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惠山海牙,字公亮,是布鲁海牙的孙子,希宪的堂弟。他父亲阿鲁浑海牙,是广德路的达鲁花赤。惠山海牙从小没了父亲,一提到父亲就哭。他独自抚养母亲,家里一直很穷,穿粗布衣,吃粗糙饭,但他一点也不觉得丢人。母亲去世后,他悲伤过度,超过了礼仪的规定。他背着母亲的灵柩过江,结果遇到了狂风暴雨,船夫说这是神龙忌讳尸体,他抬头对着天大喊:“我要把母亲葬在祖先身边,神灵为什么要为难我!”风立刻就停了。
他年纪轻轻,大臣们想让他进宫当侍卫,但他拒绝了,说:“我爷爷侍奉过世祖皇帝,因为通晓经书被誉为‘廉孟子’。现在朝廷正在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我想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仕途。”于是他进了国子监学习,刻苦攻读。至正元年,他考中了进士,被授予承事郎、同知顺州事。当时有个弓匠提举马都剌,仗势欺人,霸占州民的田地,其他官员都害怕他。惠山海牙到了顺州后,立刻就处理了这件事。
他在顺州做了一年官,因为有人推荐,被召入史馆,参与修撰英宗、仁宗的《实录》,不久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中书省有一些大臣贪污腐败,他马上上奏弹劾他们,并对同事说:“如果因为我的言论而获罪,那也是我的职责所在。”他还弹劾了明里董阿不适合担任祭祀太庙的职务。后来,他升任都水监,疏通河道,加固了滦河和漆河的堤坝,还修缮了京东闸。他历任秘书丞、会福总管府治中,还上疏弹劾二月迎佛的活动浪费钱财,败坏风俗,当时舆论都赞同他的观点。
他被外放出任佥淮东廉访司事,然后升任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之后又历任佥河东、河南、江西廉访司事,最后升任江南行御史台经历。当时山东的盐法非常混乱,朝廷就选派他担任都转运使,不到一个月,他就完成了任务,朝廷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和珍贵的器物。至正三年初,他参加郊祀大典,被任命为侍仪使。第二年,他参与修撰辽、金、宋三史,被提升为崇文太监。此后,他一路升迁,最终做到河南行省右丞。
当时朝廷下令动员百姓治理黄河决口,导致各州县都怨声载道,他认为这样做很不方便,就上奏朝廷,但是当权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他又升任湖广行省右丞,因为武昌失守而被牵连,但后来真相大白,他又被任命为江西行省右丞。当时江西很多州县都落入贼人之手,他就和平章政事司徒道童一起想办法,制定了防御和抓捕盗贼的策略,并被任命为本道廉访使。不久后,江西省治也失守了,惠山海牙就逃到了福建。过了很久,他被任命为佥江浙行枢密院事,然后改任福建行省右丞,负责镇守延平、邵武,使当地恢复了平静。
他在福建待了一年多,奉诏回省处理政务,负责军事防御,并督促通过海路向京城输送赋税,朝廷非常依赖他。后来,他又升任行宣政院使。第二年,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最终,他以七十一岁的高龄去世了。
月鲁不花,字彦明,是蒙古逊都思氏的人。他天生相貌魁梧,大家都觉得他将来一定能成大器。还没成年的时候,他父亲脱帖穆耳带着他去越地当千户,在那里,他拜韩性先生为师学习。他写文章,一挥而就,文章写得非常漂亮。后来参加江浙地区的乡试,考中了,而且是右榜第一名。考试结果刚公布,考官就梦见月亮里有一朵花,后来果然应验了他的名字,大家都觉得很神奇。
元统元年,他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的官职。因为县里没有学校,他就带头修建了孔庙,还请来儒士当老师,教导后来的学子。后来他父亲去世,他回家守孝。到了至正元年,朝廷设立行都水监,他被选为监经历。不久又升迁为广东廉访司经历。朝廷正要治理黄河决堤,就召他担任行都水监丞。但他还没到任,就被改任为集贤待制,然后又升任吏部员外郎。
