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泰亨是堂邑县人,他爹张山是管军百户。张泰亨继承了他爹的职位,跟着军队去攻打宋朝的钓鱼山和樊城,在征讨女儿阿塔的战役中立了功。元世祖中统二年,他被授予银符,当上了侍卫军总把。三年后,他又因为在围攻李璮的战役中立功。到了至元四年,皇上赏赐给他金符,升他做了京东归德等处新军千户。后来他又在西川战役中立功,被任命为元帅府镇抚。六年后,调任省都镇抚。七年,他参加了攻打襄阳的战役,右臂中箭。十年,他又参加了攻打樊城的战役。十二年,他被提升为武略将军、管军总管,不久又升为明威将军。攻打潭州时,他鼻子中箭,拔出箭后继续奋勇作战,击退了敌兵。十三年,皇上赏赐给他虎符,并晋升他的武德等级。他后来又参加了征讨广西的战役,攻破了静江府。十四年,军队回到潭州,他以前的箭伤复发,最终去世了。
他儿子继承了他的职位,调到鄂州镇守,结果在洞庭湖坐船过湖的时候,不幸溺水身亡了。他另一个儿子张震还小,就由他哥哥(也就是张泰亨的儿子)顶替了他的职位。到了元朝至元二十四年,张震参加了征讨交趾的战役,最后战死沙场。张震的弟弟张震继承了他哥哥的职位,被授予金符、昭信校尉、管军上千户的官职。到了元仁宗延祐二年,皇上恩赐他武略将军的称号,不久又晋升了他的武德等级。五年后,他又升为武节将军、颍州万户府副万户。元英宗天历二年,张震去世了,他的儿子张珽继承了他的职位。
贺祉是益都人。他爹贺进,曾经在平定涟水之战中立下功劳,当上了元帅左监军,镇守淄州;后来又升任千户,镇守胶州。贺祉一开始是作为人质到中央当宿卫,元朝至元六年,他继承父亲的职位,当上了千户,继续镇守胶州。
至元七年,宋军攻打胶州,贺祉坚守城池,打退了宋军。至元十年,他率领五百艘战船作为先锋,攻打五河口城。军队撤退时,他殿后断后。当时宋军用巨大的铁索横拦淮水,号称“混江龙”,贺祉用大刀砍断了铁索,阻止了宋军的援兵,清河城于是投降。之后,他又攻打高邮、宝应,并在淮安城下作战,战斗激烈,尸横遍野,填满了护城河。丞相伯颜把他的功劳上报朝廷,贺祉被授予武节将军的称号。
攻打泗州后,他缴获了五百艘战船。后来,他跟随右丞别乞里迷失入朝,皇帝赐给他弓箭、锦衣和马鞍等物,并晋升为宣武将军。他被派去镇守新城,切断了淮安、宝应的粮道,迫使这两座城池投降,并缴获了六百艘战船和大量军械。朝廷任命他主管宝应的军民事务,并将他提升到行枢密院。至元十四年,朝廷特地赐给他金虎符,并授予他怀远大将军的称号。至元二十年,建宁路黄华叛乱,贺祉率领军队将其平定,再次立下功劳。至元二十四年,朝廷征讨交趾,贺祉奉命前往,湖广行省命令他负责押运辎重,驻扎在思明州。军队回师途中,他在建康去世。
孟德是济南人。元朝初期,他从邹平县令、淄州节度使做起,官至同知济南路事。元太宗即位八年,诸王阔端任命孟德为元帅,佩带金符,率领济南军队攻打宋朝的徐州、光州,降服了宋军,占领了这两座城市。甲辰年,元定宗的母亲六皇后临朝称制,大王按只台任命孟德为万户,攻打濠州、蕲州、黄州等地,积累了大量的军功。元宪宗即位三年,朝廷任命孟德镇守睢州。五年后,他又调任海州。宋朝安抚使吕文德率兵侵扰边境,孟德打败了他,俘虏了宋朝的太尉刘海。丁巳年,他跟随伯颜攻打襄樊。己未年,他和儿子孟义从跟随世祖攻打鄂州,他率先登上城墙。中统三年,他跟随军队征讨李璮。李璮被平定后,孟德因年老请求退休。
郑义,是河北河间人。一开始,他跟着成吉思汗打仗,皇上赏了他金符,还让他当了山东路的都元帅,同时兼任景州的军民和工匠的头头。在壬辰年(公元1212年)攻打金国的战争中,他在归德跟敌人打仗,光荣牺牲了。他弟弟郑德温继承了他的职位。到了甲午年(公元1214年),郑德温又参加了攻打徐州的战斗,英勇战死沙场。 郑德温的儿子郑泽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后来,郑泽跟着万户史天泽出征,立下了不少战功。年纪大了以后,他的弟弟郑江替他接替了职务。 等到忽必烈北征的时候,皇上赏了郑江金符,让他当了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还让他负责武卫军事,继续兼任景州的军民和工匠的头头。
