务又非常迅速有效率,仁宗皇帝对他很欣赏。
等到仁宗皇帝当上太子,就提拔马札儿台当了中顺大夫、典用太监。没多久,他又升迁为吏部郎中,然后是侍郎,接着是兵部尚书,之后又升任利用卿、进度支卿,再转任同知典瑞院事,最后升任典瑞院使。他还做过大都路达鲁花赤,佩带着虎符,统领虎贲亲军都指挥使。泰定四年,他被任命为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当时关陕地区闹大饥荒,救济赈灾的工作有些地方没做到位,马札儿台就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救济贫民,救活了很多百姓。
后来他又升任太府卿,接着是都功德使,然后改任宣政使。这三次升迁,他都仍然兼任太府卿,还佩带着元朝皇帝赐予的虎符,统领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之后,他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仍然统领高丽、女真、汉军,还兼任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并负责承徽寺的管理。没过多久,他又升任知枢密院事,仍然兼任之前的职务,还加任提调武备寺,并赐予金牌,统领钦察闯闯帖木儿千户所;之后,他又继续担任知枢密院事,还加任镇守海口侍卫亲军屯储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其他的职务都照旧。
至元三年,朝廷要封他为王,但他推辞说,他哥哥伯颜已经封了秦王,兄弟俩不宜同时封王。于是,他被任命为太保,并被分管枢密院的一部分事务,前往北方边疆镇守。他到边疆后,发现当地百姓每年都要服徭役,他就把这些徭役全部免除了,后来这还成了一个制度。六年后,伯颜被罢黜,马札儿台被召回朝廷,任命为太师、中书右丞相。他上奏请求罢免各地船户提举和广东采珠提举这两个机构。他还兼任右卫阿速军和群牧监的职务。不久,他因病请求辞职,皇帝下诏优待他,让他复职。但他坚持要辞职,最后就以太师的身份在家养老。
第二年,他的儿子脱脱被任命为右丞相,而马札儿台则被封为忠王。至正七年,别儿怯不花在皇帝面前进谗言,皇帝下令将马札儿台安置在甘肃。他在甘肃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马紥儿台做官啊,从来不张扬炫耀,也不摆架子,手下的人都积极努力工作。等到事情办成了,他从来不居功自傲。仁宗皇帝特别器重他,每逢忌日,马紥儿台总是比百官更早到先帝庙里致敬,就算是一点好吃的水果,他都会先敬献到庙里。仁宗皇帝曾经在云州九峰山建寺,还没建好就驾崩了,马紥儿台就拿出自己的钱把它建成了,他说:“虽然这不足以报答先帝的恩情,但先帝曾经在这里驻跸,我实在不忍心看着它荒废。”他还又在都城健德门东建了一座寺庙。过了十二年,皇上特地封他为德王,还让翰林学士们写碑文立碑,并且赐给他“旌忠昭德”的匾额。他的长子叫脱脱,次子叫也先帖木儿。
脱脱,字大用,从小就聪明过人,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上学的时候,他跟老师浦江吴直方说:“让脱脱整天正襟危坐读书,不如让他每天学习古人的好言好行,并把这些好言好行贯彻一生。”他长大后,力气特别大,能拉开一百斤的弓。十五岁的时候,做了皇太子的怯怜口怯薛官。天历元年,继承了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的职位。第二年进京朝见,文宗皇帝见到他非常高兴,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大有作为!”后来,他升迁为内宰司丞,兼任原来的职务。五月,又升任府正司丞。至顺二年,被授予虎符,担任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元统二年,担任宣政院同知,兼任原来的职务。五月,升任中政使。六月,又升任枢密院同知。
