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通,字仲达,是山东东平齐河人。他一开始追随严实投降蒙古,后来又参与收复濮州、曹州、相州、潞州、定陶、楚丘等地。严实向太师木华黎推荐了他,刘通被任命为齐河总管,之后又升任镇国上将军、左副都元帅、济南知府、德州总管、行军千户。太宗皇帝赐给他金符,将他升为上千户。
宋将彭义斌攻打齐河城,率领军队夜间攀城而上。刘通只带了六七个人,就冲出去大声呐喊,把宋军吓坏了,不少人惊慌失措掉下城墙溺死。第二天,宋军再次进攻,三面包围了城池。刘通命令守城的士兵把长矛竖起来,像梳子齿一样密密麻麻,然后又突然撤掉。宋军害怕这是敌军要出击的信号,吓得溃不成军,彭义斌只带着少数骑兵逃跑了。丁酉年,刘通升任德州等处二万户军民总管。丙辰年,他去世了。
他的儿子刘复亨继承了他的职位,做了行军千户,跟随严实攻打安丰、通州、泰州、淮州、濠州、泗州、蕲州、黄州、安庆等州。宪宗西征时,刘复亨代理万户的职务,率领东平的军队攻打钓鱼山苦竹寨,立下了战功。战争结束后,他又兼任德州军民总管。中统元年,他奉命驻守和林,回来后被授予虎符,升任武卫军副都指挥使。李璮叛乱,派使者招降刘复亨,刘复亨当场斩杀了使者。当时军队讨伐叛贼,集结在济南,却缺乏粮食,刘复亨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接济军队。世祖皇帝非常赞赏他,赏赐给他五千两白金,但他坚决推辞。至元二年,他升任左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四年,迁任右翼。九年,加封昭勇大将军、凤州等处经略使。十年,升任征东左副都元帅,统领四万军队和九百艘战船,征讨日本,与十万倭兵遭遇,打败了他们。回师后,他又招降了淮南的许多州县。十二年,授任昭信路总管。十四年,迁任黄州宣慰使。十五年,改任太平路总管,不久又授任镇国上将军,担任淮西道宣慰使都元帅。二十年,加封奉国上将军。三月,去世了。
我家有五个儿子:浩、泽、澧、渊、淮。老大浩,中统四年继承了千户的职位,到至元八年死在了战场上。老二泽,是从近侍的职位上被提拔起来的,当上了荆湖北道宣慰使。老三澧,当过长宁州知州。他们兄弟俩都英年早逝了。
老四渊,至元十一年的时候,被授予金符,做了进义副尉,还担任了徐州、邳州屯田总管下丁庄的千户。那年九月,他带兵去泗州巡逻,在淮河九里湾碰上了宋军,打赢了,缴获了三十多艘船。十二年三月,他又跟宋朝安抚使朱焕在清河打了一仗,也赢了,抓了十四个俘虏,抢了不少军需物资。九月,他又跟着右丞别乞里迷失一起攻打淮安。十三年,他和宋军在昭信军南靖平山又打了一仗。这些战役他都立了功。十四年,他回北方朝见皇帝,被晋升为武略将军、管军总管。十五年,他跟着元帅张弘范去征讨闽、广、漳、韶等州,因为战功被授予武德将军。十六年,攻打崖山的时候,张弘范让他统领后翼军,在水战中立下了大功。十七年,他升任安远大将军,当上了副招讨使。二十一年,调任颍州副万户。二十四年,他又参加了征讨交趾的战争,镇南王脱欢让他率领两万水陆大军攻打万劫江,抓了十六个俘虏。接着又攻打灵山城,敌军出来迎战,结果被我们打得大败,军队凯旋而归。二十八年,他在浙东抓捕盗寇,抓住了三个首领。三十一年,他又兼任绍兴浙江五翼军的指挥,驻守杭州,后来因为生病去世了,大德十一年死的。
我孙子无晦,至大元年继承了他的职位,被授予昭信校尉、颍州副万户的官职,不久后又升任武德将军。延祐五年,因为生病辞官。六年,又改任河南江北行省都镇抚使。泰定四年,被加封为宣武将军。