他奉命去江浙地区征收二十四万石粮食。到了之后,他根据各户的财产多少来决定征收的粮食数量,这样既不扰民,又能顺利完成任务。后来,军队的军饷不够了,他又奉命去江浙征收粮食。他召集当地父老乡亲,对他们说:“当今皇上日夜操劳,就怕恩泽不能惠及百姓,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但是盗贼又怎么办呢?要讨伐盗贼,首先必须要有粮食和军饷。因为我没有扰乱你们,所以皇上又派我来征收粮食,其实讨伐盗贼就是为了安定百姓啊!父老乡亲们,你们觉得我说得对吗?”大家纷纷回答说:“您说得对!”不到一个月,粮食就征收完成了。
他母亲去世后,中书省送来慰问品并想让他复职,但他没有接受。不久,太师、右丞相脱脱南征,把他召去协助军事,负责粮草运输,他把粮草运输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升任吏部郎中,不久又升任监察御史。他首先上书朝廷说:“郊庙祭祀的礼仪有很多缺失,皇上应该亲自祭祀南郊,隆重祭祀太室。”接着他又上书说:“皇太子是国家的根本,应该选拔德高望重的老臣辅佐他,帮助他完善品德。”皇帝都采纳了他的建议。
他升任吏部侍郎,负责江浙地区的官员选拔工作,当时大家都称赞他公正公平。恰逢朝廷有人建议在河间、长芦设立机构建造三百艘海船,月鲁不花就上书陈述这样做不妥当。他的奏章呈递到中书省,触怒了一些官员,于是他被调任工部侍郎。后来他奉命去彰德府任职,路过河间时,老百姓都纷纷拥挤着向他表示感谢,说:“如果不是您当初的进言,我们老百姓就要遭殃了!”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朝廷要重新选保定知府,因为保定离京城很近,关系重大。所以先把保定路达鲁花赤的职务给撤了。临走的时候,皇帝还特意嘱咐了他好多话,真是千叮咛万嘱咐。保定每年要往新乡运送几十万石粮食,特别不方便。月鲁不花就建议直接运到京城的粮仓,这样效率高多了。没过多久,他就升任吏部尚书了。
保定老百姓好几百人跑到京城,请求皇上留下月鲁不花继续当知府,好好治理地方。皇上就让他既当吏部尚书,又兼任保定知府。这时候,北方来了强盗,他们渡过了黄河。月鲁不花每天都在加紧修城墙,挖护城河,准备打仗。朝廷决定从五个省八个卫调兵,去驻守边疆。月鲁不花上书请求留下他的军队保护保定,皇上同意了,还让他统领几千黑军和西山八十二寨的义军,他的势力一下壮大了很多。强盗两次入侵保定,都被打败了,灰溜溜地逃跑了。
皇上赏赐他中奉大夫的官职,还给了他很多珍贵的礼物,比如四匹上等马,一百匹马等等,他的下属也跟着升官。皇上还下达了圣旨,专门奖励那些有功的人。后来,朝廷又召他回京,让他当详定使。保定老百姓舍不得他走,还给他画了画像供奉起来。奇怪的是,月鲁不花离开保定一个月后,城池就被攻破了。朝廷觉得月鲁不花在老百姓心中很有威望,就派他进城去劝降。他到了城下,可是强盗死守不出,很多老百姓偷偷跑出来见他,表达敬意。
之后,他被任命为大都路达鲁花赤。当时有个当官的,把以前中书令耶律楚材的墓地私下送给喇嘛当产业,月鲁不花坚决反对,最后没让他得逞。他又升任吏部尚书。这时候,大盗程思忠占据了永平,他的手下雷帖木儿不花假装投降,事情败露后被抓获并处死了,程思忠更加顽固地据城死守。朝廷命令月鲁不花去招安他,大家都觉得这事很难办到,月鲁不花却坚定地说:“我为皇上办事,这是我的职责,怎么能先考虑个人安危呢!”最后他还是进城劝降了程思忠,程思忠被他的诚意感动,哭着下跪投降了。
好家伙,这月鲁不花,官儿越做越大!先是被调到翰林侍讲学士,没多久又当了大都路达鲁花赤。皇上在宣文阁接见他,还特意嘱咐说:“朕看老百姓都累坏了,特地派你来安抚他们。你可别太严厉,也别太松懈,要是有人仗势欺人,你得马上来告诉我!” 刚上任,皇上、皇后和太子都派人送酒给他,这待遇,杠杠的! 后来有个权贵想让他帮忙免除徭役,月鲁不花直接回绝了:“皇上的话我记着呢,不敢违抗!”