郑义的另一个后代,郑袭,被封为万户,负责守卫沂州和郯州。四年后,皇上赏了他虎符。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他攻下了郯州。六年后,他跟着山东的统军帖赤如一起出征五河,宋军在南岸抵抗,郑袭率兵渡河攻击,打了好多仗,都取得了胜利。九年后,他被授予怀远大将军的称号,升迁为宿州万户。十一年,宋朝的夏贵攻打正阳,郑袭抢夺了宋军几艘战舰,最终打败了他们。十二年,他带兵打到了安庆等地,攻克了扬子桥,再次立功。十三年三月,他调任杭州守将。九月,他又参与了征讨福建、温州、台州等地的战事。十四年四月,他被授予昭勇大将军、瑞州路达鲁花赤的职位。十月,他又调任闽州镇守。十六年,他被授予昭勇大将军、招讨使的职位。二十二年,他又回到沂州和郯州担任万户。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他因为年纪大了,就辞去了职务。
郑袭的儿子郑智继承了他的职位,被授予三珠虎符和宣武将军的称号,同样是万户。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他又升迁为明威将军,后来因为生病辞去了职务。之后,他的儿子郑安世继承了他的职位。
中统三年(公元1263年),李璮在济南叛乱。元世祖下令各州县长官的子弟充当千户。于是,郑江的儿子郑郇被任命为千户,率领景州新招募的千余士兵,在王马桥打败了李璮的军队,诸王哈必赤赏了他五十两银子。李璮叛乱平定后,郑郇按规定被免职。后来,郑江升任武卫亲军都指挥使,皇上赏了他虎符,不久后又改属左卫。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他参加了攻打襄阳的战役,战死沙场,他的儿子郑郇继承了他的职位。
张荣实,是霸州保定县人。他爹张进,在金朝末年被封为北平公,负责守卫信安城。后来,在壬辰年(公元1232年),张进带着手下的兵民投降了蒙古,成吉思汗封他为征行万户。甲午年(公元1234年),张进去河南征战,在徐州跟金国的将军国用安打仗,最后战死了。
张荣实一开始是作为人质在蒙古朝廷当侍卫,后来被授予金符,当上了征行水军千户。丁酉年(公元1247年),他调任雄州保定新城长官。庚子年(公元1250年),他又被任命统领水军。甲辰年(公元1254年),他跟着大将察罕去淮河一带作战,碰上了宋朝的将领吕文德,打了一仗,俘虏了五十多人,皇上赏了他银碗和战马。后来又参加了攻打江陵和襄阳的战役。宋军用船队堵住了汉水,蒙古军队过不去,张荣实想办法把宋军的船队打退了,俘虏了一百多人,缴获了数十艘战船,察罕把这事儿报给了皇上,皇上赏了他锦袍和十五斤银子。他还曾在太湖打败了宋军,皇上赏了他一百两银子。
己未年(公元1269年),张荣实跟着忽必烈南征,驻扎在阳罗渡。宋军出动十万大军,两千艘战船迎战,企图封锁江面。忽必烈知道张荣实擅长水战,让他打头阵。张荣实就带了轻便的船只,率领水军将士在北岸跟宋军激战,打败了宋军,俘获了宋军的大船二十艘,俘虏了两百多人,淹死的宋军更是数不清,还斩杀了宋将吕文信。
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表彰张荣实的功劳,授予他金虎符,让他当水军万户,还让他的儿子张颜代替他管理霸州七处的民政,当万户。三年后,李璮叛乱,张荣实跟着史天泽平定了叛乱,皇上赏了他金碗、二百五十两银子和一匹马,并让他镇守胶西。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他跟着丞相阿术攻打襄阳,打败了夏贵,俘虏了张顺;又攻打樊城,俘虏了两个宋将,皇上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和弓箭、马鞍、马勒。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张荣实又增加了新的军队,跟着丞相伯颜南征。