岳存,字彦诚,是河北大名府冠氏县人。一开始他跟着东平路兵马总管严实,被授予武德将军、帅府都总领的职位,负责保卫冠氏县。正赶上金兵将领宜郑倜再次占领了大名府,离冠氏县只有三十里地,派兵来攻打。宜郑倜志得意满,又亲自率领一万多人马包围了冠氏,声势浩大得很。岳存带领一百多名敢死之士,从西门杀出去,个个勇猛无比,战斗力翻了十倍不止。金兵吓跑了,岳存追击他们,一直追到边境才回来。
己丑年(公元1269年),他跟随严实和武仙在彰德府西面作战,打败了金兵,被升为明威将军,并担任冠氏县主簿。第二年,岳存率领两百名骑兵、三百名步兵,从彰德府北面返回。到了开州南面,遇到了金将张开。张开有上万兵马,岳存的军队依托大林据守,他告诫将士们说:“敌众我寡,不能轻举妄动,要听我击鼓的信号行动。”于是他命令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与敌人相距只有二十步,发起猛攻,个个都是以一敌百的猛将。张开的军队溃败了,岳存追击了二十多里,没损失一个士兵就凯旋而归。后来,他参与了攻破河南、攻打淮河、汉水流域的战役,没有一次战役缺席。辛丑年(公元1271年),他升任冠氏县丞。庚戌年(公元1270年),调任楚丘县,几年里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乙卯年(公元1285年),他告老还乡,退休回老家种田。中统三年(公元1266年),岳存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他的儿子岳天祯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担任冠氏县军民的弹压,参加了围攻襄樊的战役,被帅府授予管军百户的职位,负责修建百丈山、鹿门等堡垒。岳天祯率领精锐士兵,冒着箭矢和石头,从樊城东北方向率先登城,被抛下的木头砸伤,跌倒在地,他又爬上梯子继续攀登,亲手杀死了好几个人。他还负责修筑正阳城东西城墙,以及在镇江建造战船,这些工程他都亲自督办。在焦山之战中,他平定了奉化地区的贼寇,因功被提升为管军千户。江南平定后,他跟随元帅张弘范去柳林觐见皇帝,皇帝赏赐了他金锦、银鞍和马勒。他被授予昭勇大将军、福州路总管的职位,平定了尤溪的贼寇。任期结束后,他调任吉州,平定了永新县的贼寇,后来又调任赣州。七年后,他调任建康,首先制定了救荒的政策,百姓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为他立碑。至大二年(公元1310年),岳天祯在建康去世,享年七十二岁。他的儿子岳果,后来担任会昌州同知。
张子良,字汉臣,是河北涿州范阳人。金朝末年,各地都爆发了战争,大家纷纷招兵买马自保。张子良带领一千多人去了燕地和蓟州一带,那里的庄稼都被毁了,于是他就聚集当地老百姓,利用河水阻挡敌人,造船造筏,捕鱼吃蒲草充饥,跟着他的人越来越多,多到容纳不下。
张子良控制了定兴、新城几十万人口,然后去东平府找吃的。东平府的守将接纳了他。过了很久,东平府守将放弃了东平府,回到汴京,然后下令让张子良南下驻扎在宿州,又让他南下驻扎在寿州。后来夏全抢走了宿州的百姓,李敏占据了寿州。张子良带领手下攻打李敏,李敏想杀他,张子良就逃回了宿州,然后利用宿州的兵力夺回了夏全抢走的几万老百姓。夏全很生气,联合徐州、邳州的军队来攻打张子良。张子良和宿州的军队一起攻击夏全的营地,夏全丢了军队的信物,逃到扬州后死了。
