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石,这名字听着挺有意思的,他一开始挺怕人的,后来呢,就到我们国家当官了,在鲁国当官,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大臣级别。他跟老爸一起投奔元朝太祖的,跟着打过回回(指西域穆斯林国家),后来又伺候睿宗,那时候睿宗还是皇子呢。等睿宗当了皇帝,分封地盘的时候,就把小云石派到真定当地方长官。
他儿子叫八丹,在世祖皇帝手下当鹰房万户,相当于高级官员了。他跟着打哈剌张(地名或部落名),立了大功,皇上赏了他金子、银子、还有男女奴仆啥的。后来又去打阿里不哥,在昔门秃(地名)打了三天三夜的大仗,杀敌无数,皇上又赏了他金子。之后,他又跟着裕宗皇帝北征,到了镇海你里温(地名),皇上又赏了他银椅子和一万五千贯钱,让他回真定老家养老去了。
没过多久,皇上又派他去扬州当官,八丹推辞说:“我从小就跟着皇上您,不想离开您身边。”皇上就让他去隆兴府当达鲁花赤(地方长官),还遥授他中书右丞(中央高官),皇上还说:“这是朕以前住过的地方,你去那里住吧。”八丹又推辞,皇上不答应。他在隆兴府待了三年,海都叛乱了,奉皇上的命令,跟着甘麻剌太子去平叛,打完仗回来,皇上又赏了他金子。他死后,追封为银青荣禄大夫、司徒(高级官衔)。
他儿子阿里,是鹰房千户;石得在安西王相府当差;德眼在汝定府当达鲁花赤;阿散在甘肃行省当平章政事(高级官员);腊真,先在会同馆当差,后来当了通政院的官员,政绩很好,官做到荣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还兼任翰林学士承旨、通政院使,最后去世了。他儿子察乃,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中书省平章政事。察乃有十个儿子:老章当过枢密院知院事(高级军事官员);撒马笃当过中书省参知政事(高级官员)。
再说说斡罗思,他是康里氏(族属)。他曾祖哈失伯要,元朝刚建立的时候就投降了,在宫里当了个管牲畜的官。他祖宗海都,跟着宪宗皇帝打钓鱼山,战死了。他父亲明里帖木儿,世祖皇帝当政的时候是必阇赤(官职),后来当了太府少监(官职)。
斡罗思,元世祖至元十九年的时候,当上了内府的必阇赤(相当于内务官)。两年后,升任监察御史。后来又升迁到云南行省当理问,还兼管云南王府的事务。 后来因为得罪了桑哥,被别人诬陷,抄了他的家,结果只找到金玉带各一件,黄金五十两,这些都是皇帝赏赐的。 有人想以此为借口治他的罪,说他私吞公款,用于个人享受,但皇帝说:“吃喝玩乐的事儿,就别再追究了。” 至元二十六年,设立了八番罗甸宣慰司,斡罗思被提升为嘉议大夫,宣慰使。当时那些少数民族部落时而归顺,时而叛乱,斡罗思平定了这些叛乱,并且设立了安抚机构来维持当地的稳定。至元二十八年,他又平定了杨都要等地的叛乱。九月,升任中奉大夫,还被赐予了虎符。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兼都元帅,并且被赐予了三珠虎符,这可是相当高的荣誉了。
元武宗大德六年,斡罗思被授予通奉大夫、罗罗思宣慰使的职务,同时还兼管一万户的军队。之后他又升任正奉大夫。元武宗即位后,把他召回朝廷,授予他资善大夫、中书左丞的职位,还让他担任武卫亲军都指挥使,以及大都屯田府的事务。没多久,他又升任荣禄大夫、中书右丞,同时兼任翰林国史承旨,仍然负责武卫屯田。朝廷多次赏赐他钱财和房屋,但他都坚决推辞了。后来,他又被调任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至大二年,朝廷把他召回,结果因为染上了瘴气,卧病不起。皇庆二年,斡罗思去世,享年五十六岁,朝廷追赠他光禄大夫、益国公的称号。
他的儿子博罗普化,一开始在宿卫部门做事,当上了速古儿赤(相当于侍卫官)。至大元年,他当上了翰林侍讲学士,因为父亲生病,回家侍奉父亲。延佑四年,他又回到朝廷侍奉皇帝,仍然担任速古儿赤紥撒孙(侍卫官)。至治元年,他担任速古儿赤五十人之长,还兼管皇后的宫宝儿赤(宫廷事务官)。至治二年,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被任命为河南府同知。他的另一个儿子察罕不花,也继承了他父亲在宿卫部门的职务。天历元年,他曾在汴梁见到文宗皇帝,之后进入宿卫部门,担任温都赤(侍卫官)。后来,他升任监察御史,之后又升迁为御史台经历、中书右司郎中。最后,他被授予中宪大夫、隆禧总管府副达鲁花赤的职位。