之后,他又升了资善大夫,做了江南行御史台中丞。辞别皇上那天,皇上在嘉禧殿亲自慰劳他,还赏赐了上等酒和金银财宝;太子也亲笔写了“成德诚明”四个大字送给他。 月鲁不花走海路到了绍兴,当官既严厉又宽厚,很得人心。皇上又把他升为一品荣禄大夫。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浙西肃政廉访使。 这会儿张士诚占了浙西,还自称皇帝,月鲁不花觉得不能和他同流合污,就对侄子同寿说:“咱们全家世代受皇恩,我恨不得杀了他为国报仇,怎么可能和他一起当官呢!”
于是,他让同寿准备船只,带着妻儿,自己藏在木箱里,用稻草盖住,偷偷逃跑了,到了庆元。张士诚的手下发现了,派了一百多骑兵追赶,追到曹娥江也没追上,只好回去了。 后来他又被调到山南道廉访使,要走海路往北去,路上遇到阻碍,又回到了铁山。结果碰上了好多倭寇船,他带着船上的人拼死抵抗。倭寇假装投降,被他识破了。倭寇就冲上船,抓住了月鲁不花,让他下跪,月鲁不花破口大骂:“我可是朝廷的大臣,岂能给你们这些贼寇下跪!” 结果,壮烈牺牲了!
他遇害的时候,家奴那海还刺杀了倭寇头目。他的次子,枢密院判官老安,还有侄子百家奴也奋勇抵抗,也都死了。 和他一起死难的有八十多人。 朝廷知道了这件事,追赠他为摅忠宣武正宪徇义功臣、银青荣禄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上柱国,谥号忠肃。
达礼麻识理
达礼麻识理,字遵道,是怯烈台氏的后人。他祖上是北方的大族,到他六世祖才开始住在开平。他爸爸叫阿剌不花,曾经是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死后追封为赵国公,谥号襄惠。达礼麻识理从小就聪明伶俐,跟着老师学习经史子集,一看就懂。至正五年,他被选到经筵当翻译官,更加努力学习,那些有名望的大臣都对他寄予厚望。后来他升任御史台译史,又升任御史台照磨。至正十五年,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派去山北道肃政廉访司办事,还没出发就被留下来当詹事院的长史了。没多久又升任工部员外郎,又被留任为詹事院的长史。第二年,他被任命为中议大夫,接着又升任参议詹事院事。至正十七年,他做了太子家令。至正十八年,他先后担任秘书太监、吏部侍郎、御史台经历、中书右司郎中。至正十九年,他被任命为刑部尚书,还负责督察南北兵马司。当时盗贼逼近京城,老百姓都很害怕。达礼麻识理能够以静制动,安抚百姓,大家都很依赖他。至正二十一年,他从中书参议升任中书参知政事,还兼任经筵讲官。至正二十三年冬天,他升任上都留守,兼任开平府尹,还被加封为荣禄大夫,负责土岭地区的军需运输,并且镇守东边的三个州。
他家祖上是北方的大户人家,一直到他爷爷那辈才搬到开平住。他爹是江西省的大官,参知政事,死后还被追封为赵国公,听着就厉害。达礼麻识理这孩子从小就聪明,读书那叫一个快,看过一遍就记住了。后来他当上了翻译官,更是刻苦学习,那些大官们都觉得他前途无量。然后他又升官了,当了御史,接着又升了,总之就是一路高升。 至正十五年,他当上了监察御史,结果还没去上任呢,就被留下来当别的官了,这运气也是没谁了。后来又升了官,再升官,总之就是官越做越大。 到了至正十九年,他当上了刑部尚书,还管着军队的事儿。那时候京城附近不太平,盗贼横行,老百姓都吓坏了。但他镇定自若,把大家安抚住了,大家都觉得他靠谱。后来他又升官了,官越来越大,最后还管着好几个州的军需和防务,真是厉害!