张荣实率领的军队打头阵,部队快速渡江,鄂州、汉阳都投降了,皇上论功行赏,封他为昭毅大将军。后来,他又跟着阿里海牙攻打岳州,降服了宋将高世杰,攻破了沙洋、新城,江陵也投降了,因此被加封为昭武大将军。他还跟元帅宋都台一起征讨江西隆兴府,俘虏了宋将密佑,抚州也投降了。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他被任命为同知江西道宣慰使司事,没几天就被升为镇国上将军、福建道宣慰使。他率军攻打广东,攻破并降服了韶州。十四年(公元1277年),他又改任江东宣慰使、行省参知政事。忽必烈觉得广东还有残余势力没有归顺,就让他和右丞塔出一起前去安抚。十五年(公元1278年),张荣实进京朝见忽必烈,忽必烈赐酒慰劳他,并任命他为湖北道宣慰使、诸路水军万户。同年,张荣实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一岁。他的儿子有张颜、张玉、张珪。
石抹玉他爹是当官的,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上了怀远大将军,还管着好几路的水军,是个万户级别的将军。十六年的时候,他打仗立功了,平定了吉安的叛乱,皇上很高兴,赏了他金织文衣、弓箭和佩刀,还升了他的官,让他当了辅国上将军、都元帅,继续管着水军,驻扎在黄州。后来又奉命和元帅唐兀台一起,重新设立了蕲黄等路的都元帅府,继续管辖那里的军队。二十年的时候,广东出了盗贼,截断了占城送来的粮食,二十一年,石抹玉带兵把他们平定了。他跟着参知政事也的迷失回朝,皇上又赏了他金织文衣、马鞍和弓刀。后来元帅被免职了,石抹玉被任命为保定水军上万户。二十二年,番阳湖出了贼寇,朝廷下令把水军万户府迁到南康。二十四年,他跟着参知政事乌马儿去征讨交趾,打了好多仗,都立了功。二十五年,军队回师的时候,安南的军队来阻击,连续打了好多天仗,河水都干了,船都走不动了,石抹玉就战死了。他儿子石抹辅继承了他的万户职位。石抹辅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石抹道重又继承了万户的职位。
石抹狗狗是契丹人,他祖上叫高奴。辛未年,太祖皇帝到了威宁,高奴和刘伯林、夹谷常哥等人一起投降了。当时朝廷设立了三万户和三十六千户的职位来统领全国的军队,于是就让高奴当了个千户,还遥授他青州防御使的官职,给了他金符。己丑年,他跟着太宗皇帝去打金国,当了征行千户,结果在军中去世了。他儿子石抹常山继承了他的千户职位。癸丑年,石抹常山升官了,当了总管,管辖兴元地区的军队和奥鲁屯田,还有宝鸡驿的军队,相当于都总管万户,一年后也去世了。他儿子石抹乞儿继承了他的职位,管辖着本万户的军队,跟着都元帅纽璘攻打重庆、泸州、叙州等地,多次立下战功。当时忽都叛乱在临洮,石抹乞儿他们带着蒙古和汉军去讨伐。到了元二年,他跟着都元帅按敦移镇潼川。四年九月,攻打蓬溪寨的时候,战死了,他儿子石抹狗狗继承了他的职位。
狗狗这狗子啊,平时不怎么打仗,但一打仗就特猛,特别勇敢。八年的时候,跟着佥省严忠范一起带兵围攻重庆,攻打朝阳寨,他第一个冲上去。
九年,宋朝将领昝万寿带兵偷袭成都,狗狗只带了2000蒙古兵就把他们打败了。十六年,朝廷看在他之前立的那些功劳上,赏了他金虎符,还封他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让他去遂宁驻守。十七年,又升官了,成了明威将军、管军副万户。后来,亦奚不薛蛮叛乱,他又跟着招讨使药剌海一起把叛乱平定了。
行省也速带儿带兵去讨伐都掌、乌蒙、蚁子这些蛮族,在鸭楼关打仗,狗狗在这场战役里立了大功。二十一年,他带800蒙古兵去征讨散猫蛮,在菜园坪和渗水溪都把他们打败了。然后,狗狗他们坚守石寨,守了一个多月,散猫蛮投降了,大盘蛮也跟着投降了。
二十四年,狗狗升迁为怀远大将军、夔路万户,调到重庆驻守。二十六年,狗狗去世了,他儿子安童继承了他的职位。