那时候金朝在汴京被重重包围,支援全断了,只有丞相完颜用安想办法自救,计划用涟水地区的人马去救援,可是路途太远,散兵游勇无法前进。张子良和一个偏将昼伏夜行,成功进入汴京,见到了完颜用安。金国的皇帝和大臣们都认为这是上天派来救他们的,就特别赏赐张子良,凡是他想要的,都按照完颜用安的请求满足他,于是就给了张子良徐州和宿州。第二年,张子良进献五百石粮食到汴京,被授予荣禄大夫的官职,总管陕西东路兵马,仍然驻扎在宿州。
当时,朝廷的命令在陕西已经不管用了,完颜用安也最终没能成功。徐州和宿州之间,老百姓没吃的,都跑到城外捡拾谷穗充饥,张子良派兵保护他们,防止被抢劫。有一次突然遇到敌人,张子良受了重伤,于是就带领手下到泗州找吃的。泗州守将想查看他的军队,并打算对他下手,张子良带着十几个手下直接在军营里活捉了泗州守将。那些不想北返的老百姓想逃到附近的州郡,张子良就给他们提供船只,没有人敢抢他们的财物。
1888年(戊戌年),我带领着泗州西城二十五个县的十万八千多军民,投降了元朝的元帅阿术。 皇上(太宗)任命我为东路都总帅,授予我银青荣禄大夫的官职,又升迁为京东路行尚书省兼都总帅,负责管理归附元朝的军民,之后又晋升为金紫光禄大夫。1890年(庚子年),皇上赐予我金符,这可是个极高的荣誉啊!从战争开始以来,我四处奔波,辗转南北,靠着我的努力,救活了无数的人,那数量根本数不清。
1893年(癸丑年),宪宗皇帝任命我为归德府总管,继续管理归附元朝的军民。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夏四月,世祖皇帝任命我为归德府和泗州总管,并赐予我虎符,仍然负责管理泗州的军民。七年后,元朝取消了元管户的制度,将这些户口并入各郡县,我又被任命为昭勇大将军、大名路总管,还兼任府尹。八年后,也就是1269年,我去世了,享年七十八岁。皇上追赠我昭勇大将军、佥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的官职,追封我为清河郡侯,谥号为翼敏。
话说张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懋,老二叫亨。老二亨啊,戴着金虎符,是个管军千户。他爹去世后,他弟弟张鉴继承了爵位。老大张懋,字之美,还没成年呢,就已经有了他爹的风范了。他爹生前是京东的官员,所以张懋就带着他爹留下的人马,跟着丞相阿术打仗,攻下了归德府,然后在那里驻军。后来又调到下邳驻扎,还兼任归德府知府。后来李璮在济南造反,张懋就带着兵去蔡州守卫。
中统元年,皇上任命他为泗州军总把,还给了他金符。到了至元七年,他又升职了,当上了济南诸路新军千户。九年的时候,他跟着大军攻打襄樊,立了功。十一年,丞相伯颜南征,他们的军队前面是带铁齿的战车和强弩,其他部队跟在后面。张懋这个人特别勇猛,他带着强弩走在最前面,凡是遇到山川道路险峻的地方,他就想办法架桥铺路,填平壕沟陷阱,安营扎寨,还出谋划策,各种奇招妙计层出不穷。丞相伯颜非常信任他,提拔他做了省都镇抚,让他水陆并进,责任重大。
大军压境临安,灭了南宋,把南宋皇帝、太后和大臣们都押回北方。军队驻扎在瓜洲的时候,伯颜派张懋去劝降淮西的夏贵,还给他配了两个副手,让他带着骑兵直奔合肥。夏贵出来迎接,摆上了盛大的宴席。张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了顺从和对抗的后果,语气非常强硬。夏贵被张懋的气势震慑住了,立刻表示投降,献上了地图和降书。张懋飞马回报,伯颜非常高兴。
