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苴日,是个僰人,姓段。他祖上是大理国王,后来被权臣高氏家族给弄垮了。公元1273年,也就是元宪宗时期,忽必烈派兵南征,打败了高氏家族的成员高祥,让段兴智负责大理国的事务。1275年,段兴智和他的叔叔信苴福进京朝见,皇帝赏赐了金符,让他们回国。1276年,他们献上了地图,请求朝廷平定各部族,还上奏了一套治理百姓、征收赋税的办法。宪宗皇帝非常高兴,赐给段兴智一个名字叫“摩诃罗嵯”,让他统领白蛮等部族,并让信苴福统领军队。段兴智就把大理国的事务交给了他弟弟信苴日,自己和信苴福带着两万僰族和爨族士兵当先锋,跟着大将兀良合台一起平定那些还没归顺的郡县,还攻下了交趾。 在回朝的路上,段兴智去世了。

1278年,信苴日进京朝见,世祖皇帝又赏赐了他虎符,让他统领大理、善阐、威楚、统失、会川、建昌、腾越等地,这些地方的万户以下官员都听他指挥。1280年,舍利畏联合威楚、统失、善阐等地和三十七个爨族部族造反,杀了当地守将。善阐的守军抵挡不住,赶紧派人求救。信苴日带兵前去讨伐,在威楚的宝满裔大败舍利畏的军队。他又派孛罗去攻打统失城,再次大获全胜,顺利拿下统失。 秋天,舍利畏又纠集十万大军准备攻打大理,朝廷命令都元帅也先和信苴日一起前去讨伐。军队到达安宁,与舍利畏相遇,打败了他,收复了善阐,威楚也投降了,新兴也被平定,石城、肥腻也相继被攻克,爨族各部最终被平定。1282年,信苴日进京朝见,因为立功受赏,得到很多金银财宝、衣物、马鞍、兵器。

1290年,赛典赤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重新划分了各地的名称,任命信苴日为大理总管。没过多久,舍利畏又造反了。信苴日派石买等人假扮商人,带着礼物去见舍利畏,然后突然袭击,用矛刺死了舍利畏和他的一名同伙,并将他们的首级悬挂在城里示众。云南行省向朝廷报告了此事,朝廷又赏赐给他一锭金子和一件金织纹的衣服。 于是,大理设立了郡县,任命了官员,开始征收赋税,推行朝廷的政策,大理的情况和中原地区差不多了。1292年,缅甸带兵数万,入侵金齿南甸,想攻打大理。云南行省派信苴日和万户忽都率领一千骑兵前去抵御,信苴日因功被任命为大理蒙化等地的宣抚使。

1297年,信苴日和他的儿子阿庆再次进京朝见,皇帝很欣赏他们的忠诚和勤劳,提升信苴日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地的宣慰使兼都元帅,并让阿庆留在东宫侍奉。 辞别皇帝的时候,信苴日又被任命为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参知政事。1298年,朝廷命令他与右丞拜答儿一起迎接从缅甸战场归来的军队,行军到金齿时,他因病去世了。信苴日治理大理,一共二十三年。

阿庆继承了爵位,一路升迁,做到镇国上将军、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还佩带着金虎符,那可是相当厉害的官职。

王昔剌,是保定人。他一开始就跟着世祖皇帝,因为骁勇善战,皇帝还给他赐了名字,叫昔剌拔都。他参加过钓鱼山和阿里不哥的战役,立下不少功劳,被赏赐了金符,官做到武卫亲军千户。中统三年,他又跟着去济南征讨李璮,屡战屡胜。四年春天,元帅阿术把军队驻扎在河南,派昔剌率领蒙古和汉军重新控制了宿州。到了至元六年,皇帝赐给他虎符,升他做了海州万户。他带兵攻打盐林山寨,俘获了不少敌人。十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东川行枢密院同佥。十五年,他在征讨夔府的战役中立了功。十六年,他调任万州镇守,最后在军中去世了。