公元1264年,唐其势密谋造反,事情败露后被杀,他的同伙答里和剌剌等人举兵响应。脱脱挑选精锐部队与他们作战,全部俘虏后献上。脱脱后来担任太禧宗禋院使,接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虎符亲军都指挥使,还负责管理左阿速卫。四年后,他升任御史大夫,仍然兼任之前的职务,大力整顿纲纪,朝野上下都为之震慑。
有一次,皇上从上都回京,走到鸡鸣山的浑河边上,打算去保安州打猎,结果马失前蹄摔倒了。脱脱赶紧劝谏说:“古代的帝王都端坐在宫殿里,每天和大臣、学者一起讨论治国之道,打猎这种事根本不适合帝王。”皇上听取了他的建议。之后,脱脱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的官职,还兼任绍熙宣抚使。
那时候,脱脱的伯父伯颜担任中书右丞相。自从诛杀了唐其势之后,伯颜更加肆无忌惮,随意封赏爵位,赦免死刑犯,重用奸邪小人,滥杀无辜,甚至把各卫的精兵都收归己有,国库的钱财也由他随意支配。皇上心里一直很不痛快。虽然脱脱从小在伯颜家里长大,但他一直担心伯颜会招来祸患,于是私下里跟父亲商量说:“伯父现在太骄横了,万一哪天皇上大怒,咱们全家都要完蛋!不如趁现在还没出事,想个办法解决他。”他父亲觉得有道理,但又犹豫不决,迟迟拿不定主意。脱脱就去问直方,直方说:“《史记》里说‘大义灭亲’,您只要忠于国家就行了,其他的不用考虑。”
当时,皇上身边的亲信几乎都是伯颜安插的人,只有世杰班和阿鲁是皇上的心腹,每天都陪伴在皇上身边。脱脱于是和这两个人暗中结成了同盟。而钱塘人杨瑀曾经在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侍奉过他,后来担任奎章阁广成局副使,经常出入宫禁,皇上知道他可靠,所以每次三人议事的时候,都会让杨瑀参与。
话说五年秋天,皇帝在元上都待着,伯颜却经常跑到应昌去。脱脱、世杰班和阿鲁几个人合计着要在东门外拦住伯颜,但怕打不过,最后就算了。正巧这时候,河南的范孟矫杀了朝廷大臣,牵连到廉访使段辅。伯颜就借着这个机会跟皇帝说,汉人当不了廉访使。当时,别儿怯不花也担任御史大夫,他害怕别人说闲话,就装病不出门,所以奏章一直没递上去。伯颜催得很急,监察御史就把这事告诉了脱脱。脱脱说:“别儿怯不花官职比我高,还管着印章,我哪敢擅自做主啊?”别儿怯不花一听这话,吓得赶紧准备上朝。脱脱觉得拦不住他了,就去跟直方商量。直方说:“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绝对不能废除,干嘛不先跟皇上说说呢?”脱脱就进宫告诉了皇帝,奏章递上去后,皇帝就采纳了脱脱的意见。
伯颜知道这事是脱脱出的主意,气得火冒三丈,跑去跟皇帝告状说:“脱脱虽然是您的儿子,但他偏袒汉人,必须得治他的罪!”皇帝说:“这些都是我的意思,不关脱脱的事。”后来,伯颜擅自贬低了宣让王和威顺王,皇帝实在忍无可忍,决定把他赶走。有一天,皇帝哭着跟脱脱说话,脱脱也跟着哭了,然后回家跟直方商量。直方说:“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一定要保密。商量这事的时候,身边都有谁?”脱脱说:“阿鲁和脱脱木儿。”直方说:“你伯父(指伯颜)现在正得势,这两个人要是图富贵,把这事泄露出去,皇上就会有危险,甚至丢了性命!”脱脱于是把这两个人请到家里,摆酒设宴,玩乐了一天一夜,不让他们离开。然后,脱脱和世杰班、阿鲁商量,准备在伯颜上朝的时候抓住他。脱脱还命令守卫加强宫门的出入管理,所有重要的关隘都安排了兵力。伯颜一看这阵势吓了一跳,就叫来脱脱质问他。脱脱回答说:“天子住的地方,加强防卫是应该的。”伯颜更加怀疑脱脱,于是增加了自己的卫兵,加强防卫。
六月的某一天,伯颜邀请太子去柳林打猎。脱脱和他的伙伴世杰班、阿鲁合商量好,用他们掌握的军队和禁卫军来对抗伯颜。当天晚上,他们控制了京城城门,安排自己的人把守城门。 然后,他们奉皇帝之命来到玉德殿,召集汪家奴、沙剌班等朝廷大臣和省院大臣,让他们到五门听候命令。接着,又召集瑀和江西的范汇来起草诏书,列举伯颜的罪状。诏书写好时,已经是四更天了,皇帝马上派中书平章政事只儿瓦歹把诏书送到柳林去。