伯颜又派张懋去招降镇巢、安丰、寿春、怀远、淮安、濠州等地,这些地方都乖乖投降了。他还让张懋去各地安抚军民,让他们知道朝廷的恩德。至元十三年,张懋快马加鞭赶到上都,伯颜向皇上汇报了他的功劳,皇上封他为明威将军、泗州安抚司达鲁花赤。十四年,安抚司改成了总管府,又设立了宣慰使来统领,张懋被任命为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十六年,他又升职了,被封为怀远大将军、吉州路总管。
老陈啊,你听我说说这陈懋和唐庆的事儿。陈懋这个人,生活简朴,吃粗粮野菜,带头节俭,做事公正,从不徇私枉法,治理地方那叫一个好!他新建了府衙,还设立了义仓,这可是个为百姓着想的能吏啊!就连上级官员刘宣韪都对他赞赏有加。只要陈懋处理了什么事,当天就能把结果汇报上去,那些地头蛇、恶霸们都吓得不敢造次。
郡里有个大户人家,姓苏叫苏良,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简直无法无天!他背后还有十几个帮凶,个个凶神恶煞,老百姓苦不堪言!陈懋得知后,立刻把苏良的恶行上报给了朝廷,结果呢?十几个帮凶全被诛杀了,苏良也被革职查办,老百姓可高兴坏了! 后来,还发生了一起白天抢劫城池的盗匪事件,陈懋一听,立马带着人马去剿匪,把匪首抓了回来! 因为他的好政绩,很多逃难的人纷纷回来,甚至还有其他郡的人慕名而来,加起来有好几千户人家呢!他们还一起给他建了生祠来祭拜他。可惜啊,陈懋在十七年二月去世了,享年六十三岁。朝廷追赠了他好多官职,还追封他为清河郡侯,谥号“宣敏”。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文焕,继承了父亲的官位;另一个叫文炳,当了巡检。文焕的儿子陈珪,后来也做了官,还当上了御史,仕途一片光明,也算是子承父业,光宗耀祖了。
再说说唐庆,这人具体是哪里的,史书上没记载,但他跟着太祖皇帝打过仗,当过管军万户。太祖皇帝北伐金国的时候,就让他当了元帅左监军。丁亥年,皇帝还赐给他虎符,封他为龙虎卫上将军,派他出使金国。到了壬辰年,太宗皇帝又派他当国信使,去金国接回人质,催促金国送来岁币,还把金国的曹王带回了大宋,在官山见到了皇帝。七月,皇帝又派唐庆去金国,要求金国皇帝废除帝号,臣服大宋。金国皇帝当然不答应,唐庆还因此跟金国皇帝吵了起来,结果金国皇帝和大臣们合谋害死了唐庆。半夜里,金兵闯进唐庆的住所,杀了他和他弟弟山禄、兴禄,还有其他十七个随行人员。后来大宋灭了金国,却怎么也找不到唐庆的尸体,朝廷只能厚葬他的家人,赏赐金子五十斤,还给他的儿子安排了官职,并按人口数量发放粮食供养他们一家。
齐荣显,字仁卿,是聊城人。他爸爸叫齐旺,是金朝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官职挺大的。荣显从小就聪明过人,小时候跟小伙伴们玩,都喜欢在地上画个战场,他正襟危坐指挥大家,一个个都得听他的安排。
九岁那年,他替他爹当上了千户,腰里挂着金符,跟着他舅舅严实一起打仗,立了不少战功。有一次攻打濠州,宋军的兵马在城墙下摆开阵势,荣显带兵冲了上去,势不可挡,一路打过去,敌人溃不成军。他手下有个叫王孝忠的士兵,打仗很卖力,结果被敌人的钩戟钩住了,荣显赶紧冲上去,砍断戟杆,把王孝忠救了出来,继续追击敌人,一直打到城里才回来。主帅察罕被他的勇猛震惊了,赏了他战马、铠甲和银器。