朵罗台,是唐兀氏的人。他祖上有个叫小丑的人,是个手艺人。当年成吉思汗打败西夏后,把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都聚集起来。小丑因为擅长制作弓箭被赏识,赐名怯延兀兰,被任命为怯怜口行营弓匠百户,然后搬去了和林居住,后来去世了。他儿子塔儿忽台继承了他的职位。阿里不哥叛乱的时候,塔儿忽台跟随军队在失亩里秃之地作战,战死了。
朵罗台跟着万户也速答儿、玉哇赤他们一起打了好多仗,立了不少功劳,被授予前卫亲军百户的职位。后来又升官做了昭信校尉、芍陂屯田千户所达鲁花赤,最后因为生病退了职。
朵罗台的弟弟阔阔出也擅长制作弓箭,有一次他献上自己做的弓箭,皇帝很欣赏,就问他父亲叫什么名字。阔阔出回答说:“我父亲叫塔儿忽台。”皇帝见他长得高大威猛,又问他会不会射箭,旁边的人说:“会。”于是就让他试射,果然箭法精湛,皇帝就让他做了近侍。第二年,武备寺的官员又献上了阔阔出做的弓箭,还建议使用。皇帝说:“《论语》里说‘三纲五常’,一个人要先能管好自己,才能管别人;要先能管好家,才能管好国家。你可以用这个道理去教导他们,然后再使用这些弓箭。”没多久,阔阔出就被提升为大同路广胜库达鲁花赤。广胜库是存放兵器的仓库。当时总管唐兀海牙把仓库当成了自己的办公室,把兵器放在空仓库里,结果很多都被虫鼠啃坏了。阔阔出把这事儿告诉了皇帝,皇帝下令恢复仓库的原状,并且责令唐兀海牙赔偿损坏的兵器。
后来,使者薛绰不花、纳速鲁丁拿着皇帝的命令来取鹰房军的衣甲弓箭等物资,阔阔出要求他们出示文书,才把东西给他们。当时宪副速鲁蛮不让出示文书,还命令有关部门封锁仓库,准备检查,阔阔出没听他的。这事儿汇报给了皇帝,皇帝下令打了速鲁蛮一顿,并且罢免了他的职务。
大德元年,阔阔出升任大同路武州达鲁花赤,同时负责管理本州岛上的军队和劝导百姓务农。他还负责监察建州、利州,后来又改任四川道廉访司佥事,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官至中大夫、大宁路总管,最终在任上去世了。
脱欢,是朵罗台的儿子,一开始在宫里当侍卫,后来当了御史台的翻译官,之后升任监察御史。他官职一路升迁,做过四川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四川廉访司佥事、枢密院都事,最后做到断事官。在四川任职期间,他曾经上书皇帝,说:“修建寺庙,虽然是用官府的钱,但每一根椽子、每一块瓦片,都是百姓的血汗,老百姓怨声载道,影响了社会和谐。应该暂时停止修建寺庙,并且减少供奉佛祖和僧侣的费用,以此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这样一来,上天满意,百姓拥护,不用刻意追求福祉,福祉自然会到来。回回人(穆斯林)中有很多富商巨贾,应该让他们和汉人一样承担赋役,这样赋税才能公平合理。国家应该以善良为宝,那些金银珠宝、绸缎锦绣、羽毛皮革、珍禽异兽等等,都是败坏道德、消磨意志的东西。以后回回人等,不许私下贩卖这些宝物,以致损害国库,违者要处罚并没收财产。这样一来,富商巨贾就没有机会耍奸弄鬼,国家也能积累财富了。”他的奏疏言辞恳切,当时大家都称赞他。
也先不花是蒙古怯烈氏的人。他的祖父叫昔剌斡忽勒,兄弟四人,老大叫脱不花,老二叫怯烈哥,老幺叫哈剌阿忽剌。在太祖还是个小人物的时候,怯烈哥就已经和他结交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四个兄弟都率领部属归顺了太祖。太祖念及旧情,对他们比其他部落的人更加优待,任命怯烈哥为必阇赤长,在朝会和宴会上,都让他们坐在上座。昔剌斡忽勒去世得早,他的儿子孛鲁欢从小侍奉睿宗,后来进入宫中当侍卫。宪宗即位后,孛鲁欢和蒙哥撒儿一起参与朝政,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掌握了国家的政权,还被赐予真定府束鹿县作为食邑。到了元至元元年,因为被牵连到阿里不哥的叛乱案中而被处死。他留下四个儿子:老大叫也先不花;老二叫木八剌,一开始在御史台任职,后来做到中丞;老三叫答失蛮,官至银青荣禄大夫;老四叫不花帖木儿,官至荣禄大夫、四川省平章政事。