第二天,脱脱坐在城门上,伯颜也派骑士到城下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脱脱说:“奉旨罢免丞相!”伯颜手下的卫兵都散了,伯颜只好南逃。这些事情都记载在《伯颜传》里。事情解决后,皇上任命马紥儿台为中书右丞相;脱脱担任枢密院事,掌管虎符,兼任忠翊卫亲军都指挥使、提调武备寺、阿速卫千户所,还兼任绍熙等处军民宣抚都总使、宣忠兀罗思护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昭功万户府都总使,职位很高啊!十月的时候,马紥儿台以生病为由辞去了丞相的职位,皇上让他在家休养。
到了至正元年,皇上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下诏天下。脱脱上任后,彻底改变了伯颜以前的政策,恢复了科举考试,恢复了太庙的四季祭祀,为郯王彻彻秃平反昭雪,召回被流放的宣让王和威顺王,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地,恢复了阿鲁图正亲王的爵位,还开放了马市,减少了盐税,免除了欠税,并且设立经筵,挑选儒臣讲学,而脱脱本人也亲自主持经筵。全国上下都称赞他是贤相。第二年五月,根据参议孛罗帖木儿等人的建议,脱脱在都城外开河建闸,想把通州的船引到丽正门,为此动用了数万民夫,结果却没成功。这件事记载在《河渠志》里。
三年的时候,皇帝下令修订辽、金、宋三朝的史书,任命脱脱担任总负责人。他还建议修订《至正条格》并在全国颁布。有一次,皇帝在宣文阁接见脱脱,脱脱奏道:“皇上您即位以来,天下太平,应该多花心思在学习圣贤之学上。我听说身边有不少人阻挠您,如果连经史典籍都不重视,那世祖皇帝当年是怎么教导裕宗皇帝的呢?”说着,脱脱就让秘书监取来了裕宗皇帝当年学习的书籍呈给皇帝,皇帝非常高兴。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小时候曾在脱脱家里养育,每次生病吃药,脱脱都先尝过再给太子喂药。有一次,皇帝在云州驻跸,遇到暴风骤雨,山洪暴发,人畜车辆都被冲走了,脱脱抱着皇太子,骑着马艰难地爬上了山,才得以幸免。等到太子六岁回到宫里,皇帝安慰他并说:“你的辛劳,朕都记在心里。”后来,脱脱还用自己的钱在健德门外修建了大寿元忠国寺,为皇太子祈福,花费了十二万二千锭钞票。
四年闰月,脱脱担任了宣政院的负责人。一些山上的寺庙住持请求恢复僧司,还说:“各郡县百姓受苦,就像坐在地狱里一样。”脱脱说:“如果恢复僧司,那不就像在地狱里又建了一个地狱吗?”那时候,脱脱身体不好,越来越瘦弱,算命先生也说他的年月不好,于是他上表请求辞官。皇帝不同意,他一共上表十七次,皇帝才答应。皇帝下旨封他为郑王,给他安丰的食邑,还赏赐了他巨额财富,但他都拒绝了。最后,皇帝赐给他松江的田地,并设立稻田提领来管理这些田地。
七年,别儿怯不花做了右丞相,因为以前和脱脱父亲马札儿台有仇,就诬陷了他,皇帝下令将他流放到甘肃。脱脱极力请求和他一起去,在路上,他亲自查看马匹、车辆和帐篷,还检查他们的饮食是否精细。到了甘肃后,马札儿台安顿下来了。后来,马札儿台又被迁往西域撒思之地,到了黄河边,又被召回甘州养老。十一月,马札儿台去世了。皇帝念及脱脱的功劳,把他召回了京城。
脱脱当了八年太傅,负责宫中事务,还总管东宫的一切事情。到了第九年,朵儿只和太平都被罢免相位,皇上又任命脱脱重新担任中书右丞相,还赏赐他珍贵的酒器、好马、华丽的衣服和玉带。脱脱再次入朝为相后,对以前那些恩怨,一个也没放过。当时有个叫“端本堂”的地方,皇太子在那里学习,皇上就让脱脱负责端本堂的事务。他还兼管阿速卫、钦察卫、内史府、宣政院和太医院等机构的事务,权力非常大。
第十年的五月,脱脱的母亲蓟国夫人去世了,皇上派近臣来劝慰他,让他出来处理政务。于是脱脱启用乌古孙良桢、龚伯遂、汝中柏、伯帖木儿等人做他的僚属,把他们当成心腹,大事小情都和他们商量,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的。吏部尚书阿合马(偰哲笃)建议重新铸造至正交钞,脱脱相信了他的建议,于是下令召集枢密院、御史台、翰林院、集贤院的官员商议,大家都唯唯诺诺,只有祭酒吕思诚直言反对,脱脱很不高兴。后来还是改了钞法,但新的钞票最终也没能流通起来,这事儿吕思诚的传记里有记载。