后来打仗到了五河口,到了大堤那儿,荣显带着几个人先去侦察敌情,结果碰上了几十个敌人的巡逻骑兵,他手下的人想跑,荣显说:“他们人多咱们人少,要是表现出害怕的样子,他们一定会乘机进攻的!”说完,他拉弓上马,一箭射死了两个敌人,然后才回来。之后,他们攻下了五河口,荣显升官了,当上了权行军万户,负责守卫宿州。可惜后来他从马上摔下来,腿受伤了,不能再带兵打仗了,就改让他负责本路地区的税收,后来又改让他负责本路所有军队的安抚工作,还兼任提控经历司的职务。
那时候有个断事官要查清各路积欠的税款,很多官员都受到了责骂,但荣显处理得很稳妥,把欠税都给免除了。他舅舅严实进京当官后,荣显也跟着进京了,被任命为东平路总管府参议,还兼任博州防御使。当时十个投下(一种行政单位)的税收分别上交给不同的机构,并不归东平路管,荣显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最终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等到攻打淮南的时候,军队路过东平,老百姓要供应军队,需要花费两万锭银子,荣显找到断事官商量,把这笔钱折算成赋税,老百姓因此免受了损失。中统元年,荣显告假回家侍奉父母,在家闲居了十年,然后去世了。
石天禄他爹叫石珪,是山东诸路都元帅,后来抗金殉国了,这事儿《忠义传》里都写着呢。石天禄继承了他爹的爵位,后来被孛鲁(bò lǔ)任命为龙虎卫上将军、东平路元帅,还配了金虎符,那可是相当厉害的。
那时候宋朝大将彭义斌攻打大名府和中山,石天禄和孛里海(bò lǐ hǎi)带兵把他们打败了,还抓住了彭义斌。之后又打败了金朝大将武仙,立了不少战功。丙戌年,孛鲁因为石天禄的功劳,把他升为金紫光禄大夫、都元帅,让他镇守边疆。他跟金兵打了好多仗,每次都赢,没输过一次。
壬辰年,皇太弟拖雷南渡黄河,石天禄当先锋,打退了金兵,还抢了几艘战船。晚上到了归德城下,他带兵袭击了金军的营地,杀了三百多人。金将陈防御带兵来追,石天禄杀出重围,又跟他们打了一仗,金兵才跑了。后来,石天禄又带兵去抢掠亳州和徐州,沿途好多地方都望风而降了。癸巳年九月,他攻破了考城,又包围了归德。十二月,归德城投降了。甲午年,石天禄进京朝见,被任命为征行千户,还管着济州、兖州、单州三州的民政。
乙未年,石天禄跟着札剌温火儿赤(zhá là wēn huǒ ér chì)渡过淮河,攻打随州,到了襄阳的夹河寨,打败了宋军,札剌温火儿赤还赏了他一匹战马。他还参加了攻打蕲州和黄州的战役,战功都是第一名。当时朝廷下令让石天禄负责东平府的户籍登记,所有军民的赋税都得按照他登记的册子来收,不能再另外收税了。但是,石天禄因为生病,干不了这个活儿,就让他儿子石兴祖继承了他的职位。第二年,石天禄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
他生了十个儿子,石兴祖继承了他的千户职位,后来官至武略将军。己未年,他参加了攻打宋朝的战争,攻打鄂州。至元四年,他从宿州带兵抄袭淮河沿岸的几个郡县,抓到了十几个宋朝的探子,统军司赏了他二十匹马、五百两银子和二十匹锦缎。至元十二年,他攻打常州,当先锋,功劳比其他将领都大。宋朝灭亡后,根据他的功劳,他被升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驻守温州。后来,土匪林大年等人造反,他带兵去围剿他们,斩首一千多级,还招安了南溪山寨的三万多户人家,让他们安心务农。至元十六年,他被升为显武将军,还配了金虎符。至元十九年七月,他在军中去世了,他的儿子石琎继承了他的爵位。