公元1248年,朝廷派塔失帖木儿担任留守,官职是中书平章政事。当时,孛罗帖木儿在京城握有重兵,太子却住在外面。达礼麻识理和塔世帖木儿都对国家忠心耿耿,他们联合起来稳定人心,观察局势的变化。没过多久,塔世帖木儿就被提升为大司农。塔世帖木儿对达礼麻识理说:“我现在去京城,就会被那些权臣控制住,很难有所作为。”所以他就没去上任。
正好脱吉儿奉孛罗帖木儿的命令,把军队驻扎在盖里泊,还把自己的心腹宗王也速也不坚,授予金印,让他驻扎在上都东郊。同时,让留守善安在瓦吉剌部落集结军队。达礼麻识理礼貌地接待了善安,善安最后还是离开了。孛罗帖木儿又调派帖木儿、托忽速哥到上都,说是为了守卫,实际上矛盾越来越尖锐。达礼麻识理跟他们周旋,表面上一点风声也不露,暗地里却派前任宗正扎鲁忽赤月鲁帖木儿秘密联系在罕哈哈剌海担任枢密知院的益老答儿,请求他赶紧调兵南下。他还派留守司照磨陈恭去兴州征兵,寻找那些有才能的闲职官员,同时约束东西手八剌哈赤、虎贲司,招募壮丁和苗族士兵,把火铳等武器装备好,严阵以待。
有一天,他们把军队部署在铁幡竿山下,对外宣称各地勤王之师都到了。帖木儿等人一听,吓得够呛,一夜之间就逃跑了,他们带来的军队也全军溃散了。从此以后,达礼麻识理加强军事防备,城防更加严密了。
公元1340年,太子在冀宁(今河北冀州)的时候,下令设立上都分省,任命达世帖木儿为平章政事,达礼麻识理为右丞,让他们便宜行事,巩固上都的统治基础。 这就像咱们现在说,派个小组去某个地方,全权负责,把事情办妥。
七月,秃坚帖木儿奉孛罗帖木儿的命令,带兵攻打上都。他先派少监帖里哥赤到上都探路,让他们多准备粮食,迎接大军。达礼麻识理跟他们讲道理,结果直接把探子给杀了,杀鸡儆猴,上都百姓这才安心。 这就像咱们现在说,先派个探子过来打探虚实,结果被当场抓获,直接就给处理了,震慑了敌人。
没过多久,秃坚帖木儿就带着大量的骑兵和步兵杀到了,声势浩大,吓得人够呛。达礼麻识理指挥士兵坚守城池,跟大家讲清形势,稳定军心,他自己也日夜巡视城墙,一刻不敢松懈。 这就像咱们现在说,敌人来势汹汹,但咱们守城的人士也毫不示弱,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大家齐心协力,守卫家园。晚上,他还派敢死队偷偷摸摸地爬下城墙,烧毁了敌人的攻城器械。同时,他又让副留守秃鲁迷失海牙带兵从小东门杀出去,在卧龙冈跟敌人打了一场大仗,把敌人打败了。
没过多久,孛罗帖木儿被杀,秃坚帖木儿也溃不成军,上都保卫战取得了胜利。达礼麻识理因此被任命为中书右丞,兼任上都留守,还负责虎贲司,加封光禄大夫,赏赐了金腰带,还让他负责管理东西手八剌哈赤。后来上都分省撤销了,他又被遥授中书平章政事、上都留守,位居第一,但他坚决推辞,最后还是被强留任职。
第二年,他被召为大宗正府也可紥鲁忽赤。又过了一年,被任命为太子詹事。奉命去军队里宣讲大义,那些藩镇将领都被他感动。 这就像咱们现在说,他被提升到更高的职位,负责去军队里做思想工作,效果很好。后来他又升迁为翰林学士承旨。秋天,又担任了枢密院事、大抚军院事。
一开始,设立大抚军院是太子和完者帖木儿、答尔麻、帖林沙、伯颜帖木儿、李国凤等人一起商议的结果,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备扩廓帖木儿。但后来因为权力分配不均,事情越办越乱,其他人也都撤了,只剩下达礼麻识理一个人,事情几乎没法做了。 这就像咱们现在说,一个新部门成立,刚开始大家都很积极,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很多人都不干了,最后就剩下一个人扛着。
达礼麻识理是个办事挺靠谱的人,结果突然死了。在他死的前一天晚上,有个叫哈剌章的官员,是阿儿剌氏阿鲁图的孙子,做了个梦。
他梦见太祖皇帝召见了他,跟他说:“我靠着勤勤恳恳才打下了天下,传给了妥欢帖睦尔。可是爱猷识理达腊这小子一点都不像我,把咱们家的规矩都败坏了,要是再不赶紧收拾他,咱们家的江山可就保不住了!你是功臣的后代,为人又忠诚可靠,所以我才叫你来。你明天一早就把我的话告诉皇上和爱猷识理达腊。你要是不说,我就杀了你;说了,他要是还不改,那我还有别的办法对付他。达礼麻识理这个人多少还是有点见识的,可他知道却不说,要他有什么用?我干脆先杀了他!”
第二天一早,哈剌章就进宫面见皇上,把梦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皇上。皇上就让他把这事告诉太子。哈剌章刚出宫,达礼麻识理就死了,死得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