黄河决堤,白茅堤和金堤都溃决了,决口绵延几千里,百姓受灾严重,五年都没能修好。脱脱采用了贾鲁的方案,请求治理黄河,并表示愿意为此承担责任。他向群臣宣布说:“皇上正为百姓的灾难忧心,做大臣的理应分担皇上的忧愁。但是有些事情很难办到,就像有些病很难治一样,自古以来治理黄河水患就像治顽疾一样困难,如今我一定要根治这个顽疾!”可是大家意见不一,都不赞同他的做法。于是脱脱奏请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负责治理黄河,调集了河南北的兵民十七万人进行修筑,最终堵住了决口,使黄河恢复了原来的河道。仅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工程就完成了。《河渠志》里记载了这件事。皇上非常高兴,赏赐脱脱世袭答剌罕的称号,还命令儒臣欧阳玄撰写《河平碑》来歌颂他的功绩,并且把淮安路封给他作为食邑,淮安路的郡县长官都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段时间,汝州和颍州一带出现了很多造反的贼寇,他们用红巾做标志,襄阳、樊城、唐县、邓州等地都响应了他们的起义。十一年的时候,脱脱奏请他的弟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担任枢密院事,率领十多万军队去讨伐他们。军队攻克了上蔡。之后驻扎在沙河,军中突然发生夜惊。也先帖木儿竟然丢弃了所有的军资器械,逃奔汴梁,收拢溃散的士兵,在朱仙镇驻扎下来。朝廷觉得也先帖木儿不擅长带兵,就下令派别的将领代替他。也先帖木儿直接回去了,半夜偷偷进城,继续当他的御史大夫。陕西行台的十二个监察御史弹劾他丧师辱国的罪行,脱脱很生气,就把西行台御史大夫朵儿直班升迁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而那些御史都被调到各府当添设的判官,从此以后,大家都敢怒不敢言了。
十二年,一个叫芝麻李的红巾军头目占据了徐州。脱脱请求亲自去讨伐他,任命逯鲁曾为淮南宣慰使,招募盐丁和城里身手敏捷的人,一共两万人,和脱脱自己率领的军队一起出发。九月,军队到达徐州城下,攻打西门。敌人出城迎战,用铁翎箭射马头,脱脱一点也不慌张,指挥军队奋勇反击,大败敌军,攻入徐州外城。第二天,大军四面合围,猛攻徐州城,敌人抵挡不住,城破了,芝麻李逃跑了。军队缴获了芝麻李的黄伞、旗帜和战鼓,烧毁了他的军需物资,抓获了几十个伪千户,然后屠城。皇帝派中书平章政事普化等人到军中,任命脱脱为太师,仍然担任右丞相,并催促他回朝,同时派枢密院同知秃赤等人继续进兵平定颍州和亳州。军队回朝后,皇帝赏赐脱脱上尊、珠衣、白金、宝鞍。太子还在府邸设宴款待他。皇帝下诏书,把徐州改名为武安州,并且立碑来记载脱脱的功绩。
十三年的三月,脱脱跟左丞乌古孙良桢和右丞悟良哈台商量,决定在京畿地区屯田,还让这俩人兼任大司农卿,他自己则负责大司农的事务。从西边到西山,东边到迁民镇,南边到保定、河间,北边到檀州、顺州,都修建水利设施,制定耕种的法规,结果那一年粮食大丰收。
十四年,张士诚占据了高邮,朝廷多次招降他都不肯投降。于是皇上就下令让脱脱统领各路诸王和各省的军队去讨伐他。脱脱被授权可以随意任免官员,处理一切政务;各省、台院、部、司等机构,都可以挑选官员随军行动,听从他的指挥。西域和西番都派兵来帮忙。到处都是旌旗,绵延千里,金鼓声震动原野,这出兵的规模之盛大,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军队到了济宁,脱脱还派人去孔子的故乡曲阜祭祀孔子,路过邹县又祭祀了孟子。十一月,军队到达了高邮。从辛未到乙酉日,连续作战,都取得了胜利。脱脱还分兵平定了六合,张士诚的势力受到了严重打击。结果没过多久,皇上就下令处罚脱脱的老师,因为他们贪污受贿,然后派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花、中书平章政事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代接管了脱脱的军队,还削去了脱脱的官职,把他安置在淮安。