石抹阿辛,是迪列纥氏的人。乙亥年,他带领北京等路一万二千多户人家归顺朝廷,太师、国王木华黎奏请皇上,授予他镇国上将军、御史大夫的官职。后来跟随军队攻打蠡州,战死沙场。
他儿子查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继续担任御史大夫,统领黑军。一开始,他父亲阿辛手下的士兵个个都是猛将,都穿着黑衣作为标志,所以这支军队就叫黑军。己卯年,朝廷下令把黑军分驻在真定、固安、太原、平阳、隰州、吉州、岢岚等地。不久之后,南征开始了,黑军被安排在最前面。在黄河边上与南宋军队遭遇,查剌大声呼喊着冲锋陷阵,打乱了敌人的阵型,渡过黄河后继续作战,彻底消灭了敌军。沿途的城邑都争先恐后地投降,黑军一路势如破竹,攻打汴州,从仁和门进入城内,收缴了图籍,然后凯旋而归。论功行赏,黑军功劳最大。
后来,查剌跟随国王的军队征讨万奴,围攻南京。南京城池坚固得像铁铸的一样,查剌命令偏将先去侦察城池东北方向,自己则挥舞着长矛大声呼喊,从西南角攀登城墙,摧毁了敌人的飞橹,亲手斩杀了数十名守城士兵,大军乘胜追击,最终攻克了南京。第二天早上,木华黎就脱下锦衣赏赐给他。查剌后来多次升迁,最终担任真定路达鲁花赤,死在了柳城。
他的儿子库禄满继承了他的官职,后来参加了攻打襄樊的战役。他和堂弟度剌一起架设云梯攀登城墙,攻打敌人的城垛,结果度剌战死了。中统三年,库禄满跟随军队征讨李璮,他第一个登上城墙,却被飞来的箭矢射中额头而死。
刘斌,是济南历城县人。从小没了爹妈,是爷爷把他拉扯大的。他从小就力气大,胆子也壮。后来跟着济南人张荣造反,当上了管军千户,相当于管几千人的军官。壬辰年,他们攻打河南,刘斌立了大功,被升为中翼都统,官儿又大了。
有一次攻打睢阳,军队驻扎在杏堆,离陈州七十里。听说陈州的军队就在郊外,刘斌就带着兵马夜里偷袭,打了个大胜仗。接着又打败了太康的守军,还抓了他们的将军,三天后,太康城就破了。张荣跟他们的上司阿术鲁说:“太康城能这么快拿下,全靠刘斌冲锋陷阵啊!”后来军队调到襄阳,缺粮少吃的,刘斌听说青陵囤积了很多粮食,但是前面有个大沼泽,水深没法过,大家都觉得够呛。刘斌却说:“他们仗着地势险要,肯定没想到我们会来,一定能成功!”说完,就带着一百多骑兵夜里出发,顺利地摸到了敌人的粮仓。
他们趟着又脏又臭的沼泽地走了五十多里,结果碰上了敌人的军队。刘斌直接下马,挥舞着长枪冲进敌阵,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抢到了几千斛粮食。因为这次战功,刘斌升官了,当上了知中外诸军事,相当于管辖内外所有军事事务的大官。后来又参加了攻打六安的战役,他第一个冲上城墙,攻破了六安城。癸卯年,他被提升为济南推官。辛亥年,又升任本道左副元帅。乙卯年,更进一步,升任济南新旧军万户,还被调到邳州镇守,宋朝的将领都很怕他。己未年,他生病了,临终前嘱咐儿子说:“当官一定要清正廉洁,千万别贪财,不然会丢了性命,败坏家业。”说完这些话,他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朝廷追赠他中奉大夫、参知政事、护军、彭城郡公的爵位,谥号武庄。他的儿子叫刘思敬。
哈八儿都,这名字听着就霸气,是皇上赐的。他继承了他老爸的职位,当上了征行千户,相当于当时的军队中队长吧。有一次,元世祖南征,他跟着董文炳去攻打台山寨,第一个冲上去,结果被流矢射中了,伤得很重。皇上听说后,亲自慰问他,还赏了他酒,换了新的金符,这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啊!