楚鼎,老家是安丰蒙城的。他爹王弁,在金朝当过镇国上将军、寿春府防御使,官儿不小。金朝灭亡后,他爹投降了南宋,被宋朝安排守宿州。到了己亥年,宿州被蒙古军攻陷了,他爹王弁战死了。 宋朝人就把楚鼎抓了起来,关在镇江府,足足关了十四年,后来才被大赦放了。
元朝至元十二年,元军渡江,楚鼎跟着太平州知州孟之缙一起投降了。元朝行省派楚鼎去劝降宁国府守将孙世贤,孙世贤投降了。元朝朝廷任命楚鼎为管军总管,之后又升官为怀远大将军,让他带兵镇守宁国。他平定了建平、南湖、广德等地的盗匪。后来,楚鼎和权万户孛罗台一起护送徽州招抚使李铨的儿子李汉英回徽州,并劝李汉英投降,把徽州城交出来。
到了至元十三年,李汉英和李世达反叛了,旌德、太平两县也跟着造反。楚鼎和兀忽纳带兵去平叛,他们用了徽州人郑安献的计策,不动声色地进城,结果兵不血刃就平定了叛乱。 到了至元十五年,楚鼎才正式领到官印。至元十八年,元朝出兵攻打日本,楚鼎带着一千多人跟着左丞范文虎出海。结果半路上遇到大风,船给打坏了,楚鼎抱着破船板在海上漂了三天三夜,最后漂到一座山上,正好碰到了范文虎的船,这才到了高丽的金州合浦海屯,他手下的散兵也陆续漂过来汇合了,最后楚鼎带着他们一起回国了。
樊楫,是冠州人。一开始他在军队里当个小官,跟着参政阿里海牙在鄂州和江陵打仗,立了功,所以行省就派他当都事。宋朝灭亡后,他跟着朝廷官员进京,升了官,当了员外郎。后来又跟着军队平定广西,官职又升了,当了郎中。再后来,又跟着去攻打崖山,最后升任参议行中书省事、同知湖南宣慰司事。
过了二十一年,他又升官了,当上了佥荆湖占城行中书省事。他跟着阿里海牙去征讨交趾,结果没啥战功就回来了。过了三年,也就是二十四年,他又去征讨交趾了,这次升任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当时有三路大军一起进攻,皇子镇南王和右丞程鹏飞带了两路大军,一路攻打永平,一路攻打女儿关。樊楫和参政乌马儿率领水军从海上进攻,在安邦口遇到了敌人的船队,樊楫指挥水军奋勇作战,斩杀敌军四千多人,活捉一百多人,缴获战船一百多艘,还有无数的兵器,然后一路打到万劫山,和镇南王的部队会合了。
十二月,他们进攻交趾,交趾的官员陈日烜丢下城池逃跑了,跑到敢喃堡去了。第二年正月,镇南王攻打敢喃堡,攻破了城池,陈日烜逃到海里去了。交趾人都把粮食藏起来逃跑了,负责运输粮草的张文虎也没把粮草送来。二月,天气炎热,粮食都快吃完了,镇南王只好下令撤军。樊楫和乌马儿率领水军撤退,结果在白藤江被敌人堵住了。当时正赶上潮水退去,樊楫的船搁浅了,敌人的船蜂拥而至,箭如雨下,他们奋力抵抗,从早上卯时打到晚上酉时,樊楫受了伤,跳进水里,被敌人用钩子钩住,然后毒死了。
至顺元年,朝廷追赠他为推忠宣力效节功臣、资德大夫、江浙行省右丞、上党郡公,谥号忠定。
张均,是济南人。他爹张山,跟着军队去打宋朝,立了功,当上了百户,没多久又升了总把,最后战死了。
张均继承了他爹的百户职位,跟着亲王塔察儿去攻打鄂州,结果脸上中了流矢。中统三年,他跟着军队去征讨李璮,立了功,被总帅提拔为千户,领兵守卫淄州。
至元六年,他跟着左丞董文炳攻打宋朝的五河口,在濠州北面打仗,碰上了宋军的伏兵,张均带领大家拼死抵抗,打败了敌人。十年,攻打涟州,夺取了孙村堡。十二年,皇上赐给他金符,授予他忠翊校尉、沂郯翼千户的官职。他跟着军队攻打芜湖,夺取了宋军的战船,俘虏了四十多人。他又跟着丞相阿塔海打仗,立了功,被加封为武略将军。十四年,皇上赐给他虎符,加封为宣武将军。
二十二年,他升任松江万户。二十四年,他跟着镇南王去征讨交趾。二十六年,他参加了北方的战役,被提升为明威将军、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三十年,世祖皇帝亲自去征讨乃颜,张均跟着皇帝去,因此受了赏赐。成宗皇帝登基后,派他去和林屯田,他规划得井井有条,很有办法。后来诸王药木忽儿北征,军队的粮饷都靠他负责供应,从没断过,皇帝很欣赏他的才能,对他更加赏赐有加。
大德元年,他被改任为和林等处副元帅,后来历任宣尉司同知,升任都元帅,加封为镇国上将军。延祐元年,张均去世了。他的儿子张世忠继承了他的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的职位。