他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宏,一个叫宁。宏早早就佩带着金符,当上了左卫千户。后来枢密院打算让宁继承他父亲的武职,但宁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哥哥宏。于是,宏被任命为中卫都指挥使,佩带着他父亲的虎符;而宁则代替宏做了千户,佩带着金符。宁跟着阿剌台和憨合孙北征,在阿纳秃阿之地追击脱脱木儿军队。战争结束后,他又跟着别急里迷失等人一起打击贼寇外剌,斩杀了百余人。他还跟着忽鲁忽孙北征,立下了功劳。后来升任右卫亲军总管,之后又改任前卫都指挥使司佥事。他的儿子处恭继承了他父亲宏的职位,最后做到侍御史。

赵宏伟,字子英,是甘陵人,后来搬到颍川去了。元朝至元十三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赵宏伟写了一封信给元帅宋都,宋都觉得他很厉害,就让他带兵去临江地区作战。

到了吉州,宋朝主将管忠节和路分邹超带兵出来迎战,赵宏伟打败了他们,追击了二十多里,逼近吉州城,然后给城里的人展示了胜利和失败的后果,吉州知州周天骥就投降了。宋都觉得赵宏伟立了大功,赏了他三十两银子,任命他为吉州参佐官。

吉州有一些老百姓造反,赵宏伟在桥下设下埋伏,用火攻,反贼被打退了,埋伏的士兵冲出来,把大部分反贼都杀死了。赵宏伟乘胜追击,攻打他们的老巢,剩下的反贼出来抵抗,赵宏伟就调转兵力从背后袭击他们,杀了他们的头目,整个吉州就安定下来了。

宋朝的厢禁军总管王昌和勇敢军总管张云,勾结新投降的五营军队造反。事情败露后,王昌被抓住了;赵宏伟夜袭张云,杀了张云,把他的头献给宋都,还俘虏了五百多名张云的同伙。宋都想要把他们全部杀掉,赵宏伟说:“这些人是被逼无奈才犯错的,现在全部杀掉,怎么才能安抚那些动摇的人呢?” 所以那些人就免死了。因为立功,赵宏伟被任命为太和县尹。

宋朝丞相文天祥派他的将领罗开礼和叶良臣,集合军队计划收复吉州、赣州和临江,赵宏伟杀了叶良臣,俘虏了罗开礼,放了其他人。

至元十五年,因为功劳,赵宏伟被赏赐了金符,升迁为瓜州河渡提举。至元十七年,他又调任衡州路总管府治中。当时有很多盗贼在那儿活动,赵宏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屯田,老百姓有了足够的粮食吃,盗贼们也改行务农了,衡州路就安定下来了。

1312年,也就是元仁宗延祐三年,我老爸去世了,享年四十四岁。他一生清正廉洁,最后被追封为天水郡侯,谥号贞献。想想他的一生,真是不容易啊!

他先是在1308年,因为董士恒的推荐,当上了浙江西道肃政廉访司的佥事。那年镇江大旱,他减免了九万多石的赋税。可那些官吏们害怕被举报,又偷偷向老百姓收税,老百姓实在没钱交了。我爸就亲自去调查核实,最终把税给免了。后来又遇到大风大浪,润州、常州、江阴等地好多房屋都被冲毁了,老百姓没饭吃。我爸想打开官仓赈灾,可那些官吏说没得到上级批准不能擅自行动。我爸说:“百姓都快饿死了,我擅自开仓有罪,我先担着!” 然后他就直接开仓放粮,救活了十多万人。

后来,他升迁为江南行台都事。1314年,江南大旱,他又提议用没收的赃款来救济灾民,老百姓都靠他活了下来呢!1316年,他被召回朝廷,担任内台都事。

我爸年轻的时候,仁宗皇帝还在东宫的时候就听过他的名声,对他特别器重,经常用字来称呼他。后来我爸外放去浙江东道当廉访副使,告辞的时候,仁宗皇帝还亲自送给他很多钱币绸缎,让他自己挑喜欢的拿走。

到浙江东道后,他听说当地有个叫许谦的人是朱熹道学的传人,就把他请来当老师。从此,大家都开始敬仰他了。没多久,他就升任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1322年,他退休了。1326年,他又被起用,担任福建道肃政廉访使,但没多久就因为生病辞职了。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思恭,后来也被追封为天水郡侯;另一个叫思敬,以处士的身份被征召为教授。至于赵琏,他的事迹另有记载。