一开始,脱脱西征的时候,他儿子怯不花差点被敌人杀掉。哈麻多次在皇帝面前为脱脱求情,把他召回京城附近。脱脱很感激哈麻,所以后来提拔他做了中书右丞。那时候,脱脱很信任汝中柏,让他这个左司郎中参与中书省的政事。平章政事以下的官员,在讨论政事的时候,谁也不敢跟汝中柏唱反调,只有哈麻敢跟他对着干。汝中柏就暗中在脱脱面前说哈麻坏话,结果哈麻被贬到宣政院当使,官位降到了第三等,哈麻心里一直记恨着这件事。
有一次,哈麻和脱脱一起商议给皇太子举行册宝大典的事宜,脱脱总是说:“皇后有了儿子,那这皇太子怎么办呢?”所以这件事一直拖着没办。脱脱将要出征的时候,任命汝中柏为治书侍御史,让他辅佐也先帖木儿留守京城。汝中柏担心哈麻将来会成为祸患,想把哈麻弄走。脱脱拿不定主意,就让汝中柏和也先帖木儿商量。也先帖木儿因为哈麻以前帮过他,所以不肯帮忙。哈麻知道了这件事,就向皇太子和皇后奇氏告脱脱的状。恰巧这时也先帖木儿正因为生病在家休养,监察御史袁赛因不花等人奉哈麻的旨意,上奏章弹劾也先帖木儿,三次上奏才被批准;也先帖木儿被夺去了御史台的印信,被赶出京城外等候发落,汪家奴被任命为御史大夫;而脱脱也接到了去淮安的任命。
十二月辛亥那一天,朝廷的诏书到了军营。参议龚伯遂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说丞相出兵的时候,曾经得到过密旨,现在奉着密旨一心一意进兵讨伐就可以了。这诏书先别打开,打开了,大事就完了!” 脱脱却说:“天子下诏书让我去,我却不遵从,这不是跟天子对着干吗?君臣的道理在哪里?” 他没听龚伯遂的劝告。
等到他听了诏书之后,脱脱就叩头谢恩说:“我实在愚笨,承蒙天子恩宠,把国家大事交托给我,日夜战战兢兢,害怕自己做不好。现在终于可以卸下这重担了,皇上对我的恩情真是深厚啊!” 然后,他把自己的兵甲和三千匹好马分赏给各位将领,让他们各自统领部队,听从月阔察儿和雪雪的指挥。 客省副使哈剌答说:“丞相这次出行,我们这些人肯定要死在别人手里,今天还不如死在丞相面前!” 说完就拔刀自刎而死了。
一开始,朝廷命令脱脱去淮安安置,不久又下旨把他调到亦集乃路。
十五年三月,朝廷大臣们还觉得对脱脱的处罚太轻,就上奏弹劾他的兄弟们的罪行。于是,朝廷下令把脱脱流放到云南大理宣慰司镇西路,把也先帖木儿流放到四川碉门。脱脱的长子哈剌章被安置在肃州;次子三宝奴被安置在兰州。脱脱的家产都充公了。
脱脱走到大理腾冲的时候,腾冲知府高惠见到了脱脱,想把女儿嫁给他,还答应为他另外修建一所房子居住,即使有人要加害他,也可以平安无事。脱脱说:“我是一个罪人,哪敢想这些事!” 他婉言谢绝了高惠的好意。 九月,朝廷派官员把他迁移到阿轻乞之地。高惠因为脱脱先前没有接受他的女儿,就带兵包围了脱脱。十二月己未,哈麻假传圣旨,派人下毒毒死了脱脱,那年他四十二岁。 消息传到朝廷,中书省派尚书卿七十六到那里,更换了棺材和寿衣,重新安葬了他。
脱脱长得特别高大威猛,站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到他,而且很有才华和远见,让人看不透他的实力。他为国家立下大功却从不夸耀,位高权重也不骄傲,不贪财,不贪色,喜欢提拔人才,尊重士人,这些都是他天生的品性。他在侍奉皇帝期间,始终保持臣子的本分,就算古代那些有德行的重臣,也比不上他。只是他有点被小人蒙蔽了,急于报私仇,这点让君子们颇有微词。
过了二十二年,监察御史张冲等人上书为脱脱申冤,朝廷就下令恢复了脱脱的官职和爵位,还给他家产。同时召回了哈剌章和三宝奴回朝。而也先帖木儿这时候也已经死了,朝廷就授予哈剌章中书平章政事之职,封他为申国公,让他去大同任职;三宝奴则被任命为枢密院事。到了二十六年,监察御史圣奴、也先、撒都失里等人又上书说:“奸邪小人陷害大臣,导致我们临阵换将,国家的军事力量因此衰弱,钱粮的消耗因此加剧,盗贼因此猖獗,百姓因此受苦。如果脱脱没死,哪里会有今天这样的乱局!请求朝廷追封他为王,给他谥号,并追赠功臣称号。”朝廷的人都赞同他们的说法。但是因为国家当时正处于多事之秋,还没来得及追封,国家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