信苴日,是个僰人,姓段。他祖上是大理国王,后来被高氏权臣给废了。
公元1273年(癸丑年),元宪宗在位的时候,元世祖派兵南征,杀了高氏的臣子高祥,让段兴智管理大理国的事情。1275年(乙卯年),段兴智和他的叔父信苴福进京朝见,皇帝赏赐了金符,让他们回国。1276年(丙辰年),他们献上了地图,请求朝廷平定各个部落,还上奏了一套治理百姓、征收赋税的办法。宪宗皇帝非常高兴,赐给段兴智一个名字叫摩诃罗嵯,让他统领所有蛮族和白爨等部落,并让信苴福统领军队。段兴智就把大理国的事情交给他的弟弟信苴日,自己和信苴福带着两万僰族和爨族军队当先锋,跟随大将兀良合台平定那些还没归顺的郡县,攻下了交趾。在回朝的路上,段兴智去世了。
公元1286年(中统二年),信苴日进京朝见,世祖皇帝又赏赐给他虎符,让他统领大理、善阐、威楚、统失、会川、建昌、腾越等地,这些地方的万户以下官员都听他的指挥。
公元1287年(至元元年),舍利畏联合威楚、统失、善阐等地和三十七个白爨部落叛乱,杀了各地的守将。善阐的守军抵挡不住,派人向朝廷求救。信苴日率领军队前去讨伐,在威楚宝满裔大败叛军。他又派孛罗去攻打统失城,再次大胜,平定了统失。那年秋天,舍利畏又纠集十万大军准备攻打大理,朝廷命令都元帅也先和信苴日一起讨伐。军队到达安宁,与舍利畏交战,打败了他,收复了善阐,威楚也投降了,平定了新兴,攻下了石城、肥腻,白爨各部都被平定。
公元1290年(至元三年),信苴日进京朝见,朝廷表彰他的功劳,赏赐了他金银、衣服、马鞍、马勒和兵器。公元1298年(至元十一年),赛典赤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重新规划了各地的名称,任命信苴日为大理总管。没过多久,舍利畏又叛乱了,信苴日派石买等人假扮商人,带着礼物去见舍利畏,然后突然袭击,用长矛刺死了舍利畏和他的一名同伙,并将他们的首级悬挂在城门示众。云南行省向朝廷报告了这件事,朝廷又赏赐给他一锭金子和一件金织纹衣服。于是,大理设立了郡县,任命了官员,开始征收赋税,推行朝廷的政策,和中原地区一样了。
公元1300年(至元十三年),缅甸国王率领几万大象兵,抢掠金齿南甸,想进攻大理,云南行省派信苴日和万户忽都率领一千骑兵前去抵御,信苴日因功被任命为大理蒙化等处宣抚使。公元1305年(至元十八年),信苴日和他的儿子阿庆再次进京朝见,皇帝赞赏他们的忠诚和勤劳,提升信苴日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并让阿庆在东宫侍卫。在辞别皇帝的时候,他又被任命为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公元1306年(至元十九年),朝廷命令他和右丞拜答儿一起迎接从缅甸征战归来的军队,走到金齿的时候,他因病去世了。信苴日治理大理,一共二十三年。
阿庆继承了爵位,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镇国上将军,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还佩戴着金虎符。
王昔剌,保定人。他一开始就跟着世祖皇帝,因为骁勇善战,皇帝就赐给他名字叫昔剌拔都。他参加了钓鱼山和阿里不哥的战役,屡立战功,被赏赐了金符,官至武卫亲军千户。中统三年,他跟着大军去济南征讨李璮,多次打胜仗。中统四年春天,元帅阿术把军队驻扎在河南,派昔剌率领蒙古和汉军重新收复了宿州。至元六年,他被赐予虎符,升任海州万户,带兵攻打盐林山寨,俘获了不少敌人。至元十年,他被任命为东川行枢密院同佥。至元十五年,他在征讨夔府的战役中立下功劳。至元十六年,他调任万州镇守,最终在军中去世了。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宏,一个叫宁。宏早些时候就佩戴着金符,当上了左卫千户。后来枢密院打算让宁继承他父亲的武职,但宁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哥哥宏。于是,宏被任命为中卫都指挥使,佩戴着他父亲的虎符,而宁则代替宏做了千户,佩戴着金符。宁跟着阿剌台和憨合孙去北方征战,在阿纳秃阿之地追击脱脱木儿军队。战争结束后,他又跟随别急里迷失等人去打击贼寇外剌,斩杀了一百多敌人。他还跟随忽鲁忽孙北征,立下了功劳。后来他升任右卫亲军总管,之后又改任前卫都指挥使司佥事。他的儿子处恭继承了宏的职位,最后做到侍御史。