一开始,也先不花并没有担任什么要职,只是必阇赤(元朝官职)的长子。后来,元裕宗封他为燕王,元世祖还特意让他当燕王的老师,还对他说:“也先不花啊,你是我的老臣子孙,为人正直诚实,又懂得不少典故,以后燕王有什么事都问你,这样就能保证他不会做错事。”
过了好几年,公元1323年,也先不花升官了,当上了上柱国、光禄大夫,还做了云南行省平章政事。那时候,阿郎、可马丁等少数民族部落起兵造反,他带兵把叛乱平定了。之后,他在那里设立了六十多个府州县,增加了二十多万户口,还给当地的首领安排了官职,制定了赋税制度,云南边境终于安定下来了。
公元1326年,他又调到湖广行省当平章政事。他做官很有威信,办事雷厉风行,而且很明智。遇到大事,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他总是能一句话点中要害,让大家心服口服。有一次,汴梁行省出了件冤假错案,谣言四起,还牵连到了湖广行省的平章政事刘国杰和右丞燕公楠,朝廷要召他们进京问话。这俩人以前跟也先不花有点口角,也先不花赶紧派人向朝廷解释清楚,说他们没问题,结果两人都平安无事。八年后,他又调到河南行省当平章政事。黄河决堤,眼看就要淹没黎堤,情况非常危急,他立刻督促官员和士兵抢险,最终避免了汴梁的灾难。九年后,他升任上柱国、银青荣禄大夫,还当上了湖广行省左丞相,朝廷每个月都赏赐他东西,他管辖的地方都安定得很。公元1330年,他去世了。公元1348年,朝廷追封他为“推忠守正佐运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谥号为文贞王。他留下了五个儿子:亦怜真、秃鲁、答思、怯烈、按摊。
他的儿子亦怜真,曾经在东宫侍奉裕宗,当过家令。后来官至银青荣禄大夫、湖南行省左丞相。公元1338年去世。公元1347年,朝廷追封他为“推诚辅治宣化保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武昌王,谥号忠定王。
秃鲁这个人啊,经历了四个朝代的更迭,一开始在宗正府做个小小的花赤,后来官越做越大,做到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傅、录军国重事这些高位,最后去世了。天历二年,朝廷追赠他怀忠秉义昭宣弼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这些荣誉称号,还追封他为广阳王。
他儿子答思,做到资德大夫、湖南宣慰使就退休了;另一个儿子怯烈,做到中政使。 还有一个儿子叫按摊,在成宗皇帝时期当差,继承了父亲的宿卫官职。有一次,朝廷特地给他七辆车让他去湖广侍奉他父亲也先不花。各地的官员都听说按摊孝顺,于是朝廷就提拔他做了中奉大夫、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海康地区和安南、占城这些外国接壤,海岛上的土著经常叛乱,但按摊威望很高,那些夷人都很服他,就连生黎王等二十多个部落首领都愿意纳贡。他在那里当了一年官,就回家探亲了。至大二年,他又被任命为资德大夫、中书右丞,兼任浙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没过多久,他就赶回武昌奔父丧,因为过度悲伤,得了重病去世了。天历二年,朝廷追赠他秉义效忠着节佐治功臣、太保、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这些荣誉称号,还追封他为特进赵国公、中书左丞相,谥号贞孝。
他的儿子阿荣,也是从宿卫做起的,后来做到湖南道宣慰副使,之后又升任奎章阁大学士、荣禄大夫、太禧宗禋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