中统二年,他升职了,成了武卫军千户,级别又高了一级。后来又跟着部队去讨伐李璮,打胜仗了,皇上赏了他六十锭银子,那可是不少钱啊!四年后,他又升任济南武卫军总管,抓捕盗贼立了大功,皇上又赏了他一千两银子!这升官加薪的速度,真是让人羡慕啊!至元三年,他被封为怀远大将军、侍卫亲军左翼副都指挥使,这官职听着就厉害!四年后,皇上还让他参与修建京城,可见皇上对他的信任。
八年后,他又被任命为广威将军、西川副统军,还佩带了金虎符,这可是高级将领的标志啊!九年的时候,宋朝嘉定府的守将昝万寿趁机攻打成都,哈八儿都立刻带兵去迎战,打败了敌人!在青城山一战,宋军大败,还俘虏了两千人!十二年,他升任同佥行枢密院事,相当于高级军事顾问吧,他又率兵攻打嘉定府,成功拿下!泸州、叙州、忠州、涪州等地,还有巴县的很多寨子,以及西南夷的很多部落,都纷纷投降了。
十三年的六月,泸州又叛乱了,更不幸的是,哈八儿都的妻子也因此丧生了。他悲痛之余,立刻率兵讨伐,抓住了叛军首领任庆,攻破了盘山寨,俘虏了九千多户人家,还抓住了叛军将领刘雄和王世昌等人。他夜袭泸州东门,在巷战中杀死了王安抚等叛军将领,最终攻克了泸州。接着,他又攻打重庆,重庆守将赵牛子投降了,守臣张珏也被俘虏了。十六年,四川平定,他被封为中奉大夫、四川行省参知政事。行省撤销后,他又改任四川北道宣慰使。十七年,他被任命为正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他在江西平定了吉州、赣州的盗贼,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二十年,他去世了,享年五十三岁。死后,皇上追封他为推忠宣力果毅功臣、平章政事、柱国,封滨国公,谥号忠肃。他的儿子思恭,官至昭毅大将军、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另一个儿子思义,官至宣武将军、昌国州军民达鲁花赤。
赵柔,老家是涞水。她胆子大,骑马射箭都很厉害,而且特别乐于助人。金朝末年,战乱四起,她就带着乡亲们躲到西山,找个险要的地方扎营,保护家乡不受战火波及。当时还有刘伯元、蔡友资、李纯这些人,各自也拉起几千人的队伍,听说赵柔讲义气、值得信赖,就都推举她当老大。赵柔管理军队很有办法,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大家都服她。
癸酉年,也就是元太祖派兵攻破了紫荆关,赵柔就带着她的队伍投降了。这事儿八百里加急地报到朝廷,元朝就封她做了涿州和易州的长官,还给她配了金符,那可是身份的象征啊!后来,丙戌年,各地盗贼蜂起,赵柔就一个人骑着马,跑遍了各个营寨,把那些盗贼都劝降了。因为这事儿,她升官了,当上了龙虎卫上将军,还兼任真定、涿州等地的兵马都元帅,这回佩的是金虎符,更厉害了!还让她管着银矿的冶炼。
庚寅年,元太宗又让她兼管各地抓捕盗贼的事儿。丙申年,她又升官了,成了金紫光禄大夫,官儿做到这份上,也算是位高权重了。后来她去世了。到了至顺元年,朝廷追封她为天水郡公,还给她谥号“庄靖”,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她的曾孙世安也当上了大官,荣禄大夫、江西行省左丞,也算是子承母业,光宗耀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