赵宏伟,字子英,是甘陵人,后来搬到了颍川。元朝至元十三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赵宏伟写信给元帅宋都,宋都觉得他很厉害,就让他带兵去临江那边打仗。
到了吉州,南宋主将管忠节和路分邹超带兵出来迎战,赵宏伟把他们打败了,追击了二十多里,逼近了吉州城,然后跟他们讲明利害关系,吉州知州周天骥就投降了。宋都觉得赵宏伟立了大功,赏了他三十两银子,任命他为吉州参佐官。
吉州有些老百姓造反,赵宏伟在桥下设下埋伏,用火攻,反贼被打退了,埋伏的士兵冲出来,把反贼杀得差不多,趁胜追击,捣毁了他们的老巢,剩下的反贼出来抵抗,赵宏伟又调转兵力从背后袭击,杀了他们的头目,整个吉州就安定下来了。
宋朝的厢禁军总管王昌和勇敢军总管张云,勾结新投降的五营军队造反。事情败露后,王昌被抓住了;赵宏伟夜袭张云,砍了他的脑袋献给宋都,还俘虏了五百个张云的同伙。宋都想要把他们全部杀掉,赵宏伟说:“这些人都是被逼无奈才造反的,现在把他们都杀了,怎么才能安定那些动摇的人呢?” 于是那些人就免于一死。因为功劳,赵宏伟被任命为太和县尹。
宋朝丞相文天祥派他的将领罗开礼和叶良臣,聚集兵马计划收复吉州、赣州和临江,赵宏伟杀了叶良臣,俘虏了罗开礼,放了其他人。
至元十五年,因为功劳,赵宏伟被赏赐了金符,升迁为瓜州河渡提举。至元十七年,他又调任衡州路总管府治中。当时有很多盗贼在衡州活动,赵宏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屯田,老百姓有了足够的粮食吃,盗贼们也都改行务农了,衡州就太平了。
1310年,也就是元仁宗延祐三年,我爷爷董士恒推荐我当了浙江西道肃政廉访司的佥事。那年镇江大旱,朝廷免除了九万多石的民租。可是有些官员害怕担责任,偷偷地又向老百姓收税,老百姓实在没钱交了。我的上司行台令宏伟亲自调查核实,最终把这笔税给免了。后来又刮起了大风,海里涨潮,润州、常州、江阴等州好多房屋都被冲毁了,老百姓没吃的了。宏伟想打开粮仓赈灾,可是下面的人说没得到朝廷的批准。宏伟说:“老百姓马上就要饿死了,擅自开仓有罪,我先担着!”于是就打开了粮仓,救活了十多万人。
后来我爷爷升迁为江南行台都事。1315年,江南又大旱,他提议用贪污受贿没收的钱来救济灾民,老百姓这才活了下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他做到了。1320年,他被召回朝廷,当了内台都事。仁宗皇帝还在太子的时候就听说过他的名声,对他非常器重,经常用字来称呼他。后来我爷爷外放去浙江东路当廉访副使,去跟皇帝辞行的时候,仁宗皇帝还赏赐给他很多钱帛,让他自己挑喜欢的拿。我爷爷到浙江东路后,听说当地有个叫许谦的人继承了朱熹的理学思想,就把他请来当老师,于是很多人开始向往学习理学了。没过多久,我爷爷就被提升为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
1329年,我爷爷退休了。1330年,他又被起用,当了福建道肃政廉访使。没过多久,因为生病就辞官了。1336年,我爷爷去世了,享年四十四岁。朝廷追赠他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的官职,追封他为天水郡侯,谥号贞献。
我父亲董思恭,也追封为天水郡侯;我叔叔董思敬,以处士的身份被征召为教授;至于赵琏,他的事迹另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